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息现金流: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7:28:11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与对策王勤#TRS_AUTOADD_1188366135383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188366135383 P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188366135383 TD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188366135383 DIV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188366135383 LI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

 

但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比如,有人认为不应该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应让其自然生成;有人认为还是应该像过去的“目标教学”那样,严格按预设目标进行;还有人认为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就是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要与三维目标一一对应;而更多的教师则是无所适从。于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种种误区:有的笼统、偏执,有的死板缺乏灵动性,有的目标淡化,有的甚至没有目标等等。

 

基于对上述问题和误区的深入反思,本文列举归纳了误区的表象特征,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进而详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最后,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走出误区的途径,提出了新课标下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策略,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

 

本文就“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与对策”进行探讨,试图解决当前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一个参考,为阅读教学的最优化提供一个有利条件。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目标   误区与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

一、表象特征

二、原因分析

第三章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澄清相关概念

二、理解课标精髓

三、弄清主要关系

四、确定教学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目标设计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具体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目标的陈述,必修课程又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具体陈述。

 

新课标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达成度。三个维度的要求具体地、有层次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可见,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比如“教学目标”这一老话题在今天又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研究之处:有人说新课程提倡开放性教学,不应该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有人说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生成,不应该强调教学目标,而应该提倡非预设性教学;有人把新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对应;还有人认为没有目标的教学杂乱无序,还是过去的“目标教学”最好;也有人觉得,最有效果、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一课一得”。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使得教师们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上感到无所适从,于是目标设计上的诸多误区也随之表现出来,比如,有的目标设计笼统、偏执,有的死板缺乏灵动性,有的淡化了目标,有的甚至没有目标等等,这些问题和误区制约、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

 

二、研究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来选择和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案,而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是完成最佳教学方案的第一步。确立好准确到位的教学目标,然后灵活机动地实行之,以规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可能的结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合理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预期的目的。

 

落实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确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今人们谈论更多的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建构主义、对话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等。但无论什么教育和学习,都应该在具体的目标指向之内进行。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存在着许多具体问题,诸如上文所提到的内容。某些一线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这一环节中,处于一种茫然或无序状态。“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与对策”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具体问题而做的一个研究课题。其目的是探索出一条适合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路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最优化提供一个有利条件。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在课程改革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促使广大语文教师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内涵,进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化设计,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既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立足点,也是本文的立意之所在。

 

第二章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

 

一、表象特征

 

新课程的理念与前景是非常美好的,目前身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不同程度地憧憬和实践着,但具体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又表现的不是那么美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茫然也不断出现,进而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也就明显的表现出来:

 

(一)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困惑

 

1、概念理解上的困惑

 

在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施中,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一般不难把握,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到底是什么意思,三维目标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是许多一线教师不甚明了的问题。

 

2、具体操作上的困惑

 

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还要不要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如果一定要确定课堂教学目标,那么,由谁来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是预设好还是自然生成好?

 

编写教案时,是不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与三维目标一一对应?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具体到一课书或一节课(一课时)时,到底该如何操作?

 

(二)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

 

目前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着诸多误区,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无目标型

 

这种无教学目标的教学早已存在,正所谓“铃声一响,走进课堂;要讲什么,等我来想”。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现象。有些教师一味强调“自主”,讲什么,由学生来定,教师完全跟着学生走。他们对学生完全听之任之,口口声声说是“以学生为主体”,是“尊重学生的意见”,是“满足学生的需要”,这种做法其实恰恰背离了新课标精神。

 

【教例】

 

某师教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上课后问学生要求讲什么,学生说,“鲁迅花那么多笔墨讲吃螃蟹的事情,有这个必要吗?”老师接过话来说:“好,这堂课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争来争去,一堂课倏忽过去了。[1]

 

2.目标笼统型

 

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得太大,与语文教育目的、与课程目标混为一谈,如有人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一种是把课堂教学目标定得“放之四海而皆准”,千篇一律。如遇到散文就是美感教育,遇到诗歌就是意境鉴赏,遇到小说就是形象分析,遇到古文就是古汉语知识等,没有针对一篇课文的一个课时来实实在在地找准一个具体的目标,从而导致语文课热热闹闹地上了那么多,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并未相应地得到增长和提高。

 

3.目标偏执型

 

这里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目标设计上缺乏全面性。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着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情境化,它既应该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又应该适应教材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并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甚至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现象。

 

【教例】

 

有教师这样设计《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

 

① 确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 解本文比喻的含义和用词的精当,学习本文有层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这个教学目标就只预设了学习的结果,没有体现“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

 

另一种情况是凭教师的个人兴趣和爱好设计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师往往不顾学生实际,不管教材要求,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偏执一端,死钻牛角尖。

 

【教例】

 

某师教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欧也妮·葛朗台》节选),在分析课文时说,“同学们,我现在要大家回答三个问题,我估计不会有一个同学答得出来:第一,箍桶匠葛朗台是靠多少钱起家的?第二,他留给女儿‘暂时保管’的财产有多少?第三,女仆拿侬在他家干了35年,共得了多少报酬?”学生寂然无声,思考未果,然后老师宣布答案:

