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三大富人区:生命现象的哲学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2:17:35

生命现象的哲学基础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n the Phenomena of Life

作者: 夏霆

        在辩证之路上,与其一味重复那些一贯正确的调儿,不如姿意弹出一些随意遐想的调儿。
In the process of dialectical argument,it is better to play a different tune rather
than repeating those always correct arguments.
         
  
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异端邪说"性的文字。其目的在于寻觅个体生命的永生之路。它的论调虽与传统理论离经叛道,但作者坚信,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有关生命科学的交响乐是必定与它不无关系的。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heretical beliefs" with the goals of searching for the secrets of immortality of each individual life.Though the beliefs exposed in this paper are heretical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eliefs,the author firmly believes that the life sciences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dealing with what the paper tries to expose.

关键词:

异化性质 同化性质 旋转极向 第一位关系 第二位关系 弹联间换性质
  有限历程 无限历程 减数分裂 世代交替  最佳频段  原子反应粒
里程碑 度 性  左右对称 有觉进化 无觉进化


目录:
一  美好的理想
二  自然界关系的异化性质与同化性质
三  生物机体对异--同化振荡的天然表现
四  异--同化过程中的能量流向
五  新陈代谢概念的完整定义
六  个体生命的有限历程与无限历程
七  机体上兴衰变化的根源
八  进化历程上的质变飞跃
九  癌细胞产生的机理
十  癌症在进化历程上的里程碑含义
十一 减数分裂的异--同化循复方式
十二 进化历程上左右对称性状的趋向
十三 能量在机体上的具体表现
十四 个体生命的永生之路



一 美好的理想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比关于"永生"的理想更吸引人更具有魅力的了。无数个世纪以来,从"千岁" 、"万岁"的帝王将相到田野耕夫的庶民百姓,都对这一理想无不抱有朦胧而渺茫的憧憬。然而好梦难成,人们最终都一个个服从于命运的安排,在生命历程的期限上最终都划上了可怜的叹号。千百年来,由于这一理想的渺茫,人们最终还是把它从现 实世界推到"彼岸世界"中去了,在哲学营垒的唯物者一面,则更是由于无可奈何的固步自封,对它终于给予了勇敢的否定的肯定。


    "永生"一词,由于它历来和唯心者方面的瓜葛--它为其所发明并作为一种虚幻的想往而存在,所以,它历来的实际作用只是一种宗教式的虔诚的信仰。"死后永生",这种反义一体的词语本身就是对这个美好憧憬因难以实现而来的自我安慰。不言而喻,无论是唯物者还是唯心者双方,对于"永生"的真实含义都是或明或暗的持之以否定态度的。笔者在这里引用"永生"一词时其所以仍旧给它带上引号,一方面是在于作为对它的发明者唯心一方的原有词汇的借用之缘,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美好的词汇在两大营垒的无数个世纪的征战中已被弄得尘土飞扬而面目全非了。今天,站在真正的彻底唯物论的立场上,笔看正是要为这个美好的词汇取掉千百年来加在它身上的引号的枷锁,在未 来的科学世纪的习习清风中还原它本来的真正清晰感人的面目。

二 自然界关系的异化性质与同化性质
              
    神秘的生命现象的迷惑--遗传、变异、疾病、死亡......的谜底导致人们探索、寻秘行为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在这些努力的角逐中,一连串"举世无双"的"单方"、"密码" ......问世了。那些探索个性特征表现原因的成果的确带给了人们以惊奇和喜悦,虽然它们使人们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扑朔迷离的境地里。个性成果的认识提供了人们进一步认识的凌乱的基石。在这些基石上,应运而生的共性认识远远的显现了,它使其认识更为清晰,更为深化。任何神秘的个性特征,一但在共性的天地里找到了它的位置,它的神秘的神话般的个性色彩也便荡然无存了--就像元素见了元素周期表一样。虽然如此,但纵观科学研究的历史,常常是基于现实迫切目的的需要,人们角逐个性认识的投入,还是远远大于角逐共性认识的投入的。

 
    共性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预言--预知一些未来事件(现象)发生的时空框架--或者说预知某一未来时空框架下将会出现的某一事物的个性特征。并且,无疑的,它也能帮助人们回顾历史,认识某一历史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出现的那些事物的个性特征的原因。这样,我们在这里不厌其烦的叨絮共性认识的投入就将不会是徒劳无益的。


    在自然界,同斥异吸现象不仅以它原始的电磁性本质表现而存在着,而且它也同样存在于由它派生而来的一切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物质结构乃至人类社会关系的一切方面--或者说,这一含义不单是孤立的表现于它的原始含义上,而是已进入到哲学领域,从而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方面都牢固的占有它的一席之地。相隔遥远地域的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生活习惯的相互学习,生物领域两性个体之间的相互爱慕,唯物与唯心两派之间难分难解的相互炽战……。总之,一切有差异的东西都在相互牵连着,吸引着。这种关系与原始的物质单位之间的异性相吸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无缘,然而实际上它们却都具有着一脉相承的根深蒂固的哲理上的亲缘关系。


    既然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形态都在动荡的变化之中,那么任何"关系"一词的静态性质也就只能说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的任何"关系"都具有时空性质。自然,其"关系"的"相同"和"相异"的含义也不例外,它同样也具有着随时空变化的性质:无论是原子、分子、离子、配子......关系乃至宇宙间的星体、星系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上的人际、国际关系等等。同时可以看出,在任何"关系"的广义性质中,除了"相同"和"相异"的含义之外就再别无指向。实际上,我们在研究认识任何"关系"的时候,无非都是在其间的"同"、"异"二    字上下功夫--无非都是在挖掘其"同"、"异"二字含义的深刻内容。


    既然"静态关系"的"同"、"异"二字的绝对含义的表现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那么它的真实的表现也就只好让位于"同化"和"异化"的"动态关系"了--也就是说,动态关系的"同化"和"异化"含义的表现在自然界中的任何"关系"上占据着普遍的唯一绝对的地位。在这里,"同化"和"异化"的含义显然是在于其关系变化的倾向性:"同化"--即关系双方向着相同方向的变化,而这也无疑体现出了其双方原来具有的性质相异的基础。而"异化"--即关系双方向着相异的方向的变化,这也同样无疑体现出了其双方原来的性质相同的基础。那么在原有的"异"和"同"的基础上在向着相反的"同"和"异"的方向如何在变化呢--或着说"变化"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抛开孤立的单向单线思维的传统习惯,而从"两点论"的观点来看,那么,对于"同化"而言,"化"的含义即在于双方物质的相互吸引,相互靠近和相互渗透,形态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调整。而"异化"的"化"的含义则是在于双方物质的相互推斥、相互远离,形态上的相互独立和相互离异。在这里,关系双方在距离上的相互靠近与相互远离,说明了变化的含义不仅具有时间性,而且具有空间性。这样,从"两点论"来看,广义的说,自然界中的任何动态关系体变化的含义,除了关系者单位的"同化"和"异化"的含义之外就再别无指向。


    在自然界,"同化""异化"现象不但随处可见,而且随着生物界的出现而表现出了其明显的天然循复的性质--即其关系者单位的同化性质的积垒会导致异化过程的出现,而异化过程的积垒又会导致同化过程的出现。归根结底,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在于关系者单位自身的"旋转极向"性质的存在。而"旋转极向"的来源则是在于基本粒子没有理想球形状态的缘故。在自然界,由于基本粒子都不可能是理想的球形状态,所以由此而来的从小到大的任何单位--原子、分子、物质、物体......乃至星体、星系,其之对外表现的形态均无理想的球型形状。相反的,由于其自身内部构成的星系式动态旋转性质的存在,所以会必不可免的周期性的出现其若干旋转者位置在空间上表现为线性方向的情形--尤如太阳系的"九星联珠"现象一样。这一线性方向的出现就意味着这一单位在总体上对外表现的空间方向性磁场强度的最大峰值的出现。单位线性峰值的周期性出现使关系者单位之间的关系因斥吸力的周期性变化而呈现出忽远忽近的情形,而这种空间位置上远近的周期性变化也就是其之间关系的异--同化循复振荡的契机。可以看出,对任何相对独立的宏观物体单位而言,虽然它自身并未旋转,但由于它的微观的原子结构的基础,它的层级性及总体性的呈脉动性出现的旋转极向性就是必然存在的。换句话说:内外层级性的异--同化振荡在任何大小的物体上都是必然存在的。同时可以看出"旋转极向"的线性或面性表现虽然排斥了其之理想球形形态表现的机会,但却并未排斥它的左右对称性质的存在。因此,在自然界中的许多质体特别是因进化的自组织而来的生物机体,都在明显体现着其左右对称性质的情态。反过来说,如果基本粒子的理想的无弹牲的球形性质的存在排斥了旋转极向的线性及面性表现的机会,那么就不会有物质世界不均匀的复杂多样性的出现,更不会有绚丽多姿而又左右对称的高级生命体情态的出现.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旋转极向性的存在无可置疑的在为客观物质世界的种种内外层级的异一同化循复振荡性质奠定了基础。


    在自然界里,岩石的静静的风化,土壤的雨后板结,化学反应的"分解"、"合成",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的相互转化……,这些过程都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水平上无不体现着其内部关系的"异--同化"振荡的天然含义。


    在原子世界里,如果取掉"电子""电"字的神秘外衣,所剩下的也就只有正负粒子因"异"、"同"性质而来的相吸相斥的赤裸棵的"同化""异化"过程的含义了。在这里,与其说是正负"电子",不如说是正负"向子"。因为它的指向更加明确,更加唯物--更加清晰,更加干净。也更加易于引人惆怅于更为深远的境地。


    电流既然不象气流、水流那样是物质的单独流动而是能量被电子接力棒式或撞击式的传递,其传递环节--每一个原子单位上都必定有一个异--同化振荡过程。这个过程自然是有它的周期性进而频率特性的,而这个特性也就是其最外层电子轨道旋转的周期特性--或者说是导体的材质特性。而且,这个内因特性还和外因特性有关--它还明显打着环境温度从而自身温度的烙印。这样,我们在把电流的超导现象和非超导现象放到异--同化振荡性质的普遍适应性下去看时,其之非凡的神秘特性也就会消声匿迹而荡然无存了。因为一切超导现象和非超导现象无非都是一种异--同化振荡过程的表现,这一表现自然因受其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自然是有其个性特征的。


