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琳娜 02.28:<<社会学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53:26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学的想像力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像力?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指出,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只能变得知晓他所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理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像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性困扰,公众不再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吉登斯在谈到社会学的想像力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喝咖啡的例子。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社会学能够对它说什么呢?
首先,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作为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有时候,与喝咖啡相关的仪式比喝这一消费活动更为重要。
举例来说,早上喝咖啡在许多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在白天,人们常常是与其他人一起喝咖啡,此时,喝咖啡就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仪式了。喝咖啡与社会交往,就成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咖啡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是一种毒品,对大脑有刺激作用,许多人喝咖啡就是为了提神,熬过自己难熬的时光。但人们并不把嗜好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但是,如果你只是要咖啡因(也就是吸毒),情况就不是了,大多数社会并不容许人们吸毒。不过,也有社会容许消费大麻甚至可卡因,却反对消费咖啡。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社会学家有兴趣探讨的问题。
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咖啡原产地大多数是贫穷国家,而消费地大多数是一些富裕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值的商品,是许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咖啡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为许多人提供就业机会,也为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由于现代社会没有一个社会能够置身于世外桃源中,研究这种全球化的贸易,也是社会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四,正因为如此,咖啡也变成了一种政治。由于咖啡的种植十分普及,变得“品牌化”了,而喝什么样的咖啡就变成了消费者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譬如纯天然的咖啡,无咖啡因的咖啡等,也可到特色咖啡厅,也可到“星巴克”连锁店。对于这样的现象,社会学家也有兴趣,譬如是什么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等。
第五,喝一杯咖啡的行为隐含了某种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与人们熟悉的茶、白糖一样,咖啡成为一般消费品,也只是18世纪晚期以后的事。虽然咖啡源于中东,西方人对咖啡的消费是殖民扩张时期才开始的,那么西方人到底怎样看待咖啡?过去与今天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咖啡与世界贸易的发展不怎样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总之,社会学的想像力使我们看到,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学的现象。

第二节 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在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社会学已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学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许多理论和流派;二是社会学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本章将简要地介绍社会学的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使大家能够把握社会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社会学的基本性质。

社会学”一词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年)首创。“社会学”在法语为sociologie,它的前半部分socio来自拉丁语societas,意为社会,后半部分logie来自拉丁语logos,意为概念、学说、学问,两部分合在一起,词源学上的意义是关于社会的学说。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收出版社1991出版,第1页)


1838
年10月,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出版。他在书中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并提出要建立社会学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


孔德创建社会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填补学科的空白。他认为,宇宙现象可分为5种: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前4种现象已有专门的学科研究,只有社会现象还没有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由此可见,孔德所要建立的社会学是包罗各种社会科学的总称,是社会科学的代名词。

填补学科空白并不是孔德创建社会学的根本目的。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探寻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一门科学解释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阶段。

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国的努力下,社会学的“本土化”工作发展迅速,社会学这一学科已在世界各国扎根、成长。19世纪末社会学传入我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在古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也不需要社会学社会学是社会生活复杂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尖锐化的产物。
1.社会变革
社会学产生的19世纪30、40年代,是欧洲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18世纪前后,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大革命席卷欧美,使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法、美、德等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巨大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改变了面貌,使社会迈向了现代化之路;大机器生产方式取代了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摧跨了,社会生产、生活走向社会化,众多的、庞大的社会组织纷纷出现,行会瓦解了,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工业化带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为获取原料和产品市场而进行的贸易竞争和掠夺往往带有国际性质,封建割据的闭塞状态被打破了;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伴随着城市文明的推进,也产生了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住房拥挤、环境污染、工厂噪音、人际关系表面化、匿名化、复杂化……科学的昌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活动日益渗透到各个社会生活领域,宗教组织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神秘性、神圣性、对人和思想的绝对控制性,社会走向世俗化;社会的财富和资本从封建贵族转移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矛盾、对立更加明显、尖锐;资本主义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敌对,在人们的行为中充满了尔虞我诈、利己主义。面对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动,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有一种理论,帮助他们揭示社会奥秘,认识自己的命运,寻找摆脱枷锁的途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有一种理论,能够对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给予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当时的社会思想家们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要,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以不同的角度探寻社会的规律。社会学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2.自然科学的发展
社会学的产生除了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有关,还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开始繁荣起来,15世纪下半叶,欧洲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到17世纪形成了一场科学革命。随着近代理性实验科学的兴起,以力学和生物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地质学、化学、生理学也有重大突破,到了18世纪和19世纪前期,自然科学取得3项重大成果,这就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以及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自然科学的这—切成就几乎都是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与科学实验取得的。这启发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家:能否用自然科学的精确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正是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它们有可能摆脱原来的理论思辨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模式,朝着经验研究的方向发展。
以A·斯密和D·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他的学生、社会学创始人孔德也努力尝试运用数学、物理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这些探索为社会学这门研究具体社会规律的学科的产生奠定了方法基础。

3.社会调查的兴起
社会学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调查的兴起。
社会学对社会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与社会调查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学要研究具体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就必须进行实际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社会学实际研究的前提。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既为社会学的实际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和数据,也给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课题,还推动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社会学进行社会调查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数学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事实。这种社会调查最早开始于17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扩展,需要对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调查,随着城市化,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提出了对城市社会生活进行科学管理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经济统计、人口统计,以及被称为“政治数学”的对社会政治状况的调查统计。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调查更为普遍并出现了专题调查。如人口普查、农业资源普查、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关的制造业、公共行政、公共健康、教育体系、消费状况、财富水平、住房、赤贫、工资、童工、死亡原因、自杀、犯罪等方面的调查。进行这些调查工作的,不但有政府、团体,还有个人。
在运用数学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统计分析方面,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莱亿·A·Quetelet 1796—1874)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公认为经验社会学的奠基人。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凯特莱就探索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社会现象的可能性。他认为,社会学成为精确科学的希望就在于运用数学的能力。凯特莱以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人口以及其他社会现象进行实际调查研究的思想,极大地振奋了孔德,对他创建社会学及后来的社会学研究都产生极大影响。
社会学产生前,比较有影响的社会调查,如,英国伊顿爵士(Siv Frederick Morton Eden)在1794----1795年通货膨胀以后对贫民的人数和境况所作的调查。此项调查结果于1797年以3卷本的《贫民的状况》公诸于世。他访问了许多教区的牧师,收集了教区报告材料。调查的内容涉及人口的规模、付税房屋的数目、主要的制造行业及其有代表性的工资收入情况、农场的租金、食品的价格、贫民的数目以及教区济贫院状况。这些调查材料既有具体的情况,也有详细的数字。他还提供了43份纺织工、矿工、泥瓦工以及其他工人的详细家庭预算。这种调查家务预算的方法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基础。

