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梁山好汉:李甘林:党政机关子弟:优先就业不如直接世袭(中国青年报 2009-7-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4:01
首页->>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青年话题

党政机关子弟:优先就业不如直接世袭

李甘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16    [打印] [关闭]    在7月13日的广东省政府参事决策咨询会上,省政府参事曾添贵建议,凡进入珠三角就业的外省农民工必须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逐步把低素质劳动力边缘化。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曾添贵建议省里出台几条刚性措施,作为临时措施,可参照上世纪80年代“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职工子女中的大专毕业生,优先作临时合同工安置。(《南方都市报》7月15日)

    曾参事曾任省司法厅副厅长、巡视员,虽属半退休状态,却依然就一些热点难点建言献策,这种心系民生、为政府排忧解难的精神令人感佩。可他这次的高见却让笔者无法苟同,且不说他通过提高城市准入门槛将低素质外来人员,尤其是不具备高中以上文化水准的农民工阻挡在广州城外的建议了无新意,就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提出的“谁家的孩子谁家抱”的建议,依我看既是一种人员就业安置的根本倒退,也是不折不扣的馊主意。

    我们虽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主持调研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依然令人惊诧不已,即权力的“代际转移”和贫困的“代际转移”现象。前者以党政机关的官员与子女世袭现象、大学里近亲繁殖现象的普遍为特征,后者则直接表现为来自社会底层民众的子女向上流动的空间非常狭窄,中下层民众通过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与通道被阻碍,社会最基本的公平与正义受到危害。

    曾高参的主意馊就馊在,党政机关本来就人浮于事、机关重叠、效率低下,多年来始终无法走出越精简越膨胀的怪圈(仅在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就为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的低下而隔三差五大光其火)。如果采用曾高参的高见,优先把党政机关内部子女安排当临时工和合同工,不仅会加剧上述诸多弊端,而且,敞开安排的直接恶果之一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大家都是有来头的主儿,一旦进来了,谁还能把他调走?

    为安置这些内部子女,必然会增设更多机构,只能导致党政机关公权寻租的进一步泛滥。至于无缘跻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这个世袭小圈子的非内部子女,则只能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与计划经济年代安排就业时内部子女优先,没关系没路子的只能靠拉关系走后门甚至动用“炸药包”去架桥铺路有何分别?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7/16/content_2759516.htm 

职世袭与中国社会分裂

(2009-09-05)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张雪忠(上海)

        公共职位世袭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除了缺乏政治权力约束机制外,还包括政治道德和官僚伦理的全面崩溃。

        据中国大陆媒体披露,河南省固始县在2008年全县选拔正科级和县局级干部过程中,最后任命的12名乡长,基本都是当地官员和房地产老板的子弟。其实,人们只要稍做调查就会发现,公共职位的隐形世袭在中国早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在中国各地,特别是在基层政府中,不但党政部门的领导岗位,而且各种待遇相对优厚的其他公共职位,几乎都已成为官员子女的禁脔。这种现象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严重,这些地区往往缺乏民间资源,在政府资源分配中处于优先地位的公共职位因此更具吸引力。

政治道德和官僚伦理的崩溃

  公共职位世袭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除了缺乏政治权力约束机制外,还包括政治道德和官僚伦理的全面崩溃。文革结束前的那种狂热而又偏执的意识形态,确实造成了非同寻常的灾难性后果。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头脑塞满这种意识形态的党政官僚,对以权谋私或任人唯亲倒不会有太大兴趣。文革结束时,随着原有意识形态的破产,各种社会行为便开始被更为功利的动机所支配。

  一方面在外部缺乏有力的权力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在内心又缺乏理想主义和历史使命感的召唤,在这种情况下,弄权自肥对各级党政官员无疑是难以避免的选择。而一旦食髓知味,这些人自然要绞尽脑汁将权位延续给子孙后代。

  公共职位世袭现象在近来愈演愈烈,也与高等教育状况的变化有关。起初,由于高校招生名额较少,就读费用低,高考纪律也较严格,高考的成功主要是依靠个人的才智与勤奋。由于各种政府职位一般都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因此高考能够起到和古代科举考试类似的作用,即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才吸纳进官僚体系。平民家庭的子女因而具有相对公平的机会,跻身于政府公务人员之列。

