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太老实txt免费::【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1:07:39
1.【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8:58
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较多。其主要病理过程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
成分及/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有: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风湿
、结核、钩端螺旋体、梅毒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成分改变 ①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
脱水、红细胞增多症、自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瘤等。②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住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 ①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 ②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根据神经流行病学的研究,与脑血管疾病有关的致病危险因素有:
1、年龄;
2、持续的高血压;
3、心脏病;
4、糖尿病;5、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和高血脂;
6、吸烟;
7、其他(口服避孕药、遗传倾向等)。
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其研究,已日益引起重视。目前效果比较肯定的是预防
及控制高血压。此外,合理的饮食控制以有效地控制高血脂、戒烟、控制糖尿病及心脏病、保持经常性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等,以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卒中的危险因素
无声的杀手——高血压
如果只能选择一种卒中的危险因素,毫无疑问是高血压。尽管高血压可以遗传,但大多数人高血压是综合原因引起的。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高血压使动脉壁硬化,弹性降低。这样心脏就必须加倍工作,以保证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流。而且小动脉压力增高,阻止血液通过。这样,进入小动脉的血液减少了,就可能发生卒中。
高血压是致命的疾病,更糟糕的是高血压没有症状,它是真正的无声杀手。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发生了卒中。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发现高血压的重要性。研究发现,成功地治疗高血压能减少40?G的卒中危险。
如何知道您患有高血压?
如果您的血压三次测量都超过140/90mmHg,您就患有高血压。低压/舒张压,其高低非常重要,舒张压增高与卒中关系最密切。但是高压/收缩压增高(超过160)也是需要治疗的危险因素。
如果您有高血压,医生会让您服用适当的药物,您必须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药物治疗高血压失败只有一个原因:人们停止服用降压药。
年龄因素
高血压能被治疗,但是有些危险因素超过所能控制的范围,如年龄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会变得硬化脆弱,弹性降低。硬化越重,动脉越会堵塞。如果发生在大脑,就会发生卒中。 事实上,最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患卒中的危险性从55岁以后,每10年增加一倍。
糖尿病
乍一看,糖尿病似乎与卒中没有关系,你可能意识不到它与卒中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上,糖尿病能影响循环,循环障碍又能影响血管,特别是眼睛的小血管。所以在糖尿病严重时,可引起眼底出血,甚至失明。同样,糖尿病也能引发脑内小血管损伤而出血,导致卒中。糖尿病还能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经临床研究发现:
糖尿病患者患卒中的危险性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3倍。
糖尿病人比无此病但患高血压病人危险性增加了2倍。
约42?G的卒中病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很常见。
糖尿病人更容易肥胖和胆固醇增高。
胆固醇水平
胆固醇是身体产生的一种蜡样物质,它对于我们身体来说是一种自然而必要的物质。但是,这种好东西过量了就会变成坏东西。身体能产生胆固醇,许多食物也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如肉类、鸡蛋、奶油、奶酪等。
胆固醇在血液中是通过脂蛋白形式运输的,就像运输车运送脂肪,脂蛋白是由肝脏制造的。大部分起作用的脂蛋白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旦身体摄取量达到所需,LDL仍不停堆积并且无处可去,最终,多余的LDL聚集在动脉壁上,阻塞血管。这就是为什么LDL被为“坏胆固醇”的原因。
除LDL外,还有“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它一起工作。HDL把胆固醇运送回肝脏进行处理。HDL就像一个清洁工,帮助清除多余的LDL,清除动脉壁上附着的脂类。高胆固醇的危险来自血液中LDL的数量。胆固醇一直被认为能增加心脏病的危险,但直到最近,胆固醇才被认为是卒中的危险因素。最新的研究表明降低胆固醇能预防卒中。新的他汀类药物能降低23~42?G的LDL胆固醇,从而能减少29?G的卒中危险。
总之,胆固醇水平,特别是LDL胆固醇,必须进行监测。目前推荐保持您的胆固醇水平在200mg/dl以下。如果您的LDL超过130mg/dl,您就必须服用他汀类药物。胆固醇水平增高,可以通过低脂饮食,服用降低胆固醇药物、规律锻炼来降低。
心脏病史
这很有意义。如果您有心脏疾病,就有脑部疾病的潜在危险。记住:血凝块可能来自心脏,顺着血流到达脑部——堵住脑部动脉,引起卒中。
通常我们的心脏非常有规律地跳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可能会以一种很快的不规律的节律跳动,称作房颤。快速房颤发生时,血凝块随时有可能从心脏壁上脱落下来,顺血流而栓塞在脑部血管。有房颤的病人约有4~18?G患有卒中。抗凝药能明显减少卒中的危险。
吸烟
吸烟的坏处:
长期吸烟能破坏动脉壁;
使脑部动脉狭窄;
减少血液供氧;
影响循环 。
吸烟有一个主要特征,它是所有卒中危险因素中最能预防的因素。停止吸烟,3年内身体就能恢复正常。
尽管吸烟对循环和血供有害,它与高血压和心脏病都有关,且研究表明,吸烟者的卒中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增大了1~3倍,但是还有许多人吸烟。据估计,如果戒烟,每年将有61000个病人能预防卒中。
2.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8:59
脑血管病虽然起病急骤,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1~2天或前几小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医学上称为「中风先兆」这时如能及时识别,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多能使病人转危为安,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生。
脑血管病的先兆症?有哪些呢?
(1)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是由于脑血管病供血不足,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2)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至恶心呕吐。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简短变成持续性。这些先兆表示血压有波?,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兆。
(3)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眼前发懵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这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的感觉功能的缘故。
(4)意识障碍,表?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5)全身疲乏无力,出?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打呃、呕吐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
上述症状,不一定每个患者均有表现,但只要有先兆症状出?,就是中老年人中风警报,要特?警惕。此时,应让病人保持安静,及?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尽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必要时,应在病人平卧的情?下送医院诊治。
3.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1
脑血管会遗传吗
脑血管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报道,有人对491例脑血管病进行配对研究,发现病人观察组有家族史者为113例,对照组54例,两组有显著差异。同时,还发现其近亲的兄弟、姐妹中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人组也较正常人有增高趋势。另有资料显示,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脑血管病的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要比一般人高4倍。这些都充分说明脑血管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为什么脑血管病在家族中发病率高呢?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的患者家属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高,血管弹性不稳定,脂肪、蛋白质及凝血机制代谢障碍,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差。由此不难看出,脑血管病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它和高血压一样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所以,必须注意探索和改善能导致脑血管病的遗传因素,弥补缺陷和不足,才能有效的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4.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1
颈椎病会引起脑血管病吗?
答复是肯定的。临床上确实可见到一些脑血管病,是由颈椎病引起的。
那么,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脑血管病呢?这是由于颈椎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低头时颈椎趋向前屈,仰头对颈椎趋于后伸。通过颈部的活动而发生变位。这种变位运动,不会使椎体出现前后错动。因为椎间盘富有弹性,并有调节椎体活动变位的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肌肉韧带劳损、退化,固定关节的力量和功能减弱,在低头或仰头时,颈部关节失稳,摆动和错位,必然会刺激在颈椎横突孔中穿引的椎动脉,使它产生痉挛、收缩或折曲变形,管道不畅,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另外,由于椎间盘的纤维环附着在锥体边缘,这种错动还会使纤维环反复牵拉,刺激椎体边缘,而发生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狭窄或痉挛,同样会造成脑血流不足。因此,临床上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耳鸣,甚至在行走时突然跌倒等症状。
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又多伴有脑动脉硬化,这样脑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会更慢,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多,容易诱发脑血管病。所以,患有颈椎病的人,头部转动要缓慢,枕头宜低且硬度适中,以减轻增生的椎体对椎动脉的压力,减轻病人症状,使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
5.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2
哪些药物可以引起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可有诸多因素引起,最常见的除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及气候异常外,目前,还发现一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剂、利尿剂等,也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1)降压药 脑组织的血流量主要是靠血压来维持,若使用作用较强的降压药或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致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了大脑血液供应,脑部血流缓慢,促使脑血栓形成。睡前更应忌服大剂量降压药。人在入睡后机体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新陈代谢减慢,血压也相对降低,若再服用大量降压药,势必会使血压更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减少,血流缓慢,血粘度增加,瘀积在脑血管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
(2)镇静药 一些作用较强的镇静药,如氯丙嗪、水合氯醛、硫酸镁等,也可使血压在短期内急剧下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脑血栓形成。
(3)止血药 一般中老年多伴有血管硬化,血脂偏高,血粘滞性增加。若使用大剂量止血药,如安络血、止血芳酸等,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使血液缓慢,促使脑血栓形成。
(4)利尿药 中老年人应用利尿药,如速尿、双氢克尿噻等,由于大量利尿,失水过多,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加,也易形成脑血栓;同样道理,发烧时过量使用阿斯匹林、复方氨基比林等发汗退热剂,或过量使用中药麻黄、桂枝等解表发汗剂时,均可致大量出汗,乃至失水过多而发生脑血管病。
(5)避孕药 据报道,一些避孕药能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口服避孕药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5~8倍,其服药到发病的时间最短者数天,长者5年,故在服用避孕药的过程中,应经常进行血压和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异常者应停药,对有脑血栓形成倾向的人,则应停用避孕药。
抗心律失常药 服用剂量过大或静滴速度过快,可使血压下降,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促使脑血栓形成。
可见,药物引起的脑血管病不可忽视,而老年人在使用上述药物时,更应慎重。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切忌血压骤降,强烈镇静,大量利尿,发汗过度,以及过量使用止血剂,以预防药物引起脑血管病。
6.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4
脑血管病会复发吗
患过脑血管病是否还会复发,这是病人和家属十分关心的问题。答复是肯定的。据报道约有 1/3的脑血管病人在5年内可能复发。再发次数从1次到几次,以再发1次者为多见,占74%,再发2次者占21%,再发3次者相对较少。而不同的脑血管病复发率也不相同,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复发率最高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人统计80%的病人6周内复发,2周内复发者更多见。脑血管病一旦复发,治疗更困难。有些病人常因反复发作而丧生,所以对脑血管病来说,应预防复发。
那么,脑血管病为什么会复发呢?主要是第1次发病后,病情虽经治疗得到了控制,但病因却没有完全消除。引起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病多属慢性疾病,彻底治疗是不容易的。经过治疗,一些易发因素,虽然一时得到控制,但病后若疏于继续坚持治疗,血压仍会升高;脑动脉硬化仍然缓慢进展;糖尿病、心脏病仍会依然存在,这些都仍然是引起脑血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复发后,会出现与第1次发病时相同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说话不清、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等。有的表现嗜睡,意识障碍。少数病人健康侧肢体出现麻木、感觉异常或偏瘫。如果两侧偏瘫,病情就更严重了,除了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强哭强笑等假性球麻痹的症状外,还会出现“睁眼昏迷”。若护理不当,往往死于褥疮、泌尿系统或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总之,脑血管病的复发问题应予重视,在恢复期除应积极采取各种康复措施外,还应注意治疗原发病,预防脑血管病的复发。
7.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4
怎样进行自我监测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脑出血和脑梗塞的主要发病原因。因此,中老年人应对脑动脉硬化经常自我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早期治疗。
脑动脉自我监测注意以下几点。
(1)神经衰弱 脑动脉硬化早期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医学上称为“动脉病性神经衰弱”。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嗜睡,头部有紧缩和压迫感,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
(2)情感异常 患者早期易激动,缺乏自制力,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出现表情淡漠,对熟人、朋友、老同志缺乏热情,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且易激动,有时会无故悲伤或无故嬉笑,对工作有时消极怠工,有时欢快积极。
(3)判断力低下 开始时常表现为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想象力降低,处理问题不果断,多需靠别人协助处理;对突然出现的生活琐事,表现惊慌和忧虑。
(4)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皮肤被抓划后,可发红并隆起),手脚发冷,全身和局部出汗,头发早白,早秃。
(5)行动异常 脑动脉硬化的中后期,患者可出现走路及转身不稳,表现步态僵硬、缓慢或行走不稳。
癫痫样痉挛发作 局限性癫痫是脑动脉硬化后期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某部位发生阵发性、痉挛性抽搐,有时会出现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即随意运动增强和震颤,面部缺乏表情,发音低而急促,站立时身体前弯,四肢僵直而关节略屈曲,行走时步态慌张不稳,脚步小而身体向前冲。严重时可因脑动脉硬化出血或脑血栓形成,而出现瘫痪、昏迷等。
8.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5
脑血栓有什么症状
(一)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二)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1.颈内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系统: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2)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瘫痪以下肢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介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甚罕见。
(3)小脑前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4)基底动脉: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5)大脑后动脉:表现为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
9.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6
电脑血栓症逼近人类
最近,新西兰惠灵顿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已经证明,除了电脑屏幕的辐射对人体有害外,“电脑血栓症”也必须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人类首次发现长期使用电脑和患血栓症有直接联系。
据负责这项研究的惠灵顿医学研究中心的理查德·比斯利博士介绍,他们是在对一个突然猝死的32岁男子的死因进行研究时得出这一结论的。“一个32岁的年轻人血液里有凝块,而且凝块已经聚集到了肺部,这么严重的血液凝结症在年轻人群中非常少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死者和普通人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他长时间与电脑打交道,平均每天要在电脑前连续工作18个小时,长期缺乏运动使他的血液很容易凝结。
比斯利博士建议,把这种由长期使用电脑而引发的血栓称为“电脑血栓症”或“e-血栓症”。比斯利博士在解释病因时说,人长时间坐着不动会诱发深度血栓症。“电脑血栓症”就是由于长时间不运动,血管壁增厚,血液形成凝块,腿部逐渐增粗引起的。更严重的是,血液凝块会在身体内部转移扩散,如果凝块聚集到了心脏或者其他重要的器官,那就是致命的绝症了。
至于如何防治“电脑血栓症”,比斯利博士建议说,人们在电脑前办公的时候,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走一走,做一些腿部运动操,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疾病。
10.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7
舌痛谨防脑血栓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舌部并无溃疡破损,却感觉舌痛,痛的部位多在舌尖、舌根或舌的两侧边缘,甚至不吃任何东西也常有烧灼感。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老人舌痛有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医学研究认为,老年人发生舌痛往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营养不良、贫血或是体内存在某种慢性感染病灶等因素所致,也有可能与全身动脉硬化有关。因为有些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血黏度增加,体内微循环出现障碍时,舌黏膜中的血流速度减慢,使毛细血管变窄或栓塞。当舌体局部静脉淤血时,即会生成丙酮酸和多肽类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刺激舌神经,便会产生舌痛。
因此,老年人若发现舌痛应及早去医院就诊,查明舌痛病因。
11.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8
低血压也会引发脑血栓
高血压能导致脑血管病,已为人们所普遍掌握的常识,但对低血压也能引起脑血管病,却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低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病并不少见。
临床研究证明,过高的血压和过低的血压都会给血管带来损害。血压过高,脑血管充血,血管内压力显著升高,当超过血管所能耐受的程度时,就会破裂出血而发生脑出血。而血压过低,不能使血管正常扩张,血液循环量减少,脑血管痉挛,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梗塞。另外,血管压力过低,管腔相对狭窄,血流缓慢,易于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增高,而发生脑血栓形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人血压并不高,也没有高血压病史,睡前还是好好的,但当次日清晨醒来时,却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偏瘫和失语。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是因为夜间血压较白天更低,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甘油三脂及纤维蛋白,容易沉积,血流缓慢,易出现脑供血不足,以致造成血管阻塞,而发生脑血管病。
由此可见,低血压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仍有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故应调节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脑血栓是怎么形成的。临床中常见的脑血栓危险因素除了与血压有关,还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脑血栓既可以发生在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的病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仅有动脉硬化而血压不高的病人身上。过去,80%的脑血栓是因为高血压引起。近40年来,高血压性脑血栓已逐渐减少,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脑血栓却逐渐增加。
因为脑血管硬化,血管内膜深层的脂肪变性,胆固醇沉积,也会使血管狭窄以致闭塞,有的动脉变得粗细不均,血管弯曲,阻力增加,血流缓慢;又因血液黏度的增加,常使这个区域的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脑组织软化、坏死、水肿,脑血栓就发生了。
12.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9
颈动脉狭窄与脑栓塞
1. 脑卒中、脑中风、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梗塞是一回事吗?
