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素食图片:中华阴阳学说浅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15:43
走进古老而神奇的思维空间
——中华阴阳学说浅探
揭阳 林建南

       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善于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卜筮的内容。我们曾经把它们作为“封建迷信”进行封杀。但我们并不全对,原来,里面的阴阳学部分的内容,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之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而且,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辩证思维、天人合一思想,本身就离不开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我们如果能够撇开现有的单一的思维方式,撤开习惯性的简单判断,而是走进这个思维系统,用五行、八卦的思维方式去看自然、看人生看杜会、看渺茫无际的世界,你就会发现许多前所未见的神奇巧妙的东西,如群星闪烁,照亮夜空。
一、解开它,复杂、缜密、巧妙的系统
       从文王《八卦》,孔子《十翼》,董仲舒《春秋繁露》,班固《白虎通论》,到邵康节《心易占卜玄机》,刘伯温《推背图》,围绕着中国人文化心理深层的独特思维,孕育了阴阳学说、释易说卦、谈卜言筮、奇言诡论。鬼谷子、严君平、东方朔、诸葛孔明、郭璞、管恪、李淳风、袁天罡、麻衣仙、陈希夷、邵康节、刘伯温……一个又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层学者,运月五行、八卦的体系,预测未来,射覆事物,传说纷纭,神妙惊人。他们所谈论的事物成为绝妙的预言,而他们语言的简约和独特非常人所能理解。他们的理论,起于阴阳五行之理,涉及八卦星相之数,玄乎奇异,令人心怵。于是一些浅尝辄止的人,贬之为玄学,斥之为迷信。可是,一种传诸数千年而不断、引起历代高层学者研究的文化现象,决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在阴阳学说里面,有着一个个复杂、缜密、巧妙的思维系统。
       阴阳五行是最朴素也是最根本的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的结合构成阴阳五行现念,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合流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阳观念在春秋时期受到较多的谈论,阴阳被视为两种对待互补的属性,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和形象。五行的起源可能较早,《尚书·洪范》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九畴的第一项是五行。五行学说用木、火、水、金、土来划定天下万物的属性。如五色中,白金青木黑水红火黄土;五方中,西金东木北水南火中央土;五情中,悲金怒木恐水喜火思土。天下万物万事,无生命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社会活动,情感,思维,无所不与五行相匹配。缤纷世界,被五种属性所归纳。五行还有相生相克的相互关系和相(生)旺休囚死的状态变化,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春火相,夏火旺,长夏火休,秋火囚,冬火死……五行还被用来匹配八卦,对应人事。乾兑金,离火,震巽木,坎水,艮坤土;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邹衍建立了以五德终始和五行生克为核心的阴阳五行学说,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子以应月阐述,董仲舒和班固等人又加以发挥,五行又进入规定旗帜服饰、官员设置、朝礼方位等问题的政治思维之中。阴阳五行学说的体系庞大而缜密,使人看到朴素中的深奥,简约中的涵容,化合中的奇妙。
