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全本txt下载.txt:藿香正气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45:16

藿香正气水

编辑本段简介

  藿香正气水[1]   【拼音】huò xiāng zhèng qi shuǐ 。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久贮略有浑浊);味辛、苦。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规格】10ml*9支/盒(精装玻璃瓶)   【贮藏】密封。   【作用类别】本品为暑湿类、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成份】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霍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乙醇

编辑本段生产厂家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本段处方

  苍术160g 陈皮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编辑本段主要成分

藿香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直立,分枝,被毛,老茎外表木栓化。叶对生;叶柄长2-4cm,揉之有清淡的   特异香气;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7-10cm,宽4-5-7.5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阔而钝或楔形而稍不对称,叶缘具不整齐的粗钝齿,两面皆被毛茸,下面较密,叶脉于下面凸起,下面稍凹下,有的呈紫红色;没有叶脉通走的叶肉部分则于上面稍隆起,故叶面不平坦。轮伞花序密集,基部有时间断,组成顶生和腋生的穗状花序式,长2-6cm,直径1-1.5cm,具总花梗苞片长约13mm;花萼筒状;花冠筒伸出萼外,冠檐近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雄蕊4,外伸,花丝被染色。花期4月。中国产者绝少开花。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全草。水田栽培6-8月、坡地栽培8-11月收割。选晴天连根拔起,去掉须根及泥沙。亦可留宿根分期收割,于定植后3-6个月收割侧生分枝,以后每隔5-6个月割1次,2-3年后更新,也可在收获期将离地2-4个节上的枝条      

藿香

和主秆割下,让其基部再长枝叶,第2年收获期又依此法进行,2-3年后更新。广藿香采收后,在阳光下摊晒数小时,待叶成皱缩状时即分层重叠堆积,盖上稻草用木板压紧,让其发汗一夜,使枝叶变黄,次日再摊开日晒,然后再堆闷一夜,再摊开曝晒至全干。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有栽培。原产菲律宾等热带亚洲

苍术

  多年生草本,高达70cm。叶柄长2.5~3cm;茎下部叶片3~5羽裂,侧裂片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刺齿平伏或内弯,顶裂片较大;茎上部叶3裂至不分裂。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的叶状总苞一轮,总苞片6~8层;花多数,两性花与单性花多异株;两面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雄蕊5;子房下位,密被子白色柔毛。长圆形,瘦果被白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坡、柞林下、灌丛间。      

苍术

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根茎多呈结节状圆柱形,长4~12cm,直径1~2.5cm。表面深棕色,有根痕及细小须根,并残留茎痕。质较轻,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有浓郁的特异香气,味辛、微苦。含挥发油,油中含芹烷二烯酮、二乙酰苍术二醇(discetylatractylo-dinol)、苍术酮,另含苍术烯内酯Ⅰ(atraactylenolideⅠ)。治疗急性痛风 用苍术、酒黄柏、生薏苡仁川牛膝防己金刚藤泽泻忍冬藤青风藤海桐皮、川芎红花、酒地龙、防风独活滑石赤小豆生甘草等,小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戒酒,多饮水、少活动,治疗17例,缓解1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本品主要有止吐,镇痛、解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抑菌作用。

镇吐

  药理实验证明,藿香正气水有镇吐作用。

镇痛

  藿香正气水对醋酸刺激性疼痛反应(扭本法)有明显镇痛作用。

解痉

  藿香正气丸(水)对兔离体十二指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拟胆碱药所引起的肠痉挛;对拟胆碱药      

氯化钡

引起的狗及兔在体肠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对抗水杨酸毒扁豆碱引起的肠痉挛,其效果与阿托品对肠痉挛的作用相似。对离体肠平滑肌的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又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故对肠管平滑肌尚有直接抑制作用。藿香正气水对离体豚鼠、兔十二指肠的自动收缩及对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回肠收缩均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并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小鼠子宫收缩。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用硫酸镁致腹泻的小鼠,经用藿香正气丸治疗,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渗入3H-TdR(氚标的胸腺嘧啶核苷)指数增高,而对照组比正   藿香正气水   常组(不致泻)低,给药组则接近正常组水平。揭示藿香正气丸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并能促进受损伤的肠段修复。