    可以看出,物体内在的各种层级的旋转极向磁力线的独立的存在并不妨碍它的整体的外在的旋转极向磁力线的存在。其外在的极向线正是以内在极向线为基础的。它就是内在极向线的综合性表现。既然内在的极向线具有旋转强弱脉动的性质,那么外在的极向线也必定是这样。例如地球的极向线--南北极磁力线:这种线的方向性无疑不是绝对坚硬的,而是在宇宙间带有缓慢旋转的性质,而且它的磁场强度也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带有忽强忽弱的周期性的脉动变化的性质。


    在人类社会上,平静的原始的意识形态总要异化--总要出现差异,总要“一分为二”。而异化了的意识形态又总要相互吸引,相互学习--相互同化。随着异一同化过程的不断循复,人们的认识水平也才在不断地提高。缤纷斑烂的人类社会关系也总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会儿同化,一会儿异化。

三 生物体对异--同化振荡的天然表现

    在自然界,对同化和异化的含义的自然循复还没有一处地方像生物界表现得那样和谐,那样完美,那样有条不紊。在机体上,同化程度的积垒导致异化过程的出现,异化程度的积垒又导致同化过程的出现,变化的关系双方既难分难舍而又难于亲密无间,从而始终处在一种忽远忽近的周期性的振荡之中--虽然这种振荡的距离变化一般不是我们视觉上所能感觉得到的那样明显。由于机体内外层级关系的存在,所以这种振荡也就具有种种不同的层级性频率。例如体内各种蛋白质、糖类、脂肪的反复合成分解过程,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过程,睡眠与清醒交替的过程,月经的反复来临过程……乃至两性个体之间的配子与合子的所谓"世代交替"的变化过程。这些不同层次过程都无不含有它们的异--同化振荡的周期性的反复循环的含义。


    在细胞分裂上,无论是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或其它任何性质的分裂,它们都在从不同的层级上同样在体现着同斥异吸现象在生物机体上循复表现的原则。DNA的复制过程在明显的表现着这种哲理性的内涵:碱基在与原有的"配偶"相处到一定时间后因同化程度的积垒而达到某种"临界值"之时,其双方因相斥而产生"离异"。"离异"后的双方在其内环境的自由单位的天地里各自寻求新的"配偶"。新配与原配虽然属于同类,但其却能以"新异"的吸引力对原配取而代之。在这儿,"新"与"旧"--"异"与"同"的差别的含义虽然微乎其微,但它却同样能使它们表现出"喜新厌旧"的天然本性。同斥异吸,天意之为。碱基虽然同样是"A",同样是"T",同样是"G",同样是"C"--同样形成的核苷酸却能因其微乎其微的差异而产生出斥或吸--脱离原配形成新配的行为。宇宙间生命现象的产生有赖于同斥异吸现象的循复,生物体的进化同样有赖于同斥异吸现象的循复,不过循复的轨迹特性随着进化的水平而愈来愈复杂高级罢了。


    生物界不同于非生物界的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其对异--同化过程的周期性循复表现。不妨说这种周期循复的规律性的瓦解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机体内关系双方的异--同化过程与其外界关系不是孤立无缘的,而是有着主宰与从属的"弹联"关系的("弹联"一词是"弹性联系"一词的缩写)。"弹性"的含义来源于其关系在空间距离上的伸缩性变化。在这里,我们把原有的对其整个关系性质变化起主宰作用的对立面双方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第一位关系,而把这个关系体--或者单位体整个对外界的关系称之为第二位关系,可以看出:当第一位关系处于同化过程时,其第二位关系则从属性的处于异化过程。而当第一位关系转变为异化过程时,则其第二位关系就从属性的转为同化过程。我们把这两种关系的总体表现的特性不妨叫做第一、二位关系的异--同化弹联间换性质。例如心脏的跳动和肺的呼吸,当心、肺收缩--其肌肉细胞组织之间的第一位关系因异吸同化而使其体积变小之时,其之第二位关系即表现为从属性的异化--血液和空气的排出。而当第一位关系因同斥而转入异化过程--舒张之时,则其第二位关系则又相应从属的转入同化过程--血液和空气的进入。虽然表面上看来这种收缩与舒张似乎与异--同化原则毫无关系,但是仔细思量起来,离了这一原则以外的种种形而上学的认识才几乎真正是毫无意思的。



四 、异--同化过程中的能量流向

    在一切动态关系的变化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伴随有能量去向的含义,自然界动态关系变化的含义既然无非是同化或异化,那么能量去向变化的含义也就只能相应的表现为释放或吸收--外向或内向。如电子在其轨道上的跃迁,化学反应、原子核反应......等。中作为剧烈变化的燃烧现象本质的说,也既是物质内部原子层级的同化过程中能量以光、热形态释放的现象。而在生物领域里的新陈代谢现象上,既然其动态性质具有同化及异化的含义,那么它也就必不可免的具有能量进出--能量去向变化的含义。可以看出,自然界中一切相对稳定的静态关系均不易表现出同化、异化及能量去向变化的情形,而一旦关系变化起来,成了明显的动态关系,那么,同化、异化及其伴之而来的能量去向变化的含义也就会随之明显的表现出来。


    在第一、第二位关系的弹联间换性质中,其同化过程是释放能量的,异化过程是吸收能量的。所以当第一位关系在处于同化过程而释放能量时,则其第二位关系就相应伴随的处于异化吸能的过程。而当第一位关系在转入异化吸能过程之时,则其第二位关系就相应从属的进入同化释能过程。可以看出,前者对后者具有主宰作用,则后者对前者则有从属性的反馈影响作用。同时可以看出:"斥"或"吸"表现为过程的原动力,而"异化"或"同化"则表现为过程的关系变化的性质。而能量--其本身既然是以物质为体现的,那么能量的多少就表现为其之负载者的空间物质密度的大小,而能量的流向则就表现为空间物质因其疏密的不均而在向着均衡方向的一种游移的趋势。


    例如睡眠与清醒的情形:在睡眠时,由于机体内部(无疑表现于大脑的某个部位)的第一位关系处于占据优势地位的异化过程的支配,其与外界的第二位关系自然从属性的处于同化过程。在这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中,能量的流动方向表现为向着机体方面的"输入",这个"输入"的方向不但体现了机体内部第一关系的"异化吸能"的含义(例如各种"细胞分裂"的"分裂期"大都表现于睡眠过程中),而且体现了其外部第二位关系的"同化释能"的含义--具体的说,其"同化"的含义表现为睡眠时的深呼吸--机体内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相互渗透--相互同化过程的加强。而"释能"的含义在这儿即在于:在深呼吸的过程中,机体内外物质相互渗透过程的加快就意味着其第二位关系上同化过程的加强,如深呼吸时氧化过程的加强及其伴随而来的其能量水平的增加。如睡眠时的发冷、发汗情形。发冷是第一位关系异化优势的表现,发汗(热)是则是第二位关系同化优势的表现。其在总体上就表现为异--同化循复过程强度的加强。这时的能量在其第二位关系上的一端表现为被机体内第一位关系的"异化过程"所吸收,另一端则表现为对体外的散失。在这里,能量对着第一位关系的"输入"或被"吸收"就意味着它的第二位关系的"输出"--"释放"或"送入"。很显然,"释放"、"送入"或"输出"在第二位关系上显然表现为同义语。不难看出,它们在可见效果上是可以和第一位关系上相应的"输入"、"吸收"的含义划等号的。另一方面,在清醒时,其第一位关系处于同化状态,能量流向则相应的表现为"输出"--"输出"于机体内内层单位 相对而言的外层单位及其体外环境。对机体整个而言,由于这些能量的被利用--能量的表现而使机体表现为精神抖擞生机盎然并从而呼吸减慢--从外界需求的能量自然就相对减少了。


    在高等动物和人类,一般雌性个体的健康水平均与其怀孕次数成正相关关系。怀孕期间其健康水平均会莫名其妙的提高(内分泌旺盛、食欲增加或减少、胃作酸、恶心、呕吐、思睡、体温变化显著、精神格外愉快......)--体内各种层级的"异--同"化周期"波浪"会明显的加快加深。其原因无疑是哪个悄然无闻的合子--受精卵在其同化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使然。这些能量以脐带--这个天然的"多频载波通道"全方位全息性的反馈于它和母体之间,从而使母体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当"合子"离体后,这一因之而来的在体内掀起超常的"自然波浪"也便趋于平息而复归正常了。在这一"波浪"的"洗礼"之后,其母体的健康水平也便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上。


    近年来在体育界(尤其是国外),女运动员为了提高比赛成绩而在赛前秘密怀孕,其原因显然是因为能够从受精卵--"合子"的同化过程里释放的能量中得到额外的力气。另外世界上偶然发生的人体自燃现象,其原因显然也只能归结为人体因精神作用而被加速了的某一层级的同化过程所所释放的超常的能量使然。
在自然界里,日常现象告诉我们:任何异化过程都是吸收能量的,而任何同化过程都是放出能量的。不妨说表现在反应外部的能量的出入就是检验一个反应过程内部的同化或异化优势倾向的标志----虽然这一结论和一般的有关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某些反应的认识相对立。


