买黑色的动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10:05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创新

 

王征国

 

 

作为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也包括文化发展。而文化创新不仅是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文化创新为内涵的科学发展观,必然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精神产品与现代传媒手段联姻,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品逐渐物化;文化产品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并实现着自身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以其高附加值实现着自身的经济价值;文化在今天不再仅仅停留于满足人们精神上的愉悦,而且成为体现人类生活质量高低的价值标准。为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创新,必然会依照科学发展观内在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论,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来揭示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着的文化创新。

 

一、探求历史:发掘科学文化的实践价值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的历史不如人文文化那样渊源久远,它只是近代科技革命实践的产物。1617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文化系统才逐渐形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尽管形成的背景、关注的对象以及涵盖的内容有所不同或各有侧重,但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则是沟通、互补的,共同的目标指向就是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科学文化在构建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基础性功能与先导性作用。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时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里说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里说的革命的力量,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力量,即作为生产力意义上的基础性力量和作为思想解放的先导性力量。20世纪30年代,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也明确指出:科学影响人类社会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并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如果说,在马克思和爱因斯坦在世的时代,他们的这些看法还带有先哲超越凡人的预见性的话,那么,在科学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深刻改变世界的当代,就是普通社会公众,对此也能感悟到它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与先导。

科学文化的创新特性就在于:一是真理性。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结晶,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不竭进程。科学不承认真理以外的任何权威、偶像或教条,它总是直面现实,力求符合客观实际。二是开拓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科学不承认终结的绝对的真理,开拓、创新,既是科学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科学自身的生命。科学家停止了开拓创新,不能与时俱进,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终结了。科学总是不断开拓新的疆界,利用已知,创造新知。在此过程中,以科学的知识、方法、思想不断丰富完善人的世界观,并产生新的价值观念。三是开放性。科学文化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科学理论的普遍性原则和科学活动的国际性要求两个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观目的和客观对象都决定了科学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其对象是整个客观世界,基本的自然规律不会因地域而形成差异,也不会因研究者的个人特点或社会属性而改变。科学活动是最有必要、也最有条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人类活动领域之一。四是人文性。科学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理性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科学文化中无人文因素。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的误解。其实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使用价值本身就蕴涵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科学工作者在科学活动中也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人格力量。科学是人为的和为人的活动,所以科学与价值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家在实证求真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操和高尚人格,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瑰宝。

当前,要进行文化创新,繁荣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倡导科学文化,发掘科学文化的实践价值,重视发挥科学文化的基础性功能和先导性作用。

 

二、立足现实: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也称“文化工业”,是指以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部门。所以有人形容说:文化产业是一辆“金坦克”,它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厚重铁甲撞开高新科技大门,以人类智慧的不竭油料推动知识经济的强大引擎,以数字化的坚硬履带碾过肥沃的文化平原,为人类开辟经济腾飞的广阔道路。

从意义上说,文化产业具有“商品性”。它就是从事文化商品的生产、提供文化商品服务的一种特殊行业,其根本意义就是把人类知识的、智力的、精神的、艺术的和信息的活动及其成果以一定的物质为依托,变成供人们消费、享用及交换、买卖的文化商品。它与一般商品生产部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产品的文化大大高于其物质性的意义。比如说,一个文化公园,按照我们的概念,就是一个文化产业,尽管兴建文化公园也要征用土地,也要盖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但文化公园的建筑主要是要体现建筑的文化意义(如欧洲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中国古代皇家建筑风格等等),它具有艺术审美意义,而不是用来居住的。相比之下,一个房地产公司,它所盖的房屋建筑,虽然也体现和凝结着人们知识的、科技的、智力的等文化因素,但这不是主要的,其主要的意义是以其物质的实用性为人们提供居所,因此,房地产公司就不是文化产业,而是物质性的产业,这是十分清楚的。

从内涵上说,文化产业具有“原创性”。它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产业,同物质生产部门也有某种共同性,即它也要为社会提供商品以及商品的营销服务,这些商品也要以一定的物质性为依托(比如图书需要纸张,油画需要画布和画框,音乐需要乐器演奏等等),也要服从统一的产业政策和经济规律等等。但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以“原创性”的精神活动为内涵,以文化产品的生产、营销及服务为特征的社会行业。虽然文化产业也常常从事模仿性、复制性的工作,并能从中赢利(如光盘和优秀图书的盗版复制、名画的仿制等),但这不是文化产业的本质。文化产业的本质必须以“原创性”的精神活动为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文化产业的真正内涵,这样的文化产业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中的主宰和赢家。具有精神原创性的文化产业同一般的模仿复制性的文化产业的关系,就如同一幅世界名画的原作同其复制品之间的关系一样。梵·高的一幅《蓝色鸢尾花》的原作曾创下了3.2亿法郎的最高拍卖记录,而这幅画的复制品几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一张。因此,文化产业资本的多少,就是看它的原创力的大小,就是看它所拥有的文化专利权的多少,而不是看它拥有多少厂房和机械设备。比尔·盖茨迅速成为世界的首富,正说明了这一点。

