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战学好会计基础:做个不骂孩子的妈妈-5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5:30:55
 

每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都有一颗温柔、纯洁的心。
  呵护这颗心,勿使受伤,是上天赋予为人父母者的圣职。
  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是严肃的告诫、喋喋的训导;也不是成套的理论、成体系的教程。家庭教育的成效,就在我们不经意的、点点滴滴的话语和口气中;在看似随意却传递着丰富意涵和情感的表达中。

父母一定不能说的话

你的孩子可能在一个方面比不上别人的孩子,但是在另一方面却远远强于别人的孩子。而你,发现了孩子比别人强的这个方面了吗?比如,你的孩子虽然爱玩一点,但是天性善良,富有爱心,懂礼貌;也许脑子没那么灵活,但是很上进,很努力,很正直;也许不善于交际,但是很细心,很独立。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不对他的优点加以赞扬和鼓励呢?

别动不动就向孩子缴械投降

算了,算了,不过,就只有今天,下不为例。

  好了,别哭了,妈妈给你买去就是。

  好吧,好吧,这次爸爸带你去玩,以后不许再这样耍赖哦。

  必须拒绝孩子时绝不“心慈手软”

  童童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做母亲的,总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所以他有什么要求,也尽量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童童一直被妈妈这样宠着,也慢慢有了小脾气。有的事妈妈不答应,他就耍无赖,使小性子。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水果。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去买水果?母亲为难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现在外面没有卖水果的。咱们再睡一会,天一亮,妈妈就给你去买,啊。”童童仍然不依不饶,哇哇大哭起来。做母亲的最后也火了,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顿。她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溺爱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很多的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制造负担的。

  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甚至变本加厉。

  “下不为例”的话千万不要说。你给他破例一次,他还会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说不定又一句“下不为例”就过去了,而忘记孩子已经无理要求两回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让孩子尝到了一次甜头,学到了乖,后面就没有罢休的时候。人的欲望也是无限扩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还不够,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长能满足孩子到什么时候呢?一时的心软,带来的是无穷的“后患”。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难道你也替他摘下来?

  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不能答应,就是不能答应。比如孩子深更半夜要起来玩耍,要吃家里没有的东西,你必须让他明白,无论他怎么闹,这个无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应。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赖也没有用,那么下次他也不会再如此了。对于过分的要求,没有“下不为例”可言。

曾经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一番情景:

  一位老爷爷抱着两三岁的孙子,开心地说着话。说着说着,孩子用小手打了爷爷一巴掌,快活地笑了。大概是觉得这样好玩吧,他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啪啪声不断响起。爷爷的脸都被打红了。可是他竟半点阻止孩子的意思也没有。车厢里很多人都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孩子能这样宠吗?做爷爷的再疼爱孙子,也用不着如此牺牲自己的脸,让孩子对自己使用“暴力”吧?家长如果都这样做孩子的“奴隶”,让孩子随便打,让他怎么高兴就怎么着,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暴君”啊!

  不要做“好好家长”“好好家长”

  的确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兴。说一句“算了算了”“下不为例”,落得轻松。不必费很多口舌跟孩子讲道理,也不必费尽心思让他停止哭泣。“暂时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着他性子就行了。”不少父母总是这么想,可事到临头,还是犯同样的毛病。

  碰到一些会撒娇或者平时比较听话的孩子,父母更是经不得一磨。“妈妈,只有这一次,你就答应我吧。”“爸爸,下次我再也不要了,我保证!”一听到这样的话,父母的心立马就软下来了。“好好家长”容易做,但是孩子可不是这么教育的。

父母的妥协与放任,也往往让孩子做事半途而废。比如孩子练钢琴练到一半,就央求妈妈让他玩一会。本来妈妈不许的,但是经不住孩子软磨硬泡,只好说:“好吧,好吧,去玩一会,下次不许这样。”可是有了一次,下次他又故伎重演。最后父母也懒得去管。孩子也许就从此干脆不练琴了。

  事事顺孩子的意,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会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甚至认为父母是在怕自己。于是,他想怎样便怎样,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让他有恃无恐。恶性循环下去,你就等着有一天他真正无视你的存在,不把你当一回事吧。趾高气扬惯了的他,处身社会的时候,如此自私和无理,又怎么去与人合作?

  小时候在家里有父母宠爱,长大了,旁人不再给予他这样的“关心”,孩子会变得消极、绝望和无助。也可能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任何一种结果,都不是父母所期望的吧。

语带嘲讽会寒了孩子的心

老是心不在焉,说不定哪天脑袋也会忘了带回家!