 

——葛朗台40岁娶了木板商的女儿,得了400路易。他用这笔钱贿赂标卖局监督店,并进行投机买卖开始暴发的。

 

——葛朗台留给女儿“暂时保管”的公债是600万,金币是200万,现金10万,加上不动产,财产总额是1900万法郎。

 

——女仆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干了35年共得2100法郎。他做到第20个年头时,葛朗台发狠赏了她一只旧表。[2]

 

4.目标淡化型

 

新课标提出了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的新的综合性学习理念。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在开展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时,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全方位地了解科学知识、文史知识、文化知识等,往往要求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资料,将语文课上成了其他课,完全淡化了语文教学目标。

 

【教例】

 

有教师这样上《胡同文化》一课:教师先播放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北京的多媒体音像资料,比如播放京韵大鼓《故乡北京》等歌曲,接着由学生分别展示自己在所谓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网络下载)的有关北京胡同的一些内容,有歌曲,有图片,有背景音乐等,确实视觉效果相当不错,学生兴致也十分高涨,但一节课热热闹闹上下来,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根本看不出来。

 

5.目标套牢型

 

这种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是与无目标型的教学设计恰恰相反,有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环环都精心设计,自然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上处处严格按预设的环节进行,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脱离预设的轨道,致使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刚刚闪现就被浇灭了。

 

【教例】

 

一位教师教学朱自清的《春》,在教学设计中有探究文章语言表达效果这一环节,其中一个内容是品味讨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这一片段如下:

 

老师:这个句子在结构上与一般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生甲:词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乙:“嫩嫩的,绿绿的”应该放在前面,修饰“小草”。

 

老师:同学们说得对,说明大家认真思考了。现在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将修饰“小草”的“嫩嫩的,绿绿的”放到后面,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阅读、交流)

 

生丙:主要起强调作用。

 

老师:不错。还有没有同学再补充具体一点?

 

生丁:“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后面更突出了“小草”的质地和色彩。

 

老师:很好!同学们补充得更全面了,还有没有同学进一步补充。

 

生戊:我和其他同学的意见有点不同。我总觉得“嫩嫩的,绿绿的”不是修饰这一句前面的“小草”,作者在这里用这个词应该是形容其他能看得见的小草。

 

(课堂陷入沉默)

 

老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戊:因为“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是看不见的,怎么能说是“绿绿的”呢?

 

生己:老师,他说得对。我曾经观察过,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不是“绿绿的”,而是嫩黄的、淡黄的。

 

老师:这个问题纠缠不清,我们不谈了。况且我们学习课文的任务也不是去考证。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也是这样说的。这里为了突出“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将修饰“小草”的词语放到了后面加以强调。同学们说是不是?

 

生:是。

 

(生戊、生己露出了疑惑的表情)[3]

 

二、原因分析

 

目前,在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误区,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概念模糊不清

 

对有关教学目标方面的概念模糊不清是造成教学目标设计误区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教学目标设计过于笼统,就是混淆了相关的概念,混淆了语文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区别,把语文教育目的等同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那种课堂教学无目标型的设计,更是思想混乱,所以有人才提出这样的疑问:在强调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是否还需要确定目标?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30年代就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4]加涅也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其原因是教学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5]看来读什么文章,读到什么程度都是应该有一定的目标的。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具体到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如果目标不明或者有偏差,教学行为就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二)对教学目标的设计重视不够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往往被忽视,因为不仅有语文教学大纲可供参考,还有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辅用书可供借鉴,其中不乏编写好的教学目标可供利用。调查显示,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大家更重视的是教学方法的探讨,很少有人会对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提出质疑,现在我们仍能看到很多教案,其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相当草率的,不少教案不乏东抄西凑、人云亦云;更有甚者,干脆就没有教学目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究其原因就是对教学目标的重视不够。

 

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全面性,这可能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侧重于陈述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活动后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有关,这种只重视结果性目标的设计,只对学习结果加以规定,虽然具体、明确、便于操作与评价,但它只适合于掌握知识、技能等低认知水平的活动,而不适合于具有内潜性、动态性、创新性的高认知水平的活动,比如阅读教学。

 

(三)未能把握新课标的精髓

 

这次课程改革,有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出台,比如,新课程的知识观,新课程的学生观,新课程的学习观,新课程的教学观等等,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扑面而来,一方面冲击着不合时宜的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使许多一线教师看到了美丽的前景,一方面又不能完全适应具体的现状,致使许多一线教师又无所适从。尤其在对新课标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少不能真正把握其精髓,或断章取义,或片面理解运用,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的现象,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比如:前文所述“目标淡化型”课例对《胡同文化》一课的学习,就是一个典型的未能把握新课标精髓的例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胡同文化》一例,就其教学目标来看,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能力,受到何种训练,并未真正体现出来。这样的课既脱离了语文的工具性,又远离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了“语文味”,何谈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见,若不能真正把握新课标的精髓,其教学也只能是“轰轰烈烈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了。

