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里存货公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文物事业健康发展 为文化强省建设作贡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3:50:1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文物事业健康发展 为文化强省建设作贡献[2010-05-21]

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 陈爱兰

(2010年4月18日)

一、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从国际看,这次金融危机,既是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虚拟化的冲击,也是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的冲击;既是对过度负债消费和过度依赖资源消耗方式的冲击,又是对有增长无发展的冲击。透过危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确实不可持续,调整势在必行。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从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审视转变到了对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审视。从全国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如果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发展难以为继。从全省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巨大发展变化,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省情和阶段性特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上述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暴露和凸显,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为紧迫。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也为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必须见势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工作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事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

二、文物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中的作用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文物资源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决定了文物工作对于建设文化强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直接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文物不可再生、地下文物分布不可预知的客观特点,决定了基本建设前必须事先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发掘。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不仅有利于抢救保护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消除工程地下安全隐患,为工程安全及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文物调查、勘探、发掘成为经济社会各项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环节,承担相应工作的各级文物部门和各考古发掘单位成为基本建设中的先遣部队。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原则,克服人员少、野外作业环境差等困难,全力以赴、优质高效地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先后配合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高速公路、铁路快运专线等40多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完成考古发掘4100余项,不仅抢救保护了一大批珍贵文物,而且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为工程建设赢得了时间。如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全长1431公里,在河南境内为731公里;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淹没面积共370平方公里,河南境内为170平方公里。南水北调工程涉及我省文物点多达330处,需考古发掘总面积为85万多平方米。在中线工程涉及的鄂、豫、冀、京、津5个省市中,我省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任务最重,占总工作量的50%以上。自2005年工作启动以来,我们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全国近40个考古发掘单位全面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完成文物保护项目150余个,发掘面积达47万多平方米,抢救发掘文物近5万件(组),并搬迁了一批古墓葬、古建筑,受到国务院调水办和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省文物局也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征迁工作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为加快发展凝聚力量和智慧。文物博物馆单位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传播灿烂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物保护维修、开放展示、宣传教育,把中原文化的丰富内涵、演变过程、杰出成就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方面可以使人们感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追忆历史,增加知识,得到各类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参与性的精神享受,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让公众在参观学习中认知、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厚重,提升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自信心。近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维修、大遗址保护展示等举措,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力量和智慧。截至目前,全省已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103家,2009年共举办各种展览400余个、接待观众1700多万人次,我省广大博物馆、纪念馆进一步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3.有力支撑旅游业快速发展。文物事业兼具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文物旅游、文物流通、依托文物资源开发的产品和服务等都是文博事业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具体体现,并在新一轮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引擎”。因此,保护文化遗产也是发展生产力。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社会及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国内外都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西方,早期由国家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最先考虑的基本上都是社会效益。如法国对巴黎圣母院的维修,瑞士对伯尔尼名城历史保护区的保护,政府设立机构,制定法律规章,投入巨额资金。开始时阻力也很大,但数十年后,人们发现当时对文化遗产保护花大力气的地方,正是今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地方,是生产力发展最有效、最持久的地方。意大利经过修复保护后的文化遗产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每年带来的旅游外汇收入超过90亿美元,仅庞贝古城,每年接待的游客就超过了200万人次。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遗产游也成为该国旅游业的主要支柱。今天,在国内许多地方,人们也深切地体会到,文化遗产保护在展示形象、改善环境、提升品位、助推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财政拨款占同期GDP的0.018%,而同期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占GDP的0.143%,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是同期财政投入的8.1倍,即文物系统财政投入1元给国民经济所带来的产出为8.1元。河南文物浩若繁星、璀璨夺目,地位和影响享誉海内外,是发展旅游业、扩大入境游的比较优势和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大文物维修开放力度,实施服务展示功能提升,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文物开放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省已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00多处,在全省3家国家5A级景区中,文物景区有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2家;在全省60多家国家4A级景区中,文物景区占半数以上,各类文物资源已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4.积极服务开放带动主战略。文物资源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象征、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载体和亮丽名片。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国际文化交流,可以进一步提升我省文物资源大省的地位和影响力,充分展示中原文化的辉煌、多彩河南的魅力和当代河南的勃勃生机,提高我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全省开放带动主战略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载体、创造机会。近年来,我们紧密配合全省对外开放大局,主动加强与外国政府和民间文化组织的合作,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对外交流合作作为有力抓手,努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物交流格局。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嵩山历史建筑群即将于今年7月提交在巴西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省文物对外交往的金字招牌。“十一五”时期,我省举办或参加文物对外展览20多个,遍布五大洲,涉及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南非、美国、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河南博物院和日本奈良博物馆结为友好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开展长期合作。洛阳博物馆与韩国扶余博物馆结为“姐妹馆”。我们与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门合作开展文物科技保护人才培养,2009年首批选派16名专业技术人员赴意大利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在对外交往中,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我们逐步打造和树立了多个文物对外合作交流的品牌,推动中原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

