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顺序排序原因:主题:补中益气汤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06:59

补中益气汤配合骶骨固定术在子宫脱垂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健康日渐重视,生命价值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功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POP)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子宫骶骨固定术结合中药辅助治疗此类患者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子宫脱垂患者24例。其中8例已生育妇女年龄在36~45岁,6例为Ⅱ度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壁脱垂及后壁轻度脱垂;2例为Ⅲ度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脱垂;8例宫颈均无明显延长,患者愿意接受中药作为术后辅助支持治疗。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进行。

    1.2  宫腔器官的分度标准  采用国际节制协会1996年公布的POP-Q分类法[1]。

    1.3  手术方法  采用朱兰等[2]介绍的术式:骶骨固定术。我们略作改动采用下腹纵切口,术中均做阴道检查以宫颈距处女膜≥6 cm为满意,2例Ⅲ度脱垂患者同时行阴道紧缩术。

    1.4  中药辅助治疗  方选古典名方补中益气汤,并根据辨证辨病结果适当加入茴香、枳壳、木香等药物,手术后第五天开始服用,随证加减。

    2  结果

  术中出血量在50~120 ml,手术时间约30~50 min,无一例发生术后病率。分别于治疗后4周、8周、12周、6个月及1年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精神、情志,性生活满意度,平时工作,饮食及二便情况,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提肛等功能性锻炼。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对于盆底修复方面的研究较深入和广泛,保留子宫的盆底修复手术已进行了多次改造和探讨。我们采用中药辅助治疗提高患者机体整体水平,以期达到远期治疗目的。

    3.1  关于手术  我们在参考了国内外各种此类术式后选用了郎景和教授介绍的骶骨固定术是基于它的许多优点:(1)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无须使用价格昂贵且可能会发生侵蚀反应的补片;(2)患者术中术后的心理及生理满意度增加,顺应性好;(3)副反应少,术中患者出血少,术后病率低。

    3.2  传统医学关于子宫脱垂的认识  我国古医籍中即有记载,称为疝颓或阴挺下脱,“究其阴挺,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分娩用力太过,或因气虚下陷,湿热下注”[3]。相应治疗方法:“以升补元气,固涩真阴为主”。且早在宋代《妇人大全良方》中,作者陈子明即主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为主[4]。朱南孙[5]认为其机制多为带脉不固,中气虚弱所致,在治疗方面有诸多成功的经验。

    3.3  西医观点  西医认为子宫脱垂与盆底组织退行性变有关,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组织萎缩退化有关[1]。随着年龄的递增人体会逐渐出现衰老现象,而绝经后盆底的肌肉成分,盆腔内筋膜及诸多韧带的萎缩是引起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因素。众多学者均已考虑到:无论设计何种术式均应尽可能考虑将所有脱垂的器官同时复位[6]。但即使是这样仍无法阻止机体的衰老。中医研究表明:气虚与衰老是正比关系,是导致机体衰老的病机[7]。解决气虚与衰老与脱垂之间的关系,应是改善子宫及盆腔脏器脱垂的关键之一。子宫脱垂并非局部病变,其病因与人脏腑气血的盛衰和寒热虚实有密切关系,因而治疗上不宜单纯采用局部治疗,而应进行全面辨证施治。

    3.4  中医药理  中药组方中主要以人参、黄芪、柴胡、升麻为主,四药均为补升气要药,均有健脾益气之功。近年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因平滑肌自由基所致损伤有良好保护作用[7]。人参皂苷可提高免疫功能和性腺功能,且可改善更年期肾虚症状,可逆转雌激素变化,对雌二醇有双向调节作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口服中药汤剂大多数患者不能坚持,致使疗效不佳。我们采用手术加服药的方法,缩短了治疗周期,再辅以功能锻炼,易为患者所接受,有较好的可行性,需进一步观察长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3.

2 朱兰,郎景和,王文艳.保留子宫的子宫脱垂轿正新术式.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697.

3 吴谦(清).医宗金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49.

4 张介宾(明).景岳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75.

5 罗颂平.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85.

6 马庆良.应用聚丙烯补片行膀胱及尿道悬吊术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93.

7 陈奇.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23,947.

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治疗脑中风后二便失禁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的著名古代方剂,其功能主治是益气补中,升阳举陷,补肺、脾之气,广泛用于少气懒言,四肢困倦及中气不足的吐血、便血、脱肛及内脏下垂等气虚证。

    脑中风后诸症消失,余有二便失禁不得康复,笔者在临床中治疗本病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收到优良效果。

    1  临床表现与方药

    1.1  气虚型临床表现  困倦无力,少气懒言,患侧肢腿软瘫,胃纳不佳,饮食无味,大便溏泄,小便清长,二便失禁,舌淡苔白胖润,脉虚无力,尤以关尺迟缓。血压在110/70mmHg左右的正常范围。

    1.2  方药  炙黄芪20g,北柴胡8g,陈皮8g,升麻8g,当归8g,党参10g,炒白术10g,炙甘草5g,制附片6g。

    2  病案举例

    患者,女,74岁,平时健康,1997年4月17日早上洗衣一盆,继又弄饭,早餐之时,突然发病晕倒,家人扶至床上,即出现一系列中风病症状,昏迷不省人事,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言语蹇涩,血压180/110mmHg,病情危急,面赤如嫁,急速求医。医者镇肝熄风汤主之,大剂量生石决明、生石膏、生龙牡、赭石、大黄等镇肝降泄寒凉之品,调服12天转危为安,神清,肢体能自主下床活动,但二便失禁不愈,求我诊治,患者自诉肢体软弱无力,少言语,懒活动,饮食不佳,大小便失禁,检查血压正常(110/80mmHg),舌淡苔白胖润有齿痕,脉虚弱无力,尤以关尺迟缓,中医辨证为气虚阳虚,命门火衰,急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壮命门之火,抬补中益气汤原方加附子,剂量同前,1剂见效,3剂痊愈。无任何后遗症,至现在高龄80有余还健在安康。3  讨论

    脑中风后期,诸症已愈,余二便失禁不康,多由于急性期镇肝潜阳,寒凉降逆,攻下泄火之品太过,阴损及阳,中气下陷,脾阳虚微必然导致肾阳亦虚,肾乃封藏之本,有赖脾气培养,肾阳不振,命门火衰,又使脾运不健,两者互为因果,脾缓软瘫,困倦无力,脾不健运,水谷不化而便溏泄,脾气虚,腑气不固而不禁,肾气虚,腰酸体软,遗精滑泄,四肢不温,夜多小便,清长而失禁。补中益气汤,黄芪、当归补气活血,党参、白术、炙甘草补中健脾,陈皮补气行气,升麻、柴胡升举清阳,疏解三阳之寒邪,附子温脾肾之阳,壮命门之火,合起来益气补中,温脾壮肾,升陷振阳,阳生气长,气生阳复,瘀散血行,经络通调,脏腑功能恢复,诸症皆除。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便秘55例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但使患者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的血糖,笔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糖尿病便秘,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5例,均为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全部符合WHO(1999) 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1]。男34例,女21例;年龄33~71 岁;糖尿病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便秘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症见排便时间延长,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大便不干结而排出困难。全部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降糖治疗。

    1.2  治疗方法  继续原有糖尿病降糖治疗,控制血糖。补中益气汤的中药组成:黄芪20g,生白术30g,党参15g,火麻仁15g,当归10g,柴胡10g,陈皮9g,升麻6g 。面色晦暗,舌有瘀点,当归改用归尾30g,加桃仁10g;口干多饮明显,加天花粉30g,玄参30g;便秘甚者,加生首乌30g,生地30g。每日1 剂,水煎,分2~3 次内服,1个月为1个 疗程。治疗1~2 个疗程统计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大便每日1 次,停止治疗2个月后,仍保持自发排便每日1 次;显效:治疗期间大便每日1次,停止治疗后大便每日1次,保持2个月,或每1~2 天排便1 次,无排便困难,保持2个月以上;无效:治疗期间与治疗前无变化,或停止治疗即复发,自发排便少于3 天1 次。

    2.2  治疗结果  治愈19例,显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

    3  讨论

    糖尿病便秘属中医消渴病之变证。消渴病日久,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变证丛生。笔者认为:自古消渴以上、中、 下三消论治,责之肺、胃、肾,但临床上糖尿病病人多有困倦乏力,少气懒言,口淡乏味,大便或溏或结或溏硬夹杂不畅之脾气虚症状。因脾乃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下之气不可一刻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不降”。糖尿病便秘患者多为脾虚清阳不能输布,秽浊之气不能捧出,而发生便秘。故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其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当归养血和营,协党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火麻仁补血润肠通便,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欲降浊必升清,协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其中生白术性虽温燥,但味苦而甘,富有膏脂,与芪、参同用,补中之力更佳,且生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功能,能使干燥坚硬大便软化,易于排出,但用量须大,轻则30g,重则60~120g[2]。诸药合用,调理根本,便秘消除,有利于糖尿病病人代谢紊乱的控制与改善,对降低血糖、血脂、血压均有益处。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服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对照组50例,口服西沙必利,两组均服用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P<0.05。结论 加味补中益气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关键词】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加味补中益气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上消化道症状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自2003年5月起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FD52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并与单用西沙必利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102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0岁18例,21~50岁26例,>51岁8例;病程:6个月以内者6例,6个月~2年者30例,2~5年者11例,5年以上者5例。对照组50例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0岁17例,21~50岁24例,>51岁9例;病程:6个月以内者6例,6个月~2年者28例,2~5年者12例,5年以上者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拟定。(1)上腹部疼痛不适;(2)上腹胀、餐后早饱、嗳气、反酸烧心和恶心呕吐;(3)上述症状存在4周以上者;(4)胃镜排除器质性疾病,实验室、腹部B超、X线摄片排除肝、胆、胰疾病,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肾病及精神病;(5)无腹部手术史,排除肠胃易激综合征。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20g,乌药10g,莱菔子10g,元胡10g,藿香10g,佩兰10g,枳实10g,升麻6g,柴胡6g,黄芩6g,陈皮6g,木香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1.3.2  对照组  口服西沙必利(西安杨森制药厂)每次5mg,每日3次,饭前15~30min内服。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忌食酒酪、酸、辛辣、发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  结果

    2.1  观察方法  治疗由专人负责,制表按6种症状的轻、中、重计分法于治疗前后记入表中,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最后根据疗效指标评定疗效。

    2.2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完全或基本缓解,疗效指数>75%;有效:症状大部分缓解,疗效指数51%~75%;好转:部分症状缓解或减轻,疗效指数26%~50%;无效:症状不缓解或加重,疗效指数<25%。

    2.3  治疗分析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2.4  症状缓解分析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FD症状缓解分析在FD 6种症状中,以上腹痛、上腹胀、餐后早饱的比例最高,治疗前分别为95.1%、100%和87.8%,治疗后则分别减少为51.2%、75.6%和48.8%。其他症状如嗳气、反酸烧心和恶心呕吐也有明显缓解。

    3  讨论

    FD的症状是临床比较难于应付的难题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2],人群中大约20%~40%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虽然大部分人未就诊。但其就诊者占普通门诊的2.3%,消化专科门诊的30%~40%,其中,一半以上患者无器质性病变,而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接受胃镜检查中,本病患者十分常见,约占40%~70%。由于消化不良是指一组上消化道症状,长期以来人们对那些症状是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的认识尚存在差异,从本组经胃镜证实的102例分析,6种症状中的上腹痛、上腹胀、餐后早饱、嗳气、反酸烧心和恶心呕吐在FD中有较高发生频率(>95%),其中前三者高达95.1%、100%和87.8%,所以这三种症状可以作为FD的必备症状。至于FD的分类,文献上有“类运动失常型”、“类溃疡型”、“类反流型”和“非特异型”四类,但由于本组病例过少,加之各型之间的症状常相互重叠,故很难对其进行分型,国外研究,多型之间以及它们与肠易激综合征和胃食道反流病相重叠,故认为不应过分强调FD分型的临床意义。

    中医没有FD的病名,根据FD的症状,可以将其归属在“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固FD多是慢性病,容易反复,迁延不愈,所以,FD的发病多有脾胃的功能虚弱,这是本病证因所在。由脾失健运、中气不足、脾气不能上升而表现为纳少乏力、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苔白等。脾气不升可致胃气不降,胃气上逆则表现为上腹胀痛,餐后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现代医学认为[3,4],FD患者大多存在胃排空延误,表现为对固体、液体以及液态混合物的明显排空延误和障碍,胃动力异常而形成本病。现代药理学认为:补中益气汤对胃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即亢进时抑制,减慢时增强。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又用升麻、柴胡升阳,脾气上升,胃气自降;本方中加入藿香、佩兰意在祛除脾虚生湿之弊端,乌药温中驱寒,黄芩清热杀菌,陈皮、枳实、木香行气止痛,元胡活血行气止痛,莱菔子消气除胀。诸药合用,不寒不热,适用于不同证型的FD治疗。临床上,热者可以去乌药,加生地、丹皮,便秘者加生地、麦冬、大麻仁,畏寒甚去黄芩,重用北芪、党参以提高疗效。由此观之,中医药治疗FD有广阔的前景,因病例尚少,加之没有远期疗效随访,故需进一步使用验证。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77.