    例如在ADP+Pi+能量<=(酶)=>ATP这个经典反应式的变化过程中,表面看来,似乎ADP和Pi的同化过程在吸收能量,而ATP异化为ADP和Pi的过程在释放能量,但是可以看出,这种表面性的认识抹煞了ADP的内部变化,而过程的能向表现实际上只能是占优势地位的ADP内部变化的反映:即当ADP与P i及酶结合同化时,触发了ADP内部的异化,这个异化过程自然是吸收能量的。反过来说,当ATP与酶同化时,其释放的能量不仅促使它自身异化为ADP和Pi,而且还对外有剩余性的表现。很显然,ATP分解为ADP和Pi是能量向内表现的结果。
又例如:表面看来,似乎原子核的裂变--核的异化过程在释放能量这一表现与上述原则也不尽相符。但是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慢中子带着它的特性与铀核在进行同化的过程中引发出了大量的能量,这一能量不仅导致了核的裂变,而且其量之大还使它向外表现出巨大的辐射。较之于原有的认识角度--铀核"俘获"了慢中子引起裂变而放出能量--显然要更加确切一些。在这里,"裂变"在其同化过程中显然也只能是能量表现的结果。这样,这一反应的本质表现也就使它的行为不至置身于异--同化过程的能量流向原则的行列之外了。显而易见,原有的认识角度的偏差是由于把慢中子对铀核而言作为反应参加者的平等地位抹煞了--即无视了两者的同化过程,无视了"两点论",从而使这一认识因带有大小偏向的有色眼镜而产生了错觉的原因。至于较轻的原子核在缔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时的"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更为巨大的能量,其对这一“同化释能”原则的体现就更为明显了。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固态与液态的变化过程中的释能与吸能现象,都无不显现出其同化释能和异化吸能原则的含义。在冬季里,我们常常感到下雪不冷消雪冷,其原因就在于:水蒸汽在空中凝固成固态的雪花时是一个同化过程,这个过程在向空中释放着能量,所以使人感到反而不冷。而固态雪花变成水蒸汽是一个异化过程,这一过程则会吸收空中的能量。在这里,水蒸气变成固态雪花的同化过程的外因条件是以气温天然降低的低温为基础的,在这个外因基础没有被同化释能及季节改变的升温作用破坏的情况下,凝雪过程就仍然能够照常进行。可以看出,水的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正是能量的同释异吸原则的明显表现。同时可以看出,气温的天然降低所促成的水蒸气的凝雪过程是一种第二位关系主宰第一位关系的反常性情形的表现。


    枪弹和导弹的行为可以说是受控的异--同化过程的两次性表现。其点火后的燃料物质由急促的主动同化转为急促的主动异化,迫使弹头离体。这一阶段的弹头自身并没有异--同化过程的含义,它的离休是被动的---只是燃料物质主动异化时的附带性表现,离体弹头在憧击目标后其自身内部的燃料物质又开始了急促的主动同化进而主动异化----即爆炸。由于燃料物质的不同其前后二次异化效应的程度自然是不同的。在内燃机里,抽气的急促燃烧完成了它的同化过程,接着它叉以废气的形态表现了其膨胀式的异化过程。可以看出,内燃机受控的结构使其异--同化的两个过程在周而复始的进行着。在上述的两个例子中,由于被控性质--外界因素的干与,其同化和异化过程不但表现着主动与被动的含义之别,而且也包含着其第一、二位关系的间换性的含义在内。具体的说:点火及活塞的压缩表现为燃烧物质的第一位关系的被动性同化及其第二位关系的被动性异化过程。而随后的燃烧及活塞的退移表现为第一位关系的主动性异化和第二位关系的被动性同化。同时可以看出,第一位关系同化过程所释放的能量皆被第二位关系的异化过程所吸收利用。


    在自然界中,任何爆炸形态都不外乎是其物质的第一位关系同化过程--从而第二位关系的异化过程的瞬间同时进行性表现。爆炸时其异--同化过程中的时间函数的趋小性极限相应于其空间函数的趋大性极限--也就是说,其第一位关系的同化过程的时间愈少愈短促,则其第二位关系的异化过程的空间效应愈大愈厉害,或者说要追求空间效应趋大的极限,就要追求前者时间效应趋小的极限。因为其时空效应的极限就意味着其聚烈程度的极限。这一含义无论在弹头弹药的异--同化过程或宇宙黑洞的异--同化过程的爆炸中都无不例外的表现着。


     由于时空效应的差别,站在人类有限历程的观察角度上,可以看出,自然界中的异--同化过程在其变化的"度"性上表现为缓慢的渐变和聚烈的突变两种情形。前者如季节、潮汐、月经、呼吸、心跳……等等寻常的起伏跌荡的规律性变化,后者如疾病、台风、旋风、雷电、爆炸......及火山、地震等等。


     强劲的核力、化学健将原子、分子封锁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使其物质或物体对外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状态。这种内部动态平衡的静态关系,表现在质体的外部的一个寻常的特点就是其体温的恒定。而在内部则是其关系的异一同化振荡性质的异化过程和同化过程的变化程度在其相互相反方向上的等同性。质体外部平静恒定的体温掩饰了其内部动荡的异--同化过程,就像原子对外的中性表现掩饰了其内部的电极性动荡过程一样。由于任何静态关系从来就没有理想表现的机会,所以质体恒定的体温也就从来没有理想含义的表现。
由于异--同化振荡的循复,所以体温随着能量的进出始终有一忽冷忽热的微观上的波动。而且,由于异--同化过程没有绝对等同含义的表现,所以体温的绝对恒定性就在物体单位的任何内外层级上失去表现的机会,这也就是说,任何物体都没有绝对不变的体温。


     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物体之间的异--同化振荡之差在其循复而来的积垒的空间效应就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动向。前者是同化过程大于异化过程的表现,后者则是异化过程大于同化过程的表现。可以看出,物体宏观上的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单向加速度实质上是来源于其之间因振荡而来的双向加速度--正负加速度之差。


     它的微观上的运动情态是忽进忽退的,进退之差的积垒就是宏观上的单向性的或进或退的表现。同时可以看出,空间效应在整体上就表现为物体体积的胀缩。这也就是说,物体的体积都不是恒定的--就像它的体温不是恒定的一样。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任何一个单位物体而言,其内部的同化过程的优势带来的是体积的缩小和温度的升高,而异化过程的优势带来的则是体积的扩大和体温的下降,而这也就是表面上热缩冷胀及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前者是第一位关系主宰第二位关系的表现,后者则是第二位关系主宰第一位关系的表现----或者说前者的能量行迹来源于第一位关系,而后者的能量行迹----能量契机则是来源于第二位关系。从宇观上来看,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而来的相互靠近的动向,说明这一宇宙角落的异-同化过程正处于同化优势阶段。虽然我们不知道它的异--同化周期有多长,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在宇宙的另一个角落,目前正处于它的周期的另一个方面--"万有斥力"所表现的异化优势的体积膨胀阶段。


     单纯的"温室效应"显然难于说明地球体温升高的原因(而它实际上触及的是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体温的升高在内因方面只能归属于内部同化过程的优势。(在体积上表现为缩小的趋向),而在外因方面也只能归属于这一宇宙角落目前正置同化过程优势的缘故。


     在化学变化里,任何合成反应都在释放能量,任何分解反应都在吸收能量。对于一个参与者较多的化学反应而言,能量在总体上的出入正是检验其内部同化和异化过程那一个占据优势的标志。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氨的分子层级的异化致冷,还是黑洞的原子层级的宇宙性同化爆炸,都在从不同的角度上在自然界中显示着能量的无比魅力。


     广义的说,纵观自然界大大小小的一切现象,可以看出,任何同化过程都是能量向外表现的原因--都会对外释放出能量。如雷电、电弧、化合、受精......电子轨道内迁、原子核聚变等;而任何异化过程都是能量向外表现的结果--都要从外面引进能量。如分解、分离、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电子轨道外迁、原子的衰变等等。


综上所述,不妨得出下面一些结论:


    1、由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不存在理想的无弹性的球状形态,所以这些粒子及由其自组织而来的原子、分子……乃至物体、天体等任何相对独立单位的磁场都具有强弱脉动变化的旋转极向的性质。


    2、任何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都处在因其旋转极向的变化而来的"同化"、"异化"或"异--同化"循复的周期牲振荡过程之中。其周期特性取决于内外层级单位的旋转极向的周期特性。


    3、同化过程是释放能量的,异化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4、单位内部关系同化过程的优势伴随着单位体温升高和体积减小的趋向,单位异化过程的优势伴随着单位体温降低和体积增大的趋向。


    5、单位内第一位关系的同化过程伴随着其第二位关系的异化过程的同时性表现,第一位关系的异化过程伴随着其第二位关系同化过程的同时性表现。


     6、随着第一、二位关系强弱区别的变化,其能量具有在单位之间内外游移性质的表现。


     7、单位左右对称的性质随着单位自组织关系的进展而在进化历程上具有愈来愈明显的趋向性的表现。

五 新陈代谢概念的完整定义

    古典的关于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定义包括下面几点内容:1、机体内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变过程。2、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即同化作用。3、分解体内物质经过变化排出体外并释放能量即异化作用。


    这个定义从它诞生之日起已延用了几百年之久。表面看来,它似乎无懈可击。但是不难看出,这个糊里糊涂的定义是良莠芜杂的。其第一点作为一个总体观念,只是一个空洞的抽象的帽子。如果不涉及具体含义,其也就只有帽子的作用。而第2、3点和我们前面的认识恰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我们说异化过程是吸收能量的,例如外界物质被引进之后的消化过程--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本身就是物质的一种异化过程,这一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缺乏能量提供这些过程就不能进行。而体内的所谓"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则无疑是同化过程的表现。同化过程是释放能量的。前者是葡萄糖与氧和酶的同化过程在释放能量,而后者则是葡萄糖单纯与酶的同化过程在释放能量。这里所表现的能量显然是同化过程的产物,而不是什么含糊不清的"异化作用"。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分解"的过程正是它与氧同化的过程。在这儿,能量是来源于"同化"而不是来源于"分解"。"分解"是能量向内表现的结果,正是这同化过程在释放能量并产ATP,而ATP在与酶的同化过程中,又同样在产生并释放能量。又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时叶绿体与光、水与酶的同化过程释放能量并以大量的ATP形态为表现,而在"暗反应"时,二氧化碳又与H、ATP、碳化物及酶的同化过程中又在释放能量并产生葡萄糖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能量的"储存体"--当然严格的说,任何物质形态都是能量的"储存体"。葡萄槽只是因为它与氧便于同化--便于释放能量而显得地位特殊些罢了。可以看出,所谓能量的特殊的"储存体"并不意味着它们内部包含着什么特殊的能量,而只是表示它们因自身的活泼特性而易于与其它物质发生同化关系从而易于放出能量罢了(如ATP)。在这里同样可以看出,能量并不是机体因什么"异化作用"的"分解"而释放的,恰恰相反,任何形成"分解"的异化过程都只会吸收能量。在体内,这些"分解"表现的能量来源恰好就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同化过程为其提供的。在这儿,酶在其"同化"或"异化"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自身未变,但实际上这种"不变"只是被它自身的"异-同化振荡"的高频"中性"所"隐蔽"。作为对外而言的同化和异化过程的参与者,它的作用正是以其这种自身相对而言"中性"不变的特点为表现的。