 

(四)目标设计脱离具体文本

 

目标设计偏执的往往是脱离具体文本所致。尤其新课程强调“开放”,强调“拓展”、“延伸”,强调多元化,这样一来,教学目标的设计似乎没了准头,自己尽可以凭着兴趣爱好“独辟蹊径”、“独出心裁”。比如有人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把目标确定为弄清古代的妻妾制上,这和前文所述教例《守财奴》把目标定位在三个离奇的问题“多少钱”上一样,都是距离具体文本太遥远所致。

 

教学目标的设计绝不能是随心所欲的“放羊式”,也决不能是脱离文本的“兴趣式”,而是应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最根本的就是对文本的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鉴赏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基础的工程是培养理解能力。这里的理解首先是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解读。因此设计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必须首先建立在对文本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之上。虽然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文本,才不会导致在教学中偏离语文学习的轨道。

 

(五)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

 

有人提出,课堂教学目标到底由谁来确定,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一般有三种:一是由教参来定,二是由教师来定,三是由师生共同来定。由教参规定大一统的教学目标,其弊端自不待言;由教师自定教学目标,也明显有许多不足,尤其是与“自主学习”“民主平等”等理念不相符;由师生共同确定教学目标,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精神,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但现在出现的新问题是,有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自主,把确定教学目标的权力完全交给了学生,一节课,只见学生盲目地提问,教师忙碌地解答,教师成了“兼听”“照办”的“好好先生”。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转变了角色后的教师的责任。教育的根本理念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的人,而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怎么能承担起这个重任呢?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能忽视。

 

(六)目标设计缺乏生成性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不是静止的蓝图、僵死的教条,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前文所举“目标套牢型”教例《春》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未能利用生成性目标调整教学思路的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教师的预设目标是不错的,课堂上也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新理念——生成性,殊不知,生成性也是新理念下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新视点。

 

恰当利用课堂中的“生成”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能力,还能体现新型师生关系中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新内涵。比如有位教师在按既定目标鉴赏《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时,一位学生突然提问:“行人看罗敷是爱美,为什么使君看罗敷就是荒淫无耻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班引起反响,也促使教师再思考,于是教师让大家暂时放下“预设”目标,就此“生成”的问题重新读课文,然后师生展开讨论,直至得出圆满答案。这样,师生们也都在对生成问题的探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也就达成了预设的目标。

 

第三章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在明确了误区及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了。

 

一、澄清相关概念

 

目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方面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概念模糊,使用时显得混乱,比如,许多教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这两个词的使用就不太考究,经常误用。因此,要探讨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首先应澄清概念。

 

(一)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概念

 

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概念有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

 

1、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概念及其关系

 

(1)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教育目的带有方向的含义,表现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价值。

 

教育目标是表明教育内容的结构、组成、阶段及具体的价值,是教育实践和评价活动的直接目标。教育目标带有里程碑的含义,表现个别的、部分的、阶段的价值。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具体应该达到的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殊要求,是总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课程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它从课程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是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确定课程方案,才能确定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前的、将要产生的事物”。[6]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也是学科课程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与具体化。教学目标在每个单元或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综上可知,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的长期目标,而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可操作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的实现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操作才能完成。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靠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对以上五个概念可图示如下:

 

 

(2)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在以上诸多目标中,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是最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有必要重点加以区分。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目标内容方面有许多相通的地方,相对于培养目标来说,二者都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实施,培养目标才得以实现。其次,二者都要以教育目的为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具体指导,在各自的范围内提出适应社会、适应学科、适应学生的具体教育教学要求。再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应当是明确而又清晰的,它们都是菜单式的,在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上又是具体的,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最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都有“内容”和“行为”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评价学生实际掌握事实、技能、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也为课程教学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评定提供了依据。

 

总之,不论是课程目标还是教学目标,在知识体系上,都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出逻辑性、序列性、阶段性、整体性特点,使受教育者在“熟悉”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并在新的“情境”中选择适合的知识。

 

