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链接文件不可用:林炳尧:杨氏太极拳术诠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2:42:24
林公炳尧先师传授
暮雨笔述

太极拳属武当嫡派之内家范畴。现代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林公炳尧先师乃陈公微明老先生之入室关门弟子。林师传杨氏太极拳、复传杨氏太极长拳、更传杨氏小架太极拳。杨氏太极长拳及杨氏小架太极拳乃杨氏太极拳术中秘不可得之奇葩,为杨氏历代太极宗师所秘惜。世间所习杨氏太极拳术者甚众,虽亦有闻斯技者,然得其真谛,窥其全豹者甚寡。先师林公炳尧先生承师祖陈公微明老先生之绝技,尽得杨氏太极拳术之精髓,复经先师数十年之磨砺,并阐其奥密,于太极之意日趋丰富,使杨氏太极拳术之法更趋明显。 ㈠.专气致柔 太极拳术以专气致柔、以柔克刚为宗旨,尤其注重气沉丹田功夫的修养。气沉丹田,即老子所谓“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谓极柔而至刚,万法而归一也,故专气致柔乃太极拳之首要着手功夫。太极拳术欲致柔,务必先要专气。所谓专气,则纯以自然之呼吸,导以心相守之法。心相守之法,即杨家口传“主人翁在家”是也。日积月累,纯任自然,不可有丝毫牵强,将气缓纳于丹田气海。夫气能沉于丹田,则易所谓离心火与坎肾水之相济。进而骨髓日渐充满,则骨自能坚实沉重,即内劲渐长。太极拳术虽不用力,然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太极拳术专气致柔之功夫成矣。即太极拳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初学气沉丹田者,其之所以不能专气致柔,乃是不能沉肩坠肘之缘故也。或有未窥太极拳术真谛者,妄言气沉之海底为气沉丹田,盖海底者,穴为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位于前后两阴之间,又名会阴;丹田者,在脐下一寸三分是也,为男子生气之海,故又名气海。所谓气沉丹田,非强行将气下压而纳于丹田,如此而致小腹外鼓,切忌之。盖专气致柔之功夫,为太极拳术入道之基。气沉丹田乃绵绵不断、凝神聚气之法,以心与气相守于丹田气海,勿忘勿助。所谓凝神聚气,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太极拳术专气致柔之功夫三年有成矣。
吾师曾教余一种专气致柔练习之法,即每日顺调呼吸,纯任自然,全身筋骨松开,轻柔舒展臂掌,采天地阴阳之气将气以轻缓细长导纳于下丹田之中,以心相守,稍聚而勿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融于丹田。日久充盈,炼之而收敛充溢于内,达乎四肢,流乎百脉,越尾闾撞开夹脊,而上乎泥丸,旋复下游任脉而下丹田,此河车之路通矣。
㈡.体用述真 一阴一阳之为道也。太极拳以虚无为本,其分合动静合乎阴阳。太极拳术之体用以八门五步十三势,按阴阳刚柔相克,动静循环,相连不断。气为使焉,神为主焉。神气收敛于内,内外融合为一,是为太极拳之体,将神气充溢于外,是为太极拳之用也。以体用分而言之,则脊骨为体,心为用;合之,则心肾相交,是为太极拳术之体用大全也。体用之始终,已见于此。
夫人身膂脊能竖起,则神自贯顶,即拳论所谓顶头悬是也。林师尝曰:“太极拳诸式之劲,皆由膂脊所发,非徒用两手之力”。能竖起脊骨,则势必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果能顶头悬,不偏不倚,则自然中正矣。若舍膂脊而修炼太极拳术体用之道,无疑痴人说梦,皆为末事矣。此所谓拳论“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也。
太极拳习至极精处,乃体用兼备。太极拳之体诚可却疾延年,其用之所以名拳者,即仲尼所谓“拳者,杀人之利器也”。自古道不虚传,遇缘即应。学者倘能得遇明师大泄真机,照此下手修炼,自能得体用之始终。故微明师祖尝曰“太极非传者有极精密之教法,学者有极沈细之研究,不能得也”。
㈢.太极行功 太极拳术之体用在乎精、气、神。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交合神气。行功走架当以拳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为首要之要诀。陈公微明师祖曰“以心行气者,所谓意到气亦到,意要沉着,则气可收敛入骨,并非格外运气也。以气运身者,所谓气动身亦动,气要顺遂,则身能便利从心”。并非意随气走,乃是意为向导气随行!拳论所谓“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林师也曾说“眼为身先,意到则气到”。学者慎之,慎之!
