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艾灸”疗法介绍集锦交流讨论 内经300 句选自 章恪 编著 《内经》名言三百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46:48

“艾灸”疗法介绍集锦

集锦, 疗法, 艾灸来源:互联网
       艾草的功效
       艾草,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袪风邪等用途,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艾粄"等应节食品之外,还有人将艾草、茅草、抹草、柳枝、桃枝等药草悬挂门口,当作避邪之物。
       艾,又称香艾、苦艾,味苦辛,性温,入肝、脾、肾经,最大功效为袪湿散寒、止血止痛,另外还有温血活血、健胃强壮等功效。
       艾草主治吐血,对于直肠出血、子宫出血、月经失调、经闭、少女痿黄症、虚寒阴冷、贫血等妇科病极佳,为妇科良药。
       因具有袪寒湿功能,可治关节痛、神经痛、头风头痛、腰骨酸痛和胸痛等痛症,还可治下痢、胃溃疡、盲肠炎、除腹水、止冷痢吐泻,亦可配合其它治癌药草,治疗甲状腺癌和鼻咽癌等。
       治妇女产后血崩,以海金沙、凤尾草、茅根、球蕨、侧柏等煎汤后,将药汤加入艾心叶、益母草、竹叶菜、丝瓜、水芹菜、和藕粉一同绞汁,具特效。
       治胃溃疡,以艾心叶、紫茉莉、木瓜等作精力汤,数日内见奇效。  
       艾叶平时可用来煎蛋或煮蛋吃,对于久年头痛、神经痛、腰酸背痛、崩漏下血诸症,具有极佳食疗效果,且同时为温补药膳食品,可醒胃,为虚冷者的长效性"威而刚"。
       艾草更是自古以来艾灸袪风行血的唯一良药,不过治疗癌症时,必须与半枝莲、蒲公英??等治癌圣药合用,才有实效。
       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但三年以上的陈艾却有可能治愈它。可见,人们对艾草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医认为,艾草具有?湿散寒、温经止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草对多种细菌、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艾草的加工和制作方式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艾条的制作: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艾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古方法治现代病 专家教您"艾"护"四大金刚"
       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容易腰酸背痛,经常穿“露脐装”的女孩容易痛经……,针对这些“现代病”,艾灸推拿专家范长伟研制出一套艾灸治疗方法。
       艾,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中药材。艾灸,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来熏酌特定的穴位。中医认为艾灸能使人元气充足,精力旺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人体有几百个穴位,怎样拿捏得更准确?艾灸推拿专家范长伟认为,人体的关元、命门、三里、中脘是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利用艾火长期温灸可以健脾合胃,滋养五脏六腑。
       范长伟介绍说,“艾灸”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艾条灸,可以用点燃的艾条直接熏灸相关的穴位,二是用罐灸,用特制的艾柱,点燃后直接放在罐里,盖上盖子,用松紧钩带直接固定在穴位或痛点上。
       日前由北京出版社推出的专家养生丛书之一的《极简艾灸》介绍了范长伟经过8年研究得出的30种最常见的疾病的灸疗方法和75个常见穴位的取穴方法。
       “艾”护将给您的身体带来更多的爱护
       针灸是我国中医的传统“绝活”,如果把针灸换成“艾”灸效果会怎样呢?日前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专门介绍“艾”灸的书--《极简艾灸》,直观地介绍了30种最常见疾病的“灸”疗方法和75个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
       艾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生长。艾叶的药用历史悠久,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疾病。古书中记载可“止下痢、吐血、妇人漏血、利阳气、生肌肉、避风寒”。
       研究发现,艾叶中含有一种挥发油,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艾叶燃烧后生成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比未燃烧的艾叶的药用价值更高。通过“艾灸”的方法可以使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体内而起作用。
       “艾灸”就是把艾叶晒干捣碎制成艾绒,再把艾绒放在桑皮纸上卷成艾条,“艾灸”时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熏灼。北京绿岛自然健康中心首席专家范长伟介绍说,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容易腰酸颈疼睡眠不良而找不到原因,“艾”炙这一种自然古朴、绿色无创的治疗方法可以给人们更多的爱护。
