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输入法细胞词库:水稻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1:22:45
水稻是我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栽插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的首位。按栽插时间和栽培制度分类。我省双季早稻、早稻、中稻、单晚、双晚五稻均有种植。
一. 安徽省双季稻种植指标:
根据丁颖分类,我省淮北属华北单季稻作带,淮河以南属华中双季稻作带,其栽培双季稻的最基本条件是全年有7~8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同期总平均气温20℃以上。
根据我省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的稻作生产实践和经验教训,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我省发展双季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10℃的初日到≥20℃终日之间天数在170天以上,且有80%的保证率。
⑵≥10℃的积温在4900度·日以上。
⑶20℃终日(≥3天≤20℃秋分寒)出现在9月20日之后,并具有80%的保证率。
综合其他方法,可以确定沿巢湖平原、长江两岸(及其主要支流)以及新安江上游的屯溪盆地一带,是我省双季稻的主要集中产区。
其不同品种搭配对温度的要求见表1。
表1.安徽省双季稻不同品种搭配所需≥10℃活动积温及天数
早稻播种~晚稻齐穗
早稻播种~晚稻成熟
熟性搭配
天数
积温(度·日)
熟性搭配
天数
积温(度·日)
早熟早稻+早熟晚稻 155
3650
早—早
195
4400
中熟早稻+中熟晚稻 170
4000
中—中
210
4800
迟熟早稻+迟晚 180
4300
迟—迟
220
5100
*摘自《安徽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
二.水稻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水稻是喜温作物,生物学最低温度粳稻为10℃,籼稻为12℃,早稻三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表2. 水稻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时期
最低温度
(粳型~籼型)
适宜温度(℃)
最高温度(℃)
种子发芽
10~12
18~33
45
幼苗生长
12~14
20~32
40
移栽
13~15
25~30
35
分蘖
15~17
25~30
33
幼穗分化
15~17
25~32
40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15~17
25~32
40
抽穗开花
18~20
25~32
35~37
灌浆结实
13~15
23~28
35
三、水稻对水分的要求
水稻全生长季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mm之间,大田蒸腾系数在250~600之间,水稻蒸腾总量随光、温、水、风、施肥状况、品种光合效率、生育期长短及熟期而变化。我省水稻需水量情况见表3、表4。
表3. 淮河以南地区水稻各生育需水量(mm)
返青
分蘖
拔节开花
成熟
全生育期
双稻
62
118
218
162
560
双晚
74
180
254
172
620
一季稻
85
199
327
99
710
说明
表4. 淮北地区一季稻(麦茬稻)各生育阶段需水量
生育期
返青
分蘖
拔节孕穗
抽穗开花
乳熟
黄熟
全生育期
起迄日期
9/6~15/6
16/6~20/7
21/7~8/8
9/8—20/8
21/8~30/8
31/8~15/9
9/6—15/9
天数
6
35
19
12
10
16
98
阶段需水量(mm)
22.7
131.1
122.1
79.6
36.5
46.5
438.5
需水强度
(mm/d)
3.8
3.8
6.4
6.6
3.7
2.9
45
说明
由颍上八里河灌溉试验站(1982)资料改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