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经济知乎:谈优秀传统经典篇目的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7:07:40

把握根本   因势利导

——谈优秀传统经典篇目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与智慧

肖家芸

  《隆中对》可谓经典人物经典故事经典篇目:一个求贤若渴、兴国为任的明君——刘备,一个深谋远虑、辅君兴邦的智圣——诸葛亮,一段君竭诚待臣、臣卓智拥君的不朽故事,一个君臣鱼水、共谋统一大业的历史发端。正因为有了这个故事,中国古老的文化中多了“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璀璨亮点,尤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凝成了我们民族精神之一,激励着千余年多少仁人志士为国为民,谱写无数可歌可泣的华章。面对这样优秀的传统经典,教师应以什么样的责任心去善待呢?我以为有三个方面。
  其一,以虔诚的态度、珍惜的心情去敬畏传统经典:敬其承传的厚重与珍贵,畏己不慎亵渎、破坏了她的本真。优秀历史经典浓缩的是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生存发展的胎记与精神家园,一旦失去了民族印记,也就失去了民族魅力,自然就会消亡。去欧洲旅游的人会有同样强烈的感触,即人家以极端敬畏优秀历史文化之心,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历史留下的点点滴滴。正是那些看上去怪怪的、陈旧甚至丑陋的东西,真正吸引人们的眼球,以至于人们不惜重金从四面八方前去观瞻。而我们呢?常常以当下世事和现代眼光苛求、诠释、演绎古人古事古物,总想做得标新立异,岂不知这样却毁了最最珍贵的东西。可悲的是,我们依然清醒不够,因为我们对优秀历史文化缺少最基本的敬畏,因而不知道她的真正价值,时下才有“一味消解崇高,颠覆经典”的思潮,以致巧立名目泛起,并且逐渐侵蚀到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心灵。试想,受此影响尚处幼稚中的初中生在课堂上不是以敬畏的心情,而是以无所谓的心态去游戏优秀历史经典,不误入粗暴颠覆的歧路才怪呢。学生正确的心态与教师的引导(包括教学追求、情绪感染和设问导向)直接关联,教学优秀传统经典,教师的职责首当排除时弊的干扰,以守护优秀传统经典、传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仰望星空的恭敬严肃的心情,去感染、铺垫、导引学生历史地步入经典的圣堂,去感悟那历史文化在维系民族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价值,去感动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精魂。如果真的为诸葛壳日后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所感动,马强还会旁驰别骛甚而“不屑”吗?态度决定角度,角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亮度。“敬畏”这个关把不住,或是调定不准,课堂令人“无奈的情景”总是不可避免。
  其二,立足于热爱、认同、承传.的民族情感和历史使命的培养。一个民族的文化追求、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群体话语”、“公共思维”上,“群体话语”和“公共思维”中有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理当要教育下一代,通过这些“群体话语”和“公共思维”去聆听、领会、热爱、认同、继承和发扬。对那些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易受“时弊”影响的初中生而言,正确的不去规范,错误的必然要去占领,适当地用“崇高”、“先进”去“限制”,其实是熏陶,是塑造,是爱护,这不是语文教育的“最可悲”,而是最基本的使命。(至于“限制”而生的弊端,那是度的把握不当,另当别论。)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母语教育概莫能外,因为任何国家民族都希望培养自己历史文化的传扬者而不是掘墓人。传扬首先是承传,没有今日“传”这个基础,何有明天的发扬光大?故而,初中的传统经典教学就应该定位在承传上。那些视“承传”为保守、以“认同”为平庸、尚“颠覆”为出新、纵“波澜”为能事等本末倒置之风,正蔓延在我们的课堂,搅乱青少年承传优秀经典文化的心态。