三、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作贡献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河南文物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目前,一些地方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高、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渠道不畅、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能力有限等,很大程度上在于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单位合作共建、田野文物保护群防群治、多部门联合防范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等新机制都亟待健全完善。二是文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尚未得到长久改观。随着世界范围内文物收藏热的升温,文物潜在经济价值凸显,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盗掘、盗窃、倒卖、走私等各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并呈现职业化、网络化、暴力化、智能化特点,我省各类文物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重要目标,文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三是各地文物事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方文物管理机构和保护研究机构力量薄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物保护、利用、管理各项工作长期低水平徘徊,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断加大,影响了我省文物事业的均衡发展。四是文物科技保护人才不足。随着文物保护领域的扩展和保护任务的加重,现有文物科技保护人才严重匮乏,文物修复、古建维修、考古发掘、文物鉴定等方面人才缺环缺项,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机遇和挑战,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物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勇于创新、狠抓落实,不断提升文物工作不平。

1.正确引领,科学把握文物事业发展方向。文物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文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特殊公共资源。无论是从事业的性质,还是从资源的特点,都决定了文物工作应当也必须由政府主导进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认识和工作行动统一到《文物保护法》上来,准确理解和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有效发挥管理者、服务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正确引领社会力量、生产要素、资金人才向文物事业倾斜汇集,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要以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影响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薄弱、经费短缺、人才缺乏等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务必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用科学的制度安排推动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转变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片面观念,坚持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决克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功利主义倾向,先维修、后开放,分步骤、有计划实施。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用科学的规划统筹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城乡发展、旧城改造、旅游开发、改善民生的关系,不仅要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而且还要做好每一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中长期保护利用规划,做到既全盘统筹考虑,又具体慎重对待,着眼长远、服务大局、有效保护、永续利用,保证文物事业始终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及时跟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文物工作只有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才会真正赢得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将发展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把文物事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谋划、去实践,以文物保护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用发展成果反哺文物保护,在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使自身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得以稳步发展。近年来,我们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做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较好实现了经济社会建设与文物保护的两利双赢。如:近年来,我们加强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探讨紧临黄河的汉霸二王城的文物保护和堤岸加固问题,制定了既利于城址保护、又利于黄河安全的加固方案。按照方案,其先后投入几百万元资金,从汉王城到霸王城修建了总长2000多米,旨在控制黄河河水的“控导工程”(俗称条坝),有效防止了城垣因河水冲刷而不断坍塌。2007年,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时,发现线路将穿越位于临颍县台陈村的台北首任知府陈星聚墓。我们积极协调建设单位,大力宣传陈星聚建设台北、保卫台湾、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突出事迹,以及墓园对促进豫台两地交流的重要意义。建设单位最终将线路东移200米,避开了墓园。漯河市也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对陈星聚墓园进行了整修,并以墓园为依托建成陈星聚纪念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积极服务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局,累计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000余万元,重点对登封中岳庙、观星台、会善寺,开封城墙、延庆观玉皇阁,淮阳太昊陵,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浚县大伾山摩崖大佛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保护,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发展仍是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第一要务,投资仍然是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省上下正在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我们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既切实履行职责、又积极提供服务,提前介入、及时跟进,扎实做好各项文物保护工作,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3.乘势而上,借力推进文物事业跨越发展。文物资源具有显著的文化、教育、经济功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新一轮区域竞争的重要依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提升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这为文物工作实现跨越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着力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进一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经营服务意识,以公众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利用形式、拓展利用空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切实把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要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机遇,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当地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和对外开放文物保护单位的功能提升,通过挖掘、包装、整合、策划等众多手段,打造更多适应广大群众要求的文物陈列展示精品,使文物工作在发展成果惠及民众方面有所作为。要抓住体制机制创新的机遇,围绕文物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创新职责明确、运作高效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健全运转协调、配合有力的多部门协作机制,积极引导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建设,努力构建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系。要抓住项目带动的机遇,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加快完成一批博物馆建设、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维修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的规划和方案编制工作,突出重点、储备项目,多举措、多渠道,积极争取发展改革、财政等各方面的资金支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文物事业跨越发展。要抓住开放带动的机遇,有效挖掘整合丰富的文物资源,创新陈展形式、丰富展览内容,精心打造文物外展品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河南文物的国际影响。

