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总账的方法及流程:创新体制 规范管理 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03:30
更新时间:2007-8-23    文章录入:admin ]
---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和建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我们在市委组织部、利通区工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尝试引入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理念,着手开展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并通过举办“和谐社区文化周”、“社区服务年”、“社区邻居节”等活动,进一步深化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操作运行情况。通过两年多的运行,验证了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在推动实际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法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P(计划)-D(实施)-C(检查)-A(持续改进)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执行。
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针对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清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工作效能不持久、党建工作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内部审核,不断强化持续改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建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把社区党建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概括起来就是:促进了三项提高,形成了四种机制,实现了五个转变。
促进了三项提高
一是促进了社区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的进一步提高。
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使社区党建工作有了抓手,为社区党支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使社区各项工作统一纳入到支部的领导和策划之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这一理念,广泛动员党员、居民、共建单位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了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社区的各项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从而进一步巩固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党建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如:裕西社区结合第二轮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公开向党员、居民实施承诺服务,广大党员纷纷响应,主动要求亮明身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投身社区建设和服务,同时各共建单位党组织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结合各自职能特点加入到了承诺服务行列,建立了街道、社区党支部、党员、共建单位四级承诺责任制,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是促进了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培训、竞争上岗,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促使广大社区工作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样子,而是处处争先、时时主动,用干部自己的话说就是以前让我干工作,现在是我要干工作。在工作中接待居民热心主动、和蔼可亲,时刻注意着自身和社区的形象,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明显改观;在学习中他们积极开展互相学、向实践学、向兄弟社区学等活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求适应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如:金星花园社区,在全员培训结束后,为了使工作台帐的填写更规范,他们主动要求街道相关站所对各业务口干部进行了针对性的再次培训,并进行了理论和台帐填写操作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干部的业务素质;在提高干部业务素质的同时,他们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制定了三声、四心等工作制度,进一步端正了社区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居民们普遍反映,现在去社区办事不再像是进事业机关,更像是在自己家里。
三是促进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使社区干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把工作任务、岗位责任分解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形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负的工作格局;通过始终坚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记录的工作流程,将整个工作过程严格控制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具体责任人,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妇女维权这项工作,以前设有妇联、调委会等数个机构,实际工作中一项维权案件各机构成员全部出动不说,还要加上业务主管干部和社区民警,一群人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大家手头的工作都要停下;现在明显不一样了,只要妇联专干与社区民警两人即可,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当事人的隐私得到了保护。
形成了四种机制
一是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改进持续化的机制。
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我们坚持“群众满意是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的总指标”,以“党建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方式,经常收集和有效识别工作对象(社区党员、居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及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建立了工作实施情况的工作记录(包括实施方案、过程记录、效果分析、工作小结),并强化工作记录的实事求是、形成规范,为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同时,结合内部审核或管理评审以及日常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时,及时按照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合格项控制程序”和“制止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整改以达到持续改进和提高的效果。比如共建工作,过去社区党支部在共建时才草草制定共建协议,在召开共建联席会时与共建单位签订;现在社区党支部首先得征求广大居民和共建单位的意见,商议共建单位为社区做什么,为居民做什么,达成共识后再签订协议,不但使得协议内容进一步完善了,而且形成了社情民意社会抓的机制。
二是以促进工作为目的,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自我完善机制。
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提高社区党建质量,促进社区工作上台阶。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地将各种工作机制、学习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社区民主决策机制等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最终借助于持续改进的功能达到促进社区建设工作的目的,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的自我完善。如:党员教育管理这项工作,社区内有直管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党员构成成份复杂多样,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差异大,如果仅仅按步就班地依照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所设定的程序文件来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明显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在对各类党员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后,在征求了广大党员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内部审核,针对工作中还需要完善的地方,制定出了《街道党建十项管理制度》,弥补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支部的工作合力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社区的各项工作。
