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的英文:北京的金陵(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51:43
北京的金陵(二)肖 智金陵的范围  金陵即金王朝完颜氏的皇、王陵园,位于北京西南九十余里,它以房山县城二十余里大房山顶峰“灵峰寺”为山陵中心,其范围,向东一十八里,向南二十六里,向西二十三里,周围计一百二十余里。  金陵原在黑龙江省阿城县,金朝第四个皇帝完颜亮于贞元元年(1153)迁都于燕京,改燕京为中都(今日北京),随即在大房山大规模地修建了皇家陵园 (当时还未设房山县,大房山属良乡县管辖)。我们称它为“北京的金陵”。金陵自贞元三年八月甲申启土,至十一月戍申,“山陵礼成”。完颜亮下令把太祖、太宗、熙宗等皇、王诸陵迁葬到大房山。正隆元年,“十月乙酉,葬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大约两年时间完成了浩大的迁陵工程。  金陵距今已八百余年,它借助于大房山这一带山区的自然山水和茂密的森林,于万树群山之中烘托出宫阁、楼亭、享殿及行宫,把大房山打扮得金碧辉煌,雄伟壮丽,千姿百态,使人留连忘返。  金陵泛指金代的所有皇陵、王陵,并非指某一个皇陵。很多人把三峰山脚下的金太祖陵当作金陵,这是因为金太祖陵经过清朝重修,地表遗迹较多,所以显得比较突出,其实金太祖陵的规模远比不上金章宗陵。还有的人误称金太祖陵为“金兀术坟”。解放前,山陵附近的人都称金太祖陵为“皇陵”。金陵大体分为两个区域;皇陵区和王陵区。  大房山向南延伸的“凤凰山”和东北延伸的“连泉顶,云蒙山”,(有人错称“凤凰山”)基本上是金代的皇陵区。在这两条山脉中也有王陵区,不过是完颜氏族的,如:《金史》记,海陵王“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兆域中。”《金史》卷四87页熙宗“改葬于大房山蓼香甸,诸王同兆域。”金徽宗完颜宗峻,金显宗完颜允恭,入葬时均是“王”的封号,他们分别散落在这两条山脉中,以后,除海陵王降为庶人迁出陵区,熙宗,徽宗,显宗都恢复了皇帝称号。这两条山脉以外的其余各处均是金代的王陵区和其它的陵区。    《大金集礼》卷十二至卷十七记载:  “大安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承省蓟奏帖近奏,差秘书监丞温迪罕胡士三司知事,边源勘坟山以西银洞事云云。今据以差官胡士等检勘得止合龙泉河为禁限西界口等商量,若准所申是为相云云。为此于十一月二十九日闻奏过,奏圣旨封堠得分朗者,余并准奏行。  ——坟山禁界封堠四至周围地理:  东至万安寺西小岭一十八里  南至黄山峪水心二十六里  西至辘轳岭二十三里  周围计地一百二十八里  ——坟山以西过辘轳岭有南郊河道,隔断山势,隔以西过木浮岭下至龙泉河又隔断木浮岭,其龙泉河身阔处约五十余步,水深三四尺,自陵寝红排沙至此三十二里。其坟山兴银山不是一带山势。  ——银山在坟山西北,其山东西形势,岭南属奉先县,有银,洞五十四处,山岭北属宛平县有银洞六十二处,两县银洞是一山,自陵寝红排沙以西最近银洞四十二里,最远银洞四十八里。  ——取责到将去司天台阴阳人张庆渊等三人状称,相视得自陵寝红排沙以西过涧,辘轳岭道隔断山势,以西又过木浮岭,下有龙泉河身深阔隔断地脉,按地理新书五音地脉篇,凡隔坑潭江河地势已绝不相连。按兼山陵至此已三十二里,若龙泉河便为禁限,西界委是别无置疑,其东南北三面禁界止合依无定界堠为限。  大定二年正月初七日,省官刑部主事薛万亭并提点山陵,涿州刺史完颜璋同衔甲取责到司天台,张庆渊,魏器博,卢世明等三人状称:“合自坟山西北系奉先县所管神于乡上冶村,龙泉河为西界为头,排立封堠,沿龙泉河至南羌弧岭,其龙泉河水流正西南去,离坟山八十余里,止合于羌弧岭东南下坟,按坟山旧南界封堠是周围四至别无置疑,呈省,一起自万安寺西岭为头,打量至西面尽北南郊涧口,旧封堠,计地六十二里令一百四十四步。