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虽然都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及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又是明显的。首先,目标的制定人不同。课程目标是课程工作者制定的,是课程工作者所要明确的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所要完成的目标,而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者制定的,是教学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所要明确和完成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而且是在对学生、社会及学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之后作出的一种明智选择。其次,适应范围不同。课程目标的首要作用是为课程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其次是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参考,如果课程目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与教学目标雷同,那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课程目标是管某一科类或某一学科的全局,对该学科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教学目标是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依据,它是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再次,教学目标虽然处于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却是最具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主要意图和方针都要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课程目标虽在教学活动的实践指导方面弱于教学目标,但它的衔接作用和指导意义却是其他教育目标不可代替的,它是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桥梁。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导向功能,即把教学活动导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首先,教学目标能使教学活动不至于陷入盲目的状态,而有助于使教学活动自觉地进行,这就体现了人的活动的有意识性、自觉目的性、能动性;其次,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集中于有意义的方向,而避开无意义或者不符合预定方向的事物,因此有助于有意义的结果的达成;再次,教学目标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使教学活动做到事半功倍。例如,有人做过一个小实验:把同一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领他们去郊区农村参观。出发前告诉第一个小组的学生:“你们注意观察谷物的生长情况,看那里有什么,长得怎样。”告诉第二组的学生:“你们注意蔬菜和水果的生长情况。”回来后让他们分别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学生们一般都有比较详细、具体生动的描述。接着,教师让第一组的学生描写蔬菜和水果的生长情况,让第二组的学生描写谷物的生长情况。这样,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印象,多数学生的叙述是含混、模糊的。这个结果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对学生观察的影响,说明教学活动的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2、激励功能,即激励教学活动的功能。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比较明显:首先,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时,学生为了满足有关的内部需要,就会努力地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努力。因为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它会起到驱动个体活动的作用。其次,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一致时,这种教学目标就将较明显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为达到这种教学目标而努力。再次,当教学目标的难度适中时,这种教学目标能够较明显地起到激励学习活动的作用。“跳一跳摘桃子的难度”就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起到持久的激励作用。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就是要教学目标适度超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这样最容易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3、标准功能,即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的功能。首先,教学效果评价,最重要的就是要评判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评价等,教学目标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就主要是为进行教学评价而作出的教学目标分类。

 

(三)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关系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和领导管理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多元互动教学程序的基本依据。因此,进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认识和把握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三维目标的内涵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每个学科课程都要设定的预期教学指标,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成要实现的结果。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一门课程,通过一定阶段过程,在知识方面要获取多少,在技能、能力上要提高到何种程度。要取得何种结果,这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具有的共性特征,所以,把知识与技能合在一起,又叫做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概括了“知识和能力”的本质特征。

 

结果性目标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动态递升性。有些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可能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就可以实现,有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可能要经过一学期甚至二三年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近期、中期和长期的获取过程。

 

一般来说,结果性目标的结构可以由学懂、学会、会学三个台阶目标组成。学懂是学会的基础,学会是学懂的进一步发展;学懂、学会是会学的实践基础,会学能优化学懂学会的过程,能改善学懂、学会的行为。会学是结果性目标中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取新知的周期性多元互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做法,又叫做程序性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一个维度目标提出来,是为了突出“知识与技能”这一结果性目标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是为了强调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新,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标志。

 

把“过程”与“方法”放在一起,合成一个维度目标,是因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强调学习的过程,不仅要明确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还要懂得在过程的前、中、后相应选取何种具体做法,整个学习活动过程才能实现最优化。

 

就新知学习的整个周期性活动过程来说,一般应该经过“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三个学习活动过程,简称三个“动程”。学中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学懂”,培养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做中学的主要目标是承担实现“学会”的任务,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把“学中做”获得的分散的若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学习能力,即发展性学习能力。反思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承担实现“会学”的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学中做”是“做中学”的基础,“做中学”是“学中做”的拓展与延伸,“反思调控”是对二者的反馈与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是对互动教学中心理因素的功能性要求。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都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就是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优劣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制约作用,对知识与能力结果性目标的达成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把三者放在一起,称之为体验性目标。情感是人对所经历过事实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态度则是人内在情感体验的外在流露。态度取决于情感,而情感态度是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制约因素。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战胜消极的情感,用科学的态度去克服消极的态度,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就是对价值的看法。就是对某一知识、事物的价值判断,就是对某一知识、事物有用无用,有多大用处等认识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情感态度,而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体验性目标的结构主要由反应(认同)、体验(体会)、领悟(内化)三个要素组成。也可以说是三个层次结构。每个要素又有三个基本水平。认识并把握体验性目标的层次及其基本水平要求,才能真正把体验性目标落实到位。

 

2、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联系,才能领会新课程目标的实质,才能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取得最佳的整合效果,才能逐步实现新课标中的培养目标。

 

“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将不会规范的去设计学习程序、不会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如果没有知识与技能作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体验性目标就不会提升体验的层次水平,其促进优化作用也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是滋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土壤。没有“过程与方法”,语文素养的形成就失去了凭借和依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他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能力”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积极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真正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牵引人的灵魂,提升到真善美的境界”。[7]

 

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结构整体。

 

二、理解课标精髓

 

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之所以产生诸多误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深刻理解新课标的精髓。要想尽快走出误区,确立到位的教学目标,必须深刻理解新课标的精髓。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求,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语文教学要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学生的人生规划创造条件,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整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要使学生掌握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

 

(三)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指导他们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四)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潜在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要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

 

(五)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作用,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协调几对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确立恰切的课堂教学目标,还需协调好几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一)系统性与独立性

 

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按纵向从大到小分,依次是总目标、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文目标。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系列。其中单元目标是关键,一是它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二是总目标的落实和具体化主要在于单元目标。

 

