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脑打手机:严秀:杂文界的元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0:27:42
严秀:杂文界的元老

□吴营洲

严秀(曾彦修)在当代杂文界的元老地位,恐怕是任谁都难以否认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年纪大(1919年生人),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杂文写得好(许多杂文均被视作范文),更不是因为他离休前的职位高(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社长)而是他对当代杂文的特殊贡献,包括他对当代杂文作者的培养,以及他对杂文事业的那份真诚热爱。

当今的许多杂文作者,客观地讲,大都是读着严秀的杂文或读着严秀编的杂文集长大的。严秀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写的一些杂文,诸如《论“数蚊子”》、《官要修衙,客要修店》、《九斤老太论》、《论睁眼看世界》等,时下读来,依然有着很强的警示作用。

近些年来,严秀发在《随笔》、《同舟共进》、《炎黄春秋》等媒体上的杂文,无论是关于“前苏联”问题的,还是“揭历史疮疤”的,抑或是在现实生活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向的,无一不振聋发聩,令人警省。有人称严秀的杂文:“深厚的学识,锐敏的观察,可贵的勇气,不懈的追求,开放的思想,构成了他的振聋发聩和发人深省的文风。他的杂文不仅辛辣有力,而且立论严肃别致,结论严谨新颖。”平心而论,这话说得十分中肯。即便是严秀写的诗,依然有杂文风骨,同样当得起“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如写于1976年的《咏江青》:“海上曾参救国潮,狼山喋血始名标。明星应属二三等,却把中华烤个焦!”写于1971年的《说林彪》:“四字真经帝业开,一封朝奏滚将来。敢问世间谋策士,几率是摔或不摔?”均是剥画皮之作。

严秀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集》(尚有秦牧、陶白二主编)、《当代杂文选粹丛书》(牧惠也是主编),集当代优秀杂文之大成,影响了一代乃至几代杂文作者。据我所知,或老或少的杂文作者,均把这些书视作案头必备。

当年,严秀在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集》新时期卷时,发现中青年的作品极少,便情绪激动地在编委会上说:“如果这本书中青年人的作品太少,那么我们的选编工作就彻底失败了,此书宁可不出!”随后,他采取了许多措施,增补了大量中青年的作品,并在序言中作了推荐,使得这些中青年作者很快便在杂文界声名鹊起。(恕不举例,免得挂一漏万。)为了推出更多的青年杂文作者及其作品,他还提议并主编了《全国青年杂文选》。为编此书,严秀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前后看了上万篇的杂文。正是由于严秀的焚膏继晷,真诚付出,才使这本书的质量和权威性得到了读者的交口称赞。许多杂文作者无不以自己的作品能入选此书而感到自豪。

在我的感觉里,如果将严秀等视作新中国的第一代杂文作者,那么第二代、第三代杂文队伍里的中坚力量,几乎全都受过严秀的熏陶、影响,乃至恩泽。

严秀对杂文情有独钟,对这种文体也颇有研究。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写的一篇关于杂文的杂文———《浅·浮·空·散·板———也谈杂文的“忌”》,有口皆碑,盛传一时。即便是时至今日,杂文的主要缺点依然不外乎此。据说,有人给杂文归纳出了许多“性”: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大众性等,不一而足,然而严秀却认为,杂文其实只有两个“性”:一个是思想性,一个是艺术性,“思想性是‘质’,艺术性是‘文’,‘文质彬彬’,然后杂文才能成立。”这话说得的确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印象里严秀还说过一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国家兴,杂文兴;国家乱,杂文亡。”其实,换一下因果关系似也成立。

严秀是位老革命,他三十年代后期就去了延安,经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是革命的有功之臣。1954年出任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社长。1957年却被打成出版界的“头号右派”。特殊的人生际遇,严酷的社会现实,使严秀萌生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也使他具备了敏锐的政治识见及无所畏惧的胆略。这是一个杂文作者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1979年严秀官复原职后,立刻拿起杂文这一武器,对“左”的禁锢政策、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挞伐。不数年,他便写下了大量的颇具影响的杂文,而今,这些作品大都已结集出版了。

据我所知,严秀特别关注杂文事业。2003年底,我服务的杂志打算创刊“文摘版”,他得知后,十分高兴,很快写来了长达五页的亲笔回信,提出了许多十分具体的建议。其中说:“所选文章,不能均是小短文,要短、中、长配合,五虎将、牙牌将与单个角斗士配合,即战略性、战役性与战斗性三类文章都要有。要立志办成一个堂堂正正、引人入胜的刊物,不能全都以单个的游击战士的面目出现。现在的某些杂志,有点像是几十个上百个游击战士充满了一期,有点像始皇陵下的兵马俑一样,一大堆,份量几乎差不多。”同时他还提议杂志可邀请一批杂文作者,并列出了一个邀请名单。严秀先生的教诲,我们至今难忘,每每想起,都是感动不已。

近日与明史专家、杂文家王春瑜先生通电话,谈及严秀,王春瑜说:曾老(严秀)93岁了,身体很好,精神也很好,思维依然敏捷,还在写文章呢。另外,曾老对目前的杂文界很满意,看到杂文界人才辈出、佳作不断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