2 邹多武,许国铭.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流行病学及西沙必利治疗的多因素分析.中华消化杂志,1997,17(增刊):65-66.

3 段丽萍,郑芝田,李益农.非治疗性消化不良患者排空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95,34(7):157.

4 陈玉龙,王耀芝,付威胜.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285-288.

第二五〇章 产後头痛方论

夫头者,诸阳之会也。产後胃气虚弱,饮食少思,阳气微弱,不能上升,故头痛。若因败血,黑龙丹言之甚详。愚按前症若中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若血虚,用四物加叁、术。血气俱虚,用八珍汤。若因风寒所伤,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附治验产妇患头痛,日用补中益气汤,不缺已三年矣。稍劳则恶寒内热,为阳气虚,以前汤加附子一钱,数剂不发。妇人产後头痛面青二年矣,口服四物等药,余谓肾水不能生肝木而血虚,用六味丸加五味子,两月而痊。芎附散,治气虚头痛,用大附子一枚,去皮脐切四片,拌酽醋一碗,炙附蘸尽,同川芎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清茶调服。治血虚头疼,当归、川芎,每服五钱,水煎。产後头痛,都梁丸亦可治。

日期:2008年5月26日 - 来自[第九门 产後门]栏目

第二〇〇章 交骨不开 门不闭方论

(新附〔窃谓交骨不开,产门不闭,皆由元气肃弱,胎前失於调摄,以致血气不能运达而然也。交骨不开,阴气虚也,用加味芎归汤,补中益气汤。产门不闭,气血虚也,用十全大补汤。附治验地官李孟卿,娶三十五岁女为继室,妊娠虑其难产,索加味芎归汤四剂备用,果产门不开,止服一剂,顿然分娩。上舍怀德之室,产门不开,两口末生,服前药一剂,即时而产,怀德传服此方,用者无有不验。一妇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产门不开,与前汤一剂,又以无忧散 许,煎熟。时时饮之,以助其血而产。一产妇阴门不闭,发热恶寒,用十全大补加五味子,数剂而塞热退,後用补中益气加五味子,数剂而阴户 。若初产肿胀,或 痛而不闭者,用加味赵遥散,若肿既消而不闭者,用补中益气汤,切忌寒凉之剂。一妇人脾胃素弱,无有肝火,产後阴门肿痛,寒热作渴,呕吐不食,敷大黄等药,服驱利之剂,肿及於臀,虚症蠢起,此真气虚也,先用六君子以固脾胃,乃以补中益气汤,升举而消。产妇失治,肿溃不己,形体消瘦,饮食少思,朝寒暮热,自汗盗汗,半年矣,余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以健脾胃,脓水渐少,饮食渐进,用归脾汤以解脾郁,共五十馀剂,元气复而疮亦愈矣。一产妇阴门不闭,小便淋沥,腹内一物,攻动胁下,或胀或痛,用加味逍遥散,加车前子而愈。一妇人子宫肿大,二日方入,损落一片,朱类猪肝,面黄强倦,饮入无味,内热肺热,自汗盗汗,用十全大补汤,二十馀剂,诸症悉愈,仍复生育。加味芎归汤:治交骨不开,不能生产。川芎、当归(各一两〔、自死龟(一个酥炙〔、妇人头发(一捏烧存性〔,右为散,每服五钱,水煎服,约人行五里,即生,如胎死亦下,灼过龟板亦可。

日期:2008年5月26日 - 来自[第八门 产难门]栏目

疮六十九

立斋曰: ?疮生于两?, 初起赤肿, 久而腐溃, 或津淫搔痒, 破而脓水淋漓。 盖因饮食起居, 亏损肝肾, 或因阴火下流, 外邪相搏而致。 外?属足三阳湿热可治, 内?属足三阴虚热难治。 若初起恶寒壮热, 焮肿作痛者, 属湿热, 用槟苏散。 若漫肿作痛, 或不肿不痛者, 属阴虚, 用补阴八珍汤。 若脓水淋漓, 体倦食少, 内热口干者, 属脾虚, 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 酒炒白芍药。 若午后热, 或作痛, 头目不清者, 属阴火, 前汤加酒炒黑黄檗及六味地黄丸。 若午后发热, 至子时方止, 是血虚, 前汤加芎, 归, 熟地。 若郁结伤脾而甚者, 用归脾汤加柴胡, 山栀。 若怒动肝火而甚者, 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 山栀, 黄芩。 若内热口干, 肢体倦怠, 或痰涎上升, 或口舌生疮, 属脾肾虚热, 用六味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 若患处黑黯, 肢体畏寒, 饮食少思, 属脾肾虚败, 用八味地黄丸。 若误用攻伐, 复损胃气, 绝其化源, 治亦难矣。
鸿胪翟少溪两?生疮, 渐至遍身发热, 吐痰, 口燥咽干, 盗汗心烦, 溺赤足热, 日晡益甚, 形体日瘦。 此肾经虚火也, 用六味丸, 不一月诸证悉退, 三月元气平复。 陈湖陆懋诚素因阴虚, 过饮入房, 发热腿痛似?疮, 用发表之剂, 两腿肿黯, 热气如雾, 欲发痉, 脉皆洪数, 两尺尤大。 余曰: 属足三阴虚, 酒湿所乘, 元气损而邪益甚耳。 用十全大补加山药, 山茱萸, 附子一剂, 脉证顿退, 却去附子, 又二剂全愈。 薛按

日期:2008年5月14日 - 来自[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栏目

补中益气汤化裁临证举隅

    复发性口腔炎

    患者,女,21岁,2006年9月29日初诊。主诉:口舌生疮1年。病史:患者泛发口舌生疮1年,反复发作,稍食辛热食物,辄尤为严重,甚则言语、进食痛均加剧,屡服清热解毒类中药无效,缠绵难愈。余以清热养阴方,服3剂无效。10月15日二诊:细思患者脉虽数而无力,舌淡、苔薄黄,四肢疲倦,纳呆,口渴,便溏。其病机当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治宜补中益气、升清降浊,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5g,陈皮9g,当归10g,升麻6g,白术10g,红参15g,柴胡6g,炙甘草6g,蒲公英20g。3剂。三诊:诸症基本消除。试食热气之品,仍稍有上火之征,然较以前症状明显缓解,守方续服3剂。四诊:口疮痊愈,续服3剂巩固疗效,后以同仁堂补中益气丸数盒继续调理。随访1年,患者除过食辛辣之品偶发口疮外,未见复发。

    按:复发性口腔炎属于中医“口疮”范畴。患者服清热解毒中药无效,余初诊时亦思宜用补中益气之法,然有所顾虑,故守常法冀其获效。不料寸效无获,乃知辨证有误,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而取效。然口疮何以屡用清热解毒之剂无效耶?盖脾窍在口,其荣在唇,《口齿类要》日:“若脾胃充实,营气健旺,经隧流而邪自无所容,脾胃一虚,则诸症蜂起。”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则清窍失于濡养,脾不健运,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上逆而为口疮。治当遵“大凡脾胃虚弱,宜调补脾气为主”之训,用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升提下降之清阳,以求浊降清升;并配以蒲公英清热解毒,以其达到脏腑功能调和、气行湿化、痛止疮愈之目的。气虚者用滋阴降火之味则有阻遏生机之虞,用清热解毒之剂则令其气越虚,病故难愈。而补中益气汤味甘而补中,气温而补阳,可使阳生阴长口疮自愈。

    低血压

    患者,女,36岁,2007年8月4日初诊。病史:患者去年腓侧韧带为歹徒小刀所刺,经手术治疗,韧带愈合。术后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动则气喘,神疲乏力,困倦嗜

睡,面色无华,纳少;血压为80/50mmHg,舌淡白,脉沉弱。此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治宜补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减:黄芪皮10g,当归10g,升麻10g,白术20g,党参2(10g,炙甘草1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服药血压为100/60 mmHg,诸症皆有很大改善。后药八珍汤数剂巩固,诸症皆除。随访3个月,血

    按:通常成年人血压在90/60mmHg以下:低血压。患者常有头晕、眼花、乏力、易疲劳、手食欲减退,且有突然站立时眼前发黑、头晕欲倒中医无低血压这一病名,归属“眩晕”、“虚证”范之气血不足,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头。而脾为本,阴阳升降之轴,气血生化之源;且气为血帅升。脾气亏虚,清阳下陷,不能上荣于头,血不窍失养,则头晕目眩之证见矣;气虚不荣,故致言,动则气喘,神疲乏力,困倦嗜睡,面色无华,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复加生气养阴、补虚复脉,使脾健血充,阳复气升,其证

    便秘

    患者,女,20岁,2006年12月1日初诊。秘4年。病史:4年以来大便干结,2~3天一次爽,腹胀,四肢乏力,微有头晕。脉缓无力,舌淡白,舌边有齿痕。辨为中气不足,胃肠传导无力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陈皮10g,当归10g,白术20g,党参20g,柴胡10g,炙甘草5g,益母白芍20g,决明子10g。二诊:服1剂腹胀、便秘转,2剂而大便畅通,腹胀基本消失,嘱续服数剂效。随访11个月,未复发。

    按:便秘一证,常法多从燥热灼津、阴亏不不润等方面入手论治。其实,形成便秘之机制远此,以下几种情况均可致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闭则肠道津液不行;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三焦塞;肾司二便,肾阳虚衰则水液凝滞;跌仆损伤.乱则瘀滞不通;中气虚损,传导无力则停滞不行宣肺、疏肝、温肾、活血、补气皆可通便。临证时达变,随证治之,切勿拘泥泻下、滋阴、养血之法患者出现诸症,证属脾胃气虚,其便秘乃气虚所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复加益母草活血化瘀,明子润肠通便,诸药合力,共奏益气活血、润肠功。

    不寐

    患者,女,22岁,2007年10月12日初诊。眠近lO天。病史:近10天来失眠多梦,常半夜惊醒。大便溏泄,面色萎黄,手指黄,睡醒偶见脸面浮肿,小腹有下坠感,饭后腹胀。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稍滑,脉沉无力。辨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治宜补中益气、升清降浊,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黄芪30g,党参20g,陈皮10g,当归10g,升麻6g,白术12g,柴胡8g,炙甘草5g,枳壳10g,丹参15g,酸枣仁10g,茯苓10g。3剂。二诊:服3剂后已能安稳入睡,亦不复半夜惊醒;大便稍成形,腹胀缓解。原方去丹参、酸枣仁,加木香10g,砂仁6g,薏苡仁15g,茯苓、白术、枳壳改为15g,续服3剂。三诊:大便正常,腹胀明显缓解,唯饭后肠鸣,口苦。原方去枳壳、木香,柴胡改为12g,加黄芩10g,续服2剂。四诊:诸症皆消,嘱以同仁堂香砂六君子丸1~2盒巩固疗效。随访至今,睡眠质量良好,其他症状亦未见复发。按:“胃不和则卧不安”,中气不足,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可致使心神不安,而生不寐、多梦、半夜惊醒;中气下陷,清阳不升,则小腹有下坠感;脾胃气虚,健运失司,可见大便溏泄;脾阳失运,水湿不化,则睡醒偶见脸面浮肿;脾虚推动无力,气滞而致腹胀;气虚不荣,则见面色萎黄,手指黄。综合分析可知,患者病症虽多,究其根本乃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使然。故方用补中益气汤,复加酸枣仁养血宁心,丹参活血安神,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枳壳.木香、砂仁理气导滞;又中气不足,可致气郁不达,故加黄芩以清其郁热。诸药合力,庶可收功。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栏目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八种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辨证加减运用本方治疗发热、胃下垂、眩晕等病,均取得较好疗效。介绍3例如下。

1  内伤发热

    患者,男,42岁。因“黑便4天伴发热l天”入院,患者自人院前4天出现解柏油样黑便,每日1-2次,每次量约150-200g,并渐见头昏乏力,动则心悸,人院前1天下午患者又出现发热,半夜后热退,无畏寒流涕,无咽痛咳嗽,无腹痛,小便调,遂入院诊治。人院后给予奥美拉唑、止血敏、止血芳酸抑酸止血及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并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5天后,患者大便已转黄,但仍每日下午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39.5℃,半夜后热退,伴见头昏乏力,心悸气短,纳少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查体:BP112/75mmHg,神志清,发育正常,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无红肿,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脾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胸片:正常;血常规:WBC 4.3x109/L,N59.6%,L 38.5%,Hb 78g/L,PLT 172~109/L:CRP 5.8mg/L。诊为“内伤发热”,缘于急性失血,营血大亏,气随血脱,虚阳浮越,阴火上冲。治投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养血,甘温除热。方取: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当归20g,陈皮lOg,升麻6g,柴胡30g,制首乌10g,炙甘草lOg,服1剂后患者即热退,续以上方减柴胡至6g,加熟地10g,白芍10g,7剂后患者余症大减.遂带药出院调治。2月后随访患者已恢复正常工作,未再发热。复查血常规正常。

