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之夜歌词:古诗声声总关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8:32:27

古诗声声总关情

吴士千

  飞禽走兽,管弦丝竹,发其声而动其情。古诗中的一些声音,常让读者于沉醉诗词画面之际骤然响起,激荡起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给人以如闻其声的艺术感染和审美享受。
  笛声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置身边地,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所奏《折杨柳》曲调,这就勾起了征夫的离愁,表现戍边者不得还乡的忧闷。
  琵琶声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在艰苦荒凉的边塞,征人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是催人出征,还是催人尽兴?或许都有吧,从琵琶声中我们听出了豪放旷达,也听出了几分悲壮。
  蛙声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稻田中欢鸣的群蛙,大概是因为嗅到了“稻花香”,和人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兴奋地唱起了那预报丰年的歌吧!
  蝉声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以蝉之高洁自比,也以蝉鸣的悲凉来衬托自己身陷囹圄的忧伤心情。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秋蝉叫声凄切,不仅点明了节令,而且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蝉鸣长一声短一声,声声牵动离人心。
  猿声 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猿声之哀,衬托出诗人失意潦倒的困境。白居易《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以杜鹃和猿的啼声渲染了悲苦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愤懑。
  鸡犬声 陶渊明《归田园居》:“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化用了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农村的生活气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正像《桃花源记》中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的光景吗?
  歌声、人语声 李白《秋浦歌》:“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皇甫松《梦江南》:“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人语声在潇潇雨声、笛声的混杂中,便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给人一种朦胧之美。
  风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人无良朋作秉烛夜谈,只好让雨打枯荷这单调的声音陪伴着度过这不眠之夜。把自己思友之情融入眼前的景物之中。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虽是年老之身,但爱国之情时时于胸中燃烧,所以那夜深人静时,寒风吹着寒雨,风声呼呼、雨声哗哗之声便化做自己骑着战马挥刀挺枪,奔向抗击敌人战场的梦境。
  马声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马似通人性,被主人的伤别,被诗人的热情相送所感,发出了不忍别离的长鸣。“萧萧”之鸣,渲染了依恋难舍的惆怅之情和悲凉的气氛,让读者遐思不已,回味无穷。
  各种声音表达着苦辣酸甜、喜怒哀乐,凝聚成一种文化的谐响、历史的回声,流韵悠悠,千古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