       八卦学说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充满哲理的体系。八卦相传为周文三所创,一说河图洛书衍出,一说卜筮据龟背纹画出,一说为数学(因其与二进制数学巧合),未有定论。八卦的基本构成是爻,以一横为阳爻(—),断开为阴爻(--),象征天地之初,混沌无形,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而分阴阳。阴阳化育,有天地人三才,三爻交化,形成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自然现象。后人又赋予它们更多的含义,大至天地,小至虫鱼,动者龙虎,静者瓦砾,都有八卦卦象与之对应。在后来的方术之士手中,八卦又被配以方位、五行、六神、八门、九星、十干、十二支、二十八宿等,八卦加中央又组成九宫,使八卦的运用无所不至。八个基本卦象两两相叠,又交互演化出履、同人、大有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分别阐述六十四类社会事理。每一卦中,又分六爻,每爻给出一句对应的卦义,称为爻辞,加上乾坤二卦还有用卦,于是六十四卦对应了(646+2)条即三百八十六条爻辞。这样丰富的内容,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说周文王演八卦写卦辞以断事理,有人说先秦历史事件记录乃集成卦辞,有人说是某些哲人的分类思想录,有人则简单地断为巫祝们卜筮情况的记录大全。由于说法纷纭,于是更加玄乎,连走科技前头的美国人,也在人造地球卫星上画了中国的八卦,希图有什么外星人来读懂它。然而,八卦强调研究事物的变易发展,故称“易”;爻辞重在预测断事,故称“彖”,历经几千年的淘洗,汲取多少人的心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神奇。周易八卦纷繁复杂而充满哲理,实际上是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不可不读的。
       天于、地支是源于数学与天文学,而被赋预了特别的意义。古人以十数为天干,十二数为地支,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史记》称十干为十母,十二支为十二子,又简称干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又成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个代号,作为数字用,称为六十花甲。有一种说法,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当然,我们今天知道地球是圆的),在大地上有10条柱子支撑着,所以对应十天干;在观察天文时,又把木星直射的情况分为12种类型,想象天上有12个宫,对应了十二地支。中国的天文历法就是用干支和六十花甲来推演的,纪年纪日月六十甲子,纪月纪时用十二地支。天干地支也被拿来配五行八卦,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子水在坎位,丑土寅木在良位,卵木在震位,辰土巳火在翼位,午火在离位,未土申金在坤位,酉金在兑位,亥水在乾位。六十花甲又根据音律配以属性,称为纳音,如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卵炉中火,戊辰己已大林木……《三命通会》对六十花甲纳音作了详细的属性分析,把数字引向五行相旺休囚死的复杂对应。古人在军事上排兵布阵,也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结合起来,诸葛亮《心书》就有“八卦之象,推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的布阵之论;李荃《太白阴经》更上参用颇多;其他许多兵书战策都附有《术》篇,就专讲卜战。所以我们认为,天于、地支是源于数学与天文学,而被赋预了特别的意义。