    按:一般急慢性失血患者多见低热,似此高热者较少,据患者四诊所见,急性失血,气血两亏,尤以脾胃气虚为甚,投归脾汤恐力有不足,故予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养血,甘温除热,方中重用柴胡退热,而获奇效,笔者以此法已治疗多例失血后非感染性高热均获愈。   

    2  胃缓

    患者,女,58岁,诉患哮喘,每通外感易发。述近2年来反复出现进食后胃脘部坠胀感.饥则欲食,伴纳减便溏,曾经2次胃镜检查均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B超示“胃下垂”。于西医处配服吗丁啉、多酶片等药,均效不持久,近1周来又觉前症加剧,转而求诊于中医,症见:胃脘部坠胀感,得食尤甚,饥则欲食,面黄少华,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嗳气,肠鸣便溏.舌质淡苔白.边有齿印,脉细弱。据症辨为“胃缓”,乃因宿患肺疾,肺卫不固,久病子盗母气,耗伤脾气,脾虚气陷,故见诸症。投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黄芪50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20g,炒白术30g,党参30g,枳实10g,山药30g,陈皮lOg,炙甘草15g,大枣10枚,水煎服,并嘱其餐后平卧半小时,服7剂后患者症状即减,连服20剂,患者诸症均除,胃纳如常,复查B超见胃下垂明显上升。嘱其长服补中益气丸调理。随访3年余,述胃疾未再发作.且偶有外感也无哮喘发作。

按:《灵枢·本藏篇》云“脾应肉,肉胭坚大者胃厚,肉胭么者胃薄,……肉胭不坚者,胃缓”,可见中医对“胃缓”早有认识,本病以脘腹痞满,嗳气脘痛,形瘦肠鸣等为主症,与西医之“胃下垂”相似,该患者宿患肺疾,肺脾两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投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土实金旺,胃缓得解,且肺疾亦少发作,异病同治.获一箭双雕之效。

3  眩晕

    患者,女.39岁,述3年来每至夏天即易头晕目眩,劳累后加重,甚则自觉欲晕厥,天气转凉后诸症自解,伴见困倦嗜睡,气短懒言,纳少乏力,肢冷便溏,平素月经经期延长,量中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缓弱,血压10.5/7.5kPa。病属“眩晕”,乃因素禀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血弱,清阳不升。方取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炙黄芪50g,炒白术20g,红参10g(另煎),茯苓15g,陈皮10g,枳实10g,当归10g,升麻6g,柴胡6g,阿胶珠lOg,鸡内金lOg,炙甘草6g,大枣10枚,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剂后眩晕减轻,继服5剂后诸症悉除,血压升至14.5/9.4 kPa。

    按:眩晕之症,多由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瘀血内阻所致.该患者素禀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血弱。清阳不升,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气足血生,脑得其荣.诸症自平。

    补中益气汤源出《脾胃论》,方循《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而立,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方中黄芪益气为君,辅以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收补中益气之功;佐以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阳气,为方中使药。诸药合用,既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又具升举下陷清阳之功,全方温中而不伤阴,甘补而不呆滞。故临证只要辨属脾胃气弱,中气不足或清阳下陷等病症,均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上述3例疾病的获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辨证论治观点。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栏目

试谈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制,为《脾胃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它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功能。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虚发热,脾虚下陷,中气不足等症奏效甚捷,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兹就临床实践,略陈管见,就正于同仁。

1  长期发热

    男,52岁。患者午后发热1年,1985.12赴汉就诊,经拍片、造影、cT等项检查,诊断为“后肺中段肺不张”(不排除)“肺癌”,并请在汉访问的英国医生会诊,建议作肺叶切除术或用大剂量抗生素的治疗,1986年元月回当地某医院住院,用青霉素、链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等药治疗3个月无效,改由中药治疗,先投化湿和营,养阴清热等法症情无好转。5月初组织会诊症见:发热体温波动在37.4℃左右,午后热势较为明显。面如重枣,形体消瘦,长期卧床不起,动则眩晕,纳差,失眼,口渴不饮,大便溏泻,3~4次/d,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濡。

根据证情分析似属脾胃气衰,湿困中阳,相火乘其土位。《内经》指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气既虚,水谷精微不能上归于肺,可能与“肺不张”有关。同时少阳升发之气,每因中气下陷,郁而不伸,导致营卫不和,又是低热长期存在的原因。甘温除热,古有成法可循。治拟补其中,升其阳,调其枢机,则升降自如,气血和而热自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百合、红枣。服5剂热势减轻,续服15剂体温恢复正常。坚守原方3个月,诸证消除,精神饮食如常人。

2  癃闭(前列腺肥大)

    男,70岁,患者原有前列腺肥大病史,经常小便不通,每次发作,须持续导尿加用激素治疗,病情暂可缓解。此次以“癃闭”入院,症见小便不通,一日排尿数十次,5—10滴/次,伴咳嗽,喘气,汗出,少腹胀病,精神差,食欲欠佳,舌质淡红,苔白厚,脉沉滑,先投宣肺化气、利水之剂效果不佳。

    根据脉舌形证分析,上喘下胀,显然清阳之道窒塞,且年高体弱,脾肾双亏,更可想见。《内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又日:“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于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交混,下注膀胱,且命门火衰,气化不及州都,必然决渎失司而成癃闭,治宜补脾土以生清阳,温命门以助气化,补中益气汤加肉桂通草,服后两剂而尿通,5剂痊愈,调理数日出院。6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3  虚劳

    女,40岁,营业员。患者体素虚弱,近5年来胃脘不适,时或疼痛,纳呆,面色无华,形瘦神倦,动则喘气,自汗患风,四肢不温,大便溏泻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脾胃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位居中州,灌输四旁,是气血生化之源,清浊升降之路。今脾阳困惫,运化失常,必然化源不足而气血俱虚。气虚则外不能温润肌肤,血虚则内不能滋养百骸。综观脉舌形症,乃内伤虚劳之候,根据《内经》“虚者补之,劳者温之”的原则,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干姜连续服6个月,诸症转愈,恢复工作。

4  脱发

男,30岁。患者两年前因胃穿孔作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纳较差,营养不良,近半年头发脱落,曾用胱胺酸、首乌片等药无效。现症发秃,面色白光白,纳谷不香,神疲乏力,自汗,四肢欠温,舌体胖大,质淡,苔白厚,脉缓。

《内经》云:“发乃血之余”,说明发之荣枯标志着气血盛衰。气血生化之源又在于水谷之海化生精微。所以又日:“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今因术后胃气受损,脾气亦虚,受纳转输,两失其常,少阳升发之气,亦不能独自升降旋转。形成枢机愈窒,气血愈虚,无以“薰肤,充身,泽毛”,故见症如上。古人指出:“有形之血不易速生,无形之气所宜急固”,故采用健脾益气之法。补中益气汤加熟地、首鸟。连服1个月饮食增加,逐渐长满白发,坚持原方续服6个月后,发始变黑,荣润如常。

5  带下

女,30岁。患者近月来腰痛,自带绵绵,质黏稠,伴头昏胸闷,动则汗出,纳呆,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腻,脉缓,证属脾虚带下。脾虚,肝郁,湿侵,热迫,是带下的基本原因。按症情分析,头昏胸闷,是湿阻清阳之证,自汗,纳呆又是中阳疲困之候,且带下与便溏并见,说明“湿胜则泻”。肝郁而脾弱,且中气下陷,必然累及冲任而导致带脉失约,此所以腰痛而带下绵绵。投以升阳益气,健脾祛湿,补中益气汤加苍术、萆薜,5剂即愈。   

 6  胃痛

男,34岁。患者素有胃脘痛病史,经武汉某医院镜检确诊为“浅表性胃炎”。曾用维生素u、乐得胃等药无效。症见胃脘痛,喜按,午后及晚上尤甚,并见胸闷及两胁胀痛,嗳气,口苦,大便溏泻,舌苔白厚腻,脉弦缓,投理中、化肝、泻心等方仍然疗效不显。

 按: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升而胃主降,今胃弱脾壅,纳运两失其常。清浊升降之枢机,变为湿热之渊薮,湿遏中洲,阻滞脉络,此为痛为胀之病因所在。治宜升阳和中法,阳升则气行,中和则脾运。拟用补中益气汤加佛手、香附、神曲、生姜。服5剂而症情缓解,10剂疼痛若失。原方续服一月,以资巩固,随访多次未见复发。

7  头痛   

 男,3岁。患者素有头痛,经常发作。近1周因阴雨连绵旧疾复发。并伴胸闷,纳呆,多寐,恶风,倦卧,大便溏泻,小便混浊等症候,舌胖大质淡苔白厚,脉缓。

按:头为诸阳之会,胸为清旷之区,有形之邪不易干犯。由于平时湿聚太阴,清阳不展。更因气候变化,外湿入侵,同气相求,内外相搏,以致氤氲之气,阻滞中洲,薰蒸清道,充斥三焦。下注膀胱则气化不行,水道不利,上犯清阳,则首如裹神如蒙,正叶氏所谓“浊邪害清”之候,治宜升阳益气,健脾祛湿,选用补中益气汤加苍术、葛根、白芷。3剂痛减,6剂而症状如失。8胁痛(慢性肝炎活动期)

 男,28岁。患者有慢肝病多年,近月余两胁疼痛,恶心,纳少,精神疲乏,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白厚,脉弦缓,查GPr 89单位,超声波提示密集微小波。

 按:肝主疏泄而喜升,胃主受纳而喜降。然肝胆升降,必借脾胃为道路。今肝气横逆,胃失和降,湿热阻壅清道,少阳升发之机受困,由是形成土壅木郁之候。治宜升清达郁以调解,辛开苦降以治胃,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干姜、郁金。连服一月诸证消失,GPT正常。 

 9  体会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创制,以甘温为主的培中举陷之方。组成方义是参芪为君,术草为臣,佐以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微妙还在于参、芪、术、草得升、柴升举,补而不壅;升、柴得参、芪驾驭,则升提有制。既补脾胃之不足,又可益元气之健行。正如柯韵伯日:“胃中清气下陷,用升麻柴胡之清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又日:“求东垣治脾胃之法,莫过于升降,而升降的关键又在于升清,升清降浊非升、柴莫属”,所以王士雄主张改名“补中升气汤”。临床实践证明,除真阴不足,上盛下虚者慎用外,凡脾虚气弱宜于升清举陷者,辨证准确,用之辙效。上述“长期发热”案中,肺不张用本方补土生金,配以百合补益肺气,调其治节。“癃闭”案中,命门火衰,气化不利,用补中、峻下,升清降浊之法,佐以肉桂、通草,一温一通,启其下闸。“虚劳”案中,纯系内伤劳损加用干姜,守而不走,配参、术、草,取理中汤之意,温中散寒。“脱发”案中,全然气不摄血,在补气的基础上加熟地、首乌,滋养阴液,助当归甘温养血,使补气而有资生……。配伍灵活,相得益彰,从而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栏目

高建忠:补中益气汤该如何用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道,“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而今日,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者日少,初涉临床的医生使用补中益气汤每每会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感觉。为什么?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重新审视李东垣笔下的补中益气汤,也许有益于临床。

  辨证:治内伤脾胃始得 量轻效宏

  读《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可以看出,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脾胃之证,是“始得之证”,临床表现可以和外感风寒之证相类同。其病因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劳役过度”。病机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治则为《内经》所说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具体治法是“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方中“须用黄芪最多”,但仅用“五分”,“劳役病热甚者一钱”,他药各用“三分”。折合成现代用量,一剂药总剂量仅为10克左右。服用方法是“早饭后温服”。

  方中黄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实其表”,“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人参、炙甘草重在“补脾胃中元气”;白术除用其“甘温”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导气”,当归酒洗“和血脉”。

  辨脉:右脉大于左脉 数中显缓

  李东垣临证注重辨脉,对外感、内伤之别首列“辨脉”,并且认为辨脉已足够,“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之所以《内外伤辨惑沦》中又列辨症候,是“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

  那么,补中益气汤所治证的脉象是什么呢?李东垣在“饮食劳倦论”中直接提到的是“脉洪大”。脉洪大提示阴火盛,如阴火不太盛时该是什么脉象呢?