二、社会学产生的理论渊源
社会学的产生还有一定的思想渊源。
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的理论体系,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诸如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或者说它是以社会哲学的形式而存在的。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欧洲出现,经历了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开始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社会哲学思想代表着各个不同阶层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这方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智者派具有典型的意义。
(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关于社会思想的代表作有《国家篇》和《法律篇》。他在《国家篇》中提出了建立“理想国”的政治主张,其矛头指向当时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他认为,社会应有三个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是: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他们各有不同的社会职责。哲学王是负责社会管理的统治阶级,武士的任务是保卫国家的安全,他们是社会的上等阶级。至于说作为下等阶级的劳动者,他们的任务当然是用自己的生产劳动养活上等阶级。柏拉图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是指具有平民地位的手工业者和农民,不包括被认为是“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按照柏拉图的观点,上等阶级没有私人财产,也没有家庭。结婚、生育和扶养子女是下等阶级即平民的事情。国家应关心平民的教育,并负责调节他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柏拉图在《法律篇》里已不再提及他的三个等级的社会主张,而强调在各个家庭之间进行平分土地的重要性。
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即理想社会的构想,并不意味着他不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恰恰相反,正由于他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才提出了建立“理想国”的政治要求。柏拉图在社会思想史上的贡献在于:他首先发现了社会分工这个事实,并指出了它对社会和人们的意义,以及由于经济的不平等所造成的某种类型的阶级斗争。他在《政治篇》中写到:
“每个国家中都存在着两个国家:一个是穷国,一个是富国,他们是纷争的根源。”柏拉图还指出了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的意义,以及地理因素、教育和社会意识,特别是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64~322)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在关于社会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他比他的老师要现实得多。他没有沉醉于“理想国”的幻想,而是致力于揭示现实社会的规律。他不相信有绝对完善的国家或社会的存在,但他认为使现有的国家或社会变得相对好一些是可能的。在谈及社会结构时,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是由最富有阶级、最贫困阶级和处于二者之间的中等阶级组成的。富有阶级的统治导致贵族政治,最贫穷阶级的得势导致民主政治。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级掌权最好,因为它是一个国家中人数最多的阶级,它能抑制上述两个阶级的对立,保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他的观点是既反对贵族统治,也不赞成民主政治,而主张建立共和政体。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探讨了社会革命理论,指出革命产生于社会不同阶级之间斗争的观点,而且指出政治制度是由社会生产方式,阶级差别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引起的。同时他还研究了地理因素,首先是气候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以此解释民族问的差别。他还看到了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家庭,村落、城市乃至国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经济领域里,他第一个区分了产品的应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此外,他还断言:人是社会动物,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
如果说在思维方式或方法论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亚氏擅长于思辨和在事先制定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演绎,而柏拉图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倾向于经验的观察和在观察所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亚里士多德曾分派自己的学生收集希腊各城邦国的法规有158条之多,据此他对相应的社会和国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描述。正是由于他的功劳,使一部分古希腊法得以流传至今。
(3)智者派(公元前5世纪) 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繁荣时代出现的一批职业教育家和哲学家。他们并不是建立在统一学说的基础上的思想派别,而是由于自称能给人以智慧以及和教会人们在辩论中取胜的技巧和方法而得名。
智者派最先发展了关于社会起源的契约理论。这个理论从本质上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社会动物的学说,认为人类最早生活在“自然状态”下,在自然状态下的个人享有最充分的自由,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人与人之间处于无休止的相互战争之中。这种战争状态使个人的安全和财产都得不到保证,为了结束彼此战争,人们同意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遵守一定的法则,组成社会,共同生活。
2.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
随着奴隶制度的灭亡,封建制度的确立,西方社会进入中世纪时期。这一时期可以说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没有取得多少有意义的实质性的进展,这是由于宗教神学统治和垄断的结果。在这一时期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伊本·哈尔顿所作的贡献。
伊本·哈尔顿(1332~1406)是一位多产的阿拉伯著述家,穆斯林人民历史的撰写者。他在《绪论篇》里,阐述了关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观点。他认为历史学的任务不应是简单地描述历史事件,而应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任何社会现象的变化和运动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上的一切都具有自己的开始,发展和结束,一种现象的灭亡,导致另一种现象的出现,世间的万物就是这样永恒不息地变动着。
伊本·哈尔顿认为各个社会和民族间的不同,是由于生物和地理的因素所造成的,特别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同的结果。正是由于他强调用生产方式作为解释社会性质的基础,有人推崇他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先驱。在谈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时,他认为一致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一致的反映,同时一致的社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模仿和同化的结果。伊本·哈尔顿不仅看到社会有一致的方面,同时也看到社会中存在的对立和不和。他认为自私和仇恨是社会对立的根源,社会中的斗争和战争都是由于自私和仇恨引起的,国家衰亡的原因是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腐化堕落。
伊本·哈尔顿还注意到了劳动分工。他认为只有进行劳动分工才能保证人们的社会生活,而劳动分工的结果形成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他从劳动分工这一事实出发,推论出了交换的必要,又由交换和供需关系推论出了商品的价格。
伊本·哈尔顿认为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和一成不变的,他把社会看作历史发展的过程。他指出,人们最早生活在部落里,只是后来才建立了国家。国家在伊本·哈尔顿的眼里是某种类型的有机体,这种有机体也是遵循着既有生又有死的一般规律。伊本·哈尔顿认为国家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人们的经济生活也是历史形成和变化的。最初,人们过着游牧的生活,不断迁移,后来才转入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直至最后才出现了城市,发展了城市经济和生活。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标志的人类历史新时期开始以来,一扫过去长期的愚昧和黑暗,迎来了科学的明媚春天。在新时期里,出现了一大批有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们的业绩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发展,并为最终实现由社会哲学向社会学的过渡,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1)马基雅弗利(1469~1527)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马基雅弗利(1469~1527),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君主论》一书中,描述了在各种卑鄙动机和不道德的思想驱使和怂恿下的人们进行的令人发指的争权夺利的斗争情景。同时他也看到了现实社会中阶级的冲突和对立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他写道“因为在每个城邦里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向:人民不想让达官贵人统治他们和压迫他们,而达官贵人硬是要这样做,由于这种对立的行为,于是在城邦里就出现了这样三种结果中的一种情况:或是霸主政权,或是民主政治,或是不法统治。”
(2)博丹(1530~1596)继马基雅弗利之后,对社会学思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人物是法国著作家博丹(1530~1596)。他在《共和六书》里,讨论了社会的起源和国家的诞生。博丹认为,社会最初起源于家庭,家庭不断扩大和发展,最后形成了社会。在博丹看来,社会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为了从事手工业,商业,礼仪等类似活动而组织起来的众多小群体结合而成,因为大家都看到合作带来的好处。如果说社会是这样和平地产生,那么国家的形成,在博丹看来,完全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是一个群体征服另一个群体的结果。
此外,博丹还详细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地理气候因素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出:北方人身体强健,而性格粗野,南方人聪明,有教养,但身体虚弱,地处南北之间气候温和地带的人们兼有上述两者的优点。
(3)社会契约论(16世纪--18世纪)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末,在欧洲社会和政治思想中社会契约论成为流行和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理论。社会契约论主要是在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反对封建统治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社会契约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之秉性是天生自由的,世上的人们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用社会契约的形式来解释社会的产生和国家权力的本质。
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1588~1670),洛克
(1632~1704),卢梭(1712~1778)。在解释社会发展问题上,霍布斯和卢梭的不同之点在于,霍布斯认为,社会形成之前的“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局面。而卢梭则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之间并没有出现普遍不和彼此对立的局面,而是一派友好相处的和平景象。霍布斯和卢梭在这一问题上的严重分歧,表现为他们对于人之本性的不同认识。前者认为人之本性是自私和丑恶的,是社会使人去掉,劣根,变得高尚,后者认为人之本性是至善至美,相反是社会使人变坏。

在新时期里,除了社会契约论这一主要思想潮流之外,也还有另外一些思想家,他们程度不同的基于丰富的观察材料提出了较为准确的关于社会的看法。这些人是维科、孟德斯鸠以及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在17世纪,特别是18世纪,今天称之为人种学和人种史以及社会纪实(对偏远落后地区原始部落人群的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发展,也要求对一系列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认真观察和了解。
维科(1668—1744)是继中世纪的伊本·哈尔顿之后第一个试图制定关于社会发展一般理论即历史哲学的意大利人。他抛弃了社会契约论的理论,认为人就其本性来说是社会性的。他在《新科学》一书中提出了作为历史一般规律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的理论。维科所说的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是: 1.神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上神是历史的主宰,2.英雄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军事贵族居于统治地位,3.人本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人们都享受着民主制度和平等权力。维科是历史循环论或周期运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上述三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和周期性地反复。不过这种循环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沿着螺旋形式的上升路线进行。
孟德斯鸠(168941755)是著名的法国政治哲学家,对早期的人类地理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研究。他在1748年写成的《论法的精神》一书成为政治理论史和法学史上的一部名著。在这部名著中,他提出了基于道德、荣誉和恐怖进行政体分类的三项原则。认为共和政体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君主政权是建立在荣誉.基础上,而专制统治则是建立在恐怖行动上。他还提出了政权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的思想,认为这三种权力应当分立、相互制约。他认为气候影响人体结构,通过人体结构影响人对社会的看法,所以地理气候与政治不是无关的,立法的责任就在于要减少和消除这种影响。不过,孟德斯鸠已经注意到除气候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如法律、宗教等)对政治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随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增大。另外,他还提出必须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应对社会整体及其各种现象进行具体研究的思想。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收集当时欧洲各种社会现象统计资料的尝试,特别是关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变化的情况。在此之前,人们一般不认为在这些现象里面有什么规律可循,但统计资料表明,人口数量的变化,如人口的出生、死亡,结婚,疾病,以及经济领域里的生产,消费,出口、进口、失业等等,都是服从于一定规则,不是杂乱无章的。以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科学和以经济现象为其研究内容的政治经济学,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
(4)马尔萨斯(1766~1884)是当时英国的经济学家,是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先驱。他在1798年匿名发表的《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人口增长趋势快于生产增长的理论,认为如果不对人口采取有效控制,任其自然增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饥饿,战争和疾病。
(5)重农学派
政治经济学在18世纪的法国和英国最先得到发展。这一时期内形成了法国的重农学派和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派两大派别。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是路易十五的宫廷御医魁奈(1694~t774).他在1758年发表了名为《经济表》的著作,最先用图表描绘了整个经济体系,从此闻名。魁奈坚信自然法则学说,认为在经济领域里自由放任就是遵从自然法则的表现。这一学派后来之所以得名为重农学派,是因为集合在魁奈旗帜下的思想家们反对重商主义政策和理论,认为土地或农业才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在他们看来,其他生产形式只是将农产品改变为可供消费的形式,并不创造超过生产费用的净剩余。因此,他们把非农业的工人统统看成是非生产阶级。由此不难看出,重农学派对于经济现象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
(6)古典经济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以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为代表。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了货币、利润、地租和工资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资本家、工人、自耕农和佃农的存在。他们还指出了由于社会分工带来的专门化和人世间的不平等。他们与重农学派不同之点是,比较准确地研究了经济现象并确定了一系列的经济规律。
(7)弗格森(1723~1816)还有一位被称作“常识”哲学学派的苏格兰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弗格森(1723~1816)对社会思想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依据当时人种志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成果,在1769年发表了《市民社会史》一书,书中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的思想,这三个阶段是:未开化时期,野蛮时期和文明时期。
(8)空想社会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贫困的加深,导致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这一时期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1760—1825)被许多人推崇为社会学的先驱和奠基者,这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正是他最先提出使“社会哲学”置于科学体系之首,赋予它实证的性质,使其成为真正的科学。圣西门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那样是有规律的。