    古典的新陈代谢定义的敝病就在于它缺乏分析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它是肤浅的,没有具体单位的具体分析,始终只是在总体上朦朦胧胧的混为一谈。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变为体内物质的确是"同化",体内物质的分解和排出也的确是异化,但这是整体观念的第二位关系的同化和异化。而其内部的同化和异化是间杂进行而且是具有层级性的。其每一个同化环节都在释放能量,而每一个异化环节都在吸收能量。所谓"储能"也只是表现在异化吸能的过程中。从整体观念看:其第二位关系同化释能的含义表现为:这些能量一方面用于体内各级第一位关系的异化吸能之需,另一方面则作为热能形态而散失于体外。而异化吸能的含义在整体上则体现为细胞分裂进而生长发育的情形--也就是说,在整体对外界环境的异化过程中,机体储存了能量。例如"有丝分裂"的本质就是细胞层级的"异化",这个异化过程也显然是在吸收并储存能量。"释能"和"储能"的含义只能针对每一个单位的具体表现而言,笼统的混为一谈只会带来错误的结果。例如在古典定义里,机体整体的"储能"概念被错误的放在所谓"同化作用"里,而"释能"概念也恰好错误的被放在所谓"异化作用"里。
在这里,将"作用"一词和"同化""异化"直接连系起来显然也是造成认识上混乱的根源。因为"作用"的词义是意味着"结果"、"目的"。而"目的"是带有人类自私性的而且是唯心性的角度性认识。将物质世界的自然清晰的"同化"、"异化"过程和人类自私的"目的"直接生硬的拼凑在一起只会造成理性认识上的阴影,这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只能是原始的初级的。它存在的价值只能是童话教育的价值,其实质上带有瞒天过海的哄骗的性质。但我们要想使认识水平更上一层楼,就不能始终只是在这一台阶上原地不动。


     可以看出,唯心的"目的论"虽然在一百多年前因战败而表面上被赶了出去,但它至今还是以隐蔽的状态有形无形的存在于所谓现代化的高深认识的理论大厦之中。为此,要根除"目的论",占据了数白年位置的似是而非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唯心用语就要坚决的清除出去。'


     古典的新陈代谢定义的表面性、片面性、肤浅性的本质是在于:在这个定义里根本没有"第一位关系"和"第二位关系"的认识,也根本没有它们之间的"弹联间换性质关系"的认识。它的单独存在带有一种玄虚的似是而非的性质。其就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像是没有主语的谓语。它的片面肤浅的性质就限制了它在客观实践上的具体应用,只是起有一种影影糊糊含混不清的"影像"的作用。一旦将它单独提出来,其之"同化"、"异化"与其能量的"释放"、"吸收"的关系在和哲学领域里的这种能量流向性质相遇时,就在发生撞壁了。可以看出,它的存在和哲学上的定义相违背。即然生命现象也在无所不包的哲学领域的范畴之内,那么这种违背在认识上带来的混乱作用就是不容无视的。因为这种违背不仅表现于字面上的相悖,而且会给实践上带来错乱、茫然和束手无策。这样,我们在清理这种认识上的混乱局面之时,就有必要对新陈代谢这个古老的名词在生命现象的应用上给以新的完整的认识,即:机体整体或其内部任何层级的单位上,随着其第一位关系异--同化过程及其对外的第二位关系从属而相应的同--异化过程的同时反义弹联间换性表现及其相伴而来的能量的物质体现者的纳新吐故式变换以及能量流向所相应遵随的同释异吸现象,就是机体的新陈代谢。


    这个定义的完整性即在于:它没有离了第一位关系而谈第二位关系,也没有离了第二位关系而谈第一位关系。而作为弹联性质,两者自然是有机反义间换牲的不可分割的连系在一起的。在这里即有内因又有外因,即有原因又有结果,即有静态又有动态。由于它的严格的哲理性质,使它不仅在生物界领域而且在哲学的广阔天地里也占有它的一席之地。


    我们知道,在哲学领域里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是必须带有全面的辨证的完整的观点的。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认识历来为它所不容,特别是对生命现象这个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事物的认识而言。
随着异-伺化过程关系各方在空间上的散--聚的方向性变化,其所带有的能量的含义则相反的在空间上表现为聚-散的方向性变化。在这里,方向性变化均只含有内--外或外--内的散或聚的性质,而这也就是从属于异--同化过程变化的能量的"吸收"与"释放"的含义的空间性表现。


     这种向内向外的聚集与辐射的空间性表现是能量在机体上表现方式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它还表现为随着进化而来的具有"通道"导引的线性方向表现及面性方向表现的特征。例如神经线路式能量传递及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以"中心体"或"两极"为核心所形成的辐射状的所谓"纺锤丝"的情形--在这儿,"纺锤丝"就是一种既时牲的"能量通道"。可以看出,在愈加高等进化的机体上,能量的线牲方向性表现便愈加发达。


      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能量的表现形态并无"新"、"陈"之别,只不过是它的物质体现者随时间性先后的进出顺序而有"新"有"陈"之分。在这里,能量的物质表现形态的"骨架",在各种层级单位里以其层级特性而始终是相对稳定的,不变的--如果排开它的进化或退化的含义表现的话。这也就是说,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能量形态的物质基础在更新着,变化着,而形态自身则在相对性恒静不变的依旧存在着。

六 个体生命的有限历程与无限历程

    我们现在寻着理论的隙径来寻觅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地。在生物界,在我们的视野里,一切个体生命的历程都表现出有限性与无限性两个方面,前者即指所谓有限的"寿命"而言,后者则指其因生殖而来的前后代衔接以至于无限延续的历程情形而言。在这里,生命在其个体身上为什么是有限的?其前后世代为什么是能够接衔的?归根结底,问题的本质依旧仍然是:生命赖以存在的能量在个体身上为什么会枯竭?而在其下一代身上为什么又会复苏?即然生命现象的最明显特点是新陈代谢,那么我们就不防在那个新立的新陈代谢的定义上去寻求答案。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对于生物体这个事物而言,对其起主宰作用的是其之第一位关系。它又告诉我们,同化过程是释放能量的,异化过程是吸收能量的。我们现在将这一论点和客观现实中所看到的现象对号入座:第一位关系的双方无疑是个体最初赖以形成的精卵配子,它们的同化过程则无疑是体现于从受精卵开始的个体生命的整个历程。这个历程--所谓"寿命"的长短就意味着这个同化过程的长短。即然同化过程是释放能量的,那么这份能量也无疑就是机体赖以生长发育的能量来源。即然这个关系对机体的兴衰变化具有第一位主宰作用的性质,那么这份能量对它的能量来源来说也就无疑具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性质。即然能量份额的多少是有限的,那么整个机体的盎然生机也就迟早会随这份能量的沽竭而枯萎--也就是说,它的个体生命的历程也自然就是有限的,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把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表现得如此活跃的内外物质转换的第二位关系撇到一边去了。但它既为第二位关系,也就只能伴演第二位的角色。虽然它具有"幕前"的活跃的"外向的性格",但它的一举一动还是在受着它的那个"潜藏于幕后"的不动声色的第一位关系的"操纵"。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即使吃喝得再好--第二位关系的能量再丰富,其生命历程还是在受着"寿命"含义的限制。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二位关系的能量形态是明显的化学层级的,诸如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之类。而第一位关系的能量形态无疑是潜藏于原子层级的。可以说一个受精卵或者种子就像一个在缓慢反应着的"原子反应粒",它在其同化过程中缓慢的年年月月的经久不息的释放着它的难以觉察的能量,但也正是这份能量在支撑着整个个体生命的有限历程上的生命含义的表现。其就像季节的气温基础对机体的新陈代谢情形的支撑一样。在自然界,我们常常看到:某些动物和气功"僻谷"状态下的人可以长时间不吃不喝而生命照样能够维持。在千年不化的冻土里和万年不变的岩石中发现的几乎要变成化石的种子在适宜环境里依然能够复苏。在千万年的时间里,它的生命的含义依然未曾消失。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在其与外界的第二位关系几乎已经僵固窒息了的情况下,它的生命赖以存在的能量不是来自其自身的第一位关系的同化过程又能来自何方?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其最主要的第一位关系的同化过程提供了其之生命现象赖以存在的能量来源,而这一关系的异化过程则接力式的使这一能源得以复苏而不至于沽竭。也正是由于它的异化过程的呼应而才使生命的含义不至于中断,才出现了生殖繁衍--才使前后代的衔接有了能源复苏的契机,并且从而也才使生命现象有了无限历程的前景。异化过程与同化过程的相继循复正是生命现象最为明显的特征。自然界任何非生命现象都与这一如此美妙绝伦的异--同化过程的天然循复的特征无缘,而这也正是生物界区别于非生物界的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