答:不完全是一回事。脑卒中、脑中风是脑血管意外的总称,它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血管闭塞性脑血管病,这两种病都可以造成脑梗塞(脑组织坏死)。脑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简称。血管闭塞性脑血管病则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多是因为脑动脉本身硬化狭窄,在血液高凝时,局部凝血造成脑动脉阻塞的。脑栓塞则是脑外血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漂浮物堵塞脑动脉造成的。
2. 脑栓塞是脑血管病,和颈动脉狭窄有甚麽关系?
答:两根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颈动脉狭窄除了可造成脑供血减少外,因狭窄部动脉硬化斑块可破碎、局部血栓形成脱落、斑块内出血而发生脑血管病
3. 这样发生的脑栓塞有多少?
答:发生的比例很高,脑血管病中75-90%是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脑卒中60%是由颅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Blaisdell总结动脉硬化33%位于颅内,38%位于颈动脉分叉,在美国,60岁以上的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为70%,约50%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是颈动脉病变引起的。
4. 我国老年人的发病率也这麽高吗?
答:我国的相关发病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计资料。不过我们统计了1998年1月到2000年7月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收治的年龄40-89岁(平均68.3岁)的530例病人,所有病人住院后都无选择地进行了颈动脉彩超检查,其中男380例,女150例。结果显示:60岁以上有颈动脉硬化的为57.14%。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达50%以上的有42例,占7.92%。其中,50-59岁占6.67%;60-69岁占7.59%;70-89岁占9.03%。50岁以上狭窄在70%以上的共有17例,占3.4%。颈动脉硬化、狭窄特别是狭窄70%以上在50-59岁人群中常见,占4.4%,60-69岁占4.1%,70-79岁占3.3%。
5. 得了颈动脉狭窄就会得脑栓塞吗?
答:当然不是。不过得了颈动脉狭窄就容易得脑栓塞。有颈动脉狭窄时会有脑栓塞的风险,特别是在狭窄严重时
o 无症状狭窄>80% 在6个月内35%的人发生了卒中、TIA或闭塞
o 无症状狭窄>75% 每年有神经系统症状发作的为18%,完全卒中的为5%
o 完全卒中却无发作前症状的是3%。
o 有TIA症状的病人 第一年的卒中风险至少有10%,其后大约是每年6%,3年后渐恶化。
o 卒中恢复期病人 卒中侧颈内动脉有明显狭窄则是不稳定的,卒中复发率约为每年9%,若伴TIA的病人3年后这一比例也不会减少
6.怎麽样知道自己得了颈动脉狭窄?
答: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多数人没有甚麽不舒服。也有不少人有颈动脉狭窄的症状。
7. 颈动脉狭窄有那些症状?
答:
l 小卒中症状(TIA)--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
* 常突然发作,头昏目眩;一侧眼暂时性发黑;
* 一侧胳膊、腿发麻无力;
* 说话不清等。
这种症状出现可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中风"或"脑血管痉挛"。
l 患者还可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害--脑卒中,这些非常可能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
l 一些严重颈动脉狭窄病人可以表现为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脑缺血症状。
l 还有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但多是50岁以上,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如冠心病、肢体缺血等)
8. 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可以预防脑栓塞吗?
答:治疗颈动脉狭窄可以明显减少脑栓塞
NASCET(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欧洲颈动脉外科实验(ECST)、无症状颈动脉硬化研究(ACAS)显示:
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明显减少狭窄程度超过50%的患者的卒中发病率
- 狭窄为70%-99%的病人药物预防加CEA治疗效果最好 随访24个月,药物组一侧卒中率为26%,同时接受手术的是9%(P<0.0001) 狭窄70%以上的人发生脑卒中的比例比药物预防下降了约2/3
长期随访,8年中这些病人受益于CEA
- 狭窄为50%-69%的病例 5年中药物组一侧卒中率为22.2%,合并手术的为15.7%(P=0.045)
9. 怎样治疗颈动脉狭窄?
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腔内颈动脉成形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切除或扩张狭窄
在美国1998年15万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该手术术式不大,效果确实,安全性较好,适合普遍开展。
近年来一种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的先进技术--腔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发展起来,它不开刀,只在大腿根部扎一针,从血管导入器械,在颈动脉狭窄部撑起支架,解除局部狭窄,隔绝动脉硬化斑块。它损伤小恢复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10. 怎样知道有没有颈动脉狭窄?
答:颈动脉彩超、CT、核磁、血管造影、DSA--最方便的是颈动脉彩超
我们建议有条件时:
1. 年龄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
2. 常有头晕不适者
3. 有小中风症状或以往有小中风历史者--可以考虑作颈动脉彩超除外颈动脉狭窄;
4. 有脑中风现在症状基本恢复的患者更应及时检查。
11. 甚麽样的颈动脉狭窄需要外科治疗?
答:不是颈动脉有了问题就要做手术或放支架,概括起来说以下四种情况需要修复颈动脉狭窄:
1. 一是颈动脉狭窄比较重,狭窄达70-99%时手术预防效果最好。某些狭窄为50-69%有症状的男性病人及无症状狭窄60%以上的男性病人也可考虑手术或放支架预防脑卒中。
2. 有频繁发作小卒中(TIA)的人,除外其他因素应积极预防;
3. 已发生脑卒中但恢复较好的病人若有颈动脉狭窄。在首次发作后3-4年内,将有20-45%会发展为完全性脑卒中。应积极进行修复治疗。
4. 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表面凹凸不平、质地不均,或有溃疡、斑块内有出血都应高度警惕。
当然,还应具备基本的身体条件。颈动脉已经完全闭塞或已经出现不可逆转的严重脑 卒中颈动脉狭窄修复则失去了意义。
12. 治疗颈动脉狭窄有甚麽危险吗?
答:一般风险不大
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率多在3%以下,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以下
主要是:一过性神经系症状,多可很快恢复,极个别有偏瘫、失语等,极少死亡(神经性或心源性)
一般认为狭窄超过75%的病人,如果他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医疗环境,有长期的生存预期,又有一个好的医生进行治疗,其手术的卒中、病死率小于3%,这种治疗是值得推荐的。
13.治疗颈动脉狭窄问题上的误区
1.不知道颈动脉狭窄与脑栓塞的关系
2.因为没有症状就不承认有病
3.存在侥幸心理--我怎麽就会得脑栓塞(发病仅占一小部分嘛)
4.害怕开刀作手术、怕花钱
14.对付颈动脉狭窄的上策是:
l 预防为主
l 生活水平提高,要讲生活质量
l 发现隐患早治疗,得了卒中就晚了
l 风险不大,投资值得
中老年人要警惕颈动脉狭窄的存在,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栓塞
希望广大中老年朋友积极投入预防工作:"有条件,作检查;有问题,看医生;生活讲质量,态度要积极"。我们也愿意与广大同行一起协作,将这一造福人民的工作做好。
13.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09
心脏病患者为什么易发生脑血管病?
有人指出,冠心病患者发生脑梗塞者比无冠心病者高5倍。经心电图证实,右心室肥厚的病人,发生脑梗塞者比无此病者高9倍。此外,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心内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病、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等心脏病,都能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由心脏病引起脑血管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心脏自身的病变,或心脏瓣膜、心室壁及心室腔内的栓子,进入血液循环,阻塞了脑部血管造成脑栓塞;二是由于严重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脑灌注不足,脑部缺血,发生脑血栓形成。
据报道,风湿性心脏病是造成脑栓塞的主要原因,约占40%~90%,而且容易复发,两年内复发者占30%,6年内复发者占5%。这是因为心脏赘生物反复脱落,进入血液循环阻塞了脑部血管引起的。此外,亚急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病等,心脏壁上的栓子脱落,随血液流动,进入大脑,阻塞了较细的脑血管,也容易发生脑栓塞。
心房纤颤病人,脑血管病的危险性也很大。这种病人血液瘀积于心房内,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即造成脑栓塞。而这种病人,由于脑血流量减少,又易发生脑血栓形成。
冠心病引起脑血管病的病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心脏缺血、心脏输出量减少,脑部血液相对不足,造成脑缺氧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形成脑血栓。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脑血管病,则是由于心排出量减少,脑灌注量降低,血液瘀滞,容易血栓形成,而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之,心脏病易引起脑血管病不容忽视,应加强原发病的治疗,以预防脑血管病。
14.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14
中风的护理及相关知识
中风即脑卒中,通常也称为脑血管意外。发现中风病人后,家人必须镇静,立即用电话拨打“120”(急救中心),并联系把病人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假如家中有安宫牛黄丸,可以给患者立即服用l丸,然后送往医院救治。
在搬动病人时,要尽量减少头部震动,因为震动头部会加重脑出血,还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加重病情,因此最好用担架抬。行车时,要由一个人把住患者的头部和上半身,保持平稳,减少颠簸。如果病人呕吐,要注意将头部歪向一侧,便于呕吐物流出,以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阻塞或窒息。中风病人在急性期多有“五不会”,即翻身、咳痰、说话、进食、大小便均不能自主。因此,护理工作持续时间长,护理内容繁杂,更需要耐心、细致,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是饮食,中风病人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对进食困难者,除鼻饲混合奶外,应每天给菜汤200毫升,可以用新鲜带绿叶的蔬菜,绿豆汤、鲜果汁也可。在急性期,病人的食品以清热、化痰、散痰为主,避免油腻厚味、肥甘助湿助火之品,可以选用绿豆汤、大米山楂汤、小豆山楂汤、莲子汤、豆浆、藕粉、藕汁等;果汁可根据季节,用西瓜汁、甘蔗汁、梨汁、荸荠汁等调配;蔬菜以白菜、菠菜、芹菜、黄瓜等菜进行调配。在恢复期,则应以清热滋阴、健脾和胃为主,可以选用米粥、绿豆粥、赤豆意米粥、莲子粥、荷叶粥等。面片、素馅饺子、包子或馄饨也可,并且可以酌情加瘦猪肉和鸡蛋,但忌食牛、羊等肉类。至于蔬菜、可以与急性期相同。
第二是预防褥疮。中风病人在急性期最易发生褥疮,因此必须做到勤翻身。对神志不清的患者,要随时检查皮肤、衣服、被单是否干燥和平整。当受压皮肤发红时,应按摩揉擦,或外用红花酒精,以改善局部血液的循环。具体措施是:
1、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卧床患者每周应擦浴或洗澡l?2次,会阴部每天清洁1次,大小便后随时清洗。
2、经常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柔软。如果床单被褥弄脏后,要及时更换。
3、每两小时翻身1次,并仔细观察受压部位有无将要发生褥疮的迹象。
4、定时按摩,特别是骨突部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总之要勤翻身、勤检查,切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5.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16
中风患者有可能复原吗
不幸的是,有些人一旦中风发作就无法复原,他们因此死亡或终身残废。有些患者不知道自己患过中风,只经过很简单的短暂治疗,甚至没有经过治疗,就恢复正常的生活。事实上许多医生认为,常常有人患上非常轻微的中风而不自知,其后该病也不药而愈。那些患过不太严重的中风而活下来的病人,中风后果可能有很大差异,因而身体的康复程度差别甚大。预后取决于许多种因素,包括是脑的哪个部位受伤害、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脑子其他部分的代偿能力、药物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患者本身的意志力和努力。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中风的后果,或防止中风进一步恶化。就以血凝块引致的中风为便,患者或许应该服用减慢凝血过程的药物,以防止旧的血凝块增大,并预防新的血凝块形成。这些药物称为抗凝血剂。例如每天服用阿斯匹林,已发现可抑制血小板凝聚,而血小板的凝聚可能激发凝血过程。假如中风是由出血引起的,则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再服用抗凝血剂,这种药会使出血增多。
治疗中风可以从药物开始,但是不以药物结束。实际上相对而言,药物治疗期可能较短,病情已受控制后的复康治疗期往往长得多。复健工作好比是扑火灾后重建房子的工作。
16.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16
中风的家庭急救小常识
中风患者发病后在家里抢救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得当,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家庭急救中风病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让病人平卧在床上,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
2、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中风用药各异。
3、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再次,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最后,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4、在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 在送医院途中,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5、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可先请医生到家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6、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应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此时应让病人静卧,并可安慰病人。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进一步下降而使缺血加重。
17.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17
偏瘫患者不宜吃什么
中风病人一般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或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急性期过后,病人处于恢复期,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如不注意饮食调节或控制,体重就会大增,出现肥胖,给健康带来更多的危害。为防止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以及中风的复发,所以必须注意饮食调节。要多样化和“荤素结合”的平衡饮食,应做到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1)低脂。禁吃食物有:肥肉、肥鸭肉、肥鹅肉、家禽皮、动物内脏(肝、肾、心、脑)、蛋黄、鱼子、腊肉、腊肠、虾、全脂奶、奶酪、巧克力、蟹黄、皮蛋黄、猪油、奶油、可可油、橄榄油、腰果等,因为其成分中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可使胆固醇分子进入肝脏,能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增高。
(2)忌用蔗糖、果糖、甜食、含糖饮料,控制热量,因为甜食可转化为脂肪。有糖尿病者尤应注意。
(3)食盐不宜过多,每日控制在5克以内。
(4)不宜吸烟、饮酒,因为烟酒都可以加速脑动脉硬化的发展,而且喝酒可使血压升高,诱发中风。
(5)不宜过饱,更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过度饱食后,代谢加强,使心肌耗氧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此外,不宜吃油炸、油煎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8.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18
脑血栓引起偏瘫能康复
尽管脑血栓引起的偏瘫得病快、好得慢,但首次发病者,如果急性期不发生意外,绝大多数病人均可获得相当程度的改善。因此,因脑血栓造成偏瘫的病友绝不可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应与病魔进行顽强的抗争。在良好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康复锻炼,不少人是能够重返社会和恢复工作的。
在急性期,主要靠药物治疗,以调节血压、控制脑水肿、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治并发症等为主,有时也需要外科手术。
急性期过后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病人因脑梗塞而丧失的神经功能,如运动、感觉和语言功能。这一时期的长短与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有关。同时,因病人的年龄、体质情况,发病次数,基础疾病而有很大差别。偏瘫一般需要数月至半年的恢复,有的病人恢复期可达1~2年。在此期间,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药物治疗以防复发外,还可采用针灸、理疗、按摩等治疗。同时,应特别注意治疗性功能锻炼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及语言训练等。只要方法正确
19.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18
脑血栓后遗症的护理
对于经过治疗,勉强能够自己走路,但还不能活动自如,而正处于恢复期的脑血栓患者,应该如何进行后续护理?