从需要上说,文化产业具有“价值性”。它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以及娱乐、休闲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心灵的需要。这里的“需要”也就是其“价值”。而从文化产品的价值构成上看,物质要素仅仅是有关信息、智慧、知识和精神的载体,不决定文化产品价值的大小。决定其价值大小的,是其中的“文化”含量。我国某企业购买日本丰田公司的一张管理软件光盘,价值80万元人民币,而这张光盘的原材料价值仅为一两元人民币。

由上述诸方面,我们便可清楚地知道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既然文化产业既是与一般的社会产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时又有诸多特殊性的一种社会产业,那么,就其特殊性而言,就不是所有的文化行业都能成为文化产业的。至于到底哪些文化行业和部门能够成为文化产业,哪些在目前尚不能进行产业化改造,这既是一个有待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实践性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比如说,我们的图书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都是文化教育事业单位,单纯依靠国家行政事业经费拨款来行使其免费向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社会公益性服务的职能。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能否向产业化迈进呢?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这就成为图书馆学界激烈争论的研究课题,尚未有定论。不过,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文化的支柱性产业主要是指:高科技产业(主要包括软件业、VCDCD光盘业、信息服务业等)、文化艺术业(主要有演出业、影视业、娱乐业、艺术品经营业等)、出版发行业、旅游业、文体俱乐部业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发展文化产业是我们的追求,但我们并不主张所有的文化行业都要实行产业化。因为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是作用于人的思想与心灵、精神与情趣、品质与修养等方面的,所以,有些文化因素是不能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否则就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像教育行业,鼓励其面向实际,注重同企业的联合,是有好处的,但是,若让教育部门全方位地产业化,必将造成对教育事业的毁灭性打击。

 

三、面向未来:发现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

 

文化创新追求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类文明的未来。它既是对人本身的超越,又是复归,不过是在高级基础上的复归。

超越科学的局限性,复归生态平衡。在西方社会中,在认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魔术般奇迹的同时,对于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特别是不恰当地使用化肥等所造成的恶果,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20世纪的发展中,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的平衡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某些国际性学术团体甚至预言:不恰当的社会管理,资源的浪费,人口过剩,污染造成的危害,最终将窒息我们的文明。他们提出零度增长的理论,并强调不要盲目地反对发展,但要反对盲目地发展。在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的的确确离交叉路口越来越近了,必须尽早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是无限的,但它并不能取代一切。困难在于如何建立一种更高级更完善的文明,使物质和精神达到一个统一的高层次,使社会生产和生活更具有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因素,使技术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威胁和毁灭人类。这种忧患意识、环保意识、人伦意识,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

超越教育的局限性,复归人的天性。人类文明的承袭方式是靠教育。每个人都必须从零开始学习,首先掌握从古到今前辈们积累的知识,然后才是创造。随着科学文化的积累,人类不得不用更长的时间接受教育。现在一个博士研究生毕业时(30岁)已占去一生有效工作期限(60岁)的半数了。这个比值一直在不断扩大。等到这个值达到1时,人类再也没有做出任何新创造的可能了。如同一个远途的挑担送粮人,他担子里的粮食,一部分是路上自耗的口粮,剩下的才是他实际上运送的粮食。随着路程的延长,自耗的比例越来越大。当他的粮食全部用于自耗时就达到了他的最大行程,同时挑夫也就无粮可送了。等到我们几乎用人生的全部时间去应付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深的科学知识时,人类的聪明智慧就已发展到顶了。在我国,目前教育已无孔不入:升学的角逐早已由大学入学考试转向重点高中的竞争;有的地方已转为报考重点初中之争;许多家长都在抓紧幼儿的早期教育;现在教育又向胎儿压来,几克重的小肉团在母腹中已开始接受胎教了;甚至教育连睡眠都不放过,据说让你在睡眠中还听外语录音是新教学法。这实在是人类的一大悲哀,也是对人的天性的一种扼杀。因此,超越教育的局限性、复归人的天性,必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

超越民族文化的局限性,复归世界文明的大海。民族文化的局限性不断为世界文明打破和超越,乃是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洪流。人类历史屡屡表明,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也就是文明大发展的时代,一个能适时地批判本民族劣根性的民族也就是最有前途的民族。事实上,如果我们跳出狭隘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的圈子,以一种世界人地球人的眼光,将整个一部人类文明史作动态考察,则不难发现,民族性的,又是世界性的。具体说就是:在封闭的社会里,民族文化受到地域等空间条件的限制,而在今天和未来的开放社会里,民族文化已驶入世界文明的大海,它主要是世界性的。鲁迅曾指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就提出了超越民族的局限性,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与哲学、参与世界文化与哲学的历史性任务。因此,21世纪的人类文明将重构人类的精神结构或文化心理结构,重建人类的文化世界或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