抗菌

  藿香正气水对藤黄八叠球菌等8种细菌均有抗菌作用,尤其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并对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光皮癣菌、大脑状毛癣菌、石膏样小胞子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及皮尖芽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编辑本段用途

  其实藿香正气水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解暑,它还有许多新用途:   

藿香正气水

1.治小儿痱子痱子是婴幼儿及小儿常见病,多发于夏季,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痱子融合导致脓疮,继发感染。而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小儿痱子,效果较好。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2.治蚊虫叮咬夏日若被蚊虫叮咬,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   3.治疖肿中医一般将疖肿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藿香正气水方中的紫等苏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中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故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用法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   4.治婴幼儿腹泻取干净纱布一块,折叠成4~6层置于患儿肚脐处,将藿香正气水置水中预热,待药温适宜时倒在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3小时后取下,每日2~3      

藿香

次,一般2日即可见效。对于腹泻较重、中度以上脱水者还需及时补液。   5.治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致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藿香正气水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口服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周为1疗程。但若伴有喉头水肿、休克、发热者,及近2周来曾用过皮质激素治疗者和阴虚火旺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6.治外阴瘙痒外阴瘙痒者,可将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洗后不但瘙痒等症状缓解或消失,而且局部有清爽感。   7.治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8.治足癣将患足用温水洗净擦干,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足趾间及其他患处,早晚各涂一次,治疗期间最好穿透气性好的棉袜、布鞋,保持足部干燥,5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9.治外痔取藿香正气水20毫升,加凉开水1000毫升稀释后,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10.治晕车晕船乘坐车、船前,可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内,也可在乘车前5分钟口服一支藿香正气水(儿童酌减),可预防晕车晕船。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藿香正气水也不例外,临床报道表明,个别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患者使用本药时注意用药安全,特别是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药。

编辑本段中医辨证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白芷、陈皮桔梗、白术、   

藿香正气水

厚朴(姜炙)、法半夏及甘草。在临床上,由于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所以,一般多用它治疗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导致的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胸膈满闷及脘腹疼痛等症。近年来,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藿香正气水不但可以口服,还可以外用。那么,外用藿香正气水可治疗哪些疾病呢? 1、感冒咳嗽:用杏仁10克,水煎送服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克,1日3次,连服3日。   2、失眠:可用藿香正气丸,每次1丸,1日2次,连服10日,疗效显著后再用归脾丸作调理。   3、腰痛杜仲、狗脊各10克,水煎,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2丸,1日3次,连服5日。   4、水土不服: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1日次,连服3日。   5、婴幼儿腹泻:先将等份丁香、胡椒各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用1~2克放入小杯内,再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内,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2~3日即愈。   6、小儿痱子:痱子是婴幼儿及小儿常见病,多发于夏季,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痱子融合,导致脓疮从而继发感染。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小儿痱子,效果较好。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3;4~12个月者,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7、小儿消化不良:山楂、神曲各6克,麦芽10克,水煎去渣,再加入藿香正气水20毫升,分3次服,连用3日。   8、胎动不安:当归、白芍、杜仲、艾叶各10克,加水煎成汤,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1~2丸,1日3次。   9、妊娠呕吐: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1日3次,连用5~7日,疗效很好。   10、妊娠腹痛砂仁6克,当归10克,水煎,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1~2丸,1日次,连服3日。   11、妇女白带过多: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1日3次,连用5~7日   13、手足癣:先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洗净患处,擦干,用药棉蘸取适量的藿香正气水涂于患处,涂药后至少要保持2个小时,每日1~2次,对起水泡黄水者,涂药后4~8小时水泡逐渐小时,12小时变成干皮脱落。   14、湿疹:用藿香正气水外涂于皮损处,每日3~5次,连用3~5日。对湿疹性皮炎、婴儿湿疹、阴囊湿疹、带状疱疹、脚气也有效。   15、蚊虫叮咬:用藿香正气水适量外搽于患部,半小时后搔痒即可消除。   16、冻疮:用藿香正气水适量外搽于患处,每日3~5次。若伴有溃疡者,可先用红霉素软膏外搽,再用本      