首先应控制血压,此外脑血管恢复期和后遗症患者,都需在家中继续治疗和康复,所以家属学会护理十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日常生活护理应注意:
1. 创造良好的居室环境。居室向阳、室温以18~20°C为宜,湿度以60%为宜,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 衣着应柔软,冷暖适中,内衣最好为纯棉,透气性好,并勤换、勤洗。
3. 床铺整洁、干燥,经常晾晒和清洗。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应多食用粗纤维的食物或服缓泻剂,如蕃泻叶代茶或以开塞露通便。坚持患肢康复锻炼饮食的家庭护理应注意:膳食营养全面,除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外,还应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由于长期卧床,老年人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每日应吃些粗纤维食物。
20.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0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事实上,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 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 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自己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粘度 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凌晨达到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 老年人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粘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 有一定关系。
另有研究证实,在深夜让老年人喝200毫升市售矿泉水,则早晨血粘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晚上饮水的确可以降低血粘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当然,脑血栓发生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粘度增高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 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21.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0
脑血栓患者如何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
半身不遂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后遗症,其严重程度与脑血管病的病损程度有关:有的患者只是在仔细检查肌力或握力时才发现患侧的肢体功能略微差些;有的患者为轻度偏瘫,走路时可见到拐行,但不严重,不须借助手杖;比较严重者须由人搀扶走路,由别人帮助穿衣服;最严重者不能坐起或站起,常常是完全性偏瘫。
一般认为,对脑血管病后遗症,特别是偏瘫的康复治疗,开始时间越早越好,3个月内恢复的可能性最大,半年后恢复的可能性就小的多了,通常1年以后就很难恢复。但是,有少数患者在偏瘫多年后通过康复治疗和锻炼,仍可能有些进步:总之,治疗愈早,使脑局部受损的范围缩小、测支循环的产生使脑缺血得以改善,有助于功能的恢复。如果病变部位脑组织已经机化、软化,则神经功能就难恢复了。
就目前来讲,治疗偏瘫的最好方法是综合性康复措施,包括药物、针灸(体针、头皮针、耳针)、理疗(推拿、按摩、超声波治疗)、高压氧仓治疗、模拟气功的人体场治疗、功能锻炼等:所谓综合性康复措施不是把各种治疗方法同时应用,而是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确能改善功能,尤其在穿衣、大小便和活动能力等方面,可以肯定,接受康复治疗者比未接受康复治疗者的功能恢复要显著得多。
另外,还可通过手术根除栓塞血管的病灶而使偏瘫肢体恢复,如用下肢的血管在脑部搭桥,使梗塞部位的脑组织重新得到血液供应;有的利用部分大网膜移植到脑病变的部位,也能使部分患者的功能恢复等: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治疗方法,但因为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施行。
22.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1
中风的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对中风病人最终的治疗目的是令他们在家居、工作及馀间生活获得最大的独立性,当一个中风病人入院后,作业治疗师会立即作出功能上的评估,包括自我照顾能力如饮食、梳洗、穿衣等。若病人是不能用双手完成这些活动时,作业治疗师会提供训练,使病人能以单手及辅助仪器如长柄刷、穿衣棍、浴缸板等, 去完成这些活动。
很多情况下,病人对于日常生活的活动感到困难,不单是因为身体的障碍,也由于认知方面出现问题,例如一个中风病人在推轮椅时,经常在撞倒在坏手一边的物件,又或者穿衣时,经常忽略了把衫袖穿在坏手上,这是因为负责坏手一边的认知脑细胞受损,在这病人的脑中,已经没有坏手那边的存在。另外又些病人更失去短暂记忆能力,不能分辨时间、地点或人物,更不懂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作业治疗师会评估病人在这方面的功能及提供适当的训练,令病人可恢复功能,另外亦会提议并训练病人利用记事薄、时间表、日历、报时闹钟及日常生活程序表等,来协助记忆活动事项,以便过独立生活。
除日常生活技能外,作业治疗师亦会按病人的需要进行家访,并建议更改家居环境,如安装扶手、除去门榄、加宽厕所门等,令病人可在家中也独立自我照顾。
此外,作业治疗师会考虑病人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及需要,鼓励他重过以往的生活。如病人本人是一位家庭主妇,治疗师会提供一些病人能力范围可做到的家务训练如清洁、煮饭等工序。对适逢就业年龄的病人,治疗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他返回原来工作。为此,治疗师会分析病人的工作程序,评估病人的工作能力,亦会提供模拟工作训练,例如文员工作、打字、桌面排版、木工、机器操作等。若病人无能力返回原来工作岗位,治疗师亦会帮助他探索其他工作出路,并转介其他有关机构,如展能就业科、职业训练中心等以作跟踪服务。
再者,治疗师亦会照顾病人业余活动的需要,并提供辅助仪器令他们能重拾兴趣,例如利用单手编织器编织,或利用扑克牌固定器单手玩扑克牌等。
复康之路是漫长及缓慢的,虽然中风病人未必能彻底康复,但作业治疗师会尽力帮助他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重建新生,再次融入社会。
23.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2
救治脑卒中:与时间赛跑
在我国许多大城市,脑卒中在疾病死亡原因中排第一位,而存活的脑卒中患者又有近半数遗留有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残疾。这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成为名副其实的威胁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脑卒中的治疗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从医疗角度讲,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化治疗指南尚未普及;从患者角度讲,关于脑卒中的医学科普知识和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大宣传的力度。
早期溶栓可拯救偏瘫肢体
脑卒中现代治疗的关键理念是进行超早期干预。脑卒中主要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塞)。国际上近十年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超早期(3小时内)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这种药物可以溶解血栓,挽救偏瘫的肢体。但是,即使在医疗设施先进、急诊体系发达、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很高的美国,能够超早期得到溶栓治疗的脑梗塞患者也不到10%。在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阻碍,tPA溶栓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不到1%,在其他地方更是凤毛麟角了。导致患者不能及时获得溶栓治疗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对脑卒中急性救治的认识不足,导致院前耽搁时间过长,错过了超早期治疗的时机。
时间就是大脑
大脑是代谢非常活跃的器官,局部没有能量储备,因此对于缺血缺氧十分敏感。脑血栓造成局部供血障碍,在血流完全中断的缺血核心区,脑细胞在几分钟内就开始坏死;在周围的缺血区,若不及时恢复血流,脑细胞在几个小时内就会不可逆走向死亡。因此,尽早恢复脑的血流十分重要,时间是挽救大脑细胞的关键。国外临床研究证明,在90分钟内接受tPA溶栓治疗的脑梗塞患者,比在90~180分钟接受治疗的患者明显得到更多的功能恢复和遗留更少的远期残疾。因此我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就是大脑,就是金钱。
后悔来自卒中知识贫乏
我们接触过许多因为没有及时就医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们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自己起初卒中知识贫乏后悔不迭:没有重视轻度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一过性的说话不清,短暂的视物成双等等。有的患者错误地认为,出现这些症状后卧床休息一下就好了。殊不知缺血性脑卒中在睡眠中的发病率相当高,休息反而会掩盖症状的发展变化。还有一些患者盲目地把脑卒中的表现认为是心脏病和高血压,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和降压药,结果不但使病情加重,还浪费了宝贵的就诊时间。因此,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现代卒中理念:脑卒中是个急症,需要尽早到医院处理。记住:“失去时间,就是失去大脑!”
脑出血同样要早治
脑卒中还有一大类属于脑出血。与脑梗塞一样,脑出血也同样强调超早期前往医院就诊。因为临床研究发现,约有40%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几个小时内会持续地出血,使脑内血肿在急性期不断扩大,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并使其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新近的一项国际多临床试验显示,超早期使用重组凝血七因子的药物,可以有效阻止脑内血肿扩大,减少死亡率,改善远期残疾率。这种新治疗已在我国开始了初步的临床观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将来它在治疗脑出血方面一定会取得与溶栓治疗脑梗塞一样明显的效果。
24.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2
中风宜早活血祛瘀
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群众的生命与健康。我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论述中风的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化风。临床上亦多从平肝潜阳熄风治之,但疗效往往不令人满意。
近年来,有的医生在中风早期不用上述传统治法,而重用活血祛瘀、清心清脑之法,取得一定疗效。对中风早期,应治标为本,可不考虑其肝肾阴虚而从瘀论治,清瘀之后始论其虚实。治瘀的同时,辅以清心清热之品。这是因为,中风病人往往起病急聚,其脉多为弦、滑、数等阳脉,其舌色多为红或紫,显露热象,甚至有阏斑,苔色或白或燥黄,十之七八为实热之证。所以,早用活血祛瘀,清心清脑之剂多可获满意之效。此外,脑血管病灶的血肿、水肿与中医的瘀血相吻合。唐容川说:“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逐瘀以和血,被唐氏称为血证之第一良法。活血祛瘀法有利于病灶周围血肿水肿的吸收,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急性期。加用清心清脑药物,不仅有利于脑出血的吸收,还可清除舌脉的诸多热象,避免热自内生,达到清脑的目的。清代用安宫牛黄丸,现代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均能说明这一点。
临床上应如何早用呢?对于脑梗塞的病人,发病之日即用。以桃红四物汤为主随证加减,同时配服牛黄清心,疗程以两周为期。伴有半身不遂者,可采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用量不宜过大,避免黄芪温燥之太过。对于脑出血的病人,应选给予安宫牛黄丸开窍清脑,每日两丸。对昏迷者,可将安宫牛黄丸加水研成糊状鼻饲给药。现代著名专家邓铁涛用丸药研汁点舌,频频给药,亦可奏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脑出血病人应从发病即服安宫牛黄丸,继之可加用牛黄清心丸,以利于脑症状的改善。活血祛瘀药一般在发病早期使用安宫牛黄丸之后再用,大约即发病二至三日,仍以桃红四物为主方。桃仁可通便,有利于清理卧床者之肠道郁热,红花宜用养血量。去川芎加活血止血之三七粉吞服,还可酌加仙鹤草等止血之品。
活血祛瘀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用于中风亦多有论述,然而强调早期使用并应用于脑出血者不多,忽略了中医脑病从瘀论治的特点。
25.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3
胆固醇斑溃烂是引发中风主因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科研究中心的加夫里连科教授近日指出,动脉内壁上的胆固醇斑溃烂是引发中风的重要原因。
据俄《消息报》报道,加夫里连科认为,中风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因脑动脉破裂而发生的脑溢血;一种是脑动脉栓塞所引发的局部缺血性中风。后一种中风可使人脑缺血、缺氧,危及生命。
俄专家指出,过去曾普遍认为,血管内壁增厚是局部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因。但是最新研究显示,很多局部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动脉内壁并不厚。与此同时,俄专家还发现约4/5的此类患者在发生中风前,其动脉内壁上的胆固醇斑均出现了溃烂。这种溃烂使血管中容易形成血块和其它栓塞物,造成血流停止,引起局部缺血性中风。
加夫里连科认为,胆固醇斑溃烂是引发局部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胆固醇斑的变化,清除“恶性”胆固醇斑可大大降低局部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几率。为此,俄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套新设备,这些设备可测量胆固醇斑的大小,确定其性质和有效清除“恶性”胆固醇斑。据报道,与传统的药物预防的效果相比,清除已发生溃烂的胆固醇斑可使局部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几率下降约5/6。
26.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4
脑血栓与脑栓塞有何不同
对于脑血栓和脑栓塞两种病,人们常常易于混淆,辨别不清。它们虽然都属于缺血性中风,其实又不是一回事。从发病机理上讲,脑血栓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的病变,造成脑血管阻塞所致。脑栓塞则为身体其它部位的栓子堵塞于脑血管引起。从临床表现上看,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如:
(1)发病年龄:脑血栓发病年龄多较大,多在55岁以上。而脑栓塞则多发生在20~40岁的中青年身上。
(2)病史:脑血栓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短暂脑缺血发作及糖尿病等病史,而脑栓塞患者多有心脏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额等病史。脑血栓形成之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而脑栓塞则很少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3)起病形式:脑血栓多为缓慢发病,常在安静状态下如睡眠中发病。而脑栓塞往往是在活动中,特别是在用力或情绪激动情况下突然发病。
(4)症状表现:脑血性多无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其偏瘫、失语等症状逐渐加重。而脑栓塞可有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偏瘫、失语等症状往往突然发生。
27.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4
脑血栓发生的原因和诱因
原因
1、脑血管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得血管狭窄,表现粗糙不平,而后斑块破裂出血,激活体内的血液凝固系统形成血栓,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2、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下降使血流速度缓慢血液中的固体成份易于沉积在血管壁形成血栓。
3、血液粘稠度改变:脂质过多、脱水、纤维蛋白原增多使血液粘稠,血小板容易聚集而促进脑血栓形成。
诱因
1、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的因素 吸烟酗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缺乏体育运动等均易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栓形成。
2、促使血粘度增加的因素 摄入脂质过多;汗出过多、严重腹泻等造成脱水;饮水不足;缺乏运动;服用凝血止血药物等均易造成血粘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
28.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5
脑血管的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 90 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 X 线检查新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 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进所要显示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 )。
脑血管造影不但能清楚的显示颈内动脉,椎 ? 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年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象,所以目前已被应用于脑血管检查特别是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定位定性诊断。,更是金标准诊断。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临床上对脑梗塞、脑出血及怀疑脑血管病变者均可进行脑血管造影。首先接受造影前病人必须先做碘剂过敏试验,无不良反应时可接受造影,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双股动脉区备皮,造影前 4-6 小时病人必须禁食水,避免恶心、呕吐。脑血管造影比较安全,一般半小时左右,但极少数病人可在股动脉区穿刺部位形成血肿淤血。所以要求病人术后右下肢制动(卧床) 24 小时,盐袋压迫 12 小时,即使出现血肿一般几天后会逐渐消失。
29.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6
什么人易患脑血栓
脑血栓的好发因素有:
一是有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脑血栓的人。
二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病,未进行治疗和治疗无效的人。
三是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心房纤颤,则更易形成脑血栓。
四是患有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血糖和血脂如果持续增高而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就容易发生脑血栓。
五是曾经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但没有充分重视并及时治疗的中、老年人。
六是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动力学检查不正常的中、老年人。此外,还有经常发生头痛、眩晕、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以及有烟酒嗜好的中、老年人。有以上因素存在的人应注意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0.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7
脑血栓病人常做的化验检查
(1)三大常规:
①血常规。脑血栓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就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
②尿常规。脑血栓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病人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病人,尿中可有脓球、蛋白。尿糖检查可发现既往症状不显的糖尿病患者。
③大便常规。一般无变化,脑血栓病人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
(2)血生化检查:
