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衙门第一部第二集:房玄龄:醋坛子里走出来的模范宰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5:15:12
08-07-23 10:54  发表于:《酷女意意玩具》 分类:未分类  2009-03-28 摘编
【房玄龄档案】
生于公元579年,卒于公元648年。名乔,字玄龄。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祖籍清河郡,生于济南章丘,成长于齐州临淄,陪葬于昭陵。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才。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秘书省。   房玄龄是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被视为古代宰相的典范。除此之外,房玄龄还和汉语词汇里一个重要的词语“吃醋”有着直接关系。 据说,房玄龄是中国古典好男人的代表,虽然身居高位,却是“娶”鸡随鸡,“娶”狗随狗,娶一而终,从来没有花花肠子,从来不包二奶。不像现在的男人,一旦有钱就变坏。像房玄龄这样的男人,在唐代即使不是绝无仅有,至少在一个时期内是举世无双。因为他的存在,弄得大家都自感龌龊。你想,有这么一个高尚的人在身边晃悠,是多大的道德压力啊!这样的压力终于让李世民受不了了,他不允许自己的朝廷之内有如此缺乏激情的男人存在,于是,他开始挑逗自己的宰相了。 李世民用的方法很符合自己的身份,那就是每当发现房玄龄夜以继日地工作,或是房玄龄某件事情做得漂亮,李世民马上就说,我的宰相辛苦了,我心里特别过意不去,赐给你点钱吧你又不缺,赐给你布帛吧,你又不做衣服,我只好要赏给你几个美女了。每当此时,房玄龄都是叩头如捣蒜,山呼万岁,谢主隆恩,但却拒不领赏。拒腐蚀永不沾,一幅洁身自好的样子。 李世民实在想不通房玄龄这个老头为什么总是如此不解风情。后来他才知道,不是房玄龄不解风情,而是房玄龄的老婆不允许他善解风情,原来房太太是头河东狮。这下,李世民倒真的来了精神,我非要把你家老房拉下水,看是你厉害还是我李世民厉害!
唐太宗李世民像
主意既定,李世民便亲自出马去作房玄龄老婆卢氏的工作,逼着她答应让房玄龄娶小老婆。谁知,这卢氏一点面子也不给,毫无通融之意,连虚心假意的“考虑,考虑”之类的词语也没有。本来是逗着玩的,这下却让房玄龄的老婆弄得连下来的台阶都找不到了,李世民尴尬得无地自容。一不做二不休,李世民使出了杀手锏,自己毕竟是大唐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嘛。李世民令人娶来一壶毒酒,当着众人的面放出狠话:“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你同意老房娶小老婆,这样你可以不喝这壶毒酒;一是你不同意老房娶小老婆,但你必须喝下这壶毒酒。是要命还是让丈夫娶小老婆,全由你自己选择!” 全场鸦雀无声,房玄龄浑身颤抖地看着自己的老婆,李世民不动声色,下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 众目睽睽之下,卢氏平静地端起那壶毒酒,她说了一句让大家都没想到的话:“皇上,我可以喝下毒酒,但你要为你的话负责到底,到永远!即使在我死后房玄龄也不能娶小老婆!”说完此话,卢氏将毒酒缓缓倒入酒杯,面对当朝皇帝,将毒酒一饮而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让就是不让,打死也不让! “I服了U!”李世民大叫起来,“好了好了,我甘拜下风!从此之后,我不会再逼你家老房娶小老婆了!”之后,李世民又狡黠地说:“放心吧,我不会再让人来分享老房的爱了。不过我要补充的是,好好活下去吧,你喝下去的不是毒酒,是醋!你是我大唐第一‘吃醋’高手啊!” 于是,房玄龄继续从一而终。 于是,在唐朝流行语词典上多了一个词——“吃醋”。 于是,人们说,房玄龄是醋坛子里走出来的“模范丈夫”。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窝囊的男人,却有着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 房玄龄与李世民相遇于渭北的秋风中。 当时,李世民正当十九岁的青春花季,而房玄龄却年逾不惑。这对看起来如同父子的一老一少从此建立起了特殊的情感。 那是公元617年的深秋,李世民随同父亲李渊起兵才刚刚两个月,正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事业草创阶段。