朱绍禹先生说:“中学语文科的整体目标由国家教委统一确定,阶段的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则需要由教师自行确定。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自然要受到国家教委统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制约,没有任意制定教学目标的自由,但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又有充分发挥作用的余地。”[8]那么,在制定单元目标时,就要注意系统性和独立性的统一。系统性就是说任何教科书的单元目标,都应该形成一个有层次性、连续性的循序渐进的单元目标系列。目前人教社的教材就是把总目标中的能力训练目标和知识目标,分成一系列的“点”有计划的分散编排在各册教科书各单元中的。单元目标系列还应该有层次性、连续性,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学生循着一个个单元目标拾级而上,就能达到终极目标。比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其阅读教材就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其阶段目标分别为:“第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则贯穿于高中三个年级。这样,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列。”[9]所谓独立性就是说任何一个单元目标,都是一个有相对独立性的整体。所谓系统性和独立性的统一,就是说制定单元目标,要形成一个单元目标系列;制定系列中的任何一个单元目标,既要从这个单元实际出发,又要瞻前顾后,考虑到它的承前启后的关系。如果说整个单元目标系列是一条链条,那么某个单元就是这条链条上的一个环。比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两个文言文单元(第五、六单元),就是在“培养阅读浅易文言能力”整个单元系列目标的前提下,制定的具体目标:学习第五单元“要重视诵读和背诵;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学习第六单元“要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10]

 

课文教学目标是总目标的最具体的体现,是最小的分解目标。课文目标也应该形成一个有层次性、连续性的循序渐进的系列。确定课文目标,在从课文实际出发的同时,要把课文放到整个单元、全册以及整套书的大系统中考虑,以确保课文目标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一般来说,一个单元的各篇课文目标,都是不同程度地体现单元目标的,或者全部体现,或者体现其中的某一方面。

 

(二)预设性与生成性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问题,也是目前争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认为,二者有机地结合才是最佳选择。

 

1、教学目标必须保留预设的框架

 

预设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往互动活动,它的运行需要有一定的成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在观照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材目标下的一个具体内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点,并且预设目标的制定是以所有能促进学生言语经验发展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相关因素为基础的,不是教师简单的依据自己的主观假设和喜好来制定的。预设不是僵化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生成的。预设只是一个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框架构建,最终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生成的。

 

2、教学目标必须留有生成的空间

 

所谓开放的课堂教学是相对于旧有的、封闭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为指导,从有效促进学生言语经验发展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空间,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作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他们原有的经验结构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教学“意外事件”的发生。这时教师不能主观武断地批评或无视学生的体验,而应发挥自己作为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拿来主义》第一部分时,当学生体会了送去主义和听凭送来的危害,教师正想亮出观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时,学生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义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这两句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这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而这两个句子的理解对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及语言特色又很有帮助,于是,教师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能从不同语段中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这很好,那么怎样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者的感情呢?请大家结合课文语句来思考、讨解答。“结果学生从时代背景、战斗艺术、篇章布局、语言特色、感情倾向等角度进行思考讨论,谈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这些即时生成的问题虽然表面上影响了课堂的预设内容,但经过教师的灵活处理却变成了课堂教学的新资源,章显了教学生成的动态美。

 

如何处理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正是教师发挥自己长处,使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结合的最佳时刻。处理得好,学生会有意外的收获。处理得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课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师:“你提的这个问题不属于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范围,请坐。”学生只好一脸尴尬的坐下。

 

3、如何在目标设计中体现生成性

 

首先,在教学设计的文本中要体现生成性,要考虑到生成性产生的可能,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多做几种假设。其次,某些生成性难以预测,难以在教学设计的文本中具体体现,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易于生成的地方,做好心理准备,课堂上根据生成的具体情况,机智应变,灵活处理。比如上文所述教师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三)确定性与模糊性

 

汉语文的特点决定汉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比西方国家的母语教学目标带有更多的模糊性。王力先生形象地说过,西方语言的语法靠“法治”,汉语的语法靠“人治”。因此,汉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有不少是属于感受性的。不仅情感陶冶、人格培养、审美教育要依靠感受,而且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感受。传统语文之所以强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与汉语文的特点是不无关系的。

 

模糊性,只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一个属性;它的另一个属性是它的确定性。不错,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心理能力总是综合地参与和加以整体的显示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不一定总是先感知,后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种心理水平就不能划分层次,心理能力就没有高低之分。再说,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崇尚整体直观,往往认为分析是对事物整体的破坏。其实这种整体意识是初级层次的经验性的东西,一般都属于猜测性的思辨,需要经过科学的理性分析阶段才能跃入更高层次的整体综合。教学目标的确定性,可以使传统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上升为科学的东西。

 

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应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主要是指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比如,词汇量、书写质量、阅读技巧、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一系列语文能力,要有比较确定的指标。

 

在语文教学目标确定性问题上,分歧主要在于情感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布卢姆等人就编写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第二分册《情感领域》。我国对情意目标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尤其“新课标”实施以来,对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会越来越明显。

 

(四)单一性与综合性

 