  李东垣在“辨脉”中提到“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气口脉急大而涩数”等,尽管这里对脉象的记述似有杂乱之嫌,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右脉大于左脉,或脾脉独大于其他部位脉,并且见数脉时可“数中显缓”。这一点对于使用补中益气汤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还有,李东垣从反面论述了有一部分脉象是不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的。方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在治腹痛时提到:脉弦不可用,当用小建中汤;脉沉细不可用,当用理中汤;脉缓不可用,当用平胃散。从脉象鉴别方证,简单而实用。

  从李东垣笔下可以看到,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是非常广的,既可治内伤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药加减(主要是加药)是极其灵活多变的,补药、泻药、寒药、热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但万变中有其不变的根本,也就是适应症只能是“内伤”(外感病也是在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脉主要出现在右关,病变的主要病位在脾胃。

  加减:不解原意易坏事

  张元素立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作为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深受其影响,所有方剂皆为“从权而立”,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传授他人所谓效方、验方。补中益气汤方后有一系列加减法及较大篇幅的“四时用药加减法”,示人方不可执,灵活应用。

  方书多说补中益气汤证应该口中和,不喜饮,也就是说口干、咽干是慎用、不用补中益气汤的。但李东垣在方后的第一个加减竟是“口干嗌干加干葛”。气虚当温补,实火当苦泻,虚火当清补,而李东垣的第二个加减法竟然是补中益气汤加苦寒泻火之黄柏和甘寒清补之生地黄。反思其治法,补中益气汤原方中只有“补其中,升其阳” 之品,而缺少“泻其火”之药,加黄柏、生地黄似乎才成为完整的治疗脾胃内伤“始得之证”的补中益气汤。

  后世医家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但灵活性远不及李东垣。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随处可见。

  脾胃不足,痰湿易滞,理应加茯苓、半夏;补中益气汤治“元气脾胃之虚”,六味地黄丸治“肾水真阴之弱”,“二方兼而济之,乃王道平和之剂”,合用似极为高明。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去认识,则茯苓、半夏沉降有余,六味地黄丸降入下焦,皆不利于“升其阳”。可见,不解东垣本意,随意加减极易“动手便错”。

  误用极易坏事,于是后世医家提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禁忌症。如张景岳说:“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柯琴说:“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这些论述对后学者的临证是极其有用的。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看来,这只是低层次的、形式上的认识。

  实际上,内伤脾胃病证中,肾虚完全是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只是用药时需斟酌升降浮沉。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妙方精选]栏目

田淑霄运用补中益气汤经验(虚人感冒、产后汗出、尿失禁)

  田淑霄教授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田教授临床善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确切。笔者有幸跟随田教授学习,略有心得,浅述如下。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原为主治脾胃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病由脾胃中气不足而起,治疗当补益脾胃元阳之气,升阳举陷,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生理功能。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即为四君子汤之意,补中健脾,益气和胃,大补脾胃元阳之虚。黄芪补气于外,扶助卫气向内以固中气;党参补气于内,鼓舞中气而向外以驱邪,散敛相配,攻守结合,更添“脾之正药”(陈修园语)白术,药中“国老”甘草,而成峻补中气之祖剂。脾胃后天之气得补,则肾中先天之气自当徐徐而生。且又加入柴胡、升麻升提肝脾之气,以助下陷之清阳上升,而达上逆之浊阴自降之功,肝脾得升,肺胃自降,人体气机自然流通周身而无碍滞。另外方中佐以当归身,入于血分,与以上气分之药相伍,而有补血和营,调和气血之效;陈皮理气,防止补药太多壅滞气机。田淑霄深谙东垣之旨,临床常以脾胃立论,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遗尿、癃闭、产后发热、乳泣、乳痈、阴吹、崩漏等等各种病症,皆能得心应手。

  兹举田淑霄三例病案以飨读者:

  虚人感冒

  曹某,女,25岁。2008年3月26日初诊,自述经常感冒,今日又感冒,自觉发热、恶寒,有时寒热交替出现,鼻塞、流涕、背部发凉、食欲减退、经常失眠,腹泻,经期加重。舌淡,苔薄白,脉重按无力。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参10克,当归身10克,甘草6克,苏叶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2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黄芩8克。3服,水煎服。3服之后诸症减,再服3服而愈。

  体会:患者平素体质较弱,脾胃中气禀赋不足,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表不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而容易感受风寒之邪而发感冒。《素问》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患者经常腹泻即为脾之清阳下陷所致,流涕则为浊阴上逆所生。背部发凉,脾胃元阳不足;恶寒发热,乃为风寒外束,肺卫气虚,邪正相搏而致。田淑霄认为凡见此种脉无力的虚人感冒皆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屡用屡效。

  产后汗出

  牛某,女,38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患者产后已有1年半左右,曾于产后洗澡受风,即出现怕风,畏寒,汗出,而且天气越冷,汗出越厉害,一直持续至今。眼睛干涩疼痛,足跟痛,食欲差,时有胃胀,二便尚可,舌淡,苔黄,脉细尺弱。方拟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加味: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参10克,当归身15克,甘草6克,党参15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茯苓10克,山萸肉20克,鸡血藤30克,浮小麦40克,防风10克,枸杞子20克,麻黄根10克,炮附子(先煎)8克。7服,水煎服。药后汗出稍减,遂以原方服用1月余,已经基本不再出汗。

  体会:患者自汗出乃为产后气血大亏,触冒风寒,汗孔大开,津液漏泄所致。产后气血亏耗,脾胃生化不及,气血无以濡养皮毛腠理,复因阳气不能卫外,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腠理开泄,津液外渗为汗。而且天气愈冷,汗出愈甚,更是卫阳虚损之象。脾胃气血久虚,后天不养先天,渐致肝肾皆虚,所以出现眼睛干涩疼痛,足跟痛,脉细尺弱。田淑霄谨守病机,投以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合用玉屏风散益气助卫,固表止汗。同时加入麻黄根,重用浮小麦加强益气敛汗之力;炮附子温振全身阳气,助阳固表;山萸肉、茯苓、枸杞子、菊花、桑叶等品直接滋补肝肾,清肝明目;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止痛,和补肝肾之药疗足跟痛。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温补肝肾之功。

  尿失禁

  张某,男,78岁。2008年11月5日就诊,尿频,尿急,尿失禁3年,逐渐加重。面色淡白,四肢浮肿,腰、髋、腿疼,并且无力,行走不便。纳可,眠差。舌淡,苔薄,脉缓无力。投以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参10克,当归身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葛根10克,山萸肉20克,益智仁15克,狗脊20克,桑螵蛸10克,川断18克,砂仁8克,7服,水煎服。以上方随证加减服药2月余,已能自行控制排尿。

  体会:《灵枢》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患者高年,脾胃元阳之气渐衰,中气不足,固摄无权而致尿失禁。患者面色淡白,四肢浮肿,舌淡苔薄,脉缓无力,一派脾胃气虚之象。中气不足,则下焦先天肾气失养。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补中益气汤培补后天以养先天为主。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开阖失司,尿遂自出,兼用苓桂术甘汤以助下焦膀胱气化,使其开阖有度。同时培中土又能生肺金,人体之中,肺为气之主,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助津液气化,则尿有所制。再加桑螵蛸、益智仁等温肾缩尿,狗脊、川断补肝肾、强筋骨,砂仁温行胃气,如此中下之气得补,膀胱气化正常,尿失禁得以控制。

日期:2009年12月30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人便秘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老年便秘

补中益气汤来自于《脾胃论》,是由黄芪、人参、甘草、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生姜、大枣组成。其中黄芪补气固表为主,人参益气补脾为辅,白术健脾,当归补血和血,陈皮理气为佐,升麻、柴胡以升清阳之气为引,全方合而共奏补脾胃、益气升阳之效,笔者在临床上灵活用此方治疗老年人便秘,疗效显著,现将3例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75岁,农民,2006年6月初诊。主诉:大便秘结不畅,7~8天1次,脘腹痞满,腹胀喜按,食欲不振,时有呕逆,按胃肠实满,消化不良治疗无效。伴有气短乏力,已2年余。证见:面色萎黄无光泽,体质虚弱,言语无力,舌质淡无苔,脉虚弱无力。治法:补中气,健脾胃。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黄芪35 g,焦白术25 g,陈皮10 g,升麻5 g,柴胡15 g,党参25 g,甘草15 g,当归15 g,半夏10 g,砂仁10 g,大枣5枚。服法: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二诊:服药后痞满好转,食欲稍有增加,呕逆止,大便每天1次,舌无苔,脉滑,上方加山药20 g,干姜10 g,以增加健脾温中之力。又服药10剂基本治愈。

    按:该患者年老体虚,气血已衰,中气必虚,脾胃转输力弱,经辨证属假实真虚证。补中益气汤虽是临床常用方剂,但用时必须辨证精样,加减灵活运用方能效果显著。

    例2,患者,男,69岁,城镇居民,大便秘结多年,常用番泻叶或麻仁丸泄下通便,然而屡通屡秘,痛苦难解,2006年7月15日就诊,见其大便未解已10天,经采用“通里泻下,润肠通便”后不见效。现症:自觉燥便坠于肛门口,屡欲登厕而努责不下,食后脘腹胀满不适,声低息微,头昏眼花,面黄神萎,苔薄白,脉沉无力。证属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推动无力。治宜益气润肠,通便。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黄芪30 g,党参15 g,升麻6 g,当归12 g,甘草6 g,全瓜蒌(打)30 g,柴胡6 g,陈皮12 g,桔梗10 g,何首乌15 g,火麻仁30 g。服头剂4 h即有便意,此后大便解除顿觉脘腹舒适。服3剂后大便正常。按:便秘一病,临床见证,有虚实寒热之分,审证选方,最当细辨,切莫妄投,犯虚虚实实之戒。本案其病因是由于年老脾肺气虚加之久病屡用苦寒之品,使脾胃更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肠燥气弱则大肠传导无力而燥屎内结。治当升其清气,使清阳之气上升,则肠中之气可以展舒,津液下布。故用补中益气汤加火麻仁、全瓜蒌等益气以升清,润肠以下浊,使清升浊降而诸症自除。

    例3,患者,女,76岁,因大便困难1个月余,于2007年8月2日来诊。患者2个月前出现心悸、胸闷憋气,心电图示心肌劳累,静滴香丹注射液、维脑路通等药物未见明显好转,却出现大便困难,应用通便疗法不但无效,反而加重,小腹坠胀,频繁临厕,欲解无力,甚至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大便反而稀薄,现患者神疲气怯、面色萎黄、头晕失眠、胸闷气短、乏力自汗,活动后加重,上至二楼即满脸大汗,语不接续,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而腻,脉细弱。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升阳举陷,处方: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2 g,茯苓15 g,柴胡9 g,升麻9 g,陈皮9 g,薏苡仁15 g,炙甘草9 g,莲子15 g,桔梗9 g,酸枣仁15 g,服用5剂则下腹坠胀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减少,稍微成形,继服10剂大便正常,其余症状大减,继服补中益气丸1个月,诸症消失,心电图正常。半年后因工作过度疲劳而复发,治疗同前而获治愈。

    按:本例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气血本虚而误用活血通便以耗气伤阳,故气虚益甚。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肺主一身之气,脾气虚则肺气虚,肺主肃降,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气虚肃降无力故大肠传导无力;脾主升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胃主降浊,浊气在上则生胀,故小腹坠胀大便无力而稀薄。补中益气汤补益脾胃、升阳举陷,加山药、薏苡仁、莲子健脾益气,利湿止泄,桔梗开宣肺气,寓下焦治上,“提壶揭盖”之意,酸枣仁养血安神,诸药合用,使中气充足,清升浊降,大便自利,诸症皆除。

    2  讨论

    我们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认为本病多为脾胃气虚,中气不足,导致肠道运转无力所致,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塞因塞用”治疗本病,治愈好转率达91.67%,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补中益气汤其功效具有提升中气,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肌力,增强直肠黏膜的附着力。方中运用黄芪、党参、白术以补益肺脾之气,使肠道运化有力;柴胡、升麻升清降浊使气旺而推动糟粕下行;陈皮理气,当归和血,健胃促食欲之功效;桃仁润肠通便。因此,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润肠通便之功。现代研究证明:补中益气汤对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实验证明:本方配伍升麻、柴胡时,对动物肠蠕动有促进作用。总之,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人便秘,方法简便,疗效明显,口感较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法。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义乌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日期:2009年8月24日 - 来自[2009年第7卷第1期]栏目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3例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加减 糖尿病 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导致的慢性并发症,表现为胃肠神经功能受损,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常见的症状包括早饱、恶心、腹胀、嗳气、胃纳减退,当属中医“消渴”并“胃缓”、“胃痞”范畴。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24 例,女9例,糖尿病病程16个月~15年,胃轻瘫2个月~4年,空腹血糖(FPG)6.7~11.8mmo1/L,餐后2h血糖(2hPG) 9.3~14. 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13 %;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l3例,糖尿病病程2~16年,胃轻瘫1.5个月~4.5年,FPG 6.8~12.3mmol/L,2hPG 9.7~14.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9%~13.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按1999年WHO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并符合下列条件:(1)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适、餐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嗳气、胃纳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且持续4周以上;(2)经胃X线钡透检查证实有胃排空延缓,蠕动减弱,钡剂滞留时间延长(>6h),排除幽门机械性梗阻;(3)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4)B超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5)排除硬皮病、皮肌炎、胃肠炎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茯苓12g,白术10g,党参15g,当归15g,山药15g,炙甘草10g,旋复花15g,代赭石15g,黄连15g,鸡内金10g,陈皮10g,半夏30g,柴胡10g,干姜10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餐前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10mg,每日3次,餐前30min服,4周为1 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显效:所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示胃潴留液消失,半年内无复发;有效:症状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胃镜示胃潴留液消失,但半年内又复发;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示胃潴留液未消失。