大道以虚无为皈真之本,太极拳亦复如是。太极拳术功夫之下手,在于丹田气与内劲的运用,绵绵不断,周而循环复始,无有穷际。太极拳术功夫之下手切不可执于有为,有为皆为后天,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于顽空。凡下手行功,务以心行气,缓纳于下丹田,用意使气稍存,久之渐能宿气。夫下丹田为炼气之初基,能蓄气,则全身屹然而不易撼倒。进而言之,能松腰,则气自能下沉,两足增力,桩法稳固。此杨家所谓家传口诀“不倒翁”者是也。
太极拳术之进退变化,皆由腰部转动来支配而得机得势。盘架子总以微明师祖所著太极拳之十要、炳尧先生之太极拳十三字诀为学太极拳术之不二法门。故盘架子时心与意合,即所谓杨家家传口诀“主人翁在家”;意与气合,即杨家口诀“磨转心不转”;气与劲合。果能如拳论所谓“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中正而内外相合,则应敌时无不得心应手矣。
拳论所谓“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即太极拳势之动作,皆以腰来带动四肢之运动。凡手不由腰主宰带动而自动者,则可断定此非太极拳之势也。故太极拳势不自动手,一切变动其根在脚,皆有赖于腰而形于手指,乃能周身上下完整一气。如混元之圆球而能随意运转,则太极拳之攻防,全身皆能以松柔之弹劲而吞吐含化。此太极内家拳术精妙之处,岂关学力而有哉?
行功走架能全身松净,即为沉也。然究其竟何为“松”?林师尝曰:“所谓‘松’,关键在于全身筋络松开”。噫!林师可谓一语道破个中消息矣。故松者,须心意静笃,全身筋络松开。筋能松开,只剩骨与皮肉,辅之以柔,全身焉能不松乎?所谓柔者,微明师祖尝曰:“求其柔者,所以使全身能撤散而不连带也”。故松柔为太极拳术之灵魂。能松沉,能柔若无骨,其余皆成末事耳。太极拳之体用皆由松柔而生,且松柔能使人之重心下降。林师之教余,每日必曰松、柔二字,又曰“能松透,则体自沉,能长太极内劲,真太极拳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功夫”。师门相传内劲由于筋而能达乎四肢,无形而灵敏沉聚,疾如闪电,一发即收,其主要在于精神耳。
微明师祖云:“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拳论又曰:“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拳虚实变换,不外乎阴阳之交织。林师尝曰:“以一贯之劲而论虚实”,如此而已。所谓一贯之劲,即左脚与右手、右脚与左手耳。如左脚与右手为实,则右脚与左手为虚也。
太极拳法之运用,无非是阴阳相济之法,即拳经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是也。夫阴者,有老阴、太阴、少阴、中阴之变化。而阳者,亦有少阳、太阳、老阳、中阳之变化。太极拳技击之道,即太极阴阳圈之变动,阴阳乃虚实变化。太极拳法千变万化,随机应变,然总不出堋、捋、挤、按、采、列、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也。意到劲遂,随机应变;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静制动,后发先至;不丢不顶,以柔克刚。
十要中所谓含胸拔背者,林师尝曰:“微明先生曾经特别关照过我‘含胸拔背’应为‘舒胸顺背’。能舒胸顺背则气能沉丹田”。所谓舒胸者,即为松胸也。能松胸辅之以虚灵顶劲,自能顺背,则道家气通尾闾、玉枕、泥丸三关,炼精则化炁,炼神则化虚是也,何虑太极拳之道不成哉?
太极拳之妙在乎于劲之用。每见数年纯功不能发劲者,皆不能松腰以腿脚松弹之沉劲修炼拳架。故太极拳修炼的是柔活、有弹性的劲,而不是硬性、无弹性的力。惟有从腰腿上找出松柔之弹劲,进而求全身松沉劲,以达到轻灵劲,最终臻至虚无劲之境界。就能使全身之太极劲如微明师祖所言“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背则首尾俱应,夫然后可谓之轻灵矣”,才能真正得太极拳攻防之术也。
㈣.修炼程序 太极拳之修炼在大松大柔中求轻灵虚无为首要目的。每每盘架子时,林师必嘱之余曰“习练太极拳之姿势务以中正安舒为功用,惟有立身中正,才有利于气沉丹田”。故太极拳术上能虚领顶劲,下能松腰守重心,即腰胯以上以顶劲往上领,腰胯以下以松劲往下沉,则自能中正安舒,一切姿势纯任自然,平稳和顺,支撑八面矣。
太极拳之精意,在乎于拳架开展中求紧凑而舒长。得太极拳术之功夫者,虽同一师承,拳架之姿势则略有差别,此皆是先生因材施教之故也,然察其精、气、神则毫无差异,于太极之意则一也。微明师祖尝曰:“架子为最要之基础,久久练之,身体方能重如泰山,轻如鸿毛。”,林师亦尝嘱之余曰:“练架子务求体松、气固、神凝,则太极拳架中正安舒,内外相合,始能周身一体”。故太极拳之拳架务先须开展而后求紧凑,则一身之劲练成整劲,直至由轻灵内劲转为精神之修炼,达到虚无之境界。

