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猎人奇犽攻:在中国做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56:34

 

  第1节:儒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1)

  第一章 立人为成事之本

  悠久的历史文明,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诸子百家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在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之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做人做事的特点。

  1、儒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

  孔子姓孔名丘,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很有影响的教师,是创立私学的第一人。他的思想言论集《论语》,就是由他的学生们编纂而成的。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他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经书,并在个人与社会、人与天、与其他人的关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

  关于政治,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关于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一个人对别人怀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作为人的使命。关于忠恕,孔子提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一个人按照"忠"和"恕"的原则去行事为人,也就是在"仁"的方面的实践。关于知命,孔子主张做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情,其价值也就在"做"之中,并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做了应当做的,在道德上便已释然。能够做到这样,人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关于心灵修养,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正好印证了孔子本人心灵修养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他在人生最后阶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学派取古代文明之精华,形成了一个文明传统,因此,他被后人尊崇为"至圣先师"。以上所言,在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均有精辟的阐述。

  《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经书,这四部书被称为"四书"。在儒家的"四书"中,诠释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即仁、义、礼、信、智。仁是做人的基础;义是做人的气节;礼是做人的文表;信是做人的支柱;智是做人的主导。

  "仁"是做人的基础,人做得好与不好,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仁"。

  有一天,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问孔子何为仁德,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论行动都合乎礼仪就是仁。一旦坚持做下去,天下的人都会推崇你为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回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答:"不合礼制的事不看,不合礼制的话不听,不合礼制的话不说,不合礼制的事不做。"颜回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但一定要把您刚才讲过的话当成座右铭。"(先秦《论语?颜回》)关于仁德,孔子还对另一个名叫子张的弟子说过这样的话:"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问他哪五者,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先秦《论语?阳货》)

  由此看来,孔子倡导的"仁"包含诸多方面,其中包括知廉耻、知善恶、自重自爱,有强烈的荣辱感,还包括为人真诚、博爱、宽厚待人等等。

  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先秦《孟子?离娄下》)孟子的话,又对孔子关于仁的观点作了补充。

  孔子十分强调做人要仁,并且严格区分"义"和"利"。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行义而不谋利,即"推己及人"。在中国,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一直传承到现在。人们普遍认定仁是做人的基础,也就是一个人的本质,一个人的所有的德性。仁与不仁,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优劣的象征。

  "义"指的是做人的气节。义是一种绝对的道德观,也就是指道义以及符合道义的行为。"义"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崇尚的一种精神。"义"的界限在于取不取不义之财;"义"的气节在于能不能主持公正;"义"的境界在于敢不敢为正义献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论语?述而》)孔子的意思是说,吃粗食,喝凉水,睡觉时弯着胳膊作枕头,也有不少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到的富和贵,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孔圣人对义的界限可谓分明。

  第2节:儒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2)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手握重权,骄横跋扈,没有人不怕她的。然而,李元纮却不信这个邪。

  李元纮,唐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性格刚毅,不畏权贵。他在担任雍州司户期间,太平公主和寺院里的和尚争夺磨石,打官司打到了李元纮那里,李元纮判决太平公主将磨石归还给寺院里的和尚。窦怀忠担任雍州长史,害怕太平公主的权势,故而催促李元纮改变判决。谁知,比芝麻官还小的雍州司户李元纮却在判词的后面用大字写道:"南山可以移动,这个案件不可更改。"他毫不畏惧主持公正的态度,便是义的气节。

  忽必烈劝降文天祥失败,便下令杀害文天祥。文天祥死后,人们发现了他写的遗书,书中"赞词"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义"是需要决断的。瞬间的取舍,是判断一个人道德高尚或道德沦丧的分水岭。

  "礼"是做人的文表。

  古人云:礼多人不怪。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的礼多到了让西方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传统中国的大"礼"蕴含在"仁"中,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祭神)祀(祀祖先),如葬仪、祭礼等。在古代,这些仪礼十分普遍,其中不乏迷信和神秘色彩,后经儒家的重新诠释,使之成为诗意的了。这在儒家经典《荀子》、《礼记》和《仪礼》中都可以看到。这些经典之作对祭祀做出了新的解释,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使它们成为一种诗歌和礼乐。在荀子所著的《乐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诅,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可见,荀子认为音乐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这种观点形成了儒家的一般看法:仪礼即是诗意的表现。

  传统中国还有许多必须遵循的礼节,如君臣之礼、夫妻之礼、父子之礼、长幼之礼、待人接物之礼……等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的意思是说:后生小子,在父母面前要尽孝,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平时少说多干,真诚守信,对人有爱心,与有仁德的人交朋友。如果还有多余的力量,就去学文化。"孔子的话,把做人的仁礼之道深入浅出地说了出来。

  "信"是中国人做人的一个重要支柱。孔子曰:"言必信,信必果。"一个人言而有信,就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信誉度高了,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反之,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哄过一时一事,下次就没人买你的账,事情也就做到头了。道理谁都懂,却不一定都做得到,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能给人以信任的基础,做起事情来就方便得多,有时甚至是棘手的事,或者眼看就要陷入困境的事,说不定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前些时侯,一部反映晋商文化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火爆上映,剧中主人公乔致庸以诚经商、取信于民的做法和"汇通天下"的壮举令人感动。其实,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的大部分内容,写的就是当时山西祁县富商、乔家的第三代大东家乔致庸。对于自己的经商之道,他曾经说过:"一是守信,二是讲义,三才是取利。"乔致庸诚信守义的故事很多,单讲清末年间,他家的复盛油坊从包头弄来一大批胡麻油,准备在山西做一笔好生意,谁知经手伙计心生邪念,竟在油中掺假以牟取暴利。这件事被掌柜发觉后,不但下令立即停止销售胡麻油,还将已经售出的胡麻油全部收回,为顾客调换正宗的好油。如此一来,从表面看乔家商号虽然吃了一些亏,但在无形中却提升了商业信誉,反使乔家的商业越发兴旺昌盛起来。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信是做人的基础。在中国,一个不讲信誉的人,想做成什么大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3节:道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1)

  "智",显而易见,说的是人的智慧。智慧是做人的主导,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一辈子休想有所建树。人并非单凭想象就能做成大事,做事里面有很多学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充分利用你的智慧。智慧不是天生的,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取知识的养料,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古代哲人荀子也说:"学不可以已。"人如果停止学习,必然迟钝。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更体现出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娃娃抓起。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3岁丧父,他的母亲仉氏为了把孟子培养成有作为的人,连住处的选择都十分"挑剔",生怕对儿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以前,孟家紧挨墓地而居,孟子隔三差五就与孩子们钻到墓地里,做一些模仿堆坟、送葬之类的游戏,孟母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便把家迁居到一个闹市附近,谁知,没过多久,孟子就活灵活现地模仿起商贩叫卖来。孟母意识到自己这一次迁家迁得不是地方,于是她再次迁居,把家搬到了一个学校的附近。这以后,孟子模仿的再也不是"送葬"、"叫卖"等没有品味的游戏,而是正儿八经地模仿起学校里传授的礼仪课程。孟母欣慰地笑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从此定居下来。"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

  古人刻苦学习的范例数不胜数,人人都知道的古人因刻苦学习而"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就足以说明一切了。知识升华为智慧,有一个学习的积累过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文化知识对人的影响。若要把人做好,就必须做到老,学到老。正如汉人刘向在他所著的《说苑?建本》中说的那样:"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在今天,许许多多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不惜重金、不辞劳苦地把孩子送到这样那样的学校里学习,或请人"开小灶",期盼孩子能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这或多或少都是受了传统思想的影响。

  为什么中国人会如此看重学习?因为自古以来儒学灌输的就是人必须从学习中获取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而智慧是做人能否成功的根本。

  自古以来,儒家学派中仁、义、礼、信、智的做人之道,被中国人奉为圣明,因此许多脍炙人口的、有关做人之道的好故事才会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2、道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

  道家是春秋时诸子学派中重要的一家,以老子与庄子为巨擘,是他们两人奠定了道家学派的思想基础。

  道家思想的兴衰与儒家息息相关,两家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呈现出此起彼伏的特点。道家的思想起源很早,来源很杂。老子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读了大量的书,从轩辕黄帝处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周易》里吸纳了辩证统一的思想,从西周史官处悟出了天地轮回、物极必反的思想。

  老子在任职期间并没有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思想,后来,他见周朝日益衰败,于是骑一头青牛朝西而去,来到丞谷关,守关的关尹得知他是一位高人,留下他写作,老子著《道德经》后西去,从此,《道德经》就成为道家的奠基之作。

  "道"是老子哲学中最核心的观念,他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围绕"道"展开的。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作了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天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到它的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休止,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如果要取个名,勉强称之为"道"。这就是老子对"道"的理解与描述。

  根据老子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道"的一些特点,"道"无形、无色、无味,但真实存在,它会不停地运行,可以衍生出万事万物,是宇宙的本源。老子还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道"生成的、培养的,即使死了还是"道"。"道"既是一个巨大的生产基地、培育场地,又是一个巨大的回收站。他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与第五十一章表述了这个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独一无二的,里面包含了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产生万物。第二句是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使万物成长作育,使万物安宁心性,使万物正常地生长与死亡。

  第4节:道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2)

  从上可知,"道"有两个本质:一是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生长的起点与死亡的终点;二是"道"真实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

  "道"还有两个属性:一是指规律性的"道";二是生活准则的"道"。

  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行总是遵循着某种规律的,老子从天地运行、日月起落、四季轮回中总结出一个总规律:"反者,道之动。""反"即是相反相成,又可作"返"来理解。老子的"反"包含两个概念:一是相反对立,二是返本复初。

  先看看第一个概念,相反对立就是指对立转化规律。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他在《道德经》第二章里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拍相和,前后相随。"其意思是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根据对立转化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并且两者是经常互相转化的。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名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就是这句话的形象诠释。边塞有一户人家,他家的马不知何故到胡人那里去了,众人都安慰他,他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呢。"几个月后,他的马将胡人的马也带了回来。大家见状又去恭贺他,他说:"别高兴得太早,这说不定是件祸事。"不久,他儿子去骑那匹马,结果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众人又来安慰他,他说:"这也许是一件大好事呢?"一年后,胡人入塞,村里征壮丁去打仗,他儿子因为腿断了不能打仗,保全了性命。

  这个故事说明了祸福易转化的道理。这种祸福相依的情形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许多人因为遭受了不幸,所以立志图强,结果成就了一番事业,而一些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却不思上进,最终落魄到无家可归的地步。

  老子的"道"是一层一层往下落的,最高的一层是人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其次为事物运行的规律,这一个层面是比较好理解的。当规律性的"道"作用于万事万物时,往生活层面下落时,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了。这层意义上的"道"指的是治国之道,为人之道。如治国之道,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像煎小鱼,煎鱼是不能翻来翻去的。老子的意思说,治国要无为,不要有为。如为人之道,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亡,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其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能做事过于圆满,为人不能锋芒太露。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应凭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以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无为就可以达到无所不为。

  基于这种认识,老子提出"自然无为"的理论。"自然"这一观念是指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无为"这一观念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里的"人为"是指不必要的作为,是没有顺其自然的胡作非为。

  如何做到"自然无为"呢?根据老子的观点,一要顺应事物自然发展规律,二要不乱作为。

  针对统治者"有为"的现象,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点。他在《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与七十五章里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滥贼多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第一句话是说,禁忌太多了,弄得人民不知所措、越来越穷,法令森严,把人民捆得动弹不了,盗贼越来越多。第二句话说,人民之所以饥寒,因为在上的人收取的税赋过多,所以饥。人民之所以难治,因为在上的人乱作为,所以难以治理。

  老子将人民的苦难与统治者的胡作非为联系起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贫的实质。老子心目中最理想的统治者是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时至今日,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一些"政绩主义"者仍有警示意义。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干,天天躺在职位上睡大觉,其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的意思。那么,应该在什么地方作为呢?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作为。简言之,就是按规律办事。

  第5节:道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3)

  老子的哲学思想里"虚静"与"守弱"是很重要的概念。

  老子认为,万物都是从虚静状态中产生的,犹如种子在土地里发芽,在一种悄然无声中成长。他在《道德经》第五章里说:"天地之间,克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其意思为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生生不息。"风箱"是形容虚空状态的,"道"就是虚空状态,老子认为运动一旦开始,万物就从虚空状态中奔涌而出。

  在"虚"的概念上,老子提出一个与之相反的概念--"盈","盈"有自满的意思。老子对于盈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其意思为盈满的时候,要适时停止。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不容。不容就会产生排他、攻击、骄狂等心理,不容是矛盾激发的根源。

  老子谈"静"的时候,着重从政治方面来论述。他说:"清静为天下正。"其意为清静无为可以做天下人的模范。老子理解的"静"是不乱动。如果事物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时,就任他自生自灭,只有事物偏离了轨道,才应该被干涉。

  如何才能做到"静"呢?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其意思为不起贪欲而趋于宁静,天下便自然复归于安定。老子认为打破人内心平静的是贪欲,只有无欲,才能达到清静的境地。统治者如果无欲,社会就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

  在对"静"的认识基础上,老子提出了"躁"的概念,"躁"与"静"是相对的。老子认为"静"可以止"躁",他在《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里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其意思为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帅。……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帅。

  老子如此重视"静",是与他看到一个"躁"的社会有关,当时的统治者成天忙于争夺土地,耽于声色之乐,他们像蚂蚁一样躁动不安,给黎民百姓带来了苦难,有感于此,老子提出天下要"静"。

  守弱,就是认清自己的弱势,填补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暗暗地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表面看似柔弱,实则刚强无比。

  还有一点,就是明哲保身。故意向外界显示自己是弱小的,这样就免得招来枪打出头鸟的横祸。若在强盛之时还一味喜不自胜,这样往往惹来祸端。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就很会以弱治强、明哲保身。朱元璋登基以后,他已觉察到帝王的反常现象,身为重臣的刘伯温就辞官归隐。而许多同打江山者只知一时享乐,不料被朱元璋暗杀的大有人在。刘伯温以谦弱之术保全了姓命。这是他运用了老子智慧的结果。

  1999年初,曾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却也没有逃脱继续受打压的命运。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有的牛奶车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为了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同时,牛根生启动"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口号,在众多场合中提到伊利时都把伊利放在自己的前边,在所有的口径上都将内蒙古所有的乳品企业打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烙印。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蒙牛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使自己的命运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大局捆绑在一起,抬高竞争对手的同时保护了自己。这就是守弱的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自守自卫。做事情不要张扬,只需默默去做,无论成功与否都不会惹出麻烦。最忌做事盲目张扬,成功了显得你太自负,失败了别人会对你另有看法。

  多学多用虚静守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齐万物的宗旨是否认客观事物性质的差异,庄子认为物与物之间是没有差异性的,比如两个苹果,不能说这个比那个大,那个比这个小,苹果就是苹果。庄子"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观点,在其《齐物论》里有系统全面的描述。不过,表述比较直接的是《秋水》里的一段话:"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差别来看待事物,因为事物大所以大,则没有哪个东西不是大的;因为事物小所以小,则没有哪个事物不是小的。不同性质的事物,没有必要去比高下,论长短。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努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平稳度过一生,这就很幸福了。

  第6节:道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4)

  可也有许多人老爱攀比较量,举个例子来说:

  一位很有能力的妇人,丈夫在政府机关工作,两人收入不错,生活还算可以。可她老是抱怨自己家不好:房子太旧,又没有车。后来丈夫经过努力,换了新的二居室,买了大众汽车。可她还抱怨,自家的房子装修太差,车不是奥迪的,丈夫老得不到晋升。没过多久就又都实现了,妇人还是抱怨自家不如别人的条件好,不如别人地位高。她住着楼房,坐着轿车,吃喝穿戴都很时髦,可就是没有半点幸福与优越感。

  这位妇人就犯了"不齐万物"的毛病。若一味攀比就永无止境。人们常用知足常乐来对待人生,这是很实际的。本来万物并无高下之分,你硬来拔高贬低,这不是自寻不快吗?

