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树的寄生植物:第二章 儿童保健 第四节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保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25:41

总论

第二章  儿童保健

第四节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保健

一、幼儿期保健
 

进入幼儿期,小儿的体格增长较前缓慢,但智能发育明显加快,由于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乐于模仿,是社会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启发童蒙、促进幼儿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

一、饮食调养

幼儿期处于以乳食为主转变为以普通饮食为主的时期。此期乳牙逐渐出齐,但咀嚼功能仍差,脾胃功能仍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小儿病源方论·养子真诀·养子调摄》说:“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根据个体差异,酌情给予豆浆、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要训练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及行为习惯,按时、定量进餐,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起居活动

幼儿1~1.5岁学会走路,2岁以后能够跑、跳、爬高。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逐步学会玩玩具、做游戏。幼儿学步时既要由成人牵扶,防止跌跤,又要给幼儿保留一定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其动作发育。幼儿好奇心强,乐于模仿,要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通过对话、游戏、讲故事、唱歌等促进幼儿语言发育与大运动能力的发展。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睡眠时间从14h渐减至12h,以夜间睡觉为主,日间午休1.5~2.5h。1岁后让孩子坐盆排尿,1.5岁不兜尿布,夜间按时唤醒小儿小便,使其早日养成自我排便的习惯。2岁开始培养其睡前及晨起漱口刷牙,以保护牙齿,预防龋齿。

三、疾病预防

幼儿生活范围扩大,户外活动多,患外感病机会增加;断乳后食物种类转换,脾胃功能仍薄弱,又易致吐泻疳证等病证。所以,幼儿要防外感、慎起居、调饮食、讲卫生,继续按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才能减少发病。由于该期小儿已经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且好奇心强,凡事都喜欢探个究竟,故还应注意防止异物吸入、烧烫伤、触电、外伤、中毒、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学龄前期保健
 

学龄前期儿童智力发展快、独立活动范围大,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适时地进行学前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为接受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同时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一、体格锻炼

学龄前期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要充分利用室内外活动场所和各种活动设备,安排适合该年龄特点的锻炼项目,如跳绳、跳舞、踢毽子、做保健操(图23)等,以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小儿体质。并在游戏和锻炼中学习遵守规则和与人交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二、早期教育

学龄前期儿童好学好问,家长与保育人员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借以开发其潜能。要按照小儿的智能发育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想象与思维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明代医家万全曾提出了“遇物则教之”的学习方法,《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四》说:“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亵慢之习勿作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退避也;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类,遇物则教之,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数目,或教以方隅,或教以岁月时日之类。如此,则不但无疾,而知识亦早矣。”但要注意不能强迫孩子过早地接受正规的文化学习,违背早期教育的规律,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三、疾病预防

学龄前期小儿体质增强,发病率下降,但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如肾炎、风湿病、过敏性紫癜等增多。所以要利用孩子体质增强的时机,尽可能清除原有病灶,防止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要调摄寒温、调节饮食、避免意外、讲究卫生。每年要进行1~2次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继续监测生长发育,筛查与矫治近视、龋齿、缺铁性贫血、寄生虫等常见疾病。
 三、学龄期保健 

学龄期小儿的体格仍在稳步增长,乳牙依次更换为恒牙,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智能发育更为成熟,求知欲强,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时期。此期的主要任务是:保障身心健康,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发展

学龄期儿童处于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家长和教师既不能娇生惯养、姑息放纵,也不能操之过急、打骂逼迫,要通过言教身教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健康地发展。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目标远大、道德高尚、有责任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自强自重的优良品质。要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图2-4),保证膳食营养及充足的睡眠时间,不断增强孩子的体质与毅力。同时要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建立起履行义务和完成任务的责任感。

二、疾病预防

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进一步降低,但须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端正坐、立、行姿势,养成餐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进食的习惯,防治此期的好发疾病,如哮喘、风湿热、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防止和矫治中小学生“六病”(龋齿、近视、沙眼、寄生虫、贫血、营养不良)。同时注意情绪和行为的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学习并遵守交通规则,防范精神行为障碍、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  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时期,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生殖系统的发育渐趋成熟,生理、心理变化大,是人生进入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于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生理保健

青春期体格发育第二次增快,身高及体重迅速增长,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消耗大,必须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以满足成长的需求。这一时期,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第二性征显现,女孩乳房隆起,月经来潮;男孩喉结显现,胡须长出,发生遗精等。一方面要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并从容应对身体的正常生理变化;另一方面要防治这一时期的好发疾病,如女孩常见的良性甲状腺肿大、月经不调、痛经等。同时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和必要的锻炼,劳逸结合,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心理保健

青春期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同时,生理方面的不断变化可能造成心理不安或易于冲动,环境改变、接触社会面增多也会带来适应社会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其心理、精神方面的特点,加强教育与引导,使之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哪些变化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避免过分紧张;认识社会,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发展成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