       阴阳术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处不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都有五行、八卦、干支、花甲的痕迹,有的甚至直接用五行八卦的概念和属性去诊释内容。关于天地四象的星占之术,关于卜居相地和风水之术,关于人相贵贱的相人之术,关于命相命理的算命之术,应用上述内容上不在话下的。其他如中医则与阴阳五行结缘最深,从人体结构、器官,到病因、病理分析,广泛借用了阴万五行的理论和术语;武术、气功则与八卦理论渗合最多;数学、天文、历法、农业、气象又离不开天干地支、六十花甲来表达;至于服装、建筑、园林、文学、美术、音乐、书法、政治、军事、饮食、冶炼等,也都普遍地应用到明阳、五行、八卦、于支、花甲的名称和对应属性。以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相互配搭对应运转化合,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的思维体系。而这种思维体系,经过阴阳学家的联系和深化,又经过卜笼者们利用和发展,让世人感到复杂深奥、神奇莫测,难怪乎不少人称之为玄学、诡谈、迷信抑或外星信息,既欲探其幽深,又难窥其精奥,于是兴叹迭起,畏惧丛生,给五行八卦思维体系披上了一重重灰暗的面纱。
二、跳出单一思维空间,走进古老神奇世界
       由于五行八卦思维系统的纷繁复杂和诡秘玄乎,加上一些研究的人简单地数量化,江湖上的人用之于占卜敛财,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辩即阴阳学说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饱遭蒙尘。虽然在历史上有邹衍、董仲舒、管恪、邵雍、陈传、周教颐等人深研其妙理,探求其精奥,但更多的时候,五行八卦蒙受了坏疑、误解和贬斥。然而,阴阳五行八卦的思想体系还是毫不犹豫地通过儒、道两家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当我们跳出实证科学的单一思维框套,试图用另一种思维,去观照世界时,我们就会发现,阴阳学说的思维世界,原来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世界。
       首先,阴阳学的思维是一种基于模糊模型和枚举归纳的辩证法思维。你不要急于去讨论五行八卦内容的所谓的“客观性”或“主观性”,不要轻易地把他们打入“封建迷信”的度纸篓,也不要筒单地给他们下“朴素唯物论”“客观唯心论”等等什么论的概念。你要细心地看五行八卦的每一个名称每一个含义每一个联系,它是一种最重视辩证思维、最看重事物联系的思维体系。我们习惯于辩证唯物论和实证的自然科学的恩维方式,但我们可曾明白: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社会科学领城就行不通,实证的自然科学依然无法解释灵魂、经络、世界起源、气候循环等奥秘,实验室也代替不了人类社会的模式。自然科学以为无法证实的就灵不存在的,对已证实却无法解释的现象武断或数衍地称为“客观规律”抑或“公理”,而当你超脱实证的自然科学的思维习惯时,你却不禁要反问:“当实证的条件不够时,无法证实的东西不也可以存在吗?当自然科学无解释某些现象和规律时,有没有其他思维方式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呢?”这时,阴阳五行八卦的思维体系正好补充了自然科学的不足之处,好极阳必有极阴的思维,体现在八卦的乾卦第七爻“用九”的卦义中,这一思维,竟可以推断出世界最深的峡谷就在世界最高的山峰珠莫朗玛峰的身边,还可以解释月盈必缺、月晦有明的规律;用五行生克的理论,则能阐释春夏秋冬轮转、物象生发壮旺衰老变化以及晨晌昏夜循环等现象,甚至阐说天下分合、人事代谢的社会规律。诸如此类,当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时,你就进入一个别臻的思维空间,它决不是牵强附会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用于认识世界的完整的体系。