但透过历史的迷雾,房玄龄察觉到了天命所在,因此,他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这个刚刚年近弱冠的年轻人。直到十几年后,李世民才洞悉了此次相遇的重大意义。 房玄龄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一旦目标确定,他从来不会分心。譬如,打了胜仗,别人争着求取珍玩、美女,而房玄龄却到处打听,四处拜访当地高人,一旦发现合适人选,他必定摆出一副稳扎稳打的样子,直到此人答应参加李世民的幕府为止。每次都是这样。也许通过这样的方式被房玄龄搜罗过来的高人并不多,但是,房玄龄的做法却极大地树立起了秦王李世民求贤若渴的高大形象,让李世民在未来争取民心的斗争中占据了主动。 房玄龄常常随从李世民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他和杜如晦是李世民最得力的谋士。公元626年,他作为主力全过程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行动。玄武门事成之后,论功行赏,房玄龄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一起被确定为并功第一。 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任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房玄龄就任尚书左仆射,八年之后,他被封为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唐书》对他作出过这样的评价:“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众望所归,房玄龄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由画圣阎立本画像并被供奉于“凌烟阁”。 在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这位从醋坛子里走出来杰出政治家如同一杯温吞水,无色无味,朴实无华,却又涵容一切。似乎哪里都找不到他,但又似乎他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似乎是个永动机,每日没明没夜地工作着,是不折不扣的帝国栋梁。 有人把房玄龄和魏征做过这样形象地对比,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房玄龄则是唐太宗的一条臂膀。是啊,离开了镜子,人照常生活,而缺少了肩膀,人却无法正常生存。 房玄龄是这样发挥肩膀的作用的。据统计,贞观时代,朝廷的全部官员加在一起也只有643人,官员少而精。这就要求每一个官员都能独当一面,因此,贞观时代的官员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每个人似乎都在忘我的工作着。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没有一个人比房玄龄更累。在22年的宰相生涯中,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全无一点大国宰相的风范。更多的时候,他像一个管家,在为他的主人打理着一切。有时,他的琐碎很让人崩溃,堂堂大唐帝国的宰相,他居然肯屈尊兼做 “度支郎中”。所谓的“度支郎中”,就是专司财政预算和账目的事务官员,职能近似于后世的会计。他的忙碌和抓大不放小,让李世民都有些受不了。李世民曾当面劝解他,不要总是这样把自己弄得很疲惫!但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房玄龄根本不为所动。 这位被吃醋妻子调教出来的好丈夫不仅仅是一位好大臣,他更是唐太宗的出气筒。仅仅是皇帝的出气筒也就罢了,他还是同僚们的出气筒。因为脾气过于温柔,即使他是宰相,似乎没有任何一个下属怕他。据说,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病得奄奄一息,一个说话特别损的人这样说道:“一个人应该分得清轻重缓急,譬如宰相生病这件事,在我看来就很有区别对待的必要。一般情况下,如果房玄龄生的是小病,我们绝对应该前去看望,因为这样可以加深和宰相的情感,以后,宰相也会给我们点恩惠。如果宰相病得严重了,那就该当别论,因为,一旦宰相病死了,你去看望他所投的资就永远没有收回来的可能了。”这话够损的吧?够伤人的吧?如果换作你是病中的房玄龄,听到这话估计差不多要气死了。但是,房玄龄却不是这样。 第二天,发表高见的那个小官僚过来了,大家都知道了他的话已经传到了宰相耳朵里,因此大家都在宰相的病床前等着看好戏。谁知房玄龄见到那人之后却满面幸福的微笑,他轻轻地说:“谢天谢地,我知道我自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了,因为你都来看我了!”尴尬就这样被房玄龄给化解了。 贞观时代是一个有个性的时代,魏征的犯颜直谏,长孙武忌的贵族风范,徐懋功的八面玲珑……这些人都是人中龙凤啊,他们功勋卓著,个性张扬,而只有房玄龄不显山不露水,俨然四平八稳,如同一个面团,但整个朝廷离不开他,李世民更离不开他。别的人走了朝廷可以照常运转,而没有了他,朝廷将立马陷入一团混乱之中。他摸透了每一个人的脾气,他将这些人拧成了一股绳,而正是这股绳子,拉着贞观这驾马车奋然前行。仿佛,他天生就是来给李世民掏力费神做宰相的。