自南郊涧口旧封以西上冶村按连排立,沿龙泉河南至羌弧岭密排讫封堠一百一十六个,接连至赤石峪旧封堠计地五十八里令二百二十八步。自赤石峪口旧封堠至万安寺西岭计地三十五里令三百步,周围计地一百五十六里令三百一十二步”。  这里应该指出上文中有一点是错误的,“大定二年正月初七。”大定这个年号是错误的,应该是“大安”。大定二十九年(1191)设万宁县,明昌二年改奉先县(1193)大定二年还未设县,因其文是历史文献,本人不敢妄改,只是照原文抄上,仅供参考。对照上文,我们看金陵范围,向东至万安寺西小岭一十八里,从坟山向东一十八里就是朱各庄村,羊头岗村后坡,其山势一高一低,高者称鲇鱼砣,低者大概就是西小岭,它像一堵低矮的围墙,顺山势,呈半圆形向西延伸到金太宗陵之南钓鱼台止,(胜利桥旁)环卫着皇陵区,朱各庄后坡上的小圆山头大概是东端的起点。万安寺已无从考证。  这里可以定为“金陵范围”的东界边缘。从此处到一局安装公司火炬下还残存着七八个封堠遗址,遗憾的是,1970年左右被拆毁,遗址只留下一片鹅卵石及残瓦(养儿峪,东流水,均在界线以北,都有金代陵墓的可能)。  向南至黄山峪水心二十六里,如果按里程讲,向南二十六里应是孤山口一带,按地势讲,应是黄山店,栓马桩一带,那么,长沟峪、娄子水、黄院、黄山店等处都有金代陵墓。在这些地区如果仔细寻找,还可以找出许多金代遗迹。“水心”大概是指沟的中心。  向西至辘轳岭二十三里: 按里程计算,辘轳岭应是大西沟,黄石岩一带地方,“辘轳岭”之名已无从查找,南郊涧口,大约是指入南窖的沟口,南郊也许就是南窖。木浮岭,羌弧岭,赤石峪等处均未访到其名,待将来慢慢地核对。    龙泉河就是大石河之旧称,发源于大安山老龙窝尖,辗转蜿蜒奔流而下,汇合各条沟之水,依山势出坨里入琉璃河,按“八十余里”之说,应指“黄土台”这一地区。  个小村叫“上店”,村中有一关帝庙,里面有一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碑,上面记载:“上店西沟开采煤窑十数个。”这可以说明,上店村在嘉靖年间,已不再是皇陵禁区,煤炭已大量开采,而大楼沟地下也蕴藏着丰富的煤层,碑文一字未提,也许是皇陵禁区,不许进入的原因,上店则为禁区的边界,此后经过隆庆、万历、泰昌至天启,相距五十七年皇陵始遭破坏,通过这块碑,我们可以认为:“上店”位于皇陵区的东端。  长沟峪矿修建断头峪家属区时,曾挖出金代的石棺,断头峪后面是康乐寺沟(遗址尚存)里面曾出现过石棺,据说也是金代陵墓。康乐寺沟北就是娥眉峪——金熙宗陵址,向北翻过山岗即是石门沟——“十王坟”。可以看出,这一带山势是葬金代皇帝的,那么,断头峪之陵也应该是金代皇帝的陵墓,那么,究竟埋葬的是那个皇帝?由于石棺出土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已无法考证了。  如果我们把断头峪之陵看作皇陵区的一端,上店为另一端,则金代的皇陵区域大致可以定下来了。葬在大房山的金代皇帝陵墓一般不会超出这个范围,而金太祖、太宗陵正在两端的中间,其余各处便是金代王陵范围了。  我们明确了金陵中的皇陵区与王陵区,对以后研究、考证金代诸陵大有益处,这只是本人对金陵的粗略看法,有些古今地名还没有仔细对照考证,难免有些错误。金陵的地宫  谈起金陵,人们自然想到明、清两代帝王陵的庞大地下宫殿,认为金陵也会是那个样子,再加上民间的种种传说,把它描绘的神乎其神,金陵便被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金陵有没有地宫?据已暴露出的金代陵墓,暂时还没发现,所以金陵的地宫还是个来知数。  金代陵墓的葬法大致有三种:一、穴地为墓,就是在地上挖坑,直接放入棺椁。二、拱室为墓,就是在地下用石或砖修建简单的拱室,里面放入棺椁。