藿香

品外涂,连用5~7日。   17、皮肤瘙痒:用藿香正气水直接涂于患处,1日3~5次。   18、扁平苔癣:用藿香正气水直接涂于患处,1日3~5次。   19、晕车晕船:将藿香正气水适量直接或用药棉赚取药液涂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0、可治疗外阴瘙痒: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紫苏白芷等可杀灭滴虫,对各种致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法:先将外阴洗净,然后将藿香正气水按1∶50的比例兑入凉开水中,再用兑好的水清洗外阴。1周为一个疗程,男女皆可使用。   21、可治疗肛门湿疹:用法:在每晚临睡前,先将患处洗净,再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涂搽患处,2周为一个疗程。此法具有良好的燥湿止痒之效。   22、可治疗汗疹:用法:先将患处洗净,然后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涂搽患处,每日涂搽3~5次。此法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经常出现汗疹的人,可在洗澡时将藿香正气水兑入洗澡水中用以浸泡身体,以达到预防汗疹的目的。   23、可治疗外痔:用法:先将患处洗净,再将2支藿香正气水兑入1000毫升的凉开水中,然后用棉签蘸取兑好的药液反复涂搽患处,每日涂搽数次。在痔疮的炎症发作期使用此法可起到消炎止痛、促使痔核萎缩的作用。   24、可治疗疖肿:现代医学认为,疖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藿香正气水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用法: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涂搽患处,每日涂搽数次。   此外,用藿香正气水治疗蚊虫叮咬造成的痛痒、日光性皮炎及皮肤湿疹等也有一定的疗效。(牛忻群牛国考)

编辑本段外用

  藿香正气水外用,治疗晕车、晕船、晕机,眶上神经痛、手足癣、夏季皮炎、皮肤瘙痒症、失眠等疾患,   

湿疹性皮炎

有立竿见影之效。m)yo%,百拇医药 1、晕车、晕船、晕机者:用藿香正气水数滴,滴在脐孔(神阙穴),以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在乘车、船或乘飞机前两小时,涂滴脐孔,即可奏效。m)yo%,百拇医药   2、眶上神经痛:用霍香正气水数滴,涂在两侧太阳穴和两手合谷穴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2-3天,疼痛即可缓解或消失。m)yo%,百拇医药   3、手足癣:用藿香正气水数滴,直接涂擦患处,一日3次,连用3-5天,即可见效。m)yo%,百拇医药   4、夏季皮炎:用藿香正气水数滴,涂擦患处,有消炎止痒作用。每天早晚各涂1次,连涂2-3天,即可见效。m)yo%,百拇医药      

晕船

5、皮肤瘙痒症:用藿香正气水数滴,直接涂擦瘙痒处,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数天,即可见效。m)yo%,百拇医药   6、失眠:用藿香正气水数滴,涂擦两侧太阳穴,及后枕部风池穴,在睡前半小时进行,持之有恒,即可见效。(刘海泓)