圣西门作为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社会改革家,对于社会的改造给予极大的关注。他把社会分成生产者和非生产者,生产者包括实业家和工人,非生产者系指封建地主贵族和国家官吏。他认为整个社会都是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上,因此生产在社会生活中应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一个社会里可以没有非生产阶级,但不可没有实业家阶级——资本家和工人。
圣西门象他的同代人一样。确信当时的欧洲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他认为这场危机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即工业制度的过渡引起的。克服这场危机需要采取与以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圣西门承认法国革命在克服这场危机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只限于破坏的性质。而圣西门认为,摆脱这场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对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但这种改造本身又取决于思想意识的转变。
圣西门关于阶级社会的发展经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最终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得到确认和发展。
(9)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于社会学的产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黑格尔强调所有社会现象都是历史形成和发展的观点,以及它们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都是非常可贵的。黑格尔继莱布尼茨及其他先辈之后明确区分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概念,从而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澄清了概念,提供了理论根据。
综上所述,社会学在19世纪上半叶得以产生和发展,不是某些人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长期存在的各种社会哲学思想演化的结果。在社会现实的推动和前人思想的启发下,在社会科学领域中逐渐形成了社会学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节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一、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社会学在自身发展中的地位:从“百科全书”到“剩余科学”
在认识社会学性质的时候,一般会认为,社会学就象社会一样,其性质不是万古不变的。确实,从孔德初创社会学时期,社会学是一门力图摆脱哲学的束缚,加入到自然科学行列中去的新成员,其成创立之后,随即开始它自身的分化过程。
纵观社会学的发展史,其地位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1)社会学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孔德认为,社会学就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张应该在自然界,特别是生物界中寻找社会变化的原因,并企图用纯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领域中的问题。这种观点的出现是因为那时还不存在真正的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严格说来,孔德提出的社会学的结构设想,是将社会学作为生物学的仿制品。
(2)社会学等于社会科学
既然社会学的概念出现在“社会科学”这一概念之前,既一开始同社会学并列的都是一些自然科学,并且社会学早期代表人物将整个社会现象视为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则初创时期的社会学实际上就是今天的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社会学等于社会科学。有人称之为“综合社会学”或“百科全书式的社会学”。此后,社会学就开始在社会科学的范围内分化与发展。
(3)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随着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发展,社会学开始成为众多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但在某种意义上,仍是一门地位较特殊的科学。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研究的范围仍比较广泛,往往是跨学科的,研究的课题(比如“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过程”往往带有全局性质。直到现在,社会学的这种特性,并没有完全消失。
(4)剩余社会科学
讥笑社会学的人曾为它造下了一个“剩余社会科学”的绰号,认为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之后,留在社会学领域里的只剩了些不太受人问津的,虽然也不是不重要的社会制度,比如家庭、婚姻、教育等的生育制度,以及宗教制度等。也就是说,社会学研究的只是其他学科不研究的问题。
(5)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及向新领域的扩充
今天,社会学有可能成为社会科学中的“普通一员”。在今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相互接近相互渗透的过程中,社会学的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性质,可能会逐渐增加。同时,社会学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这里面包括一般社会学和分支社会学的分化,理论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的分化等,新的分化又带来新的综合,带来社会学领域的新的扩充与发展。
2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与特点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①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讨论


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自社会学产生至今,始终争论不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首先要确定的内容,有无确定的研究对象,直接关系到这门学科的地位。每一门学科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研究对象的讨论过程。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讨论的不断深入,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日趋成熟。


第二,相对其他学科,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讨论的时间更长,意见更纷纭。这与社会学产生、发展的历史有关。孔德创立社会学时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学是社会现象的总论,是社会科学的代名词。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具体社会科学不断出现,社会学由“总论”地位降到同其他具体社会科学相同的地位,其原来的“势力范围”不断被这些学科“瓜分”,它的研究对象也变得模糊起来。


第三,社会是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社会学以什么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才能既把握社会系统的规律,又能与其他社会科学区别开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综合社会学史上有关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各种意见,我们提出四种最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以社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以社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是社会学史上的一大传统。孔德、斯宾塞是这一传统的先驱。他们的社会学研究都明显地表现出以社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特点。


构成孔德社会学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都是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在社会静力学部分,孔德论证说,一个社会的各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因此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在社会动力学部分,孔德把整个社会作为分析单位,力求揭示它们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变化和发展的。


斯宾塞更是明确表示社会学应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分析单位,研究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孔德、斯宾塞之后,许多社会学家都沿袭了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如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和英国社会学家E·A·韦斯特马克等就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德国社会学家c·齐美尔以社会形式为研究对象,美国社会学家T·N·卡维尔和蒲希等以社会进步为研究对象,美国社会学家A·w·斯莫尔以社会过程为研究对象,美国社会学家P·A·索罗金以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等等。


中国社会学史上,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者也不乏其人。如,严复认为社会学是研究治理社会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翰笙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认为,社会学如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中国社会学重建后,由费孝通教授主持和指导编写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一书也主张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


其二,以特殊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虽然将社会整体视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但已侧重于特殊领域和特殊对象。其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他称自己的社会学对象是社会事实。

其三,以个人及其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社会有机体转移到个人及其社会活动。马克斯·韦伯认为,人的行为应该成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应设法理解个人行为的主观意义。
其四,以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
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社会学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古典理论社会学让位给层出不穷的经验社会学和分支社会学。大量分支社会学的涌现,使有关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争论简单化了。正如当年迪尔凯姆所言“事实上,社会事实有多少种,社会科学有多少项目,社会学就有多少分支”。因而,也就有多少社会学的对象。这就是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已经从理论领域进入经验领域,进入了现实社会生活领域: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对象,以致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干脆把社会学称“管理社会生活的科学”“研究人类共同社会生活的科学”。
有分化必有综合。二战以来,社会学一直处于分化状态之中,因而普遍认为,新的综合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定义


如果我们细致分析第二种意见,会发现它们虽然以社会的某方面或某个单位为研究对象,但出发点仍然是社会整体,只不过社会学家按照各自对社会整体的性质特征和变化表现的理解不同,对社会整体的构造及演变规律探索的角度不同罢了。如迪尔凯姆就是通过社会事实研究社会整体,认识社会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


综上所述,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社会整体,由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整体,由各部分相互联系结合而成的社会整体,由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构成的社会整体。


社会学为什么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社会学自孔德创立以来,就一直是以探索社会构成和变动的具体规律,解决社会问题,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为目的和任务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和任务,社会学仅以社会中某一部分、某一特殊现象或某一基本单位为研究对象是不行的,因为社会是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系统,决定系统性质及运动规律的因素不仅有部分、要素的性质,而且有部分、要素结合的形式。此外,社会学以社会的某一部分、某一特殊现象或某一基本单位为研究对象,也不容易与其他专门社会学科划清界限。

根据以上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我们给社会学作这样的定义:社会学是对社会整体进行研究的科学,它通过研究社会整体及要素的相互关系、运动过程,认识其构成及变化、发展规律。

(2)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所独有的、不同于其他科学的特点有4个:整体性、综合性、以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为基本研究单位、实证性。
①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的出发点、目的是社会整体,即为了认识整体社会构成及运动的规律;还指研究方法上具有整体性。关于出发点、目的的整体性,我们在上一个问题作了研究,方法的整体性作进一步的说明。
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的整体性方法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研究社会的结构、制度、变动过程及变动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具体地研究社会的各个部分,如社会组织、社区,但对这些部分的研究不同于其他具体社会科学,仅局限于这部分的研究,而是研究这部分在整体社会及其变动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研究这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目的也是为了认识社会整体或从社会整体上把握某种社会现象。
②综合性
社会学以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为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研究具有综合性特点。综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研究视角的综合性。