三、地宫为墓,其实也是拱室的一种,不过要庞大得多,有墓道,墓门,正室,侧室等。  金代诸陵入葬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以海陵王为主,迁葬时期 (1135年一1136年)。二、金世宗­——卫绍王直接葬入时期­——(1163年­—1216年)。金宣宗南迁开封并葬在那里。前一时期,除十王坟最有可能有地宫,其余可能没地宫。后一时期,最大可能:都有地宫。下面把葬在大房山的金代帝王陵逐个研究。  一、金太祖阿骨打死亡日期为天辅七年(1124年),先葬黑龙江省阿城,后迁葬三峰山下(1156年)。《金史》记,贞元八月“甲申,启土”,十一月,“戊申,山陵礼成”,太祖陵修建大约三月,时间较短,不大可能有地宫。1986年北京文物所挖掘此陵址时,墓坑只是在地上凿成一个长方形的坑,里面的石棺已被砸成碎块,坑里面乱七八糟地摆着二三百斤的大石头,显然,是举起来扔下去的,这也许是明朝天启皇帝扫荡金陵之遗物。《大金国志校证》记:“至筑陵之处,亮寻毁其寺。遂迁祖宗、父、叔改葬于寺基之上。”记载与实物是相符的。太祖陵确切地说有无地宫,还不敢完全定论。  二、金太宗吴乞买死亡日期为天会十一年(1135年),先葬黑龙江省阿城,后迁葬于坟山(1156年),与太祖同期迁来。现址是今燕化东炼厂。建厂时从一大堆黄土下推出一双人棺,比其它五六个石棺大而厚,华丽。没有石碑,墓志铭。都是穴地而葬,双人棺可能是太宗与其后的,太宗陵如果不是向山打洞为墓,从现场看是没有地宫的。三、金熙宗完颜亶死亡日期为皇统九年(1150年),先葬黑龙江省阿城,后迁葬大房山蓼香甸(1156年),大定二十八年,金世宗在临去世之前又把熙宗迁到娥眉峪,大概其陵修建的也比较好,娥眉峪沟口梯田处曾发现许多金代砖瓦,黄琉璃瓦,但没听说此处出现过石棺。只传说里面有达子坟,具体位置,尚难确指。熙宗陵可能修有地宫,这一点尚待以后挖掘验证。四、海陵王完颜亮死亡日期为正隆六年(1163年),入葬时间,大定二年四月(1164年)。世宗将其皇帝称号降至海陵炀王,简称海陵王,他先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兆域,大定二十年(1183年)又降为庶人,迁出陵区40里 (大约甘池一带)。海陵王从死亡到入葬近一年时间,这段期间并不是为他修地宫,而是他昏庸无道,朝臣怀恨,无人顾及。海陵王的墓最多不过有个拱室,绝不会有什么地宫。鹿门谷葬址已无法考察,陵区西南更无人问津。  五、金世宗完颜雍死亡日期为大定二十九年(1192年)一月,入葬时间,大定二十九年四月。葬址在金太祖陵东侧。金世宗是个全始全终的皇帝,他在位时金宋两朝和好多年,被后人称为“小尧舜”。他的坟大概不会修的太草率,也许在生前就修了坟。太祖陵东侧柳家沟的金代废墟,可能是金世宗陵遗址,这里从没听说有汉白玉石棺出土,世宗陵很有可能修了地宫。  六、金章宗完颜璟死亡日期为泰和八年(1211年)十一月,入葬时间,大安元年二月(1212年)。葬址在普光寺西侧。其山之巅有连泉寺石碑,有一句“前山游玩大金章宗古墓”。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金章宗陵修建的豪华壮观,值得游玩,它占地面积也必然很大,按此类推,古栗树附近地势最为宽阔,而且还有金代砖瓦,汉白玉栏杆和柱头等。1989年9月初,北京地质勘探队邀我同去金章宗陵区考察,结果在预计地点仪器反映出呈“T”字型地下建筑,并在“T”字型地下建筑南二十余米处发现规整的地下异常现象,很象碑亭和享殿。如果真是,那么天启皇帝扫荡金陵,不知捣毁地宫没有?假设破坏了,只是对尸骨、随葬品的破坏和掠夺,地宫的轮廓不会破坏,我们还有机会看到它的真面目。若没破坏?那么地下文物必将多于其它各处。况且金代皇陵在北京第一次发现,其意义也非常之大,此处就可以办一个“北京金陵博物馆”对外开放,它将能丰富补充北京史,更能使房山和燕山地区,又开辟一个新的旅游点。  