  一位国务总理,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可谓功劳大矣!一位扫垃圾的清洁工人,每日将街道清理得干干净净,他也功不可没。各个岗位都不能空缺,都有贡献,你能论功劳大小吗?

  将自己比作一物,外界他人也各是一物,万物平等皆自由,这正是庄子的理念所在。

  齐是非是说认识的标准无法客观制定。庄子认为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自己的标准,客观的标准是不存在的,庄子的齐是非就是否认人类认识的绝对标准,一件事情无所谓对错。庄子之所以否认绝对标准,是因为他认为人在看待事情时是有"成心"的。他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根据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谁又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呢?庄子认为人是有一偏之见的,依照自己的偏见,必定会引起是是非非的争执。

  在论证"齐是非"的观点时,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鱼乐之辩":

  庄子与好友惠施同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说:"鱼儿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真是快活呀!"

  惠施听了之后,跟庄子抬杠,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儿很快活呢?"

  庄子一听不妙,眼珠转了转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很快活。"

  惠施又反问:"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了,由此推断,你也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很快活。"

  庄子哈哈一笑又说:"开始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很快活呢?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很快活才来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庄子的意思说,你既然知道我,我怎么不可以知道鱼呢?

  庄子与惠施的"鱼乐之辩"很有哲学中诡辩论的色彩。两人非要辩出个清白来,结果还是不了了之。因为事物的质理是发展变化的,是不固定的。每个人的观点、角度是有差别的。所以想求得客观标准是难的,不切实际的。

  同一个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各自有各自的道理,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你当然也会否认别人的观点,若是众人的观点都一致的话,哪还会有各个学术领域的发展呢。

  只要你的观点有理有据,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与生活中,你的理论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谬论。在成立自己的理论之前,不妨多吸取他人的成果,没有前人的基础你不可能会凭空而立。批判别人时更要有理论事例,否则只能是一味空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文豪苏轼给了我们最精当的回答。

  齐生死就是超脱生死,否定生与死的界限。庄子在《知北游》里说:"生也者死之徒,死也者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是死的起步,死是生的开始,怎么知道它们从何开始的呢。人之所以生存于世,是因为气聚集的缘故,气聚集则生,气散了就是死了,死生轮回,没有什么可忧患的,万物生存都是因为有气。

  对待生死的看法称之为生死观,儒家的生死观是舍生取义,认为应该舍弃生命保全理想。与之不同的是庄子的生死观,庄子认为,生死是很自然的事,就好像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是没有什么哀叹、没有什么惋惜的事。支持庄子"自然生死观"的理论基石是自然法则与气一元论。庄子认为,宇宙间没有人的生死,只有如同昼夜般循环不已的气的聚散。这一句话来源于一个故事,主人公依然是庄子与惠施。

  第7节:道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5)

  庄子的妻子死了后,庄子为她举办简单的丧事,好友惠施来吊丧,看见庄子在妻子的遗体面前又唱又跳,手里还拿着一个破脸盆,他每唱一句,就用脸盆敲一下桌子角。

  惠施看见庄子不仅不悲伤,还一副十分高兴的样子,心里冒了火,骂庄子说:"别人死了妻子悲痛欲绝,你怎么还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呢?你不觉得过分吗?"

  庄子说:"妻子的生命是气的变化,如今她的气散了,沉睡在大地的屋子里,再也不会有穷苦与疼痛,这是她的归宿,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归宿,我要为她庆贺呀。"

  惠施这才不语。

  庄子的齐生死,模糊了生与死的概念,使人从对死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很有新鲜感。为什么庄子会有如此之念呢?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生老病死是很合理的自然现象。人是动物的一种,当然也要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这样一来,生死就不足为奇了。

  生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生,如何去死。活要活得有意义,死要死得其所。人活一世要有所作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才没有白活。干了一辈子事业,有所作为,无怨无悔,还在乎如何去死吗?庄子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应看到,庄子的齐生死含有一些消极成分,缺乏必要的人情味,这是常人难以接受的。

  既然知道了生死的意义,我想你会更好地去珍惜生命,超越自我。

  道家的思想观点汇总起来就是两个字:道德。"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家强调做人要循德求道,做人如此,做事亦如此。庄子认为,"德"是人的本质。"德"是人的天赋才能的总汇,"德"是从"道"中而来的。因此,道家以"贤"作为衡量人的道德标准,"道德完美"是它的最高境界。吕坤在《呻吟语》卷二--《修身》中写道:对文名、才名、艺名、勇名,人们都可以辞让,唯有那道德的名声会引起许多人的妒忌。对无文、无才、无艺、无勇,人们都可以谦虚得起,唯有那没有道德的名声会引起许多人的羞愧。君子要用道德的真实潜心静气地修炼,用道德的名声遮蔽自己。

  3、法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

  法家,一家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它产生于战国时期,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反对"以礼治国"。法家为何如此推崇法律,法有什么作用呢?法家认为法律可以"定分止争",也就是可以明确物的所有权。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慎到对此做了一个很浅显的比喻,他说:"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这句话意思是说,一只兔子乱跑,就有很多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一眼,这并不是说人不想要兔子,而是物有所属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法,要受到制裁。

  商鞅认为法要保护私有财产,必须具有暴力色彩,这在当时都是十分科学、十分先进的思想。韩非则认为,法除了具有能"定分止争"的特点外,还具有"权威性、公正性、稳定性、成文"的特点。

  正是基于法是百姓行为的准绳,法在治理国家时有巨大作用的认识,法家才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以法治国"的思想提出后,遇到了儒家"以礼治国"思想的反击,两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第一次交锋的论题是:"以德去刑"与"以刑去刑"。儒家认为,加重刑罚会伤害民众,而减轻刑罚则有助于消除奸邪与违法之事。韩非对此给予反驳,他说,用重刑能制止的,用轻刑不一定能制止;而用轻刑能制止的,用重刑一定能制止。

  第二次交锋的论题是:"礼治"还是"法治"。儒家提倡"礼治"、"德治"、"仁政"的治国理论。韩非则不然,他强调"以法为本"的治国理论。韩非也讲"德",但他的"德"不同于儒家的仁义道德,而是以好处为诱饵的奖励。他在《显学》里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家规严就没有凶悍的奴仆,而仁慈的母亲却养育出败家子,这是因为威权可以禁止暴行,而仁德深厚却制止不了祸乱。

  第8节:法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1)

  韩非认为,儒家主张的"礼治"与"德治"不仅无补于世,而且还会"败法"、"乱世"。韩非看到"德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治",他认为儒家的这种主张是很荒谬的。如果放弃法令凭贤人的主观思想来治国,就是尧舜这样的贤人也不能使一个国家走上正道。韩非曾对此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国家放弃法度正如一个匠人放弃圆规与矩尺,即使再好的匠人也造不出一个圆圆的车轮。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要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要使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就得有权威、公正、稳定、成文的法律来维护,还得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使法律得以实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一些不法之徒不会停止对胜利的渴望。

  众人皆知的赖昌星,以各种手段进行走私犯罪,走私金额高达几十亿元。后来被执法人员查出后,所有赃物都被没收,有关犯罪人员被逮捕法办。他本人落荒而逃,尽管他能躲过一时,但终究难逃法网,我们拭目以待。

  只有依法治国才能长治久安。所以,韩非说:"上法而不上贤"。即以法为本,实行法治才是治国大道。

  法家对于人性的认识是抱着人性本恶的观点的,他们认为"好利恶害"是所有人的本性。

  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钱财有时不惜丢弃生命。有这样的一则故事:

  有几个人一起渡河,其中一位是富人,带了许多钱财。当众人渡到河中心时船坏了,众人都将自己的东西扔进水里,各自游泳逃命。只有富人不肯将自己的财宝扔掉,众人都劝他快扔下财宝逃命,不然就会沉入水底,富人摇了摇手。由于财宝很重,富人根本游不动,水很快淹没到他的胸口。众人再次劝他,富人又摇了摇手,不久就连同财宝一起沉入水底。

  富人为了维护财宝而丢失了性命,真是人为财死。其实生命才是最珍贵的,没有了生命要钱财还有何用?也有许多人为解朋友之困,仗义疏财、倾囊相助,这比起守财如命者真有云泥之别。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争先恐后地去做,对自己没利益的事一般不会去做,但所获利益要取之有道。做人要问天、问地、问心无愧,这是我们在做人、处事的时候要注意的。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积极进取、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总是在前进的,法律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循守旧是行不通的。法家的历史观是进化的历史观。

  怎样看待历史?法家的先驱们已作出过一些讨论,但很不完整,也不系统,直到商鞅的出现,法家的历史观才系统化起来。商鞅在继承前人思想遗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观。

  商鞅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中世"和"下世"。"上世"是原始社会中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阶段。"上世"社会的特点是"民知有母而不知其父,其道亲亲而爱私"。"中世"是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阶段,部落首领用道德教化来维持社会秩序,还没有产生强制性的国家政权。其特点是"上贤而悦仁"。"下世"是私有财产出现的阶段,家庭、国家、法律都产生了,其特点是"贵贵而尊官"。

  "三世说"并不是纯粹的历史观,而是商鞅为变化而提出的理论依据。根据这样一种社会历史观,社会是处于运动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社会不同,其发生的事情也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三世说"体现了法家与时俱进、与时俱变的精神,这种进化的历史观深刻地影响了韩非。韩非在商鞅"三世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世异则事异"的历史进化理论。

  法家的这一观点说到底就是不因循守旧、主张创新,并且创新的条件是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找到其发展的规律,然后作出相应的决策。

  邓小平先生的改革开放政策真是顺应形势、深入人心的。当时我国是很闭塞的,几乎不与外国往来,国内发展缓慢,既缺人才,又没有先进技术。照老路线走下去何谈强国富民。邓小平先生了解到要使中国飞速发展,必须充分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放之政策势在必行,于是就大刀阔斧地推行开放政策。实践证明他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9节:法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2)

  在个人发展上,如果是故步自封、按部就班,就不会有大的起色,有时还会被新形势淘汰掉。现在社会对人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作为个人来说就应该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展自己,以便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我们还是为自己现有的能力和学历而沾沾自喜的话,被淘汰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不为高山绊倒,却被小土堆绊倒。"其意思是说,厚赏重罚犹如一座高山,山高大,人们才会重视它,对它谨慎;轻赏轻罚就是小土堆,因为小,人们往往会忽视它。这可以说是韩非产生"厚赏重罚"思想的根源。

  "厚赏重罚"运用好了能很好地激励人,也能很好地教育人。这种观点在我国法制实施方面就反映得很典型,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力求维护社会治安,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举个例子来说说吧。现在的道路交通是我们社会飞速发展的枢纽,同时,交通事故也在日益增长。一些人为了省时间就违规驾驶,结果给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那么对于这些人就要严惩不贷。司机人员一旦经过几次严格的罚款,就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了。还有厚赏,在我国各界劳动生产线上都要进行不同时期的评优、评模活动,要积极表彰劳模人员,这能很大程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创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就要有赏有罚,褒贬分明。

  法、术、势三者统一是智者的表现,为什么有些人做事老不成功,主要还是缺乏科学的、有效的办事方法。秦能以法家之"法、术、势"富国强兵,证明了法家的观点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我们可以将法家的理论核心简化为法律、权术、审时度势。运用到个人与集体创业、行事中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正规操作,必然受到法律保护。在规章制度面前要铁面无私,但必要时还得运用权术,制度解决不了的要灵活得体的以权摆平。大局要想稳定发展还得审时度势,人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不识时务一味蛮干,蛮干最后吃亏的不但是自己,有时还会坑害集体。

  在允许的范围内做事,在好的决策下做事,必定事半功倍。

  4、兵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

  兵家,是先秦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兵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候间相互征伐的产物,以孙子与孙膑为代表人物。

  兵家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实用性为历代兵家推崇,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其中虽有兴衰起伏,但始终未灭。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兵家的学说被借用于商战中,对于兵家的研究又兴盛起来了。

  兵家思想中对于取胜之道、带兵之术以及战略、战术都有独到的见解。

  取得战争胜利应具备什么条件?什么决定战争胜负?这是孙武在兵法中研究的主要方向。孙武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有以下几方面: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自然条件。这是孙武在《计篇》中提出的。

  第一个条件是道。按孙武的说法是"一曰道"。孙武的"道"与儒道两家的"道"不同,他的"道"是指上下一致、同心同德,生死与共、民乐为君用,简言之是君主要取得民众的支持。孙武将"道"作为战争取胜的首要原因。春秋末年,越国攻吴的时候,由于以前越王礼贤下士,深得民心,全国人都十分支持这场战争,史称"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全国上下同心,一举灭亡了吴国。还有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周公东征,都是因为有"道"才迅速取得胜利。基于此,孙武认为,一个国家在政治上有"道",与民众同心是制胜的首要因素。

  第二个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经济实力。孙武在《形篇》里说:"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里的"度、量、胜"即疆域大小、物产多少、人口众寡。孙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会起着直接的作用。经济实力的雄厚可为战争提供强大的后备支持,战士们不会饿着肚子上战场,武器装备上也会有很大的改进,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0节:兵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1)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双方的军事力量。孙子在《计篇》中提出,判断战争的胜负,在军事上要了解:"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句话的意思在统兵打仗、判断胜负时,要了解哪一方将统有能力?法令怎样执行?兵力谁的更强?哪一方的士卒比较精锐?哪一方的赏罚较为严明?孙武的这种把军事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比较的观点,应该是相当全面的。孙武的这一思想也是从战例中归纳出来的。

  公元597年,晋楚之战,晋国出动三军救郑代楚,军队人数众多,武器装备也不弱,但由于将帅内部意见不一,再加上中军元帅指挥无能,与楚对峙而不作战斗准备,这大大地削弱了晋国的军事力量。两军开战后,面对楚军的迅速推进,晋军竟不知所措,一败涂地。这就是"将孰有能"的体现。

  第四个影响胜负的因素是外交。孙子认为在战争中通过外交途径孤立敌国是制胜的重要手段。他在《谋攻篇》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意思是说:最好的战争手段是以己方之谋略来挫败对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次是从外交上压服敌人,联合盟友,撤散敌国的盟军,使对手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再次是攻打敌人的军队,以武力取胜。他在《九地篇》中又说:"必争天下之交,必养天下之权"。意思是说:必须争着和别的诸侯国结交,必须在别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权势。在孙武看来,外交活动可以成为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形成对敌的优势。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外交活动非常活跃,"合纵"与"连横"的策略使一大批外交家应运而生,时称为策士,其中最有名的当数苏秦与张仪。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讨伐齐国,但是又怕齐国与楚国合起来对付自己,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对楚怀王说:"楚国如与秦国交好,秦国愿割地六百里给楚国。"楚王听后大喜,与齐国断交。秦国见齐楚断交,马上派人向齐示好。次年,楚国向秦国索要六百里地,秦国不肯,楚国大怒,发兵攻打秦国,结果秦齐联军,将楚国打得大败,死伤八万多人,大将屈匄也被俘。楚国不仅没要到一分土地,连自己的汉中之地也尽为秦所有。