    2.2  两组疗效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多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胀,嗳气,食欲不振,重者不能进食。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与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胃肠激素分泌或调节紊乱、外周血管病变有关。胃幽门、十二指肠动力障碍是糖尿病胃轻瘫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现代医学主要给予胃动力药治疗。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糖尿病日久损伤脾胃,脾胃升降失常。脾失健运,由此产生食滞、气滞、湿阻、血癖等标实,以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胃轻瘫乃作。其病机特点多见虚实夹杂,寒热交错。采用补中益气加减汤,方中黄芪、党参、甘草甘温补中益气;柴胡升清阳,清升而浊阴自降;陈皮、半夏理气和中降浊;茯苓、白术健脾燥湿;黄芩清上焦虚火;代赭石、旋复花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健脾益胃,升清降浊,标本兼顾。经临床实践,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能够缓解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症状,使其胃潴留明显减轻,有一定疗效。


作者单位:830001 新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日期:2008年12月27日 - 来自[2008年第9卷第7期]栏目

补中益气汤在外科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摘要】  补中益气汤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有调理脾胃,益气助阳之功。既可以治疗劳倦内伤,又可以治疗阳虚外感等证。举例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验案。

【关键词】  肛门疾病 手术后并发症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所创名方,方由黄芪、白术、陈皮、人参、柴胡、升麻、炙甘草、当归八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而不伤阴,干补而不呆滞之效[1],现举其加减治疗外科肛肠病术后并发症3例如下。

    1  肛瘘术后便秘

    例1,女,59岁。2006年3月23日初诊。复杂性肛瘘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后6日,便秘,肛门坠胀,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中气不足,传导无力所致。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40g,生黄芪30g,生白术25g,升麻、柴胡、当归、陈皮、枳壳各20g,麻仁、郁李仁各15g。水煎服,日1剂。3剂后神疲、肛门坠胀感减轻,大便每日1次,量少,在服7剂后,大便自解,诸症消失。

    按:本例因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阳不降所致。补中益气汤举陷,加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大便通畅。大便秘结亦是肛肠科术后常见症状。肠道为受盛、传导之官,消化水谷,传导糟粕,故术后脉络受损,气血亏虚,气虚则大肠传送乏力,血虚则津亏不能濡润大肠,而致大便滞结难下。若证属气虚阴损者亦可运用补中益气汤选用肉苁蓉、生地黄、何首乌、怀牛膝、麻仁、熟大黄等治疗,既能固本,又兼治标,既补虚,又泻实,有升有降,则效宏径捷。

    2  混合痔术后发热

    例2,男,65岁,2006年4月25日初诊。行混合痔术后3日,体温一直在38℃左右,应用抗生素未见好转,自觉头晕、神疲、懒言、自汗,动则更甚,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肛门检查未见脓肿及创口感染。辨证为气虚卫阳不固,营阴不守,营卫失调所致。予补中益气汤加味:人参40g,生黄芪50g,生白术30g,当归、柴胡、陈皮、升麻各20g,牡蛎、桂枝各10g。水煎服,日1剂。4剂后体温降至37.2℃,守方再进3剂,体温恢复正常。

    按:本例行混合痔术后发热,乃真元被劫所致。补中益气汤可补其气,升其阳,以甘寒之剂泻其火[1]。脾胃气血生化之源,中虚脾弱,生化不及,血虚于内,阴不配阳,故发热。术后多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营阴不守,营卫失调所致。亦可运用补中益气汤,可加白芍、肉苁蓉、龙骨、牡蛎、浮小麦等以调营益卫。若表虚易感加防风麻黄根以固表止汗;若兼外感风寒加桂枝以解肌;若口干,舌淡白,脉细数,减白术、陈皮,加玄参,麦门冬,五味子等以增液养津。气充血旺,则卫外故而汗可止。

    3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癃闭

    例3,男,52岁。2006年5月19日初诊。行结肠息肉切除术后3日,自觉少腹胀痛,排尿困难,甚至点滴难出,面白,气短乏力,下肢略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肺气虚,升降无力所致。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30g,黄芪40g,白术、升麻、柴胡、茯苓各20g,乌药、陈皮各15g,桂枝、附子各10g。水煎服,日1剂。3剂以后小便通畅,继服3剂后诸症消失。

    按:本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因损伤及疼痛等诸多原因致中气大虚,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力,开阖失司,继而寒客下焦,水道受阻。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桂枝等药,补中益气,温肾壮阳,从而气开而癃闭可解。癃闭是肛肠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因体弱、手术失血耗气而致小便困难,证属气虚者,运用补中益气汤选加木通、泽泻、车前子、小苘香、白芍、杏仁等治疗,升清降浊,化气行水,其效甚捷。

    4  结语

    补中益气汤为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代表方,临床各科应用广泛。我们通过审证求因,运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补中健脾之功效,加减运用于肛肠术后便秘、发热、癃闭等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甚佳。根据异病同治的法则,非常巧妙地将此熟识之方通过化裁运用得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 赵小宁,李华.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湖南中医,2006,4:26

斟酌药性 重温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道,“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而今日,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者日少,初涉临床的医生使用补中益气汤每每会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感觉。为什么?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重新审视李东垣笔下的补中益气汤,也许有益于临床。
 

  辨证:治内伤脾胃始得 量轻效宏

  读《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可以看出,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脾胃之证,是“始得之证”,临床表现可以和外感风寒之证相类同。其病因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劳役过度”。病机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治则为《内经》所说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具体治法是“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方中“须用黄芪最多”,但仅用“五分”,“劳役病热甚者一钱”,他药各用“三分”。折合成现代用量,一剂药总剂量仅为10克左右。服用方法是“早饭后温服”。

  方中黄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实其表”,“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人参、炙甘草重在“补脾胃中元气”;白术除用其“甘温”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导气”,当归酒洗“和血脉”。

  辨脉:右脉大于左脉 数中显缓

  李东垣临证注重辨脉,对外感、内伤之别首列“辨脉”,并且认为辨脉已足够,“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之所以《内外伤辨惑沦》中又列辨症候,是“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

  那么,补中益气汤所治证的脉象是什么呢?李东垣在“饮食劳倦论”中直接提到的是“脉洪大”。脉洪大提示阴火盛,如阴火不太盛时该是什么脉象呢?

  李东垣在“辨脉”中提到“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气口脉急大而涩数”等,尽管这里对脉象的记述似有杂乱之嫌,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右脉大于左脉,或脾脉独大于其他部位脉,并且见数脉时可“数中显缓”。这一点对于使用补中益气汤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还有,李东垣从反面论述了有一部分脉象是不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的。方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在治腹痛时提到:脉弦不可用,当用小建中汤;脉沉细不可用,当用理中汤;脉缓不可用,当用平胃散。从脉象鉴别方证,简单而实用。

  从李东垣笔下可以看到,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是非常广的,既可治内伤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药加减(主要是加药)是极其灵活多变的,补药、泻药、寒药、热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但万变中有其不变的根本,也就是适应症只能是“内伤”(外感病也是在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脉主要出现在右关,病变的主要病位在脾胃。

  加减:不解原意易坏事

  张元素立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作为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深受其影响,所有方剂皆为“从权而立”,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传授他人所谓效方、验方。补中益气汤方后有一系列加减法及较大篇幅的“四时用药加减法”,示人方不可执,灵活应用。

  方书多说补中益气汤证应该口中和,不喜饮,也就是说口干、咽干是慎用、不用补中益气汤的。但李东垣在方后的第一个加减竟是“口干嗌干加干葛”。气虚当温补,实火当苦泻,虚火当清补,而李东垣的第二个加减法竟然是补中益气汤加苦寒泻火之黄柏和甘寒清补之生地黄。反思其治法,补中益气汤原方中只有“补其中,升其阳” 之品,而缺少“泻其火”之药,加黄柏、生地黄似乎才成为完整的治疗脾胃内伤“始得之证”的补中益气汤。

  后世医家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但灵活性远不及李东垣。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随处可见。

  脾胃不足,痰湿易滞,理应加茯苓、半夏;补中益气汤治“元气脾胃之虚”,六味地黄丸治“肾水真阴之弱”,“二方兼而济之,乃王道平和之剂”,合用似极为高明。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去认识,则茯苓、半夏沉降有余,六味地黄丸降入下焦,皆不利于“升其阳”。可见,不解东垣本意,随意加减极易“动手便错”。

  误用极易坏事,于是后世医家提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禁忌症。如张景岳说:“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柯琴说:“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这些论述对后学者的临证是极其有用的。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看来,这只是低层次的、形式上的认识。

  实际上,内伤脾胃病证中,肾虚完全是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只是用药时需斟酌升降浮沉。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补中益气疗腰痛

  30岁的小刘在门诊药房司药,活儿虽不重,可每天来来回回没得闲,天长日久,渐感腰部两侧肌肉不适,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不能久站,已半年,近来加重一周,且自感体力不支,要求吃点中药补养补养。查脉软无力,淡红舌,薄白苔,我说:“吃点补中益气汤吧?”小刘说:“吕大夫,是不是肾虚?要不要吃补肾药?”我说:“腰痛并非都是肾虚,中气不足也会腰痛,你先吃7剂补中益气汤看看,不行再说。”遂开补中益气汤加杜仲、续断、炒二丑7剂,第三日早晨小刘电话相谢,说吃完一剂药后腰几乎就不痛了,没想到这么灵验,并问我为啥?

  其实,这是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老师治腰痛经验,内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故世人腰痛多从肾论治,如果是肾虚治肾,自是正治,今患者是腰两侧肌肉疼痛,而《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这是由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健壮,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不耐劳累,遇劳则痛,今用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续断、杜仲坚腰强脊,二丑开宣下焦郁遏,诸药合用,则脾得运、腰得健、气得通、肉得荣,所以腰痛得减。另外,《金匮要略》还记有肾着汤,治寒湿腰痛,也非补肾,其主症是腰中冷痛或僵硬不适、遇寒加重,休息一宿后起床更甚,活动后反减轻,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疗,也非补肾呀。

  小刘恍然大悟道:“哦,原来腰痛也要辨证治疗,腰痛并不一定要吃六味地黄丸啊。”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卷中方,由黄芪、人参、白术、当归身、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组成。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功能。治脾胃气虚而致的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气虚下陷而致的脱肛,子宫脱垂、久痢或久疟等症。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甘草、白术、甘温益气、补脾益胃;升麻、柴胡协同参芪以升举清阳,使下陷之气得以升提;当归补血和营;陈皮调理气机,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气陷得升。临床应用广泛、投之得当、效果颇著。笔者运用本方获益匪浅,兹举例如下。

  1肾石病

  肾石病近属中医砂淋、石淋、尿血、腰痛等范畴,属下焦湿热阻遏、壅滞日久、积而成石,肾石病的治疗古今医家多采用清热利水、通淋排石或活血化瘀等法。然而服药时间稍长,便会出现头晕、眼花、腰酸腿软、乏力纳差等副作用,老年患者尤为明显。老年患者都具有气虚症状,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如:杨某,男,70岁,2007年8月l5日诊治,于两天前,突然腰绞痛,小便秘,每次数滴而涩痛,尿色微红,在我院当日8超检查:肾结石,此属中医淋证,当以清热利湿通淋为治,然而患者年过七十,形体素差,神疲,舌淡,苔白,脉数无力。证属:中气不足,正虚邪实。治以补气扶正兼以通淋化石,乃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9、党参15g、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各10g、海金沙30g、鸡内金30g、金钱草50g、滑石30g、王不留行10g、牛膝15g,水煎连服5剂后,临厕用力,突由尿道内冲出绿豆大结石一枚,粟米状结石一枚,顿感畅然,其病若失。

  按:肾石病,本例患者年事已高,多伴气虚,仲景所论“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气可推动结石、促其排出。治以补中益气汤,补气扶正,配以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滑石通淋排石,牛膝、王不留行引药下行,诸药直达病所,药中病机,故收良效。

  2低血压病

  李某,女,60岁,2006年7月25日初诊,素有“消渴”病史,长期口服降糖类药物,近年来出现血压低、西医诊断糖尿病Ⅱ型,伴低血压。予以丹参片、肌苷、ATP、维生素81治疗半年,效果不显。主诉:头晕目眩、身倦乏力、动则气喘、心慌汗出、口干、多饮、多尿、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属中医眩晕范围。病机为气阴两虚、气不帅血、脑失所养、鼓动无力、血脉不冲,诸症由生。治宜益气充脉,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嫩芪309、当归109、西洋参l09、升麻59、柴胡5g、陈皮10g、炙甘草10g、麦冬20g、五味子6g、丹参20g、煎服5剂,上述症状明显改善,血压基本恢复正常,效不更方,续服l0剂,头晕目眩消失,未见心慌气短现象,口干、多饮、多尿减轻,血压为108mmHg/68mmHg,改服补中益气丸1月巩固其效,随访至今,血压一直正常。

  按:低血压病属于中医虚证范围,以心、脾、肾虚衰为主,本案消渴在先,久则脾胃虚衰,脾不为胃行其津液,形成气阴虚之证。方用补中益气汤补脾升清,使清阳巅项,实四肢以治其标,合生脉散益气养阴治其本,阴血得充,清阳得展,阴阳平衡,血压复常,消渴症状随之缓解。