七、卫绍王完颜允济死亡日期为至宁元年 (1216年)八月,入葬时间,贞佑二年四月(1217年)。《金史》未记载卫绍王葬大房山,五月宣宗南迁开封,按当时元兵压境,宣宗不会运卫绍王到开封下葬,其陵也应在大房山。卫绍王从皇帝封号降至东海郡侯,其陵也不会修得太复杂,甚至连碑也未必来得及立,就更甭说什么地宫了。卫绍王陵有两处疑点:一、长沟峪断头峪家属区出土的石棺,属金代已无异议,此陵正在皇陵区最南端,入葬很方便,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石棺是青石板制成,呈十字形,北侧石棺内遗留一个像老树皮样的圆桶(一说是铠甲),还有水银。二、小娄矿下,“金刚圈”处在沟口,是皇陵区东北向的末端,半圆形山凹中有三个土包,中间最大。前者已无法验证,后者尚待挖掘验证。  八、金徽宗完颜宗峻熙宗父生前未坐皇帝,由熙宗追谥力景宣皇帝。死亡日期,天会二年(1126年),贞元三年与诸王改葬于大房山诸王兆域。葬址不详,可能在双泉沟、大楼沟等处。根据太祖、太宗等处出土的石棺来看,迁葬来的诸陵一般没有地宫,此陵可能也没有。  九、金德宗完颜宗斡是海陵王之父。海陵王杀熙宗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即追谥宗斡为睿明皇帝。大定二十二年又被世宗降为辽王。死亡日期,皇统元年(1141年),贞元三年八月迁葬于大房山。按《大金国志校正》记载:“亮寻毁其寺,逐迁祖宗,父,叔于寺基之上。” (叔,大概是兀术)宗斡可能是代替了宗尧陪葬太祖,以至未迁宗尧。金史没有记载宗斡迁往它处,也许还在太祖陵园内,也许在太祖陵西侧的阁儿沟、周家峪等处,估计也没/span>十、金睿宗完颜宗尧是世宗父。死亡日期,天会十三年(1138年),迁葬日期,大定二年(1164年)。由世宗迁葬在太祖西侧,继续陪葬太祖。宗尧是由世宗追谥为皇帝的,可能在未迁陵之前就为其父修建了地宫和陵园。目前,只发现了宗尧的墓碑未见其墓坑、石棺。宗尧的地宫大概在太祖陵西侧的小山包中,其坟头立在山包之前,就是当地老人看见最西头的陵墓。不久可能将其地宫挖掘出来。  十一、金显宗完颜允恭,世宗子,章宗父。死亡日期,大定二十五年六月(1188年),入葬时间,大定二十五年十一月。金史未记载葬址,按实际考察,可能葬在大楼沟下,章宗陵之西,因那里发现金代的砖瓦,柱础,绿琉璃瓦,可能是其享殿遗迹。显宗可能有地宫,但规模不会太大。  十二、十王坟,金之十帝陵,这十帝是女真族部落首领,由熙宗追谥为帝。迁葬时间,正隆元年(1157年),由海陵王从东北迁来。葬址,车厂村南石门沟半山腰。修陵时间大约两年,沟中堆满了碎石块,看得出,是手工开凿的。十王坟很可能是依山开洞为墓。那么,地宫也自然在其中,也许它是金代陵墓中最大的地宫群,将来可能与我们见面,让我们饱览金代文化遗产。  以上是葬在大房山金代称过皇帝的陵墓有无地宫的概略推断,大都是根据地表遗迹、皇帝生平、地势等推理判断,仅作为有兴于金陵研究者的参考。
金陵的布局  金陵是怎样布局的,是杂乱无章?还是有章可循?大概从建陵至今无人去注意它,由于本人对金陵研究兴趣浓厚,经过反复观察、比较,觉得金陵就象临阵对敌的阵势,以太祖、太宗为中心 (太祖在后,太宗在前),完颜子孙环列两侧,它又像依借山势排列成一个“金”字。金陵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这里只谈太祖陵及周围的两个部分。一、金陵的中心  太祖陵背倚三峰山(从北庄附近看,三峰山的头一个小山尖非常像一个头盔),左前方有坟山作为屏障 (坟山像一个半圆形的帐篷)。坟山下就是太宗陵,其山势不高,也不雄伟。三峰山左右有许多奇峰险山,却不去葬,反而葬在低矮的坟山,这不是有意的布局吗?