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十年前我曾这样上《唐诗》研究性学习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3:44:01
十年前我曾这样上《唐诗》研究性学习课

 

时在2001年11月。当时的课后反思我是这样写的:

这是在东北师大附中荣誉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所上的一堂《唐诗》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课,不同于常规课。由于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过程,而课堂特定时空恰恰不能展示学生研究的过程,因此,本课有其客观上的不足之处。但从主观上看,我以为,荣誉的拥有者必须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于是我上一堂自己也不曾上过的课,表达自己希望超越自己的愿望,同时为探索转型期的语文教育出路尽一点力。

课程的立意是:语文课在信息时代面临着挑战,语文课堂已经不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主渠道,教师也不再是学科的权威,转而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辅导员,从前的所谓“讲深讲透”已不再适应现在的课堂,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试图打破现代教育观的封闭型教学设计:教师预先设计好一切教学步骤,引领学生跳进自己设计的圈套,并以此为成功的标志。我更欣赏后现代教育观,主张课程的超越性,反对设计,因而开放课堂,请听课教师参与提问,不搞预先设计,教学步骤视课堂现场氛围而定,力求体现课程的超越性。

尝试小组学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倡的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之一就是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使教育面向全体成员成为可能。小组的成果取决于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努力,因此成员的合作异常重要。另外,竞争对手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关系,竞争是为了促进发展,力求取得“双赢”,就必须合作。对学生而言,这一点十分重要,关乎未来的发展。而语文学科必须为学生拓展未来的生存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培养信息搜集和整合的能力。语文学科不仅肩负着为本学科、其他学科提供思维的载体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提供思维的材料的重任。信息的处理是以思维为标准的,思维水平高低是信息处理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

总之,我以为这次活动是东北师大附中教育教学新时代的开始,科学是在证伪中前进的,我们的探索就是失败了,起码证明此路不通,也好走别的路。荣誉教师应该在证伪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唐诗》研究性学习

授课班级:东北师大附中高二二班

授课时间:200111

 

师:今天的课前演讲是宋希同学讲一首李煜的词。

生: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赏析的是李煜的《谢新恩》,请**同学朗诵一下。

学生朗诵。

生:这首词又叫《临江仙》,分上下两片,有58字和60字两种格式。这首词跟李煜的前期作品不同,它是借描写“庭空客散”的情景来抒发国破家亡的忧愁,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是最为贴切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首词。

本词上下两片是以对比的手法展开,以情和景相连,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本词上片勾勒出了一幅“庭空客散”的凄凉景象,开头一句赋予这幅画面以冷清、零落的情境,第二句又加强了这种寂静冷落的氛围,第五句将目光最终落到“月”上,“ 回首自纤纤”形容得惟妙惟肖,仿佛一弯新月就在眼前,至此,这幅望月图描述完毕,其中透出一种若有若无的惆怅。

小片开始写情,作者想起自己国破家亡的处境,内心充满凄凉。“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一句写出了内心无限的愁绪和人生将到尽头的凄凉,“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喝醉只是暂时,一旦醒来,不堪的处境还是会再次把作者带入愁苦之中。

这就是我今天的课前演讲。

师:刚才宋希同学有点儿紧张,但准备的非常充分,也准备了稿子,实际如果今天脱稿的话,我觉得效果可能更好。有了稿子反而有了依赖,刚才××同学读的那句“回首自纤纤”的“纤纤”读错了,这是我们很多同学容易犯的错误了。

今天我们课上的内容就是对我们前阶段进行的唐诗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在最近的一个时期,我们师生共同徜徉在唐诗和宋词给我们创设的一种美好的情境当中。