三是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形成了社区工作的创新机制。
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也就是要不断加强社区服务居民的效能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将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模式化,这种模式外在上是固定的,但内涵却是丰富的,可以不断向外延伸和扩张。因此,我们在运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以服务居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建立了社区工作的自我创新机制。社区“邻居节”和“社区服务年”活动,就是我们开展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增强服务效能的两大创新成果。为了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素质,改善社区服务,今年9月我们举办了“2006’社区邻居节”活动,围绕“与邻为善,与邻同乐”这一主题,以“相邻同德、相邻同亲、相邻同善、相邻同欢”为主要内容,开展了“邻里趣味运动会”、“社区合唱大赛”、“邻里结伴一日游”、“家庭才艺展”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共计100余场次、参与居民近3万人次,受到了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意见》精神,今年我们积极开展了以“民困我帮、民情我诉、民求我应、民难我解”为主题的“社区服务年”活动,广大街道干部与志愿者们走进楼栋,了解居民的所需、所盼,实施“进百家门解百家难”工程,同时开办了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开设了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民政低保、司法信访、房屋中介等10个服务窗口,服务内容达54项,目前累计为居民办理大小实事1000余件,集中解决了一批居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是以强化干部队伍素质为突破口,形成了人与体系紧密结合的互动机制。
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清晰、具体、翔实地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每一项工作的具体程序,使每名干部都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使社区干部有了直观可行的工作指导书,即使是工作岗位调整或人员变动,新人员都能按照工作指导书很快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熟知工作要求,进入工作状态,不会因为人为的因素或理解程度的差异而做无用功,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对社区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他们不得不动脑筋想办法与体系融为一体。如:社区干部在工作台帐填写过程中,不但熟练地完成了各项业务操作,同时结合工作中的感受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增设了辅助工作台帐,使工作更为直观、生动、具体,现在辅助台帐已是党建质量体系的一大亮点,成为社区干部同质量体系紧密结合的新成果。
实现了五个转变
一是实现了“随意性”向“规范性”的转变,使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程序化。
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把我们平常所做的工作用格式化的文件予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我们经过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分析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19个程序文件和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对各项工作从工作目的,适用范围、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进行了系统规范。现在只要打开程序文件就可以梳理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计划-分工-实施-监督-总结,使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程序化,有效地克服了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是实现了“弹性”向“刚性”的转变,使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
在社区党建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感觉到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软的多、硬的少,缺乏对工作标准进行刚性的要求。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后,由于体系文件中对社区党建工作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必要的细化、量化,通过目标管理使得社区党建工作也像企业生产产品那样,也要计件、计量的去算计着做了,有效地克服了社区党建工作中“偷工减料”的现象。如:发展党员工作,以前各支部虽都有年度发展党员计划,但过于笼统,对发展对象的年龄、性别、结构、文化水平等都没有具体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中,有些环节甚至省略了,有搞突击的现象。现在,社区发展党员作业指导书中详细规定了发展党员所必须遵循的过程、程序,甚至细化到了每一个环节,同时,对发展党员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以及与发展对象的谈心次数等都做了硬性规定,使得对此项工作的考核有了具体的数字指标。
三是实现了“零散性”向“系统性”的转变,使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每项工作“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有效的要有鉴证”。在作业指导书中清清楚楚的规定了每项工作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如何开展工作,怎样留下有效记录便于验证等,条理清晰、思路明确,使社区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具备了较强的系统性,有效地克服了社区党建工作中“虎头蛇尾”的现象。如:党员学习,以往各社区临到学习时才选定一个主题,表面上看是党员学习会,实际上有的是社区议事会,有的甚至开成了“党员闲话会”,五花八门,不求效果。现在程序文件中规定的非常清楚,使此项工作有了章法,象了样子,出了效果。
四是实现了“无序”向“有序”的转变,使社区党建工作思路进一步清晰化。
在社区实际工作中,每项工作往往都是主要领导拍板,开展工作时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却还总是丢三拉四、显得十分混乱,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但就是不知道症结在哪里。其实,问题就出在思路不清晰、职责不明确。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后,通过定岗、竞岗,内审、自查,不仅使干部职责明确了,而且为社区党建工作理出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有效地克服了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盲目性,使所有工作都变得井然有序。
五是实现了“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预见性。
以前,开展每项工作社区总是等着街道安排部署,只要街道不安排,各社区只会原地待命,很少主动去想下一步要做什么。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打开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按照5W1H(即: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在哪里做?怎么做?)的具体运行过程,各时期、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步骤一目了然。现在各项工作街道还没有安排,各社区就已经有了计划,主动实施,工作主动性、预见性明显增强,有效地克服了“等”和“靠”的被动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