在研究社会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孤立地看待,要注意从这些现象和问题与其他现象和问题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去认识。
它要求运用不同的方法,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既注意影响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不放过那些影响事物发展的非决定性因素。
例如,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现代化时,不仅注意研究经济现代化,而且重视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教育状况与观念意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所以,社会党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常常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即不仅积极利用相关的社会科学成果,而且注意吸收有关的自然科学成果,进行综合的广泛的研究。
第二,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法,而且非常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也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就使社会学研究具有方法上的明显的综合性,真正做到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结构分析与过程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③以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作为研究社会的基本单位
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和社会行为之所以被作为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单位,因为它们是构成社会、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基本要素。我们知道,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社会就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结合体。各种社会现象,小至个人的个性、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家庭生活,大至各种社团,组织、阶级、阶层、社区、国家、各种社会制度,都是以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为基本单位形成的。
正因为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构成了社会、社会中各种现象,所以,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社会中各种现象时,必须抓住其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通过研究它们的状况、特点,研究它们相互结合构成社会各个部分、社会整体的形式,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及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来认识社会的结构及变动、发展的规律。
④实证性
实证这一概念是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首先提出来的,它的本意是“确实的”,指知识来源于具体的经验研究。社会学虽然同其他学科一样离不开理论分析,但它的知识主要依靠对“社会事实”进行具体的经验研究所获得的。具体而言,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性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第一,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因果联系,可以被科学认识,也可以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运用数学的方法、统计学的方法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第二,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实际调查所获得资料基础上,而不依靠思辨的方法,进行抽象推理。
第三,社会学研究坚持理论的提出必须有事实作为根据,必须经充足的经验证据验证的原则。
第三,
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性以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为前提。


3.社会学研究的范围
(1)关于社会学研究范围的讨论
关于社会学研究范围问题,如在研究对象上众说纷纭一样,也没有一致的看法。下面,参照孙本文教授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所列举的意见,提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以社会学所探究的现象的性质为根据,把其研究范围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两部分。孔德是这一观点的首倡者和主要代表。
②以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为依据,把其研究范围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大类。美国社会学家沃德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认为,理论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原理原则,应用社会学研究如何应用这些原理原则改进社会。
③根据社会学研究的题材,把其研究范围分为一般社会学和特殊社会学(或称普通社会学和分科社会学)两大类。一般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的理论、社会知识和方法,特殊社会学则是应用社会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研究某一方面的现象。迪尔凯姆是这一意见的主要代表。分科社会学门类繁多,可以说社会学的研究触角可以伸向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分支社会学学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现代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已达100种以上,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分支,按一定标准可分为几类:
·对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的研究,如天文社会学、地理社会学、气候社会学、生态社会学、灾害社会学等。
·对社会的某
一特
定领域进行的社会学研究,形成了诸如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

·对社会的各种结构性单位进行的社会学研究,形成了诸如家庭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
·对社会某种
特定规范进行的社会学研究,形成了诸如民俗社会学、道德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等。

·对社会特定人群进行的社会学研究,如儿童
社会学、青年
社会学、中年社会学、老年社会学
、妇女社会学等。

·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的社会学研究,形成了诸如文化社会学、知识社会学、艺术社会学等。
这些分支社会学总体上属于社会学的应用
研究,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对各个社会特殊
领域进行研究的产物。

④根据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把其研究范围分为社会过程和社会产物。社会过程指社会上人们交互动作的过程,社会产物就是由此种社会过程所产生的事物。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持这一意见。
此外,还有依据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现象的规模,把其研究范围分为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前者侧重研究整体社会的结构、变迁,后者侧重研究个人及小群体中的具体社会关系和活动,等等。孙本文教授则根据其“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的定义,把社会学研究范围分为5个方面:①社会行为发生的要素问题;②社会行为的过程问题;③社会行为的组织问题;④社会行为的控制问题;⑤社会行为的变迁问题。
以上意见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学研究内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当代社会学研究的主题
综合当代社会学研究普遍涉及的内容,它的研究范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包括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个人的人格;各种群体,如家庭、民族、阶级;社区,如城市、村镇;社团和组织;人口;社会。
②社会制度,如,家庭和亲属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和法律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等。
③基本的社会过程,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动。如,社会的分化和分层、合作、调解、同化,社会冲突、社会交往、社会舆论、社会评价、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控制、社会整合、社会变迁等。
④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各项社会工作。
除以上4个方面,社会学研究的触手已经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其他学科发生交叉,形成了不少跨学科的分支社会学,如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医疗社会学等。这类跨学科的分支社会学的特点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多方面研究社会现象。
4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
社会学研究有层次之分,从而构成了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即理论方法的总体框架。
社会学研究体系包括3个层次:高层次为一般社会学,或称为普通社会学,研究整体社会的理论和方法;中间层次为特殊社会学,或称分科社会学;专门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某个方面与其他方面、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低层次为经验社会学研究,它运用一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及分科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具体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

二、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划清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接近学科的界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确定它在科学之林中的地位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需要划清界限的相近学科有3类:哲学;对人类、社会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对社会的某个领城进行研究的专门性社会科学。
1.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

没有好的哲学素养和哲学观点是绝对搞不好也学不好社会学的。社会学从根本上来说,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社会观和生活观,而这都有赖于哲学的帮助。一部好的哲学史,不但能提供很多有用的观点,也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社会生活的道理和知识,这些知识是其他任何知识所不能比拟的。
2.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对社会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不仅社会学,还有历史学、人类学等。社会学与它们的区别主要不在于研究对象和范围上,而在于研究的角度与方法上。
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社会整体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即任务不同。历史学注重研究过去,研究人类以往所经历的活动和事件,而社会学注重研究现在;历史学的任务是通过详细地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和进程进行精确的描述,而社会学则注重对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概括、分析和综合,注重分析各种事件的关系,从中揭示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
再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系看,两者的区别也主要反映在对社会整体研究的侧重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即任务以及方法特点上。人类学侧重研究社会中的人,研究人类的体质和文化,而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各个方面,研究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人类学通过对人类体质和文化的特征、类型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人类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而社会学则研究整体社会的变化、发展规律;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往往使用社区法,即置身于某个民族区域中,且多是落后的、长期处于殖民地状态下的原始部落或尚无文字的民族,通过直接观察、比较,研究这些缺乏历史记载的、相对稳定的民族文化,而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现象范围广泛,复杂多变,因此方法上较少使用观察法,而常常使用社会统计法进行大规模的调查。
3.社会学与专门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专门性社会科学,如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上的不同。社会学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而专门性社会科学则以社会整体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当然,社会学的研究也涉及社会的各个部分,但与专门性社会科学不同,不是局限于某一部分现象本身,而是侧重研究这一部分现象与其他现象的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如教育制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共同研究的内容,但社会学对教育制度的研究,不象教育学那样,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制度上,而是把目光聚焦于教育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上,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上,研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及社会整体的变化、发展对它的影响。

三、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社会学学科的性质及研究对象的特点,使它在科学发展、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功能。作为一门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社会学在科学、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提供有关社会的科学知识;提供认识社会的理论和方法;提供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学在科学、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使它在社会发展、人们社会生活中发挥这样的作用:
1.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指导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健康地生活
现代社会的生活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其主要特点是:①生活社会化。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大机器生产方式冲破了自然经济的屏围,使生产走向社会化。生产社会化推动着生活社会化,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化生活服务组织纷纷涌现。生活社会化不仅表现为社会化生活服务组织的大量涌现,而且表现为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加强。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合作关系使社会各方面联系加强了,联系的范围也扩大到整个地区、国家甚至世界各地。②社会生活变动速度加快。大机器生产方式的出现,要求在人数众多的生产部门,每个人的行为必须随机器的飞速运转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才能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某项工作。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时间观念发生改变,趋于精确化、统一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宇航技术的高速度,原子能的高效率,要求人们更精确地计算时间,并在精确的时间观念下统一行动。此外,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流通等领城中的不断变动以及激烈地竞争,使商品生产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紧迫感,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严格准确的时间观念。③社会生活多样化。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大量的新兴产业部门,也造成了生产多样化的物美价廉的产品的能力,使社会生产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也为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④社会生活复杂化。产业革命以后,在工业化的强劲推动下,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浪潮。人口集中的城市是个复杂的生活系统。同时,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专业化的社会组织。人们活动于各种社会组织中,人际交往频繁、多向,且不同场合以不同的身份出现,社会关系趋于复杂。复杂的生活系统、复杂的社会关系要求建立起各种规范、制度,以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
现代社会生活的这些特点要求人们必须了解社会,掌握在社会中生活的科学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社会学对社会整体及其各方面的研究可以为人们提供这方面的知识。正因为如此,当代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不但在大学,而且在中学、小学都开设了这门课程。
2.提供科学管理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学可以对社会发展的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通过社会学研究,可以确定影响社会发展的有关变量,确定各变量影响社会发展的程度,并通过模型把各变量影响社会发展的程度及途径表示出来,从而实现了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科学预测是制定科学的社会发展规划的前提。
(2)社会学可以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社会发展战略是指对社会整体长远发展的规划,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步骤和途径。现代社会的整体性、复杂性、多变性,要求必须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才能使政府各部门的决策有利于社会各方面协调地发展,有利于社会整体沿着正常的轨道,向目标快速推进。社会学以整体社会及各部分联系为研究对象,为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3)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的研究地解决社会问题,科学地治理社会提供理论和方法。
3.社会学在学科发展和研究上也发挥重要作用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学科不断分化,越分越细;二是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共同对某一现象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对各种
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扩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代社会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整体性日益加强。于是便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一种现象仅靠一门科学来研究,往往难以奏效,必须进行多学科的协同攻关。