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人们都说中国是个诗的国度,那么唐代无疑是我们这个诗的国度的一个黄金时代,唐代的诗人灿若群星,据现在可考的就有2300多人,唐诗的篇章更是数量众多并且珠玑满室,据统计有接近50000首,唐代的诗歌我们单从风格而论有的飘逸豪放,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清丽哀婉,有的清俊高拔,总之啊,不一而足,色彩纷呈,同学们呢就是在学习唐诗的过程当中结合着我们课本的学习展开了更广泛地课外阅读,并且同学们按照爱好组成了一些学习小组,自己选择了研究的题目,并且对题目进行了较深的研讨,最后形成了一个成果的形式,今天我们这个课就是要展示一下同学们在前一个阶段研究的这个阶段性结果,由于我们同学的分组比较多,一共有九个小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屏幕,我把这个分组情况简单地介绍一下,首先是程璐同学他们的小组,共5个人,他们研究的是“唐诗中的月的意象”;刘宁的小组有3个人,他们研究是“唐诗与音乐”,据说刘宁同学还作了曲子,还要演唱;×阳他们小组8人研究的是“送别诗”;王鹏这个9人小组做的是“边塞诗研究”;杨斌他们4人小组以及靖瀛他们9人小组研究的题目都是李商隐;宋哲他们9人小组起的题目很有特点,他们进行的是李白和杜甫的对比研究,前半句“仙界一壶酒”概括了李白的诗和人生境界,下半句“人间两行泪”概括杜甫的基本特点,很别致。下面李成这个8人小组和说这个个人小组,研究都是李白。那么,从同学们的研究情况看,大家都付出了各自的努力,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实在不忍把任何一个小组的研究成果给割裂和舍弃了,于是我就进入了一种两难境地,我们这个课程是两堂课,但我们今天只能上一堂课,我还想让同学们都能够在这个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获取一种成就感,因为时间不允许我就想到了一种变通的方法,今天我们这堂课来了至少三四百吉林省语文界的甚至全国各地语文界的同行,我就把这个点击的任务交给在座的语文老师,第一步,请5位老师根据屏幕上同学们的题目进行一种专项点题,就是你对哪个题目感兴趣就让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我们在座的老师自由地点题,你们提出问题可以跨越这些问题,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抢答,这能从两个层面来表现同学们这一阶段研究的收获。那么下面就是第一步的提问,好,哪位老师来选一下题?

在座某位老师:第二组。

师:好,第二组,“唐诗与音乐”。

(同学上)。

生: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课件,我们的课件做的不是十分的精美,但以简洁明了为主,所以会向大家展示一个大概的情形,因为我们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不能一一展示,所以我们有一个总的题目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所研究的内容,然后我们将展示由我们小组自己创作的歌曲,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渭城曲》。现在看一下题目(大屏幕显示):沧海歌一曲,万古留余音——唐诗与音乐研究。现在就是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以及声诗的来源,接着是对声诗的介绍,唐声诗的资料断代于唐,很多关于它的资料已经流失了,还有唐声诗关系着词、乐、歌、舞四式,但由于我们小组的研究能力有限,我们只研究了词和乐,所以下面要展示的就是我们自创的一首《渭城新曲》,它是根据王维的《渭城曲》改编的,现在由我们小组的两名同学为大家唱一下。

(学生唱)

张:本来是《阳关三叠》,但这些同学研究的是《阳关二叠》,以前我给大家讲过,三叠的叠法呢按照任半唐先生和刘永济先生的研究应该这样叠: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劝君更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那么我们同学已经把它研究到二叠了,功力还差一层啊,但是已经很不错了,并且他们敢于在这样一个课堂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大家,起码勇气可嘉,我感到欣慰的是,诗词这些文学形式,本来就是和音乐密切相关的,我们如果割裂了它们和音乐的关系单研究它的曲词,恐怕要有片面性,而我们这两位同学迈出了极富探索性的一步,我表示钦佩,谢谢你们。

下面请我们的老师接着选题。

某听课老师:第一组。

师:好,第一组。

生:大家好,今天我们小组给大家带来的是“唐诗中关于‘月’的意象”。王国维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从此,意象这个词便产生了,在我国古代,诗人们对月亮这个意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诠释,其中很多诗都极富意味,(屏幕显示)每当人们仰望苍穹,都能望见那轮皎洁的月亮,月亮带给人的感触各有不同,但是诗人拿起他们的笔,用诗文来赞美月亮,同时把自身的的情感移到月亮上去,从而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种将个人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其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当人们需要表达强烈或深厚的感情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妇孺皆知的名句,月亮往往代表着“故乡”的含义,就是李白这样豪放派的诗人,月亮带给他的也是那样凄美的感受。月亮还是一个表达“相思”的意象。也同时是代表着时间,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此次研究性学习较为仓促,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师:好,下面请我们的老师接着点。

某听课老师:第七组。

生:大家好,我们小组研究的题目是“仙界一壶酒,人世两行泪”,通过题目大家就可以看出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唐朝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下面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小组研究的成果。

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研究两位诗人,主要从生活理想、政治思想、艺术风格及后世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生活理想。李白一生主要追求三件事:一,游侠生活。