盘拳架以微明师祖所云“总以神凝、气静、中正、安舒、从容、大雅、绵绵不断为准则。看似轻灵而又极沉重;看似动宕而又极安静,凡太轻浮流动,或过于剑拔弩张之态,皆未得其精意也”为准绳。故练习时当以神行,松开架子,顺乎自然。神气能提得起,灵敏松轻,则拳势闪展腾挪、吞吐含化中攻防兼备,攻即是化,化即是攻矣。又太极拳练至极精处,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所不动,觉得没有响声,功夫到此程度,心中觉得清清明明,空空洞洞,即所谓庄周梦蝶,人蝶不分矣。若练太极拳时无意识,拳和意脱节,此非太极拳,仅叫做练拳。即杨家家传口诀“太极不是肉架子”也。

林师教余杨氏太极拳之初,始练桩功,每日必反复嘱之曰松、低二字。松即全身松透,底即站桩步须蹲低。桩功以不失太极拳之规矩为准,必要气静神凝,调匀自然之呼吸,采天之气,接地之力,日积月累,则腿劲日长而脚下生根,丹田气海发动矣,即拳论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是也。所谓采天之气即泥丸虚领顶劲,则精神能提得起。接地之力即脚底之涌泉贴地,久之则脚下生根矣。气沉丹田而直养之,如林师所云“气沉丹田即有利于气血畅通,有利于发劲”也。故泥丸、丹田、涌泉三穴,尤为太极拳登堂入室至关重要之关键,学者于此尤须注重焉!
林师复教余练习太极拳各势单式练法,左右反复连绵不断,每一势务求正确。一势娴熟复教下一势,务求水到渠成。此种教法,林师尝称之曰“慢功出细活,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微明师祖尝曰:“若不练架子,虽多推手,身体仍有不稳之时,易为人所牵动”。挨太极拳各单式习练娴熟而正确无误后,先生遂将太极拳各单式串联起来,教以杨氏太极拳全套架子,自始方准许每日盘架子矣。然盘架子之始终,林师总是反复嘱之曰“盘架子时必须势势相承,架子务须浑圆饱满而连贯无隙”,并详解每一势之体用及其变化,务求内外相合而不失其松柔沉稳;中正安舒、凝神气静而反听于内,心神合一以练出周身混元之劲,即太极拳之整劲为要也。
按林师之教授规矩,须盘推架子有一定之基础后,始传杨氏太极拳之推手。然推手亦有一定练习之程序,先教以俩人各左、右单推手,挨单推手操练自如至一定之基础,复教以单人双推手之练习法,曰“引、按、挤、堋、捋”是也。如此五个基本动作周而复始练习娴熟始传太极拳俩人之双推手,此为四正推手法。推手之步法为不动步推手和动步推手两种,林师阐其精意而分述为顺步、拗步、动步、踏步、走步。四正推手纯熟,林师复授以大捋之法,即采、列、肘、靠之四隅推手法。
太极推手是由着熟而阶及懂劲之法。先生教以沾连绵随、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阴阳开合之轻灵以求懂劲,每每嘱之曰“轻灵变化即懂劲”。真懂劲者,全身皆能听敌之来劲,则进退转换主动权在吾而弗在彼,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如微明师祖所云“听劲功夫先练习两臂,久而久之全身皆需练习听劲。粘在何处其处皆有知觉,皆能懂劲。敌掌或拳挨近吾身,皆能化去其力,使之落空。方能谓之真懂劲也”。夫沾劲者,林师尝嘱之余曰:“沾劲是极轻灵地挨着,就如露珠沾贴在渗透在树叶上一样。其应用在太极推手上,如吾之手臂极轻灵地稍微相接触挨贴彼之手臂,勿使彼手臂之皮肤起皱”。故能附着在彼手臂上,听敌之来劲舍己从人之,而勿使彼手臂皱皮,轻致空空无有。如捕风捉影而使彼落空,是谓真沾劲也。

林师尝嘱之余曰:“以柔软劲练习太极推手”。夫太极推手训练以绵柔为首要下手功夫,能柔软则沉劲备矣。在练习太极推手时,要以心意带动内气走化,以腰胯领之而使身心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久之全身知觉灵敏,应敌时则得心应之而周身无处不可发、拿、打、化矣。尤其是腰腿的松沉功夫,用心意导之,主动权在于我,则能够运化自如,一经接触, 彼一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矣。故发劲时得机得势、专主一方,沉得越好,则可将彼发得越远。

关于太极推手之劲练习程序,林师教余太极推手之初,先学沾劲,次学化劲,再学拿劲,最后才练习发劲。林师尝嘱之余曰“初练太极推手,须先学吃亏,吃亏就是讨便宜”。先生之意在于初学者先学化劲后学发劲也。然学推手之化劲,首先须使两臂在不丢之松柔轻灵中练习沾劲,劲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散,滔滔不绝,久之两臂知觉敏捷,一触即觉。
其次在粘劲之基础上才能练习化劲,林师尝嘱之余曰:“由沾粘劲和走劲而成化劲”。所谓走劲者,即不顶之劲,其枢纽在乎腰腿。化劲者,即是以松柔轻灵劲不丢不顶而走化敌之进攻;化劲首以松腰坐胯,以腰松沉之转动为主。太极拳以柔克刚,引进落空为致用,尚巧劲而不尚拙劲。化处无处不是攻,攻处则无处不是化,发即是走,走即是发也。
其三练习推手之拿劲,微明师祖云:“太极之拿,并非用大力按住使之不能动也”。太极拳之拿劲非以手抓握,而是用沾粘劲知法而拿之。夫拿者,专借巧劲得机得势截止敌方攻击而制敌之法,旨在择敌易受制之处而拿之,即拳论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是也。
其四推手练习发劲,微明师祖云:“发劲之时,必须全身松净。不松净则不能沉着,沉着松静,自然能放得远”。故发劲时须有折迭,尤须全身沉着松净。即腰腿往后弓着,用松弹之劲,则发劲如弓上放箭似地,即拳论所谓“得机得势,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先生之教导,余不敢私隐其善。惜余愚而仅能约略述其大概之万一,或可为后贤学者不失太极功夫之本,则师门之幸甚也。
乙酉四月暮雨谨述