在当前科学研究的这种形势下,以社会整体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对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它是发展边缘学科的基础。它对社会整体及各部分联系的研究,为各专门学科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为交叉、边缘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基础和事实根据。同时,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大量涌现也促进了其他边缘学科的产生、发展。
(2)它是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的骨干。社会学整体性、综合性研究的特点使它在对某一现象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中,可以把各学科联合起来,把它们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如,关于城市建设,就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要涉及城市的地理位置、环境保护、城乡关系、经济结构、行政管理、社会组织、人口构成、街区布局、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等方面,其中既有自然科学研究的内容,也有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如何把各方面的研究组织起来,综合起来,多角度地探讨城市建设这一课题,以得出对城市建设的科学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就需要借助社会学的力量。社会学中的“城市社区研究”恰恰是综合各种有关的因素,综合各门科学研究的成果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分析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正因为社会学在科学研究上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在综合性研究机构中,一般都被置于重要位置上。如,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建立的“欧洲社会科学研究及文献协调中心”(简称维也纳中心)就是一个国际性的综合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领导成员中有社会学家。研究中心的综合性科研项目几乎都涉及社会学并以社会学为研究基础。
第二章社会学简史
从孔德创立社会学这么多年以来,社会学已经发展为一门全球性的学科。完整的社会学史当然不仅包括英、法、德、美和中国的社会学史,而且也应该有日本、苏联等国的社会学史。要全面地、完整地考察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并不是本章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能沿着孔德社会学这一主线向下叙述,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只能略去不讲。但我们并不因此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学史中的重要的,决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真正科学的社会学必须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惟一科学的。
第一节        西方社会学史概述
17世纪开始的科技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启蒙运动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神学的统治,人们开始运用理性来思考周围的一切。卢梭、洛克、霍布斯等人首先思索社会领域的自然法则,提出了许多启迪后人的政治学思想。但是,对社会进行全面而理性的思维,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企图在社会领域应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还首推法国社会学家孔德 (1798-1857),他第一个提出要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社会。建立社会学这门独立的学科,使之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并立于实证科学之林。1838年,他在 《实证哲学教程》第41卷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并对如何建立社会学这门学科作出了总体的设计,这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在社会学创立初期,比孔德稍后的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1820-1904)也试图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并将它比喻为社会有机体,提出了自己综合的社会学理论。
但是,包罗万象的综合社会学注定只有被当作历史哲学而被人抛弃,要使社会学真正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人们必须注意到社会领域内人的活动的独特性,这时心理学派社会学便应运而生了。此派的著名先驱是法国的塔尔德(1843一1904),他认为,社会整体最终可以归结为个体,个人的心理现象决定社会现象,因此,他在 《模仿法则》一书中讲到,模仿是社会现象形成的惟一共同基础。这种心理社会学思想影响到了美国,直到本世纪初,心理社会学邵是美国社会学的代名词。在德国,齐美尔(1858-1918)、滕尼斯 (1855-1936)、韦伯 (1864-1920)也都受到它的强烈影响,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理论,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都属于心理社会学派。
与心理社会学派相对立,而同样对社会学学科专门化作了杰出贡献的是法国的迪尔凯姆 (1858一1917)和以他为首的迪尔凯姆学派"或 "年鉴学派¨。他们继承了孔德的古典社会学传统,强调社会学是独立的学科体系。迪尔凯姆在其《社会学方法》(1894)一书中,主张继续采用实证的方法把社会学变为可以用科学方法测度的经验科学。他认为,社会学是"社会事实”的总体研究。社会事实是普遍的、客观的,一切社会现象都根源于它本身,因而不能用生物的或心理的原因去解释社会现象,而只能去发现社会事实之间的联系,井以自杀为例作了示范。
在这一阶段,尤其是与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的荣誉一道载入史册的业绩是社会学己经初步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开始走问成熟。
在韦伯社会学研究的中期就开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社会学的发展处于萎缩状态,随着二战的结束,社会学的中心由欧洲移向了美国,这主要是因为:一万面,美国的社会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对经验的应用研究发展较快,在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学家对士兵的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对美国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美国政府开始对社会学给予了重视;另一方面,欧洲的社会学家不甘受法西斯独裁统治,纷纷来到美国这个学术自由的国度,为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20世纪初-50年代的帕森斯、默顿的功能主义开始,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结构主义理论以及本土方法理论、批判社会学理论等不断地涌现出来,形成了当代西方社会学流派蓬勃发展之势。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冲突学派等继承了社会化社会学的前进方向,而符号互动论、本土方法论等则继填沿着心理社会学的道路发展,两条线索并列延续发展。
为了全面地深刻地了解社会学的发展理论线索,我们将以时间为序,对于初期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发展史,通过展示各个社会学家的一些主要思想来进行介绍,而将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列为专门的一节,分流派进行介绍。

第二节初创时期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
一、初创时期的社会学
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孔德1798年出生于法国一个正统的天主教家庭,16岁进入就读于巴黎工业大学,后因对学校的因循守旧和对革新精神的压制的不满,离开学校走独立谋生、校外自学的道路。20岁结识圣西门,成为圣西门的私人秘书,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两人开始了长达7年的合作,以后两人因一本著作的版权问题而分裂,实际上,更深刻的原因是这两个人的思想观念已存在明显的鸿沟,离开圣西门之后,孔德靠学生和友人捐助维持生活。1857年孔德在孤独中死去。
孔德的社会学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人类知识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法则。这三个理论阶段分别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第二,科学等级体系。与三阶段法则相联系,孔德认为科学是一个等级体系,他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作五类:天体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出划分为五种: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学。这就是孔德实证哲学体系中著名的科学分类。
第三,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按照生物学区分为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类比,他将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是在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核心为社会秩序。孔德的社会动力学,就是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其核心是社会进步.
第四,实证研究方法。在孔德看来,社会学是科学发展的最高阶段——实证阶段的科学,因此社会学必须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这些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斯宾塞是西文社会学史上另一位著名的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者、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以社会有机体学说而著称,所以人们通常把他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有机体论。
斯宾塞出生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一个普通教师的家庭。父亲以教学为职业,在教学活动中,他反对当时流行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这对少年的斯宾塞有较大的影响。
斯宾塞的主要社会学著作还有:《社会静力学》(1850年)、《人口论》(1852年)、《进化假设》(1852年)、《社会学研究》(1873年)。
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是贯穿斯宾塞社会学的两条主线,是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观点。
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二卷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著名论点。他之所以用有机体的模型而不是用无机体的假设来解释社会,是因为在斯宾塞看来,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除了上面谈到的相似之处外,斯宾塞也清楚地看到,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有机体,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它与生物有机体不同:第一,生物有机体是一个具体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结合紧密,而社会有机体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组成它的个体或多或少是自由和分散的,彼此结合的程度不那样牢固。第二,生物有机体中,意识集中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其他部位缺少感受能力,而在社会中,意识遍布于组成它的各个分子即每一个个人身上,因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程度大体相当的感受能力,能体验痛苦和欢乐。第三,生物有机体中部分与整体关系是,部分是为其整体而存在,而在社会有机体中,则是社会整体是为其部分即成员的幸福服务,而不是相反。
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认为进化是一条支配社会或非社会的公理,因此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当然,在人类社会在整体进化的总趋势之下,在具体的社会中可能有暂时的倒退现象发生,也就是说,从整体讲,社会进化是必然的,而具体来讲,社会的暂时倒退也是可能的。