他倾财好施,喜欢饮酒结交朋友,而且很讲义气。二:求仙学道。李白一生都向往能过上神仙的生活,可以随心所欲,长生不老。三,忧国忧民,建功立业。在这方面,他具体表现在了这句“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之中,而其他诗句中只是一些不太具体济苍生的感叹而已。那么总的来说李白他的一生始终追求的就是一种既非同凡响又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

下面看一下杜甫。

杜甫的一生比较坎坷,但在年轻时代,他和李白一样,希望自己能名垂后世,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而到了长安十年的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杜甫的生活理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他抱着“致君,但使风俗淳”的目的来到长安,而屡次进言屡次失败,他心灰意冷加上伴之而来的生活困窘使他非常沮丧,所以导致了他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后来的“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而到了晚年,他的志向更是到了“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的程度,所以总的来说,杜甫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人,但作为一个为温饱而操心的平凡人,生活在动荡的安史之乱年间。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杜甫和李白的政治思想上的比较。

李白在政治上追求名利,而且欲望心极强,但他对一个个具体事件看得极为清楚,而对整个形式的把握却总是糊涂,所以经常遭到打击。但李白他有着巨大的政治抱负,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么再看一下杜甫,杜甫更为敏感,他的生活环境使他更能体会人民的疾苦,所以他一直信奉的是儒家的思想,以忠君和爱民为本,所以他的很多政治主张都是贴近人民的,但并未被接纳。

下面是艺术风格比较。

李白:清雄奔放。他在描写景物时,表达方式都是爆发式的,比如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写了壮丽的黄河景象。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表现出意境的雄壮和奔放的美。

杜甫: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表现了一种悲壮的情感,“三吏”“三别”和《春望》等诗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一种深沉的悲哀。但“悲”却不颓废,是一种“悲而不伤”的美。

最后我们看一下两位诗人在当时诗坛的地位。

盛唐诗歌是以奋发张扬的个性精神和精致奇妙的意象为核心,李白的诗更符合当时的标准,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从这一点看,杜甫的沉郁顿挫不属于这一时期。

到了中唐,诗歌具有更为明显的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杜甫的地位开始超过李白。到了宋代,杜甫的地位更是日渐崇高,不可动摇。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的研究,谢谢大家。

师:下面请老师接着点。

某听课老师:第三组。

生:大家好,众所周知,意象是诗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而我们小组研究的就是唐代诗歌中的意象。这些意象大体可以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也许是古人并不是擅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较含蓄,所以往往在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时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身边的事物之中,正如王维的《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就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再看一下月。在经过一天的繁忙的奔波之后,在月光之下,与友人离别,更使人愁情万绪,“月”本是古代诗歌中表时间的意象,但在月光之中,往往会使人更加的产生眷恋之情,正如孟浩然的《送别》中,在诗人仕途坎坷之时,面对谪迁与友人的离别,往往便是举杯邀月,心中更是悲凉。我们再看一下秋。“秋”本是一个明朗充实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往往与友人话别时会染上一层淡淡的愁绪。

“夕阳”

“残阳“是一抹淡淡的愁思,这里有刘长卿的”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酒”

李白有“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声叹息,几坛浊酒,仍然压抑满腔的留恋之情。

师:第五组是研究李商隐的。

生:我们组没有做幻灯,但我们出了一本书,有一枝独秀的效果。(笑声)

我想关于李商隐大家都非常了解了,我想对于他的生平两句话就能概况。“”李商隐在唐诗史上是一个转折性的人物,继盛唐诗中唐诗之后开创了唐诗的第三个境界,这第三个境界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随着时代的变化,诗人的心理由乐观开朗转为沉潜细腻,诗歌情感由清晰转为隐晦,气势由张扬转为收敛,其二,由于诗歌技巧的发展,语言由通脱平易变得愈加雕琢细腻,结构由自然舒展变得精致工细,其三,随着文人士大夫生活对现实的失望,诗的内容由从外部世界摄取向内部世界搜寻,这些是我们对前人的总结,其次是我们对李诗的总结。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李非常喜爱而且擅用典故,擅于运用富于情感表现的意象,如《锦瑟》:中间四句各用了一个典故,“庄生梦蝶”故事体现了对人生的迷惘,第四句中“望帝”的典故包含了一种苦苦追求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第五句“泣泪成珠”的故事透露着伤感意味。第六句虽不知出自何种典故,但反映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境。大致是一种朦胧虚幻的感觉,这样四句中四个典故便传达了悲哀,虚妄等情绪,与“无端”“惘然”相照应,构筑成全诗伤感惆怅的氛围。