初学太极拳十三字诀

  太极拳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它对防病健身具有良好功效,各种年龄的人都能锻炼。根据我个人五十余年练拳和教拳的体会,练习太极拳的要领可归纳为十三个字:
(一)静:就是安安静静、平心静气的意思。学太极拳首先要求我们排除杂念,专心练拳,这样就能意识集中,思路专一,心无二用。其次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方可细心揣摩,对一招一势的姿势和虚实的转换、开合的变化等基本要领都要用心领悟,力求打得姿势正确,较快进入所谓太极意境。用前人的话说,就叫做:“去其轻浮刚猛之气,入于清静无为之域。”
(二)意:太极拳是“以意行气”,练意不练力的内功拳。这就是说太极拳的一招一势、一举一动都是以意来领先的。什么是意?意就是心意,就是意识,意到哪里,手足就运行到哪里;心里怎么想,四肢百骸就怎么动。这动是愈轻灵愈好,而决不是凭力气驱使手足运动。用意则轻灵自如,用力则僵硬迟滞。拳论说:“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意发自大脑。
  (三)慢:有两层意思。
   1.学拳不能性急。一般学拳的人,往往迫切要求很快地学会、学完全套拳。殊不知快慢不当,反而有弊无利。俗语说:“欲速则不达”,“慢功出细活”。初学时,要树立一个慢慢学的思想。这就是说,学拳必须循序渐进,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招一势地学。一招熟练后,再学下一势,决不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地学。慢慢学才能对手足的运行法则、架子定式及其运用的原理了解得比较透彻,对上下承接、虚实转换等基本要领领会得比较清楚。看得多,听得多,领会也多,练起来进步也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吸收、记忆、消化、巩固的过程,也是反复实践、纠正谬误的过程。这个过程宁可放长点,学到的姿势架子也就比较正确,而且不会出现“走样”和遗忘的情况。反之,如果初学时太马虎,日后打拳必然要手足错乱,运行呆滞,对行气运转等要领更是茫然无所知,天长日久,姿势谬误,校正起来就困难了。常言道:“宁磨千遍,不改一着”,学得虽慢实际是快,表面学得快,实际是慢,这就是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在锤炼时应自始至终顺其自然,慢慢运行。动作不宜太快,也不宜过慢。动作衔接要清楚。过快过慢或时快时慢都会形成前后衔接不清或上下脱节的现象。而在姿势趋于正确、定型,动作运行纳入正规以后是可以适当加快的。动作变快时,各种转折、衔接的地方都必须做得十分认真,不可含含糊糊,一带而过。动作由快变慢时也是一样,总之必须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
  (四)真:就是认真。学拳要“一丝不苟”、“锲而不舍”。对一招一势都要循规蹈矩。对眼、手、身、步的基本要求,必须毫不含糊。每一个姿势都力求自然舒展,合乎规范,这样久而久之,就不会走形变样了。(为此,我自己是经常以澄甫先生和微明先生的拳照对照着练的。)

有人问我:“你打拳的姿势是不是一定正确呢?”我说:“所谓正确不正确,要看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学的、教的是杨式太极拳,我自信按杨澄甫、陈微明两位先生的拳式,是不敢稍有大意的,是循规蹈矩的。”在个别地方,例如“弯弓射虎”这个动作中,我是把长拳(又称藏拳)中的一些动作揉和进去,其目的是增加这个动作的对称性,可更舒展顺畅。

  (五)柔:是轻柔、柔软。柔并不是轻而浮飘,软而无神,而是“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的柔软。这里所说的坚刚,不是笨拙的力、僵硬的力,而是指先天发自丹田——实际是腰脊(发自人身中之大中极之中的内劲)之力。又说:“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哪怕是轻微的劳动,在劳动中用惯了局部的拙力,每当不能胜任时,还要有意识的使出硬劲,使胳膊、腿非常僵直。因此在初学太极拳时,手足的一举一动总不免带些僵劲滞气,没有一点绵软的味道。轻灵就更谈不上了。这种僵硬之力不除去,体内自然之刚劲就无从发出。其道理就像封闭的炉火,不能生焰发热一样。所以初学太极拳的人,一定要在柔字上下功夫。若未经过极轻灵极柔软的习练,急于追求“刚柔相济”、“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等高深技术,就必然误入歧路。所以初学者应该从极松、极轻、极柔开始,极柔而至刚,万法而归一。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的目的就在于使它去僵,僵去则刚生,硬去则刚发。运用柔软以迎刚,可以化刚为乌有。这是“有心求柔,无心成刚”的道理。周身柔和了,也就轻灵圆和了。练习日久,自会趋于“刚柔相济”的境界。

  (六)正:就是端正,立身中正的意思。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倚。头要“顶劲”,好像头上有绳子悬着,做到悬头竖颈,松腰沉肩。腰脊无凹凸弯曲之形,身躯不俯不仰,不歪不斜,手足肘膝肩胯,上下互相对应,身体就自然形成上下一条垂线。身正则上下通达,气血运转就畅通无阻。这不仅有利于气沉丹田,而且有利于腰脊旋转,使立身稳健,不失重心,做到既“无过”也无“不及”的不偏不倚之神态。

  微明老师教拳时常说:“为人之道,必须中正,有了中正,安舒也来了。”他还常用老子的话来讲解拳理:“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尤字作过失解)。”微明先生把这番道理用到拳术上来,他说:“居善地者,得机得势;心善渊者,敛气敛神;事善能者,随转随接;动善时者,不先不后;太极之无敌,唯不争耳。”

  (七)连:连续的意思。练拳时运行自始至终如抽丝,绵绵不断如圆环,处处无折断。动是外形表现出来的,手足的运行转换也是如此,特别是前后转动,不仅要有承上启下之意,而且要有连贯无隙之形。着着势势自然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所谓“一气呵成”、“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八)匀:就是均匀、匀称。练拳时动作不能忽快忽慢,必须匀和而稳健。呼吸更宜匀和自然。运行的忽快忽慢,自会引起气血运转得忽弛忽张,从而破坏了匀和平衡,以至出现呼吸急促、动作散乱、不协调等背离杨式太极拳要求的现象,这身体都是有害无益的,特别是对康复者更为不利。