  这场战争充分体现了孙子伐交思想的正确性。

  第五个决定战争胜负的是自然条件。孙子在《计篇》里阐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地两项。孙武在后来又进一步作了解释,他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这两句话的意思为:"天"就是指昼夜、寒暑与四时节令的变化。"地"就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势之险厄平易、开阔狭窄与高低向背等地理条件。地形对行军打仗很有帮助。在这两句话里,孙子谈了日照方向、时节、死地生地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认为好的地形十分有利于作战,孙子的这种思想也是对战争经验的总结。

  公元前645年,秦晋战于韩原,因为晋军误入沼泽地带不能动弹而被秦军击败,晋惠公被俘。十八年后,秦军远袭郑国,见郑国做好了充分准备,于是不得不回来,回来时经过晋国境内,晋国趁机报复,占领地势险峻的崤山,向秦军发动突袭,把秦军打得一败涂地,秦军三位将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全被晋人俘虏。由此可见,地形在战场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自然条件五者缺一不可才能打胜仗。不能忽略其中的小问题,一旦忽略小问题就有可能出大问题。上述五个因素是兵家的智慧之道、胜利之道。当然,我们的生活当中也要充分地把握这种胜利之"道",今天很多的家长都非常注重对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就未来。但是,要让孩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道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针对一个孩子来说,就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性格;针对一个家庭来说,就要看这个家庭的条件、环境是否能够适合孩子的成长;针对一个学校来说,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环境,这些都是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11节:兵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2)

  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一支精良的军队,怎样带好一支军队,孙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孙子认为,将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品质。"智"是指足智多谋,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制定出胜敌的妙计。"信"是指赏罚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在士兵中享有威信。"仁"是对部下要仁爱,要视士卒如子女。"勇"就是指骁勇善战,敢打敢拼。"严"就是指号令严明,要求军队有严格的纪律。

  说到"严",孙武在这方面是典范。一次,孙武与吴王谈论兵法,谈到"严"的时候,吴王叫他训练自己的嫔妃与宫女,孙武答应了,将后宫的宫女集合在一起,向宫女宣布了军队的纪律。宫女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也没有将孙武的命令当一回事,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尤其是吴王的两个爱妃,更是笑得乐不可支。孙武大怒,马上叫人将两个爱妃斩了,宫女们大惊失色,于是对孙武的话言听计从。这个故事就反映了号令必严的道理。

  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部队,除了要选择好的将领外,还要对士卒加强训练。孙武在谈到训练时说:"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其意为:金鼓与旌旗是用来统一军队上下如一人的,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会单独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会单独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队人马的方法。军队在金鼓旌旗的指挥下,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这是古代冷兵器战争时特别需要注意的。孙武认为要做到这样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必须:"(贵贱少)长远近习此教也,以为恒命。此素教也,将之道也。"所谓"素教"、"恒命"就是要在平素加强教育、操练,使士兵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孙武主张军队要有健全的法令制度,将帅要运用赏罚的手段进行军事管理。孙武曾经说过:"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制"是指军队的编制、组织等方面的制度;"官道"指各级将吏的职责范围,统辖管理等制度;"主用"指军需物资、军用器械、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

  孙武的军事法制思想是对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一次总结。春秋时各国都在进行法制建设,军事方面的法制也逐渐完善。《吕氏春秋?高义》记载:楚将子囊作战循逃,自觉有罪,遂伏剑而死,"自觉有罪"就是自己知道触犯了军法。《战国策?齐二》载:"楚之法,覆军杀将,……官为上柱国,爵为止执。"意思是打了胜仗,杀了敌将,封官上柱国,封爵止执。可见楚国有一套严明的军法。纪律严明,则作战勇敢;纪律涣散,则屡战屡败,这条军事理论至今在各个领域仍散发着耀眼的光彩。

  赵匡胤早期身为后周大将,后来他见后周气数已尽,就在陈桥发起兵变。赵军纪律严明,英勇杀敌,周军目无法纪,结果周军不堪一击,赵匡胤很顺利地打败了宋军。赵匡胤不但是位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不然就不会在战争中大获全胜。

  孙武除了注重制订战略,还注重战术的的运用。兵者诡道,治气、治心、治力、治变,集中精兵,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因地制宜,势险节短,讲究阵法,这些都是兵家的作战法则。

  古代的战争讲究变化,在不同情况下应做出不同的决策,在哲学层面上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不同的事物我们要具体分析,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条件下情况也不相同,还要具体分析其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等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我们都学习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故事中对于象的具体形象就不是同一定论了。为做到万无一失,要从各方面进行考虑,不能有半点大意。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都看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章,马谡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在任何战略要地都是适用的,他就没有考虑到居高临下也会使自己陷入孤军奋战,进退两难,处于危险境地。

  我们现在要懂得借鉴古人高明之处,少走弯路。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2节:佛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1)

  在诸侯纷争的时代里兵家所提出的"战而强立",是适应当时社会要求的,但在今天看来就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靠武力征服他国、他人,是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当代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军事力量主要是用来打击不法分子,镇压反和平的势力,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稳定的。美国攻打伊拉克,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已不为世界人民所容,世界人民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5、佛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

  "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当年为什么不用"智、觉"这两个字来翻译,而采"佛陀"这个音译呢?因为佛陀的含意,是无限的深广,我们中国词汇里的智、觉二字不能够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译,然后再加以注解。"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来讲是"觉悟"。

  大体上讲,智有三种:第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解释,就是正确地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第二,"道种智":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象,宇宙之间的现象、种类无量无边,这许许多多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从哪里来的?现象、过程如何?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叫做"道种智"。第三、"一切种智":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有一个圆满的了解,没有一丝一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差误,这样的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在佛经上的"觉"也有三类:第一,是自己觉悟了;第二,是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叫做觉他;第三,是圆满的觉悟。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大约在三千年前出现于北印度。根据中国历史文献所记载,释迦牟尼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灭,住世七十九年。现代中国佛教,老一辈的大德们,对佛入涅槃的纪念日,便是用这个纪年。历史上的记载则是其曾经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被传入中国。

  而释迦牟尼佛就具有了上面所提到的那三种"智"。由这个智慧起作用,当然就能够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智慧起用就是大觉。

  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是自己觉悟的。他们自觉之后,还没有发现,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觉悟,经典里常常说这是小乘人。大乘菩萨自觉之后,能够主动地去帮助一切希望觉悟的人。"希望觉悟",就是机缘成熟,菩萨一定会主动地帮助他,使他从自觉到究竟圆满的觉悟。这"究竟圆满"正如同其他宗教里面赞美"全知全能"的主--上帝--一样,在佛教称之为"佛陀"。

  佛告诉我们,这样圆满的智慧德能,"觉"就是它的德能、它的作用,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圆觉经》中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也是《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众生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

  现在我们把智慧德能都失掉了!怎么失掉的?佛用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是我们的病根之所在。我们从佛的境界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受妄想、执著之害;每天还在继续不断地搞生死轮回,也是妄想、执著;生活过得这么苦,还是妄想、执著。妄想、执著的确是一切迷惑、灾难的病根啊!妄想、执著去掉一分,我们就得一分自在,就恢复一分的智觉;要把妄想、执著断得干干净净,我们的佛性就重新又恢复了,恢复到本来佛了,这个事实真相佛在大经里面明白地告诉了我们。

  大智大觉的物件,就是无尽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万事万物。这个"万"不是数字,只是形容极多--无量的无量。佛经上常说,人身上的一根汗毛,或说微尘,这是讲小的。"正报"小的毛端,"依报"小的微尘;大的可到虚空法界,这一切事物就是我们智觉的物件,佛用一个代名词代表这些万事万物,这个代名词就叫做"法"。所以"佛法"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我们中国人常讲"佛法无边",确实是无量无边。所觉的物件没有边际,能觉的智慧也没有边际。这无量无边的智觉,就是自己的本能。

  ◇欢◇迎访◇问◇WWW.HQDOOR.COM◇

  第13节:佛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2)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很不容易体会的,那就是佛经里面讲的:"我们本能的智觉与智觉的物件(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我们很不容易理解。如果我们很冷静地去思惟、观察:假如佛所说的这句话真的能成立这个智觉是究竟圆满的,那这句话就可以相信,我们便应该相信;如果说"能知"跟"所知"是对立的,这个智与觉就很难讲到圆满,换句话说,那是有限的,不是究竟圆满的。但是佛告诉我们,"能知、能觉"与"所知、所觉"是一不是二,这是佛法里面常讲的"一真法界",也就是华严最真实、最圆满、最高的境界。净土宗讲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属于一真法界。以上是对"佛法"这个名词的一个粗浅的介绍。

  大体来说,佛家的思想就是教人以"慈悲为怀"。慈悲是个爱的概念,就如儒家所提倡的"仁"和道家所提倡的"道德"一样。

  慈悲是一种理性的爱,也是一种公正的爱。

  在佛家思想中,有了慈悲心,这个人的修养就自然可以提高,就可以变得宽容。就好比说: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说人心难测,兄弟姐妹之间、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互相猜忌,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大家相互提防,这真的很累。但是,你要是有了慈悲心,你就可以宽容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别人之前对你的伤害或磕磕碰碰和之前所有复杂的事物也就拨云见日了。

  宽容一点是很好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宽容呢?在佛家思想中就提到:人生本空和相逢是缘的问题。"佛说:五百年的修炼才能换得一次回眸一笑。"有了这么深的渊源,又何必斤斤计较于眼前的这些是是非非呢?因此,你当以宽容待人,只要对方不是十恶不赦的人,就都会有悔改之心,大家慢慢得就会变得融洽起来。

  这种慈悲也可以让人放开心量,不再狭隘,放弃肮脏的灵魂。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后,其思想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文化就是儒佛道等各家融合而成的文化。在之后的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佛教思想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哲学、道德、文学、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佛教的思想非常朴素、平和,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的思想可以说已经超越了任何哲学和宗教门派,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它不完全否认任何思想。正是因为它站得足够高,智慧足够大,才明白几乎每一个人心里的想法,明白为什么此人会有那种思想。佛教思想跟儒家、道家思想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是智慧的不断升华。

  如果说,儒家思想处在规律的摸索阶段,那么道家思想则基本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规律,讲究顺其自然,而佛教思想则更高一层,讲究随遇而安,我们平常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多少也含有这层思想。而且佛教思想更注重的是人的心态,他要求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保持自己的一颗平常心,对失去与得到的问题也就看得很淡。佛教思想非常明确地指出顿悟这种感受,如果一个人觉得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解释这世界的一切社会现象,而且不会有逻辑冲突的地方,或者说其思想完全能够自圆其说,可以解释任何质疑,这就是掌握了这个世界规律的明显标志。所以很多得道的高僧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其实归根到底是一样的。

  佛教思想一眼看透了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因为有欲望,而这个社会纷杂的原因正是因为不同境界的人的境界或层次不一样,从而所追求的欲望也不一样。人要摆脱欲望或者是满足欲望,顺其自然地摆脱,或者是彻底地戒掉不良欲望,于是就有了很多佛教门派的产生。其实我们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在自发地满足或者摆脱欲望的,只是因为自己不能理性地看问题,会导致很多痛苦。如果智慧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荣辱不惊,快乐与痛苦都是暂时的。

  当然了,佛教哲学因为走的太高,一般人不可能完全领悟它的真谛,更谈不上时刻用此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对佛教思想断章取义使其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也导致了很多人的不求上进,甚至一心修炼,想做神仙,要知道那也是一种欲望的,也是佛教思想里所谓的小乘之道,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欢◇迎访◇问◇WWW.HQDOOR.COM◇

  第14节:从做人到做事是门学问(1)

  6、从做人到做事是门学问

  每个人离开娘胎的那一瞬间,都会以一声响亮的啼哭宣告:"我来了"。迷信的说法是:阎王踢你到人世(人生下来时,一般尾骨上都会有一块青色,据说就是被阎王踢的),你怕去人世吃苦,因此大哭。话虽荒谬,但做人要吃苦是肯定的。

  何谓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活在世上一辈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做,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去做的事,因此,做人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做事的过程。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行为标准来做事。做事的同时也是做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连胎体,要想把事做好,必先把人做好。

  中国人做人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做人的戒律却一定不能违犯。这个戒律,就是儒学中的仁、义、礼、信、智,也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然而,儒学的做人之道又是怎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呢?这就要追溯到传统中国的家族制度。

  最早来到一个地方定居的人,被后辈们尊为祖先。他来到一个地方,生下儿女,成为兄弟姊妹。儿女长大成人后又结婚生子,由此产生姑表亲、姨表亲;姑表亲、姨表亲再生下后代,如此代代繁衍,叔伯姨舅,近亲远房……盘根错节的关系便越分越密、越分越细了。

  传统的中国人一直依赖土地生活,世世代代如此。一个人若没有高于旁人的才华,他必定从出生到去世都生活在祖辈们为他划定的土地上。因此,同一个家庭的后代们"断了骨头连着筋"地被捆绑在一起,形成传统中国人五花八门的社会关系,除了五种主要社会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外,还有许多。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一书中,有关家庭各种关系的名称有100多种。这100多种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编织成一张网,把世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族人都罩在里面。然而越是这样,祖先的地位越是至高无上,随着后人的不断增多,祖先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家族的共同象征。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里,一个让所有人都敬畏的象征是必不可少的,也由此发展出了中国家族制度。

  传统中国的社会制度实际上就是这种家族制度。家族制度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和组织性,它的产生必然要有理性的意识形态作为支撑,由此,儒家学说便应运而生。

  "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社会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伦理价值。由于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这些经济条件又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因此,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个社会制度和它的理论表现都是自然而成的。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哲学……"(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确实如此,在儒学的熏陶下,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民族心理,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处世观念,并按照这种特定的观念采取行动。具体地说,也就是由做人影响到做事。

  中国人做事的特点离不开家族制度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关系,讲论资排辈,讲人情、讲面子。

  儒、道两家的为人之道,无不提醒人们要讲仁德,要以慈善之心去对待别人,要尊长爱幼,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要"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许许多多的"要",自然地、逐步地形成了在中国做事的、并不成文的规律。千百年来,人们遵循这种规律做人、做事,从而也就自然地、逐步地形成中国人为人做事的特点。

  前面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超人的才能,他就只能永远呆在祖辈为他圈划的、不会挪动的土地上。因此,当一块土地上的某一个人出外"混"出了名堂,与他有一点裙带关系的人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想到的便是去投靠他。而这个在外的某人只要是听说来人与自己有点什么关系,或亲戚、或乡邻、或朋友……即使自己有难处,也会非常"仗义"地伸出"援助"之手,拉"兄弟"一把。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5节:从做人到做事是门学问(2)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被有"关系"的人"拉"了一把,由乞丐变成了皇帝。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出生在一个佃农家中。他幼时的名字叫朱重八,后来才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小时候,朱元璋帮地主放牛,生活过得十分艰苦。17岁那年,由于灾荒四起,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和大哥全都得病死去,无奈之下,他只得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并经历了几年化缘乞讨的生涯。

  公元1332年闰月的一天,拂晓,刚刚攻克了濠州的农民起义军正在紧张地巡逻,一个身穿破袈裟的年轻和尚低头直往城里走去,他就是在外云游乞讨了3年的朱元璋。

  这个20多岁的和尚神色匆匆,不禁引起了守城兵勇的注意。于是,这个和尚被带到了一个小头目面前。听说这个和尚是来投奔起义军的,那个小头目说:"混账,秃驴来当起义军?简直是笑话。"

  "你凭什么开口骂人?"和尚毫不畏惧地顶撞过去。小头目火了,把和尚当元军奸细捆了起来,并送到了元帅郭子兴的大帐里。

  "名字?"

