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电子版:汪洋不满骆家辉 提醒其是美国人 并非什么故乡亲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29:28
汪洋不满骆家辉 提醒其是美国人 并非什么故乡亲人 多维

近来以美驻华大使身份访问“故乡”广州的骆家辉再次成为大陆媒体的焦点,但报道热度已无法和骆家辉赴任时相比。据美国媒体11日透露,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骆家辉“高调”访问广州略带微词,称骆家辉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是美国人,明显对骆家辉高调姿态不满。

美国《纽约时报》11日披露,对于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此次在广州高调寻根问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州省委书记汪洋不愿多谈。汪洋在骆家辉到访广州时曾向助手抱怨,骆家辉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美国人,而并非什么故乡亲人。

该报称,几个月前,一些中国媒体将骆家辉奉为中共古板领导人的“行为榜样”。但从汪洋此番话语间可以看出,大陆媒体这种角度的报道可以休矣。

该报认为,中共官员及宣传机构明显对骆家辉“亲民形象”感到担忧,因为骆家辉做法似乎凸显了中共领导人“不亲民”,所以中共开始对有关骆家辉的报道设置了严格限制。而一些新闻机构近来甚至在评论中暗示,骆家辉“亲民做法”系作秀,完全是老美拿华裔美国人煽动针对中共领导人憎恶情绪的“阴谋”(plot)。

该报引述两位全程报道骆家辉广州行记者的话称,中共宣传机关官员已经下发命令,禁止媒体“大肆宣传”骆家辉此行。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关骆家辉的坦率报道被限制在1千字左右,而且此类报道不能在报纸头版刊登。其中一名匿名记者称,中共宣传机构官员不喜欢骆家辉,因为骆家辉表现出得高调令中共领导人尴尬。

报道了此次骆家辉广州行的地方报纸《江门日报》曾刊登同骆家辉的问答报道,并在头版报道了骆家辉此行。但是,读者群更多的中共《广州日报》当时周六版仅仅在第10页用了区区620字报道了骆家辉的广州行。而且,同样和新华社提供重大人物事件的中新社此次对骆家辉报道也是避而远之。

11月3日下午,汪洋在广州会见了到访的骆家辉。据大陆官方媒体报道,汪洋会见骆家辉时表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汪洋说,广东是中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不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美交往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骆家辉则对广东转型升级给予积极评价,表示作为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将致力促进中美合作包括广东与美国的合作。他说,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国经济复苏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驻华大使馆将积极推动美国高科技企业到广东投资,也欢迎广东企业到美国发展,提升双方的合作规模和水平。

当日下午,骆家辉还在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高来恩陪同下举行媒体见面会,并多次提及家乡广州。骆家辉称,“广东是中国经济、人口大省,也是我的故乡,能够以美国驻华大使的身份重访广东,我感到很兴奋。”

1997年10月,骆家辉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后不久,就和父母、妻子等首次回到家乡台山,此后又于2006年和父母、妻子、姐妹等重访故乡祭祖。

骆家辉说:“能够再次到广州来,我感到很兴奋,也非常高兴首次以美国驻华大使的身份到这里来。当年我成为美国商务部长时,父亲非常自豪,现在我是他出生地的大使,已安然辞世的他一定也会无比自豪的。”骆家辉还表示,他这次特别想带妻儿一起回台山,只是行程中有很多媒体关注,希望下次找一个安静的机会,专门带孩子回去看看。

他还告诉在场的记者,广东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表率,也是赴美重要输出地,应该鼓励商务和人民之间的来往。“我喜欢来广东,广东的芝麻煳很赞。”

纽报11日称,骆家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由中共领导人特点,“整洁统一的发型”以及“泛灰色的鬓角”。但是,在中国,一个人的政治命运几乎专门通过秘密协商决定的。而骆家辉的仕途路线非常地“美国化”,从一定程度上含蓄地批驳了北京“中国民众就民主尚未准备好”主张。骆家辉在广州就曾表示自己汲取了中美文化,希望能够向中国民众展现“美国人亲和”的一面,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和接受美国价值观及美国人生活方式。

骆家辉今年8月在美副总统拜登(Joe Biden)访华前抵达北京上任。从他被提名美驻华大使伊始,各种评论就开始砸向他,比如“一位不会说汉语的洋鬼子”和“一位不认祖宗的家伙”云云。赴京上任途中,骆家辉背包排队亲自买单的亲民形象引起中国网民热议。后来他又被中国记者调侃“乘飞机坐经济舱是在提醒美国欠中国人多少钱”。

《环球时报》本周一篇社论则指出骆家辉2003年作为华盛顿州长时做法失当,专门挑选访问和自己亲戚有合作关系的中国企业。但是,驻华大使馆方面澄清称,骆家辉在那种企业合作关系中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光明日报》还曾警告中国人不要被这位洋大使的正面形象所诱惑,即便这位大使说自己不是美总统借“华裔”工具以华治华、煽动中国政治动乱的。

对于中共媒体选择性地报道外国外交官行程的做法,骆家辉上周对记者说:“我不了解中共报纸所想,我在中国的任务不是对中共领导人生活方式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