  真是猪脑袋,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记不清楚。

  哎呀,竟然主动念起书来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哟,得了满分,可真是让人吃惊啊。

  嘲讽是恶毒的武器

  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平时口才不怎么样的父母,一旦挖苦起孩子来,可真像是有非常好的天赋。

  “今天主动来帮忙啊,是吹的什么风啊!”

  “同一件事你到底要我重复多少次才能做得好?你是聋了吗?”

  “你可真聪明呀,十道算术题就有九道算错了!”

  听听这些话吧。本来只需说声“谢谢你的帮忙”、“我只说一次,你要听好”和“算错了没关系,重新来”就可以了,可是做母亲的偏偏要语带讥讽,把话说得酸溜溜的。

  这么做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话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人身攻击。用这样尖酸刻薄甚至冷酷无情的语言来伤害孩子,它不是一种“恶毒的武器”是什么?它传达出的信息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对他取得的成绩的蔑视,对他的人格的侮辱。它就像一把利剑深深扎进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家长或许不知道这种由语言带来的伤害,比起皮肉上的痛楚,造成的后果要更为严重。因为无法一眼看到内在的伤痕,所以我们往往忽视语言带来的伤害,尤其是用嘲讽这样“恶毒的武器”带来的精神上的创伤。哪怕这种语言“攻击”停止了,伤害仍会在孩子内心继续存在,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孩子一生。

  你打算伤害孩子到什么程度?

  父母说出酸溜溜的话,也许本意并非是想挖苦孩子,但是一开口就忍不住把话说成讽刺意味的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父母往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觉得自己有资格说任何话,孩子只有听的份儿;无论说什么,都是为孩子好。这种自以为是,完全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尊和感情。

  孩子也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感情和尊严。被人揶揄,小孩子也会心情沮丧。作为父母,应该以温和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有的父母特别喜欢故意嘲笑孩子幼稚,以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比如,四、五年级的孩子把简单的算术题算错了,做母亲的就马上说:“你是个一年级的学生吧,这样的题都不会做。”这么说话的母亲应该想想,如果别人批评她做事像个小孩子一样幼稚,她是什么心情?由己及人呀,在同样性质的事情上,你做父母的都不能忍受,更何况孩子?你自己既已知道这样的羞辱伤人的心,为什么还要将它加之于孩子?

  一个小孩子,与大人和大孩子相比,本来就有个子小、力量弱、知识少等不可避免的劣势。他内心里有着想成为大人或者想跟大人一样威风的愿望。倘若大人经常嘲笑孩子幼稚,把他看成他恰恰不想成为的那类人,那么孩子内心的这种“不如大人”的意识会变得强烈,很可能使他真的无法摆脱幼稚。明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你说他像一年级的学生,那就是说他在退步,孩子的理解往往就是这么简单。如果孩子天性敏感,这样的话更是无形的刀,会深深刺伤他的心。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孩子的心理很可能处在幼稚阶段徘徊不前。

  孩子犯了他这个年龄不应犯的错,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给予引导和鼓励。比如说做错了简单的算术题,你可以对他说:“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自己找找是什么原因,下次不要再错。”你要对他的错报以平淡的态度,其实,这也的确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要是一开始就否定孩子,那么他哪里还会有继续努力的热情?父母教给孩子的,应该是一种为人或者处事的方法,让孩子能够举一反三。

  要是你想让孩子的潜力得到展现,想让孩子的才能得以尽情发挥,那么,如果孩子有错,就请你用坦率的态度帮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取得进步,就请你用坦率的赞美言辞鼓励他继续努力。把嘲讽一类的字眼统统扔掉吧!

 

谢谢你,孩子

帮我拿一下报纸,谢谢你,孩子。

  孩子,谢谢你送妈妈礼物。

  父母对子女说“谢谢”并非客套

  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里,并没有说“谢谢”的习惯。不光是家庭,就是朋友之间、亲戚之间,也总觉得道谢是很见外的事。大家都觉得,既然如此亲密,用得着那么客套吗?

  没错,我们不习惯说“谢谢”,就是因为我们把它仅仅当作一种客套。尤其在家庭里,父母不会这么说,也不会教育孩子这么说。他们都把互相之间的给予当作理所当然。

  做父母的,还有这么一种心理:“孩子是我抚养长大的,我给他吃,给他住,给他穿,供他上学,难道在家里让他帮我做点事,我还要对他说‘谢谢’?”照这个意思,父母养了孩子,那么孩子为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父母的回报。那这跟交易有什么区别?