①血糖测定和糖耐量试验:可发现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邀低下病人。糖尿病与动脉粥硬化关系密切, 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急性期,无论出血性或缺血性,有中数病入糖耐量低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不论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期间、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常有糖耐量低下,而且持续地存在。而在糖耐量低下的脑血管病人中,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显著高于正常,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是促发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②血脂测定:脂质代谢异常与动脉硬化有直接关系,沉积在粥样硬化内皮下层的脂质,主要是胆固酵‘血中胆固酵>5.98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43毫摩尔/升、p—脂蛋白>5克/升是诊断动脉硬化的能考。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呈相反关系,即甘油三酯增高时HDL降低。佃l降低易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
⑧肝肾功能测定:本病不影响肝功。GPT、佃sAg通过检查以了解有无肝脏病。肾功一般正常,如有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肾损害、慢性肾孟炎等存在,肾功能异常。
④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检查: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情况。
(3)脑脊液检果:病后即作腰空,一般脑脊液压力不高,外观清晰透明,细胞数、蛋白绝大多数属正常。
(4)其他:特殊需要的化验检查,由医生酌情而定
31.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8
诊断脑动脉硬化症标准
A 1978年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病学术会议拟订最低标准。
(1)年龄40岁以上。
(2)初发高级神经活动不稳定的症状和(或)脑弥漫性损害症状。
(3)有全身性动脉硬化的旁证,如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主动脉增宽及桡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4)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腱反射不对称,掌颏反射阳性,及(或)吸吮反射阳性者。
(5)血清胆固醇增高。
排除其他脑疾患。
B 1978年新医学副刊神经系统病编辑组拟定的标准。
(1)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而初发于45岁以上者。
(2)排除了颅内肿瘤、炎症、中毒、外伤等原因。
(3)有高血压史,特别是Ⅱ期以上的高血压。
(4)有眼底动脉硬化的表现。
(5)心血管系统及其他部位具有某些动脉硬化者: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和心电图改变,主动脉硬化的X线征,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杂音,桡、颞、足背动脉硬化征。
如具有上述各方面的表现,临床可确定为脑动脉硬化症。如只具有(1)、(2)两项,而不全具备(3)、(4)、(5)项者,应进行以下辅助检查:①血脂测定,胆固醇>200~250mg%,甘油三脂>130mg%,β?仓?蛋白>450~600mg%。②脑血流图,包括药物试验。③脑电图,包括压颈诱发试验。④必要时作脑血管造影。⑤有条件时作局部血流测定。
说明:①如仅有某些症状和体征,而又不全具备上述诊断标准时,作为可疑脑动脉硬化,通过随访检查进一步确诊。②仅有症状和体征,而其他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阴性时,建议按症状诊断,如神经衰弱综合征,痴呆综合征,并继续观察,追查病因。③在普查或诊断其他疾病过程中,如发现有脑动脉硬化的体征及某些辅助检查明确阳性所见时,虽无脑部症状体征,也应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的无症状期,及时防治。④已有小中风或大中风发作史的病人,应按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进行治疗。如中风病因为脑动脉硬化,且符合上述标准,则诊断脑动脉硬化症,进行防治。⑤本标准只适合中老年人临床应用。对45岁以下的脑动脉硬化、症状性高血压、脑部合并症,则据具体情况诊治。
32.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29
定期输液防不了脑血栓
北京饭店的一位职员40多岁患了脑血管病,听人说每年输两次液可以预防脑血栓,便通过关系坚持去一家小医院输液,想不到却引起了肾功能衰竭。医生认为:“这是输液反应造成的。”
大概有10多年了,不知是何种原因忽然刮起了一阵以输液来预防脑血栓的风,而且久盛不衰。不仅医生会让脑血管病人在季节转换时定期到医院输液,不少病人也会主动提出要求,就连在公园里晨练的老太太也会说:“输液好啊,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输液就真的那么灵?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医院神经内科著名教授王新德的回答却是:“输液不可能预防脑血栓。”
脑血管病是由脑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神经疾病,也叫做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生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出现偏瘫、失语、视觉缺损以及神志障碍等。脑血管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城市的患病率为719/10万,北京为1285/10万,在全国城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死亡率方面,均位居第二。据调查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人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的达80万~100万人,而累积下来为数众多的脑卒中存活者,均遗留轻重不等的偏瘫、痴呆等残疾,其中3/4还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力。毋庸置疑,脑血管病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
曾几何时,定期给脑血管病病人输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抗自由基、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已经成为许多大大小小医院的惯例和病人心目中的“救命良丹”,似乎认为输了液就能防止脑卒中,即便是血栓已经形成了,也能使其化解。那么,这种由来已久、花去了大量医疗费的做法,究竟有效还是无效?
王新德教授说,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仅危险因素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肥胖、吸烟、红细胞压积增高等20多种,只有有针对性地、坚持不懈地治疗这些危险因素,才能更好地控制脑卒中的发生。以学术界公认的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来说,它可使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塞或造成出血。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升高,对脑卒中的危险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关系:收缩压大于150mmHg者,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即增加28.8倍;舒张压大于90mmHg者,危险增加19倍;临界高血压者脑卒中的危险是正常者的8.7倍。降血压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而输液根本降不了血压。同时,对心脏病和糖尿病应进行针对性治疗,而短期输液既不能治疗心脏病,又不能控制糖尿病,因而也就无从说到疗效。
输液对哪些病有效?王新德教授认为:“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如脑栓塞、血栓形成的急性期等,应由医生视病情决定选择哪些药物静脉滴注,因有的药物能稀释血液、改善脑局部病灶的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的可抗血小板聚集,有的有溶栓作用等。特别是溶栓治疗必须在有条件的大医院进行,因其副作用是易引起出血。”
王教授认为,一种医疗方法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才能用于临床。每年两次输液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是否有效,只有在做过卒中后定期输液与卒中后不输液的长期对照试验后,再根据临床统计结果下结论,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还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现有的科学根据说明,输液的药效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即便是对高血脂病人,仅靠一年两次的输液也根本解决不了预防的问题,何况输液停药后还有一部分人病情会呈现反弹,输液降脂来预防卒中是否有效还有待研究,更重要的是输液还会带来过敏反应问题,像休克、心衰、肾衰等,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还有专家认为,目前输液所使用的药物并不能达到100%的提纯度或无菌,而输液治疗本身造成的感染机会就已经增加。一旦进入血管内的杂物引发血液感染,就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损伤之处便可引起脂肪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形成新的梗塞。
王教授郑重其事地指出:“我的原则是病人首先要解决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问题,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有针对性地治疗,除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外,能口服治疗的就不输液,能少输液的就尽量少输液。”
33.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0
谨防对中风的几种误解
中风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要预防中风,首先必须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它采取正确的措施。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中风认识模糊,甚至误解,很有必要加以澄清。这些误解概括为以下八点:
一、中风是一种病。其实,中风不是一种病,它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或俗称。实际上中风是一类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和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6种疾病。其中前两种属于出血性中风,后4种属于缺血性中风。
二、只有中老年人才得中风。虽然90%以上的中风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年轻人也会得中风,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青年人并不罕见。儿童偶尔也会得中风。
三、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得中风。血压高者确实患中风者较多,但血压正常或偏低的脑动脉硬化患者,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以及其它因素存在,也会发生中风。尤其是血压偏低可导致脑血流变缓,更易发生缺血性中风。
四、瘦人很少得中风。瘦人也能得中风,只不过是比胖人略少些。
五、得了中风不死必残。过去是这样,但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风的治愈率显著提高,中风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62%左右,平均寿命已达66岁,后遗症大为减少。
六、中风只能进行内科保守疗法。过去确实如此,但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展了外科手术疗法,而且效果较好。缺血性中风开展颅外动脉搭桥术、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椎动脉减压术等;出血性中风的手术适应症是中等量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手术主要有两种:开颅清除血肿和立体定位手术清除血肿。
七、中风治愈后很少复发。中风很容易复发,复发率高达25%,而且还有多次复发者。这是因为所谓中风治愈仅仅还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动脉硬化、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均未治愈,故应认真对待复发。
八、父母亲患中风,子女必得。中风并非是遗传病,仅有一部分中风具有遗传倾向。因此,中风患者的子女不必忧心忡忡。但应指出,这些人患中风的危险性可能大于一般人群。为此,他们应加强自我保健,认真、积极地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
34.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1
“心梗”与脑血栓是难兄难弟
心脏与大脑各是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帅。心肌梗塞病在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而脑血栓又称为脑梗塞,主要病在供脑组织的血管——脑动脉。不仅如此,它们病变的性质也相同,都是因血管内形成血栓而阻塞,导致心肌与脑组织缺血,进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所以说,它们是性质相同的疾病。
许多心肌梗塞病人容易合并脑血栓,同时不少脑血栓病人又并发心肌梗塞。因此,心肌梗塞病人治愈出院之后,除警惕旧病复发之外,还应该留心脑血栓。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失语、吐字不清、复视和手脚麻木、手中物品忽然失落等症状,要立即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地发现脑血栓。与此同时,脑血栓病人也要当心心肌梗塞,一旦出现持续、剧烈的胸痛或胸闷,心律失常,伴出冷汗等症状,要想到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马上就诊,不可粗心大意。
35.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2
脑血栓的六个怪脾气
脑血栓是一种让人感到神秘莫测的疾病,它确实有不少“怪脾气”,对它的预防就可以从洞察怪脾气入手。
一、名字怪
有人问脑血栓的名字怎么这样怪?那是根据它的本性起的。顾名思义,脑血栓就是供应脑组织的血管被堵塞住了。由于血管圆而长,堵塞住的凝血块呈栓状,故称为血栓。这一堵住可就麻烦了,使一部分脑组织断了血液和氧的供应,时间久了,脑便会发生变性甚至坏死,因而发生功能障碍。这就是许多病人发生偏瘫和语言不清的缘故。脑血栓是缺血性脑中风的一个常见类型。
二、病多发、性凶残
中风本性凶狠、残忍,是人类健康及生命最可怕的敌人之一,在我国居各类疾病死亡病因的第二位!年发病率高达1%左右,占中风病人的10%,而我国每千人中每年就有1个人左右死于中风,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有130万,死于中风者近100万,幸存者则3/4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可以说患中风后大多数不死即残。
三、喜偷袭
这是脑血栓的一个绝招儿,使人们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中风,起病较缓,多数在睡眠中发病,清晨醒后才发现异常,真是神不知鬼不觉,让人防不胜防。
四、小中风当先导
不过人们经过多年研究,还是掌握了脑血栓的一条规律:在发病前,一部分中风也有先兆,它就是小中风,即在小中风的发生之后,常会尾随其他更为严重的中风,主要是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小中风又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主要症状是:一侧肢体轻度单瘫或轻度偏瘫,或偏身感觉异常,或失语,单眼突然失明,但几分钟后视力可恢复。另外,也有表现为眩晕,伴恶心、呕吐,或突然四肢无力、跌倒,或手中物品突然失落,但大多在几分钟内恢复常态,最长不会超过1小时。患过小中风者,患中风的可能性要比未患过小中风者高16倍。我国每百名中风患者中,有25人曾有小中风。中风的先兆症状还包括:突然变得整天昏昏欲睡;性格、行为、智能突然一反常态;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或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等。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出现小中风或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大意。
五、欺老
脑血栓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与年龄关系密切。据调查,40岁以后,年龄每增长10岁,发病率增长1倍左右。70岁以上,中风发病率为50岁以下的20倍。但近年来,青壮年的中风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值得引起广大青壮年的特别注意。
六、惯使回马枪
脑血栓的复发率高为其一大特点,有1/4~1/3的脑血栓患者在5年内复发,其中,复发一次者占74%,复发二次占22%,3次以上占4%。复发的时间以1年以内为最多(30%),1~3年内为次(25%),3~5年降至16%,5年以上复发者占29%。因此,脑血栓病人出院后切不可高枕无忧,必须继续认真地坚持治疗,重点治疗引起中风的原发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及心脏病等。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果能对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早期诊断,并坚持合理治疗,同时加强自我保健,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采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脑血栓的患病率,一定会大幅度下降。
36.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2
偏头痛易诱发脑溢血
偏头痛将使发生脑溢血的危险增加两倍。
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14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偏头痛将使发生脑溢血的危险增加两倍。
据研究人员说,患有偏头痛的人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现象,而脑供血不足是诱发脑溢血的主因。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显示:患有偏头痛、又同时使用避孕药的妇女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脑溢血的危险。
37.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3
脑溢血的家庭应急处理
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它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脑溢血较为典型的表现有:一侧的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这时病人常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跌倒,或手中的物品突然掉地;同时,病人还会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有的还有头痛、呕吐、视觉模糊、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现象。
患者发生脑溢血后,家属应进行紧急救护。
1、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千万不要急着奖病人送往医院,以免路途振荡,加重病情。为了使患者气道通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
2、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注意保暖,天热时注意降温。
3、如果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4、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5、患者病情稳定、送往医院途中,车辆应尽量平衡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38.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4
关于脑溢血的问题
脑溢血
脑溢血是指突发的脑内自发出血,不是由于外界的暴力而引起的出血。脑溢血是指由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等引起的出血。
发病人群
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溢血中,较多发的是高血压脑出血,一般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因为老年人患高血压较多;而对于儿童来说,动脉畸形也可能会导致脑出血;至于某些婴儿出现脑溢血则存在先天因素,也有脑血管的问题,比如缺乏维生素K(维生素K主要参与凝血,缺乏后凝血功能会有障碍)还有一些产伤,都会造成脑出血。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高血压逐渐低龄化,许多中年人也容易患有高血压,也会出现脑溢血。但总的来说,脑溢血的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的人为主。
脑溢血诱发因素
脑溢血的病因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年轻人发生脑溢血一般与先天因素有关,如果是四十来岁的中青年人发生脑溢血则与其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嗜酒、高脂饮食。同时生活中也存在一些诱发因素。本身有高血压的人,如果情绪激动或参加剧烈活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超出血管的承受能力,从而引起脑出血。