  "朱重八。"

  "为什么来这里?"

  "投奔起义军。"

  "有何凭证?"

  "有大帅手下人汤和的亲笔信。"

  郭子兴从方才的一问一答中感觉到了此和尚的果敢和豪气,不禁从心里喜欢上了他。他打开来信一看,果然是手下大将汤和的亲笔信。原来,汤和与朱元璋是从小在一起放牛的小伙伴,常在一起闹着玩。那时,朱元璋是孩子王,时常扮演"皇上"的角色,汤和却总是做他的"大臣"。后来汤和离开了家乡,没想到居然发了,成了起义军的大将。当了官的汤和没有忘记曾经的"皇上",就在朱元璋四处云游乞讨、穷困潦倒的时候,收到了汤和写来的劝说自己到濠州投奔起义军的信。正是这封信,使朱元璋下定决心脱下袈裟,从此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朱元璋投军后,深得郭子兴的厚爱,不但升任他为亲兵九夫长,还把养女马姑许配给他。朱元璋这个名字就是在那时取的。1367年正月初四,历经15年戎马生涯的朱元璋终于凭着自己的出生入死和胆略过人,在一片"万岁"声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按说,朱元璋与汤和并不是什么很亲的社会关系,只是小时候在一起的玩伴,但就是这种"玩伴"的关系,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当然,光凭一封推荐信显然不行,还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但靠了这层关系,靠了这封信,就使朱元璋的脚踏进了军营,走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一步,这是毫无疑义的。

  "讲关系"是互惠的,"讲"得好,就往往会取得双赢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好些人才对"讲关系"乐此不疲。

  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就喜欢利用家族与宗族的人才为己服务。举一个胡雪岩对宗族子弟陈世龙的精心扶植与栽培的例子。

  有一年,胡雪岩去拜访湖州郁四,由于此前他与郁四并不熟悉,又不认识路,只好来到一个酒馆问:"谁送我去湖州?""我去。""我去!"一时,好多人都争着要送他去。胡雪岩看人太多了,又说"二吊铜钱",当时正在下雨,听说只给二吊铜钱,黄包车夫又一个个都不肯去了。这时,一个小伙子站出来说:"我送你去。"此人就是陈世龙。

  陈世龙用黄包车一直将胡雪岩送到目的地。一路上,胡雪岩在与陈世龙闲聊的过程中,发现他也是徽州人,不但头脑聪明,干事也挺利索,便问他愿不愿意为自己跑跑腿。能在富商手下做事谁会不愿意呢?陈世龙高兴还来不及呢。

  为了用人放心,胡雪岩对陈世龙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他酷爱赌博,于是,胡雪岩对他说他必须改掉这一恶习方能为自己做事。一段时间后,陈世龙来见胡雪岩,说自己已经不赌博了。为了检验真假,胡雪岩特地给了陈世龙一笔钱,由他花,随后暗中派两个人跟踪他。又过了一段时间,跟踪的人回来报告说,陈世龙按捺不住赌瘾发作,进了赌场,但是只看不赌,自己始终未下注。胡雪岩听后颇为满意,但还是狠狠地批评了陈世龙一通,勒令他连赌场都不许进。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6节:从做人到做事是门学问(3)

  从此不再赌博的陈世龙,在胡雪岩的府中当了一名跑腿的。不久,胡雪岩有了进军丝织业的打算。丝织业是一定要与洋人打交道的,而且这个打交道的人必须是自己的嫡系。派谁去最合适呢?胡雪岩左思右想,都没有决定最后的人选。一天,他见在园里浇水的陈世龙正咿哩哇啦地与别人说话,忽地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一个可造之材吗?于是他不惜重金,把陈世龙送到上海去学洋文。

  后来,学了洋文的陈世龙果然成了胡雪岩成就事业的栋梁之材,他在胡雪岩的湖州丝业生意中独挡一面,全权处理胡雪岩在湖州的一切事务。

  胡雪岩对陈世龙的栽培,体现了一种长辈提携晚辈的胸怀,这种胸怀,既有作为长辈的宽厚、仁善,又有对宗族子弟的偏爱。当然,他也发现了陈世龙的聪颖天资,觉得陈世龙确实是个可造之材,不然的话,陈世龙可能就会一直在胡雪岩手下跑腿了。

  中国人做事爱讲关系,而讲关系又确实能为做事带来方便,于是你讲我讲他也讲,从古讲到今,还真"讲"出了名堂。比如在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发迹了,来找他"讲"关系的人有一拨;后来这拨人也发迹了,更多的人又来找这拨人"讲"关系;再后来……如此一拨又一拨,最先的这个人究竟有多少人是由他讲关系"讲"出来的,他自己也数不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麻丘镇乡下有个农民感到种田实在辛苦,又赚不到钱,于是他跑到武汉,想寻一份事情做。可人生地不熟的,小事难找大事不会,城里又没有农活干,只好在武汉卖起了卤猪头肉。谁知年底结算时,他发现比窝在家乡时富了许多,于是他写信告诉自己的亲戚。亲戚来了,同样人生地不熟,就找他"讲"关系,他自然愿意卖这个人情,帮亲戚也弄了个卖卤猪头肉的摊位。不久,亲戚发现卖卤猪头肉确实比种田强,于是又告诉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让他们也来武汉……如此这般,他们在武汉靠卖卤菜致富,靠乡邻"关系"一带十、十带百,带出来一大帮人。不出几年,武汉市集贸市场里卖卤猪头肉的,几乎清一色全是来自麻丘镇的乡下人。据说后来还成立了麻丘镇驻武汉的党支部呢。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各地许多农民进城打工,亲帮亲、邻帮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些年来,人们用足用活政策,依靠外面的"关系"打开门路,把小事做大,把大事做强,多少都会有所收获。因此可以说,讲关系已经成为中国人做事的一种习惯,人们若想到某个地方、某个部门办点什么事,首先考虑的就是那里有没有"关系"。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从这些或亲或疏的"关系"中尝到了甜头,使自己做起事情来如虎添翼,因此而把讲关系视作在中国做事的一个门道。有时候凭着一层关系、一个电话或一张字条,就能把原本感到头疼的事情做好。所谓"没有关系难办事"的说法,多半由此而来。正因为如此,讲关系的"讲"字慢慢地在某些人的做法上变了味,为了达到自己做成某件事情的目的,有人把讲关系变通成了"找"关系、"拉"关系,甚至死乞白赖地往人身上"贴"关系,这种风气要不得。虽然,或许有人靠这样的手段得了益处,但与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处世观念是相悖的,终究会被人们所唾弃。我们说的讲关系是要摆正"讲"的位置,通过正当手段,使自己想做的事情得到真诚的帮助或提携。

  论资排辈是中国人做事的又一个特点。自古以来,儒道两家的做人之道、尊老敬老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年纪大、资格老的人很自然地得到家族、社会的尊敬,年轻人关心、照顾老人,老年人亦很自然地产生需要尊重的心理。拿六十岁的老人打比方,在西方你说他老了他会不高兴;在日本你给他让座他会很生气;在中国就不同了,年轻人称他老人家、给他让座他会很高兴地说:"谢谢!"

  在中国人眼里,年纪大、资格老的人"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他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做小辈的就应该对他们言听计从。这种论资排辈的观念在家族里显得尤为突出。康熙皇帝在龙椅上坐了61年后驾崩,后来的乾隆皇帝在龙椅上坐到60年时便不敢再坐下去,自动退下来,去当深居后宫的太上皇。为什么?不好意思超过他爷爷当皇帝的时间呀。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比如,一家人开了个公司,董事长毫无疑问是父亲的,做儿子的再有能耐也只能当副手,不到老爷子自己说不行了,儿子绝不敢"越位"。再比如,做媳妇的永远都是婆婆的媳妇,"十年媳妇熬成婆"嘛,自己年轻时吃了苦,那么,当了婆婆就有资格在媳妇面前显摆,即使是媳妇自己也"熬成了婆",只要她的婆婆没咽气,她就会一边端起架式享受媳妇的照顾,一边踮着小脚早晚问安、侍奉自己的婆婆。当然,这说的是许多年前的事,如今的媳妇们可比从前好当多了,但尊老的好习惯依然不变。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7节:从做人到做事是门学问(4)

  论资排辈的思想在师生之间也很明显。古人云:"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先秦《吕氏春秋?劝学》)因此在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把尊师、敬师作为品德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当学生的永远是老师的学生,即使学生后来的知识、名气超过了老师,也还是老师的学生。他资格比你老,年纪比你大,你就得以他为尊。毛泽东在写给徐特立先生的信中说:"徐老先生: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现在您依然是我的先生,将来您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江泽民在担任国家主席期间出访时,也没忘了去看望自己当年读大学时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来不缺乏感恩的内容。对给予了自己文化知识、传授了自己做人道理的恩师永怀感恩之心,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观点。

  北宋时期的哲学家杨时(1053年~1135年)从小好学,中进士做了官以后,弃官不做,跑到河南拜大学者程颢为师。程颢死后,为了深造,他又继续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这时他已经是40岁的人了。

  一天中午,杨时和同学游酢(1053年~1123年)一起去向程颐求教,正赶上程颐坐着养神小睡。这时,天下起了鹅毛大雪,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他们不声不响站在大门外的雪地里等候。等程颐醒来发现他们,请他们进屋时,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来厚了,杨时和游酢站过的地方,留下两对深深的雪窝。似此类尊师的范例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后辈人学习的榜样。

  我的一位朋友是某省重点中学的高三把关老师,经她教出来的学生有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地留学的,有考上清华、北大、复旦、武大等名校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有一次她生病了,病得很重,在医院里动手术。高三的学生们听说她生病了,一拨又一拨地赶到医院里来探望她。那些日子,从她的病房到医院走廊、甚至医院的楼梯两旁,全都摆满了学生们送来的鲜花。此情此景,令所有的医护人员、其他病者和照顾病者的家属,无一不发出由衷的感叹:"还是当老师好啊,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人的一生能有这样的光景,值了!"

  论资排辈的思想还反映在各行各业的体制中。一个才出校门的年轻人,即使你很能干也不可能给你安排重要职位,你必须从底层一步一步往上走,一直走到"老"上司们一个一个都退了,你才有可能跃上高位。比如,才进机关的公务员,必须从办事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县、正县……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定亦是如此。作为晚辈,你必须从最低的职称开始,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上爬,等你的年龄与资历成了正比,才能熬到高职称,而这时,你离"退"也就不远了。当然,破格的事不是没有,但属凤毛麟角,除非你自己开公司当老板。一般来说,这样的论资排辈无可厚非,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工作阅历也是"十年媳妇熬成婆",年纪大、资格老的人的确经验丰富、做事沉稳,而年轻人经验少阅历浅,需要经过在基层锻炼再提拔选用,这也符合中国的国情。当然,对于一些确实有才华、有独特能力的年轻人,破格提拔到领导岗位或高层管理人员中来,也不乏为明智之举。在我们国家呈跳跃式发展的新时期,年轻人的思路更为敏捷,比较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目标地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人进入高层,可使发展的步伐快一些,尽快跟上国际轨道。

  中国人做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讲人情、讲面子。

  中国人把人情、面子看得很重。欠了别人的人情,心里过意不去,自己会睡不着觉;别人欠了自己的人情却装憨,自己觉得很失面子,也会睡不着觉。这话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人情面子这个东西,确实是中国人做事的一大特点。

  讲人情、讲面子与讲关系分不开。前面说过,中国人在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首先考虑是否有"关系",认为有关系事情就好做得多。当某人想到了某层关系时,必定要去找。中国自古就有一种说法:"干手蘸不到芝麻"。因此,"讲关系"时肯定不会空手,空手就显得太"无礼"了。"礼尚往来"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行事传统,"来而不往非君子"也。或许,古人的"礼尚往来"只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心意到了就成。受礼人并非看重来人送了多少礼,而是想到来人与自己的关系,又有求于自己,其所托之事并不违反原则,那么,自己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帮一把,"替人分忧,胜造七级浮屠"。更有贤良之士,不图任何报答地"送"人情、"给"面子,帮人把事做成。比如那个与朱元璋有"关系"的汤和,自己主动"送"人情,使朱元璋迈出了做成天下大事的第一步。他收了朱元璋什么礼?如果他要收礼,当时的朱元璋除了身上的破袈裟和钵里讨来的剩饭,还能有什么?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8节:从做人到做事是门学问(5)

  好的传统总是会代代相传的。时至今日,仍有无数为"讲关系"而找上门来的人,他们的"礼"实在是物无所值,但作为"关系"人却仍然满腔热情地给人以人情、面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助其成功。因为受儒道之学的影响,从仁义出发,仁者爱人,更何况来者与自己或多或少总能扯上点"关系",不帮有关系的人帮谁?中国自古就有"亲帮亲、邻帮邻""远房近亲,断了骨头连着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说法,谁没有个沾亲带故?谁没有个家乡观念?谁没有个上司下属?不讲人情面子岂不是有失于仁?这样的观念,在中国人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我有个朋友,是地方剧团乐队的普通队员。一个偶尔的机会,他认识了体操名将xx和其哥哥。那几年,剧团休息时他会去xx家玩。时间长了,与xx的父母家人都混得很熟,兴致高的时候,他还会主动下厨炒上几个拿手好菜。拿了金牌的xx偶尔回家,正巧碰上他,还品尝过他做的菜呢。

  许多年过去了,xx退了役,回到家乡后边工作边作着出国准备。此时,这个乐队队员的孩子大学也快毕业了,当时的大学毕业生还能由国家分配,但若想分到好的工作,则要自己先联系好接收单位。然而,一个地方剧团的普通乐手,到哪里去找好单位呢,进好单位的可是有"通天"路子的人哪!因此,他日思夜想,为了儿子的前程愁得茶饭不思。有天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曾和自己牵着手玩耍过的xx。"xx是名人,肯定有办法!"这个想法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恨不得立刻爬起来去找xx。可冷静一想,人家现在是大名人了,还会记得小时候和我牵着手玩过?现在去找他帮忙,他还会念当初的感情吗?想到这里,他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眼看儿子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联系单位的事情还是没有着落,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思来想去,只有找xx一条路了,豁出去,硬着头皮碰吧。虽然没什么大能耐,但他是一个懂礼的人,他知道"干手蘸不上芝麻"的道理,于是他拎着一包礼物找到了xx的住处。xx不在,他坐在xx的屋门口,从早上等到下午,从下午等到晚上……深夜两点多钟时,xx回来了!见自家门口坐了个人,xx有些莫名其妙,近前一看,原来是他!进屋坐定后,他忐忑不安地说明了来意,xx不禁感动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于是xx眉头都没皱一下就说:这事交给我了。这让他喜出望外,慌忙"献礼"。xx笑了笑说:"大哥你跟我来这一套?拿回去吧。"他生怕xx不收,连声音也结巴起来:"不、不,找你办这、这么大的事,实在是麻烦你了。再说,你还得去找别人办,那也是要有"表示"的。"xx又说:"是呀,当然要有"表示"。不过你这点"表示"还不如我写两幅字(xx有一手飘逸的书法)来得值钱,你就别操心了……"