(九)圆:圆就是圆圈、圆体。前人都用太极图的原理来解释太极拳的原理。太极乃无极而生,太极亦圆,但是有阴阳之别、动静之机。所以太极拳的运动就离不开一个“圆”字。从它的外形上看,四肢的上下左右前后运动,从不直来直往,而是做圆环或者弧线运动。拳论说:“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圆”,圆弧运动则柔和自如,弹性自生。腰脊旋转,催动四肢千变万化;四肢变化带动腰脊旋转,那就自然形成气血协调,神志舒畅。太极之圆其外无边,其内无点。内外虽然有别,但不是分裂或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由外向内,以内催外,内外一致,紧密配合,两者的关系如此,不可顾此失彼。太极拳的一举一动始终不离一个圆字。

(十)松:就是放松、松净。“松”不是单指放松某一部分、放松某一关节,而是指周身肌肤骨节处处松开。前面已说过,练太极拳是以“意”为引导的。所以练拳时要有放松的意识。用意识来引导全身的肌肉和关节,四肢百骸由僵变柔,运转也就轻灵圆和,劲力发放时自然无坚不摧。所谓松沉不同于松垮,不同于散乱,而要松而不懈,松而不散。懈则飘浮,散则无根。松沉则轻灵稳固而有劲。身躯形成上虚下实、胸宽腹实状态。

  (十一)随:就是跟随、相随的意思。也就是上引下随,下引上随,左右协调,周身一体,互相贯通。练拳时切不可左引右停,上动下滞,各不牵连。四肢百骸必须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和“一静百静”。形成习惯后,就不至于产生顾此失彼,瞻前不顾后的现象了。眼神和动作的关系是“眼神领先,各个关连”;脚步和身躯的关系是“步随身换”、“身随步移”。拳论说:“上若动,则下自随之;下若动,则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十二)恒:就是坚持,从不停顿。我们不论做什么,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顽强不懈的学习态度,并能反复不断的实践,那么再大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学拳也是如此。但多数人初学时表示态度诚恳,决心大,一旦学会了初步的架子,便以为已经全部学会了,学习的劲头也就松下来了。其实,这才像一个刚刚学会站立的婴儿迈出了第一步,离真正的功夫还相差甚远。再过些时候又觉得练不练都无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其自流,结果把已学会的也忘得一干二净,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像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应该每天坚持锻炼,决不可间断。初学时,可能由于改变腰腿习惯,会有站立不稳等感觉,但学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满身轻松,吃得香,睡得稳,便得畅。身心愉快,体力增强,患慢性病者病情逐渐好转。也有一些人意志不坚,怕苦怕累,或因环境变迁而被迫停练,事后觉得浑身不适,于是又恢复锻炼,很快也恢复了轻松愉快。经过这种反复的人往往更能体会到太极拳的显著效益。

  (十三)谦:就是谦虚、虚心。在练拳时,要虚心学习,不要浅尝辄止。因为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是没有止境的,学拳也不例外。拳术的一招一势,机智灵活,千变万化。入门后,虽然有所理解,而其深奥之处,还有待于长期反复实践,才能逐步理解。另外,应有自知之明,常以“满招损,谦受益”为座右铭,经常鞭策和激励自己。

  十三字诀的总诀就是一个“练”字,舍“练”而空谈则总无益也。

林柄尧老师授拳纪要

按:跟随林师学习太极拳数年,间或笔记,今师归道山,特将林师平时所授和个人理解整理,以此纪念。由于个人所学肤浅、师传参透不深,不妥之处难免,望师兄弟不吝指教。

一是左堋,林老师说,左堋面向南。《太极拳术》一书用的是陈微明的照片,书中写道"皆杨澄甫所摄影,其中有未备者,余为补之",今关于左堋定式的争论文章有很多,但致柔拳社所坚持的是面向南的练法,记得去年年底,我带给林老师一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牛春明太极拳》一书,林老师很高兴,指着书中牛春明的拳照说,老一辈的练法都一样,都是面向南的。
关于牛春明,林老师说,微明先生曾对他说过,我的东西你都学完了,要想继续研究,可跟牛春明老师再学习。上述话却造成了一定的误解,有人说林老师不尊重微明先生,贬低微明先生的功夫。林老师说,非也,微明先生这么说主要是指各有所长,另外也显示了微明先生宽大的胸怀。林老师回忆道,在微明先生
离开上海到外地教拳时曾托田肇林等老师指导他,从他们那里他学到了许多以前未掌握的功夫。
二是《太极拳术》一书杨澄甫拳照和《太极拳体用全书》的杨澄甫拳照差异较大,林老师说前者是用架,后者是定型后的大架子,从养生的角度说是大架子比较合适,但要快出功夫,还是低好,林老师在我们练习的时候常说要低,不要立起来,前进后退幅度要大。
三是一动无有不动,有的人理解要全身关节一起动,手脚一起到位,林老师说,非也,并举分脚为例,林老师说,先沉肘,次提膝,再劈手,后分脚,不可同时分脚劈手,不可丢肘膝动作,后手采引,前手即可肘打手劈。
四是坐腕,林老师腕不可故意坐,要自然,由此气血方可顺畅,劲力可达末梢,否则则易停于腕关节,此要求类似于郑子太极拳的"美人手"。
五是棉里藏针、刚柔相济,林老师说初学者不可有此念头,想如何打人,林老师常举他师兄陈玉奇为例,林老师回忆道刚进致柔拳社时,由于自己有一定的武术根底,陈常打他不过,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办法打陈,而陈打他,自己却无反手之力,后经反省,从头从柔化练起,在微明先生的细心指导下,才真正掌握了太极拳的奥秘。我们和林老师推手,只觉他化得干净,不管你力大力小速度快慢,总是完全落空,林老师发你,自己总是无可抵御,飞跌而出,和林老师推过手的人无不翘指称赞"真太极也"。
六是丢顶,林老师说初练要练不丢不顶,一方面要从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另一方面由此可以练习听劲、反应速度和自身的柔软度,高级阶段需要练习的则是即丢即顶。敌来,我劲接住彼劲,将敌直接抛跌,然若我内力不足、时机不对则易成"顶牛",关键是内力;而所谓的丢,林老师说一旦敌劲落空,即可向敌要害击
打,此时可不再注重于跟随,由此向太极散手过渡,但仍要注意平时的沾连绵随的练习。
七是太极长拳,太极长拳又称太极藏拳,从前只在社内教学,致柔拳社的太极长拳原是108式,是在杨澄甫所授的59式太极长拳加入形意八卦等扩充而来,现公开出版的太极长拳书籍基本是以致柔拳社的太极长拳为蓝本的,但师承不清晰,由于林老师是太极长拳的嫡系传人,曾有多家出版社向林老师约稿,林老师总是
推辞,他对我们说,所谓藏拳,退藏为密,自古不轻易外传,我还是不破这个例,不过我已将其传授给上海和宁波的社内弟子,望大家勤学苦练,将太极事业发扬广大。当然林老师也不是十分保守,如林老师在复兴公园教长拳时给濮冰如老师看到,濮老师提出要学,林老师即慷慨相授,当时一起学习的还有濮老师的弟
子李品银等。我曾写过一篇太极长拳的文章发表在1998年11月的《精武》杂志,其中内容经林老师修改,对太极长拳历史有兴趣的同仁可参考之。