       专家呼吁:中医传统灸疗亟需拯救 面临失传可能
       “中医看病靠的是搭脉,医生的三根手指放在病人的脉上,就知道得了什么病,但因为中药的价格比较便宜,很多医院开设的中医科越来越少,灸疗等一些传统治疗方法用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北京绿岛自然健康中心首席专家范长伟日前对记者说,虽然医学越来越发达,但中医传统的灸疗面临着失传的可能。
       范长伟介绍说,灸疗是我国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载于《左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灸疗就已经盛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扁鹊心书》等医学著作先后对灸疗有详细的记载,由于灸疗经济有效,便于掌握,在民间流传很广。西方的灸疗是中国传入的,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医生拉兰利用灸疗治破伤风、麻痹、骨髓疾病等。在亚洲,中国传统的灸疗先后传到朝鲜和日本。
       范长伟认为,灸疗适用病症非常广泛。比如痛经其实是寒气郁结所致,如果到西医那里去看,也不过是拿些止痛药,很难根治,如果用灸疗的方法,一个疗程就能好,最多花十几元钱。在医药费比较高的今天,更应重视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的灸疗。
       “灸是中国几千年的宝贝,如果没人用就很可能丢失。古人说'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大长今》里也有施灸的疗法,但可悲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灸疗起源于中国。”范长伟说。
       艾灸:白领养生新宠
       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们容易腰酸颈痛;压力过大的精英一族经常睡眠不良;喜欢在夏季吹空调、吃冰冻食物、穿“露脐装”的女孩多会痛经、手足冰凉……“现代病”正在入侵我们的生活,不少白领开始选择一种自然古朴的养生疗法——艾灸。
       艾灸遵循的是中医冬病夏治的原理,对都市白领常患的网球肘、鼠标手有奇效,还可以通过不同穴位,治疗风寒感冒、外感咳嗽、痔疮、颈椎综合征、胃痛、腹痛、便秘、失眠、贫血、痛经、月经不调、落枕等症状。专家建议,30岁之后,每年1次艾灸,可以调节体液,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提高抗病能力。
       艾灸疗法很简单:用艾绒做成大小不同的艾条或艾柱(一次使用剂量的“小艾条”),在穴位上或疼痛部位烧灼、熏灸,使热量通过刺激穴位进入经络,达到温经通络、祛寒除湿、养身保健的作用。与针灸的针刺灸法不同,艾灸是通过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进行施灸。平时可以应用最普通的艾条、艾柱,也可以使用温灸包、温灸棒、灸罐等工具配合。
       艾灸,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也有疗效。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光谱,是一种适合人体治疗的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和免疫功能提供能量,改善和修复病灶。
       医生建议,艾灸的时间根据病情与部位而定,一般每次约20分钟;施灸过程中如感觉太热,可适当将艾条抬高散热;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凡属实热症、阴虚发热者不宜用艾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亦不宜施灸。
       重拾被遗忘的“艾灸”
       如今在大都市里,不穿西服只认布鞋,不看电视只读古书的人不多见,而对养生颇有研究的范长伟十几年来一直这样坚持着。每天8时左右,他准时带着“徒弟”在北京西山附近的灸草堂前打太极拳,到了9时,随着CD机播放的悠扬舒缓的古琴曲,伴着袅袅升起的艾草的香气,他为客人推出的“艾灸养生”也就开始了。
       “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大,焦虑紧张的心情会引起身体不适,这正是中医所说'七情所伤’。因此,心情平静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和其他的“医生”不同,范长伟先给来灸草堂的每一位客人斟上茶,几杯清茶入口,待客人心情平静、气定神闲后,他再开始施灸。
       每天都穿着黑色对襟棉布上衣的范长伟说,他的兴趣是关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所有东西,所以他喜欢听古琴,喜欢打太极拳,喜欢和他的徒弟们一起读“**规”。他说他的愿望是让年轻人多了解中国古老的养生文化。表面看来,范长伟很悠闲,但他的内心却非常着急,除了给客人保健,他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拯救灸疗。“灸法快被人们遗忘了。”他说。
       范长伟年幼时,妹妹得了小儿麻痹症。不管刮风下雨,他每天坚持带妹妹去一个老中医那里按摩针灸,数年后,妹妹能够自己行走了。范长伟也立志学习中医。1990年他来到北京,拜著名针灸专家韩温溪为师,学习艾灸、推拿将近八年。1997年底,范长伟在北京西城开了个小诊所,从那时起,他到底为多少人看病治疗,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凡是来看病的人,他都会尽心竭力地为他们解除痛苦,有钱的随便给点,没钱的看完就走。