       其次,阴阳学说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在决策应用中具有高效特点。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去研讨时,就会发现,五行八卦的思维方式确实比起自然科学的思维模糊些,但却广阔得多。我们可以发现,五行八卦的许多看事物的方式,就象现代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一样,是用一些圈住了大概范围的泛数值一权值,来划分享物,特别是划分一些不可用具体数值来计算的享物属性或生发程度,它们只是一些相对的权值,而不是绝对数值。比如人的五情(怒喜思悲恐)你可以说出大概的情形,却不能拿绝数字来计算它。这种情况,模糊数学就用权值来规定它的上限和下限,五行学说则用木、火、土、金、水来对应表达它。又如刚强和旺热的发展变化,我们更无法以数表示,但八卦却能通过乾卦卦形六爻的六种位!来研究它的逐一变化,一爻潜龙勿用,二爻见龙在田,三爻终日乾乾,四爻或跃在渊,五爻飞龙在天,六爻亢龙有悔,若要我们阐释六种情形,所用文字决不会简短,而乾卦用六爻说明事理,却能具体而简易。所以说,五行八卦的思维体系,用少数简易的名词,去对应无数复杂的事物,它们表达的内容无穷无尽,它们揭示的道理奥妙万千。
       再次,阴阳学说的思维其实具备更为广泛的涵盖能力。五行八卦的思维体系并非只偏重于分析事物的属性、只偏重社会科学和思维世界的应用,它对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内容同样有直接的对应,从而使它的应用更广阔、形态更现实,远远超出了常人所见的卜盆与玄学的范围。比如举世盛赞的中医科学,就曾经以“易医”面目出现,应用五行八卦学说来讲述其中的许多内容和道理。人体的筋膜、血脉、肌肉、皮毛、骨做,脸上的舌、眼、鼻、口、耳,腹内的肝、心、脾、肺、肾等等,都用木、火、土、金、水来与之对应;药物的酸、苦、甘、辛、成也用木、火、土、金、水来与之对应;而病情的变化、内脏功能的相互关系,则用五行相生相克及生旺休囚死的情况来表示。这些对应和联系已经被现代医学证明是合理的,券官的属性合乎实际,功能的联系合乎医理,于是五行八卦学说在中医科学中被完整地保留下赤来,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样,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应用子天文、历法、气象、武学、工艺、烹壬、冶炼等学科研究,也存在着属性与生克的合理的对应关系。由此可见,五行八卦的思维,可以借助于理解自然科学的现象,更简易地表述规律,更灵活地揭示潜科学奥秘,只是细节之处,没有自然科学精细和具体而已。
       阴阳学说归根到底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另一面。我们理清了以上思路,然后站在这些思路之上,高屋建锐地看一看,就窥见了中国古代先贤的天人合一思想了。混沌初开,阴阳生化,轻清为天,重浊为地,灵性为人,污浊为物。此间阴阳五行八卦,彼间万劫万物万事,均可与之对应。尚于思考、勇于探求的中华祖先,用赛智的眼睛,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用独特的思维,揭示享物之间的规律。他们说:“万物有数,易数无穷,动静可知,不出于玄天之外,吉凶必见,莫逃于爻象之中。”诸子百家,或多或少地应用和阐述了这些思想。有的观天象以谏君主,借阴阳以调人和;有的弄着草而断吉凶,演八卦而测未来;有的纵论阴阳,绘现五行,编排八卦,企图用图表来说明天人沟通的奥秘……所有这些,归于天人合一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白狗。”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都是天人合一学说的雏形。孔子的孙子孔及真正开辟了偌家天人合一学说,他写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爽。”第一次公开提出“天人合一”命题的,据说是宋张载,他说:“摇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至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天人合一思想确立地位,却是西汉之时。汉武帝时,一方面民间流行谈纬学说,一方面盆仲舒提出了完备的“天人感应论”,把天的一切与人的一切相比附,比如说“人有三百六十节,象日数也;大节十二,副月数也;也有五脏,副五行数也;有四肢,副四数也……”由此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确认皇帝应当“法天而治”的理论。于此之后,盆仲舒写出《春秋繁露》,斑固写出《白虎通论》,司马迁写出《天官书》,邵雍记下梅花易数,刘基画出推背图,深奥庞大,奇妙巧合,折服帝王,息争天下,莫不显示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神奇魅力。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八卦为基本构架形成的独特思维体系,融汇了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悠的心血,也融汇了中华民族闪光的思维和审美情趣。古人就认为天人合一思想近能睿智地感知事物,远能迅速地思虑天下,怀柔远方于不言,化育万民以无为,明明德于天下,传天道于千古,我们是应该研究的。