  3冠心病心肌缺血。

  乔某,男,73岁,2007年3月15日就诊,患者因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间歇性心前区疼痛,与劳累有关。伴头昏、乏力、自汗、四肢欠温、纳谷不香、食后腹胀。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证为胸痹,系心脾气虚、心脉瘀阻。治宜补脾益气,行活血化瘀,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西洋参10g,升麻、柴胡各59、当归159、白术109、炙甘草10g、丹参30g、桂心6g、田七10g、(研粉冲服)山楂209、瓜壳20g、大枣10g,1日1剂,水煎温服,药进5剂,心悸、胸闷大减,效不更方,继服10剂,诸症悉除。

  按:患者年老体弱、脾肾虚衰、导致心气不足、气不行血,心血瘀阻而致诸症,治以补中益气汤,补气活血,配:丹参、三七活血化瘀,瓜壳宽胸理气,山楂消食导滞,桂心温通心脉,诸药合用,补虚去实、气血相调、气帅血行、瘀血自化,收事半功倍之效。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胃痛的疗效观察

 

  胃痛又称胃脘痛,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因病情迁延不愈多见脾胃虚弱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部隐痛、痛处喜按、空腹痛甚、食少纳呆、纳后痛减…。本文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胃痛,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l2月我社区医院门诊,根据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均符合胃痛的诊断标准。将29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3.6(25~67)岁;平均病程7.6(4.2~12.7)年,其中浅表性胃炎7例、萎缩性胃炎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2例。治疗组l5例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2.7(23~70)岁;平均病程7.3(4.5~12.3)年,其中浅表性胃炎6例、萎缩性胃炎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2例。两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均属脾胃虚弱型”。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胃痛或合并有胃胀、嗳气、泛酸、纳呆、乏力等;③符合胃镜和病理诊断标准。

  1.3病例排除标准:排除患消化性溃疡、胃癌、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

  1.4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阿莫西林500m9/次,3次,d;呋喃唑酮100mg/次,2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为:黄芪18g、炙甘草9g、当归3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自芍12g、炒白扁豆9g、薏苡仁6g,痛甚者加高良姜、乌药;脾虚甚者加党参,兼胃阴虚者加沙参、麦冬;兼湿热者加竹叶、白芍:兼气滞者加厚朴、枳壳;兼血瘀者加丹参、川芎,1剂/d,水煎服,早、晚两次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等。

  1.5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显示胃黏膜形态恢复或基本恢复,病理检查固有腺体萎缩及黏膜增厚均有明显减轻,其他病理改变亦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及病理检查有明显好转。无效:症状、体征、胃镜和病理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14例中痊愈3例(21.4%)、好转6例(42.9%)、无效5例(35.7%),总有效率为64.3%;治疗组15例中痊愈9例(60.0%)、好转4例(26.7%)、无效2例(13.3%),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0.029,P<0.05)。

  3讨论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及气虚发热等证。方中黄芪、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共奏补中益气之功;当归补血活血;陈皮理气调中散滞气:柴胡、升麻升举脾之阳气、调达气机;白芍养血柔肝;薏苡仁、炒扁豆健脾益气。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扶正驱邪的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胃痛,疗效优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因此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可益气温中,扶正治本,可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胃黏膜再生,提高机体免疫力。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补中益气汤,方出《脾胃论》,由黄芪20克、人参l0克、白术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当归l0克、陈皮l0克、炙甘草5克组成。方中黄芪补气升阳、补脾生血,提高抗病能力;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益胃补脾、加强机体抵抗力,二药为主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强壮身体;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陈皮理气和胃;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升麻升阳举陷,此四味药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合诸药、补益脾胃、益气解毒为使药。诸药合用,成益气升阳、调补脾胃、补气固脱、提高机体免疫力之方。

  脾胃气虚是由于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以致于机体失于充养而出现的一些症状。脾主运化,一脾胃气虚则运化水谷的功能减弱,胃的受纳减少,肠的吸收功能不佳,故气血化源不足,机体失养。在此情况下,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汤治之如脾虚湿困。食少脘闷、便溏、泄泻者,需加可以补脾利湿的茯苓20克;如脾胃气虚兼有气滞,脘腹胀闷较重者,需将陈皮用量加到20克,再加木香5克;如脾胃气虚兼有痰饮,症见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气短者,需将陈皮用量加到20克,再加制半夏15克。这不仅可温和脾胃、增进食欲,而且还可理气化痰;如脾胃气虚兼见血虚,症见心悸怔忡、健忘面黄、或月经不调、行经腹痛者,需加熟地20克、白芍20克、川芎10克。笔者在治疗气虚感冒发热的时候,多用补中益气汤,但升麻柴胡的用量可加大到10克,还要加桑叶20克。若气血双虚发热者,除需加大升麻、柴胡用量外,还需加桑叶20克、牡丹皮l5克、栀子15克、生地l5克。若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兼见功能性子宫出血者,予补中益气丸加归脾丸同时服用,常有良效。若脾胃气虚而兼见自汗者,常用补中益气汤加龙骨20克、牡蛎20克、浮小麦15克、麻黄根l0克、五味子9克。若脾胃气虚兼见泄泻者,需加补骨脂15克;若正气虚弱,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笔者常用补中益气汤(丸)给以治之,效果很好。在治疗脏器下垂之症时,补中益气汤需加枳壳20克,以助其升提作用;在治疗脱肛时,补中益气汤需加乌梅、金樱子、五味子、乌贼骨各10克,以助其收涩固脱。笔者在临床中,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营养不良、肝炎、肠炎、痢疾、贫血及脏器下垂等。在应用此方时,黄芪用量宜加大,可用30克至40克。人参可用党参替代,每剂用量为25克。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是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代表方。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弱等症及气虚发热,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等症。近年来,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产后遗尿、复发性口疮、嗜睡等杂症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复发性口疮

        患者,男,48岁,2007年5月1 6日初诊。患者口疮发作8年,经久不断,此次复发自2007年4月30日至今已有半月之久,此间曾服用黄连素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B。及多种中药制剂,均未治愈。诊见舌缘、舌颊及下唇内侧有数个溃疡,状如黄豆或绿豆大小,上有白膜覆盖,周围有红晕微肿,说话及进食均痛,伴见神疲乏力,口淡食少,咽干不欲饮,夜寐欠安,大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微黄稍腻,脉沉细滑。中医诊断:口疮;证属:脾胃气虚,相火上炎。治宜:补土升阳,清热泻火,虚实兼顾。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生黄芪30g,西洋参9g,生地黄12g,白术l 2g,陈皮10g,柴胡9g,山药1 5g,薏苡仁20g,淡竹叶9g,山茱萸1 2g,木通9g,生甘草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服药7剂后,除舌缘最大的一处溃疡尚未完全愈合外,其余均消失,进食不痛,精神转佳,大便成形,舌苔薄白。按上方加减继续服用7剂,溃疡全部愈合。后改用补中益气丸合麦味地黄丸调理1个月,停药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属脾胃虚弱,饮食劳倦,重伤脾胃,以致清阳不升,脾湿下注,郁而化热,阴火上升,熏灼口舌而成。脾开窍于口,脾与胃相表里,脾胃气虚,失于健运,精气不化,不能上输于肺而下流,成为湿浊,蕴结而生内热,与肾之相火相合形成阴火复而上冲,使得口舌溃疡。方用生黄芪、西洋参、生甘草益气养血,滋阴清热;陈皮化浊气;柴胡升少阳生发之气,又能疏泄邪热,并协助西洋参、黄芪提升,增补元气,元气旺则阴火消;生地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木通、淡竹叶清心火,并导热下行从小便而出;山药补脾益肾;白术、薏苡仁除湿益胃;山茱萸补血滋阴。全方补土升阳,滋阴降火,养血生肌,达到治

疗之效果。

        嗜睡

        患者,男,42岁,2007年8月1 9日初诊。主诉:嗜睡,四肢无力,腰酸膝软20日余,起因由于近来工作繁忙,劳累过度,渐觉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后出现腰酸膝软,嗜睡。西医治疗10日未见明显疗效而求诊。症见神疲倦怠,面色苍白,少气懒言。治宜:补中益气,温肾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生黄芪30g,党参1 5g,炒白术12g,当归10g,陈皮6g,升麻8g,柴胡6g,炙甘草9g,生麻黄3g,仙灵脾12g,熟附子6g,熟地黄1 5g,菟丝子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口服。5剂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去熟附子、仙灵脾,继服7剂,嗜睡消失,精神回复。

        按:本例劳累过度,耗损精气,以致脾肾亏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精明之府失于荣养,故神疲嗜睡。方中生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补脾肾之元气;柴胡、陈皮、升麻配合诸药升清降浊,调理气机;当归补血活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对大脑、中脑及延髓有兴奋作用,再配以熟附子、仙灵脾、菟丝子补肾温阳,振奋阳气,加强麻黄鼓阳气上行,以助清阳荣养精神之府。此配伍精妙,取效捷达。

        产后遗尿

        患者,女,26岁,足月妊娠初产,产后又患感冒咳嗽,后即小便失禁,小腹坠胀伴腰酸腿软,神疲懒言,纳少腰酸,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心悸气短。辨证属肺肾气虚,膀胱失约。治宜:益气固摄。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30g,党参20g,山药30g,白术15g,菟丝子15g,柴胡8g,升麻10g,当归身12g,桑螵蛸15g,覆盆子12g,益智仁20g,陈皮6g,炙甘草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口服。连服7剂后,症状、体征大减。原方续进7剂,至今小便正常。

        按:本例遗尿为肺肾气虚所致。患者产后肾气耗伤,又受风寒侵袭,肺肾两虚,中气不足,固摄无权,膀胱失约。《内经》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又日:“膀胱不约为遗溺。”可见遗尿一症,多为虚候。根据治病求其本之原则,应以益气升阳、固脬缩泉为法。方中炙黄芪、党参、覆盆子、益智仁、菟丝子益肾缩泉,增加其固摄作用;当归身养血活血;升麻、柴胡、陈皮升清降浊,调理气饥。诸药共伍,升降有度,开合有常。药中病机,遗尿即止。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栏目

补中益气汤治低血压疗效好

        补中益气汤方出于《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临床惯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诸症。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本方的作用机理,试用于治疗低血压患者,疗效显著。

        病案一:唐某,女,37岁。自诉:3个多月来。经常头晕,甚至多次晕倒,经多处医治无效,不能正常工作。刻诊:面色萎黄。头晕乏力,胃纳欠佳,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血压70/45毫米汞柱。辨属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证。治宜健脾温阳,补气养血。选方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30克,党参、白术、当归各15克,柴胡、炙甘草各lO克,升麻、桂枝、制附子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共进5剂。诸症皆除。血压115/80毫米汞柱。经随访至今未复发。

        病案二:刘某,男,55岁。数年来因经常头晕、心悸、少寐、精神不振,不能坚持工作。刻诊:面色不华。少气懒言,头晕,心悸。少寐,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面与脉尤甚。血压80/45毫米汞柱。此乃脾胃虚弱,气血两虚,心失所养。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选用补中益气汤化载:炙黄芪30克,党参、白术、炒枣仁各15克,柴胡、升麻、炙甘草各10克,桂枝、制附子、五味子、陈皮各3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3日后再诊:头晕减轻,饮食、睡眠均见好转。血压100/60毫米汞柱。效不更方,守原方继服5剂。共进8剂后,诸证皆愈,血压130/80毫米汞柱。改服补中益气丸、归脾丸,每次各1丸,每日3次。以巩固疗效。经随访半年,血压正常。身体健康。按:低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本方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养血作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气为血帅,血随气升;加入附子、桂枝,取其温阳通脉,并有强心之功效。运用本方,使脾胃健,化源足,血脉充,阳气复,气血升,其症自愈,实为升血压之良方。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补中益气汤治疗久泻22例

 

    笔者2004~2006年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久泻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2例均符合《中医内科学》泄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8例;20~40岁5例,40~50岁8例;50岁以上9例;病程1~5年。   

    治疗方法   

    基本方:补中益气汤原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5g,陈皮15g,升麻15g,柴胡lOg,甘草lOg水煎服,每日1剂,15日为1个疗程。   

    随证加减:恶心加半夏15g,生姜lOg;腹痛加木香 lOg,乌药15g;食滞加神曲15g,麦芽15g,焦山楂15g;畏寒、手足不温加淡附子lOg,肉桂lOg。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自拟):显效:泄泻停止,大便日1—2次,成形,食欲好转。好转:泄泻减轻,大便日>3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2个疗程病情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

    典型病例   

    患者,女,52岁,2005年6月4日初诊。每日稀倒4~6次,伴不消化物。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近半年来出现气短、乏力、纳差、小腹下坠、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此属脾气虚,中气下陷,不能摄纳所致。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原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陈皮15g,升麻15g,柴胡lOg,当归15g,甘草lOg。5剂,水煎服。嘱忌食生冷油腻之品。5日后复诊,大便次数明显减少,食欲增加。继服原方10剂。大便成形,每日1次。食欲正常,面色红润,体健如常。随访1年未复发。