多目标即无目标。语文教学目标必须是单一的。但语文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与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又是矛盾的。为了使二者和谐统一,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就其最主要之点提出教学目标,即所谓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是:第一单元为:鉴赏《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要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第二单元:鉴赏唐宋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像,探究它的意境。此外。还要懂得一点格律常识。第三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要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第四单元:鉴赏中外说理性散文,要着重品味其中的情趣和理趣,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第五单元:鉴赏宋代散文,要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和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第六单元:鉴赏明清散文,要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这六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具备单一性的特点。

 

再者,不是有人赞赏过去的“一课一得”吗?殊不知,“一课一得”也是教学目标单一性的具体体现,它反应的是教学的重点。而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就是综合性的体现。

 

(五)整体性与复现性

 

整体性是就整个语文学科而言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前曾叫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看上去可分为听、说、读、写四种,但实际并不如此简单,四种能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四种能力的内部结构又怎样分解,这些都是很难一下回答的问题。对语文教学目标作一个大致的分解是可以的,要系统地分解时不可行的,这就是它的整体性的体现。

 

但就一篇课文,一堂课的教学来说,语文教学目标又有复现性的特点,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学科属于应用型学科,它着眼于技能技巧的培养,而技能技巧的培养有赖于有计划地训练。正像钱梦龙先生所说:“‘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一种必要的方式;‘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11]在训练过程中,其“运动量”必然大大超过其“发展量”,呈螺旋式发展。这是一切认识运动和技能技巧训练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我国“多读多写”的传统经验正是反映了语文学习的这一规律性。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训练目标必须有复现性。确定能力训练目标,既要注意前后的衔接,又要重视必要的反复。

 

四、确立教学目标

 

(一)确立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往往只考虑语文学科:从宏观说,是《课程标准》,即过去的《大纲》;从微观说,是教材。也就是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本身是不容置疑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仅仅依据这一点来设计教学目标,那么,语文教学仍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教学目标必须研究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研究社会生活的需要,研究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和价值,还必须研究三者间的关系。所以,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应是以上三个,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新课标)。

 

1、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因为语文教学要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包括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学生求知、情感和发展等方面需求的了解。

 

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兴趣在学习和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学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努力,而这恰恰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的兴趣基础上的。如果作为教学目标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事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尽管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拓宽学生兴趣的过程,但是这必须以学生目前已有的兴趣为起点。因此,兴趣也是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之一。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把当代社会生活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之一是因为,首先,学校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直接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直接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其次,新课程理念强度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而人总是社会的人,离不开当代社会生活。尤其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在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就要站到终极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社会的发展,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终身受用。

 

3、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21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无疑对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对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也是我们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除非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但是如果把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机械地搬到课堂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有三维目标意识是好的,但机械对应、逐条落实就不恰当了,互相割裂更不可取,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应是“三维一体,突出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的问题,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首先关注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这就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现在的教材(人教社)没有明确的单元目标,不是说我们的教学就可以没有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也不是说就一定要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

 

(二)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思路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取决于对教学内容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也取决于对学生认知状况的把握。

 

从对走出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和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来看,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思路可以有以下几种:

 

1、从课文的形式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有人说,最难教好的课是语文课。语文课之所以难教好,首先是因为教学目标难确定。教学目标难确定,又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教师钻研教材见仁见智的不同决定的。这些特点都会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以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用在种种目标上。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作‘随笔’的例,可以作‘抒情’的例,可以作‘叙述’的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立脚点’的例,此外如果和别篇对照比较起来,还可以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理这篇文章。”[12]可见,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难度与多角度。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众多个目标中,很快确立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呢?

 

从课文的形式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不失为一种快捷准确的途径。

 

我们知道,不同的课文形式有不同的学习、欣赏角度。比如,文学作品的学习欣赏应抓住形象、理清结构、品味语言和赏析技巧。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也是这么要求的:“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而对文言文的学习就不同了,尽管许多文章的形象也十分生动、突出,但确立教学目标时,也不能把鉴赏形象作为重点来设计。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也直接提出了对学生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这样,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是:

 

①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熟悉常见的文言句式;

 

②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③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篇章,理解感悟其无穷魅力。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所以在国文科里读《项羽本记》,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13]那么,我们学习《鸿门宴》,就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分析刘邦、项羽之争,评价孰优孰劣,而是以此为材料,学习它的语言、章法方面的问题,学习它怎样运用语言巧妙地表现了这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学习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学习通假字“旦日不可不蚤来”,“蚤通早”;等等,如此而已,借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可见,文言文阅读教学重在语言文字形式,而不在其思想内容,但又不能脱离其思想内容,把文言文教学上成纯粹的古汉语课是不行的,但像把《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对古代妻妾制的研究”上就更是大背其道了。

 

当前的阅读教学,以课文内容为重点确立教学目标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这样势必剑走偏锋,不但偏离了学科的性质,更难以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

 

比如,有教师这样设计《勾践灭吴》的教学目标,就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一个范例: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10个通假字;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指认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省略句)。

 

②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国语》“详于记言”的特点。

 

③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

 

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既抓住了文言文的特点,又着眼于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在知识和能力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在过程和方法上,重视整体感悟,揣摩人物语言;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作理性的提炼,强调了勾践精神,让学生透过课文感悟经典著作的人文魅力。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2、从教材整体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的淡化倾向