试想,如果围绕对诸葛亮这个智慧化身的认同,结合他为刘备统一天下所作的三步设计,让学生深入感悟体会以滋补自己的智慧,或许马强的“意外”灵感未必会激发起来。事实上,任何的“不同”(所谓“自己的内心情感”、“灵魂歌唱”、“自由思想”、“自由表达”等),也只有在“和”(与民族的“崇高”、“先进”、“规范”一致)的基础上,才有价值,才值得提倡。课堂当然要尊重并且努力促成学生自然“生命状态”的生长,但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如果他们在课堂上呈现的是偏离主流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绝对无益于今后生存发展的“生命状态”。教育者若不去及时引导、扶正,这些孩子何以成就日后的“幸福人生”呢?教育既要尊重、关注学生眼前的真实“生命状态”,更要面向未来,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把关铺路。真正地忠诚于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应当坚守“和为先”、“和而不同”的统一,努力摒弃貌似求新实则有害的过激认知与做法。马强的认知有偏,根子在于他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归属、认同之感不够,这绝非个别,由此可见教育引导的任重道远。同时,我们教学的重心鲜明地放在“认同与承传”上了吗?是否也该反思呢?
  其三,善待学生发现的勇气,更要慎待学生的发现。初中生的认知、积累、思考、感悟都很有限,但叛逆意识往往较强。王富仁先生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一文中曾痛心地做过例析,基于保护自然动物的需要批判施耐庵的<武松打虎>,用唯物主义观点批判蒲松龄的<画皮>……如此无视特定背景、特定艺术、特定语境的批判,不是学出了“个性”,更谈不上“创新”,而是不尊重历史、不尊重艺术、不尊重文本的随心所欲,“是自我心理的狭隘和封闭,是自我个性和基本批判能力的丧失”。越是头脑机灵的学生,越是发达都市的孩子,这方面的自主意识越突出。上面案例中马强同学的质疑即此。不适当的怀疑与批判,必然对其学习做人、提升自我构成心理障碍,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原因。在“求异”、“创新”的功利浮躁之气盛行的当下,能否静心静气地慎待学生的“发现”,警惕不适当地(直接或间接)“求异”误导和误激,是对教师能否科学履职的考量。
  有了上述三个方面的自觉自律,优秀传统经典教学的根本就把握了,学生的意外“发现”就不难因势利导了。比如,欲让学生领悟学习诸葛亮的伟大人格,我们在备课时就应想到,<隆中对>中诸葛亮“隐以待明君”的做法,现在的中学生可能不理解甚而曲解,教学预设中就当备好诸葛亮日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相关史料,供学生对照辨析,逐渐让他们认识到:在君主时代,忠于君主与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密不可分,诸葛亮的忠君报主,也是济世助民,~个不图任何个人私利,全心全意为国奉献的崇高追求,无论如何无法和“虚伪”搭界,与“阴招”挂钩。知错纠错,反而增强学生对诸葛亮人格的由衷敬佩。再如,欲让学生感受认同诸葛亮这个智慧的化身,完全可以借助马强的偏锋,反其道而用之。可分两步走:其一,辨“阴招”以明错。暗中害人利己的招术为阴招,“阴”的贬义指向在于用心邪恶。诸葛亮的所有用心是待明君以报之,辅国主以济世,如此利国利民,其用心不是遭人鄙弃的阴招,而是可贵可敬的深远韬略。其二,正“智慧”以纠错。高卓的智慧本是阴阳兼济、虚实互补的,在动机高尚的前提下,越灵活越显示其可贵。马强所列种种,换一种情感视野去看,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有力说明诸葛亮确实智慧高卓,不得不令人敬佩。面对课堂的“出格”、“尴尬”,不纵不压,不躲不弃,不蒙不胡,不包不揽,而是因势利导,偏在哪里,纠在哪里,让系铃者在自解当中自修自新,使其他人一同分享共进,变“无奈”为“大快”,让“出格”成“出彩”,这恐怕是教师课堂应变不可或缺的智慧。
  爱因斯坦是力倡创新、践行创新的杰出代表。然而,当有人问他对巴赫的古典音乐有何见解时,他回答说,关于巴赫的作品和生平,我们只有聆听它,演奏它,爱它,而不要发什么议论。爱因斯坦对待优秀古典的态度与智慧,难道不值得当下我们深思反省、学习借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