       范长伟说,祖国的中医药学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宝库,其理论根基是经络学,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式,和针(疗)、灸(疗)、汤(药)、推(拿)四种治疗方法。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的作用机理都是力求疏通经络,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灸疗就是用燃烧的艾草在人体的穴位上熨、灼,使热量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达到疏通经络、祛寒疗疾、养身保健的作用。而用艾草进行灸疗,则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保健方法。
       现代研究表明,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光谱,是一种适合人体治疗的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和免疫功能提供能量,改善和修复病灶。民间亦有“家有艾火不求医”的说法。遗憾的是,艾灸,祖国中医药学宝库中的这颗璀璨明珠,到了近现代,正面临绝境,一些医院的针灸科也是有针无灸。但是起源于中国的灸疗,却在日本、韩国绵延生息,日本的北海道一直有“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的说法;韩剧《大长今》中对艾灸也有具体的描述,韩国人甚至认为艾灸是他们发明的。
       为什么老祖宗留下来的灸疗方法日渐衰落?范长伟发现艾灸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艾灸器具简陋,操作麻烦,稍不留神就会烫伤皮肤。从2004年起,他开始潜心研究新的艾灸器具。2005年,经过无数次改进的“范氏艾灸罐”诞生了。精心炮制的艾粒点燃后牢牢地插在艾灸罐里面的金属针上,罐外的手柄既方便艾灸罐在病人身体上移动,还可以调节灸疗的温度。通过罐外的两个环,艾灸罐能很方便地固定在病人身体的任何部位。在此基础上,价格低廉的艾条、方便实用的兜肚、疗效显著的艾草汤,一系列与艾灸相关的治疗、保健产品开发出来了。
       在总结前人对灸疗研究的基础上,范长伟创立了“四穴(命门、关元、三里、中脘)养生法”。他用两年以上的陈艾辅以其他中药制成了艾条对“四穴”进行熏酌以减轻病痛,治疗感冒、痛经、胃痛等常见寒症的方法极简便,且只花很少的钱。2006年范长伟把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范长伟极简艾灸》一书出版发行,一些经常腰腿疼的患者对照书上的图示,就可以在家里进行“艾灸”了。
       无烟扁灸条功用
       无烟灸条是在传统灸条和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造成。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无烟扁灸条既保持了传统灸条疗效,又具有灸力强劲,无烟、耐燃、气味芳香和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主要成份:艾叶,羌活,细辛等。
       功能与主治:温经散寒驱风,行气活络,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主要用于风、寒、湿痹痛,痿症,虚寒咳喘,泄泻,胃脘冷痛,遗精,阳痿以及各种灸法的适应病症。
       使用方法:块结合将灸条点燃,对准穴位,以感觉温热舒适,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灸二十——三十分钟为宜,或遵医嘱使用。
       范长伟与艾灸疗法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焦虑紧张的心情给身体带来很多不适。这就是中医所说“七情所伤”。心情平静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范长伟看病,总是先给来灸草堂的病人先斟上茶,清茶入口,待客人心平气定后才开始例行灸疗。
       对于只穿布鞋、不看电视、只读古书的人范长伟,对养生颇有研究。十几年来他一直坚持每天8时左右,带着“徒弟”在北京西山附近的灸草堂前打太极,9时会在悠扬舒缓的古琴曲的袅袅声中,享受着艾草独特的香烟味,为客人做“灸疗养生”法。
       范长伟的兴趣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他喜欢听古琴,打太极,喜欢和徒弟们一起读“**规”。表面看来,范长伟真是很悠闲,其实,除了给客人灸疗保健,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拯救灸疗。因为,“灸法快被人们遗忘了。”
       年幼时期的范长伟,由于妹妹得了小儿麻痹症,这使得他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坚持带妹妹去一个老中医那里做按摩和针灸,数年后,妹妹终于能够自己行走了。此时的范长伟开始立志要学习中医。
       1990年,范长伟来到北京,拜著名针灸专家韩温溪为师,用了近八年的时间悉心学习灸疗和推拿。1997年底,范长伟终于在北京西城开了个小诊所,从那时起,开始用灸疗为民众看病治疗,尽心竭力地为他们解除病痛的痛苦。
       祖国的中医药学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宝库,其理论根基是经络学,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式,和针(疗)、灸(疗)、汤(药)、推(拿)四种治疗方法。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的作用机理都是力求疏通经络,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灸疗就是用燃烧的艾草在人体的穴位上熨、灼,使热量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达到疏通经络、祛寒疗疾、养身保健的作用。而用艾草进行灸疗,则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保健方法。