七 机体上兴衰变化的根源

    前面说过,在同化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时对立面双方关系会发生转折--即因同性相斥双方会产生离异--开始进入异化过程。异化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而其之第二位关系也就从属性的表现为同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界的能量伴随而进入第一位关系内部双方,为其以后的同化过程时期能量的对外表现打下基础。
例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当其进入开花期--细胞的减数分裂这个对整个机体而言的最高层级对立面的异化过程之时,机体其它部位的能量及物质都从属性的作为第二位关系的同化过程而表现为被"吸出"的趋向。因此,这些组织器官因其能量的失去或减少而都相应的减缓了生长发育--细胞有丝分裂的脚步。甚至因其细胞层级的同化趋向而使整个机体呈现出枯萎的状态。显然,如果在开花之前摘掉花蕾--停止其减数分裂异化吸能过程,其机体的生长发育就不会停止。同样的道理在动物界也是如此:当其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其之部分细胞--最高层级的对立面的异化过程--减数分裂在生殖器官部位即开始出现--所谓开始有了生育能力。也正是由于这一异化过程的吸能性质,机体的生长发育的脚步也同样会开始出现减慢甚至停滞的状态。减数分裂的吸能的结果导致了其第一位关系对立面双方的独立性的出现--所谓性细胞--精子及卵子的形成。而这两个异化过程的"结晶"也便提供了下一轮的能量复苏--下一轮的同化过程--受精卵及其继之而来的新的个体的生长发育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含义也就表现在配子双方--第一位关系双方的能量的储备上--或者说其差异性质的积垒上。离了这个差异性,下一轮的因异性相吸而来的同化过程也便无从谈起,而这个过程也就是新一代个体的生长发育的内在含义的表现。也就是说,"世代接替"的"代"的含义因能量的复苏而被重新表现出来。(这儿"世代接替"不同于低等植物领域的"世代交替"的含义),从整体上说,即生命历程的
含义因其异--同化过程的天然循复而被无止无境的长远的忽隐忽现的波浪性的表现着。在这里可以看出,强大的异性之吸形成了精卵结合,而同样强大的同性之斥又形成了对受精卵之外的精子的排斥。同时可以看出:"世代交替"到"世代接替"其所以能够表现得出的原因是在于能量的"复苏"--更形象的说是能量的游移--能量从先代个体上游移到了后代个体上,以至于使先代枯萎而后代兴盛。能量怎么会游移呢?在这里,它的契机显然是在机体整体第一位关系--配子层关系的异--同化过程的天然循复的含义上。


     能量的波浪式游移不但表现在个体的前后代衔接的无限历程上,而且表现在个体自身的有限历程上。在有限历程上,它的游移性特征具有先天性注定和后天性影响两个方面。先天性方面既在于它的遗传信息--遗传密码的顺序特性对它的有限历程上的质的分化特征的注定。这一分化特征在这个由出生到结束的期限内其间关系由平行到主次性的变化着--也既是能量的分配在机体各部位之间由平等到非平等性的变化着。而愈加高等的机体其一生的这种变化便愈加明显。由平等性到非平等性的含义表现也就是能量的种种中心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推移而从原始的细胞群到种种器官形态出现的含义的表现。


     例如:在植物界,能量的各种中心从开始到结束在机体上始终在不断的游移着,开始趋向根尖分裂区,以后在芽苞部位更为明显。在整个游移过程中,一方面,能量种种中心的非平等关系愈来愈加明显,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另一方面,能量的力度--支配深度也愈来愈强劲。开始时只能支配到细胞的有丝分裂,到后来的花的中心竟能支配到细胞的减数分裂。而在整个减数分裂期,其相关中心的部位也在发生着缓慢的游移--表现为个体上开花部位和枯萎部位先后衔接性的转移(例如:西葫芦的开花过程和松柏枝条的枯萎过程等)。

 
      在动物界也是一样,机体衰萎的部位总是先天性的有先有后--这也从反面说明着能量分配的比例有先天性的差异并有先天性的变化趋向的特征。而总的来说,这些差异、变化的表现都是能量在个体上游移、聚焦的结果。


     机体上的能量中心在先天性游移的基础上,由于外部因素--第二位关系的作用而又具有后天性游移的表现。例如树干上的"木旋"--树干上的"癌细胞"性的能量中心的出现以及人体上发生的"癌症"的出现等等情形。


     后天性游移随着机体的愈易进化而愈易明显。例如:高等动物都能够对外部信息作出迅速的攻击或逃窜--作出条件或非条件反射的反应。而人类的汽车、飞机驾驶员,杂技、体操、滑冰等灵巧的动作都无不以体内能量的瞬间性中心的灵活的游移为基础。在人类机体上,随着思想、意念、欲望--注意力的转移而会产生日常性的机能变化,这些反应都无不与能量的中心性游移有关。同时这也说明了,愈加高等进化的机体,能量的后天性游移便愈加灵敏,愈加容易。


     在无限的历程上,能量的游移牲特征带来了原始的"世代交替"现象的新含义--"世代接替"现象的出现。它将原始低等的配子--合子世代分立的且以配子世代为主的(如苔藓植物)"世代"的含义进化到了以合子世代为主的高等的"世代接替"的世代含义的出现。可以看出,"接替"与"交替"的含义显然不同,后看单指合子世代而言。其不同就在于有限历程期限的延长且其机体进化水平的提高上,从而,长命高等的机体就代谢了短命低等原始的机体而在进化历程上出现了。


     在高等机体的长命的有限历程上,能量游移的现象得到了更为绚丽多姿的表现。它的灵活性、强劲性开放出了在低等机体上难以设想的更加绚丽灿烂的花朵。机体上种种器官及其独立的机能显示了在长久的先天性的无限历程上能量因其灵活的游移聚集而已完成了怎样水平的杰作。而后天性的游移表现在机体上更加多姿多采。如人类机体上在意念导引下的语言、声乐、运动、日常工作、健美集能乃至于目前还另人厌烦的肿瘤出没的现象,这些现象没有体内能量的高度灵活自如而且强劲的游移都是难以表现得出的。这些客观的事实不仅说明了能量中心的后天性游移已由被动性的自发阶段进化到了主动性的自为--自控阶段,而且也说明了能量中心的自控性的形成及游移表现的作用具有着怎样广阔诱人的前景。


     例如:对于机体上肿瘤现象的出没,如何使其从自发变为自控--从往往对机体整体代谢秩序带来阻塞破坏作用的自发性"度"性变为自控性"度"性变化,尤如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度"性变化情形一样。自发的肿瘤现象的出没,往往来源于精神状态的被动性变化,而自控的肿瘤现象的出没则无疑有赖于思想、意念、愿望情形的主动性变化。这样自控的意念就是控制肿瘤出没的不可或缺的理想途径。不难设想,当这一途径的控制在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之时,也就是人类机体的进化到了一个新的无限美好的境界之时。它的随心所欲的能量中心将会成倍的延长人类生命的有限历程以至于无限,它将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提供随心所欲的用之不竭的能源。那时候,"肿瘤"一词听起来将不再是另人讨厌的。它将成为一个能驱动自身能源而启迪人类自身变化的特殊的杠杆。这一神密而特殊的杠杆将不但受到人类的宠爱。而且会倍受生物圈内各界生物挚友们的青睐。不难想象,机体上的能量的游移性原理在机体的进化历程上将会扮演怎样万古长青的角色。

八 进化历程上的质变飞跃

     由于异--同化过程的天然循复,个体生命的有限历程便因前后代的能量衔接而表现出无限历程的情形。在这个"永生"的无限历程上,新陈代谢的物质体现者的含义便被从个体内部搬到个体外部--即在不同的前后代衔接的个体之间去了--新的个体代谢了旧的个体。可以看出,减数分裂--这个最高层级的第一位关系的异化过程对于生物机体的大跨度的进化的含义是多么重要。这一使生命历程的无限延续从所谓的无性生殖或衔接变为有性生殖式衔接的意义即在于,它使机体整个进化历程上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从此以后,进化的速度便像脱缰野马一样的别开生面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无非是在于减数分裂较之有丝分裂的异化程度更深,对立面双方贮藏的能量更多,而因之而带来的异--同化周期更长。这种长周期的大起大伏的"波浪"较之原有的有丝分裂的微小的异--同化"涟漪"其所包含的物质形态的信息量无疑更为广阔--即在其能量的长时期的异化积累过程中,由于时间之长,能量频率之丰富,从而也势必带来双方物质形态之丰富。而丰富复杂的物质形态也就意味着双方差异距离的加大--或者说异化性质深刻程度的加强。这种程度的深化就为其未来的下一轮的同化过程--新的一代个体生命的有限历程(所谓"寿命")的表现打下了深远的基础。很显然,异化过程的深浅与其后代健康水平的高低是呈正相关系的。例如植物界里异花传粉后代的机体生机明显优于自花传粉后代的机体,而这也就是"杂交优势"的原因。在动物界,杂交的远缘后代较之于近缘后代的优势也无疑是其配子异化程度深浅之别的原因带来的。另外,一般的说,人类的男性之力其所以大于女性,其原因也无非是在于性染色体对上的X与Y的差异大于X与X的差异之固。


      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的异--同化循复虽然也具有其生命的前后代延续--所谓"无性生殖"的表现,但这种循复的微弱的"涟漪"与减数分裂的大起大伏的"波浪"对机体进化快慢的影响相差得是何其之远!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化程度深浅之别带来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优劣之别的差异是表现得何其之远!可以看出,有丝分裂的异同化周期(即细胞有丝分裂周期)随着不同的个体而是以时、分、日为时间单位来计算的。而减数分裂的异--同化周期单位--即个体生命的有限历程则已达到月、年甚至数十、数百、数千年了。减数分裂对机体进化的含义即在于它使生命现象的异--同化周期循复由原来的只表现于个体之内的有丝分裂而一下子逾越到了个体之外。


      在这里可以看出,进化概念的本质是在于异--同化循复过程的量和质的变化上,而不是什么消极被动的"自然选择"。实际上,无论是"自然选择"或是"人工选择",对机体而言都是外因方面的表现。而进化的真正含义是在内因上。作为古典进化理论创立者的达尔文是以唯物论而出家的,虽然他的理论并未触及进化含义的本质,但是人们因对唯物论胜利的欢呼而掩盖了这一点。达尔文在生物领域里赶走了神,而他自己随之却被神化起来。可以看出,达尔文辛勤嵬集从而对比所显示的自然选择的理论其实是机体第二位关系上的特征表现而已,它并不是进化的动力或原因。机体进化与退化的含义是在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与质的分化的程度上。从其第一位关系异--同化性质表现的抽象的时空螺线循复轨迹上来看,在其轨迹前后的相应点上,其量的增长与质的分化的趋向表现为进化,反之则为退化。可以看出,这个认识是以个体性为出发点的。而达氏进化论则是建立在群体性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他的理论离了群体观念便无所适从。可以设想,如果在生物界里不存在生殖过剩生存竞争--不存在食物短缺,个体都处在优越的环境里,那么生物机体就不进化了,那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也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从第二位关系的角度上对机体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性状特征的有力的干预使达尔文理论表现出无容质疑的实践意义。而这种干预--特别是人工干预也就在这一含义上才在维持着它的神秘"魔杖"作用的价值。