太宗生前与太祖征战四方,太宗总是为太祖打前哨,在阵前指挥,死后又被安置在太祖陵前,而太宗陵前又有一道老虎山作为屏障,燕山火车站后的白水寺里面的三座石佛又设在老虎山的前方,白水寺石佛很大可能是金代在山陵下修建的山神庙,也许就是当年的祭灵处,这三点形成了金陵的中心。从另一方面说,太宗是太祖之弟,也不便葬在太祖陵山后或身边,太祖与太宗在传位之前,有口头协议:“死后子孙互传”,所以太宗把皇帝位传给太祖嫡长孙熙宗,但海陵王迁陵时还是有偏心眼,把亲祖父太祖葬在雄伟的三峰山下,把叔祖父葬在山陵之前沿,来守卫太祖的前门。二、太祖陵的两侧  海陵王以太祖陵为中心,把完颜氏族的诸王陵寝散布在两侧(其中也有皇陵)来拱卫着太祖。  西侧,鹿门谷诸王兆域;东侧,蓼香甸诸王兆域。  《房山县志》记载“金章宗歇凉台”一文中说“歇凉台东临鹿门谷”。指出了鹿门谷的具体位置,它向南一直延伸到断头峪,形成了以太祖为中心的西南侧一线。  《金史》记,“以思陵狭小”;《大金国志校正》记:“遂迁祖宗于此,唯熙宗葬于山阴”,祖宗即是太祖。按此推理,山阴大概是指双泉沟、大楼沟、后沟等处。这条沟大体上是东西走向,沿沟的北侧地势比较宽阔,而且散落着许多金代的砖瓦,其山顶巅处连泉顶石碑也记载着大金章宗古墓在这条沟中。此处很可能是蓼香甸诸王兆域。  如果此处真的是“蓼香甸诸王兆域”,那么就形成了以太祖陵为中心的东北侧一线。这两侧诸王兆域就起到了拱卫太祖的作用;很象出战时左右众将围绕着太祖,这与太祖生时的战斗场面很相似。这两条沟又像“金”字上边的“人”字,坟山,老虎山就像“金”字里面的两个横,整体上看就像“金”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海陵王选陵时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大金集礼》记载金陵的范围,“向南二十六里,向东一十八里,向西二十三里”,位于大房山顶峰的“灵峰寺”就是金陵的制高点­——金陵的中心,应该说“以灵峰寺为山陵”《金史》上“以云峰寺为山陵”的“云”字可能有误。  如果挖掘验证,两条山沟确是两个诸王兆域,那么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许多金代墓葬出土。金代山神庙  金代山神庙遗址在车厂村东、胜利桥北坡(冯全钓鱼台后,今遗址无存),呈正方形,长宽各60米,面朝南,盘山道还可辨认,四周有护墙,两层院落。遗址上还残存着金代绿琉璃瓦,被砸碎的汉白玉石块,石条,残砖等物。当地人还知道:此处叫“保陵公”还称它为“停灵殿”。  金代修的山神庙有两个,一个叫“山神庙”一个叫“山神堂”,山神庙是大定二十年所建(1183年),山神堂是大定二十一年所建(1184年),也就是保陵公。  《大金集礼》载:“大定二十年十月三日敕旨山陵下盖山神庙,今后,但节下去后交享祭。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检定下项礼数,蒙准呈每遇享祭日,先次设祭物于山神庙,俟差去官山陵行礼后,礼直官引提点山陵官,公服诣神位前再拜,少进,北向跪奠讫,免伏兴复位立读祝官,读祝讫,免伏兴献官,再拜,读祝官奠版于神位前,俟礼毕,诸陵署官取祝版焚之”,“大定二十一年,敕旨坟山起盖山神堂,合封王,合封神,礼部定了奏知本部……”  从这里可以看出,金代的山神庙在山陵之下,据调查有两所,一、在胜利桥傍,靠钓鱼台,就坟山村老人亲眼所见,山神庙修得很排场,院里有一石人用铁链拴着一只石刻的老虎,也不知解放后哪位勇士把它砸烂了。传说原来山陵地区,山高林密,老虎经常出来伤人,自修了山神庙就制服了老虎,以后就再没出现老虎伤人的事情。二、燕山火车站旁有一明朝重修的白水寺,这里正是山陵之下,此处还遗存着一个拱形的全石结构的庙宇,里面有三座石佛,一高二矮,其中一个被砸掉了脑袋。原有一座石桥跨沟而过,传说中“有桥无路”正是此处。山顶处曾有一华表,大概与山陵有关。现在立着一个经幢,被本地人讹传为“穆桂英栓马桩”。“山神庙”也许就指的是白水寺。  