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会计基础大题真题:银行要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19:50
近一时期,有关部分温州老板们“跑路”的消息充斥着各个媒体,也冲击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很多人不禁要问:以富裕、能干又有经营头脑而闻名中外的“中国犹太人”为何要跑路?前一时期,FT中文网中的一篇文章《要不要救溺水民企》让我不禁想起若干年前亲身经历的几件事,也许从中可以看出温州老板们“跑路”的渊源。


十七八年前,我东挪西凑,碾转多次借到了几千元开始卖些小东西。从最初的一节柜台到后来的几个店面,生意上跌跌撞撞,几年下来总算达到了可以称得上是个生意的状况。在此期间,每当旺季到来之时,总有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发生,而银行对我们来说却永远都是遥不可及。虽经多次努力,但银行却没有一点点希望给我们这样的个体户贷款。我们租的店面不能抵押贷款,我们的货物不能抵押贷款,我们的房子不是自己的或者太小了也不能抵押贷款,即便是和他们协商哪怕是高息三个月的短期周转都没有一点点的可能性。银行的人都说:“你们向亲戚朋友转借一下吧”。银行的大门对我们这样的小生意人来说永远是关闭的。所以,每年借钱的时候都是最艰难的时期。以三分的高息向亲戚朋友转借,三四个月的旺季过后立即归还。遇到生意不好的年份,到期还钱的压力确实很大。

由于我们的供货商都是温州人,也就时常和他们谈起资金周转的难题,发现他们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境遇,但不同的是他们借钱却比我们容易多了,随便找几个温州老乡就帮他们渡过了难关。我也亲眼目睹在几年时光里,他们从一个个小作坊一天天成长壮大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他们说:“都一样,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踏破银行的门杴都借不到钱的;企业做大了以后,银行的人都趴在你办公室里,天天追着要贷款给你。我们起步时是老乡们帮忙借钱走过来的,现在我们有钱了,有老乡来借自然是给他们,还比银行划算,这太正常不过了。”温州同乡之间的相互高利借贷已是一种民风,民间相互的信任度和好感度已远远超过了对银行的信任和好感。

无独有偶,那个时候有个朋友,他的客户是广东人。他说每年他收款时都是亲自到广东去,好吃好喝招待过后,需要结多少款相互一算,不管是十万八万,直接从屋里拿了现金结帐。他们那一带的老板们有很多有钱人从来不把钱存银行,他们说那不方便(其实是心里觉得不安全),无论是借钱还是结帐都是直接从家里拿现金。那个时候能从家里拿出一、二万对内地来说已不容易,而几十万的现金随时在家里放着对我们来说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那里已是一种民风,一种对自我的信任,一种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借贷的信任。

这种信任,无论它是畸形的也好,是有益的也罢,正是它催生了民间借贷的高涨。简单一张借条,一个中间人甚至就是街上碰到的一两句话,这种借贷关系就形成了。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半载,钱生钱,短平快;人帮人,好名声。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既有实体企业、又有一定名望的大老板们一方面轻而易举地从银行拿到贷款,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贷给别人博得好名声,还有利可图。也许很多人一开始时贷款是用于生意周转,但这种借给老乡的利来得又既轻松又顺理成章,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在一个银行的还款周期里,资金在他这里有可能周转好几次,久而久之,有人进而专营借贷也就不足为奇了。孰不知,当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当旺季没有如意料之中到来,当这个完全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发生变化时,钱款没能如期收回,这个信任度下诞生的借贷关系链条就出现了断裂。如果同时有几个借款数额比较大的同乡而都不能如期偿还时,他就不可能去还银行的钱。更有不可思议的事情会发生,那就是当从银行贷的款到一定程度时,“欠帐是爷”、“债多不怕咬”已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公开而普遍的秘密时,“跑路”是不是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作为一个既非专业评论人士又非金融从业人员的人,我无法对这一现象做更多专业的分析和比较,只是就这些事实而言,当下西方的“华尔街革命”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蔓延至全球,拷问西方的金融系统并令银行界及政府陷入沉思之时,我们的银行系统是否也该深思如何去做到“雪中送碳”而非总是“锦上添花”?进而是“巧手补花救漏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