脑溢血是一种致残率、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尤其是那些本身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更容易遭受脑溢血的侵害。本期记者就脑溢血问题采访了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的吴斌副主任医师。
头疼???脑溢血突出症状
脑溢血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突然剧烈的头疼(如果出血量不大)。还有肢体活动障碍,偏瘫。比如右脑出血则左侧肢体不能动,左脑出血则右侧肢体不能动。左脑出血还会造成失语,甚至智能的减退,即病人不能理解别人说的话。因为左脑又称为优势半球,掌管人的语言、思维,所以左脑出血比右脑出血的功能影响要严重。如果出血量大的话,甚至会造成突然昏迷。
平躺 头侧 勿搬动家庭急救要得当
当病人在家中突发脑溢血时,家人除了拨打120,进行一些急救措施也是很必要的。
首先让病人平躺、安静、不要挪动是最基本的。如果病人倒在了地上那就让他倒在地上不要搬动。同时一定要让病人头侧到一边,因为发生脑溢血后,颅压升高往往会造成呕吐,此时如果头仰着的话,在呕吐时就容易窒息,所以要让头侧过来,这样呕吐时就不容易窒息了。头与身体要保持平衡,如果病人很胖,则注意别让其头部下垂,可垫点薄的垫子,但也不能太高,否则影响呼吸。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其吸氧,比如氧立得之类的。
专家寄语
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平常要多注意饮食,不要太劳累,要保持一种对生活的积极的态度。得了高血压病不要惊慌,要系统地进行治疗,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因为高血压是终身治疗的疾病,不能因为某几天血压降低就停止服药,要坚持吃药。也不要害怕,其实只要高血压控制好了,脑溢血的发生率是可以降下来的。总之要乐观。
那些已经造成脑溢血后遗症的人也不要太悲观,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应该能够改善大家的生活质量。
身心保健齐动员全力预防脑溢血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如果近一段时间老觉得比较容易疲劳,而且在此基础上情绪波动又较大,经常头晕、头疼,那就要小心了,以上这些信号都说明你的血压较高,要小心防范脑溢血的发生。
首先,要注意饮食,而且不能等到年纪大了才去注意,应该从年轻时候做起。饮食上要做到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高盐、高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造成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要坚决告别以上陋习。因为高血压是脑溢血的基础,只有防止高血压病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脑溢血的发病。
其次,不要熬夜,也不要过劳,要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端正人生态度,积极参加锻炼。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
并且要学会控制情绪,因为情绪一激动,人体内就会分泌一种血管紧张素,使血压升高,兴奋、恐惧都会造成这一后果。尤其现在球赛较多,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从而导致血管突然紧张、收缩、痉挛,造成脑溢血。
第三,适当补充一些保健品,像深海鱼油,卵磷脂等就具有比较直接的清除血脂的作用,可以起到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动脉硬化减轻了,脑出血的可能性也就减少了。一般换位的作用是间接的,目前尚未发现有哪种维生素对软化血管起直接作用。但仍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E、C等,常吃这类维生素是有益的。
还有维生素D,人们经常晒晒太阳,对血管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可以通过它们间接降血脂的作用来防止脑溢血的发生。还有一些其他的减肥药也能起比较直接的降血脂的作用,但其毒性较大,所以不提倡使用。
第四,开发新机能。比如进行左手运动,像左手空抓、左手摇扇等,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防脑溢血的发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类似于这种方式只是纯粹从保健角度出发,只是起到一种保健作用,并不具有治疗效应。这也就是所谓的开发右脑。因为右脑掌管形象思维、艺术等方面,并且我们知道左手受右脑支配,右手受左脑支配,而大多数人左手用得少,因此就要适当地去进行开发,让右脑代替一些左脑的功能,这样就能使左脑的负担减轻,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再比如一些少见的活动,像倒走之类的,可以激发平常不用的机能,最终使身体达到平衡。
脑出血量不同 治疗原则有异
治疗脑溢血首先就是要治疗高血压,减少脑出血。如果出血量小的话,除了平时注意平卧静养,还可以给病人服用一些脑神经营养药和脑血管扩张药。而对于中等出血量的治疗,目前存在的争议较大,有的认为要开颅,有的则认为要穿刺,现在基本上倾向于穿刺,因为这种治疗方式损伤较小。假如为大量出血,而病人亲属态度又比较积极则可以施行开颅手术,清除出血。总之,具体治疗方法视出血量多少而定。
目前,对于出血量的等级划分并没有严格标准。一般来说小量是指十毫升以下,中等量一般指二三十毫升左右,大量出血指四五十毫升以上,甚至七八十毫升,有的更超过一百毫升。
康复一字诀勤
目前,神经康复在我国比较薄弱,专门的神经康复医院也很少。因为神经康复比别的疾病的康复要困难。比如一般的骨折通过康复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神经方面恢复起来则要困难和复杂得多。
不过脑溢血患者还是可以在家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锻炼。这时家人一定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关心。比如要鼓励病人走路,鼓励他们坐起来,也就是所谓的能坐着别躺着,能站着别坐着,能走两步就尽量走,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自己走不了,可以让别人扶着走,而在专门的康复医院可以借助一些器械进行行走练习。另外,可以多做一些手部活动,比如攥一攥橡皮圈。
由于这一类病人主观能动性多较差,所以得千方百计将其能动性调动起来,那么他恢复得就会快一点。实践证明,有的病人自己锻炼意识很强,恢复就快,而一些病人比较懒,干什么都要别人伺候,饭来张口,结果恢复起来就比较慢。
动脉瘤引发脑出血细说典型表现
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一般比较突然,因为有的病人此前是正常的,不是高血压患者,所以他们不像高血压病人会时刻警惕,会注意饮食、休息,防止脑出血发生,他们往往等到出血才知道病情。虽然动脉瘤较多时候会合并高血压,但也有一部分病人没有高血压。所以这部分病人在发病之前不知情,也就不会注意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动脉瘤出血的征兆一般也就是头晕、头疼,如果出血量大也会造成昏迷。
蛛网膜下腔出血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脑出血。这种出血范围遍及全脑,一般合并动脉瘤的较多。这种出血不像一般的脑溢血那样是形成一个血块,而是散布在蛛网膜的下面(脑表面有一层蛛网膜)。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一般不会造成偏瘫,多只是头疼。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一定要到大医院做血管造影以排查动脉瘤,因为高血压和动脉瘤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而且动脉瘤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很高,可以达到70%。
另一个比较典型的是后交通动脉瘤,其表现为眼睛睁不开,眼下垂。如果头疼后眼睛就睁不开了,那极有可能就是动脉瘤引起的出血。
脑溢血致残率高
脑溢血是致残率、致死率很高的一种病,并且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因为脑溢血的好发部位是丘脑底节,而这个部位是脑部的深部结构,有很多重要的脑神经在里面。比如有些支配大脑运动、感觉、语言的神经都经过此处。而90%以上的脑出血都发生在这个部位,所以致残率很高,一般中等量的出血就可以导致偏瘫。由于偏瘫大部分是老年人,所以恢复起来很慢。另外由于好发部位是脑的深部结构,所以死亡率也很高,一般脑出血的死亡率总的来说能达到三分之一,所以这个病危害性很大。
脑溢血的后遗症除了偏瘫还有失语即说不出话,进一步的则是昏迷,呈植物状态,再进一步就是死亡。
至于脑溢血的康复程度,比如失语,通常只能得到部分康复,在服用一些神经营养药、扩张血管药或接受高压氧治疗,再加上一些功能锻炼,可能能迸出几个字或者不太连贯、不太流利地念出一句话;比如肢体方面,可以康复到拄着拐杖,划着圈走。但要想完全康复到正常水平一般不太可能。
39.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5
脑出血预测三招
脑出血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起病急 ,且病死率高 ,致残率高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但是 ,如果能在其未发作之前警惕性地进行预测 ,这对脑出血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脑出血的预测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重视既往病史了解与脑出血有联系的相关病史对脑出血的预测很有帮助。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高血压病和脑动脉硬化症是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因此,患有上述疾病的中老年人 ,应高度警惕发生脑出血。
二是注意情志变化观察病人的情志变化对脑出血预测也有一定的帮助。脑出血发作之前 ,有一部分患者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志异常 ,如过度欣喜 ,或易于发怒。因
此 ,患有高血压病和脑动脉硬化症的患者 ,在出现情志异常时 ,应注意有可能发生脑出血。
三是观察前驱症状了解和掌握脑出血的前驱症状对脑出血的预测有重要作用。脑出血发作之前 ,往往出现一些前驱症状 ,如患高血压病或脑动脉硬化症的病人突然头晕、头痛之症加重 ,并伴单侧肢体麻木、乏力等症时 ,很可能在短期内要发生脑出血,应及时入医院诊治 ,以防发生脑出血。
40.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6
预防脑出血“十必须”
脑出血 ,又叫“脑溢血” ,多发生于 40- 70岁的中老年人。但是 ,近年来其发病年龄有愈来愈年轻的趋势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脑出血的发病原因 ,多为高血压病及脑动脉硬化患者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 ,促使血压忽然增高 ,而使血管破裂所致。脑出血往往来势凶狠 ,突然发病。其症状表现为 :先有头痛、头晕、呕吐 ,随即跌倒、昏迷不醒、呼吸深沉、咽有鼾声、半身不遂、小便失禁、有时抽搐等 ,严重者可致死亡。患者即使治愈后 ,也会常常留下后遗症。那么 ,怎样才能预防脑出血呢 ?有关医学专家建议 ,一般应做到以下“十个必须” :
一、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病。中老年人应做到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 ,一经确诊患有高血压病 ,就必须坚持服药治疗 ,以降低及稳定血压 ,防止反跳及过度波动
二、必须及早防治动脉硬化。如果患有动脉硬化症 ,就应及早予以治疗 ,并注意日常饮食 ,以降低血脂及胆固醇 ,保持血管的弹性。
三、必须保持精神愉快。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应保持乐观的情绪 ,遇到高兴或不痛快的事应注意冷静 ,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以防止血压突增。
四、必须劳逸结合。应合理安排工作 (劳动 )的时间和紧张度 (强度 ),注意休息特别是工间休息 ,避免身体和精神过劳过累 ;夜晚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 ,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五、必须注意饮食结构。日常膳食要清淡 ,可多吃些豆类、蔬菜、水果和鱼类等 ,要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高的食物 ,糖 (甜食 )也不宜多吃。这一点 ,对于血压较高、动脉硬化、血脂高者尤为重要。
六、必须戒除烟酒。嗜好烟酒者应予以戒除或加以节制。因为香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 ,对高血压也有害 ;长期大量饮酒 ,也会促进动脉硬化。
七、必须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要保持大便畅通 ,定时排便 ;排便时还要避免过度用力 ,以防引起血压突然增高。
八、必须注意防寒避暑。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好身体的冷暖调节工作 ,及时添减衣服 ,防止寒冷、高温对机体的刺激 ,以避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增剧而发生意外。
九、必须缓慢改变体位。下蹲、弯腰及卧床、起身等体位改变幅度较大时 ,动作必须缓慢 ,特别是由蹲位改为直位时可用头低位及眼睛下视的方式渐渐起身 ,切勿突然起立 ,以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
十、必须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应选择自己喜爱并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项目 ,持之以恒 ,在锻炼时还就避免剧烈的劳动或过度疲劳。此外 ,还必须具有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毅力。牢记“十个必须” ,坚持合理用药 ,并注意发病的规律 ,做好防范措施。这样 ,脑出血的发生机率就会大大减少。
41.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7
孕后期当心脑溢血
脑溢血是临床上比较凶险的急症。怀孕后期发生脑溢血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生妊娠中毒症,因血管调节系统失常,全身小动脉持续痉挛、收缩,导致脑组织缺氧、水肿,或出现脑内小动脉栓塞,从而出现破裂出血。二是妊娠至23周前后,孕妇体内循环血容量增加达到高峰,约比平时增加30—45%。这样,血管的充盈程度也随之增加。这时,如果脑内的血管有毛病,即使血压没有升高,也可出现脑溢血。
预防怀孕后期发生脑溢血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一旦发现妊娠高血压或妊娠中毒症,应及时住院治疗。在妊娠后期若发现血压突然升高,并有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想到可能出现脑溢血,要迅速就医。脑溢血一经确诊,应毫不迟疑地部腹取出胎儿,然后开颅探查,清除血肿,以保护母婴安全
42.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7
脑溢血:年纪越轻越凶险
临床调查表明,40-60岁男性是脑溢血的高发人群,而且年纪越轻脑溢血面积越大、越凶险,预后也相对越差。有关专家提醒说,血压起伏不定容易导致脑溢血,因此中年男性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高血压患者要有规律地服药,切忌有症状时才吃降压药。
据了解,脑溢血是在长期高血压、血管受损的基础上发生的,饮酒、压力、情绪激动等是重要的诱因。40岁至60岁的男性,生活事业多处于巅峰阶段,上述高危因素也最为集中。
除上述原因外,脑溢血发生年纪越轻越凶险的特点与血管自身的构造和健康状况也密切相关。有关专家介绍,血管由内膜、中层和外层组成,内膜病变多体现为变厚而使血流受阻;中层病变则多体现为破裂出血。内膜增厚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进展的。血管内膜增厚使缺血风险(心梗、脑梗)增大的同时,在客观上对血管又形成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出血的危险降低。出血或是缺血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具有此消彼长的特点。中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还不严重,血管内膜尚未增厚时,缺血的风险尚小,却有较大出血的风险。
□相关
高血压是脑卒中祸根
有数据显示:八成脑卒中源于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大部分是由血压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发的。缺血性脑卒中绝大多数与高血压有关,只要是血压高就有发生脑卒中的可能,血压越高,脑卒中的危险性就越大。脑卒中之所以可怕,在于其突发性和严重的致残、致死率。脑卒中病发前往往没有任何征兆,一旦发病,则后果严重。
为了有效预防脑溢血、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专家建议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血压的人,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人,都应赶快去测量一下自己的血压,不要等到单位体检时才敷衍了事地测一测。有高血压倾向,特别是已经知道自己血压高的人,更是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其中,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以保证血压平稳,同时应注意规律、科学地生活。
43.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黄河瀑布
Posted on: 2008-04-13 19:39
经常在临床遇到患者家属咨询相关问题,所以收集整理于此,供大家参考。
44.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39
楼主辛苦了。
45.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43
也来跟几贴,凑个热闹。
脑出血治疗要护肾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类型 ,仅次于脑梗死 ,但病情更凶险 ,需要及时抢救与治疗。
在脑出血的治疗中 ,不仅要重视止血、护脑、防止脑水肿及降压等环节 ,还要注意保护肾脏 ,防止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而使病情加重及更加复杂化。
据有关资料报道 ,在脑出血的治疗中约有 3%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和肾功能不全表现。其原因分析大致有两种情况 :①血容量不足而使肾滤过减少 ,肾实质性功能损害。这是由于脑出血患者常伴高颅压、昏迷或呕吐等而不能进食 ,加之脑出血患者往往血压偏高而应用降压治疗 ,以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 ,结果造成血容量显著减少而影响肾脏滤过功能 ,表现有少尿或无尿型肾衰竭。②药物性肾损害。许多药物如甘露醇 ,6-氨基乙酸等 ,可造成肾小球滤过膜及肾小管损伤 ,进而引起肾功能不全。
针对以上引起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在脑出血的治疗中 ,要注意及时补足血容量 ,特别是在不能进食及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的过程中 ,要按液体疗法计算补液量 ,防止血容量不足的危害。另外 ,使用某些对肾脏有损害药物时 ,切忌重叠使用或剂量大、时间长。做到上述 ,损肾害并发症是可以量避免的。
46.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44
诱发脑出血的常见因素
脑出血是一种致命的或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根据临床实际和有关资料表明 ,诱发脑出血的原因很多 ,但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发病机理一般认为由于微动脉破裂所致。高血压患者 ,当有其他诱发因素时 ,血压骤增导致出血。在一组脑出血病人中 ,有近 65%的有高血压病史。
2、酗酒 :饮酒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 ,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 ,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 ,比平时多饮一些 ,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在一组脑出血病人中 ,就有近 55%的是因不同程度饮酒而引起的。
3、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在一组病人中 ,有近 25%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这主要是由于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4、腹压增高 :腹压过度增高可引发脑出血。发生在卫生间的病人 ,多是由于腹压过度增高所引起的。尤其是有高血压病伴便秘者 ,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腹压骤然增高而引发脑出血。
5、洗热水澡 :洗热水澡引起脑出血 ,也是常发生在卫生间的事 ,可能由于洗热水澡时,血管扩张、脑血流加速所致。
6、吸烟 :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 ,使血管脆性增加。在特殊情况下 ,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 ,从而引发脑出血。为此 ,要积极防治高血压和便秘 ,避免大量饮酒、吸烟、劳累、生气、激动、屏气以及洗热水澡时水温过高等诱发因素 ,从而 ,避免脑出血的发生。
47.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44
预防脑出血十二招
脑出血 ,简单地说就是人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突发脑出血的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预防脑出血谨记如下事项 :
稳血压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 ,定期检查 ,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