       在我国民间,亦有“家有艾火不求医”的说法。遗憾的是,艾灸,祖国中医药学宝库中的这颗璀璨明珠,到了近现代,正面临绝境,一些医院的针灸科也是有针无灸。但是起源于中国的灸疗,却在日本、韩国绵延生息,日本的北海道一直有“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的说法;韩剧《大长今》中对艾灸也有具体的描述,韩国人甚至认为艾灸是他们发明的。
       为什么老祖宗留下来的灸疗方法日渐衰落?范长伟发现艾灸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艾灸器具简陋,操作麻烦,稍不留神就会烫伤皮肤。从2004年起,他开始潜心研究新的艾灸器具。2005年,经过无数次的改进,“范氏艾灸罐”终于诞生。由精心炮制的艾粒点燃后牢牢地插在艾灸罐里面的金属针上,加之罐外的手柄,既方便艾灸罐在病人体部自由移动,也可以调节灸疗温度。罐外的两个环,更方便艾灸罐固定在病人身体的任何部位。在此基础上,价格低廉的艾条、方便实用的兜肚、疗效显著的艾草汤,等等,一系列与艾灸相关的治疗、保健产品也被逐步开发出来。
       总结前人对灸疗的研究后,如今范长伟创立了“四穴(命门、关元、三里、中脘)养生法”。他的陈艾辅以其他中药制成了艾条对“四穴”进行熏酌以减轻病痛,治疗感冒、痛经、胃痛等常见寒症的方法简便,更能让病人花更少的钱。2006年,范长伟把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范长伟极简艾灸》,并出版发行,而今,腰腿疼的患者可以按照书上的图示,足不出屋就可以行使灸疗。
       灸最常见的几种疗法
       艾灸法是灸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穴位,以治疗疾病和保健的一种方法。又可以分为艾炷灸,艾条灸,艾熏灸等。
       艾炷灸是将艾炷直接或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
       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称直接灸。
       直接灸又分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使局部组织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无瘢痕灸:又称为非化脓灸。施灸时把小艾炷放到穴位上点燃,当患者感到皮肤发烫或灼痛时,便将艾炷去掉或压灭,另换新艾炷施灸,以局部皮肤变红为度。
       间接灸又称为间隔灸法或隔物灸法,是指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物品进行施灸的方法。
       艾条灸是用艾条在体表一定部位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艾条灸包括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简便易行的悬起灸在生活中最为常用,包括温和灸、雀啄就和回旋灸。
       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部位约3厘米处进行熏烤,一般以灸至局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本法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雀啄灸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悬置于施灸部位之上,一上一下地活动施灸,像鸟啄食一样,本法适用于昏厥、儿童疾病、胎位不正等。回旋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然,在距离施灸部位皮肤3厘米左右的距离,往复回旋施灸,使患者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局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本法适用于病变面积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损伤、皮肤病等。
       灸疗器具解说:温灸架
       结构说明:
       1、顶管:内壁夹有不锈钢簧片可以夹持艾条上下移动,并适用于粗细不同的艾条(不要随意旋动)。
       2、支架:是灸架的主体。既便于清除灰烬又利于通风燃烧。改进后的主体还有着保温聚热遮挡烟尘等功能。
       3、防护网:能防止艾火脱落烫伤皮肤,为安全起见所设的隔离层。
       4、底绊:用以勾住橡皮带,固定支架用。   
       5、橡皮带:套住底绊,固定支架用。
       6、灭火管:用以熄灭燃烧剩余的艾条。
       使用方法:
       选定治疗部位,用松紧固定灸盒两边底袢,系好松紧带,将艾条点燃后插入顶管中,上下移动可调节合适的温度,多孔灸盒还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增减火头或按相应的孔穴插入艾条,为了能使艾条能在盒内充分的燃烧,特在盒体前后设有透风孔,且可随时观察燃烧情况,当艾火烧至不锈钢管处时,应及时将艾条向下插送,以防烧松盒盖,灸治完毕后,应将盒体倒置,用手轻弹,便可轻松的将灰烬从盒体右方的方孔内排出。
       灸架(分单孔、双孔、四孔、六孔等等) 交流讨论 内经300 句选自 章恪 编著 《内经》名言三百句