二、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确定了社会学的独立的专门对象,并且已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些系统的理论模型。
    1、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
又译为杜尔凯姆、涂尔干,出生于法国的一个犹太教教士的家庭。在求学期间,由于他不满意学校中的经院式教育方法和远离社会的哲学思辨,成绩平平,以致于他的教授把他放在最没有希望成材的学生之列,尽管如此,他仍受哲学家布特鲁和历史学家库朗热的方法论的影响。1887年他获得波尔多大学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系的教师职位,这是法国大学所开设的第一个社会学讲坛。1894年应聘于巴黎大学,为社会学争得一席之地。1896年,他创办并主编了闻名遐迩的杂志:《社会学年鉴》。
社会学研究领域,迪尔凯姆发表过许多重要著作,主要著作有:  《社会劳动分工论》  (1893年)、《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年)、《自杀论》(1897年)、《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等,其中《自杀论》一书影响最大。
  迪尔凯姆对于社会学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把孔德关于社会学体系的构想加以详细的规定,明确地界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因此,西方社会学史上称他为“第一个为社会学确定了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的人”。可以说,社会学发展到迪尔凯姆阶段,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迪尔凯姆认为应该是社会事实。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迪尔凯姆指出,所谓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将社会事实的性质做了详细说明和规定,社会学的特定解释层次,研究领域以及它的学科性质也就随之确定了。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迪尔凯姆找到了社会学的独特对象,从而使社会学成为具有坚实基础的独立学科。
关于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迪尔凯姆认为应该是社会结构,而非社会中的个人。他对社会结构的组合形式作了分析,认为社会各部分依靠两种团结或联系组合在一起而保持一种正常的秩序。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在传统的、简单的社会中,社会的整合、社会秩序的维持依靠的就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机械团结”。在现代社会中的工业化城市中,社会的整合、秩序是建立在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有机联系”上。
迪尔凯姆继承和发扬了孔德的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思想,主张以自然科学为榜样,通过对经验材料进行观察、归纳、分析、预测和检验这样一些步骤,对社会现象作出客观的说明和解释。 《自杀论》则是他运用其方法论研究社会现象的代表作。被西方社会学界奉为社会学研究的典范。
2、齐美尔(1858--1918)
齐美尔是与韦伯同时代的德国社会学家。1881年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而后留校。1908年,出版了《社会学:社会形态研究》,1917年,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又相继出版。
齐美尔认为,社会纯粹是一个名称。它标示着由互动而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个人,社会是由人们有格式的互动构成的网络。
但是,与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研究互动关系的学科相比,社会学只研究互动的形式,从具体内容中抽象出形式,但是不研究具体的内容,例如,赢利和战争都涉及到合作,工厂和家庭都含有上下级关系,社会学只是抽象地研究其中的合作过程和上下级关系,而不管是谁与谁合作及谁与谁的关系。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对以后的结构重要影响,互动说则是后期美国社会学的符号互动学派的渊源之一。
3、马克斯?韦伯(1864—1920)
韦伯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城一个新教徒家庭,家庭的影响使他对新教的价值观早有理解。他18岁考人海德堡大学,主修法学,同时也对经济、历史、哲学和神学非常感兴趣。1884年在服完一年兵役后,韦伯转入柏林大学等学校,1889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取得律师开业资格。他曾在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任教。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在政治上特别活跃,不仅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希望通过强有力的权力政权促进德国的强大和发展;同时也崇尚个人主义、意志自由,主张通过民主方式开辟由有能力的政治领袖管理国家的途径。
韦伯一生著作颇多,其中对社会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年)、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1920年)、《经济与社会》(1921~1922年)、《城市社会学研究》  (1920年)、《政治论文集》(1921年)、《科学论文集》(1922年)、《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年)等。
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作为社会行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行动者个人赋予其行动以意义,也就是行动者个人采取行动的动机(2)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包含着以他人的行动为目标,也就是行动者主观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个体的行动才可称为社会行动。韦伯还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性行动、传统性行动。
韦伯把理解作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韦伯认为理解有两种:一种是对既有行动的主观意义作直接观察的理解,也就是说,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猜测行动者的主观意义,而不涉及对行动者动机的理解。另一种是解释性理解,也称为投入理解。通过移情作用或是亲身的再体验来把握行动者的主观意义。也就是置身于他人的精神状态中,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来理解他人所处的环境和行为的主观意义。
4、帕累托(1848—1923)
帕累托出生在法国,父亲是意大利贵族,洛桑大学经济学教授。瓦尔拉对他的科学志趣的形成有过重要影响。他把瓦尔拉的经济平衡论移植到社会的一般理论领域,建立了他社会学体系的基础。瓦尔拉死后,1893—1917年间,他执教于洛桑大学,1912年,完成他的主要著作《论普通社会学》。
帕累托社会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把社会视为平衡状态逐渐遭到破坏,又逐渐得到恢复的体系人,作用于社会体系的是参加社会活动的具有感情的人类个体。帕累托认为,正主要是受个人的心理气质制约的感觉的非逻辑力量使整个体系运动起来。对行动中的感觉、情绪、感情的分析是帕累托研究的重心,他用残余物的概念来表示它,强调它的稳定性,具有从社会活动中除去所有理性的想法之后仍然保留下来的那种能力。它具有天生的、自然的,不受外部条件影响的性质,是决定人的社会行为的内在的生物动因。
帕累托对政治很感兴趣,对意识形态理论有深刻的研究。他认为,意识形态纯粹用语言表达,它之所以被赋予理论的形式,是为了掩盖个人行动的非逻辑性,帕累托用衍生物这一术语来表示意识形态的观念、信仰和理论,强调它的第二位性和来源于感觉的性质。
帕累托强调非逻辑的行动观点的和非理性论的个性特点,概括地提出了潜意识的心理问题。
5、法布兰(1857—1929)
法布兰是早期美国社会学家,他的父母是挪威移民,父亲经营农场,一心想通过教育来改变家庭的地位,法布兰在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法布兰是个知识决定论者,持社会经济进化观。他认为,人类的进化是有选择地适应于环境的过程,人类的进化就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更有效的技术,但是,人类的进化是盲目的,无趋向、无目标、无终极的。他把人类进化分为几个阶段:新石器时代和荒蛮经济阶段、掠夺性的野蛮经济阶段、手工业经济的前现代时期以及机器占主导地位的现代时期。
法布兰还专门对知识进行了研究,他强调,思想习惯是生活习惯的产物,思维风格依赖于社会群体的组织。例如,农耕社会常倾向于多神教而且强调由神造成的物的秩序;而靠掠夺为生的文化则大多信奉一神教,而且强调神的主观意志,思维习惯又反映在知识的类型和行为上。
在研究知识、文化社会学时,法布兰发现服饰具有自然功能外,还具有隐藏的社会功能,不同的服饰显示出不同的民族风俗,还可显示出生活水平的等级、主人的社会地位。
6、米德(1863—1931)
米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牧师家庭,在20岁时获得奥伯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887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受到詹姆斯等人的影响,开始信奉实用主义哲学,并对黑格尔的哲学发生兴趣。一年之后,去德国留学,师从心理学家冯特,其后在密执根大学执教,结识了杜威和库利,1894年随杜威一起前往刚建立的芝加哥大学,创办该校哲学系。米德的一生擅长讲课而不善写作。他的大部分出版物都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讲课整理而成的。其中以《心灵?自我?社会》一书影响最大。
米德认为,心灵不是一种事物或一个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他指出,人类的心灵包括两种能力: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自我的观念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米德对儿童的自我观念的产生特别感兴趣,他认为儿童已学会运用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并且与儿童参与的共同活动相联系,这种共同活动经历三个阶段。米德把这三个阶段的活动作为自我观念产生的第二个条件。
    第一,预备阶段(婴儿出生——1岁):这一阶段能用他人的眼光来处理自己的行为。模仿他人的行为是此阶段的主要特色。这种模仿为獐充分地参加成人的社会生活作好了准备。
第二,嬉戏阶段(2——4岁):在此阶段里,儿童开始简单地扮演他人的社会角色。
    第三,游戏阶段(4岁以后):在这一阶段里,儿童参与到有组织、复杂的活动中来,他们正式担负了某种角色。这时,他们不仅要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要了解他人的角色,以使自己成为群体活动中的一分子。儿童们要想成功地从事群体活动就必须不断地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反应。

第三节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学
一、功能主义
功能从社会学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历史最长的理论流派,20世纪40—60年代达到其高峰时期。所谓功能通常在三种意义上使用:(1)在日常生活中,功能常是指参加典礼、仪式、演说等活动,这些活动指需要的满足和愿望的实现。社会有某种需要,社会团体和组织才产生某种活动。(2)功能指适当的活动,有用的不一定是适当的活动;(3)功能指有关维持体系均衡的活动,社会制度的功能是对于维持社会体系均衡的要求。
1.帕森斯的分析功能主义(1907-1979)
结构功能论体系的集大成者是当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年出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他早年曾就读于安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先主修生物学后又转修社会科学。他后来又曾留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在那里认识了马林诺夫斯基,后又留学德国,深受马克斯?韦伯的影响,并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一直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至退休。帕森斯的工作使得结构功能主义真正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名的《社会系统》(1951)、《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1966)、《现代社会系统》(1971)二书之中。但他的《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一书为他的结构功能论奠立了理论基础。许多研究者将帕森斯的全部理论分为以社会行动理论为中心的早期阶段和以社会系统理论为中心的后期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理论取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考察他的社会行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有助于了解他后期对社会系统所作的结构功能分析。
(1)社会行动理论
在帕森斯看来,社会秩序是他的社会学理论的中心议题,而他所建立的社会行动理论就是初步尝试。帕森斯认为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行动的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第二个要素称之为状态,即行动者置身其中,影响其实现目标的那些环境因素。
帕森斯看来,社会系统乃至整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要求,满足这些要求是系统生存的先决条件。他提出AGIL模式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A指适应(adaptation)指系统必然同环境发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G指目标的获取(goal attainment)系统的目标是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
I指整合(integration)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
L指模式维持(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在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即互动中止时期,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于潜在状态的模式。
(2)社会进化论
60年代由于社会动乱不断发生,以社会系统的均衡状态为理论核心的结构功能主义遭到激烈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批评意见是:结构功能主义过分注重社会系统的稳定和秩序,只强调均衡,看不到冲突,无法解释社会变革现象。作为对这一批评的反应,帕森斯在1966年出版的《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和1971年出版的《现代社会系统》两本书中,对社会进化和变迁问题作了集中考察。他晚期的理论研究试图向人们表明,结构功能主义同样可以运用于分析社会变迁和冲突出现。
帕森斯的进化论主张人类历史的过程是一种进化的过程。这种进化包括四个过程:分化(differentiation)、适应力的提升(adaptive upgrading)、容纳(inclusion)、价值的通用化(value generalization)。
2.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1910--)
默顿于1910年生于美国费城,曾就读于坦普尔大学(TempleUniversity)和哈佛大学。默顿在很多方面将他导师(帕森斯)创立的结构功能论发扬光大。最著名的著作是1949年出版、1957年修订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1)        中层理论(middle range theory)
默顿首先严厉地批评他的老师(帕森斯)的理论过于抽象和宏大。他认为建立这种宏大理论的时机尚未成熟而主张大力发展所谓的中层理论——即介于抽象的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的经验总结性命题两者之间的理论。默顿的中层理论是一种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的功能论。
(2)        对传统功能主义的批判
  默顿对早期功能分析中三条“流行的假设”提出了质疑。这三条假设即英国人类学中功能学派所坚持的“功能统一性”、“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可缺少性”。默顿认为,这三条假设是毫无根据的,经不起事实的检验。
默顿通过以上对传统功能理论的批评,提出了一些新的分析概念,试图以此来修改、填补原有理论的不足。表现在:其一,对“功能”概念作出新的理解。在帕森斯那儿,“功能”指某一结构要素或某一行动对社会协调作出的贡献。在默顿那儿, “功能”是一个中性概念,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客观后果”,这种后果依其对社会协调所起的作用性质分为“正功能”和“反功能”。正功能与帕森斯的功能概念含义相同。反功能指会导致社会协调性和适应性下降,或导致功能紊乱的后果。其二,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的概念。默顿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显功能和潜功能这两个重要概念。所谓显功能就是指那些人们可以预料到的和容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到的功能。而所谓潜功能则是指那些不明显、不为人们所预料的和不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那些功能。其三,提出“功能替代物”的概念,用来描述那些可以用来履行同一功能的多种项目。所谓功能替代,是指履行某种功能的项目能够被另一个项目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仍然可以得到满足。