调情志 :保持乐观情绪 ,减少烦恼 ,悲喜勿过 ,淡泊名利 ,知足常乐。
戒烟酒 :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酒。
择饮食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 ,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 ,配适量瘦肉、鱼、蛋。
避劳累 :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 ,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防便秘 :大便燥结 ,排便用力 ,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预防便秘 ,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 ,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也可做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按摩。
不蹲便 :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 ,加上屏气排便 ,腹内压力增高 ,可使血压升高 ,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而坐便不会引起血压升高 ,可减少脑中风发生的机会。
防跌倒 :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 ,血管壁较脆弱 ,跌倒后会发生颅内血管破裂的危险。因此 ,行动时要特别小心。
动左手 :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 ,尤其多用左手 ,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 ,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医学研究表明 ,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 ,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 ,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 ,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 ,帮助右脑半球的功能正常发挥。
饮足水 :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 ,使血液稀释。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 ,饮 1~ 2林温开水。
适寒冷 :寒冷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 ,血管收缩 ,血压容易上升 ,要注意保暖 ,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 ,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 ,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 ,以促进血液循环。
重先兆 :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 ,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 ,有的突感肢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明 ,语言交流困难等 ,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48.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45
正确及时就地治疗脑出血
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发现 ,近年来农村脑出血的死亡率很高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缺乏急救知识 ,遇到脑出血病人就心急火燎、往往在没有任何急救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多数病人死于转运途中。还有的基层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比较陈旧 ,在治疗上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致使病人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并发症 ,或是因一些无意义的治疗,无谓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如何使脑出血病人得到及时而合理的救治呢 ?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薛占苍。
薛主任说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 ,患者多在白天活动中突然起病 ,出现剧烈头痛、头昏 ,继之恶心、呕吐 ,一侧肢体麻木、无力 ,语言障碍等 ,严重者突然昏迷 ,意识不清、抽搐等。如病人出现上述症状 ,既往又有高血压病史 (一般无心脏病 ) ,应高度怀疑脑出血。
对于脑出血病人 ,急性期应就地治疗 ,千万不要搬动病人 ,尤其是在发病 6小时内 ,否则很容易使出血面急剧扩大 ,病情加重而死亡。若要转运 ,应在 6小时后、病情稍平稳时。转运时车速不要太快 ,尽量走平坦的道路 ,减少颠簸。在医生到来之前 ,家人可把病人缓缓扶到床上 ,让其头颈偏向一侧躺下 ,并及时清除口内呕吐物。注意尽量不要搬动病人头部。
抢救脑出血 ,应抓住三个关键。
一是稳定血压 ,一般将收缩压调整到 160~ 170毫米汞柱为宜 ,不宜降得太低 ,以免影响脑部供血。血压过高 ,如收缩压超过 200毫米汞柱 ,可给病人舌下含服心痛定 10~ 20毫克 , 5~ 10分钟即见效 ;或肌注利血平 0. 5~ 1毫克 ( 1小时后才起效 )。昏迷并有频繁呕吐的病人 ,可静点压宁定 ,开始先用 1支入壶 ,待血压降下来后再维持静点。
二是降低颅内压。可先用速尿入壶 ,然后给甘露醇 125或 2%毫升快速静点 ,每 6小时一次。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尿量 ,如每天 4次甘露醇 ,病人尿量少于 1000毫升 ,高度怀疑肾功能不全 ,应停用甘露醇 ,改用速尿。颅内压不太高、症状不严重者 ,早期不要过度降颅压 ,以免造成持续性脑出血。如上述药物效果不好 ,还可应用β—七叶皂甙钠、甘油果糖等 ,一般不再主张用激素。
三是防治并发症。脑出血病人易发生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可服用甲氰咪胍 0. 4克 ,每日 2次 ;已有出血者 ,可静点洛赛克或经胃管给予 8%正肾盐水 40~ 50毫升 ,每天 4~ 6次 ,或用凝血酶进行局部止血。昏迷的病人因误吸、误咽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如有发热、咳嗽等感染迹象 ,可应用青霉素 200万单位加入 100~ 200毫升盐水中静点,每 6小时一次。若痰有臭味可改用灭滴灵。有的病人出现中枢性高热 ,可用温水擦洗病人大血管部位 ,或在大血管部放置冰袋 ,使体温降至 37℃以下。
对脑出血病人 ,家属要做好病人口腔、皮肤和大小便护理。如每 2小时给病人翻身一次 ,每日用纱布或棉签蘸生理盐水轻擦病人口腔 ,对神志不清、尿失禁病人可放置导尿管。
总之 ,脑出血急性期最重要的就是抢救生命 ,治疗越简单越好。一般经过半月时间 ,患者情况即平稳 ,可开始恢复期治疗。在急性期 ,除非病人有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 ,一般无需使用止血药 ;应用改善脑循环及代谢药意义不大 ,只能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49.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46
降压过度可致脑缺血
据资料显示 ,有 25%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能正确使用治疗药物 ,较常见的一种是用药过多。用药过多易使血压下降过度。而降压过度 ,易导致“脑缺血” ,医学上称“脑灌注不良综合征”。其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无力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脑血栓形成。
正常人能自动对脑血流进行调节 ,当血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脑阻力血管扩张 ,以保证适当的血流灌注。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来说 ,他们的脑血管日趋老化 ,管壁增厚变硬 ,管腔变狭 ,血管舒缩功能下降。另外 ,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 ,代谢缓慢 ,药物易蓄积 ,使降压作用增强。所以 ,当老年人不恰当使用降压药时 ,易导致血压快速大幅度下降 ,出现脑供血不足。
有关专家指出 ,老年人用降压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有目的地选用和调整降压药。最好在 1周内逐渐地将血压降到适当水平 ,不可突然降至正常水平。用药后 ,待症状和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即可有计划地减少用药量 ,一直到能以最小剂量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 (即维持量 )。患者决不可擅自停药 ,或道听途说随意换药 ,否则会造成血压波动 ,可能造成意外。特别是联合用降压药时更应慎重。
若出现脑灌注不良综合征时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必要时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它可以全面地反映血压昼夜变化节律 ,观察服用降压药后 ,血压是否有效地被控制 ,观察药物对某一特定时间血压升高的治疗作用、作用持续时间和有无过度降压。
50.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47
不可忽视短暂性脑缺血
中老年人患中风的不少。其中缺血性中风(脑血栓类病 )约占中风病人的 70%,比出血性中风 (脑出血类病 )多 1倍以上。而短暂性缺血发生中的近半数又是脑血栓的前奏。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又是全身需氧最多的组织。脑重量仅为体重的 2%,而耗氧量却是全身耗氧量的 1/5。老年人由于血管逐步硬化 ,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 ,尤其要警惕短暂性脑缺血或形成动脉瘤时 ,可有血小板、纤维素、胆固醇等脱落物堵塞血管 ,引起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基础病因是动脉硬化 ,而发作的直接原因却是多种多样。比如 :
脑血管痉挛 :因疲劳、紧张、激动、血压波动等引起血流量改变时 ,促使已有局部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处产生血流旋涡 ,刺激下游血管壁痉挛 ,造成脑缺血发作。
脑血流自身改变 :因高血压病人血压降低 ,或因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律紊乱造成供血不足时 ,可出现脑缺血发作。
微血栓 :血管硬化斑块破溃或形成动脉瘤时 ,可有血小板、纤维素、胆固醇等脱落物堵塞血管 ,引起胸缺血发作。当其移动至远端血管时症状可消失 ,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
颈椎病 :因压迫已经硬化的椎动脉 ,引起脑缺血发作。
血液凝固异常 :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手术后、癌症等 ,也可引起脑缺血发作。从预防的角度看 ,引起脑缺血发作的最基本的危险因素是动脉硬化、冠心病、血压偏低、糖尿病。年龄超过 70岁者动脉硬化几乎是惟一病因。这些都是预防的重点。未加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在 1个月内中风的约占20%, 1年内中风的约占 50%;不发展为中风的约有 5%~ 6%死于心肌梗死。也有人不经过脑缺血发作阶段而直接形成脑血栓 ,这是因病情及条件进展过快所致。因此 ,老年人应特别重点积极防治上述疾病 ,防患于未然。
51.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48
怎样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一.什么叫脑卒中?
脑卒中即是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称中风。
二.脑卒中病人易复发吗?
回答是肯定的,据调查约1/3的中风患者在5年内可复发。从复发时间上看,一年内复发的约占28%—30%,二年内复发者占25%,五年以上占29%,出血性中风率高于缺血性中风,其中复发率最高的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一下几点: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卒中史、吸烟、酗酒及肥胖等。
四.脑卒中复发的预防:
1.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
有规律的生活、充分休息比什么都重要,早晨醒来不要急着起来,应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然后慢慢坐起,再下床活动,避免引起头晕。中午小睡:即使睡不着也应闭目养神或静坐。晚上按时就寝,寒冷冬季,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宜用温水洗漱。因为过冷过热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
2.注意气候温差的剧变
气候温差的变化会使血管的舒缩功能和血液的流变学性能发生急剧的改变。健康人对这种变化能迅速产生保护性适应调节,而高血压患者的这种调节机能明显减退,易诱发脑卒中。
3.放松紧张情绪
学会休闲,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及性情急躁。
4.保持大便通畅,耐心排便
高血压病人切忌排便急躁、屏气用力,以防血压升高,如有慢性便秘者应多吃蔬菜,香蕉和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适当使用轻泻剂。
5.调节饮食、控制体重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每天摄盐量约6克左右,限制动物内脏、脂肪、蛋黄,适当选吃香菇、木耳、紫菜、海带等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降血脂有益。高血压患者相对增加含钾、镁、钙高的食物,利于降压。进食原则: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以七到八分饱为宜。睡前及晨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有利于稀释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体重指(BMI)=体重Kg/身高2 (m2),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大于25%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6.戒烟酒
吸烟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和血管壁的损伤,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增高。酗酒者卒中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
7.坚持服药,学会识别中风的先兆
如突然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手指不灵活,偏瘫,一过性黑蒙,哈欠连续不断等脑卒中预兆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能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附:含钾高的食物:柑橘、杏子、香蕉、红 枣、葡萄、大豆类、家禽、鱼、瘦肉。
含镁高的食物:各种干豆、鲜豆、豆芽、香菇、菠菜、桂圆。
52.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48
什么叫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又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等脑局灶性损害症状,属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老年人多见。高脂饮食,糖尿病,吸烟等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引起脑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脑血栓形成,它是由于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内膜粗糙,管腔狭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在血管内凝聚成块,形成脑血栓。另一种是脑栓塞,这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脑堵塞血管,引起脑栓塞。这种栓子可来自风湿性心脏病的赘生物,也可能是骨折时的脂肪栓子,或空气进入血液引起气栓,或肿瘤细胞脱落形成肿瘤栓塞等等。
脑血栓形成所致的脑梗死,起病缓慢,常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较低,血流缓慢有关。从发病到病情发展至顶峰,常需数十分钟甚至数天时间。而脑栓塞引起的脑梗死,起病多较急骤,常在数秒钟或数分钟达高峰。
53.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0
脑血管病呈年轻化趋势
原本是老年人多发病的脑血管病,近两年呈现年轻化趋势。昨天,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姬长莲告诉记者,这两年在她所接诊的脑血管病患者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约占30%以上。
“近几年在我们科就诊的脑血管病病患者中,最年轻的年仅29岁,30-45岁的青壮年患者也明显增加。”姬长莲说,脑血管病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致残率也高,大约75%的存活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
她指出,生活中人们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3/4的脑血管病是能被控制的。有资料显示,高血压病人中有20%-30%死于脑血管病,而脑血管病人中有高血压史的占60%-70%。
姬长莲提醒人们,脑血管病在发生之前数小时至1个月内往往会有一些先兆表现,大约60%以上的病人在发病前会出现下述一个或数个先兆症状。这些先兆症状应属于偏瘫整个病程中的超早期表现,它提示脑血管病正在形成之中,若本人或家人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即可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生。
1.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管病先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1-2天内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2.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的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情况之一,应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坏,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信号。
4.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发病前5-10天出现哈欠连天现象。
5.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就会发生脑出血。
6.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7.其他先兆症状
除上述先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管病的先兆表现。
54.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0
为什么有些脑血栓病人脑CT检查为阴性
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阳性率为66.5%-89.2%,而对初期脑出血的阳性率为100%。因此,早期CT扫描阴性有助于排除脑出血、硬膜下血肿、脑脓肿、瘤卒中等。而有些脑血栓病人有临床表现,但CT扫描可为阴性,其主要原因有:
(1) 限于现有的CT性能和设备条件。
(2) 病变部位、大小的影响。病变位于脑干、小脑,可受骨性因素的影响而为阴性。小于8毫米的梗塞灶,难以为CT分辨,可为阴性。有比如,有人对多发性脑梗塞进行CT和磁共振成像对照检查,其中经磁共振成像证实的23例脑干梗塞和13例小脑梗塞,而CT检查未能发现其病灶。
(3) 发病至CT扫描的间隔时间因素。发病后3天内扫描结果可为阴性,因为于发病后4-14天CT扫描阳性率最高,显示最佳。2-4周则呈等密度现象(称为模糊效应),CT扫描则呈假阴性。4周后密度渐下降,达脑脊液密度为止。2月后,坏死组织被清除,留下低密度囊腔,病侧脑室扩大。因此,对脑梗塞的CT扫描一定要掌握时机。
(4) 与病变的发展速度有关。有些病人可能因为血管闭塞的缓慢或已有侧枝循环建立,其血运并非突然断绝,病变区脑组织尚未达到缺血坏死,或未达到CT所能显示的密度改变,但局部脑组织因血流低灌而出现脑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体征。
所以,临床表现局灶性脑损害的病人,CT检查阴性者,要仔细分析有无上述因素的存在,正确运用加强剂,必要时复查CT或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55.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1
脑梗塞的正确预防
1、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循环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瘀滞时,易形成脑梗塞。
2、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卒中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3、减肥,肥胖是公认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4、科学合理饮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5、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6、及时治疗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7、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