房玄龄一个人平衡了朝野。他大音希声,和而不同,贞观之治的丰碑上,处处都仿佛沾染了他的气质。 虽然,大家李世民有时候表现得对唐玄龄很不耐烦,但是,在骨子里他对房玄龄却十分尊敬。在房玄龄的面前,李世民很多时候就像一个脾气不好但又踏实肯干的儿子。 据说有一次,李世民因为屁大的一点事而发作,他将所有的无名火都发在了房玄龄身上。房玄龄却既不辩解也不生闷气,茫然地听着皇帝的每一句话,似乎每一句都听进去了,又好像每一句都没听进去。这让李世民更加恼火,一气之下,他下令将房玄龄削职为民,赶回家去。房玄龄二话没说,随即收拾东西走人。回到家后,房玄龄平淡地说家人说:“你们去把院子和房子好好打扫一下吧,过不了多大一会,皇上就要驾到了!”家人不明白地问:“你刚被免职,皇上还来干什么?”“干什么?皇上过来通知我回去上班啊!”家人将信将疑地开始打扫卫生,谁知这边厢卫生刚打扫完,那边厢李世民已经进来了。房玄龄将皇上引进房屋之内坐定,一杯茶的功夫,房玄龄就已收拾停当,之后就乐呵呵地和李世民一前一后地回朝堂去了。 一切似乎从未发生。 这是一对天然的黄金搭档。外结君臣之义,内结父子之情。李世民对房玄龄真的就像对待父亲一样。 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而比房玄龄年轻了二十岁的李世民也已病入膏肓,病中的李世民下了一道命令,要人将房玄龄抬到殿中。重病在身的房玄龄乘担舆入殿,他的病床被安置在了李世民的病床之前。“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这对风风雨雨一起走了几十年的君臣,已经走过了辉煌岁月,迎来了风烛残年。李世民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房玄龄,房玄龄的疾病“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房玄龄的病越来越重,为了缩短路程,方便时时探视,李世民额外下诏,凿穿宫苑围墙——他居然在神圣的宫墙上打开了一堵门。 在李世民依依不舍的泪光中,房玄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一生勤于朝政的李世民为之废朝三日。 10个月后,李世民亦病逝。 需要补充的是,李世民曾三次为房玄龄赋诗,其中一首题为《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这样写道: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细细品位这首诗,我们不难发现在李世民心目中,房玄龄有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点评】 前人曾这样评价房玄龄:“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房玄龄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此,他以看不见的手在帮李世民料理着朝政,他将贞观精英巧妙地纳入到贞观的轨道上来,让他们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因此,中国十大贤相之一的赞誉,对他来说绝非浪得虚名。然而,房玄龄的伟大又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房玄龄更是一个无私的人,忘我的人,是一个将一切奉献给了大唐王朝的人。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份赤诚,他才会那样不辞辛苦地工作着。他心里装着整个王朝,心里装着整个国家,他心里装着所有的人。谁会想到,这样一个连小妾都不敢纳的男人,居然有着如此博大的胸怀!有如此博大胸怀的男人,自然将自己的一点一滴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都奉献给了他所效忠的皇帝,他又怎么会为小妾而去分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