二、冲突理论
1.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1929--)
达伦多夫1929年5月1日生于德国汉堡,在汉堡大学获得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后又获得伦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69年和1970年他曾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他自称是“冲突理论家”,他不像科塞那样借助于齐美尔的理论,而是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论采取部分批评、部分接受并加以修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学说。
达伦多夫一开始就把结构功能主义作为其理论对立面和批判对象。认为结构功能主义既无法检验,又不能用来说明现实社会,它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从未存在过的、将来也不可能存在的“乌托邦”。因此,他呼吁社会学家用怀疑精神去发现社会中呈现出来的令人困惑的问题,走出“乌托邦”幻境。
达伦多夫认为,权力和权威都是稀缺资源,社会组织中的权力和权威的分配都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性分配,转变成社会对立的决定因素,即导致某一“强制性协作组合”各子群体之间的竞争与搏斗,因而权力和权威分配不均是制度化模式中冲突和变迁的主要来源。
2.科塞的冲突功能主义(1913-2004)
科塞出生于柏林,195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科塞的理论既有结构功能论的背景,又有冲突论的立场,这源于他的学术生涯的两种背景:他一方面从结构功能论社会学家默顿,有相当长时间信奉和宣扬结构功能论的经历;另一方面又身受德国的理论熏陶,特别受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思想的影响。早在他开始研究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时候,就注意到他们承认冲突的存在和作用,但反对把冲突看作是有害的、甚至破坏性的东西,科塞决心证明冲突对社会结构的建立和维持具有潜在的和积极的贡献。因而,开始投向齐美尔对于冲突所做的一些经典论述.
科塞给冲突下了定义,“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少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一方的目的是企图中和、伤害和消除另一方。在这个定义中,表达两个基本观点:?A冲突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互动,离开任何一方冲突不存在?B冲突是对各种物质(权力、地位)和非物质(价值观、信仰)资源的争夺引起的行为,不是一种动机和心理倾向。
科塞还区分了社会冲突的类型:一种是现实性冲突,指为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的对抗行为;另一种是非现实性冲突,指向冲突对象的发泄敌对情绪的行为。即一个人在不能发泄他对换真正敌对群体的不满时,把一个替代群体作为发泄不满的对象,这种冲突往往表现为找替罪羊。
科塞冲突理论的焦点是社会冲突的功能后果。认为外部冲突有助于明确群体间界限,加强群体内部的整合,使群体发展、壮大、坚强;内部冲突有助于群体内部的凝聚和整合。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综合了实验动物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将人与人之间的主动视为一种计算个人利害得失的理性行为,是如今最主要的观点之一。社会交换理论从个人入手,进而推论团体、社会文化的稳定性与社会变迁。而个人行为的动机永远是希望获得精神和物质的满足,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和布劳。
1.霍曼斯的交换行为主义(1910)
霍曼斯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1910年出生于美国东部的波士顿,1932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但这以后,他并未按其初衷从事文学研究,而转向从事研究社会学。1934年与查尔斯?柯蒂斯合著《帕累托理论介绍》,使他一鸣惊人,从此步入社会学界。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并被聘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霍曼斯借用并修改了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有关概念,比如刺激、行为、报酬、惩罚等。运用这些概念,他建构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并认为,如果能把这些命题运用得当,就可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现象。
(1)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2)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作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酬赏,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作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所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该种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
(5)侵犯—赞同命题。这一命题包括二个副命题:①若一个人之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受到没有预期的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②若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
(6)理性命题: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的概率最高的行动。也就是说,行动者不仅考虑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
2.布劳的结构交换论(1918-)  
社会交换论的另一个代表布劳,生于奥地利维也纳,21岁移居美国。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1973-1974年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并被聘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布劳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时,正值默顿担任系主任并在美国取得广泛影响时,这不能不对布劳产生影响,他的理论焦点始终聚集在结构上。他的社会交换理论被人们称为“结构交换论”。
布劳用对等性原则解释部分社会交换,用不对等原则解释另一部分社会交换,认为不对等交换产生了社会的权力差异与分层现象,从而,布劳用交换理论解决了微观向宏观过渡的问题。
与霍曼斯将一切社会行为视为交换不同,布劳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出于对交换的考虑,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行为。要使行为变为交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某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也就是说,一种行动是不是交换,可视行为者是否把对方的回报作为行为发生的尺度,那些不期望他人回报的交往不属于交换。
在界定社会交换之后,布劳首先研究微观社会结构中的社会交换。社会吸引的过程导致社会交换的过程。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继续交往,但我们还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单方面提供报酬。比如,乙提供给甲某种东西,但甲无东西回报乙。在这种情况下,甲有四种选择:第一,强迫乙给他帮助;第二,从另一个来源获得乙所能给的帮助;第三,寻找没有乙给予的这种帮助也能过得下去的方法;第四,服从乙,按照乙的意愿行事,用此作为对乙的回报。如果甲作出了第四种选择,由乙对甲就拥有了权力。也就是说,乙付出资源,换来服从;甲付出服从,换得资源。权力结构就这样形成了。
布劳对宏观社会结构更有兴趣,他认为间接交换形成宏观社会结构。共同价值为宏观结构中的间接交换提供一套共有的标准,比如社会公认的报酬期待、互惠标准、回报价值、公平准则等,参与的各方都能依照这种标准进行交换。由于共同价值提供了一致性的文化背景,减少了宏观交往过程中的隔阂、误会等不确定因素,因而促进和调节着宏观结构(群体、组织、社区等)中的交换过程。如果说个人能提供的报酬是微观结构中产生吸引的基础,那么共同价值则在宏观结构中起基础的作用。没有它,间接互动的交换是不可能的。
尽管共同价值为宏观交换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但使这一关系结构化,即维持稳定的关系模式,则须制度化过程。制度化的核心即是在共同价值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涉及各个具体交换关系的稳定和普遍的规范。
通过补充了共同价值和制度化这两个概念,布劳将微观领域同宏观领域沟通起来,将霍曼斯具有还原论色彩的微观交换论同帕森斯的宏观结构功能主义之间的分歧调和起来,从而部分地实现了用交换关系说明宏观结构的政治夙愿。