8、重视中风的先兆。中风虽然是突发的急骤病变,但往往也可发现一些预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囗水。
(2)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3)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
(4)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5)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而且头痛由间断性的变成持续性的或伴有恶心呕吐。
56.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症急救与预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一反复发作,历时短暂的局部脑功能丧失疾病。一般持续数秒钟、半小时或1-2小时不等。也可一天数次,数周一次,数月一次发作,但不到24小时就自行缓解,不留任何后遗症。此病多在清醒状态下,突发病,无先兆。
1、颈内动脉系统TIT:可出现一侧面瘫、舌瘫伴上肢瘫、偏瘫或伴失语、半身麻木、单纯失语、失读、失写、计算障碍及单眼一过性黑朦、偏盲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TAT:习惯上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伴恶心,头痛等症状。
急救措施:
1、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即可作轻型TAT治疗,也可用于预防发作。如小剂量阿斯匹林、潘生丁等。
2、结合中成药消栓再造丸、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丸,可选其一种服用。TIA频繁或一次发作较重者,可去医院输液。
预防:
1、一级预防(指未发生卒中前预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硬化)。
2、认真管理血压。戒烟,戒酒,有中风家族史和其他血管危险因素的人定期查血小板聚集功能。
3、二级预防(指发生卒中后预防复发)。主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仔细寻找病人中风的危险因素。
4、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饮食忌过咸,过甜。
57.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3
摇头晃脑,中风减少
中风也不是防不胜防。生活中一些很简单的措施,比如脖颈运动就可以减少发生中风的危险。
摇头晃脑,中风减少。这是心血管专家在对中风的发病情况进行职业分析时,受到启示并提出的。研究者发现,油漆工中风发病率明显的低。经再三分析也找不到其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想到可能与漆匠们在工作时频繁地摇头晃脑有关。因为油漆工在挥动漆刷工作时,他们得不停地上下点头、左旋右转脖颈。这其实是一种轻柔的颈部运动。运动增强了头部血管的抗压力,颈部的肌肉、韧带、血管和颈椎关节也因此增强了耐力,并减少了胆固醇沉积于颈动脉的机会,不仅有利于预防中风,还有利于高血压、颈椎病和青光眼的预防。由此,专家们认为,每天2~3次,每次3~5分钟做不同方向的柔和的颈部运动有益健康。
耸耸肩膀,活血健脑。有关专家指出,每天早晨醒来后,老年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缓缓起床,先做5分钟左右的耸肩运动。因为这种看来十分简单的双肩上提、放松的反复运动,不仅能使肩部的神经、肌肉、血管得以放松,活血通络,有益于防治肩周炎,更因为它又是一种由颈部参与的运动,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了人工驱动力,迫使流动迟缓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脑,因而减少了脑血管供血不足和发生梗塞的危险。
热水擦颈,软化血管。中风的发生,每每与颈动脉内膜的胆固醇沉积而形成的粥样斑块有关。有专家指出,可以利用每天早晚洗脸的机会,以5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擦洗、按摩颈部四周,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这既是一种颈部运动,又是一种物理疗法,可以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血管壁的营养,减少胆固醇的沉积,促使硬化的颈动脉变软,恢复弹性,有利于改善大脑供血并减少中风发生的危险。
58.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4
轻症高血压更需防中风
高血压是国内外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率高达10%—20%。高血压的最危险并发症——脑卒中(中风)比例甚高,我国资料表明为11—14∶1,而北美、西欧等国家更高。
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的程度有关,即血压越高发生率越高。有关研究指出,当收缩压大于21.3KPa时,脑卒中的危险性增高,并使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2—5倍。此外,脑卒中的发生还与高血压的分期有关,即Ⅲ期的脑卒中危险性最高,次为Ⅱ期和Ⅰ期。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轻症或无症状的Ⅰ期高血压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掉以轻心,缺乏科学而有规律的防治,还有一些轻症病人并未认识到脑卒中的危险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危险。资料表明,即便是Ⅰ期高血压病,其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仍很大,占到20%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比例。
轻症或无症状的Ⅰ期高血压病人,依据有无靶器官(如心、肝、肾、脑)损害分为A、B、C3组。A组仅有血压的增高而无靶器官损害,危险性最低;B组有一项以上靶器官损害;C组则有显著的靶器官损害,此组病人虽血压增高幅度不大,但危险性已很大,常在人们疏忽的情况下突发脑卒中。由此可见,脑卒中是否发生,不完全是以血压高低来衡量,而是与靶器官有无损害关系密切。
中枢神经系统是高血压病的主要靶器官,其中腔隙性脑梗死大约90%伴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70%以上是由高血压脑出血引起。轻症或无症状的Ⅰ期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约为4.4%,脑出血发生率可达20%左右。
高血压病的靶器官损害是一个渐进过程,病程较长,有的症状出现常在高血压病的10—20年后。在这样长的过程中,许多人难以坚持规律治疗,尤其是轻症或无症状的Ⅰ期病人更容易产生思想麻痹。所以,特别强调轻症或无症状高血压病人的积极治疗是重要的,对此应予以足够重视。
59.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5
[注意]防中风有三戒必须了解
一戒饮酒。某患者,男,48岁,患高血压多年,不规则服药,血压控制得不理想,时高时低,医生嘱其正规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并劝其戒酒。但该病人嗜酒成习,某日赴宴,开怀痛饮,此时医生的劝告早已置之脑后,结果席中突发中风不治而故,亲人悲伤欲绝。
从医学观点来看,少量饮低度酒(每日每人50克)对于心脑血液循环不无裨益,但对于高血压患者长期饮酒则是有害健康的。酒可加重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弹性减弱,这就奠定了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一旦大量饮酒更可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在原已较高的水平上骤然升高,使硬化脆弱的脑血管无法承受其旁压力导致破裂出血,如出血量较大,颅压过高,脑疝形成,则难以抢
救。
二戒排便加压。某离休干部高血压住院,大便秘结,夜间如厕因排便用力过猛致脑溢血死亡。
老年人因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习惯性便秘比较常见,用中医的话来说则是“气血津液亏耗,脾胃功能减退”。缓解便秘应从调理生活入手。适当运动,多饮水及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瓜果,少食刺激性食物,还可每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解除便秘。方法为:自右下腹开始向右上、左上及左下腹的方向按压,把结肠内潴留的粪便挤向乙状结肠及直肠,有利于结肠的大段反射及排便,必要时可借助开塞露等润滑剂帮助粪便排出,或同时口服适量通便药。
三戒激情。某老年农民,67岁,原有高血压病史,因土地纠纷和他人争吵突发中风经抢救无效死亡。过度的激情奔放如悲痛欲绝、捧腹大笑或活动过量等均可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骤高,原有高血压者可发生脑溢血致死。
故高血压病人对于喜怒哀乐均应有所节制,保持情绪稳定,性格开朗,遇事乐观大度,切忌情感过度激动。
60.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6
糖尿病性脑卒中的防治
脑卒中的原因是脑血管硬化,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人高2~4倍。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糖尿病人在脑卒中发生前未得到糖尿病的诊断。脑卒中造成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死亡,在我国,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易发因素有: 1 动脉粥样硬化 2 糖尿病性心脏病,易形成血栓及心律失常 3 高血压 4 高胰岛素血症 5 高凝状态 6 血脂异常  糖尿病脑卒中80%为缺血性脑血管疾患。在无症状的脑梗塞中10~23%为腔隙性脑梗塞。 临床特点:发生脑卒中常为多发性,大面积梗塞,易发生高渗性糖尿病性糖尿病昏迷。腔隙性脑梗塞无肢体瘫痪,只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易漏诊。脑卒中时血糖越高,愈后越差。糖尿病脑卒中病死率为非糖尿病人的4倍。 防治要点: 及早发现,并有效控制糖尿病。 有效降低血压,戒烟,戒酒,减肥,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 选用保护血管,溶解血栓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潘生丁,芦丁,丹参,川穹嗪等。 改善脑细胞功能的药物,如喜德镇,爱维治,脑活素,康络素等。 一旦发生脑血管意外,立即送医院急症处理。
61.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7
脑卒中患者怎样选择降压药物?
脑卒中患者中血压升高者甚为多见,其脑血流量的自动调节能力明显减弱,而且急性期和恢复期的降压药物治疗选择有一定差别,在急性期选择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的药物较合适,使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移向较低的血压水平。选择药物时最好避免使用引起脱水、血液浓缩而致血粘度升高的药物。 (1)钙拮抗剂 某些钙拮抗剂具有良好的扩张脑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可增加容量依赖性脑血流量,如尼莫地平等。而某些疗效时间短百降压作用强的钙拮抗剂易引起降压过度和血压波动性大而加重靶器官损害等不利作用,如硝苯地平等,故对脑卒中恢复期的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 (2)α-阻滞剂 α-阻滞剂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以及使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下限下移的良好作用。但有些药物,例如哌唑嗪易使夜间血压明显降低,老年患者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等。新型选择性突触后α-阻滞剂多沙唑嗪降压效果与哌唑嗪、依那普利相仿,降压作用发生较慢。极少发生"首剂现象"(0.7%),对脂肪代谢有较好的影响。该药口服吸收良好,首次用药半衰期为10-18h,多次用药后可延长22-24h,常用剂量为1mg/d。用于脑卒中患者较安全。 (3)β-阻滞剂 β不能改善脑血流理的减少,对脑卒中恢复期高血压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无明显保护作用,故一般不选择这类药物。 (4)利尿剂 近年研究显示,小剂量利尿剂虽具有良好降压效果及副作用较少等优点,但因其易引起老年患者血粘度升高,有导致微循环障碍及发生新梗死的危险,故对脑卒中恢复期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62.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8
一分钟识别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若能在发病早期到达医院,接受溶栓或抗栓治疗,将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但溶栓治疗必须在卒中发生后3小时内实施,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完全恢复的机会越大。然而临床上大多数脑卒中病人去医院治疗时已超过3小时,给溶栓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及时识别脑卒中十分重要。现为大家介绍一种识别卒中的简易方法,它包括三项内容: ⑴让患者微笑; ⑵举起双臂,并维持些时间; ⑶连贯说短句。若患者微笑困难,举起上肢无力,讲话含混不清,则表示有脑卒中的可能。由于这种测试方法简单易行,即使不是医生,一个普通的旁观者也能正确鉴别,所以容易被公众接受,从而大大提高了脑卒中的诊断率。上述简易测试法中只要有一项阳性,就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送病人去医院诊治。
63.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8
天冷要防脑出血
天冷,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南京有家医院,曾在一次气温骤降的两小时内就急诊收治了6名突然发生脑出血的高血压病患者,病人的年令在55-80岁之间。   脑出血是常见的症状,寒冷是中风的重要诱因。   据英国学的研究,气温若降低到零下5摄氏度,每百万人的中风病死率每天将达到4.8人,而在17摄氏度时的死亡数为3.2人。   美国杂志曾报道说,有两位老人因在严寒天外出购物而突发脑出血。还有一老人仅因为用手擦掉汽车挡风玻璃上的积雪而诱发中风。   原因在于,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猛然收缩、血压升高,帮易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寒冷以易使血粘度增高而致脑栓。一般说,凌晨2-6点的血粘度最高,此时温度最低,受冷就更易发生中风了。   所以,平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在冷天一定要注意保暖,要及时增加衣、被和添置保暖设施,睡前也宜用热水泡泡脚。
64.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9
乘坐飞机要防中风
长途飞行中血栓的形成是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甚至相对年轻、体质较好的人也会因血栓而中风,经济舱的乘客尤其容易出问题,因为密集排列的座椅使血液淤积在下肢,小的血栓通常在它们能造成任何损伤之前就已溶解,但是较大的血栓可能移动到肺部,带来包括残废在内的严重后果。
65.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1:59
抵御中风靠锻炼
国外医学界一项新的研究已证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的男士中风危险少。   据《内科学年鉴》发表的文章指出,40岁后的男人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预防中风,肺功能差可增加中风危险。冰岛学者在10年研究中发现,40岁后的男人积极进行体育活动比不活动的同龄人中风危险低30%;而在肺功能试验中,肺功能差的男人比肺功能最好的男人,缺血性中风危险高30%。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中风类型,当动脉病变影响到脑的血液供应时就会发生。   该项研究从1967年开始,纳入45—85岁的男性共4484人。试验时每位参加者回答问卷调查: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有多长和参加哪一类体育活动,并做肺功能测定。虽然低强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等在减少中风危险中好处最大,但体育活动的种类并不起作用。对中风危险增加的老年人来说,与保护作用有关的重要因素是规律的体育活动。学者还发现,肺功能最差的人比肺功能最好的人更易患缺血性中风。
66.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2:05
中风康复欲速则不达
今年的春节天气较冷,这对于有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日子不太好过。最近,一位读者向本报反映,家里的老人在患脑卒中经过两周的治疗病情平稳后,医院就让老人出院了。目前老人的身体仍然处于偏瘫的状态,面对眼花缭乱的治疗偏瘫的药物和器械广告,家属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护理和帮助老人进一步恢复身体。专家指出,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某种单一的药物对偏瘫具有决定性的康复作用,所以康复训练应是改善脑卒中病人功能障碍的唯一有效方法。
■中风 后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中心主任张通教授认为,现在正规的大医院对康复越来越重视了,但综合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由于普遍工作负担很重、加上时间紧张等因素,对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很难面面俱到。因此,家属应该主动征求医护人员的意见,争取他们的指导。 中风后康复的原则是越早越好。病人还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家属就应该注意对患肢进行保护,重视对患肢的正确摆放,不要让患肢伸直或蜷曲的姿势时间太长,一种姿势保持时间长了,对关节活动将产生不良影响。也不要长时间压迫患侧,这样可能影响患侧血管的畅通。偏瘫病人在综合医院住院的时间一般只有两三周,这对于病人的恢复来说远远不够。病人可能还要有一段时间半个身子或部分身体不能活动。所以,在病人住院期间和出院以后,家属要注意帮助病人做一些患肢的被动活动。无论是病人身体的大关节还是小关节,都要经常帮助他们进行被动活动,但活动患肢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尤其是患肢处于一点力气都没有、很软的时候。如果对患肢用很大的力气牵拉,会造成关节脱位或肢体损伤。有行走能力的病人可以做一些运动,但切忌过度,尤其是年纪大的病人,不能累着。有的病人求好心切,拼命地练,结果受了伤。家属帮助病人活动时不能让病人觉得疼。家属在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应留心多看一看,学一些康复训练的手法,也可读一些脑卒中康复的科普书籍,以达到帮助病人康复的目的。不过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还是能让专业医生或治疗师来帮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锻炼之余还要严格按照医嘱吃药。康复训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人恢复失去的肢体功能,经过康复,大部分病人肢体、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都会有很好地改善,如改善手功能和异常步态等,同时可减少肩手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但即使经过康复训练患者有些功能也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时,还可考虑采用为其装配自助具、矫形器的方式,代替他们失去的部分功能,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辅导很重要 病人得病后都有很大的心理波动,家属首先要对病人进行心理鼓励,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多让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事情,偏瘫不严重的病人要让他自己拿东西,让肢体多活动。不要什么都帮助他做,更不要娇惯病人,不要让病人觉得大家伺候他是应该的。这种不良心态如果长期存在,将会给家里带来很大的负担。 家属应该学会理解病人,想办法跟他沟通,有的病中风后产生语言障碍,表达十分困难,但是听力很正常,这就要靠家属仔细耐心地揣摩出他的意思。有的病人能说话,但是往往很难让别人听明白他的意思,家人可以制作小卡片交流板,把日常用的吃饭、穿衣、大小便等动作用图片等表现出来。让他有机会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有些严重的偏瘫病人可能两侧躯体都瘫痪,说话困难,吞咽功能不好,就更需要家人细心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因为他们没法和人交流,所以需要我们时时观察,经常看看病人是不是饿了或是要大小便。病人在开始得病时都会有心理障碍,情绪表现焦虑、急躁,心理波动大,家人要理解,可配合医生用一些药物,想办法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这些对他们身体的恢复都有很大好处。
■不要病急乱投医 现在有些厂家在一些媒体上把自己生产的治疗偏瘫的药物或器械的治疗效果吹得很神奇,广告投入很大。但这些药物和器械很少有通过正常途径被正规医院鉴定过,所以给病人使用时要慎重。否则,可能造成两个问题:一是因为这些治疗价格都比较昂贵,对病人和家庭都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没有达到效果,也是一种浪费。二是他们在宣传中说治疗效果很好,可病人使用后如果没有什么效果,对病人的心理打击很大,病人会觉得“90%的患者用了都有效,为什么我没效,肯定是我的病没法治了”。这将对病人的心理形成很大的压力,反而影响其恢复。
67.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2:40
美国是怎样做中风康复的?