整体观念

1 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2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3 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4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5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6 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7 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8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9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阴阳五

10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11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12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13 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14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15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16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17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18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20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21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22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23 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

24 阳化气,阴成形。

25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26 阳加于阴谓之汗。

27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8 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

29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阻离决,精气乃绝。

30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1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32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33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34 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35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36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3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38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脏腑理论

39 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40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41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43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4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45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46 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47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48 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49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50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
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51 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52 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

53 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54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55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人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56 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5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58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59 四支者,诸阳之本也。

60 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61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62 耳者,肾之官。

63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64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65 肝者,罢极之本。

66 肾者,水藏,主津液。

67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68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69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70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

71 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72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73 肺朝百脉。

74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

75 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76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77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78 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79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

80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

81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82 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83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84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85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气血精神

86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87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88 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89 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愧。

90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91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92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93 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

94 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95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96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97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98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99 血气者,人之神。

100 汗者,精气也。

101  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

102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03 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104 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

105 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106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107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108 神者,正气也。

109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110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111 精者,身之本也。

针灸经络

112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113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114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115 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

116 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117 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118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119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120 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121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122 皮部以经脉为纪。

123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124 邪在府,取之合。

125 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

126 足阳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

127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128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129 刺实者须其虚,刺虚者须其实。

130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人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131 浅深不得,反为大贼。

132 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133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134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135 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136 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137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脉宗气也。

138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

139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140 徐人徐出,谓之导气。补写无形,谓之同精。

141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142 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143 能别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144 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145 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

146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147 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

诊断技术

148 凡治病必察其下。

149 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

150 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涩者,皆难治。


151 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炳;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152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153 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154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天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155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

156 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157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158 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必败,败者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159 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160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其所病矣。

161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162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163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164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65 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夹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字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藏六府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

166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167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病因病机

168 三阴结谓之水。

169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170 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蹙。

171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172 风者,百病之长也。

188 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189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缨短,小筋弛长,绠短为拘,弛长为痿。

190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191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192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193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194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195 阳道实,阴道虚。

196 形寒寒饮则伤肺。

197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198 肠中热,则出黄如麋……肠中寒,则肠鸣飧泄。

199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00 饮食劳倦即伤脾。

201 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202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203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204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205 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206 胃不和则卧不安。

207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

208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209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210 诸气胶郁,皆属于肺。

21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12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13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214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215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216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217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218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219 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220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221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222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23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22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225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26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27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228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膑胀。

229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230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231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232 湿胜则濡写。

233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234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235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治疗思想

236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237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238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239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240 开鬼门,洁净府。

241 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恶,无失正,绝人长命。

242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243 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244 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245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246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247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248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249 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250 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364

251 血实宜决之。

252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253 坚者削之。

254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

255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256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

257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258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259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260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

261 治病必求于本。

262 治痿者,独取阳明。

263 宛陈则除之。

264 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265 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

266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

267 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

268 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

269 逸者行之。

270 惊者平之。

271 散者收之。

272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养生保健

273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274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275 以母为基,以父为椐。

276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277 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278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279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280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28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82 恬儋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83 病势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284 能知七损/\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贝悍衰之节也。

285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86 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287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288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以人为本

289 人者,天地之镇也。

290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以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291 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292  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293  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294 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295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

296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297 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运气学说

298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299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300 不恒其德,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

301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302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303 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304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 本帖最后由 koook 于 2010-6-27 17:2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