九 癌细胞生长的机理

     癌细胞组织在机体上的出没现象给人们带来的烦脑是来源于它自身的无所绊驾的独立性和人们对这种独立性认识的角度性。在植物体上,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生机--新鲜生命含义的芽苞,虽然在形态上也表现为是一个"肿瘤",而且它的继续的组织增生乃至生长发育会成为与整个机体具有全息性质的局部独立性的新的枝条,然而它却并未带来"癌症"含义的作用。其原因就在于这种新的组织增生部位的独立性并未防碍其机体原有的整体的独立性。它的向内向外的空间牲发展均未曾破坏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整体性的顺利进行。而这也就同时表现出其机体各部位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进化水平较为低级较为原始而缺乏高等机体结构的层级复杂的主次性质的情形。在动物界则恰恰相反,异常性的组织增生的独立性往往对机体整体的独立性的完整性起有破坏阻塞作用,往往影响了机体整体有机连系的步调协调一致的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因而也就被视之为"病"。这种情形一方面说明了:随着进化历程的进展,机体整体性的独立性的含义便愈加高级,愈加完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机体所有的左右平衡的对称性的高级特征对于异常的不协调性的"感觉"随着高级进化的趋势也愈来愈加"灵敏"。在其进化的历程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愈加高等的机体便愈加多"病"。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愈加高等,机体的"中央"对"地方"的秩序性--"组织纪律"性的要求便愈加严格。它不像缺乏主次性的低等机体上那样的"一盘散沙"或"各自为王"的情形。而这也就是低级之所以为低级,高级之所以为高级的区别的一个本质性的含义表现。


     癌症的本质即然是与整个机体代谢的主次性协调性质步骤不一的异常性的组织增生,那么引起这种异常组织增生的额外的异常能量缘何而来?我们知道,癌症的内因往往来自精神作用的异常,这种异常的精神作用很显然会导致机体原有的正常的各种层级新陈代谢秩序的纹乱,导致高级神经系统对其所控制的能量的原有的正常的分配比例的失调,而失调的比例带来的一些地方的能量的异常的聚集,也就会是该处细胞组织异常增生的原因。或者说这些能量的反常聚集之处就会成为癌细胞出现的温床--其就像植物体上的能量聚集之处成为其芽苞出现的温床一样。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单位对立面的异化过程是吸收能量的,比例失调的额外的能量自然会加快这一区域的异化过程。在机体内部,异化过程的最寻常表现就是细胞寻常的有丝分裂。而异常加速的细胞分裂现象也就只能归结为能量杠杆在这一区域内的主导作用的异常表现。


     在机体上,正常的能量平衡比例在支持着正常的生长发育或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异常的非平衡的能量比例带来的就是异常的组织增生。可以看出;机体上异常性的组织增生--异常的癌细胞出没现象无疑就是异常的能量杠杆的异常主导作用的结果。或者说,能量的异常性的高度聚集显然是迅速发展的细胞的组织增生--所谓"癌症"出现的原因。


     癌细胞的增生会因其能量程度的多少而表现出两种含义;即来自"中央"的异常分配比例的额外能量历引起的癌细胞的被动性增生及因被这种额外能量所激活了的该区域内细胞减数分裂的形成及其所带来的类似于植物界"自花受粉"的性细胞层级的同化过程为之提供的能量的主动性增生。在这两种增生的情形里,由于能量多寡区别,细胞的组织增生也就会相应的表现出"良性"与"恶性"之别。


     我们知道,引起性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是需要机体长时期的能量积累--长时期的"酝酿"--长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很明显的,这个过程的周期在植物界是以月、季、年为时间单位--常常是一年一度的开花。而在动物界的同期更长---达到具有生育能力的生长发育的期限更长。而且,减数分裂--这个因能量高度聚集而来的高深层次的第一位关系对立面双方的异化过程,一般只在被专门化了的能量能够高度聚集的部位--所谓生殖器官部位才能得到表现。自然,在这个地域的表现已因其之专门化及其时机体自身完整的新陈代谢步调的一致而已不被视为是非正常的。在它们双方的独立性未表现出来之前---精、卵细胞未成熟离体之前,它们始终在与机体整体新陈代谢步调一致的前提下为自己占据着能量--为自己未来的独立性作好准备。一旦这种准备成熟,其对立面双方的异化过程向同化过程的转折的时机也就成熟了。这个同化过程--受精卵或合子的发育过程自然可以表现在双方原有的体内(如自花授份植物雌蕊子房的胚珠里),也可以表现在单方体内(异体的雌性个体的子房或子宫里)。由于配子双方都带有足够的能量,所以合子的独立牲在母体内便肆无忌惮的表现着。也就是说,配于双方的同化过程--合子的发育一方面使其同化释能的含义得以表现,另一方面由于这一能量的支持,它的细胞组织增生的独立性的含义便表现出来了。这种独立性是表现得如此迅速,以至于它和自己的母体在能量上大肆相互反馈,在空间地位上独占独揽,在性状特征上"分庭抗礼"的变异,而全然不顾它对自己母体的全息性遗传。这种独立性发展的结果竟然最终都是以离体性的"分道扬镳"而告终-- 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其对母体性状特征的全息性遗传继承由一个合子细胞的表现而随着其细胞的迅速的组织增生--其独立牲的迅速发展而上升为一个新的个体生命的表现了。尽管在哲理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却从来没有人愿意把孕育下一代美好希望的胚胎的组织增生叫做"癌"。


    "癌症"之所以为"癌",并不单纯是因为它的独立性的存在,而主要是因为这种独立性的肆意发展与机体整体新陈代谢的步骤不相一致,并且对机体中央的独立性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抵触的缘故。


     对于机体上的呈恶性发生的"肿瘤"而言,我们能否怀疑在该处有一个(或几个)细胞曾出现过减数分裂?莫非这个减数分裂历形成的"性细胞"在其原位上又重新开始的同化过程所产生的自发的特殊的额外能量就是这个部位的组织细胞恶性增生的根源?虽然这个哲理上的推导不甚寻常,但是有些极为罕见的男性"怀孕"现象却给了它以客观存在上的支持。(见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1994年5月11日出版的《茶余饭后》刊物第37页上的报导)。电磁波信息能否感知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之别?想要在癌症迹象出现的早期观察到该处出现的减数分裂的迹象,困难大概不亚于当年天文学家在茫茫宇空中寻找冥王星的情形。虽然在一般的肿瘤上难以观察得出因其微弱独立性而应具有的对其个体整体性状特征天然相似的"全息"性质的迹象,但前面所提到的这一非婚性的"癌症之孕"对其原有个体性状特征的明显的全息性表现却无疑在暗示着任何肿瘤的发展趋向对其个体性状特征的全息性表现的可能性的存在。

    在植物界,每一个由芽苞发育而来的枝条都在完整的体现着与其个体整体性状特征天然相似的为山东大学张颖清所发现的"全息"性质,这就明显启示了,机体整体的全息牲不仅会因减数分裂层级的合子的独立性的发展--细胞组织的增生从而个体的生长发育上而得以表现,而且同样会在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各级肢体上得到虽然不很明显但却照样存在的哲理性表现。

十 瘟症在进化历程上的里程碑含义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癌细胞在人体上的出没现象似为偶然,而实为必然。它本质上是人类机体亿万年来进化的一个里程碑的表现。具即是的一阶段的结果,又是后一阶段的起点。纵现全程"在生物机体漫长的进化历程上,癌细胞不常见在低等的动、植物体上,而是多见在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身上,而且,象高级的神经病、精神病一样,它的出现的几率与人类进化的水平--智力、文明及富裕的水平显然成正相关关系。而与其反面--愚昧、原始、贫困状态则成负相关关系或则几乎无缘。着一点不仅确切的说明了它之出现于进化历程上的必然性。而且,由于它在这一历程上体现的质变含义的存在,也说明了它在这一历程上的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中的里程碑含义的存在性--可以看出,北极爱斯基摩人之所以无癌,不是因为他们天然环境的优越性,而是因为他们智力水平的低下性。


     机体对自身能量分布状态的自我反馈及调整,在植物界还无从谈起,而在动物界则已有了这种调整的荫芽状态出现。例如所谓"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从能量的观点来看,这种所谓"反射"就是因外界刺激而使机体自身对其内在能量原有分怖状态的瞬间性重新安排而来的自身内在活动变化的为在表现。这一变化极其表现虽然在机体上市明显的,然而还只能说是初级的。原因即在于它只是涉及到细胞内层级。只是在这种变化因其能量调整的强度牲而涉及到细胞内层级之时,变化的性质也就脱离了其原始的水平而成为高级的了,事实上,细胞的非常规性增生与消失的高级性变化也确实只常发主在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身上。可以看出,其能量调集过程的特点与其高水平的灵活性和强度性是分不开的。


    癌细胞在机体上的出没在其其自发阶段,因其对机体日有的进化速度的非常规的"度"性含义的体现--局部或整体的"破坏"性影响,往往对机体的生命表现出自我牺牲的含义。但在具进化历程上,有朝一日,当这种变化的盲目被动的自发性被有目的自为性所代替时,其自我牺牲也就变为自我调整或自我恢复了。也正是在这种细胞层次上·的自我牺牲到自我恢复--自我调整自我变化的表现上,癌细胞的出没现象才体现出了它"在人体进化历程上的里程碑的含义。