山神堂在坟山上,这已不用考证,也就是火炬下的山神庙遗址,它就是“保陵公”。坟山村老人大概看过庙里的石碑上的册文,能知此庙是“保陵公”这与《金史》的记载相符,看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山陵地大房山神为“保陵公”册曰:  “古之建邦设都,必有名山大川以为形胜。我国家即定鼎于燕,西顾郊圻,魏然大房,秀拔浑厚,云雨之所出,万民之所瞻。祖宗陵寝,于是焉依,仰惟岳镇,古有秩序,皆载祀典。矧兹大房,礼可阙欢!其爵号服章,俾列于侯伯之上,庶足以称。今遗官备物册,命神为保陵公,申转有司,岁时奉祀。其封域之内,禁无得樵采弋猎,著为令。”  由于庙毁碑亡,人们再也看不到它的全貌,只能在庙的残迹上追索当年,但是碑文中的“保陵公”却在本地人的记忆中保存下来。关于山神庙是“停灵殿”之说纯属妄谈,从年代上看,是金世宗二十一年所建(1184),金世宗在建庙之前先是迁其父,再迁其后,其梓官都是停于磐宁宫,以后各帝也没有停灵山神庙和磐宁宫的记载,海陵王迁诸陵时还没有山神庙,更别说停灵了。  据车厂和坟山村人讲,过去车厂附近到处开有煤窑,从张家口等处雇工挖煤,一旦伤亡,就抬出来停在山神庙,待其家属来处理,久之,就称山神庙为“停灵殿”,此种说法倒像在情理之中。坟山的山神庙不是金代的“停灵殿”而是“山神堂”——“保陵公”。金太祖陵区概况补一、柳家沟遗路:金太祖陵区东侧有一条沟,叫柳家沟,一直通向龙门口,从陵区的南端至北端泄水洞止,沟中用花岗岩砌成的路已被山水冲得七零八落,路的两侧遗有汉白玉栏杆,有的路段中间还遗有两条一寸深的车辙,此路可能是当年的祭灵之路,因年深日久被木轮车上的铁皮轧出深沟,似乎像对我们诉说着当年太祖陵区的盛况。二、泄水洞:东西长百余米,宽一米许,高一米二左右,由花岗岩石块砌成,太祖陵东侧留有洞口,西高东低(西口已被乱石堵死),穿过三个小山头,就是清代所修的三陵(坟包之后),西:睿宗,中:太祖,东:世宗。太祖有遗迹,其它没有。因此,泄水洞被披上神秘的外衣,“一通向墓室的隧道”。其实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墓室的隧道暴露在外表。这只是因为太祖陵区地势平缓,背后即是高山,每至降雨,山水骤增,山洪下来后必冲毁陵园,所以修此洞以遏山洪,保护陵园内的诸陵。如果按这种说法,那么在三个小山头之间也应该各有一条小泄水洞与此洞相通,为验证“泄水洞”之说是否正确,笔者曾亲自钻进洞内查看。进洞向西不远,洞壁北侧就发现一束光线,这里正是世宗与太祖陵后的小山头中间,果然找到了花岗岩砌的小泄洞,洞口很小,只能爬行,由于洞内的积土太多无法深入而终止,再向西走十余米,洞内倒塌而折回,出洞后,沿洞的走向找到了西边的洞口,狭小的坑口忽而涌出无数条长蛇。这些事实可以说明它不是通向墓室的隧洞,而是保护陵园的“泄水洞”,挡住了从西、北方向下来的山水,沿洞排向柳家沟汇入圣弘池。三、关帝庙遗址:在太祖陵小山头后背,有一二十余平方米的地基,留有明代的残砖,地基南端与小山头中间被挖了一道深沟。据说,这是“斩龙头”。康熙二年九月御制碑文中记载:“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金陵,三年又建关庙于其地,为压胜之术。”这个遗址许是明“天启三年”年所修的关帝庙。四、《中国历代帝王陵寝》中记载太祖陵区的状况:    ……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房山金代诸陵寝。早已荒废,不仅地面建筑全毁,地宫也遭盗掘,除清初修葺的太祖、世宗陵尚有遗迹可考之外,其余诸帝后,王妃陵墓连遗迹也不多了。    太祖(阿骨打更名完颜旻)世宗(完颜雍)两陵东西仅隔三四十米,现除封土(即坟头)尚保存之外,其它地表建筑,已经倒塌。太祖睿陵的封土较大,高约五米余,周围约三十余米,其结构下部为砖砌,上部用三合土夯成。