  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互相体谅,互相存有感激之心的。哪怕是父母和孩子,也不例外。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和好的生活,抚养孩子成长,这是孩子应该感激他们的。即使父母不说,他的内心里也一定潜在着这种感情。那么,父母也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所作所为。孩子帮了你的忙,做了一件令你开心的事,你都有理由对他真诚地说声“谢谢”!这个时候,你是在无形中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感激的心,要对别人的给予表示谢意。有一天,他一定会以同样深厚的感情,来回报你为他付出的一切。

  该说“谢谢”的时候,就应该切实做到。比如你要孩子帮你拿鞋子、递东西,他的确是帮助了你,你当然得道谢,这是最基本的礼仪。对孩子而言,这也是对他的努力的一种肯定。

  父母的感激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与作用,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经营一个会说“谢谢”的家庭

  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当然是有爱的家庭。

  那么有爱的家庭又是什么样子?

  无疑,应该就是一个人人都充满了感激之情的家庭。

  可以想象,当一个人从另外一个人那里获得了应当的感谢之后,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充实的,他会不自觉地对别人也给予应该的感激。一个家庭不正需要这种互相感激的氛围吗?孩子帮了忙,你对他说声“谢谢”,不仅让他觉得很开心,而且也会让他产生“下次有机会再帮忙”的意愿。

  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谢谢”,孩子自然也明白感激父母。

  也许有人会反驳:“心里知道就行了,干吗非要说出来?”可是许多事情,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的确,重要的是有一颗感激的心,但是惟有我们时时把这种感激当作习惯,才能培养出如此一颗心啊。

  我们要把“谢谢”说出口,不是为着一种形式,而是需要把它当作我们生活的习惯,当作一种习以为常的东西。

  说“谢谢”源于我们心中真诚而美好的爱,让我们随时都知道,有幸福的生活,是拜很多人所赐。哦,这是老爸的杰作吗?真是让人激动的惊喜!

勇敢一点

勇敢一点,你能唱得很好的!勇敢地说出来,你的看法很不错!

  你给了孩子勇气吗?你是否在孩子跌倒时让他学会自己站起来?你是否在孩子有新想法时给他机会去“冒险”?你是否常常对孩子说“勇敢一点”?

  父母常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胆小怕事,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胆量是慢慢锻炼出来的。而父母,正是培养他们的好“老师”啊。

  有的孩子胆小,怕黑,也怕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要是恰好父母有什么事要出去,必须留孩子一人在家,孩子死也不肯一个人待着。没有办法,父母只好说:“这么害怕呀,那算了,你跟着我们吧!”要知道,一个人对于黑暗的恐惧很可能是会持续一辈子的,并不一定成人之后就能消除。所以,你的孩子要是这样,就应该慢慢让他适应黑暗,而不是逃避。

  还有的时候,孩子有一些新想法。比如,本来一直是家长送他上学的,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说以后不要家长送了,愿意自己一个人去。这很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还让父母送,会让同学们笑话;也可能是因为他体谅父母,怕他们太辛苦,总之这个想法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改变。可是父母能够理解吗?他们也许立即表示反对:“不行!你一个人不安全!”孩子自己已经有胆量去尝试他能做的事了,为什么父母不对他的勇气给予鼓励?

  实际上,你把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如过马路要看看红绿灯,注意车辆,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等,都告诉他,孩子的表现不会让你失望的。也有的孩子天生聪明,他们善于思考,脑子里老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也许有一天他产生了打破常规的想法,比如他用报纸做了一顶古怪的帽子,想戴出去给小朋友“欣赏”,可是又怕给人家笑话。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也来打击他的积极性,说出“这个帽子这么难看!”、“别人肯定会取笑你的!”这样的话来。不如给他打打气:“勇敢一点嘛,小朋友也许会抢着戴呢。”要知道,这是孩子创造力的体现,他有这样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勇气,为什么不支持呢?

  勇敢不等于冒险生活中,孩子因为第一次做某事,或接触某件东西,很可能产生畏惧感,在应该给予“勇敢一点”这样的鼓励时,家长不能吝啬这几个字。可是,家长也必须明白,鼓励孩子勇敢并不等于是让他去冒险。孩子跟别的小朋友闹了矛盾,厮打了起来,你不去劝架,反而鼓励他说:“别怕,勇敢一点,你打得过他的。”这就是在怂恿他使用暴力了,是万万不可的。勇敢必须是正当的行为。做父母的怎么能给孩子做坏事的勇气呢?这迟早要害了他。