    既然以高级的精神作用为契机的癌细胞的出现会给机体惯有的秩序带来干扰和破坏,。那么这种干扰和破坏的"原凶"就同样会以精神作用为契机来予以抑制、调整或消除。自然,这种调整或消除的时间是因人而异--因进化水平而异的。它可以是瞬间性的,象有些气功、特功有素者那样。也可以是较长时间性的,像平常人那样。很显然,这里的"调整"是指体内能量分配在自我精神作用下的重新排。而"恢复"是指机体因之而有的性壮特征--带有癌细胞的性状特征在经过这一自控性的能量分配的消除变化后在新的基础上复归新的平静罢了。也就是说,经过这一变化"波浪"的"洗礼",会使机体原由的性状带来新的特色和新的平静,而且它无疑较之原有特色更为高级。这一变化也无疑在体现着:机体机能的进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一由原有的被动自我牺牲而到了能够灵活自如的主动的自我调整的水平不难看出,这个台阶水平的表现无疑是以机体亿万年来进化历程上相伴而行的量的增长和质的分化的漫长过程为基础的。在这个新的台阶上,人类对自身性状特性的真正的随心所欲的调整无疑将会给人类的生存水平带来新的光辉明媚的前景。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它们互为因果,互为契机。在机体进化的历程上,它们不但表现了量变的微小的波浪性质,而且也会表现出质变的激烈激荡的性质。像社会暴动预示着社会新秩序的到来一样:像幽灵一样的癌细胞的出没也将预示着机体进化历程上新世纪的到来。它将使已经进化到了高等动物水平的人类的思维功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在这个台阶上显然不只是会用火、会说话、会劳动,而更明显的是会用思想或意念去随心所欲的支配自身一切内外性状特征的变化。因为癌细胞的出现与消失就是与其思想情绪上的无常及有常变化直接相关的,只不过这种关系还带有初级盲目的被动的性质而已。

 
    量变质变的观点告诉我们:机体进化的高级性趋向明显的与外界因素参与的多寡成正相关关系。或者说机体愈加高级其结构愈加复杂,与外界的关系也愈加多样,在进化历程上,随着机体自身质变的要求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不时有新的微量元素及新的因素参与进来,这些新鲜的因素一旦被之适应而在体内争取到它们"合法"的"席位",之后,它们便能以自己独有的作用而使机体的机能状态有所变化而以新的面目出现了。也就是说,机体固有的惯性特征便被新的惯性特征所替代了。很显然,这种新的水平是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因其量的增长与质的分化的含义使其机体在向着进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的结果。在这里,外界的"异已分子"--包括一些所谓的"致癌物质"自然便会摘去它们可怕的面纱而冠以"友好使者"的桂冠。这些"危险"的"异已分子"将不再是一味的被拒之门外,不管愿意与否,进化趋向的必然性所伴有的机体无时无刻的"对外开放"关系使得外界的新鲜因素必定能在体内找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从而使机体增加新的血液并敦促其进化历程上的新的机能的出现。

 
     既然癌细胞的出没意味着机体惯有的平静秩序的扰乱与恢复,那么从能量比例分配的观点来看,这种出没就是其惯有的比例分配受到干扰而使其原有的平衡性失调的结果。而其治疗的目的也就在于使其失去了的平衡性得到尽快的恢复。从整体的观念来看,"失调"在空间性上就表现为对其整体原有的进化"度"性的左右对称性质的"破坏",而在时间性上则表现为对其原有进化"度"性的快慢性的反常。所以治疗的眼光在空间性上就不能只是片面的放在癌细胞发生的某一点上,而应从整体性出发,从对称性质的恢复出发,从主宰这一对称性质的中枢机关--神经系统方面出发,这种对称性自然不只是表现在外在的看得见的性状方面,而且也无疑是表现在其内在的微观结构所涉及到的一切方面。这些结构的层级关系使真相应而在的能量关系表现为许多看见的及看不见的纵横交错的关系网,而这种关系网则会日因种种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能量的焦点而会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穴位"的性质。自然,中枢系统对称性质的"破坏"或变化无疑是会影响到这些边远"穴位"的惯有性质的存在特性的。或者说其能量焦点表现的特性自然是会受其中枢机关时称性质变故的影响的。很显然,对于癌细胞手术性的摘除及其局部性的冻、饿、烧、割……等等方式与这种整体性观念显然是格格不入的。虽然并不排除它们在某些应急措施上的短期作用,但这实际上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十一 减数分裂的异--同化循复方式现方式

     1995年3月5日前后中央人民广摇电台报导了一则在大西洋某个岛上有一棵已经活了四万多年之久的水松的科技信息。这个信息虽然简短,但是这棵长青之树存在的事实却给人类企求"永生"的憧憬带来了怎样的希望之光。它已经明确显示了:生命现象的历程的无限性不仅能在以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个体之间相互衔接的传种接代的方式上得以表现,而且能在其独立性并未消失的个体上得到照样明确而自然的表现。因为岛上这棵水松的完整的独立性--个体性在历经四万年之久仍未消失,它的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的"世代" 的含义意外的被表现在其原始的原有的个体性的内层关系之上--或者说这种"世代"的含义,并未破坏其原始原有的个体性含义的存在。这样,它注明显启示了:生命历程的无限性可以具有两种不同的表性--一新的个体与其之间的前后衔按的所谓传种接代式的表现方式。另一种即为这棵水松所表现的取消其"世代"的含义--或者说将这种"世代"的含义--这一层级的异一同化循复的含义"微缩潜藏"于体内,从而使生命历程的无限性在其单一个体上能够得以表现的表现方式。在这里可以看出,机体新陈代谢的含义也就在减数分裂而来的有性生殖的台阶上从体外潜入体内。或者说,其异同化循复的这一台阶的第一位关系已从体外性衔接表现为体内性衔接。那么,这两种衔接的本质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显然还是在于能量上,即能量的断代性衔接与非断代性衔接。


     断代性衔接的新的第一位关系--新的配子从而新的合子在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之时,完全无视了前一代第一位关系的独立性而将其机体能量肆无忌惮的据为已有(例如植物开花--形成配子的过程及其随后的果实发育过程及动物精、卵形成过程及其随后的哺乳过程,,从而使原有的第一位关系由于能量的减弱、失去和"奉献"而表现出枯萎趋向以至于力之牺牲--为了下一代而牺牲了自己。这种牺牲也就意味着原有的第一位关系的结束--而这个关系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原来的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而表现的个体的独立性的结束。在这里,虽然它完成了生命延续的"任务",但却可悲的牺牲了自己。这种以牺牲来换取延续方式虽然在进化的这一历程阶段上已经习惯成自然,然而岛上水松的存在却似乎启示了生命现象进化历程上的新的瞩光,:即不牺牲个体的原有独立性--原有的第一位关系而又能使生命的含义在其个体上照样存在。这就是说:这个历时四万年之久的历程显然不可能是一个同化过程所含的能量所能表现得出的,它显然是潜在于它体内的无数个异一同化循复过程--无数个世代表现的结果。这说明了,新陈代谢的含义在减数分裂的第一位关系的台阶上由体外表现于体内,这一含义的焕然一新的表现带来的就是如岛土水松那样的生命历程的无限性在个体单位上的表现的情形。

十二 进化历程上左右对称性状的趋向

     机体进化历程上的低级到高级的趋向上显示其结构的性状形态由辐射对称到左右对称的进化趋向。这种趋向不但表现在具个体整体结构的含义上,而且表现在由宏而微的各种层级的内部结构的含义上。可以说DNA结构的对称牲就是这种对称性质的某一台阶初级基础。当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其核苷酸排列顺序性即"遇传密码"有变之时,其相应的等位基因就会有变--其对应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其对称性质也要发生新的调整。当机体的某一侧有一癌细胞病变,则不仅说明了它的外部的看得见的宏观性状的对称性遭到"破坏",而且说明了它的上级"机关"--主宰它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某种层级的对称性遭到"破坏"。不言而喻,对这种"破坏"的契机的认识自然是应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去看的。其内因作用的含义对于高等动物的人类来说尤其如此。在这里,对称性的干扰与其说是来源于外因被动的"破坏",不如说是来源于内因主动的"变革"。外因破坏的含义在任何时候也只是表现为低等的简单的外伤或"内伤"(如所谓"伤寒"之类),而不会表现为高等的癌细胞出没。"破坏"一词在这儿与对称性连系起来虽然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但它却并不失去它在这儿所存在的简单导引的作用--即外因和内团相互反溃作用的角色。在这里,神经中枢系统的某种固有的对称性平衡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后因其对称性失调而导致了它主宰的"下属"单位的对称性的相应的失调,而这忡失调也就因其原有能量比例关系的变化而同时导致出了机体原有的对称性上的无常的差异。不言而喻,癌细胞的出没就是这种无常差异的具体表现。从这点看来,离了左右对称平衡失调含义,癌纲胞的出没就无从谈起。从机体的"地理"位置上来看,癌细胞都出现在能量线路交叉的种种穴位上,这种具有能量焦点性质的穴位也就是机体种种对称性关系尤其是左右对称关系的具体表现。癌细胞的出现及转移在表面上显然表现为对这种对称关系的"破坏"。而实质则表现为其中枢系统左右对称关系的某种程度的微弱的"变革"。在一切对称关系上,左右对称是最高级的。它的力度性最强"感觉"性最灵敏。在机体进化的历程上。几乎所有所谓"病变"的含义都是伴随着机体左右对称性质的形成而才出现的。或者说它们出现的几率与机体进化趋向的含义--左右对称性的水平的含义成正相关关系一愈加高级而愈加多"病"。可以看出,在倾向于低级的辐射对称的机体上很少有何疾病出现,而且也几乎绝无癌症可言。


    左右对称的含义不仅在进化历程上贡献出了高等动物的两眼、两耳......的高级性状的视听器官,而且也主宰了其之躯干整体上的性状特点。而尾巴--由于它和进化的左右对称的高级趋向的含义相抵触而在它的历史使命完成之后便从这一历程上无声无息的消失了。此外,表现在这一历程原始阶段的其它许多性状特征--诸如苍蝇的单、复眼,海星的辐射腕……等等,也无疑都将因其与这一含义的抵触而备受淘汰。除非它们能够驻足不前的抗拒进化的趋向--抗拒自然界的铁的规律。如果说神秘的UFO上有某种高级的智慧生物,那么它的生物学性状特性也必定是左右对称的。