从这种结构的形式判断,当是清朝重修的遗迹了,因为明朝以前尚无用砖和三和土修筑坟头的情况。在坟头的南面有享殿台基遗址一区,用光平的平石砌成,殿基面宽十六米,进深十二点二○米,高出地面五十多厘米,上有纵横排列的石柱础四行,共十六个,柱径约三十厘米。在坟头和享殿的周围,有东西约二十六米,南北约六十米的残毁围墙环绕,残墙用砖石砌成,也是清朝初年所重修的,但从残墙中还发现辽金沟纹砖的遗物,当是清初修缮时所用的旧料,院墙之南,有碑亭遗址一座,亭顶已毁,亭内碑文已剥蚀不清,当是清顺治世祖章皇帝御制金太祖、世宗陵碑文。世宗兴陵的结构与太祖陵相同,坟头也是砖和三和土结构,但规模稍小。享殿遗迹已看不出来,陵前亦有残碑亭一座,亭内石碑即是康熙二年九月所建,御制碑记述了明末毁陵和清初修陵的经过,字句尚还清楚。五、1967年太祖陵区状况:“文革”期间,笔者闲余在家,被“金兀术坟”之名所吸引,一路打听,找到“金兀术坟”(当年不知是太祖陵)在数层大块梯田的最上端,有三个小山头。中间最大,山头前有大坟,坟底部用砖砌着,上面抹得溜光,像是大蘑菇,坟头已被刨开一半,露出地表石头,由一道东倒西塌一米多高的围墙环卫着,坟后小山头上有一棵小树正罩在坟头上,坟前十几米有两个像土地庙一样的小房,高约一米六左右,中间摆着一石供桌,一石香炉,四周都是农田,陵区四处散落着黄绿琉璃瓦、残砖、石条等。金太宗陵  《日下旧闻考》记,“金太宗所葬之坟山,号曰“豫陵”。这是该书引自于《神麓记》,但两书的陵号都错了,太宗的陵号曰:“恭陵”。太宗的葬址基本上是现在燕化东炼厂所在。建厂时推去了所有的遗迹,目前,东炼厂西绿化队处偶而还可以看见一块半块残砖碎瓦。  《金史》记,天会十三年“三月庚辰,上尊谥曰文烈皇帝,庙号太宗。乙酉,葬和陵。皇统四年,改号恭陵。贞元三年十一月戊申,改葬于大房山,仍号恭陵”。可见,金太宗陵从没有称过“豫陵”。   金太宗陵目前已不可考,就坟山村老人亲眼所见金太宗陵出土的遗物:  汉白玉石棺五、六个,其中有一双人棺,上面有两块石棺盖,石棺长约3米,宽约一米五,厚0.3米,最薄处0.2米,棺的南面有一洞,显然被盗过,里面有三个铁篮,别无它物。其中一个石棺有一镏金面具和水银,东炼厂南门附近还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大围墙,北门靠山处有一山洞,据说无人敢进而掩埋,另外还有好多用汉白玉石条和花岗岩石条砌的地阶子。此地没有发现墓碑,墓志铭及带有文字的东西。  出土的石棺有没有金太宗?还不敢定论,《金史》太宗记只祔一后,双人棺很可能是太宗?也有可能以后在坟山的某一处山洞发现其陵。金熙宗陵  金熙宗陵位于房山县城西,西庄村西坡,大房山支脉凤凰山中段娥眉峪沟,北靠金代十王坟。  金熙宗完颜亶,金太祖阿骨打之嫡孙,金朝第三个皇帝,于皇统九年,丁巳(1163年)被其弟完颜亮所杀,享年31岁,在位十五年。  海陵王完颜亮杀了熙宗,“降帝为东昏王,葬于皇后裴满氏墓中。贞元三年,改葬于大房山蓼香甸,诸王同兆域。大定初,追谥武灵皇帝,庙号闵宗,陵曰思陵。别立庙。十九年,升祔于太庙,增谥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二十七年,改庙号熙宗。二十八年,以思陵狭小,改葬于峨眉谷,仍号思陵,诏中外”(《金史》)。  《大金国志校正》载:海陵王迁诸陵于大房山,“唯熙宗葬于山荫,盖以刑余遂不入陵”。如果按金太祖陵的地理位置讲,山荫,就是太祖陵后山,“遂不入陵”就是没有和诸王陵排列,而是葬在诸王兆域的某一角,此地似乎像是大楼沟左右,也就是地毯厂北坡。按“思陵狭小”之意查找,审度各条山沟、地势,唯大楼沟北侧有一条狭而短的山沟,从外部几乎看不到沟里,很像一个葫芦,口小肚大,它长约二三百米,宽约五十余米,中间靠西有一平台,台上长了许多核桃树,台基西侧一股泉水汩汩涌出,雨季后台基东侧沟里形成一股小瀑布。