为着永久的思忆

张志安

每每见着悼忆文章,林林总总,或是情悲意凄,哀思万千,或是洋洋万言。这久成传统。我也想这样去写,来悼念刚去逝不久的恩师林炳尧先生,一则我也很传统:二则我确悲伤,悲伤我相识近十六年之久的恩师突然离开人世。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讲的是要师为父的,而现代很多人待父不敬不孝,马马虎虎过日子多如牛毛,何况对师!我在追悼会上亲眼所见的情景,确使人感动,确使人相信,先生为人师表,我们这些学生敬重他若自己亲生父亲。就我自己而言,十六年来得到先生的教诲和训导实在不能尽笔墨之能倾诉,他的突然逝世,令我深切悲痛,我当然想把这种悲痛伤心的感情,用文字写出来。但是,想到先生一生做人宗旨,体会最深的是其乐观大度的气魄,对寂寞、烦优和悲哀的抛弃,故寻着同先生
相聚快乐时光的轨迹,缅怀先生一生功德。
众人所知林先生为宁波人,其实他的祖籍为福建,太公还是位举人以后辗转至宁波。先生生在宁波,那是1923年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三传说三国蜀国大将关羽也是农历正月十三生日。先生出生那天五行排列属水日,故取名时加了个“火”字旁。后又听林老师说过福建林姓“炳”字的是同辈。
先生一生二大伟绩:一是含辛茹苦同师娘一起将四个女儿培育成人,二是将传统正宗杨式太极拳发扬光大,在上海、宁波、美国、澳洲和日本等地复创致柔拳社,并重新出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一书,写出了《太极归元》和《杨式太极拳架详解》等著作。弘扬正宗太极拳,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精辟地令人信服地叙述了传统太极拳训练方式,先生为此化费了许许多多精力,耗尽心血。他曾对我说写书写白了自己的头发。就在逝世前他还一字一句修改完他的著作,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先生一身正气,最讲认真。他自己对微明先生所传授的拳艺一丝不苟,修得太极上乘功儿,凡见过先生行拳的人无不为他那浑厚的功力,雄伟气魄的优美拳架所赞叹不已。他的拳架循规蹈矩、神凝气静、中正安舒、从容大雅,来源是一身正气和认真二字。先生练拳异常静心,安舒,他说文革时在复兴公园高音喇叭哇哇唱,他练拳耳朵一点都听不见。看过先主书的人都能深切体会他对每个动作的描述精确细致,方位、大小、意识等等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自己是这样,对从学的人也是要求严格。相信不认真的人都受过他严肃的批评。
先主学拳60余年,授拳近40年,他教拳、交心、交朋友,练拳,练体、练人品,可谓桃李满天下,精湛的拳艺蜚声海内外,德高望重。但他始终是“与人不争耳”的信徒,他不求“名利”但讲”明利”,这个明,是明白的明这个利是有利于大众的利,他常说要做明师,不要做名师,名师不一定是明师,他喜欢这个“明”字,这“日”加“月”就是阴阳,明了就是懂阴阳,也是懂太极。先主一生做了很多有利于大众的事,他对认真学拳的学主,从不收钱,很多带病来学眷通过练)病得到控制和治愈,先生总笑眯咪说,你看还是太极拳有用吧。学者要报答他总是说只要好好练,身体好,就是最好最大的报答。财富井非永久的朋友只有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
没有统计过究竟有多少人在先生的授艺下得到益处。
先生平素二大爱好,一是爱拳,二是爱吃。爱拳是众所周知。他所教的这套拳架是太极精品。先生平素不抽烟,不喝酒,就爱吃饱,尤其吃肉本领最大,大排骨。膀胖等最好,还爱喝绿茶。所以身体很好,他常笑着说“练太极,胃口好!做人一生不容易,还是吃饱好”。
先生太极技艺高超,其精湛推手,证明他所走的路是正确的。这里有二个故事,林先生初回宁波,遇到在宁波武术界颇有名声的马善平先生,用马先生话,先生用一记”挤”,打得善平兄毫无办法,二十多下发劲,每记发到墙上。林师毫不费劲,而马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李康年、林国富,高载君,史建福等从林师学艺,发展了许多学员,又办了致柔拳社,现在宁彼拳社气象万千,蓬勃向上。
第二个故事是林师的一个老拳友,交往二十年,林师从不赢他某日,林师讲“怎么老兄这些年仍没有进步”。朋友说:“何以见得”。林师说:“你这样推法,我只要使用“挤”的招式就能把你发出去”,朋友
不信,两个便找一处僻静处比试,结果这位朋友次次被林师发向竹篱上。林师发人,很照顾别人的面于,马善平先生讲林师总是找一个无旁人处展示自己技艺,一不炫耀,二照顾面子。
林先生曾说他有二个担心:一是担心学生不努力学,不肯下苦功,走了样,还说是林师教的,林先生认为真正的太极功夫,必须趁年轻时下功夭练,连续不断,天天坚持,每天花2个小时,刻苦练,久而出功夫。看到青少年学生打拳时坐腿不够低,就讲以前老一辈武术家练习时大小腿成直角,身体不许站立起来只有这样才会出功夭。他所编的十三字诀,总诀就是一个“练”字。
林师第二个担心他写的书,“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他常对我说,书是很难写,因为太极大深奥。一个动作,一种姿势,会有多种用法,全看对方的来势,各人体会,理解也不一样,书怎么能写的清楚,就连杨澄甫先主中年时的拳架同老年时的拳架都下一样,他讲了微明先生写“含胸拨背”其意应该是“舒胸顺背”,这是微明先生亲口对林师说的。。。。。。林师讲过“极柔软而致极坚刚”,这句话关键在“而”字上,这个坚刚是在极柔软之后自然产生的刚。是在大松大柔,舍己从人之后练成自生力,柔松不到就自然不会有这种刚。还有身备“五功”,被人写成了身备“五弓”。这总是难写。故此他对自己的书改了又改,写了又写,不断从学者、读者身份角度来看,担心人误解。
林先生是尊重师长的榜样,他对微明先生可渭是尊重备至,他处处时时讲微明先生的功德,讲自己受益于微明先生的教诲,维护微明先主的形像实事求是,推动致柔拳社的恢复。用呕心沥血这四个字来赞扬林先生一点不过份。
林先生逝世前曾讲二个故事。一个是他的师兄撤明先生的大弟子赵获七(名字写法可能有误)功夫极好,抗战时同日本人打擂台,上台就把日本人打下擂台,日本人即刻把他抓了起来,关在监狱里。要他再比一场,要他微明先主为此也耿耿于怀,怎么保呢?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微明先生的儿子,从小跟随微明先生,练就一生好功夫。新婚之际,微明先生还是严格要他凌晨起来练功,结果受了伤寒,又没有及时治疗不久先于微明先生去逝,微明先生悲痛万分。
林先生讲这二个故事,意味深长,其意义耐人寻昧。
林炳尧先生逝世了,他毕生酷爱太极拳,喜欢谈圆,他的人生神奇地从出生到去世圆满地划了圆, 1999年的2月28日,也是农历正月十三,是他生日,他走了,他几乎明白一切,他明白自己要走了,那几天他特别清醒。他是明师,许多东西神秘得无法解释,林先生修成天人合一功德圆满。
林先生走了,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他留下的著作是我们行动准则,我们打拳总要想着他的气派和姿势。什么是永存,这就是永存。什么是不朽,这就是不朽。该记住的永远忘却不了,该继承的永远要去继承。
这一切都是为着永久的思忆,寄情于那茫茫的另一边,以告慰恩师。