    讨论

    中医认为久泻的主要病机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湿滞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久泻不止,必致中气下陷。在治疗上“升清”为治疗的关键环节。补中益气汤以益气与升阳合为一炉,在补脾益气同时使下陷之清阳得以提升,使久泻自止,诸证自愈。

补中益气汤加减和理疗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568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补中益气汤加减和理疗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2002年5月-2010年10月本院门诊已婚已育女性568例,诊断为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病人,应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和物理康复治疗仪治疗。结果 503例症状消失(88.56%),52例症状减轻好转(9.15%),13例症状无减轻(2.29%),总有效率97.71%。结论 补气、活血、化瘀和理疗治疗效果好,为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盆腔淤血综合征;补中益气;理疗

 盆腔淤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致慢性盆腔静脉充血、淤血引起的特殊病,是引起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疼痛的原因之一。因本病病程长,缠绵难愈,临床不易诊断,治疗颇为棘手。本组568例病例根据中医学气血相关学说,素体气血虚弱或久病体衰气虚者,血行缓慢,瘀血形成,辨证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物理康复治疗仪治疗,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8例均为本院2002年5月-2010年10月门诊病例,是已婚已育女性,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范围广泛的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呈坠痛、钝痛或酸痛,有时可累及腰骶部,甚至外阴和肛门坠胀,步行时间过长、站立过久、弯腰负重常常疼痛加重,而休息后可缓解,同时伴有神疲乏力。尚有部分病例有痛经(48例),白带增多而清稀(163例),乳房胀痛(79例),经前期、月经中期疼痛加重(76例),还有个别有性交疼痛,失眠多梦等。年龄最大者47岁,最小者26岁;病程1~3年不等。其中有经腹部绝育手术史136例,人流手术史48例,子宫肌瘤手术史34例。 早婚、早育及孕产频繁 30例。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质软,无盆腔包块,亦无明显腹肌紧张和压痛、反跳痛。全组病例舌苔薄、舌质暗红,脉沉细而弦。394例盆腔彩超检查可见盆腔静脉曲张充血。

  1.2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为范围广泛的不同程度的慢性下腹疼痛,病情反复,自觉症状重而与妇科检查所得不符合(即症状重、无阳性体征)。盆腔彩超检查可见盆腔静脉曲张或腹腔镜检查可见盆腔静脉淤血曲张或静脉增粗,有时呈团状,有助诊断。结合神疲乏力,苔薄,舌质暗红,脉沉细而弦等主要表现,即可做出临床诊断。

  1.3 治疗方法

  依据中医“补气消瘀”的治疗法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其方药组成:黄芪30g, 党参30g,白术10g,丹参30g,当归10g,陈皮6g,柴胡6g,升麻5g,炙甘草6g,红花10g,枳壳30g,白芍15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2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下腹部配合物理康复治疗仪,每天1次,每次20min,刺激强度由弱到强逐渐加大,到病人耐受止。以上治疗疗程,视病人病情而定,最短的1个疗程,最长的3个疗程。

  1.4 治疗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503例(88.56%),下腹疼痛减轻,仍有经期腰骶部坠痛以及其他症状的52例(9.15%),未减轻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13例(2.29%),总有效率97.71%。

  2 讨论

  盆腔静脉淤血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盆腔静脉淤血,和男性相比,女性盆腔循环在解剖学、循环动力学和力学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是易于形成盆腔淤血的基础[1]。瘀血系病理产物,可由不同的病因病机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气为血帅”,气不足则血不行也。素体气虚或久病气虚,或劳累伤气,气虚血行缓滞,瘀血形成而致本病[2]。本组病例病程都比较长(1~3年),而且长期寻医问药,故有“久痛之人必有瘀,它药无效者也必有瘀”之说。 久病者必然导致体衰气虚,气虚则血瘀,瘀血日久亦可耗伤正气加重气虚,此类病人为气虚血瘀是其实质所在,气虚为本虚,血瘀为标实,故气虚血瘀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其治疗法为“补气消瘀”[3]。据此本组病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现代物理康复治疗仪治疗。药物治疗以补中益气汤升阳治其本,加活血化瘀药物活血化瘀治其标,诸药合用,益气活血,标本兼治,瘀去病除,结合理疗,收效满意。

  现代物理康复治疗女性盆腔疾病,近几年使用比较多[4],但应用于中医盆腔淤血综合征未见有报道。盆腔使用物理疗法,有利于盆腔血液循环,血脉通畅瘀血消失,有似“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组病例提示已生育的女性重视盆腔功能康复,尽早干预,有利于盆腔改善血液循环使盆底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探讨。临床使用中要注意掌握理疗的禁忌证:心脏安装起博器者及体内植入其他金属医疗器械或严重心肝肾及其他脏腑功能严重不全者,恶性肿瘤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临床新用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李东垣《脾胃论》一书,由黄芪、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炙甘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效,是补中气的代表方。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补中益气汤具有调节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泌尿系统作用。增强身体抵抗力,能够抗菌、抗病毒等。笔者以此方加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兹就临床应用及肤浅体会以飨同仁。

  1 沉寒痼冷案

  患者,女,年50岁余。盐池县制药厂工人,患周身发冷多年,经多方医治不效,现病势愈来愈甚。见状: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却头裹围巾,身穿棉衣,脚着暖鞋,胸腹及背部又衬托于皮毛类。如此患者仍感不热,伴有腰酸腿困,手足麻木,夜间时发痉挛症。稍有着“凉”,其症更剧,苦不堪言。此外左右膝关节有豆大坚硬结节数枚,当地医者疑为“骨增生”。曾间断服用附子理中丸等药物嘱咐其间断服用以期治疗,症状虽稍减,但身冷症状未能除。近10余天,身冷症状明显加重,恶风恶寒,手足麻木甚,夜间频发痉挛症。伴有面色无华,头晕乏力,口淡食少,平素白带量多,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证属脾胃素虚,又因劳累、饮食失节,重伤脾胃,脾虚清阳不升,肌表失于温煦所致。停服附子理中丸,治拟补益脾胃,升发清阳。处方:黄芪30g,白术12g,党参15g,升麻9g,柴胡9g,砂仁6g,当归6g,防风9g,羌活12g,干姜9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服完12剂后,衣着如常人,不再畏寒;手足不再麻木痉挛;所谓“骨增生”已自行消失。身冷症状亦不复存在,加减调理月余,诸症消失。

  按:李东垣曰:“内伤饮食不节或后劳役所伤……脾胃不足,荣气下流而乘肝肾,次痿厥气逆之渐也……即下流,其心肺无所秉受,皮肤间无阳,失其营卫之外护,故阳分皮毛之间虚弱,但见风见寒或居阴寒处,无日阳处,便恶之也。”清阳本应发腠理,而反下流肝肾之分野,就会皮肤无阳,因而恶风恶寒。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虽能温补脾肾,但是不能使下陷之阳上升以达肤表,故身冷不除。本案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健脾益气,化湿止带;升麻、柴胡升阳举陷;羌活、防风取其风药升阳之用。以上配伍气足阳升,肤表得以温煦,身冷自除。

  2 便秘案

  患者,女,67岁。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时轻时重,重时自行口服通便灵、三黄片等通便泻下药及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治疗,症状暂缓。近1年来便秘症状加重,服上药效果亦不显,遂要求服中药调理。患者大便秘结,五六日一行,但便并不干硬,肛门内有物坠感,数至厕而不得便或大便量极少,伴有胸脘满闷,身疲乏力,声低懒言,纳食乏味,舌质淡暗,少苔,脉细软。辨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气虚无以推动。治拟健脾益气,补中升阳,助其腑运。处方:黄芪30g,白术50g,党参15g,当归12g,陈皮9g,升麻12g,柴胡9g,山药15g,薏苡仁30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服6剂后,大便调畅,2天1次,迭进12剂,便秘告愈。

  按:便秘患者初期表现为实证者居多,临床上大多采用泻下、润燥、行气导滞法治疗。然而随着其病理变化及泻下苦寒药的应用,中气渐耗;况医者多畏甘温药,恐助其生热化燥之势,儿迭进寒凉药,愈加耗伤脾胃中气。然便虽出于魄门,需气以斡之,方能传导下行。脾胃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肠道处于呆滞状态,便秘久而不愈。根据辨证,本例采用健脾补中,益气升阳助运法正是为病机而立,最终达腑气运,肠道动,便秘之证除。

  3 顽固口干案

  患者,女,63岁。3年来自觉口干、咽干,且口干不欲饮。经某医院血生化及各种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老年性口干症”。服滋阴润燥药多剂,改善不明显,即自行停药。近1个月来口干症状加重,外出即带水需常润口,不多言,言多则口干舌动不灵,伴有头晕乏力,全身燥热,近寒凉则舒,倦怠懒言,心烦郁闷,动则出汗,夜寐多梦,舌质淡,苔薄黄少津,脉沉滑。根据辨证属脾胃虚弱,阳气下陷,阴火上冲,灼伤津液。治拟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处方:炙黄芪、炒白术、升麻、柴胡、党参、麦冬、沙参、葛根、炙甘草、泽泻、云苓、生石膏、黄连。水煎服,日1剂。连服半月后,渐感口中略有津液。效不更方,加减服用5个月余,口干症状消失。后以补中益气丸调理1个月,未见复发。

  按:本案口干患者单纯用滋阴生津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救起原因,实与东垣所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燥热也。”的病机吻合。阴火上冲,灼津耗液,而出现口干,全身燥热,热扰心神,偶见心烦郁闷,夜寐梦多,乏力,动则出汗,舌质淡,皆为气虚之象。方中用黄芪、炒白术、升麻、柴胡、党参、云苓、葛根补脾胃生津阳治其本,使脾湿不下流;麦冬、沙参滋阴;泽泻以利下窍;生石膏、黄连清热泻火治其标,标本兼治而重在治本,治疗半年而愈。临床观察,阴津恢复需要较长时间,正如明·赵献可所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正是本例患者治疗时间较长的原因。

  4 乳腺增生案

  患者,女,39岁。患者两侧乳腺增生3年,起初症状轻未在意,未进行系统治疗,近半年疼痛加重,经用疏肝行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药物治疗半年,仍感乳房疼痛,心烦,食欲不振,身疲乏力,舌质淡暗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玄。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虚血瘀,络脉阻滞,治拟健脾益气,通阳活血散结。处方:炙黄芪18g,党参15g,白术12g,升麻9g,柴胡9g,当归12g,桃仁9g,丹参15g,郁金12g,海藻12g,昆布12g,炙甘草9g。水煎服,日1剂。服完6剂后,疼痛稍减,仍感乏力,不欲饮食,上方黄芪加至45g,继服6剂,疼痛大减,守法调治月余,诸症消失。

  按:本案患者在两乳有局部肿块、疼痛等症状的同时,伴有身疲乏力,口淡无味,舌淡脉沉弦等脾胃虚弱的表现,前医仅从气血瘀滞论治,未能全面顾及病机特点,一味用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法消散,重虚其虚,气陷于内,气虚血瘀,痰瘀阻络,故两乳疼痛不减。析症辨证,气虚是本,痰瘀是标。故方中用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散结以治本,即“塞因塞用”之法,佐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以治标。上方配伍是气虚得充,阳气通达,气旺血行,血活瘀消痰散,肿块消失,其病乃愈。

  

日期:2011年6月29日 - 来自[2010年第11卷第5期]栏目

补中益气汤治疗皮肤病案2则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功效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笔者临床中用治某些皮肤病,获效显著。

阿夫他口炎

贾某,男,37岁。2009年4月21日初诊。上下唇内侧发生5处约绿豆粒大圆形浅溃疡,表面凹陷,上覆浅灰色薄膜,边缘淡红,疼痛进食尤甚,张口时流清稀涎液,反复发作半年余。其间曾用清热泻火中药,数种维生素类西药内服外用治疗未愈。患者述其近几个月来肢体倦怠乏力,口淡乏味,纳食不香。察其唇色萎黄不泽,舌质淡,苔白,脉弱。诊断:阿夫他口炎(口疮)。辨证为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唇失濡养而发溃疡。治则:补中益气,健脾敛疮。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山药12克,陈皮5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白及12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溃疡面明显由凹变浅,开始缩小,纳食增加,肢体感觉有力。上方略事加减,继进7剂,溃疡面愈合。

荨麻疹

周某,男,66岁。2009年11月16日初诊。全身瘙痒,搔抓后起大小不一条状丘疹团块,色呈淡红,时起时消,反复发8月余。其间经用葡萄糖、钙剂、激素注射,服氯雷他定、特非那丁、赛庚定等,只能暂时止痒,过后仍如前状。患者述其血压偏低,时常头晕,肢体倦怠乏力,动辄汗出,纳差,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诊为慢性荨麻疹,辨证为中气虚弱,肌表不固,复受风邪。治则:补中益气,疏风止痒。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15克,升麻6克,陈皮3克,防风6克,白蒺藜9克,僵蚕6克。7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丘疹团块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痒感大减,体倦乏力,头晕汗出症状明显见轻。方中去僵蚕,黄芪减为20克,白蒺藜减为6克,续服7剂后诸症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发。