三、企图参透天人合一秘密的梅花易数
       天人合一思想通过汉代与政治的挂钩,在以借家为主体的中国学者中广泛传播,然后一步步渗透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之中去。多少代人,多少先贤,穷毕生精力,池浩瀚书海,努力破译天人联系,企图打开天人通途。于是,种种应用五行八卦的思想涌现出来,种种以占卜为主要形式的东西先后出现,有五行相术、天官星占、紫截神数、梅花易占、六壬神卦、纳甲占卜、六爻预洲、奇门通甲、四柱预洲、形势风水、理气风水、测字、抽签、扶乱等等。这些占卜之术的产生和流传,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同,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古人打通天人途径的一番努力。但多数由于数理繁杂,神秘诡话,脱离常人的思维习惯,反而陷入玄学的地步,让学者误解它的内涵,让投机者当成简单的数值对应游戏,妄算命理,胡推未来,使其中沟通天人信息的东西蒙尘不见。在这些令人目眩的占卜术中,宋代邵雍为主所发扬光大并整理成章的梅花易数占卜术,却独见其真诚坦荡,相当程度地反映了天人合一恩想的内容,高度地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徒。
       邵雍,号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易学家,祖居河北范阳,幼迁衡章,后徙共城,晚年定居洛阳。他把周易归结为象和数,以象数推演解说先天图,发展了汉唐以来以阴阳为中心的宇宙论,对整个宋明哲学产生重大影响。他著有《皇极经世》、《梅花观梅拆字数》等书,完善了近取诸身、远取诸天、随处成卦、见徽知著的卦象卦义分析预测方法。笙占、龟卜过重着草和龟甲的死板形式,奇门、六壬、四柱过重千支和花甲和的既定属性,星占、风水遥远或定时于是不能随时取用,抽签和扶瓦过求浅显以致令人怀疑。只有梅花易数,借助耳、目、心三要,通过望占、听占、时占、字占、t占等多种形式定卦,又参着环境,考虑时序,分析体卦用卦的生克关系、互卦变卦的情况以及卦形爻位的阴阳内外状态,来卜知过去,预测未来。这种方式,最能体现享物之间的联系,也最能体现以显知隐、以知探迷的天人合一思想。
       我们来着看梅花易数的有关要点:一、卦象,动爻,体用。这是梅花易占根据望占、听占、时占、字占等所得到的易数推出的卦象基本情况。如时占,以年序花甲、月数、日数相加的和,除以8,余数为上卦数;年序数、月数、日数、时支序数相加的和,除以8,余数为下卦数(余数小于8当然取该余数,若除尽,则卦数取8》,并由此对应定卦。然后以年月日时数的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数,若除尽则取6对应确定动爻。这样得出卦象和动爻,有动爻的称用卦,无动爻的称体卦,根据体用生克的情况,便可推断吉凶。甲子年五月三日丑时占卜,1+5+3=9, 1+5+3+2=11, 9/8=1---l,11 /8=1---3,11 /6=1---5,于是得同人卦,上卦数乾,下卦数离,动爻第五,在上卦。所以,体卦在内,即代表己方的卦象,在下方,为离火;用卦在外,即代表敌方或外来影响因素的卦象,在上方,为乾金。火克金,已方制服外方,所以这天占卜者办事可成,兼之五月火旺,故大吉。二、卦分内外,爻分阴阳,位列三才。梅花易数把下卦称内卦,应事近而急;把上卦称外卦,应事远而缓。二卦相登成卦,共六爻,一三五为奇数,二四六为偶数,分别为少阳、阳、太阳和少阴、阴、太阴。奇位见阳爻,君子在其位,古样;偶位阳爻,君子不在其位,行正道或知退则吉祥,反之则不利;俩位阴爻,小人归位,处不变则安稳;奇位阴爻,阴气乘刚必有小人阴祸。此外,从外到内,爻分三才,五六爻属天,三四爻属人,一二爻属地。天位阳爻而其下群阴,乃是众臣从君的卦象;天位阴爻而其下群阳,则是阴人在位而纲纪倒看的卦象;如此等等,直接把爻的情况与预测联系起来,用阴阳学说揭示更深刻的道理。三、变卦,互卦。