 

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前所教的“这一课”放到一单元、一册书、一个学年、一个学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科学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书而教一课书,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语文味”。

 

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其思路是:基于课文,紧扣教学单元,体现一册书、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的要求,关联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找准位置,分解合理,落实到具体课文教学中。例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是学习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学段目标是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单元重点为: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品味语言,赏析表现手法。那么,四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侧重点可分别确立为:

 

《荷塘月色》:结合语境,品味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我的空中楼阁》:领悟本文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感受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魅力。

 

《我与地坛》:把握文章脉络线索,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手法。

 

《花未眠》:理解本文所阐述的关于美和审美的问题,体味作者从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联类引申的写法。

 

这样从教材整体出发,在关照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每课书的教学目标就不会出现象上文提到的《胡同文化》一样,热热闹闹作秀,深究目标不明的课了。

 

3、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偏执性

        

某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偏执,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了解。因此,要走出偏执的误区,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教学目标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这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以展示“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教学目标并实施的过程。

 

【教例】

 

我教《米洛斯的维纳斯》[14]

 

说明: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立教学目标、安排内容。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如果只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把 “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和疑难句子”作为教学重点,未免可惜,那将是对教材资源的浪费。

 

那么,学生的需求有哪些呢?我发现两点:一、记得新教材发下的第一天,有许多同学看到插页上的维纳斯雕塑照片就“哇”地叫出声来。学生叫的是对美的赞叹吗?我于是问大家:“你认为维纳斯美吗?”没想到许多同学都涨红了脸而窃窃地笑着不出声。有位成绩很好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如果街上有这样一位半身裸体的女的在走着,难道我们能说她美吗?”虽然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而自由的时代,但他们对许多美的认识还是存在着误区,需要指导他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二、有同学公开提出疑问:有手臂还不如没手臂好吗?这说明有些学生对维纳斯的断臂之美不理解,还不懂得欣赏残缺美和空白美。

 

针对第一点需求,我决定在起始课上先给学生开讲座: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讲到艺术欣赏的原则;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讲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指导学生从历史和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这节课几乎是一讲到底“满堂灌”,但课后学生却告诉我希望能多上几节这样的课。

 

有了这节课的铺垫,解决第二点需求就有了基础。在正式学课文时,我又确定了与教材编写意图有一定距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领悟一种很重要的审美理念——“虚实相生”能创造出美的神韵,从而运用它去欣赏残缺美和空白美。为此,引入了许多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简录:(运用多媒体)

 

第一步:介绍维纳斯神话传说和艺术价值。(展示有关图片,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油画“维纳斯的诞生”,法国卢浮宫“三宝”。)

 

第二步:欣赏维纳斯的美。

 

提问:维纳斯究竟美在哪里?

 

学生讨论明确:美在形体的匀称,内在的气质,等等。

 

第三步: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句。

 

明确:“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这一基本观点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正面阐述,(反面、侧面略)如:

 

“这是一次从特殊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

 

“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那失去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

 

“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出乎意料地获得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艺术效果。”

 

“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

 

第四步:先请同学们解释对这些语句的理解,然后教师在解释的同时,总结出这些句子中包含的一组组在现实生活中对立的概念,如特殊与普遍;部分与完整;一个与无数;具体与抽象。这些对立的概念在人们审美想像的世界里就能统一起来。于是推出这节课的教学中心:理解“虚实相生”法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第五步:介绍“虚实相生”的含义,补充古代画论中的有关论述,如《画鉴析览》:“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黄宾虹画语录》:“画,不但要看实处,而且要看画之空白处。”接着就大幅度地顺势向外拓宽,欣赏罗丹的雕塑、齐白石的画,欣赏篆刻、书法作品,欣赏摄影作品,欣赏诗歌《沙扬那拉》,欣赏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等等。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举出例子加以分析。这时的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举绘画、雕塑和文学作品的较多。(举例略)

 

第六步:布置研究性课题:“虚实相生”创造出的艺术神韵探寻。

 

点评:(笔者)

 

本教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值得我借鉴:

 

第一,“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符合新课标精神,是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体现了教学目标实施中的具体过程与方法。

 

第三,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是目标设计有层次的具体体现。

 

4、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以避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致使目标实施不到位的现象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能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没有想到要分层设计,一般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一方面,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是渐进的,情感体验也是逐步深入的,要达到预设的终极目标,其间必然经历一个个低层次的目标,如若忽视这些过渡目标的设定,必然影响终极目标的顺利达成。因而,教师设计目标时必须认真研究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实施分步到位。另一方面,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应准确把握学生课前目标的达成度,而后分层提出要求,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有教师设计了“学生能模仿课文写景抒情”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就没能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如这样设计:

 

①一般学生能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并能用这种方法写出一段话;

 

②基本功好的同学模仿课文,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

 

这样,两个目标难易有别,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此时的高层目标也是另一部分学生的指导性目标,可能不用多久他们就能“跳一跳摘到”了。