在倒塌的台基中可以看见里面埋葬着大量砖瓦,当地人说此地是“庙”,但谁也没见过,都称它“殿台子”。假如把熙宗葬在此处,倒符合海陵王仇恨熙宗之心,这里还有几分“瓮中之鳖”之意。海陵王迁太祖于三峰山,迁太宗于坟山,迁诸王陵于鹿门谷,而蓼香甸不大可能越千米之山,葬之其后,或沿龙泉河(大石河)逆水而上。所以,大楼沟殿台子,后沟等处可能是金代的“蓼香甸”诸王兆域,那么,那里将埋着许多金代陵墓。现在峨眉峪沟口梯田上,还残留金代砖和黄琉璃瓦,而且黄土层也厚。向里,峨眉寺遗址处都是山石劣土,这里从未听说有石棺出土,奇怪的是连块石碑也没有,在残存着汉白玉石块上,一点字句也找不到,熙宗的石碑会不会被拉走盖房修庙?还是长眠于地下等待我们去叫醒它呢?金代遗字  在房山县城北有个村叫“养儿峪”,村南头高岗上,有一花岗岩巨石与一小石孤伶地停在那里,像一头大象领着一头小象慢慢地走着……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羊儿峪大象石”,石上刻有醒目的大字:“卓尔不群”。然而象石上的真正价值并不在这里,上面还刻有800年前的金代遗字,因其字小,很多人并不去注意它,字句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淋,已有些模糊不清,如果不及时抢救,就有可能在我们这个时代淹没,岂不可惜?  《房山县志》记,“养儿峪大象石,县西北十二里,一名红羊峪,有大石高二丈余,形似象故名象石。上有唐贞观元年刻石,其文:古石异样,其名曰象,问我生时,天地未判。民国十三年,村人白文珊,赵普泉等恐其日久湮灭复题‘卓尔不群’四字,刻于石,以记胜,石前有庙,即名象石庵。”  《房山县志》记载不但纪年上有错误,连文字上也有错。请看象石上左下角,(从北面)竖着刻有:“古石异样,其形类象,问我生时,天地未判。贞元乙亥仲春二月二日。”贞元是金朝皇帝海陵王迁都北京后的年号,也正是派司天台来大房山选陵址之时,是金代的遗字。《县志》却把金代的“贞元”写成唐代的“贞观”,一字之差相距几百年。“其形类象”,写成“其名曰象”。直到现在还有人重复这个错误。金陵古路及封堠遗址  金陵境内有遗迹的古路有两条:一、从羊头岗沿着朱各庄北坡(顺河沟)到东流水望日台在北化建院内分叉,一向白水寺方向延伸,二向养儿峪村西。到此处又分为两叉,一向大楼沟方向,二向上店。山上花岗岩断续遗留着许多车辙,深0.10米,宽0.20米,外轮距1.20米,路宽一丈许。路两侧都有护基石,北侧沿山势砌有护墙,已东倒西塌,透过杂乱的荒草,还可以看出路的弯弯曲折的轮廓,给人以追忆当年凄凉的感觉。访本地高龄老人都不记得此路,可见其路年深日久。这条路可能是当年入陵路线之一(可从养儿峪村西去大楼沟到金章宗陵)。  二、从房山北关至洪寺、塔湾,上迎风坡到良各庄、西庄进车厂。据说这条路在民国初年热闹非凡,长沟峪、西庄、车厂等数十座煤窑的煤都用牲口驮,必经此路,运至洪寺转向它方,这条路也是通往金代西侧陵区的最近最好走的路,不过随着金陵的覆灭和煤业的兴起,入陵路线变成了运煤路线,仔细观察还可辨认当年的护基石,车辙已被马蹄踏成石窝。封堠遗址:据《大金集礼》记载黎斟,沿金陵禁界都有封堠。其遗址在金陵东界,羊头岗、朱各庄北坡、望日台等处,高3米许,直径15米许。各处的堠都是就地取材,如望日台附近的封堠就是河卵石砌成,因年代久远,历史的尘沙已吹满了石缝。而朱各庄北坡上的封堠遗址是用山石砌成。这里一直被当地人称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之处和假粮仓,可惜的是1971年才被朱各庄村人拆毁拉走盖房。每个堠周围都残留着砖瓦,可能是当年守陵驻兵之处。目前,地表还可以看见一些遗迹。羊头岗北坡、羊头岗村南、小洪寺北坡等处都曾残留着一些封堠遗址,人们称它为大石堆、黄土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