4.扩大影响,有效培育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深入持久地开展文物宣传工作,是扩大文物工作社会影响,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要大力宣传丰厚的文物资源。我省是文物资源大省,文化遗产数量多、品类全、价值高、分布广,文物宣传工作资源丰、题材多、潜力大,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要采取专题报道、系统推介、学术研讨、公共论坛等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我省文物资源的独特地位、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等,提高遗产知名度,增强社会影响力。要大力宣传文物工作的丰硕成果,让全社会见物、见人、见精神。“见物”,就是要把考古发掘、古建维修、科学研究等文物工作对社会的重大贡献,通过陈列展览、向社会开放、出版研究成果等等,直观、形象、生动地公诸于社会。“见人”,就是要让公众通过对“物”的认识,了解我们的专家、学者和先进人物,了解我们这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工作队伍,使我省文物队伍的影响冲出河南,走向世界。“见精神”,就是通过向社会开放的“物”和充满生机活力的“人”,向全社会彰显我省几代文物工作者传承不绝的自我加压、负重前进、甘于清贫、忠诚事业、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文博创业精神。通过“见物、见人、见精神”,让文物工作影响社会,感动社会,努力争取全社会对文物工作的理解、认可和支持。要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注重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注重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宣传、注重重大特色活动宣传、注重文博单位阵地宣传,进一步拓展公众获取文物信息的渠道,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5.打造队伍,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文化强省建设,人才队伍是关键。文物工作牵涉范围广、涉及专业多,不仅需要熟悉历史、考古、博物馆等方面的研究型人才,而且需要精通法律、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型人才。人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和社会系统教育培养而成的。因此,不仅要珍惜爱护人才,更应当注重发掘培养人才。要抓紧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按照学历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开门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与素质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文博队伍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举措等,努力建设一支学科门类完备、年龄梯次合理、工作作风优良的文物工作人才队伍。要进一步深化文博单位内部管理,健全文物系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配套政策,完善选优用优、注重实绩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发展活力。要创新文物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打造境外合作培训品牌,采取选派赴外深造、委托高校培养、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文博队伍建设,努力使文物系统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成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有用之才。要重点加强文物科技保护人才培养,积极争取人事、财政等部门支持,加大文物修复、古建维修、考古发掘、文物鉴定等方面缺环缺项人才培养的力度,大力引进短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并在科研资金、生活待遇等方面予以保障,为我省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打好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