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爷别这样番外:一句话训练自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20:24

这句话很简单:

那……这个道理还可运用在什么地方?

别看这句话简单,但很多人恰恰就因为在学任何东西之后都从不问自己这个问题,乃至于“学了也白学”,甚至“学了也没用。”

本质上来讲,这个简单的句子“类比能力的外向运用”。相对来看,学习中的“理解能力”是“类比能力的内向运用”。

在想明白(之二十二)我曾提到:

5. 经常尝试使用类比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的鸿沟的唯一手段。小学老师说“其实地球的构造跟煮熟的鸡蛋差不多”,就是用类比方式让学生从已知(煮熟的鸡蛋)跨越到未知(地球的构造);中学老师说,“原子内部的构造其实与太阳系的构造差不多”,学生们瞬间理解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只要有时间就要看杂书——越杂越好,多多益善。为什么呢?因为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的一种)。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而在托福听说训练之(语调速成)中我又重新提到:

……因为我们作为人类,往往必须通过已知的信息才能够理解未知的信息。学习中的所谓“理解能力”就是指那种迅速地在新的、暂时未知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已经熟知的知识之间构架类比关系,且能够准确识别该组类比项之间的同异之处。

“理解能力”是运用类比在“已知->未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自己有机会跨越;而“运用能力”(即,所谓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是运用类比在“新知识->周遭环境”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自己有机会运用更多资源。


不要以为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仅因为它太过简单就人人都懂。真的有很多人从未想过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昨天有个程序员问我为什么他总是无法完成任务。我跟他聊了一会儿,才发现他的大脑根本就是个DOS系统——无法处理多任务。

我就问他,“你知道Windows的多任务是怎么实现的吧?”
他说,“知道啊。”
我就说,“那你给我讲讲呗……”
他就开始讲,讲着讲着,他就停下了,喃喃地说,“……是啊,切分时间,切分任务,切分……”

我把话接过来,说“你看,你几乎从来不花时间去切分任务,你的任务从来都是一整块,请问,你什么时候有可能找到那么大一整块时间去完成那么大的任务呢?你得提前做点功课,把任务切分成许多小块,然后你就甚至可以用‘零散时间’就逐步搞定整个任务了……而对每个人来讲,时间是几乎不用切分的,因为他的时间总是被迫被分为许多碎片……”

多么微妙有多么有趣:一个整天运用多任务操作系统的程序员从来没想过自己整天运用的机理可以直接运用在自己身上。只因为他没有这个习惯:学会任何东西之后,马上尝试着问自己(实际上是要不停地问):“那……这个道理还可运用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