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法中文打不出来:[杂谈]文化的本意是自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38:29
文化的本意是自由      
    突然,上上下下有关无关的,都在谈文化论文化说文化做文化。
    很老套的那一套暂且推开。因为,该谈的都谈了,谈得天花乱坠、云山雾罩;该论的也都论了,论的高深莫测、驴唇马嘴;该说的更是唾沫飞扬、语惊四座;该做的不该做的,自然都已做且正在做着。
    听得莫名其妙,看得一头雾水。文化,从来没像今天这样风头出尽、招摇过市。
    只不过,搞到最后,还是没有人敢、没有人能一语中的。
    一个人人都能道出一二三的词汇,文化,很容易叫人联想到精神、思想、学识、艺术、哲学、信念……等等,有点“文化”的人,甚至还能将其延伸义扩大到任何领域和交叉层叠新意向。
    可是,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什么呢?这散淡无奇的一问,差不多问了大半个地球、遥远的宇宙和所有的年代。
    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可以吃、可以喝、可以拉、可以撒,也可以买、可以卖、可以看、可以听,自然文化也可以亲吻、抚摸、刺激、冲动、忍受和满足。这个世界上一切以文化的名义进行交互的事物、一切以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扬的概念、一切以文化的借口进行替换的形式、一切以文化的力量进行改变的习惯、一切以文化的主义进行涂抹的颜色、一切以文化的诱惑进行引导的走向,都值得怀疑。因为任何事情一旦需要模式化、概念化的“文化”作为背景、参照、衡量与推导,那已经和正在进行的对照、比较、判别和取舍,就失去了源本的、自然的、纯粹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文化的拘囿或泛繁,其实都是文化之外的东西,文化本身的生生灭灭虽然依托于人的存在,却未必以人的人格化的理想去繁盛与凋敝。文化的生,文化的死,是某个时间段乃至漫长的时光里的人们无法察觉的。
    文化既不像精神那么空无,也不似思想那么虚伪,更不是学识、艺术、哲学、信念……这些故弄玄虚的词汇所隐晦的本义,文化也不能直译为欲望的别解。但文化一直被情感人类以情感的涵义滋养着,并慢慢地与情感毫无间隙地粘连到了一起。
    文化被许多人离间、疏远、漠视、鄙夷、仇恨的原因,跟文化本身没有关系。同理,文化被人喜爱、宠幸、教唆、私藏,也不一定就是文化的引动。如果人能跳出某个圈子,文化其实跟每个人都没有直接的关系,跟某个群体也没有暧昧的联络,文化是一种超越人际也漫游世俗的暗示,恰似人们无法描述和概括梦里的境界到底有没有文化的存在一样,文化一旦被归纳、被定格、被判定,它就失去了活力、灵魂和“生命力”。
  
    人类一直没能找到求达文化的途经,无论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哲学的……还是思考、想象、体验、经历的……人类失去对文化的正解、驾驭和感念的历史,可以推导到人类无法诠释的比久远还要久远的以前,那可能是个刹那的遗忘,也可能是一段痛苦的时日,亦或有个缓慢的时代。
    但人类不承认自己丢失了文化的感受、文化的认证、文化的觉悟和文化的自信。
    文化从概念化与具象化纠结的那天开始,就变成了尘世的语言、文字、图画、形状和经验。文化的通灵意义被彻底的抛弃了,这是一种自觉的抛弃,一种毫不惋惜的抛弃。
    这种抛弃导致的结果就是痛苦。文化被痛苦的理解,点染成了情绪。
    情绪化人类积蓄着一代代的真切的痛苦,并让其发酵,最后榨取了微乎其微的一点点的东西,有人起初叫它欢乐,再后来更多的人描述那种感觉时,忽略了意会的渠道,只有混沌的概念传导,慢慢的愉悦、幸福、满足等词汇稀释了欢乐的浓郁。由此,痛苦更加清晰和真实,欢乐愈加稀贵。这种歧途上的茫然与困顿由于持续纠结,其效能便不断放大,以至于人们再也没有了追根溯源的勇气,再也没有质询辨析的能力,就这么情绪化地走了下去,越走越远,越远越找不到归路。
    文化被零碎、被扭曲、被以讹传讹、被潜意识。
  
    如果笔者说,文化的本意和原初,其实就是自由,相信没多少人相信。
    越是简单的事,越是容易被歧路上的人搞成复杂。搞得复杂才能被称作“有文化的人”。这个概念是可以换来很多时下的“欢乐”的,这种欢乐可以用“满足、荣耀、自信、愉悦”等词汇从各层面各角度进行解析,也能被一个人悄悄地收藏。
    然而,文化是一种自由,是无法具象的。
    因为如今文化已经能烹饪、加工、印制和编织了。
    曾几何时,文化成了工具、口实和麻醉品。在文化自身都无法抵达的领域,它也被任意描摹成任意的图像、姿态和道理。
  
    还文化以自由,才有自由的文化。
    自由既是宇宙演绎的动力,也是时间前行的目的。
    自由是文化的形式,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目的,更是文化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