动爻在盆占中就是老阳或老阴,老阳即极阳,阳极变阴,老阴即极阴,阴极变阳,故有动爻阴阳消长,发生变化,成为变卦。卦象去掉一爻六爻,衍化成新卦,则成为互卦。如前所述的占卜卦象是上乾下离,动爻第五,五爻一动,变成变卦是离;将这个同人卦去掉一六两爻,衍化成的互卦女后卦。梅花易占认为,变卦反映事物发展的终极情况,而互卦反映事物发展的过程。这种思路,反映出梅花易数发展的观点,比起一锤定音的其他占卜更显懊重,更需智者的体悟,更能反映天人信息的沟通。而其预测的结果,对想趋利避害的人们,更有可操作性。四、参阅卦辞。梅花易数倡议在分析卦象之后,要积极参考《周易》对应的卦辞,这有利于运用前人的经脸来理清自己的思路,体现了一种审懊持重的态度。
       综观梅花易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梅花易数是一种企图参透天人合一思想的易学的方法论。首先,它通过观察现世事物,进行属性直接对应或卦数对应,把事物之间的联系用类似于模糊数学权值的方式,由卦名表达出来,其分析的结果,很好地暗合了天人信息的沟通。梅花易数又强调外部条件对卦象的影响,如春占木旺,夏占火旺,秋占金旺,冬占水旺;如居山林木旺,居冶场火旺,居江河水旺;如遇贵乾盛,遇乡人坤盛,遇僧道龚盛,遇长男展盛等等。这种直观分析,可以纠正术数过于抽象而出现的误差,把天人信息反映得更加准确。其次,梅花易数对卦象体用生扶克应的分析,反映了自然、社会中相生相克的规律性;而对互卦变卦的分析,则突出地反映了发展的观点和明析的思路。最后,梅花易数比诸其他占卜理论,独具赤诚坦荡的特点。它直取信息于天地之间,感知变化于人物之前,应象数于八卦,解未知于阴阳,从而推知本物和预洲吉凶。它没有眩目的数字,没有套用的诡词,不必鬼神之声,无需含糊之辞。它重视环境的影响,参阅卦辞的详解,坦诚地承认术数卦象表达天人关系的极限,肯定预洲者进一步感知分析的重要意义,其赤诚坦荡,更见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粹。所以说,探索天人合一思想,尤其应重视对梅花易数的研究。
四、用天人合一思维窥视世界
       古人说得好:“学以致用。”我们既然研究了天人合一思想体系,我们就应该拿起这一思维工具,来了解世界,来改造世界。我们决不放弃曾经用过的唯物辩证法思维和实证科学的思维,我们只是应用中华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独特思维方式,补充以前思维的不足,拓展以前思维的空间。换句话来说,就是应用阴阳五行八卦的思维方式,去发展潜科学,去了解和改造更广阔的世界。
       应用天人合一思想,第一步要学会用阴阳五行八卦的表达方式去感知自然界的事物,训练用阴阳五行八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对事物的名实,要能用阴阳五行八卦去对应,见刻绿树,即想及木,见到沼泽,即想兑金,见到老马与蒸气,即栩乾金,见到红花与星火,又想离火。这是一种最墓本的判断能力。凡见数字,要能与天千地支和六十花甲、五行八卦对应起来,如丙子年对应花甲纳音是润下水,而天干丙属天上火,地支子属北方坎水。对于享物的性质、状态,要能迅速做出属性的搭配,如气候与人体症侯的五气,称风、暑、湿、澡、寒,分别对应震巽木、离火、坤艮土、乾兑金、坎水。见到实际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善于反思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对应于五行八卦的属性和生克关系。比如看到四季植物萌生发育成长成熟收藏衰败的现实,反观出冬木生春木旺夏木休长夏木囚秋木死的五行相旺休囚死变化规律。
       应用天人合一思想的第二步,是突出联系的观点,学会观乎自然天象,而感知人间变化,同时由此及彼,推知万享万物。从自然到自然并不难,从自然到人、到社会、到思维却是一步步向高处攀登着。首先要解决自然比诸人和杜会的问题。有数圣的对应比附,有属性的对应比附,有生扶克死的对应比附,有阴阳消长的对应比附,还有天地存亡之道与人伦社会修正之法的对应比附。周代里六官:天官家宰,治官之职,象天所立之官;地官司徒,教官之职,象地所立之官;春官宗伯,礼官之职,象春所立之官;夏官司马,政官之职,象夏所立之官;秋官司寇,刑官之职,象秋所立之官;冬官司空,一官之职,象冬所立之官。远古设官,便体现了天人比附。再如日食月盈,星官就弹助朝刚不正,阴盛阳衰,要求国君检点是否小人在位、阴人干政,这又是社会比附于自然的例子。其次要解决自然比诸思维的间题。