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 64位旗舰版有sp3:心脏猝死夺香港谐星性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44:46

心脏猝死夺香港谐星性命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11-1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饶贞

许冠英(CFP供图)

  ●突发心脏病猝死患者可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发病死亡

  ●通宵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成为猝死诱因

  香港著名喜剧演员许冠英近日疑因心脏病病发失救,猝死于九龙塘的家中,在65岁这一年结束了他的生命。许冠英的逝世,在使众多喜爱他的观众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使突发心脏病猝死这一可怕的后果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建新提醒市民,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可能增加突发心脏病猝死的几率。尤其是那些家族有心脏病史的人群,更要特别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病猝死的发生。

  文/记者饶贞 通讯员银春林

  医学指导/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建新

  新闻回放

  名人猝死案例接连发生

  据报道,今年11月8日晚,患心脏病多年的香港著名喜剧演员许冠英疑因突发心脏病猝死于家中。而在许冠英之前,早已有多起名人因心脏病突发而骤然结束生命的悲剧发生。

  2005年,毛泽东的扮演者、著名演员古月及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先后因心肌梗死离开了人世;2006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因心脏病逝世;2007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又突发心脏病猝死家中…… 

  危险:猝死前可无明显征兆

  “不少突发心脏病猝死的患者确实可以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死亡。”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建新表示,有些患者发病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胸闷、胸痛、心悸或乏力等不适感觉,随即便会出现眼前黑蒙蒙一片、晕倒等现象。“这些患者既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直接导致猝死,也可能先出现心肌梗塞,经短暂的抢救无效后死亡。”

  他解释说,一般而言,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程度在75%以下的患者,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当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5%时,患者走路或者上楼时就会出现胸闷、气喘不顺等症状。“当患者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时,原来并不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突然破裂,从而引起血小板急剧聚集,迅速形成血栓堵塞住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即可导致猝死。”

  提醒:不良生活习惯成诱因

  “近年来,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人群越来越庞大。”何建新表示,如今不少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使猝死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突发心脏病猝死的几率,“比如连续通宵熬夜、缺少运动,偏爱甜食或口味偏重,喜欢吃脂肪、胆固醇过多的食物,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突发心脏病猝死的风险。”

  他同时提醒说,家族成员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市民,要特别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病猝死的发生。“比如,父亲在50岁以下患有心脏病、母亲在55岁以下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相对而言会更容易出现突发性猝死。”

  抢救:10分钟内急救最重要

  当身边出现突然倒地的心脏病患者时,目击者可以做什么进行施救呢?何建新表示,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在发病10分钟内的急救是最重要的。

  “一般而言,目击者应首先摸一下患者的颈部,查看其颈动脉有没有波动,能不能呼吸,然后迅速解开患者的衣服。”他表示,患者一旦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目击者可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至2次后,部分患者可马上复律。如果患者未复律,可接着对其进行心外按压。

  “假如患者不能自主呼吸,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者可用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至20次。”他提醒说,在抢救过程中不可盲目搬动患者,应小心将患者平放在地上,并迅速拨打120叫救护车。

  心脏猝死占猝死“大头”

  猝死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心脏血管、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药物、酗酒、出血、过敏及中毒都可以导致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曾规定发病24小时内为猝死,按此规定在猝死中心脏猝死占75%。而目前多数心脏病学者主张把猝死时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按这一标准则心脏猝死在猝死中占90%。

  小贴士

  保护血管“四部曲”

  1.定期体检,及时就医。普通人平时要注意定期检查身体,留意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尿常规和肝功能等情况;心脑血管疾病者出现不适则及时治疗,不能延误病情。

  2.适量运动,愉悦身心。平时可多进行户外运动,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可舒缓紧张情绪,保持身心健康;老年人进行棋牌娱乐活动时,时间不宜过长。

  3.控烟限酒,平衡饮食。吸烟、过度饮酒及情绪激动都会使血压升高,心脏缺血缺氧加重,从而提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平时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饮食,保持健康的体重。

  4.常备药物,防治有道。55岁以上的男性和6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可吃阿司匹林,防止中风和血小板急剧聚集;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平时则要常备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