编辑本段非常规使用

  小儿疖疮及痱子用藿香正气水、注射用水各10毫升,混合一起,备用,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疖疮及痱子局部,然后涂擦此药,每日3~4次,1周后即可治愈。 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夏季常易复发,而组成藿香正气水的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也可每日多擦几次。5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f#rh,   外痔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有消炎止痛作用。   晕车晕船乘坐车、船前,可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内,也可在乘车前5分钟口服一支藿香正气水(儿童酌减),可预防晕车晕船。   婴幼儿腹泻取干净纱布一块,折叠成4~6层置于患儿肚脐处,将藿香正气水置水中预热,待药温适宜时倒入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3小时后取下,每日2~3次,一般2日即可见效。对于腹泻较重、中度以上脱水者要及时补液。   外阴瘙痒用藿香正气水10毫升,凉开水500毫升,混合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应用。   蚊虫叮咬藿香正气水还可治蚊虫叮咬,涂药半小时左右瘙痒可减轻或消失。   应当注意,藿香正气水也有不良反应,如个别患者服用本品后可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本药时要注意用药安全,特别是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编辑本段剂型不同

  千年的发展,它的剂型先后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什么叫“藿香正气”呢?因为此方中以藿香为主药,其功   

藿香正气片

效能正不正之气。所谓不正之气,是指脾胃功能紊乱,发生呕吐腹泻。此方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炙甘草组成。具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的作用。主治外感风寒。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低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口淡、舌苔白腻等。它可以治疗女性因湿寒引起的月经迟缓;男科湿寒下注以及夏季常见的霍乱、吐泻、热伤风;就连皮肤湿疹也可以外用藿香正气水来消除症状。 宋代人多将其制成散剂服用,于是称为“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散在服用时要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后才能服用。为了解决服用不便的缺陷,后来的医学者将藿香正气散制成了丸剂,有蜜丸、水丸两种,称为藿香正气丸,取代了藿香正气散。但丸剂服用量大,口感也不太好,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近年又制成了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多种制剂,其不同制剂各有优势。   藿香正气丸:特点是药效持久,但吸收较慢,服药量相对较大,多用于成人。   藿香正气颗粒剂、冲剂:特点是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其抗病毒能力优于丸剂。   藿香正气液: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其特点是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口感好,便于小孩服用,适宜于不喜酒味及对酒精过敏者。   藿香正气水: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高,服药剂量相对较小,发挥作用迅速。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片:用量准确,体积小,易于服用。但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储存日久含量会下降,影响疗效的发挥。   藿香正气软胶囊:在胃肠道中崩解快,疗效较丸、片剂吸收好,含油量高,稳定性好,剂量准确,儿童服用尤为方便。 藿香正气滴丸: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口感舒适,对胃肠道无刺激,符合现代中药标准。   藿香正气胶囊:服用方便,便于携带。   在用药时应注意:症状较重的患者初次用药时,可适当加大剂量;有发热的感冒患者服药后可多喝热水或用些发汗药来帮助发汗。酒精过敏者、小儿、孕妇应慎用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出自《和剂局方》 ,以芳香辛温的藿香为主药,临床主要用于夏秋季节因贪凉、贪食冷饮所致的风寒感冒伴胃肠症状者,或急性胃肠炎初起见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者。而中暑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伤津”,而藿香正气水属于辛香温燥之剂,其药物本身就有“伤津”之弊,忌用于内热较盛者,现将藿香正气水用于预防中暑,实犯了中医“虚虚之戒”,起不到预防中暑的作用。正确的预防方法是多饮淡盐水、绿豆汤或西瓜等解暑之品,不要将藿香正气水用于预防中暑。

编辑本段制法

  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500ml,备用,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并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沸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时,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合并上述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并使全量成2050ml,静置,滤过,灌装,即得。

编辑本段功能与主治

  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编辑本段鉴别

  1.取本品20ml,用环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环已烷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环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苍术对照药材0.5g,加环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药材溶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0ml,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石油醚备用;水溶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醛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2:17:5)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对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石油醚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再取厚朴酚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85:1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百秋李醇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在与厚朴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加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为展开剂,在2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二甲氨基苯甲醛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污绿色主斑点。

编辑本段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01(附录Ⅶ A)。   pH值 就灰4.5-6.5(附录Ⅶ G)。   其他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J)。

编辑本段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异丙醇-水(36:21:3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厚朴酚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朴酚0.1mg和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5ml,加盐酸2滴,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厚朴以厚朴酚总量计不得少于0.30mg