其次是诗的风格,我们研究的主要是他的诗的艺术独创性,晚唐诗人无论在诗歌领域还是艺术发展上,远没有初唐和盛唐时期那么广大的空间,衰落和难以为继的趋势比较明显,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李以自己的诗歌多少挽回了这种局面,为晚唐诗坛及中国诗史上都添上了毫不逊色的一笔。这光彩的一笔首先就在于李商隐卓越的诗才和超强的艺术创造,他一方面博取众家之长,另一个也熔铸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李商隐很少平铺直叙的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像有些唐代大诗人们把第三者作为抒情主体,更少有那种极飘逸和阔达的意象和沉郁顿挫的情感方式。其次是意境的含蓄和朦胧,由于李商隐独特的抒情方式,他所创出的艺术境界往往与自然明快直抒胸臆的形式有很大差别,李商隐的一生都在仕途上孜孜以求,而同时他又受着来自仕途的打击和折磨,这使他的诗充满了寓意和寄托,这种内容必须要求瑰丽深情的艺术方式,需要含蓄朦胧的艺术境界。从而能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恰如其分的展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

张:刚才经过老师点击让我们部分同学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经过这些展示,我有一些想法,有的我还有意见,有的观点我还不同意,但是今天的课主要不是展示老师,也不应该展示老师,因此我们的总结回家再说,今天我就进入第二个阶段,请在座老师随便提问,然后同学们采取抢答的方式。

请老师提问。

某听课老师:请第四组同学背一首边塞诗。

(同学没准备,老师指点。强调背诵的重要性。)

某听课老师:我想请第六组同学回答一下你们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对你们进行了哪些具体的指导。

生:首先我们在选定题目的过程中,是从唐诗中选,范围是比较大的,然后我们选择了李商隐,然后在选择之后因为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向老师进行了一下请教,了解一下在研究性学习中具体应该怎样操作,老师的指导主要是在方向性上,比如提供了几个研究李商隐的方面,材料的筛选及共享,然后才开始着手进行研究,分配了任务,在最后将组员研究的成果汇总起来,编排在一起,最后做成幻灯,给老师阅览了一下,这其中有出入的地方老师予以指正。

某听课老师:我请第八组的同学回答问题。就是你们的课题研究的材料是你们自己在阅览室查找还是老师提供,另外研究的地点和空间在哪。

学:我们研究的材料除了自己买书主要是到网上去浏览一些材料,因为买书有很多买不到,而且网上资料较全,我们的研究空间有的是在家完成的,有的是在老师的办公室在老师的帮助下来完成幻灯的制作。

某听课老师:是利用自习课吗?

生:有时用自习时间,有时是中午时间。

师:好,请老师接着提问。

某听课老师:提问第九组的同学。你们怎么选定题目的?感觉不感觉这题目有点儿大了?

生:我是第九组的,我们的题目大体上是李白的研究,我研究的是李白的生平及他的思想的研究,在这个幻灯中,我给它分为几大类,诗的风格还有他的哲学思想,当我在写我自己的论文的时候,还分了几类,像诗酒二仙李白还有他的道教思想,还有和屈原思想的异同。从这些方面我研究了李白。

师: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那位女士。

某听课老师:请问你们作曲在选择乐器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生:首先说一下我们这个小组这位组员是学习钢琴的,我本身学声乐和吉他,我们这首《渭城曲》就是自己创作的曲子,然后配乐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大家听到的是钢琴曲配乐的吧,其实我们还有配乐是钢琴和吉他合奏配乐的,因为这首曲子显得太过于浪漫了,接近于西方的那种浪漫主义精神,所以我没有在这里展示,不符合诗的意象,所以我们展示的只是由钢琴配乐的,而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这首曲子本是做的不是很成功,不适合用钢琴和吉他去配乐,更适合用中国古典乐器去配乐,但因为我们能力有限,这些中国民族乐器我们不会,比如长笛和古筝,所以只能这样做了。

师:还有一位。

某听课老师:请问“沉郁顿挫”是你们自己研究出来的还是照什么别的材料得出来的。

师:我和你有同感,他们说我们概括为“沉郁顿挫”,刚才我想打断,但有的不希望打断,请你们小组回答吧。

生:我们找了很多比较权威的学者的资料, “沉郁顿挫”不是我们自己总结的,而是参考的一些材料。

师:借用的。因为时间的关系,虽然老师还有一些问题,同学们在这里也没有时间解答了,那么我们今天的课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就到这儿,关于对学生成果的研究以及评价咱们回家再说,这堂课就上到这儿。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