  就这样,仁义的xx念在当年他与自己的情义,既送人情又给面子地一手包办,帮他儿子联系了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单位。xx出国以后,他还经常在同事面前念叨这位恩人,觉得自己欠了xx的人情,没有做到"礼尚往来"。

  其实,"礼尚往来"还有另一层意思:给人以方便,说不定也是给自己铺路。今天他上门来"讲关系",我给了他人情和面子,以后他也可能成为我要"讲关系"的对象,到时候我找上门去,他就不可能不给我人情和面子了……如此种种,讲关系、讲人情、讲面子竟然讲出了许多的引申意味,俨然成了一门在中国做人做事的学问。

  讲关系、讲论资排辈、讲人情面子的习惯在中国由来已久,总的来说是一个好的传统,它能够起到联络感情、加深友谊、互相帮助的作用。只是某些人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私欲膨胀,由此而出现"礼大"面子"大,钱多"人情"深"的现象,产生了一些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是必须坚决杜绝的。

  总之,儒道思想的内涵远远超过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中或儒道两家的著述中所涵盖的范围。在孔子以后的2500多年来,儒道思想就像佛家轮回理论中所说的那样,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不断向前发展,被后来的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们不断地加以充实和丰富。儒道思想从它诞生到传承至今日,经过不同时代的人们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这种特有的思想理念,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并将一直影响下去。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9节:言必信,信必果(1)

  第二章 行事规范,不越法度

  中国有一句老话:方圆做人,智慧做事。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都必须遵守当地制定的行为规范。他的行动不能超越法度,思想不能触犯法规。一句话:做人要循规蹈矩,做事则要灵活机动。但是,人毕竟与其他动物不同,当人在做事时,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也就是说,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受他的大脑支配的,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灵活"到做人的"方圆"之外,这就是原则。

  1、言必信,信必果

  受儒家思想的一贯影响,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把诚实守信看作是对一个人是否仁德的象征。"仁中取义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诚实守信是做事的首要原则,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长久取胜。因此,自古以来人们把信誉看得重于一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讲道德、守信义为标准。无论对什么人,都要以诚相待。否则,一旦信誉丧失,做什么事都必然会招致失败。

  一个讲诚信的人,说话必定先考虑后果。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多说,该说的话,一句也不放过。一锤定音,掷地有声,有了承诺绝不反悔。大丈夫做事"一诺千金",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

  因此,在中国做事,诚信是必须遵循的第一个原则。

  清末年间有个姓雷的山西商人,还是他爷爷在世的时候,由于经营不善,和英国人在香港做的一大笔生意赔了个精光,欠下英国商人的钱一直未还。

  他爷爷临终时百般叮嘱他的父亲,要他父亲一有钱就替自己将债还上。遗憾的是,他父亲直到死去都没有能力还上这笔钱。

  他父亲临死的时候,又把账单递到他手上,叮嘱他等日后有了钱,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帮自己还了这笔债。

  姓雷的商人接过账单,亦接下了父辈的遗愿。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姓雷的商人果然发了财。于是,他请来一个懂英文的人给这个英国商人写信,言词恳切地告诉他祖父欠债一直未还的原因,并说现在家境好了,唯有替祖父将欠债还掉才能使自己的良心得以安宁,请他告之汇款地址。

  当时,那位英国商人也早已去世,姓雷的商人寄的这封信被他的孙子收到后,非常感动,当即回了信。最终,姓雷的商人将祖父欠下的债还给了那位英国商人的后人。

  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诚信。"父债子还",决不失言。

  如果说这只是一则故事,不足为信,那么,我们还可以列举许多真实的事情。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诸葛亮是老幼皆知的料事如神之人,同时他还是一个极有仁义且守信誉的正人君子。

  五出祁山时,诸葛亮听了长史杨仪的建议,把兵力分为两部,轮番出击,以避免像前几次出祁山时那样,由于久战而引起兵疲的现象。两部兵力100天轮换一次,第一批兵力率先出征100天,即由第二批兵力替回,等第二批兵力出征了100天,经过休整的第一批兵力又上前线替回他们。这样的循环轮换,能使军队的士气得以持久。为保证此项战术的顺利实施,诸葛亮明令规定,"违限者按军法处治"。

  兵出祁山后,由于后方粮草未能及时供上,军中缺粮。蜀军攻下卤城后,诸葛亮先是设计抢割陇上麦,以保证蜀军的粮草;后又在卤城外埋下伏兵,大破魏军的偷袭。司马懿被气晕了,发檄文征调雍州、凉州的20万人马前来助战。而此时正值蜀兵的轮换期,后方汉中兵马已出川口,作好了充分的替换准备,身在前线的诸葛亮传令前方军兵返回后方。听说可以回家了,有些疲惫的士兵们个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正在这时,司马懿发檄文征调的20万雍、凉人马,在孔礼的引领下已经到来,与郭淮会合后直袭剑阁,企图拦截蜀兵归路,司马懿则亲自引兵攻打卤城。得此消息,蜀军营内人心惶惶,形势变得危急起来。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杨仪对诸葛亮提出暂且留下旧兵退兵,待新兵到来再换班。诸葛亮说:"不可。吾用并命将,以信为本。既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依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说罢,诸葛亮传令归兵即刻起程。得知丞相在大敌当前还如此守信,军兵无不感激,他们异口同声地挥臂高呼:"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诸葛亮对众兵说:"尔等该还家,岂可复留于此?"军兵们决心已定,执意要出战杀敌。于是,诸葛亮下令人马出城列阵。而此时,西凉兵马由于长途远征,早已人困马乏,刚要安营时就见蜀兵杀将而来,蜀军将勇兵骁,气势震天动地,杀得魏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WWW.HQDOOR.COM▲虹▲QIAO书吧▲

  第20节:言必信,信必果(2)

  "诚信"使诸葛亮在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势下转危为安。

  当年,以"日升昌"为首的山西票号也是一个注重诚信的典范。

  "日升昌"票号是清末年间山西的一个大票号。一直以来,这个票号都有非常好的信誉,在全国许多地方开有分号。"日升昌"承诺:无论何时何地,凡在本票号储存银子,凭票号的存折即可在"日升昌"兑现。

  "别人的成功,永远都是自己的榜样"。见"日升昌"票号开得红红火火,山西的其他票号也相继订下了同样的承诺。

  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一时间人心惶惶。北京城中的皇亲国戚、名门豪绅纷纷随慈禧、光绪逃往西安。由于逃得仓促,根本顾不及家中的金银细软,他们只把携带方便的山西票号的存折带在身上,一到山西,便争先恐后地跑到票号兑换银两。

  面对突然而来的挤兑,在这次战乱中同样损失惨重的山西票号叫苦不迭,因为他们设在北京的分号已被洗劫一空,就连账簿也被八国联军烧得一本也没留下。

  没有账薄,怎么知道哪些人在票号里存过银子?又怎么知道储户到底存了多少银子?按照常理,山西票号完全可以向京城来的储户说明原因暂不兑付,等总号重新清理账目之后再做应对。但是,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山西票号都没有这么做。面对突如其来的挤兑风潮,他们一如继往,只要储户拿出存折,不管数目多少,票号一律即刻兑现。

  山西票号的这种做法,无疑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的。假如有小人趁机在挤兑风潮中做手脚,试问,后果将会怎样?票号的生意还要不要做?细细想来,还真是有些后怕。

  应该说,日升昌和其他山西票号当时的这种做法体现了两个字--胆识。这种信誉至上的胆识实在是叫人钦佩。危难降临时,他们沉着应对、"大信大义"的表现令人叹服。他们的举措把信义二字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中国人为人做事的榜样。

  其实,在这次挤兑风潮中,日升昌及其他山西票号的做法不仅体现出大无畏的精神,还把晋商的文化智慧运用得淋漓尽致。他们清楚地分析了当时的情形:眼下是战乱,王公贵族们的挤兑行为也实属无奈。灾难过去后,这帮人仍然会活跃在京城,成为皇城根下生意人的风向标。也就是说,这帮人在京城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不可小觑。从眼前看,票号的做法要冒一定的风险,但从长远看,说不定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机会。

  机会是要靠人去把握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日升昌等山西票号的判断是正确的。

  战乱过后,山西票号在北京的分号重新开业时,不但普通百姓涌跃地来票号存储,就连朝廷也放心地把大笔官银交给票号汇兑、收存。自始,日升昌等山西票号信誉度大增,掌管起了国资的流动。

  以上两个事例,鲜明地表现出中国商人珍惜诚信,以义制利的思想。

  以儒家的观点,"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中国商人发现,凡事以义为先,就可以达到诚信与获利的双重目的,于是,以义制利就成为中国商人做事的一个诚信原则。

  利以义制和唯利是图是生活中两个决然不同的对立面,是美与丑的分水岭。

  千百年来,中国人之所以珍惜诚信,与利以义制有很大的关系。从"日升昌票号"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晋商之所以能在几百年前就在多个商人群体中崛起,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深谙了修德之行与取利之途。"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忠诚和信义不仅是为人的根本,亦是获利的方式,是天道。

  有一位锁匠,修锁技术很高,更以为人诚实正直出名。每修完一把锁,他都要把自己的姓名住址告诉对方,说:"以后如果你家出现了被盗之事,凡用钥匙打开家门的,你就找我!"

  这位锁匠晚年时收了两个徒弟,准备把自己的修锁技术传给他们。过了许久以后,这两个徒弟都学得了不少修锁的本领。老锁匠打算对他们进行一次测试,以决定其中一人得到自己的真传。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1节:言必信,信必果(3)

  第二天,老锁匠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间房里,吩咐两个徒弟去打开,谁先打开谁得胜。结果,大徒弟很快就打开了,二徒弟却花了很长时间才打开。旁人以为,这下大徒弟必定得到老锁匠的真传。谁知老锁匠问大徒弟:"看见了吗?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大徒弟一脸兴奋地说:"看见了,里面全是铜钱!"接着,老锁匠又问二徒弟这个问题。二徒弟愣了,半天才回答说:"师傅,您只让我打开锁,也没要我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呀!"

  结果,老锁匠严肃地宣布二徒弟将得到自己的真传。

  旁人感到纳闷,问老锁匠怎么会是这样,老锁匠说:"一个人无论做哪行都要讲"诚信",尤其是我们修锁的。修锁的人心中只有锁,绝不能心存杂念,不然的话,稍起贪念便可登门入室,别人的钱财就遭殃了。修锁人的心上应该有一把永远打不开的锁。"

  再举一个诚信的例子:

  缅甸盛产玉石,缅甸玉色泽光亮质量上乘,被称为"翡翠"。因此,缅甸有一些人专门从玉矿山中开采石块,然后转手卖给周边国家的人。在我国云南边境与缅甸交界的地方,也有一些人从缅甸买回这种未被确认的石块,回来以后再行切割。

  仅凭肉眼就要断定石块内有没有玉,以及玉的含量和成色,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当地人把这称作"赌玉"。一块大石头作为玉石销售,开价自然不低,如果从表面就估计出石内是好玉,开价就更高了。有人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买来一块石头,回来切割开一看,里面并无好玉,顿时傻眼,这意味着血本无归!有运气好的,看中一块石头,认定里面是好玉,于是花大价钱买回来,切割开来一看,更傻了!惊喜得发傻,里面的玉石出奇的好,是出名的"翡翠王"!于是,这块玉石的身价将成百倍地往上翻,买它的人也就因此财气滚滚来!

  令人叹服的是,像"赌玉"这样极冒风险的事情,当地人做起来却像做一件日常小事那么随便。千百年来,竟从来没有人签过什么合同,订过什么协议。他们就是以长期形成的当地民俗去规范自己:"赌玉"一口约定,赢了,老天给的运气;输了,打落门牙肚里吞。如此大信大义的行事手段,真可谓不折不扣的"一诺千金"!

  当然,现在并不提倡这种做法,凡涉及此类的经济交易,还是签订合同的好,以法律规范和约束,比"口说无凭"要牢靠得多。然而,我们亦不得不佩服当地人"赌玉"时约定俗成的诚信之风。在与人交往中言行一致、信守承诺,才可称得是上坦荡君子,这个观点,从古到今为中国人所崇尚。不论在生活上或是在工作上,一个人的信用越好,越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毫无疑义的。"敦厚之人,才可托大事"。一个人如果不诚实,不讲信誉就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即使在今天的"文明市民公约"中,诚实守信这四个字也是赫然写在其中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和广泛的发展空间,渴望致富、渴望成功是许多人的理想和追求。有的人创业的冲动和欲望十分强烈,由此而在创业过程中急于求成、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尽管这样的情况是极少数,但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们要摒弃这些不良倾向,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勤劳创业、智慧创业、诚信创业的道德观念。

  2006年7月15日的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了山东省东营市引导农民开展"诚信是金"活动后收到良好效应的事例。东营市过去被称为山东的北大荒,农民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近些年来,政府引导农民从讲诚实、讲信用做起,让农民从信用社贷款创业,同时开展评选诚实信用户活动,收到了双赢的效果。有一位农民,曾因欠银行8000元贷款没有及时还上,没有评上诚实信用户,后来,他还清贷款才评上了诚实信用户。一天,他去银行取款,回家后发现银行多给了一万元现金,这对一位需要用钱的农民来说,无疑面对的是一次道德的考验。但他没有犹豫,主动将银行多给的一万元退还给了银行,经受住了道德的考验。现在的东营市农民,家家都争当诚实信用户,因为被评上了,就能在个人发展经济上得到多方面的扶助,因此,农民都有了自觉还贷意识,想方设法还贷款。而信用社也积极为农民筹集贷款资金,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得到双赢。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22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1)

  通过开展评选诚实信用户活动,广大农民都清楚地认识到:道德无价,诚信是金。诚实守信在效应上是金钱,在信用上是基石,失信可耻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有一个名叫毛小红的新娘,当记者问她为什么嫁到这家时,她笑着告诉记者说:"因为这家是诚实信用户。"在东营,这一活动已经上升到评选文明诚信户和评选文明诚信村,农民的生活也因此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过去的"山东北大荒"如今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唐太宗李世民的丞相魏征曾对季布有过这样的评价:"季布这个人,只要他答应的事,绝不食言;侯隐讳说过愿意把命相送,后来果真实践诺言。一诺千金,大丈夫理当如是。"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运输公司的总经理,被问到经营诀窍时,他说:"我有三个经营诀窍,一是重视本公司职员在物质、精神双方面上的良好待遇,让他们有在这里做事比在其他地方做事幸福的感觉;二是注重加大在设备上的投资,绝不吝啬这方面的金钱;三是答应或约定的事情绝不食言,这一条特别重要,是我为人做事的一个准则。比如跟对方约定"某月某日之前到去运货",即使是天上下刀子我也会如期履约。当然,对方若要求临时变更约定,比如减价,那也是万万行不通的。"