  对于一些冒险的尝试,比如游泳,在之前也先告诉孩子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并且大人要从旁指导。不赞成无意义的冒险,比如孩子说他要爬到一棵大树的树顶上,这样的勇敢不是勇敢,而是逞能了。这一点必须让孩子明白。除了行为上的勇敢,还有心理上的勇敢。比如勇敢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勇敢地对待自己的过错。这更需要父母的悉心指导。早知如此,我就逃学了。

你自己选择

你喜欢什么,自己选吧。

  爸爸不干涉你的选择,但是你自己要慎重。

  你自己选,妈妈当参考。

  你来决定这件事。

  选择是一种能力

  许多的父母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从生活到学习,甚至到将来的人生方向、婚姻家庭,都要去干涉,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传统。

  一个人,从小到大,会面临无数的选择。可是怎样去做一个决断,怎样做出最好的选择,需要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选择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做出一项正确的抉择,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一切因素:有利的、不利的、眼前的、长远的。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眼光、智慧、魄力与胆量。一个事事都由父母拿主意的孩子,长大后会有这样的能力吗?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太多的父母习惯于把“选择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为孩子“规划”生活和学习。不是逼着孩子练钢琴,就是命令孩子学美术,不准这样,必须那样,根本不去管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说得严重点,这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天赋,毁坏孩子的前途。可是家长们往往早早地就为自己的英明决断而沾沾自喜,以为给孩子选了一条将来可以飞黄腾达的道路。

  父母的这种“主动”,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很不利的。如果你的选择是对的,那么孩子只是坐享其成,他无法从中获取有益的体验,无法享受到实现自我价值带来的愉悦感。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孩子就失掉了好的机遇,他就会怪你。家长们何苦还要吃力不讨好呢?

  奉劝这些过于积极的父母一句:如果真想你的孩子有出息,那么就把选择的权利逐步交给孩子自己吧。

  父母一味替孩子拿主意,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决断力,变得没有主见。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会显得胆小畏缩,只会顺从别人的意思,甚至任人摆布。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啊。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孩子,是不会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的,结果只会是什么目标也达不成。而且父母的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让他产生逆反心理。

  好的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就应慢慢从他的生活中退出来,让他做主角,学会自己去做决定,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力量。

  如果真的一时难以完全放手,可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些不会出错的选择项,让他做最终决定。比如,你要孩子培养一种兴趣,可以问他:“你是想学画画、弹琴,还是书法?”在你允许的范围内,让他去选择。孩子会很高兴父母对他的信任、理解与尊重,也会慎重地对待自己的选择。一次两次,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慢慢放手,给孩子越来越大的选择空间。

  当孩子做选择的时候,希望父母在陈述完自己的意见后,真诚地对孩子说一句“你自己来决定”。

孩子,你能行

总有一天你能学好的,妈妈相信你。

  只要去做,你一定能行!

  好吧,你来试试看,爸爸知道你能行。

  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做父母的,在内心里都有一个潜在的意识,就是觉得孩子小,做事不放心,对孩子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也有的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让孩子去尝试做他没做过的事。一旦孩子提出要做什么,家长就说“你怎么行”之类的话。

  “妈妈,让我来切菜吧。”

  “爸爸,我出去买东西吧。”

  有时,孩子会向父母提出类似的这些要求。但是,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表示反对,开口就说:“你太小了,做不了。”因为孩子初次做的事通常难以做好,父母要花许多时间来指导,还要替他们收拾烂摊子。同时,也担心孩子的安全。这样想,的确没错,但是经常如此,对孩子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父母又想过吗?

  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他们的话能造就一个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孩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道理了。试想,当孩子想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总是说“你不行的”、“你做不好”这类的话,孩子本来潜在的能力或许就从此被遏制了,永远无法发挥出来。到最后,孩子自己很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觉:“我真没用,什么都做不了。”长期下去,他会慢慢对事物失去兴趣,那个时候,也许就真的“什么也不会做”了。

  还要注意,孩子的好奇心永远都是难以捉摸的。有时,他得不到父母的允许,会自己偷偷地去做想做的事,这比在父母的指导下去尝试更危险。

  你希望你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什么事都不敢做,甚至畏手畏脚的人吗?

