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重是什么意思:怀念 随风飘逝的花样年华(上海的陈年往事之二十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39:24

怀念 随风飘逝的花样年华(上海的陈年往事之二十八)  

2011-02-09 13:23:31|  分类: 上海的陈年往事 |  标签:香港  女电影明星  夏梦  陈思思  石慧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文:曹景行(节选)


  “现在的香港电影没有老早(以前)好看!”四十来岁以上的上海人常常会对追看成龙、刘德华电影的小辈作如此判词。他们心目中“最好看”的香港电影,指的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左派电影公司长城、凤凰等拍的一些片子。凡是从那个年头活过来的上海人,没几个不知道石慧、傅奇、陈娟娟,夏梦…对很多人来说,他们不只是香港电影明星,而且代表了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

  那时候的中国早把“美帝国主义”的电影完全摒推于国门之外,西欧和日本的电影一年之中偶尔进口一两部,放得最多的外国电影是“老大哥”苏联的电影,但自六十年代中苏闹翻脸,苏联的东西被当作“修正主义”批判,于是只剩下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几个“小兄弟”的电影可以放映。另外就是上面讲到的那些香港电影了。虽然出自左派公司,但与内地政治挂帅、强调为工农兵服务的电影毕竟不同,对上海人,尤其是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少年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校长和班主任大发其火,原来班上有同学逃课通宵排队购买新上映的香港电影门票,其他班级也有。学校专门派人到电影院门口把他们拉回来。一些厂里的“青工”也调休或请病假去买票。一些香港片赚人热泪,另一些则叫人大开眼界,影迷争相模仿剧中人物的打扮。上海滩理发店的老师傅一定不会忘记,有一年,成群少女到店里指定要做夏梦在《新婚第一夜》里的那种头发。

  那时的风气已经愈来愈左,有人看到街上的青少年模仿香港影星打扮,就浑身不舒服起来,于是把夏梦头、飞机头、小裤脚管、尖头皮鞋……一概称作“奇装异服”,并在报刊上组织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中国青少年的“和平演变”,经常看香港电影很可能成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题目。但每次放香港电影仍然吸引成千上万观众,直到“文北大革命”来临。

  实际上,没到“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上海就已停止放映香港电影。一九六六年八月,红卫兵上街“破四旧”,港式“奇装异服”立即成为革命的对象。有几天上海街头到处可见红卫兵手拿剪刀强行剪去路人的“小裤脚管”,或见有人手提“尖头皮鞋”赤脚逃回家中。南京路上的理发店、皮鞋店、西服店都被贴满大字报、大标语,糊了一层又一层。

  “文革”之灾也祸延香港。第二年“反英抗暴”高潮时石慧、傅奇夫妇被港英驱逐出港,在罗湖桥当中静坐抗议,一时成为新闻人物。但长城、凤凰等左派电影公司却因“极左”路线而气息奄奄,邵氏趁势而起。

  等到“文革”结束,香港电影重又在上海放映,那班老影星已所剩无几。但年岁大一些的上海人对他们仍是念念不忘;这不是一般的偶像崇拜,而是一种美好的回忆,记起严寒中的一丝温暖。难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前后上海一家电影院举办“香港电影回顾展”,竟会有那么多人赶去观看;有的片子更一再加场,前后共放了一百五十多场,票房收入把成龙的《红番区》都压了下去。

  老上海对香港老片如此着迷,也带动了一班青年。他们要看看究竟为什么阿爹阿妈会如此倾倒。一看之后,他们也感到确实不错,于是一部部看下去,有人一连看了七八部之多。还有一些上海人是来“补课”、“还债”的。三十多年前上海放映那些香港片时他们年岁尚小,家长、老师不让看,心中却一直遗憾着,没想到今天有了一偿夙愿的机会,真是历史作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