浅谈太极推手中的“随”---雨轩斋

  一、摘要:太极拳是中国的瑰宝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具有武术的基本功能——技击功能,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健身修心养性的价值。它不但能够锻炼身体的各项机能,而且还是练习心意持久性的一种最佳途径,也能改变人的气质个性。同时它需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把简单的语言,通过心意活动,把它转化成复杂的身体的动作语言。但是这种语言的转化,则必须要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可以这么讲,如果没有师傅的传教,你是不可能正直获得太极拳的真谛,无法开启太极之门。我本人蒙师傅错爱,通过自身五年的努力,终于有所收获。在此想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们共同探讨太极拳中的“随”。太极拳的“随”是我们学练之人最想得到的一种太极知人功夫,它贯穿于太极拳的推手中,从最基本的定步单推手到较高层次的太极散手,无处不在。尤其是在与他人交手中更可以达到神乎其神的境界。可以这样讲,学练太极拳之人,如果悟不透这个“随”,那么他一辈子都无法达到“懂劲”阶段。
  二、关键词:杨式太极拳。太极定步单推手。动步单推手,太极四正手推手。朋、 履、挤、按。“随”。轻“灵”粘连绵。
  三、正文
  我们杨式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从轻灵着手,锻炼人的心意与形的统一。而杨式太极拳的拳架与推手是达到心意与形统一的唯一途径。而“随”则是太极拳进入懂劲阶段的唯一阶梯。它也是太极拳中最简单,最易学,但又是训练难度最大,而且是最难精的功夫之一。它不仅具有跟着,顺从的意思,而且还是有许多更深层面的内涵。这里我与大家推讨的仅仅是太极推手中的“随”,而拳架中的“随”则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首先太极推手中的“随”是太极推手的灵魂。《太极拳论》中讲到,“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它要求我们习拳之人,在练习推手时,不管是定步单推手,或是定步双推手及拗步、顺步、动步的各种步法类型的推手都一定要跟随对方。使自己的手或接触部位不要脱离对方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甚至接触部位的皮肤都不能起皱。不管对方用按,挤,攻击我,还是用朋,履,攻击我,我绝不可以自作主张,主动出击。如果你舍去了这个“随”,而处处自作主张,以我为中心,那么你就会在推手中发现自己,处处不舒服,处处受制于对方。我在与师傅推手中,经常体会到这种处境。尤其是在双推手中,体会更深。我们师兄弟在训练时,通常规定甲方为主动攻击方(类似于师傅喂招),而乙方为被动的守方。因此当甲方采用“ 朋、履、挤、按”劲攻击乙方时,乙方在防守的过程中,一定要全神贯注,用心意通过双方接触的手或身体中的其他任何部位,密切体会甲方攻击我的方向,劲的大小,作用点。随着甲方的变化,始终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如果在这一系列的进攻与防守过程中,乙方手或身体上的其他接触部位的皮肤始终不能起皱。两方的接触部位不能脱离。否则如果起皱,也就是讲乙方出现了顶。或抵抗甲方的进攻,说明乙方没有体会到甲方进攻的快、慢或方向,或作用点。而当双方的接触部位发生脱离时,同样也说明,乙方没有体会到甲方的进攻的快慢(大、小)或方向,或作用点,换句话讲就是乙方没有“随”好甲方。只有当乙方在不管甲方用何种方法攻击乙方或快、或慢、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能随意化解时。乙方才算真正掌握太极推手中的“随”。这时用《太极拳论》上的话讲,就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天敌”的境界。
  第二“随”是太极推手中的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太极推手从最基本的定步单推手包括拗步、顺步、动步,到定步双推手也包括拗步、顺步、动步及太极散手,都离不开这个“随”。我们在开始学习定步单推手时,首先就要学习这种“随”字的功夫。师傅告诉我们怎么样“随”好对方的手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并且要求我们做到,不要把对方手上及身体其他接触的部位的汗毛压弯。同时,又要我们不要脱离与对方的接触,好象这个手及这个接触的部位都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对方的,随对方所动而动,随对方所停而停。