  如果不,那么就别吝啬你的鼓励和赏识。

  教育理论上,有一种赏识教育。父母可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这样的话应该经常说:

  “孩子,你能行的,妈妈相信你。”

  “好吧,爸爸让你来,你可以做好的。”

  在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时候,不妨给他机会去尝试。当然了,也许某些事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只要父母事先告诉孩子做事的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并在一旁静静观察,不会有事的。这个过程中,父母最好是保持冷静,并且做个绝对的“局外人”。一切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这是个锻炼孩子的好机会,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所以,你也不要在孩子没做好事情时,给他泼冷水,说“我就说过你做不了”这样的话。明智的做法是帮他找原因,鼓励他重做一遍。

  你可以看到,孩子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努力中,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便是你对孩子不吝鼓励的结果。

  赏识和信任,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也是让孩子潜能得到发挥的契机。你试试就知道,这不是一句空话。

  对孩子的赏识要发自内心

  很显然,并不只是对孩子说句“你能行”就算是对孩子的赏识。赏识是一种建立在对孩子的性格、能力完全了解的基础之上的看法。说得简单些,它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

  你是否在心里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比较过,遗憾于孩子的短处,而对他的长处却视而不见?

  你是否在嘴上说着“你能行”的时候,心里却还是很不情愿让孩子尝试去做他想做的事?

  你是否在孩子尝试做一件事的时候,一边说“你能做好”,一边忍不住地伸手帮忙?

  如果是,那么只能说,这种赏识是你讨好孩子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真心实意地要让孩子学到什么东西。

  怎么才叫发自内心的赏识?就是你对孩子说“你能行”的时候。

  永远学不会对孩子放手的父母,不仅自己累,还让孩子失去了很多的锻炼机会。

孩子,妈妈爱你

孩子,妈妈爱你!

  你这么可爱,看着你慢慢长大,妈妈好高兴。

  经常表达爱意能让孩子觉得舒心和安全

  毫无疑问,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并且以各种方式实实在在地关爱着孩子。中国的父母一向习惯于默默地为孩子做很多事,不将爱挂在嘴边。这除了跟传统的思想观念有关,也是因为父母们认识不到把“爱”字说出口的重要性。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什么,孩子都能体会得到,就算不说,孩子也能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和爱心。

  有人说,爱并不一定要说出口。在情人之间,或许行得通,可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必须很明确地表达出来。

  就只是这么一个字,说出口和藏在心里,是有很大区别的。情感是很微妙的东西,如果仅仅把它藏在心里,对方就不能真正准确地感受得到,尤其是孩子,有时他甚至不确定你是否有这样的情感。这时,就需要你明白地告诉孩子,你是如此地爱他。

  “我的孩子,妈妈好爱你哦!”

  “宝贝,妈妈非常爱你!”

  “小家伙,爸爸爱你!”

  这样的话往往让一些父母羞于启齿,他们还不习惯这样与孩子对话。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话显得矫情、肉麻、做作,甚至多余。都是一家人,还老说爱不爱的,有必要吗?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错了。正因为是一家人,才要互相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爱。这是家人相处的基调,有它才有生活的和谐。

  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是特别依赖于父母的,只有待在父母身边,他们才觉得舒心和安全。但是,生活中,父母难免照顾不周,难免责骂孩子。一旦孩子处在这种境地,他就可能怀疑并且害怕爸爸妈妈再也不爱自己了。没错,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也看得见;但是,父母也有责骂孩子的时候啊。如果你从来不对孩子表达你爱他的心意,他真的会搞不明白你到底爱不爱他,是真爱他,还是假爱他。

  难道一句“孩子,我爱你”就能解除他的担忧吗?父母往往对这句话的作用表示怀疑。不用怀疑了。对于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往往是最可信的。何况,当一个母亲真的对孩子说这种话的时候,她的内心也确实充满了爱子的柔情。就跟婴儿听到母亲的声音就安静下来一样,孩子听到父母爱的表达,会全身放松下来,并且心情愉悦。

  还有些父母平时面对孩子是比较严肃的,你不能说他们就不爱孩子。他们有可能比别的父母更爱孩子,只是不喜欢跟孩子嘻嘻哈哈,总觉得应该保持家长的威严。这样的父母,除了让孩子觉得畏惧,还给了他一种错觉:你们根本不爱他。

  所以对孩子说句“妈妈(爸爸)非常爱你”,会让他感到心安。

  爱是世上最美的语言

  有人说,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它的美就在于,它让人感到一种精神的安慰与依靠。人都是害怕孤独的,只有爱,才让我们觉得身边有人在陪伴,才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全。孩子的心单纯无瑕,他更需要来自于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爱给他的是安全感和满足感,让他感到自信。

  你真诚地告诉孩子,他是最可爱的,是你最喜欢的孩子,你特别爱他,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会努力去做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经常对孩子说“我很爱你”的父母会知道,当对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总是会回应一句:“妈妈,我也爱你!”也许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爱的含义,但他肯定懂得,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感,是喜欢一个人的表示。这句话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也能让他懂得回赠别人以爱。

  一个心中充满了爱的孩子,将来定会有丰富美好的心灵和自信宽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