官僚队伍素质下滑   更重要的是,那些最终进入官僚体系的平民后代,从个体而言,至少可以通过一些非制度性的途径,在政府内部代表和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他们各自的个体行为,又可以导致一种总体性的社会后果,即整个平民阶层的利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和维护。  但随着高校急速扩招,高考纪律松弛,加之在职学历教育的泛滥,取得高校文凭不再需要太多才智和努力。在竞聘公共职位时,鱼龙混杂的学历不能有效发挥人才识别的作用。在各自都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时,面对官员后代的竞争,平民后代显得不堪一击。

  高校扩张在总体上增加了入学机会,但由于高校收费的大幅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平民后代,到高校就读反而更为困难。这在总体上进一步降低了平民后代进入官僚体系的比例。实际上,温家宝总理还曾为高校学生中穷人子女比例之低感到吃惊。这也充分表明中国的行政体系僵化和麻木到了何等程度。

  在以前,公务人员的各种作为即使不能让人满意,但由于自己或自己的子女也有跻身其中的希望,人们对整个官僚体系仍会予以几分认同。只要平民后代进入官僚体系的渠道较为公平和畅通,官僚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的裂痕就不至于太深。但现在,一方面政府掌控着全社会资源中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平民阶层却越来越难以跻身于官僚体系,官民矛盾和裂痕必然会日益明显和严重。

  另外,如果官僚体系的更新代谢主要是在官僚阶层内部进行,官僚人才的选拔范围便会过于狭小,官僚队伍的素质也将日益下滑。在民选政治缺失的条件下,一支自体循环型的官僚队伍,不太可能会认真感受和关注其他阶层的利益诉求,最终也将无法获得民众的信任和认同。 作者任教于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转贴]权力世袭背后的腐败世袭
文章提交者:水煮新闻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有位记者,近日到安徽阜阳的一个镇上采访时连连惊叹没见过世面:党委办公楼富丽堂皇。最令人瞠目的是书记室,摆满了名贵红木家具,党委书记的坐椅是雕有龙图案的“龙椅”。据说光是家具摆设,价值就在百万元以上。这些摆设都是前任一位姓张的老书记置办的。而当时,该镇所在的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不知从何时开始,“国家级贫困县”与“豪华办公楼”总是紧密相联、如影随形。以至于,这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新闻已令人有些审丑疲劳了。所以,这位记者自称没见过世面,我深表同意。不过在我看来,这条新闻最大的看点应在于:置办该豪华办公楼的张老书记不是别人,而是著名“白宫书记”张治安的父亲张家顺,人送外号“颍上教父”。令人惊叹的是,张家顺调任颍上县委副书记后,仍兼任这个镇的“第一书记”,直至他那当镇长的公子顺利接替镇党委书记的班为止;令人称奇的则是,其子张治安高升之后,退了休的张家顺又接了儿子的班,当起了镇党委书记。

  这个离奇细节似乎证实,权力世袭现象并未完全消失于历史坟墓,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办法操弄出来的,尤其在基层,权力监管失范,为“子承父职”留下了可操作空间。多数情况下,权力世袭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世袭。为什么张治安当上临颍区党委书记后,不惜劳民伤财,大造白宫式豪华办公楼?答案是:跟他爹学的!青出于蓝胜于蓝,张家顺作为一个贫困县的镇党委书记,都能造出豪华办公楼,他儿子当了更大的官,在这方面不至于输给他爹。

  这么说来,临颍区的“白宫”,是权力世袭的必然结果,是张家顺办公楼的“升级版”。而根据国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规定,此类办公楼是不折不扣的腐败产物。当然,张氏父子权力轮流转所产生的恶果,远不是劳民伤财那么简单。人称“颖上教父”的张家顺,不仅将张狂的执政方式“遗传”给了他儿子,而且在任人唯亲方面也给了张治安以莫大“启示”。譬如,张家顺为官几十年间,先后将兄弟、子女、女婿等十余人带上了仕途,在颖上县各重要部门任职,将权力世袭发挥到了极致。张治安当上临颍区党委书记后,劣迹昭彰,为何举报人总也扳不倒他?原因就是各重要部门都有他“培养”的人。如果不是搞死了举报人张国福,没准张治安现在还在做他的官。

  仔细想想,除了官职世袭,权力世袭现象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譬如,湖南衡阳市工商部门曾在改制中将大学生们打入另册,将干部子女安排进去;一些地区官员子女高考违规加分现象。在权力代际转移方面,官员的确有先天的优势。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2004年有个研究报告,说官员子女当官的机会,是非官员子女的2.1倍。报告还说,权力的“代际转移”,加剧了贫困的“代际转移”,减少了穷人发展的机会。(椿桦)

更多内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705230100ej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