  当我问他的下属对自己的上司是一个什么印象时,他们回答得很干脆:"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在喧嚣浮躁的当今时代,要做到一诺千金并不那么容易,但那位总经理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这样的评价。他的下属还说:"总经理对别人的要求从不轻易答应,但他会暗中帮那人疏通关节。有的人在他没有答应帮忙、以为所求不遂而认为没有希望时,突然传来佳音,真是喜出望外,日后做起事来肯定更加倍卖力。"

  看来,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诚实守信都是在中国做事的一个行为标准,无论大事小事,若想把事情做成功,诚实守信是无论如何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是儒家思想对如何做人所持的基本态度,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早已成为中国人做事所遵循的美德,并上升为做人做事的一个原则。

  人们常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可见,钱这个东西对人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里,衣食住行无一不要钱,更有人不满足最基本的生活状况,希望能够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自然,对钱的需求量就更大了。过好日子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只要有条件,吃美味、住豪宅也无可厚非。可是钱从哪里来呢?钱又不会生钱,得靠人一角一分地去挣。用什么方法能弄到钱,用什么方法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弄到最多的钱,其中是有玄机的。

  挣钱的方法很多,会挣钱可以说是一种智慧。中国人挣钱讲究的是一个"道"字,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做事原则,就是从仁义道德出发,追求正当利润,绝不发不义之财。

  李元纲《厚德录》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名叫林绩的人,在蔡守旅舍中住宿,已经躺下了,感觉床席下面有东西,掀开床席一看,发现在一个布袋中有个锦缎包袱,里面装满了几百颗珍珠。第二天,他询问旅店主人说:"前天晚上什么人住在这里呀?"主人告诉他是富商某人。林绩对店主人说:"他是我的老朋友,如果他再来,希望您让他到上庠找我。"说完,还把自己的名字用纸公布在房子里说:"某年月日,剑浦林绩假馆。"便离开了。

  富商到了京城,要拿出珍珠来卖,发现已经没有了,急忙沿着来路寻找。到达蔡州旅舍后,看到了林绩的告示,便赶到上庠。林绩把事情的经过全告诉了富商,说:"您的珍珠都在,但是还不能就这样拿走,您应该上书官府,我当全部奉还。"富商遵照了他的办法。林绩赶到官府中把珍珠全部交给了富商。官尹让他们对半平分珍珠。富商说:"这本来是我所愿意的。"林绩不接受,说:"假使林绩想得到这些珍珠,前一段时间就已经归我所有了。"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3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

  事情确实如此。正如林绩所说,如果他想得到这些珍珠易如反掌,只要在拾到的时候不告诉任何人,一走了之便大功告成。可他没有这样做。他是不喜欢珠宝吗?他不知道这么多的珍珠能值很多钱,可以就此改变自己的生活吗?非也。因为他懂得爱财必须有"道",必须靠自己辛勤劳动去挣,而不是趁人之危发不义之财。

  在中国,如林绩这样品质高尚的大有人在,曾有"五金大王"之称的叶澄衷就是其中一位。

  叶澄衷早年是一名穷汉,靠在黄浦江上摇木船卖食品和日用杂货为生。

  一天中午,一位英国洋人雇叶澄衷的小船从小东门摆渡到浦东杨家渡。那洋人可能心中有事,船刚靠岸便匆忙离去。洋人离去后,叶澄衷发现舢板上有一只公文包。他打开一看,包内不仅有数千元美金,还有钻石戒指、手表、支票本。叶澄衷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和这么多值钱的东西!然而,他没有像见钱眼开的小人那样感到惊喜,以为自己这下来了财运,而是想到丢了包的洋人该不知会怎样着急。于是,他哪儿也不去,就在原处等候那位洋人。

  直到傍晚,那位洋人才满脸沮丧地来到这里,在寻找了大半天之后,他已经对公文包失而复得不抱很大希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包竟然会在舢板上,更没有想到这个中国船工还一直在等着自己。

  洋人打开自己的包,见原物丝毫未动,不禁大为感动。真没想到一个中国苦力竟有如此品德,对外来之财毫不动心。洋人立即抽出一把美钞塞到叶的手中,以示谢意。谁知叶澄衷拒不肯收,开船就要离去。这位洋人见状,又立即跳上小船,让叶送他到外滩。船一靠岸,洋人就把他拉到了自己的公司。原来,这位洋人是一家五金公司的老板,见叶澄衷为人厚道,心中十分佩服,便想与叶澄衷合伙做生意。这一回,叶澄衷愉快地答应了。

  从此,叶澄衷走上了经商之路,在日后的经营中,他一如继往地秉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德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成为远近闻名的"五金大王"。

  我曾经亲历过一件这样的事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笔者所在地要出一本反映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小册子,于是组织了几位当地的"笔杆子"分别下去采访,我亦在其中。

  采访对象有好几个,有一位身在农村的民办教师虽然不归笔者采访,笔者至今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笔者至今难以忘怀。

  他家很穷,人口很多,一家老小就靠他当民办教师的一点微薄工资生活。他们一家人住在赣江堤边一间很简陋的屋子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虽然堤边还有几间屋,但都稀稀拉拉的相隔很远。这里虽然是一段江堤,却是通往前面十多里处一个国营农场的必经要道。

  一天傍晚,一辆摩托车从他家门前疾驶而过。蹲在门口吃饭的他,突然看见从那摩托车上滚下一个包,正要叫喊,摩托车早已开得没了踪影,只有被摩托带起的一道尘土在飞扬。

  他捡起掉在堤上的包,回到屋里打开一看,天哪!全是一摞一摞的钞票,足足有16万元!

  他的双手不停地抖,把那个包捧起又放下,放下又捧起,好像那个沉甸甸的包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安全。

  说句实在话,他的家里真是需要钱哪!四个孩子,上学要钱;屋子漏了,修补要钱;老婆有病,抓药要钱……自己只是个民办教师,年纪大了,转正没有希望,这几个教书的钱,说什么时候没了就没了,别说修房子、交学费、给老婆看病,到时候就是吃饭恐怕都成问题。现在--有钱了!这是一笔很大数目的钱,有了这笔钱,自己所担心的一切问题都能解决掉,更何况,这钱是它自己"飞"来的,谁也没看见……

  然而,他压根就没有这样想。他之所以手抖,是因为心急,为那个丢了包的人心急!他想,那个人一下子把这么多钱弄丢了,不定要急成什么样呢。他又想,那人发现自己的包丢了,肯定会沿着原路来找。慢慢地,他的心平静下来,他把那包钱照原样包好,放在自家堂屋的案桌上,就等那个丢了包的人回来拿。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24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3)

  不一会,大堤上响起了轰轰的摩托声,那个骑摩托的人心急火燎地照原路找来了。那人问了前面的几家,一无所获,急得满头大汗地又问到他家里来。这么多的现金哪,谁见了不会眼馋?那个丢包的人此时几乎已经绝望了,问到他的家里来也只是无望作有望,并不指望这事会出现奇迹。

  听那人说自己是前面农场的,包里装的是全场所有干部职工一个月的工资时,他没有多说一句话,赶紧将包拿出来,让那人清点了数目后,别说回报,连收条都没打一张就让那人走了。

  他没有钱,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这么多的钱,可是,他却让眼看就要到手的一大笔钱在自己手里过了一趟就又归还了别人,自己依然一如继往地住陋屋、过穷日。但是,他的行为彰显了一种精神,一种做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势必会代代相传,传给他的后代和他的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正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吗?

  不过,他的事迹传开后,也有人说他傻。他淡淡地说:"傻就傻,不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挣来的钱,用了心里发虚。人都是有良知的。"

  他说得对,人是有良知的。人对事物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良知?这里有一个关于王守仁(明代大哲学家、政治家,人称"阳明先生")的弟子的故事。这位弟子有天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说人要讲"良知"。那小偷呵呵笑了:"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夏天,王守仁的这个弟子让小偷把外衣脱掉,随后又让他把内衣脱掉,小偷都照办了。接下来他让小偷把裤子也脱掉,小偷就有些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守仁的弟子便对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人来自于直觉的认识。明知是错的还要去做,就是不讲良知的表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指的不仅仅是拾金不昧,它的指向非常宽泛。它包括所有人的钱都必须来得正,必须是正当利润。天下谁人不爱财?有钱好做事嘛,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我们在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自己做的这件事有没有偏离道德范畴。有偏离,哪怕一点点都不要去做。赚钱时心里干净,花钱时心里才能清静。要知道,人在意诚时心才会正,才会让自己的一切获利手法符合道德规范的约束,使自己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并懂得自己行为中涉及的种种道德问题。

  然而有的人则不同,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无德无道无良知,只要能弄到钱,就不怕做小人。有的当权者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有的经商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凡此种种,无一不是丧失良知的表现,自然,也肯定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大学》里有一段话,意思是说:财富这玩意,只要有德望,它就自然会聚集到你身边来。德是本,财是末,财不聚集,是可耻的事,聚集后不知散财,也是可耻的事。有的人不明此理,所以往往不择手段聚财,最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最终也未和财神爷结缘。聪明的人才知"德是根本,财是末端"的道理,因此不管贫富都能悠悠度日,在任何境况下都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有如此道德境界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所以有人说,金钱这东西真是莫名其妙,它并不跟着人的感觉走,即使腰缠万贯,如果不觉得自己幸福,那就是不幸福的人。反过来说,即便分文没有,假如感觉自己很幸福,那就是幸福的人。因此,在中国做事,大可不必为聚财而不择手段,最后落下一个骗子、奸商……的丑名,要聚财,更要聚德。千万要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聚干净财,聚良心财,聚清白财。

  3、喜怒哀乐,合乎于礼

  清人颜元有一段话说:"思考、心念每时每刻严谨端正,身形每时每刻正规肃穆,脚步步步合乎规矩。"意思是每时每刻要学习礼法,念头应该每时每刻想到平安,声音脸色应该每时每刻和蔼,喜怒哀乐应该让它符合礼节,这就得每时每刻学习礼乐。所以说,礼仪乐律不可以一时一刻离开身体。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5节:喜怒哀乐,合乎于礼

  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的人恐怕为数不多,但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为人处事讲求礼仪的传统美德则是每个中国人都大致明白的。

  前面说过,中国人的礼仪多到让外国人吃惊的程度。古时候的中国人举手投足都显现出礼仪,让人感觉温文尔雅,因此而赢得了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好名声。儒道思想从来就强调人必须懂礼,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以礼相待,只有谦和礼貌地为人处事,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赞许,得到一致的好口碑,做起事情来自然会有贵人相助,事情也就会做得比较顺了。因此,在中国做事,礼仪就是"敲门砖",无论在家庭、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能给他人留下谦和懂礼的好印象,他人才有可能帮助你完成要做的事情。这个道理,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皆是如此,由此可见,礼仪作为在中国做事的原则是毫无疑义的。

  一个人懂不懂礼仪,首先看他能不能孝顺父母。孝顺是摆在第一位的,只有孝顺父母、对父母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有可能对他人实施礼仪。

  《后汉书》中有记载说,蔡顺,字君仲,为人很孝顺。太守韩崇听说了他的孝行,就召他做东郭祭酒。他的母亲一辈子都害怕打雷,等到母亲死后,每逢打雷的时候,蔡顺就总是绕着母亲的坟墓哭泣着说:"蔡顺在这儿,母亲不要害怕!"韩崇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每逢打雷时,就派马车到墓地去接蔡顺。

  历史上还有一个黄香"扇枕温席"的故事:

  东汉大臣黄香9岁时母亲就病死了,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守在母亲身边,劳累加上悲伤使他瘦得皮包骨头,但他还是陪伴着母亲不离左右,受到邻居们的齐声赞扬。母亲死后,小黄香对父亲越发孝顺,他全身心地关心、体贴、照顾父亲。黄香的家在湖北的江夏,(现云梦县东南),炎热的夏季,夜间酷热难当不说,蚊子还多得吓人。为了让父亲睡个好觉,每日天未黑小黄香就开始守在睡榻边,用扇子不停地扇,把父亲的床席扇凉,把蚊虫扇跑,使父亲得以安寝。数九寒天,北风刺骨,屋里没有炭火,冷得像冰窟。为了让父亲暖和一点,每天父亲睡觉前,小黄香都要自己先脱下衣服钻进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把父亲的被子焐热后,再请父亲睡下。当时,小黄香孝敬父母之事广为流传,连皇帝知道后也盛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我们这个举世闻名的东方民族,历来就有对父母、师长、亲朋,乃至对社会怀有感恩之心的传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感恩,被视为天经地义。古人以孝事亲的精神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历史的脚步走到今天,报纸、电视中播报的"背着父亲上学"、"8岁学童撑起一个家"等感人至深的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个真实的以孝事亲的故事,不正是许多古人"行孝、感恩"精神的延伸吗?

  "礼仪"不仅体现在孝心上,还体现在诸多方面,如长幼之礼。后汉书中有一则故事说:马援有病,梁松来看望他,并在床边叩拜,但马援并没有回礼。待梁松走后,儿子们问马援说:"梁伯孙(即梁松)是皇帝的女婿,公卿大臣以下没有不害怕他的,您如何不回礼呢?"马援说:"我是梁松父亲的朋友,梁松虽然很高贵,又怎么能够不讲究长幼之序呢?"由此可见,传统中国的长幼之序、论资排辈是很有讲究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则体现出鲜明的礼让美德: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在文学上很有成就,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他从小聪慧敏捷,很有教养,在七个弟兄中他排老六,与兄弟相处,处处谦让。孔融4岁时,有一天兄弟们一起吃一盘梨,哥哥让他先拿,他只拿一个最小的。父母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年纪小,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们吃。"父母又问:"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如此种种,在此就不一一赘叙。总之,礼仪是做人的文表,也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不懂礼仪的人,在中国不仅做不成什么大事情,而且还将遭到人们的唾弃。只有像孔融这样,敬长爱幼、谦恭礼让,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WWW.HQDOOR.COM§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26节:公正公道,不失偏颇(1)

  应该承认的是,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在应对挑战的形势下,对人的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有所忽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前段时间网上载有不少文章,剖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大多数文章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步消失,其中包括传统的交往礼仪。而与此同时,现代的交往礼仪在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身上还没有植根,因此年轻人有必要补上文明礼貌这一课。同时,文章呼吁家长、学校要加强对年轻人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使年轻人增强文明礼貌意识,懂得以礼待人及现代交往礼仪知识。

  其实,一个人的青年时代也就是全面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礼仪的学习就属于后者。有人认为礼仪是"不学而能"的事,无需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然而事实证明,礼仪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有专门的指导。一个人能否成为礼仪之人,与他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文雅的举止,谦虚的谈吐,和蔼的容颜……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与人热情而不过分,客气而不失礼节,那么,肯定会有很好的人缘。反之,即使有理也无"礼",说不定还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形成障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礼仪不是虚泛的,它具体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现代人的礼仪大致是: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待人亲切;举止有礼有节;行为富有人性;生活卫生清洁;信仰坚定不移;博爱、礼让、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乐善好施等等。

  讲礼貌、重礼仪是现代人的品德标志和基本素养,一个人是否讲究礼仪,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完全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甚至关系到社会风气、民族尊严。因此,了解现代社会的礼仪方式,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风度,是对一个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判断一个人能否做成大事的试金石。因此请切记,在中国做事,首先要看你是否懂得礼仪,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4、公正公道,不失偏颇

  "公事在官,是非有理,轻重有法,不可以己私而拂公理,亦不可骫公法以徇人情……"。(宋?真德秀《西山政训》)

  公正公道,顾名思义多指手上有权的人做事的标准。自然,平民百姓做事也要守义,要公正公道,为一件小事做得不公而结下怨仇,亦能酿成大的灾祸。但如果当官的人做事不能做到守义,不能做到公正公道,殃及的可就是老百姓的家产甚至是身家性命了。由此,在中国做事,守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

  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直给我们灌输着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事要公正公道。公正才有天理,公道才能服人心。因此,无论大事小事,主持公正、以理服人者十之八九能够把事情做好,否则一事无成。

  宋璟是唐玄宗时的宰相,一贯为人耿直。有一天唐玄宗命令内臣把自己用的金筷子赏赐给他。宋璟接受了赏赐,但不知道赏赐的理由,就没敢在皇帝面前陈述谢意。唐玄宗说:"我赐给你筷子,是为了表彰你的忠直,不是因为它是金子的才赐给你。"宋璟这才走下殿去向皇帝叩拜表示谢意。

  由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就崇尚忠直的品格。皇帝赐给宋璟金筷子,并不是因为金子本身的珍贵,而是以筷子端直的形象来赞扬宋璟忠直公正的品德。

  南宋学者真德秀在他的《西山政训》中有一段话,意思是这样的:"士不廉俭,就像女子不贞洁。不贞洁的女子,虽然女红容貌超人,也无法抵消和弥补自己的过失。不廉洁之士,纵然有他的长处,也不值得称道!"