     由于癌细胞的任意"肆虐"在人体上带来的危害而使人们长期以来对它形成了短视的观念。这一短视观念不仅在医疗实践上导演出了一幕幕"追杀"癌细胞的悲剧,而且产生了许多不应有的受惊若恐的拒斥心理:因怕皮肤癌而拒绝晒太阳,因怕胃癌而拒吃酸辣苦咸,因怕脂肪癌而揭力减肥......总之,对于带有新鲜活力新鲜血液的外来因素一律拒之门外,并以为这样就能维持其古典性的永恒不变的特征。然而机体的进化趋向却并不会因这种"反动措施"而停止脚步。这种非疏导而堵塞的态度尤如禹鲧治水,其成败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注)

 
     社会的进化变迁使人们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于生物机体的进化也同样亦然。看来,我们无疑还是应该站在促进派的立场上,对于任何远异能量因素的到来都应该持之以欢迎的态度,因为这些远异能量形态的转嫁势必将使机体进化历程的水平再上新台阶。虽然在这种转嫁到转化的过程中机体因对其进化的"度"性的适应过程会产生一些所谓"病态"的牺牲的代价,但是只要有一得当的意念或药物器械导引的存在,这种自发盲目性的牺牲绝非是不可避免的。像社会变革会带来社会进化一样,机体的"变革"也只会带来机体的进化。一切所谓"病态"都只是机体进化过程中在时问快慢及空间特性上的非常规性的"度性"表现。只要把握这种"度性"特征,也就会使盲目自发的"病变"式的"有觉进化"之一的"痛觉进化"变为自为自然的"无觉进化"了。
即然癌细胞的出现是因其能量的非常规性聚集造成的,那么它的存在也无疑将会因这种聚集的疏散而消失。其疏散的方式即可以表现在全身整体性的体育活动上,也可以表现在药物作用及整体性的理疗方法上。另外,气功、特功上的意念的方式则无疑是在预示和体现着机体的性状由初级原始自发性质在向着高级有目的的自为性质进化演变的一个必经的不可回避的途径和方向。所谓"治疗",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就表现为对其机体原有进化的"度性"上出现的"反常"之反常--即用新的反常的外因和内因手段去抵消或消除旧的"反常"性变化在机体上带来的"反常"性遗迹。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人们摘去了对癌症认识上的短视眼镜之后,其在医疗实践上无疑将会找到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办法。一叶可以知秋也可以知春。癌细胞的出没不是意味着人类生命的秋天,它的内在的含义无疑是在展示着这一生命进化历程上的无比绮丽美好的春天的来临。


   [(注):中国古代故事:相传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有一个名子叫鲧的人一生用堵塞的办法治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接替父业,他改用疏导的办法来治,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十三 能量在机体上的具体表现

    机体原有的第一位关系的配子双方的贯穿于机体整个一生--机体生命的整个有限历程上的同化过程的能量,在从主导的角度上维持着整个机体全部细胞有丝分裂的正常速度。那么癌细胞部位超常的细胞分裂现象--超常的"链式分裂"速度的额外能量是缘何而来?


    可以看出,机体上肿瘤出没现象的本质就是一种不彻底牲的减数分裂带来的性细胞或类性细胞的"异-同化涟漪"的能量骚扰的表现。通常现象告诉我们,减数分裂的异化过程所储存的能量是大大超过有丝分裂异化过程所贮存的能量的。可以看出,仅仅是一个细胞(合子)--两个配于所包含的能量底蕴就足以提供一个新的个体整整一生的细胞的有丝分裂--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的"诱导能量"的需求。那么可以设想,如果机体上的某处因能量的异常聚集而导致了那怕是一个细胞的减数分裂迹象的出现,那么这个分裂双方在原位上的重新同化过程所带来的这一份超常的能量也就足以"伴演"这一部位细胞"链式分裂"从而组织增生的超常速度得以体现的"诱导能量"的幕后角色了。这份"诱导能量"也就是这一部位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独立性异常发展的根源。也就是说,这个细胞的减数分裂带来的同化过程在整个机体上构成的新的第一位关系--新的"中央",其在独立性上与机体原来的"中央"大相竟庭,以至于给机体整体的新陈代谢的协调性上带来紊乱,从而也就表现为"癌症"的出现。


     来源于减数分裂之后的同化过程的"诱导能量"即然能够在机体的局部促成其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癌症"的出现,那么这份能量对机体整个健康水平而言无疑是有相互反馈的影响的。机体明显的发热发疼的不适感就是这份额外能量带来的结果。也就是说,额外的能量带来了机体原有的新陈代谢的正常速度--正常的"度性"上的变化,由于这种反常的"度性"变化对机体整体新陈代谢过程的反常性影响,因而机体便呈现出一种因能量过多而来的新谓"病态"的感觉。


     似乎能量这个极为宝贵的东西在机体上不仅会因为它的过于缺少而会引起"病态",而且它的过于富集也同样会引起"病态"。可以看出,机体进化的"最佳度性"是有它固有的特色的,过快或过慢均会影响这个"最佳尺度"或"最佳频段"的表现。不用说,这种频段的固有尺度显然是因机体的个体特征而异的。现在,我们纵览机体上的一切因背离其新陈代谢的"最佳度性频段尺度"而来的种种"病症"情形,究其原因,无非都是在于"能量贫寂"与"能量富集"这两个远离"最佳尺度"范围之外的方面。


      能量的地位在自然界和生物机体上永远是高高在上而首屈一指的。生物机体的欣欣向荣的盎然生机其所以会表现出枯萎,机体生命的含义其所以具有可怜的有限性--可怜的"寿命"的限制,其最终原因无非还是由于其能源沽竭之固。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因减数分裂的异化和同化过程而来的能量的淙棕源泉,对于我们是喜是忧?还是喜忧参半?人们对它其所以忧显然是由于它带来了使人恍恍不安的"癌症",而对它之喜则是由于它给人们展示了机体上新能源的希望之光。在这里,难能可贵的是,这个能源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机体自身。看来,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人们有没有本领去控制这个能源淙淙外流的"链式反应"的速度而使它的释能快慢符合于机体新陈代谢的"度性"的"最佳频段尺度"的要求。


      二十世纪的"控制论"的概念历来在原子世界的国防科学上呈能呈强,而现在,也是它在生命科学领域里一试身手的时候了。不过这一"控制"的特征将是心理与物理--精神与物质的综合性表现。不得而知,它是否能将使人们喜忧参半的机体自身自古以来就潜在的能源忧的一面取掉,而带给人类以纯碎的喜呢?无数个世纪以来,人门企求永生,想往永生。其能源何处而在?千里思索,万里惆怅,"众里寻它千百度",现在,"蓦然回首",原来它却在人们自己的口袋里--如果我们把机体上的一个细胞比作口袋的话。

十四 个体生命的永生之路

     一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之后的同化过程表现的能量究竟是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表面上看来。这种表现在除过它的不良迹象即在机体上带来的不期而止的"癌症"之后,就是它的原有配对合子的可敬可亲的与其机体一生胜负兴衰变化息息相关的在其一生缓慢释放其能量的"原子反应粒"的作用了。现在,如何驱驾在机体上出现的"癌细胞"这个额外的新的"原子反应粒",使它的反应速度不仅能够顺从的随心所欲的提供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诱导能量",而且不破坏机体自身的独立性--或者说原有的第一位关系的存在?或者说使它的似有似无的癌性能源即能提供其第一位关系的美好能量,而又不引起异常的细胞增生--从而能够达到真正的"以病养身"的目的。可以看出,对于维持生命而言,"开发"这个新的第一位关系的"诱导能源"或"主导能源",较之"开发"其具第二位关系的能源--从外界进入的所谓"食物"的营养能源,其意义要深远得多,还是用一个不恰切的比喻来说:第一位关系的主导或诱导能量的作用就像一年四季里季节的气温基础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自然界万物的生机表现或则欣欣向荣,或则凋谢零落。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一"主导能源"的存在,其之第二位关系的能源的含义才能籍以表现得出。在这里可以看出,机体进化历程上的癌症的出现一方面给人们平添了许多无端的烦恼,另一方面却又像"启明星"一样启迪了个体生命的无限历程上的"新"能源的存在之处。


     不难设想,即然一个细胞的减数分裂而来的异--同化循复所提供的"诱导能量"足足可以维持一个"世代"性的个体一生的生命历程,那么旷达几十年之久的细胞的"次/个"性减数分裂台阶的异--同化循复在其个体上的能量衔接,无疑将会给这个个体的生命历程上付于新的无限性质的含义,无疑将会使人们不再去羡慕那些生存了几千几万年的松、杉之类,无疑将能使人们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运。未来的生命科学的"控制论"的身手在生物领域的新的天地里无疑是大有作为的。在这一能量杠杆的控制下,机体因能量富集而来的忧的一面将会烟消云散,而"癌症"作为人类生命历程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启明星"的报晓作用,也将会随着进化历程的发展而会愈明显的表现出来。


后记: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上论证了人类个体生命历程无限延续--永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为这方面的研究指明了一个完全新颖的方向和途径。

Postscript:
This paper philosophicaly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limitless continuity of the individual life process - immortality.This paper offer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life phenomena.


编辑同仁: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上的讨论,它的付之实践还远非少数人单枪匹马所能胜任。本文的发表旨在企于在世界范围内寻求知音,以为所关心的问题的作出共同的努力。
作者,1999.2.15

Dear Editors:
The 21st century belongs to life sciences.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atter theoretically. Its detailed study is beyond what any one person can accomplish.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paper is for finding the people who hold the same beliefs and try to investigate further with the goal of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wide research of life sciences.

Author
Feb,1999

通信地址: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南段6号西安工程学院 青年教师公寓楼311号 刘治全 转夏霆
邮编:710054 电话:029-5585305 传呼:3261111呼6645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