思维之被感知,在于言表,即吉语、表情,动作等,所以我们就要抓住这些可以被感知的现象,去了解思维,然后,抓住思维过程的矛盾冲突比附自然的相生相克规律,抓住思维内容的真伪来比附客观事物的阴阳关系。最后要解决由此人此事及彼人彼事、由一人一事及众人众事的问题。这方面要特别注重属性对应、生克规律、阴阳消长三大要点,努力追求见一叶而知天下秋、听一声而察天下变的境界。在这种比附中要引以注意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五行八卦理论,起源于中国(主要是唐以前以长安为中心的古中原地带)的土地上,同时也极限于中国的土地上,所以我们进行取象类比时,要以中国为主要观照。
       应用天人合思想的第三步,还要了解古人天人合一思维的实现形式,才能深化理解。如卜筮方法,虽然有很多迷信玄学的东西,但如不了解,还是不能深入理解周易、八卦的有关原理和有关卦辞的内在联系的。最常见的卜筮有几种:(一)蓍草占卜大事。1、把5 0根着草,拿开一根,称“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2、这4 0根着草任意分为两部分,横放上方象天,横放下方象地,即“分而为二以象两”;3、从上方取一根竖于中间,象人,“挂一以象三”,三即天、地、人三才;4、以4根为一组,上方数过的仍放上方,剩数竖于左,象征闰月,即“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5、以4根为一组,下方数过的仍放下方,剩数竖于右,“五岁再闰,故再而后挂”。以上称一变0 6,去掉左右剩数,上下之和就是4 4或4 0,用同上的方法完成二变。7、再去掉左右剩数,上下之和就是40或3 6,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三变。8、三变之后,上下合数3 6或3 2、2 8、2 4,以4除之,得9或8、7、6,称四营数,6为老阴,8为少阴,9为老阳,7为少阳。于是第一爻就得出来了。以上方法完成六次,于是成卦,老阳老阴为动爻,推算吉凶和前述梅花易数相同。若全卦无老阳老阴,则称静卦,以内为已,以外为人。(二)五行论人。借助五行八卦来分析人的体形、面相、手相、声音、气色等,来推论人的性格、气质和命运。(三)四柱探讨人际。四柱预测,以年序花甲、月支配天千、日序花甲、时支配天千为“四柱”。俗称“八字”,来推算一个人的命运。在四柱中,以日柱为主,代表已方,其他三柱都看作外祸福,皆可为占卜之验,如谷之应声,如影之随形,灼然可见也。其理出于周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之法。”(四)阴阳优化人居。就是应用阴阳学说,研究人的居住环境与人的关系,称为“风水”、“堪舆”。其中有形势派、理气派两大学派,而后代研究的人又衍生出许多学派,弄得玄而又玄,常常把人引入歧途,不可不慎。
       天人合的化境,乃是直觉而知天下事。说具体点,就是以耳闻目睹心觉来直接感应万事万物。如何做到这样呢?一方面要通晓万亨万物的属性,灵活感知世界的状态和变化。这需要格物致知,修炼气功、调养心性、磨练意志,来达到处变能知、处危不惊、宏大不乱、徽极不迷,达到佛教观世音法境,以应无穷l另一方面,学会把握自己的心态情绪,理解这种自我感知所蕴含的天人联系,用独到的聪明赛智去预测吉凶。第三方面是要从平时注重训练,如少用卜笼,多用直觉,少用爻辞,多用卦象,养成“见事物,应八卦,思五行,知生克”的恩给习惯;又如注意克服单向联系和生搬硬套,积极训练网络思维,追求全方位高层次地沟通天人信砂息。
       阴阳八卦五行为主体的思维体系,发展成为中国人独特的天人合一思想,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精华部分。历史的风尘反复地把它湮没,然而它浑金朴玉一般,经历数千年而不改其精英之质。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思维空间,一旦得以挖掘弘扬,就会如同金玉磨洗,重新焕发其熠熠的光彩照亮人间求索的夜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人合一思想,一定会为潜科学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为人类可发展战略开辟更为宽敞的道路。

       林建南在搜狐上的博客--南天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