  为官办理公事,是非有理,轻重有法,绝不准用私利去违背公理,也不准枉曲公法去顺应人情。诸葛公有这样一句话。"我心如秤,不能随便给人去称轻重。"是说拥有官位的人士,应该把它看作行动准则。可是人之常情每每让私心居于公上,这大概是受了贿赂而无法公,随其喜好厌恶而不能公;与亲戚结党,畏惧豪强,考虑祸福,计较利害,这也造成了不能公。殊不知是非是不可易改的,轻重是不可置换的,国法也是如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那就悖背逆天理了;以轻为重,以重为轻,那也是有悖于国法的。为官治民,却逆天理、违国法,这能心安理得吗?雷霆鬼神的诛讨,金科玉律的禁约,怎么可以被忽视呢?"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7节:公正公道,不失偏颇(2)

  《后汉书》中记载的董宣(字少平),光武帝时曾任北海相、江夏太守,为官清正廉洁,不畏权势。他在担任洛阳令时,湖阳公主的仆人大白天杀了人,藏在公主家中,官吏抓捕不到他。等到公主外出,用这个仆人驾车。董宣在路上等候着,公主的车来后,董宣拉住马车停下来,用刀画地,呵斥仆人下车,并将仆人击杀。公主立即回到宫中向皇帝哭诉。皇帝召见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服从,皇帝就让人硬按着他磕头。董宣两手撑住地,始终不肯低头。皇帝便下敕称其为"强项令"(脖子很硬的县令),赏给他30万贯铜钱。从此董宣打击豪强势力的威望大增,豪强没有不害怕他的。

  宋朝的包拯,更是一个主持公正的大清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他28岁考上进士,后历任监察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官职。

  包拯一贯公正执法、铁面无私。只要事实确凿,无论被告官职有多大,他都敢秉公执法,绝不姑息手软。他在庐州府做官时,他的堂舅父贪赃枉法,被人告到官府里。他立即派人将其捉拿归案,依法处理。因此,有些亲戚原本指望他当了大官,可以利用他为非作歹,见他如此公正,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似乎已是不成文的规定。百姓犯法量刑问罪,当官的触犯法律则逍遥法外。但是,这样的官员若碰到包拯手上,就不再有任何免刑的特权了。

  王逵是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官僚,他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时,苛政暴敛,残害百姓。害得当地民不聊生,纷纷起来反抗。后来,他调到江南西路任转运使,照样迫害百姓。包拯知道后大怒,立刻上了两篇奏疏弹劾说:"王逵迫害百姓,造成大害。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可朝廷并没有撸掉王逵的官,只是让他去做淮南转运使,换了个地方而已。包拯不服,再一次上疏弹劾,谁知仍无动静。包拯不罢休,仍揪其不放。不久,他了解到王逵的又一大罪状。原来这王逵在任江南西路转运使时,疑心洪州地方官卞咸告发他的罪行,就指使人诬告卞咸,致使五六百人受到株连,制造了一起大冤案。由此一来,包拯接连上四篇奏疏弹劾王逵。在奏疏中,包拯痛斥朝廷说:"难道朝廷忍心让一方百姓,听任王逵去残害吗?"面对包拯义正词严,铁证如山的七次上疏,宋仁宗只得将王逵的官职免去。

  由于包拯在执法中对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一视同仁、公正公道,任何皇亲国戚、豪门旺族都休想打通他的关节,老百姓由衷赞扬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公正公道,使包拯享有了大清官的美誉,做出了让老百姓拍手称快的事情。在后来的一些通俗小说或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虽然其中大部分是虚构的,但正是这些戏曲和故事,让包拯这个名字流传至今,也体现出中国人对做事要公正公道的强烈要求。

  两年前,在河南省的登封市,一位警察局长不幸以身殉职。得到她逝世的消息,全市老百姓悲痛万分,纷纷来到她的灵堂向她表示哀悼。下葬那天,人们自发地、争先恐后地去送她,为她送行的人竟有14万……

  她是谁?为什么能够得到老百姓如此的爱戴?

  她就是人民的好警官任长霞。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任长霞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为民除害,公正执法。面对犯罪分子的金钱诱惑,她坚决抵制;面对黑社会的威胁,她义正辞严;面对受到伤害的老百姓,她伸张正义,毫不留情。铲除黑势力,她不手软;关押罪犯,她不手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老百姓,她却永远也放不下自己那颗柔软的心……

  正因为如此,人们爱戴她、追思她,把她永远地记在心中。

  主持正义、维护公道,是做人做事赢得民心的重要保证。所以说,公正公道是一杆秤,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它。若想把事情做好,切莫背离公正的天平。"不诌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古人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不管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有多么大的差别,都要一视同仁。

  虫工木桥◇BOOK.HQDOOR.COM◇欢◇迎访◇问◇

  第28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容体不足观,勇力不足恃,族姓不足道,先祖不足称。然而显闻四方,流声后胤者,其唯学乎?"(唐?魏征《隋书?儒林学?传论》)

  古人的意思很明了,容貌漂亮、勇猛有力、名族大姓、祖先父辈的地位功业都不值得炫耀。能够让人名扬天下留传后世的,恐怕只有学问。何谓学问?才智也。

  一个人纵使老实厚道,为人本分,但如果没有聪明才智,那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有才智的人,在别人眼里很棘手的事,在他看来也是小菜一碟,很轻松就能把事做成。为什么有的人聪明灵活而有的人木讷愚钝呢?这里面天赋是一个方面,但所占的比率极小,因为一个人即使天生聪明,如果不学习不实践,也会退步。

  宋朝宰相王拿石的儿子王雱,字光泽,从小聪明过人。年幼时,与客人一起游玩,客人指着被关在笼子里的一只獐和一只鹿,问王雱哪边是獐哪边是鹿。说实话,当时只有几岁的王雱并不认识,因为獐和鹿十分相像,一个年仅几岁的孩子是很难辨别的。但是,聪明过人的王雱并没有胆怯,他想了一想说:"獐的旁边是鹿,鹿的旁边是獐。"王雱的机灵过人,让客人感到很是惊奇。王雱的聪明里就有天生的成分。

  宋朝开禧年间,朝廷用兵作战,许多将领都战败了,只有毕再遇多次出战多次获胜,屡立战功。他曾经引诱敌人同他作战,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进进退退许多次,却不与敌军实战。待到天色渐晚时,他便命士兵用香料煮了许多豆粒撒到地上,然后重新上前挑战,又假装败退而逃。敌军不知是计,乘胜追击,然而他们的战马已经很饿了,闻到了豆粒的香味,都去抢着吃,用鞭子抽打也不能使它们前进。此时,毕再遇掉转头来反攻敌军,杀得敌军大败。

  这一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并不是光有力气就够了,要善于动脑筋。一个有才智的人,并不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下死力气,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变不利为有利,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直被后人称为聪明才智化身的诸葛亮暂且不说,三国时的旷世大英雄曹操也是一个很有才智的人。

  曹操,字孟德,沛谯人,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他的一生有着多方面的成就。他为统一北方、促进我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曹操统治北方期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有所建树。他任人唯才、屯田垦种、兴修水利、整顿民风,使当时北方的社会经济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曹操还大力提倡文学,并且他自己对文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以文章质朴刚健、简约明快而著称。他写的诗歌亦是慷慨激昂,很有气魄。

  除了文学,曹操还是一个精通兵法的人。他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曾著有《孙子略解》。

  1996年,我在沿京九线采访的时候,到了曹操的故乡--安徽省亳州市。在亳州,我们参观了足以体现曹操军事才能的地下运兵道。

  据说,亳州地下运兵道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全长12000米,笔者到那里时,仅发掘了2000米。在当时的亳州市旅游局长的带领下,我们自入道口往里走,渐渐地,一个纵横交错,相互通连的地下军事栈道展现在我们面前。地下运兵道以亳州城内的大隅首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方延伸,分别通达城外。

  相传曹操为显示军队强大,特修此地下运兵道,命不多的军队白天由城外涌入,夜间由运兵道悄悄撤出,反复如此,以给人造成曹军兵力源源不断的错觉。运兵道内有放灯小龛、传话筒和上下两层的疏散通道,工程巨大宏伟,设计精巧缜密。据说,地下运兵道的价值远远超过地面保留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池,素有"地下长城"之称。

  置身于这布局合理、想象丰富、设计缜密的古代地下运兵道,让人不得不佩服曹操的用兵布阵之才能。

  说到军事才能,毛泽东的用兵之才就更让人叹服了。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29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

  长征途中,前有截军、后有追兵,毛主席命红军长征部队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把敌军弄得晕头转向,就在敌军还没有回过神来,红军已冲出了敌军的包围圈,摆脱蒋介石军队的追剿,最后顺利到达延安。毛主席的战略战术,真可谓"用兵如神"!

  才智指的是多方面的学问,有的人有军事才能,有的人有管理才能,还有的人有经商才能。不管掌握哪一方面的才能,只要善于运用,都能做成大事情。

  华人首富李嘉诚,不但创业惊世骇俗,他在营销方面的聪明才智,更是奇招迭出,出神入化。

  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介绍一点李嘉诚在经商方面的智慧。

  17岁那年,李嘉诚来到五金厂当推销员,负责镀锌铁桶的推销。做了不久,他就感觉到推销竞争十分激烈,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弄不好就会掉下来。于是,他避实就虚,采取直销的方法进攻。他发现酒楼是"吃货"大户,就集中精力把酒楼当堡垒来攻。当时,推销员到酒楼直接推销的还不多,李嘉诚正是看中了这点。他认为,自己的这个做法是会得到酒楼的认可的。因为一来直销价格比酒楼旅店到市场上去买要便宜,二来送货上门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精力。果然,李嘉诚的这一招刚出手就获得了成功。有一次,他打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出100多只铁桶,成绩十分喜人。

  除了攻酒楼,李嘉诚对家庭散户也作了研究,他发现,高级住宅区的家庭多使用铝桶。于是,他就把目标瞄准一般住户。要开辟散户市场并不容易,那是要下一番大功夫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眼睛一亮--机会来了!原来,李嘉诚在散户中转悠时,发现几个老太太坐在楼下择菜、聊天。他便走上前去,专找老太太卖桶。他想,只要卖动一只,就等于卖掉了一批。老太太们有串门的习惯,买下他的桶,自然就成了他的义务宣传员。

  李嘉诚这一招果然又大获成功。

  打开了酒楼旅店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眼红了,纷纷学李嘉诚的样,竞争又显得激烈起来。李嘉诚没有因循守旧,他另辟蹊径,又想出旁人想不到的一招。而这一招,则显示出他确实有棋高一着的经商头脑。

  有一家旅馆刚刚落成,正准备择日开张。这可是推销铁桶的好时机呀。李嘉诚的几个同行们都很想做成这单生意,他们抢先找到该旅馆的老板,谁知一个也没有将生意做成,灰溜溜地碰鼻而归。原来,那旅馆老板已经有意与另一家五金厂做交易了。

  这么大的一条鱼放掉岂不可惜?同事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踌躇满志地上了。

  首先,他并不急于见老板,而是同旅馆的一个职员交上了朋友。在与那个职员的交谈中,了解老板的性格和喜好,再选择突破口。有一次,那个职员谈到老板有个宝贝儿子,最近总是缠着老板要去看赛马。老板虽然心疼儿子,但旅馆开张在即根本抽不开身,弄得那宝贝儿子整天气鼓鼓的,老板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顿时便心中有数了,觉得手里捏着一把打开老板拒客心理的钥匙。

  于是,李嘉诚请这位职员搭桥,认识了旅馆老板,并表示愿意自掏腰包带他的儿子去看赛马,老板的儿子听说能去看赛马,高兴得跳了起来。看到宝贝儿子如此开心,老板也乐了,同时,他更为李嘉诚的真诚所感动。于是,一笔380只铁桶的大生意,就在李嘉诚的手上大功告成。

  按说,性格内向的李嘉诚并不适合做推销,但是,勤勉、智慧和灵活多变的推销技巧,为他弥补了这个不足。

  一次,一家酒楼的老板见李嘉诚来推销铁桶,没好气地一口拒绝,李嘉诚只好离开。可没几分钟,李嘉诚又出现在那位老板的面前。老板不耐烦了,正要开口让他走,谁知他抢先一步说:"我这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是想请教,在我进酒店推销时,我的行动、言辞、态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你指点迷津。"他又说:"我是一个新手,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个成功人士了。我恳求您的指点,以作为晚辈改进的借鉴。"听了李嘉诚这番话,那位老板还能说什么呢?除了深受感动,就是和李嘉诚做生意了。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30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加拿大名记者John Demont记录过李嘉诚的一件小事。

  "他不摆架子,容易相处而又无拘无束,他从启德机场载一个陌生人到市区,没有顾虑到个人安全问题。他甚至亲自为客人打开车尾箱,让司机安坐在驾驶位上。后来大家上了车,他对汽车的冷气、客人的住宿,都一一关心,他坚持要打电话到希尔顿酒店问清楚房间订好没有。当然,这间世界一流的酒店也是他名下的产业。"

  这是他的推销才能。在许多人眼里,像李嘉诚这样一个极有身份的大富豪,犯不着去为自己的酒店拉来一个顾客而大献殷勤。但仔细想想,谁又能说这不是李嘉诚的细心和精明?更重要的是,这其中透现出他与众不同的理念和精神:在商业生涯中,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合法赚钱的机会。

  李嘉诚有好几部轿车。他有一部劳斯莱斯,买下已近30年了,可他自己极少乘坐,只有陪客人时才会以它代步。

  李嘉诚的意思是,坐这种名贵豪华的车,恐怕会使自己贪恋奢华,忘记勤俭。

  现在,一般情况下李嘉诚多数是坐日产总统型房车。他开始拥有时,这种车名气并不大,但香港的富豪们看李嘉诚以日产总统型房车为坐驾,便纷纷争购此车。如此一来,原本乏人问津的日产总统型房车,现在购者趋之若鹜。李嘉诚的偏宠,救活了一种车的销路。后来,记者惊奇地发现,原来日产总统型房车,是李嘉诚参股的中泰合诚汽车公司代理经销的!李嘉诚不动声色地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做广告,简直到了极致的地步。

  长江公司的盈利大头,一直来自楼市。

  由于楼利滚滚,楼市竞争异常激烈,楼市广告自然也争奇斗艳。

  传统的屋村现场广告,均是大幅宣传画和霓虹灯等。李嘉诚别出心裁,在他的嘉湖山庄安放激光广告。两个大型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楼顶,入夜便放射出多组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激光,甚为壮观。

  李嘉诚的确算是一个广告大家。1996年新春期间,"长实"集团发展的嘉湖山庄举行丰富多彩的贺岁活动。除了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外,还别出心裁地挂了一幅宽25英尺、长175英尺,约18层楼高,颜色以红、金为主的,写有"嘉湖千家贺新岁,山庄万户庆春风"的,象征着鸿运当头,财源滚滚的巨型对联。这副对联挂在大厦外墙,气势磅礴地俯瞰整个天水围区,令整个地区平添了不少新春气息,为区内及春节期间前往天水围区的市民带来好运。

  春节是中国人的第一大节,此时最容易沟通感情。李嘉诚深谙人们的心理,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利用贺岁互动,拉近人们的距离,推介嘉湖山庄。

  别出心裁的巨幅对联果然出奇制胜,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看房人。

  《明报》记者在采访李嘉诚时问:"你的智囊人物有多少?"