第四节  中国社会学史概略
    社会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的进程。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传入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是通过19世纪末维新改良主义者的介绍得以传播,主要是孔德、斯宾塞等人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二是通过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学
1.社会学的传入与发展
    最早把社会学名称引入中国的是主张变法维新的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人,他们把社会学看作是反封建、救中国的批判武器。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第一次把冠名为“群学”的社会学课程列入教学大纲;1895年严复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1896年谭嗣同在他著的《仁学》中最先采用了日文的“社会学”一词;1898年,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二章刊出,1903年全书以《群学肄言》为名出版;1902年梁启超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中介绍了西方社会学学说;章太炎也翻译出版了日本20世纪社会学家岸本龙武太的《社会学》等。这些进化论的学说主张“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改良派的要求相吻合,因此西方社会学在当时获得了迅速、广泛的传播。
    社会学传入后,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也相继展开。1903年上海圣约翰大学率先开设社会学课程,后来的京师政法学堂、北京大学等也开设了社会学课程作为文科学生的必修课;1913年第一个社会学系在上海浸洗学院(后称为上海沪江大学)创办,随后厦门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大学也相继成立社会学系。“五四”以后,社会学的发展更加迅速:出版了大量的社会学译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社会学课程设置日趋完善;社会学刊物相继发行;社会学的学术团体也得以成立,社会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社会学发展期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如陶孟和、陈达、孙本文、吴文藻、潘光旦、雷洁琼、李剑华、吴泽霖、吴景超、李景汉、陈翰笙、费孝通等。这些学者在社会学研究方面表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深入社会生活,开展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力图联系中国社会的现实来理解欧美社会学理论;二是力求用欧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中国,实现社会学的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与严复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不同,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社会学的着眼点在于社会革命,他们希望通过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展开研究,为从根本上改造现存社会服务。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过程中著名的共产党人和学者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李达、瞿秋白、许德珩等。李大钊积极宣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通过经济现象考察社会现象的变动,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法则。他还研究了劳工、妇女、青年等社会问题,指出改造中国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彻底的斗争。毛泽东不仅在研究、改造中国社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如他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系统的理论,他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开展的关于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分析以及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学系主任,1923年他担任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亲自讲授“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哲学概论”,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著作《现代社会学》。李达撰写的《现代社会学》(1926年)、《社会学大纲》(1937年)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重要著作。
调查研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我党领导的苏区、解放区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系统的总结。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科学处于改造的复杂环境,1952年社会学在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中被取消,教学与科研活动全部中止。取消社会学的理由有三:一是学习苏联的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而当时苏联没有社会学系;二是视社会学为伪科学,以历史唯物主义取而代之;三是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社会问题,因此也就不需要进行社会学研究。此后的近三十年中,社会学在大陆作为一个学科已不复存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学终于迎来了春天。1979年3月15日,“社会学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胡乔木同志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正名,指出否认社会学是一门科学,无论从科学的、政治的观点来说都是错误的,中国要恢复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并宣布成立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后改为学会),由费孝通任会长。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在党中央和有关部门的关怀、重视下,通过老一辈社会学家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社会学开始走上重建发展的道路。
    中国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至今已二十年整。在这二十年里,社会学获得较快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和教学体系,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学术队伍,培育了一种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的好学风,开拓了若干相对比较稳定的专业学术领域,并在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具体地说,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
1.建立了社会学的专门教学、科研机构和队伍。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部属高等院校已成立了社会学系、专业,或开设了社会学的相关课程,已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9年7月,已有社会学博士点4个,硕士点22个。社会学的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也日趋完善。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社会学研究所,由费孝通任所长,此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社会科学院也相继建所。
  2.成立了联系广泛的学术团体。
从1979年中国社会学会成立以来,全国绝大部分省、直辖市相继成立了社会学学会或筹备会。中国社会学通过主题年会的形式,使全国各地的社会学工作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3.出版了社会学的专业刊物。
1981年10月,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刊(社会学通讯)作为研究会的内部刊物出版;一年以后;由复旦大学分校社会学系主办的第一本公开发行的杂志《社会》创刊;1986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社会学研究》创刊;1989年开始不定期出版《中国社会学年鉴》。
  4.开展了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
如:小城镇研究、家庭结构调查分析、社会结构转型研究、阶级阶层问题研究、乡镇企业和城市化研究、民工潮的调查和研究、中介组织研究、社会指标研究、国情调查与分析、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或是为党和政府决策起到参考作用,或是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和资料,或是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知识基础。
5.开拓了专业学术领域。
社会学学科下的专业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如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心理学、人口学、文化人类学等。
6.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为了尽快培养社会学的人才,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或联合培养等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国际会议加强了与国际社会学界同行间的联系与对话。   
7.努力实现社会学的中国化。
社会学传入中国起,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就引起了中国学者们的关注,孙本文、吴文藻等人在3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这一问题更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性问题。社会学中国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判地吸收国外的社会学理论,“为我所用”;二是以中国的经验材料构建社会学理论。当前,社会学研究要结合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设立密切联系实际的研究课题,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中国社会学已经确立了她在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社会学的理论研究而言,是重要的工具或手段。本章介绍社会学的方法体系以及该体系中所包含的方法论、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使同学们能够对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程序有较明确的认识。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methodology)和方法(method)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法论指的是研究者关于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的理论,而方法则是研究社会的各种方式、技术或工具的使用。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三者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见下图)。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人文主义,实证主义
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间接研究(包括历史-比较研究与文献研究)
    具体方法与技术: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访问、量表、观察、实验、文献)
                    资料分析方法  数据资料(统计分析、数理分析、模拟分析)
                                  文字资料(比较分析、构造类型分析)

    方法论是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关于研究过程的哲学,其中包括作为研究基础的各种假说、理论,以及用以分析和解释资料的原则等等。方法论主要由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组成。本节主要介绍社会学学科的三个方法论和指导原则。
研究方式是社会学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这些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中,但不同的学科运用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式有: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长处和局限,研究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往往是综合地同时运用几种方法。
具体的方法与技术是社会学方法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与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相对应,研究得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这些我将在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
社会学的三个方法层次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三者有机结合,构成社会学完整的方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方法论是基础,它决定着研究的方向以及基本方法、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同时,方法论的发展又有赖于研究方式的发展;而具体研究的实施是与各项技术的运用密切相关,离开具体技术,也就无方法可言。因此,在社会学方法体系中,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可以这样想像社会学的研究活动,就是一个或一群具有一定世界观和理论知识的人,手中拿着工具,依靠某些判断和事先制定的计划,深入到社会的某一领域某一地点进行挖掘观察,并对发掘出来的东西进行分析。在其中,方法论指导他们挖掘的方向和角度,研究方法表明他们不同的挖掘方式,而具体的技术手段则有助于他们挖掘的进度,有助于他们从粗糙的石块中分解雕琢出闪耀的钻石来。

二、社会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论
在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上述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即社会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制约和影响社会研究过程的主要因素。社会学这个名词产生的时候,也正是科学哲学先驱们在对科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进行反思和激烈争论的时代。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于牛顿力学基础的动摇而导致整个自然科学研究的危机,引发了对于科学研究的“科学性”的争论。这场争论的开场白是经典哲学家康德留下的。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结尾处,康德有段总结语:“人类理性的法则……具有两个对象,即自然和自由,因此,人类理性的法则不仅包括自然法则,而且包括道德法则。这两个法则最初表现为两个不同的体系,但最终归结为一个哲学体系。自然哲学探讨的全是'是什么’的问题,而道德哲学则探讨'应该怎样’的问题。”
这一场开场白引发了一个多世纪关于“事实”和“价值”何为科学真理标准的纷争,也就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与非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争论。
1.实证主义(positivism)方法论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通常的说法是始于孔德,而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真正确立也开始于实证精神的引入,孔德的名字常与实证主义并提。
实证主义可以说是社会学研究的精髓所在。它使社会学独立为一门科学。早在经院哲学家对实证方法不屑一顾时,自然科学家就已得应手地运用起观察、实验等经验科学手段了。这给一些社会思想家和实践家一些启示,既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世界是统一的,那么适用于自然界的法则为什么不能同时适用于社会呢?于是在十七、十八世纪,有人按天体运行的法则提出“社会物理学”,有人按数学法则提出“政治算术”,有人按生物学规律提出“社会生物学”。这股潮流发展到19世纪,被孔德以“实证主义”的命题提出形成社会科学史上的分水岭,从此,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社会学领域中确立起来。
初期特点:
社会学的初创时期,实证主义方法论经孔德提出后,被斯宾塞进一步补充,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继之,迪尔凯姆制定了社会研究方法论的细则,并将孔德实证主义的思辨色彩进一步改变,这反映在他在《自杀论》的研究中。
这时期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四点:第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虽然各个社会的类型和性质不同,但相同的原因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这是必然的、无差别的。第二,既然社会现象是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被感知、被概括的。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科学,否则就是乌托邦或形而上学。第三,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它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而不应该或必须是什么。社会学应该对关于价值的问题保持沉默,它只回答真与假,不能回答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或任何其他关于人类价值的问题。因此,事实和价值的区分是社会实证主义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第四,自然科学的方法适合于研究社会。
后期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方法论从欧洲传入美国,与美国的实用主义相结合(其结合点是“经验是证明真理的标准”),使之具体化,成为一套完整的可以操作的研究方法。具体表现在:第一,研究理论的模式化。即一种研究必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被人们的经验证明的变项,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建立明确的理论假设。第二,研究过程的程序化。即把研究过程变成可操作的固定程序,研究者像从事自然科学实验那样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别人也可以按照同样的程序再现这个过程,以检验研究结论。第三,测量工具的精确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社会统计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大量的更精确的测量和统计分析成为可能。
实证主义方法论肯定社会现象的客观性,重视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并致力于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科学性研究,这无疑是积极的、合理的。它对社会行动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它把社会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忽视了社会主体人及其在社会活动中的主观意识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同时,它过分强调经验的作用,忽视理论研究,因而就难以正确地、全面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这些不足,受到了非实证主义的批评。
     2.非实证主义(non—positivism)方法论(也称为人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