 

总之,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就多了一把衡量的尺子,多几把尺子就可能多几种合格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语文素养,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理念。

 

5、预设与生成相结合设计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随意性和缺乏灵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大致是预设的,而且教学目标大多是教师教师照教学参考书制定的。在这种背景下,上课时教师执行教科书编者的目标,学生执行教师的目标。典型的如过去的“目标教学”模式。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人对此提出了反思,认为课堂教学目标不应是预设的,而应是自动生成的。典型的如浙江江山中学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最大的缺点在于教师所预设的目标往往不切合教学实际,不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符合新课标精神。而非预设性教学的确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但如果完全靠学生的课堂自动生成,那就势必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因此,只有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是最佳选择。

 

预设目标已根深蒂固,这里不想再多说什么。生成性是新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的新视点,应予以重视。那么,怎样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生成性呢?首先,首先在设计的文本中体现,考虑到生成性所产生的多种可能,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多作几种假设。其次,某些生成难以预测,难以在文本中具体体现,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易于生成的地方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机智应变、灵活处理。比如:

 

【教例】

 

又教师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按新课标理念,设计了质疑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品读诗歌,从语言、想象和联想等方面质疑,但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了如下问题:诗歌第一、二两节可以交换位置吗?老师课前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但老师没有回避,而是及时抓住问题引导:“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明这个同学动了脑筋,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么样?”接下来,师生组成下组来讨论,然后同学积极发言,发表看法。一位学生说,诗人是由街灯想到明星,再由明星想到天上的街市,如果位置换了,就与思维过程不一致了。教师补充说:“这样写不但体现了诗人的思路清晰,而且也符合诗人的创作意图:从现实转向理想生活的向往。”教师的处理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品味了诗歌的语言,收到了预设目标未能体现的效果。

 

这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预设和生成很好结合达成教学目标的范例,它使我们看到了教学过程由生成而带来的灵动性。

 

结语

 

本文围绕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这个核心问题,针对当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误区展开分析,尤其对产生误区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重点研究了走出误区的途径,提出了目标确立的具体对策。

 

但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复杂性以及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特殊性等,有些具体问题本文还难以提出解决的对策,还属应继续探讨的内容。比如:

 

1、新课程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中高考一张试卷定终身,何况考试大纲与新课标又不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因此,中高考的教学目标跟平时的课堂教学目标就大相径庭,如何把平时的教学与高考和谐一致起来,还应继续探讨。

 

2、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但教材(人教版)又缺乏明确合理的目标序列。这也是当前目标设计应关注的一个问题。

 

3、新课标三维目标之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既是传统教学中的重点,又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重点,但现今教材(如人教社)没有明显的知识序列,给教学目标的设计带来了误区与多样性,如何更好地进行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

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钟启泉等主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3年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张天宝著,《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王义堂等著,《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年

6、余昱著,《走向学校语文》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

7、刘良慧  张先华著,《教育观念的革命》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

8、孙绍振著,《直谏中学语文教学》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年

9、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0、李昂,《语文之美》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2、张民生等,《现代教师:走近教育科研》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13、吴其馥  谯伟,《外国语文教育研究》 海南出版社  2000年

14、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15、徐英俊,《教学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16、倪文锦, 《中国考试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17、曹明海,《语文教育学》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8、魏嘉琪,《美国中学生报告》 作家出版社    2002年

19、谢利民  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

20、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学语文课堂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2、王丽,《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

23、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年

24、许定国,《文学鉴赏概论》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5、[美]Stephen D. Brookfield   Stephen Preskill著,罗静 褚保堂译 ,《讨论式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

26、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年

27、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8、石鸥  刘丽群,《语文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29、孟万君  官群,《教育科研——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美]布卢姆等编,罗黎辉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册,认知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31、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

3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4、高孝传  杨宝山  刘明才主编《课程目标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35、顾黄初  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9月

36、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37、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

38、李维鼎著《语文课程初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

 

二、期刊类

 

1、《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4—2005年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相关文章

2、《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2005年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相关文章

3、《中学语文教学》2003—2004年关于“非指示性教学”的探讨文章

4、《语文建设》2004年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探讨文章

5、《课程  教材  教法》2004年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相关文章

6、《语文学习》2003—2004年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相关文章

7、《中学语文》2004年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相关文章 

 


 

 

 

[1]《现代阅读教学论》第128页

[2]《现代阅读教学论》第127-128页

[3]《语文建设》2004年第4期第28-29页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81页

[5]《教学设计》第36页

[6]谢利民  郑百伟主编《现代教学基础理论》第4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于漪  《课堂教学三个纬度的落实与交融》  载《中学语文教学》2004/01

[8](朱绍禹《语文教育辞典》第38页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1年 )

[9]《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说明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10]《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第五、六单元目标说明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11]《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2月“先生别来无恙——访钱梦龙先生”

[1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78页

[1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77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14]题目为笔者所加,原文出自《中学语文教学》2003.1,第18页,作者,曹保荣。有删改。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