按:两个病例虽症状不同,但病机都属中气不足之证,故在补益中气的基础上,随证加疏风止痒或收敛疮口之品,收到了良好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也提醒我们在临证时要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用中医的思维来指导中药的选用,才会有良好的疗效。

日期:2011年4月6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李柏龄补中益气汤治疗高血压医案

 

 

已故名医李柏龄生前是河南中医学院教授, 河南省著名医家。李老一生精于辨证, 擅于用药。崇《伤寒》 、《内经》、《难经》 之论, 师东垣、天士之法, 屡除沉疴, 愈人无算。笔者曾有幸拭诊于李老2年, 治疗病人数千之众, 其疑难特殊者更是烙印于心, 不忍自揣, 特辑补中益气汤治疗高血压案与同道共飨。以明吾师圆机之法, 示吾后学者追思之情, 仰止之心。

李某, 男, 16岁, 学生, 于2001年8月来诊。近6月来,晨起血压175 /100 mmH g, 经各种西医检查未发现异常病变。服降压西药后, 血压虽能降至正常, 惟停药后血压复旧, 深以为苦。家长亦惶惶不宁, 恐其子病情加重, 遂求治于中医。诊其面红、苔薄白、纳眠可、二便调, 诊脉有空大之象。询其亦无所苦。李老沉思良久, 书方如下: 黄芪30 g, 党参15 g,当归10 g, 陈皮10 g, 升麻6 g, 柴胡8 g, 白术15 g, 五味子10 g, 炙甘草10 g, 生姜3片, 大枣5枚。5剂, 水煎服。随诊学生皆以为奇。孰知患者第6天复诊时大喜。述晨起血压降至100 /80 mmH g。效不更方, 继服10 剂。随诊3月血压持续正常。

按: 本案患者系长夏来诊, 长夏多湿, 脾土易伤, 阳气在外易奔。中州不镇, 阳气更不易敛, 故面红、脉空大, 虽无所苦, 脉证已现, 故谨守病机。补中气以建中阳, 使中州坐镇有权, 阳升阴起, 阳气自潜, 更加五味子以敛耗散之气。虽不着眼于血压而血压自降。李老常谓, 补中益气虽为补阳之方,实乃补阴之法也, 此中大有深意。

 

 

日期:2010年11月23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补中益气汤治尿血验案

  病案:张某,女,52岁,河北张家口人,农民。肉眼血尿1年余,当地医院多次查尿常规红细胞(+++),被诊为“肾盂肾炎”。1年来辗转就诊,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观前医方药多用清热通淋止血之品,药物使用如车前子、通草、大蓟、小蓟、蒲黄、生地等。接诊后,详细追问病史获知患者曾有胃下垂史5年余。现患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偶有头晕,舌质淡,脉象沉且虚而无力。四诊合参,乃为气血亏虚,脾肾不固,中气下陷而致尿血。当以益气升提为法,予补中益气汤加味,重用参芪。组方:党参、黄芪各30克,柴胡、当归各12克,升麻9克,橘皮、炙甘草各6克,焦白术、茜草各15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1个月后患者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规检查红细胞转阴。患者诉纳可,精神佳。嘱其原方减黄芪、党参为15克,再进15剂,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无复发。
  点评:中医认为,尿血的病位在肾,其主要病机一是热伤脉络,二是脾肾不固。正如张景岳所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者多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肾气亏虚,封藏失职,血随尿出。根据虚则补之的理论,应用补中益气汤予以补脾摄血,升益元气,调气和血,止血效果显著。同时患者的精神状态也有明显改善。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健脾益气;气血同源,气虚易致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血;柴胡、升麻益气升提;佐以茜草止血;甘草调和诸药。黄苠、白术、当归等还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保护。肾脏等作用。 日期:2010年5月29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冯文全:补中益气贵在轻灵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他认为:“夫内伤用药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补中益气汤原方中“须用黄芪最多”,但仅用“五分”,“劳役病热甚者一钱”,他药各用“三分”。补中益气汤一剂药总剂量仅为10克左右。这么轻的剂量,若非亲自体会,决不敢相信此方效验之神。笔者常用此方在临床上治疗一些因“热中”而导致胃气不足的疾病。现将近日验案一则整理如下。 

  张某,女 50岁。2010年1月因高热不退就诊,诊断为“出血热”,入院治疗14天。出院后,高热等症状消失。但是关节沉困无力,尤以下肢关节为甚。自述两腿沉重,易出汗,烦躁,食欲不振,二便正常,无口干口渴等不适。舌红,苔微黄,脉沉缓。证属胃气不足,治以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6克,炙甘草6克,人参3克,柴胡3克,升麻3克,陈皮6克,青皮3克,当归3克,苍术6克,黄柏6克,木香3克,黄连2克,干姜 2克。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服药后,电话告知,服到第2剂时感觉周身舒畅,关节活动有力。服到第5剂时食欲转好,关节活动自如,恢复如常。患者未曾想到中药如此效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7剂后停药观察,一切正常。 

  按:笔者用此方剂量颇轻,取其升阳上达之义。用量虽为原方的5倍左右,但相对于现在中医的常用剂量,仍不失轻灵之旨。此案起于高热,正如李东垣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是故则热胜于中,阳气不得升浮外达,四肢不得秉气于胃而困倦乏力;卫气不得秉气于卫而肌表不固,动辄汗出。在李东垣的四时用药加减法中说:“若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加陈皮五分,青皮、木香各三分。此为定法。”患者因此病3个多月未曾出门,而服药7剂即恢复如常。看来,我们只有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基础上辨证论治,才能体悟到古人遣方用药的奥妙。

日期:2010年5月13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医以通变称良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虚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虚人外感医案,叙证明晰,用方恰当,加减有度,读后足可启悟临证。

  《脾胃论·调理脾胃治验》原案为:“戊申有一贫士,七月中脾胃虚弱,气促憔悴,因与人参芍药汤……既愈,继而冬居旷室,卧热炕而吐血数次。予谓此人久虚弱,附脐有形,而有大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冬居旷室,衣服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太阳伤寒,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之立愈,与此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麻黄人参芍药汤:人参(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也)、麦门冬(以上各三分),桂枝(以补表虚)、当归身(和血养血,各五分),麻黄(去其外寒)、炙甘草(补其脾)、白芍药、黄芪(以上各一钱),五味子(二个,安其肺气)。”

  冬季,居旷室,衣单薄,表有大寒,当属太阳表证,方中用到了麻黄、桂枝、白芍药、炙甘草,似有麻黄汤、桂枝汤方意。但李东垣主要着眼点并不在此,而在于患者为贫士,气促憔悴,脾胃虚弱,组方用药全从内伤着眼,用到了“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的人参,“益皮毛而闭腠理”的黄芪,“补其脾”的炙甘草,“和血养血”的当归身。也就是说,本方实为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成,以麻黄、桂枝取代升麻、柴胡,同时去白术、橘皮,加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

  李东垣为什么要这样加减呢?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李东垣遵《内经》之旨,特别重视“四时用药加减”。补中益气汤中之所以用升麻、柴胡,是因为“生长之令不行”,用升麻“行春升之令”,用柴胡“行少阳之气上升”。而本案患病正值冬季,无需升发,故去升麻、柴胡,而易以“去其外寒”的麻黄和“补表虚”的桂枝。

  李东垣反复倡导“随病制方”,这一点与张仲景所倡导的“随证治之”相合。患者里热壅遏而吐血数次,阴血自显不足,故去白术、橘皮之苦燥,而加用润敛之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加白芍药在于“土中泻木”,因土虚吐血最忌木乘。加麦门冬、五味子,与人参合为生脉散,李东垣对生脉散的解释为:“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合而用之,“救肺受火邪也”。

  综观全案,李东垣既不执“先表后里”而恣用麻黄剂、桂枝辈,也不执“伤内为不足”而呆守补中益气汤,而是随时、随病选方用药,务使方药与病证合拍。方中共用9味药,补中益气,祛寒实表,保肺泻肝,诸法并施,标本同治,无愧为“医中王道”、“医中圣手”之称。

  明代医家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说:“医以通变称良,而执方则泥。”读本案,李东垣可谓知通变者。

日期:2010年3月24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田淑霄运用补中益气汤经验

  田淑霄教授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田教授临床善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确切。笔者有幸跟随田教授学习,略有心得,浅述如下。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原为主治脾胃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病由脾胃中气不足而起,治疗当补益脾胃元阳之气,升阳举陷,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生理功能。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即为四君子汤之意,补中健脾,益气和胃,大补脾胃元阳之虚。黄芪补气于外,扶助卫气向内以固中气;党参补气于内,鼓舞中气而向外以驱邪,散敛相配,攻守结合,更添“脾之正药”(陈修园语)白术,药中“国老”甘草,而成峻补中气之祖剂。脾胃后天之气得补,则肾中先天之气自当徐徐而生。且又加入柴胡、升麻升提肝脾之气,以助下陷之清阳上升,而达上逆之浊阴自降之功,肝脾得升,肺胃自降,人体气机自然流通周身而无碍滞。另外方中佐以当归身,入于血分,与以上气分之药相伍,而有补血和营,调和气血之效;陈皮理气,防止补药太多壅滞气机。田淑霄深谙东垣之旨,临床常以脾胃立论,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遗尿、癃闭、产后发热、乳泣、乳痈、阴吹、崩漏等等各种病症,皆能得心应手。

  兹举田淑霄三例病案以飨读者:

  虚人感冒

  曹某,女,25岁。2008年3月26日初诊,自述经常感冒,今日又感冒,自觉发热、恶寒,有时寒热交替出现,鼻塞、流涕、背部发凉、食欲减退、经常失眠,腹泻,经期加重。舌淡,苔薄白,脉重按无力。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参10克,当归身10克,甘草6克,苏叶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2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黄芩8克。3服,水煎服。3服之后诸症减,再服3服而愈。

  体会:患者平素体质较弱,脾胃中气禀赋不足,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表不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而容易感受风寒之邪而发感冒。《素问》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患者经常腹泻即为脾之清阳下陷所致,流涕则为浊阴上逆所生。背部发凉,脾胃元阳不足;恶寒发热,乃为风寒外束,肺卫气虚,邪正相搏而致。田淑霄认为凡见此种脉无力的虚人感冒皆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屡用屡效。

  产后汗出

  牛某,女,38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患者产后已有1年半左右,曾于产后洗澡受风,即出现怕风,畏寒,汗出,而且天气越冷,汗出越厉害,一直持续至今。眼睛干涩疼痛,足跟痛,食欲差,时有胃胀,二便尚可,舌淡,苔黄,脉细尺弱。方拟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加味: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参10克,当归身15克,甘草6克,党参15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茯苓10克,山萸肉20克,鸡血藤30克,浮小麦40克,防风10克,枸杞子20克,麻黄根10克,炮附子(先煎)8克。7服,水煎服。药后汗出稍减,遂以原方服用1月余,已经基本不再出汗。

  体会:患者自汗出乃为产后气血大亏,触冒风寒,汗孔大开,津液漏泄所致。产后气血亏耗,脾胃生化不及,气血无以濡养皮毛腠理,复因阳气不能卫外,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腠理开泄,津液外渗为汗。而且天气愈冷,汗出愈甚,更是卫阳虚损之象。脾胃气血久虚,后天不养先天,渐致肝肾皆虚,所以出现眼睛干涩疼痛,足跟痛,脉细尺弱。田淑霄谨守病机,投以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合用玉屏风散益气助卫,固表止汗。同时加入麻黄根,重用浮小麦加强益气敛汗之力;炮附子温振全身阳气,助阳固表;山萸肉、茯苓、枸杞子、菊花、桑叶等品直接滋补肝肾,清肝明目;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止痛,和补肝肾之药疗足跟痛。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温补肝肾之功。

  尿失禁

  张某,男,78岁。2008年11月5日就诊,尿频,尿急,尿失禁3年,逐渐加重。面色淡白,四肢浮肿,腰、髋、腿疼,并且无力,行走不便。纳可,眠差。舌淡,苔薄,脉缓无力。投以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参10克,当归身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葛根10克,山萸肉20克,益智仁15克,狗脊20克,桑螵蛸10克,川断18克,砂仁8克,7服,水煎服。以上方随证加减服药2月余,已能自行控制排尿。

  体会:《灵枢》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患者高年,脾胃元阳之气渐衰,中气不足,固摄无权而致尿失禁。患者面色淡白,四肢浮肿,舌淡苔薄,脉缓无力,一派脾胃气虚之象。中气不足,则下焦先天肾气失养。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补中益气汤培补后天以养先天为主。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开阖失司,尿遂自出,兼用苓桂术甘汤以助下焦膀胱气化,使其开阖有度。同时培中土又能生肺金,人体之中,肺为气之主,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助津液气化,则尿有所制。再加桑螵蛸、益智仁等温肾缩尿,狗脊、川断补肝肾、强筋骨,砂仁温行胃气,如此中下之气得补,膀胱气化正常,尿失禁得以控制。

日期:2010年3月24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