  李嘉诚说:"有好多吧!跟我合作过、打过交道的人,都是智囊,数都数不清。比如,你们集团的广告公司就是。"

  李嘉诚指的是在发售新界的高级别墅群时,他委托与《明报》有关联的广告公司做广告代理商。

  当时,广告代理商去看地盘,果然,房子是清一色的欧洲风格,建得十分漂亮。只是路还没有修好,下雨天来看房尽是泥泞,显得美中不足。

  于是,广告代理商建议李嘉诚推迟发售日期,等路修好、装修好几栋示范单位再发售。

  李嘉诚虚心接受了广告代理商的建议,他说:"对,你们比我更聪明,我入行这么多年了,本该想到,结果还是忽略了,就照你们的意见办。"

  广告商的建议果然效果不错,不但销售快,房价还比原来订得高。这以后,李嘉诚总是在发售前就修好路,还植上美丽的花木。

  广采博纳,汇聚众人的智慧,这便是李嘉诚超人智慧的源泉。

  数年前,第二代移动电话面市之初,在官地拍卖会上,李嘉诚突然离席到场外,掏出个大哥大打电话。

  楼道上的记者见状,赶紧抢拍了这个镜头。次日,这张照片出现在香港的大小报刊上。许多家报纸配上妙文:"超人"推销有绝招,为和黄的摩托罗拉做广告,并且是不花钱的广告。这么多的记者一拍,这么多的报纸一登,到哪里去找"超人"要广告费?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31节:锲而不舍,迎难而上(1)

  总算有负责任的报纸出来澄清事实:依放大的照片,此大哥大非摩托罗拉,恰恰是和黄的竞争对手代理的牌号。

  此大哥大从哪里来的?也许是向旁人借的,反正"超人"是在为下属公司做广告。

  李嘉诚经商的出神入化,已经使记者神经过敏、草木皆兵了。难道不是吗?试问有哪一个商人能做到举手投足皆让人臆想到要出绝招的地步?

  这个故事有没有编造的成份,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故事的出人意料,起伏跌宕的结局,实际上也是做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广告。

  才智是把事情做好的必备本钱。一个人有了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过人的才干和智慧,二者缺一不可。智慧从哪里来?"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名人以自身经历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智慧是从书本知识中得来;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来;从自己的思考辨析、刻苦努力和悟性中得来。

  请记住,在中国做事,才智是不可或缺的成功之本,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应先积累办事的智慧。智慧即才能,才能由学问所造就,先决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学习铺垫过程,以丰富自己做人做事的整体素质。

  明代朱之瑜《朱舜水集》中有一段话,很值得今天的人去思考。这段话的意思是:"……那所谓的学,就是要学做人。子、臣、弟、友,都是学的基础;忠、孝、谦、信,都是学的目的;出、入、定、省,都是学的时间;诗、书、执、礼,都是学的工具。终身置身于学中,却拼命要超出学的范围,要想仿效古代的圣人贤人,目的达得到吗?玉不琢磨不成器,人不学习不知道理,人从生下来就必须开始学习,一息尚存,此志向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即使生命结束之前也必须坚持学习。……"

  因此,为了使自己的事情做大做强,任何人都必须加强学习、储备才智,并以此为走向成功的必备原则。

  6、锲而不舍,迎难而上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先秦《荀子?劝学》)

  荀子的这段话,非常明晰地阐述了为人做事要有专一精诚的志向,反之则不能明了事理,通达人情。人没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不会有显著的功绩。在《荀子?劝学》中,他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同时服侍两位君王,脑袋就要落地。眼睛不能同时看多样东西还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许多声音还听得很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在天空飞行,梧鼠有五肢却经常受窘。不仅如此,荀子还借用《诗?曹风?尸鸠》中的话说:"布谷筑巢桑树枝上,七只小鸟它一门心思地喂养。那有道德的君子,威仪处处不变样。威仪处处不变样,专心不邪意志坚定。"因此君子用心专一,事情才能办好。

  宋人黄庭坚在他的《书赠韩琼秀才》中有几句话,意思是这样的:"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读书务博常不尽意,用心不纯讫无全功。"这句话将古人推崇为人做事执著专一的观点表露无遗。

  时至今日,执著专一成了在中国做事的又一项原则。

  毋容置疑,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功。但是,有的人只是将美好的意愿放在脑子里想,"梦里千条路,醒来还是卖豆腐"。君不知,实现梦想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需要朝着心中既定的目标孜孜不倦地、矢志不移地刻苦追求。

  中华历史几千年,因执著专一而终成大气者大有人在,明代卓越的医药家李时珍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人。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父亲是当地很有声望的名医。父亲的熏陶,为李时珍打下了良好的医学基础。然而,明朝科举盛行,医生的职业并不被看好,因此,他父亲期盼自己的儿子能够科考榜中,荣宗耀祖。虽然李时珍14岁就考上了秀才,但他对科考并无兴趣,后来三科次考均未中。从此,李时珍不再把心思放在自己并不喜欢的科举考试上,而是沉下心来钻研医学,决心在医学上有所建树。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32节:锲而不舍,迎难而上(2)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李时珍医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大量的诊治经验,年方而立便远近闻名。他33岁时,曾被楚王请去掌管王府的良医所,后又被推荐到京城太医院任职,但终因看不惯官场污秽,不久便托病辞职回家。

  回到家乡后,李时珍觉得自己所读的大量医药著作均有瑕疵,有的分类杂乱,有的内容不全,还有不少药物根本就没有记载。由此他突发奇想,觉得有必要对药物书籍进行整理和补充。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成为他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经过反复衡量后,他决心在宋代唐慎微编的《证类本草》的基础上,重新编著一本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编著一本完善的药物著作,这事说起来不容易,做起来就更难。其时,李时珍已经是名医,仅凭医术就远近闻名,大可不必去做这件劳神费力的事情。可是李时珍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是造福天下的大事,虽然困难重重,但一定要做,且一定要做好。

  为了编著这本医药著作,他不辞劳苦,饱尝艰辛,足迹寻遍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每到一处,他都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当地药农和其他人请教。为了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验方,他有时钻进深山老林,有时亲临乡村草舍,每得到一味新药都如获至宝。为了弄清一些药物的性能和效用,他甚至不顾危险亲口品尝。他的执著,他的为了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大家都伸出热情的手,帮他搜集药方,有的人甚至把家里的祖传秘方也拿出来交给了他。经过如此艰辛的亲身实践,李时珍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得到了很多药物标本和民间验方,为丰富《本草纲目》一书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35岁开始,李时珍动手编写《本草纲目》。在编写过程中,他参考了800多种书籍,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改,终于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写成,这期间,整整经过了27年!从一个35岁的年轻人写成了60多岁的老汉。

  《本草纲目》共分52卷,190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有374种是新增的。在书中,李时珍对每一种药物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等都分别给予了说明。书中还附了1160幅药物的形态图,记载了11096个医方。

  《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前药物学的巨大成就,对药物学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它的出版,引起了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俄、拉丁等多国文字,流传甚广。

  直到去世,李时珍都没有看到《本草纲目》的出版。这部巨著是1596年在南京刊行的,其时,李时珍已经去世三年了。

  李时珍倾其一生的精力,编写了连西方人也赞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医学财富。他以坚毅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朝着心中既定的目标孜孜以求,终于到达了成功的彼岸,做成了自己最想做的大事。他的名字,也像《本草纲目》一样在人们心中代代流传。

  李时珍的经历充分说明,一个人要想把心中的愿望变成现实,就必须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朝着既定的目标为之奋斗,哪怕吃苦、受累甚至献身也在所不惜。

  无论是谁,在选择做一件事情之前,都必须反复掂量自己是否有驾驭这件事情的能力,一旦选准目标,就应该执著、坚定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进发。在做事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假如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肯定将一事无成。"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有抱定宗旨,锲而不舍地迎难而上,用意志和智慧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前进路上的困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是把事情做成功的不变法则。

  7、宽人严己,自律自修

  "自律"是在中国做事时应时时谨记的原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素以孝著称。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并非专指"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以及"传不习",他提出的"三省"是泛指,指的是认真检查一天的思想行动,对的坚持,错的改正。意思是说:我每天都要三次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检查自己做得怎么样。即使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尊自爱;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能够"慎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照样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自律,不悖于义,谨慎地处理一切,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33节:宽人严己,自律自修

  正因为曾子有如此的修养,被人尊为"宗圣"。曾子的做法就是自律。

  《宋史?查道传》中说:北宋人查道为人淳厚,秉性正直,曾任宋真宗的龙图阁待制。有一次,查道外出巡查自己所管辖的地区时,见路旁有上好的甜枣,随从人员就从树上摘下来拿给了查道。查道要随从人员按价付钱,可此时不见枣树的主人,查道又急着赶路,于是,查道就按甜枣的质量,计算出甜枣的价钱,然后将应付的铜钱挂在树上才走。

  按说,当官的路过,随从在路边摘了一点甜枣,因枣树的主人不在而无法付钱,相信谁也不会说这个当官的有贪欲。可是这个名叫查道的官却硬要按照枣的质量计算价钱,并将应付的铜钱挂在树上,这种"小题大做"就叫自律。在人前人后同样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人没有不被人称道的,这个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胡质的人,一直在曹操、曹丕手下当官,一直当到了振武将军,封关内侯。

  胡质有一个儿子名叫胡威,字伯虎,年轻且很有志气。胡质在荆州做官时,胡威从京都前去看望他。等胡威告别回家时,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作为回家路上吃饭的费用。胡威跪下进言道:"大人为官清正廉洁,不知道从哪里得到这匹绢的?"胡质说:"这是我官俸的剩余,所以作为你回家路上的饭费。"胡威这才恭恭敬敬地接受下来。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胡质的为官清廉,绝不贪污滥用公家的财产;而胡威不但对清正廉洁的品质非常看重,还自觉维护和监督父亲的道德品行。父子二人均有廉洁自律的美德。

  东汉杨震慎独的故事更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好例子。

  杨震在担任荆州刺使时,发现秀才王密是个人才,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改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王密对他照应得无微不至。到了晚上,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见室内无人,便捧出黄金10斤送给杨震。杨震连忙摆手拒绝说:"以前因为我了解你,所以举荐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轻声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听了,羞愧地退了出来。

  杨震为官公正廉洁,不接受私礼,其子孙也是蔬食步行、生活朴素。有些老朋友劝他置点产业留给子孙,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用这样的好名声作遗传,不是十分丰厚吗?"

  《隋书》中有记载说,赵轨在齐州当别驾的时候,有廉洁的好名声。他被朝廷征召回朝的时候,来给他送行的父老乡亲都流着泪说:"您在我们这里担任别驾的官职,和老百姓之间没有私毫的私人往来,所以我们不敢用一壶酒来给您送行。您就像水一样清廉,请允许我们斟上一杯清水奉献给您,算是给您饯行吧!"赵轨接过那杯水,一饮而尽。

  古人严于律己的事例很多,足以让当代的人引以为镜,而诸葛亮的自律则更是令人感动。

  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临死前,为使蜀军安全撤回汉中,他叮嘱杨仪、姜雄等人秘不发丧,直到大军退入栈阁道口,方才让他们更衣挂孝,扬幡举哀。蜀国的老百姓和士卒们得知丞相已死的消息,"皆跌撞而哭,至有哭死者"。后主刘禅闻讯,大叫"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皇太后听说亦大哭不已,"多官无不哀恸,百姓人人涕泣。"杨仪等扶诸葛亮灵柩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20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

  如此感天动地的场面,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在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众多握有朝政全权的人去死的时候,均未有过。就连曹操、司马懿这两个才智超群的人,也无法与诸葛亮相比。这是因为诸葛亮的一生既"正身"又"修德",其廉洁自律的作风,是他高尚品德的象征。现举两例予以说明:

  其一,诸葛亮临终前上表蜀后主:"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其二,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降旨下令择地厚葬遗体。费棉告诉他:"丞相临终,命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

  "公生明,廉生威",诸葛亮的例子,正好说明了这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实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忿思难,见得思义。"(先秦《论语?季氏》)

  孔子提出来的"九思"意思很明了,即要求人们在看的时候,思考着看明白没有;听的时候,思考着听清楚没有;从脸上的表情,思考着是否温和平易;从容貌态度上,思考着是否庄重严肃;从说出的话语中,思考着是否忠诚老实;对待要干的事情,思考着如何把它做好;有了疑难,思考着怎样去向人家请教;快要发怒了,思考着会造成什么后果;看见可以得到的利益,思考着是否符合仁义道德。

  孔子的九思,对今人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参考,有利于人们的自身修养。假如人人都能够做到孔子所说的九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天下的事情就好做得多了。

  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睡的是木板床,吃的是家常饭,穿的是打了补丁的内衣;

  焦裕禄长期工作在贫困地区,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他以病弱的身体支撑着,率领老百姓战天斗地;

  孔繁森只身援藏,不计较个人得失,怀着一颗博爱的心,为藏民的困苦排忧解难。

  牛玉孺身为高官,却从不贪图半点个人享受,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因病逝世……

  当代人的自律典范,更是我们为人处事的一面镜子,他们时时处处提醒着人们,在中国做事应该怎么做;时时处处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自律这个为人做事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