肌肉和关节挛缩 在美国,当病人中风后,一般都是在当天或第2天,就有康复专业的医生和治疗师去对这个病人会诊。如病人是一侧偏瘫,左手和左腿都不能动,康复医生就会下医嘱,然后治疗师会给予病人左手和左腿每天定时的被动性运动,一是关节,防止关节挛缩;二是肌力,被动活动肌体,能够保持肌力。 骨质疏松 当骨头不在正常活动状态下承受压力的时候,30小时后就开始出现骨质疏松。一个偏瘫的病人如果不注意,很可能会出现股骨骨折。对骨质疏松的治疗,要尽早地帮助其活动肢体,同时给予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的概念就是当病人的关节不能动的时候,骨头旁边的软组织会出现钙的沉着,引起的症状是疼痛,对它的治疗,一要用解热镇痛药,二要加强肢体的运动,三要防止摔倒。对摔倒的预防,首先让他使用助行架,助行架在美国是非常普通的康复用具,它和拐杖最大的不同就是助行架本身是稳的,是四个脚着地,人可以把自己的体重托付给它。 卧床所造成的人体衰 弱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正常的人卧床7天,带来的衰弱需要用另外的一个7天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如中风病人情况允许,尽量不要老躺着,以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衰弱 褥疮 褥疮常常发生在骶部、脚跟。对骶部褥疮的预防就是要勤给病人翻身;对脚跟褥疮的预防,是用一种脚托把脚整个托起,使脚跟悬空。在过去,美国也用橡皮圈、轮胎内带那样的东西,把病人臀部托起来,现在常用的方法是给病人垫非常软的褥子。
68.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2:47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后补充B族维生素有减轻氧化损伤的作用
研究表明,氧化损伤在中风发生后的急性期内明显加重,而内源性抗氧化防御迅速耗竭,从而造成组织的进一步损伤。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期评价了B族维生素在此期的抗氧化能力和作用。48名有临床表现的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在发病后12小时内入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人,两组在中风类型和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每日口服叶酸5mg,维生素B2 5mg,维生素B6 50mg和维生素B12 0.4mg共14天。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第7和第14天采血测定叶酸水平(叶酸含量与红细胞体积有关),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主要反映维生素B2的情况),磷酸吡哆醛(反映维生素B6情况),维生素B12,?e-生育酚,维生素C,总体抗氧化能力,丙二醛,总谷胱甘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应用B族维生素治疗14天后,治疗组患者的血磷酸吡哆醛,叶酸和维生素B2水平均有升高(p<0.05)。两组的谷胱甘肽水平均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丙二醛浓度有下降,而在对照组中则表现为上升,且有显著差异(P=0.05)。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指标,在治疗组中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后立即给予补充B族维生素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69.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2:50
脑出血患者早期外科治疗并非总是必要
自发性幕上脑出血占全部卒中的20%,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居各种卒中之首,外科手术的作用仍有争议。英国纽卡斯尔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Mendelow等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国际脑出血外科手术试验(STICH)\]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外科手术与最初保守治疗进行了比较。 研究采用平行组试验设计。早期外科手术结合血肿清除术(随机分组后24 h内)和内科治疗。最初的保守治疗为内科治疗,但若有必要也允许进行晚期血肿清除术。6个月随访时,将通过直接邮寄调查表给患者获取的8分制Glasgow转归量表评分作为主要转归指标。随机分组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组。对于预后良好组,转归良好指Glasgow转归量表评分恢复良好或中度残疾。对于预后不良组,良好转归还包括重度残疾的上限。采用意向处理分析。 将来自27国家83个医疗中心的1 033例患者随机分到早期外科手术组(503例)或最初保守治疗组(530例)。6个月时,51例失访,17例健康状况不详。早期外科手术组的468例中有122例(26%)转归良好,与之相比,最初保守治疗组的496例中有118例(24%)转归良好(优势比0.89;95% CI,0.66~1.19;P=0.414);绝对获益为2.3% (-3.2%~7.7%),相对获益为10% (-13%~33%)。 与最初保守治疗相比,神经外科病房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并未从早期外科手术中获得总体上的益处。
70.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axiali
Posted on: 2008-04-13 22:51
为预防心脏猝死、脑卒中,患者应注意哪三个关键的半分钟?
临床上发现,心脏猝死、脑中风(脑血栓、脑溢血等)常发生在夜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许多病人的心脏跳动一天都很平稳,唯独夜里有几次大的波动,多发生在病人夜间起床去厕所时。这主要是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神经调节慢,更容易发生危险,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注意避免因体位突然变化造成晕厥。所以心脑血管病专家提醒大家,防止夜间出问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做到“夜间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这样,不花一分钱,却能起到药物起不到的预防心脏猝死、脑中风的作用。
71.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cn1029
Posted on: 2008-04-14 22:05
好热闹,我也来看看。
72.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cn1029
Posted on: 2008-04-14 22:06
中风病人为何要反复做 CT
李大爷因为中风住进了医院,住院当天为了确定诊断,医生给他做了 CT检查,在住院的十几天里,医生让他做了3次 CT检查,李大爷的家属非常不理解,既然都知道什么病了,为什么要反复做 CT检查?
据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萍介绍,像李大爷这样的病人及家属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其实,对中风病人来讲,通常做一次 CT就足以明确中风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的。因为如果是出血性的,在中风后马上就可以在颅脑 CT片上看到其提示出高密度病灶,同时可以了解到出血的部位与大小。排除了出血性的,就是缺血性中风了。但遇到下列几种情况时,就要做 CT复查了。
在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在颅脑 CT片上可能没有异常,大约24小时后才能见到因缺血而造成的低密度脑梗死灶。碰到这种情况,要结合病史、病况,在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以后给予 CT复查,确认诊断。
中风病情演变超出一般规律,或病情突变、加重时,也应 CT复查,以观察是不是有新的中风发生。有些脑肿瘤病人,发病时可类似中风发作。单次 CT检查,难以确认病变性质, CT增强检查可能帮助识别外,有时需要 CT随访检查,以观察 CT影像上的变化来判定病变性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很容易发生再出血,要及时复查 CT。部分脑出血病人,在数小时内血肿继续扩大,与原来发病初的 CT表现不同;以后病情还会不断发生变化,需要做 CT复查。
由此看来,对大部分中风病人反复多次做 CT检查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够动态地观察病情演变,以便正确指导治疗及进行疗效判断。
73.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cn1029
Posted on: 2008-04-14 22:06
女性过45岁要注意防中风
日前,美国《神经病学》杂志刊载的研究报告称,中年女性,尤其是45岁~54岁的女性,比同年龄段男性患中风的人数更多。
据了解,此项研究共分析了参与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调查的1.7万人的数据,结果发现,45岁~54岁的女性,发生中风的可能性是同一年龄段男性的2倍;并且这一年龄段女性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都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这项研究也发现,成年男性患中风的风险也会随年龄而增加。处于55岁~64岁这一年龄段的男性,患中风的风险是45岁~54岁男性的3倍。
那么,怎样预防呢?
一、测血压,并搞清楚自己的“体质指数”到底是多少;每2~5年,检测一次自己的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二、坚持锻炼,及时有效地处理、缓解各种压力,不喝酒(烈性酒)、不抽烟,远离高脂肪食物。
三、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如B6、B12和叶酸。
74.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cn1029
Posted on: 2008-04-14 22:07
老人白天常打瞌睡 中风几率大幅上升
(芝加哥路透电)美国科研人员发现,白天经常打瞌睡的老年人,中风的几率比常人高4.5倍;另外,他们患上血管疾病和心脏病的几率也更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博登—阿尔巴拉以2153名平均年龄73岁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他们大多是居住在纽约市同个社区里的西班牙裔籍人。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打瞌睡的年长者中风的几率最高,更叫人惊讶的是,即使偶尔打瞌睡的人,中风几率也比普通人高2.6倍。
研究员要求参与调查的年长者,列出他们是否会在几种特定情况下打瞌睡,例如看电视时、午饭后静坐时(没有饮酒)以及当他们开车时在交通灯前暂停。其中44%受调查者不会打瞌睡、47%有时会打瞌睡、另外9%有严重打瞌睡的情况。
两年半后,研究员分析这些年长者的健康状况,看看有多少人出现中风或其他血管疾病症状,结果发现有40起中风,以及127起血管疾病的病例。。
其他研究也显示,晚上睡觉时有暂停呼吸症状的人,也属于中风的高风险群,他们往往也在白天显得昏昏欲睡。
75.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cn1029
Posted on: 2008-04-14 22:09
每天快走30分钟 中风几率显著减少
美国最新医药研究发现,即使身体健康只达中等水平者,不论男女的中风几率都将显著减少。多数人只要每天快步行走30分钟,每星期5次,就可达到中等程度的要求。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预防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的男性比不健康男性,中风几率减低40%;健康女性中风的风险则比其他女性降低43%。
至于那些体能属于中等水平者,男性中风的几率减少15%至30%;女性则是介于23%至57%。
负责进行此项研究的胡克,根据6万1000名达拉斯健身中心成年人的健康资料进行调查,得出上述结论。胡克说,如果将其他导致中风的因素如吸烟、超重、高血压、糖尿病和家庭病史等考虑在内,身体较健康者的中风风险较低的事实不变。
76.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cn1029
Posted on: 2008-04-14 22:10
日本有支中风朗诵队
“吟诗诵词"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帮人治病。在日本名古屋,就有一支传奇的朗诵队——中风患者朗诵队,这里的队员都曾由于脑血栓而出现语言障碍,朗诵帮助他们恢复了语言能力,重建了对生活的自信。
记者在名古屋看到,这支中风朗诵队的成员全都是70来岁的老人,他们正在一名朗诵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发音。有些老人像牙牙学语的孩子一样,正在一个词一个词地对口型、纠发音;一些发音好的老人正以较缓慢的语速,抑扬顿挫读着句子。老人手中都拿着一本教材,一边认真练习,一边作标记。“中风程度虽然有轻有重,但绝大多数病人都面临口齿不清甚至无法说话的困境。”朗诵队的队长信春告诉记者,他在中风后,经过康复训练,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走路要用拐杖,说话口齿不清,有时想跟小孙子说说话,孩子直喊“听不懂”,这常常使他感到自己毫无用处,每天只是耗日子等死。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学习朗诵,随后又找了几个病友一起练习。之后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就成立了一支朗诵队,请来专门的医生和朗诵老师作指导。如今,朗诵队的成员已经有近50人,朗诵训练不仅帮助队员恢复了基本的语言能力,找回了自信,还鼓励了许多病友。信春说,他们经常去医院表演,很多病人为他们的表演感动得流泪。饭岛晶子是日本广播公司朗诵函授中心的老师,她经常来给中风朗诵队作指导,“这些老人十分认真,他们经常将自己的朗诵录音带寄给我,让我提出建议。”为帮助这些老人,饭岛专门出版了一本带有CD的朗诵书,叫《开口之后大脑畅通》,书从初级到高级分成好几个阶段,可以帮助老人们更好进行朗诵训练。记者看到,书中有词语、句子、诗歌、绕口令等各种形式,练习者可以边听边跟着念,学习效果据说非常显著。
日本东京大学的川曷隆太教授表示,朗诵是一种“思维体操”,能够锻炼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其次,朗诵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能增加肺活量;朗诵还是一种“热身体操”,人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大大超过默读和识字时的水平。如果长期坚持,反复练习,能强化记忆和集中注意力。朗诵还要注重集体配合,因而能给人以活力、和谐与激情,唤起对生命的追求。“对中风患者来说,用朗读来作为康复训练的一环十分重要。其他人也可以通过朗诵缓解病痛,锻炼记忆力和表达力,增强病人对生命的热爱。”(
77.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cn1029
Posted on: 2008-04-14 22:11
研究表明:女性每日三杯茶可防心梗中风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法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女性每天喝三杯茶,血管中不易形成血脂斑块,有助于预防心梗和中风。平均年龄为73岁的2613名男性和3984名女性参与了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不喝茶的女性中45%的人有颈动脉斑块,每天喝一杯或两杯茶的女性中42.5%的人有颈动脉斑块,而每天坚持喝三杯或三杯以上茶的女性只有33.7%有这种斑块。
不过经常喝茶对男性的好处不明显。据统计,英国人每天能喝掉1.6亿杯茶。英国心脏基金会心脏健康营养师维多利亚·泰勒表示,以上新发现对喜欢喝茶的人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78.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泉水叮咚
Posted on: 2008-04-14 22:17
知识比较全面!
79.Re:【分享】脑血管病科普 [Re: 黄河瀑布]  Print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liuhongjun
Posted on: 2010-07-26 11:41
你好:我的母亲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请问这种情况好治疗吗?你能给我推荐能很好的治疗这种病症的医院吗?非常感谢
Welcome to YBY123.COM Forum

Powered by智慧医学网医学考试在线® Version Jute 1.8.4 Ent
Enhanced by Distributed Useful ykpass.com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