编辑本段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   藿香正气水-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中成药藿香正气水。   方法原理:   供试品用氯仿提取,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94nm处检测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   1.甲醇   2.乙腈   3.氯仿   4.盐酸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厚朴酚峰计应不低于5000。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流动相:甲醇 乙腈 水 = 50 20 40   2.2 检测波长:294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称取供试品   精密量取本品5mL为供试品。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朴酚0.2mg、和厚朴酚0.1mg的溶液。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加盐酸2滴,用氯仿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精密稀释至10mL,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94nm处测定厚朴酚(C18H18O2)与和厚朴酚(C18H18O2)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版,一部,p661。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吐泻明显,并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编辑本段用法

  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渗漉法收集漉液;茯苓加水煮沸后温浸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后另加干姜13.5克,加水煎煮,大腹皮加水煎煮,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合并上述水液滤过,浓缩;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使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匀,即得。每日服二次,每次5~10毫升;儿童酌减。

编辑本段真相

  中医典籍中所说的藿香现在定名为“广藿香”(主产于广东、海南,故名),为唇形科植物,茎叶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中医认为广藿香能治病的原因是由于它气味芳香。按照中医理论,病疫以气染人,从口鼻吸入,先到了胃,而芳香能助清气、去恶气,所以气味芳香的广藿香善行胃气、醒脾,能治霍乱呕吐(《药品化义》《本草正义》)。广藿香的挥发油是天然杀虫剂[1]。   藿香正气水传统上也使用较便宜的另一种唇形科植物藿香(也称“土藿香”)制造。藿香香气比广藿香淡,中医认为其品质较差,但功效与广藿香并无不同,因中医认为芳香行气都是一样的(《本草正义》)。实际上藿香挥发油的成分与广藿香大不相同,主要成分是爱草脑(又称甲基胡椒酚)。爱草脑是一种致癌物,可诱发肝癌[2]。   厚朴现在指的是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庐山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朴”是木皮的意思,因为皮厚,所以叫“厚朴”。中医典籍中所说的厚朴并不一定指的木兰科植物厚朴,其他厚皮的植物也被当成厚朴使用,比如《本草纲目》中的厚朴根据其形态描述和插图,可知并非木兰科厚朴。厚朴味苦,中医认为苦能下气,所以厚朴被用以泄腹胀。因厚朴被怀疑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在欧洲被禁用[3][4]。   生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未经炮制的块茎,历来被视为有毒药物。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将毒性药品定义为“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其中包括生半夏。生半夏的急性中毒症状主要由半夏对粘膜的刺激性作用引起,可死于呼吸麻痹。长期服用生半夏能引起慢性中毒,导致肾脏代偿性增大。生半夏对大鼠妊娠和胚胎具有非常明显的毒性[5]。   临床报道,藿香正气水(丸)可引起过敏性休克[6][7];呼吸困难[8];药疹[9][10];过敏性紫癜[11];肠梗阻[12];上消化道出血[13];心动过速[14];小儿低血糖症[15]。

编辑本段与十滴水的区别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由于这两种中成药均能治疗夏季暑热引起的胃肠不适、腹痛恶心等症状,所以不少人都误认为这两者功效相等,可以相互代替使用。其实,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无论在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与用法用量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贸然替用,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何谓外感风寒?即指人体因受风寒湿之邪而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头昏等症状。中医认为,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感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而内伤湿滞,则是指人体因感受暑湿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状。中医认为夏季阴雨天气较多,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引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中暑,是指人体因感受暑热之邪而引起的急性疾病。中医认为,当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后,上蒸清窍故有头晕或头痛症状。如果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故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由此可以看出,藿香正气水主要擅长治疗夏季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疾病,治疗范围较广泛,既可治疗夏秋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肠不适。而十滴水仅用于中暑证,即感受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一药主治风寒湿之邪所致疾病,一药主治暑热湿之邪所致疾病,两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当对症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