而到了学习定步双推手时,由于双方的接触部位比较多(至少三个部位),因此在推手时,更加体会到这个“随”的重要性。初学双推手,由于对“随”的体会仅仅属限于单推手中的“随”。因而感觉到接触点一多,就无法顾及到。慢慢地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渐体会到如何去感觉与对方接触的几个点。在推手中,师傅常讲与对方接触的部位要做到有意识,要学会阴阳与虚实变化,要知道对方的来意,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太极拳论》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在太极推手的较高境界——太极散手,也离不开这个“随”。而且那时候的“随”,不仅有身体上的“随”,而且还有心意领域的“随”。事实上在太极推手中,攻、守双方都离不开“随”。进攻一方为了能够击实守方的实点,要在进攻中不断寻找对方的着力点,因而他需要用最轻快的心意去体会与对方在接触部位上变化。并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要求,攻方随时调整进攻的方向,而守方为了不让攻方击实我的实点。在“随”着进攻方的前提下,用心意去体会出他进攻的方向,大小,作用点,同时根据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大小与作用点。始终不让对方击实我之实体。因此,双方在进攻与防守的过程中,双方都是在用心意,去体会对方的心意,目的在于探明对方的意图,最终避实击虚。所以这个 “随”是始终贯穿在整个太极推手中,是太极推手的灵魂。
  第三:“随”是太极推手最易学,但最难精的一种功夫。太极推手从最基本的定步单推手就开始学习这个“随”。在练习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个“随”,比较容易学会。但当师傅要求你时刻都做到这个“随”时,你却很难做到,尤其是在用朋、履防守时更难做到,时时与进攻方“随”好。这是因为,当你在防守时,你需要时刻去体会,进攻方进攻的方向、大小与作用点。否则你就判断不出他的方向,大小及作用点,那么你就无法化解进攻方的劲。只有当你体会到它的改变时,你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进攻的劲。我记得师傅曾讲:“太极拳推手中的个‘随’可以练一辈子”。我起初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这是真的,这是千正万确的事。这是因为随着你太极功夫的不断提高,你自身对这个“随”的掌握也在不断提高之中。我记得初学双推手时,每当我与师傅推手时,总觉得比师傅少几只手,少几条胳膊,被师傅用劲一逼,身体就不知不觉地僵硬了。这时你突然发现你的身体已经完全被对方控制了。你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你化也不是,不化也不是,你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总之那时的身体已经由不得你自己作主了。有时师傅故意给我一个力点,可当我以为是机势可以发劲时,突然问师傅的力点又不知调节到什么部位了,使我感到有而非有、有而击无。正如《太极拳论》云: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这种忽隐忽现的感觉,只有身临其中才能体会到其中之三味。《太极拳论》讲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当你“随”的功夫练到一片羽毛落在你的手上的时候,你不仅能感觉到他的重量,而且会随着羽毛的下落,而你的手也会随着慢慢漂落。这时候你的太极功夫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因此,太极推手中“随”是非常之难精就在于此。
  总之,太极推手中的“随”不仅是太极推手中最基本的功夫,而且也是最高深的功夫。《太极拳论》云,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尽由此而厚也。”太极功夫到了这一层次,这已经不仅仅是单一“随”字方面的功夫,而是一种综合功夫的体现。如你没有学好太极推手 “随”,你就不知道对方攻击你的心意。那么在太极推手中你只有挨打的份。如想进入太极之门,那更是幻想。同时,太极推手是学好知人功夫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与太极拳架互铺互成、相互补充的。我祖师爷在《杨式太极拳架详解》一书中讲到,练拳架是练体,是知己功夫。推手练用,是知人功夫。因此,太极推手如果脱离了拳架练习,而仅仅练习推手。则推手功夫不会很高。如果勉强使用,无非也是一些手法上的技法,不是正真的太极拳功夫。要真正学会太极推手,你只能从“随”字上下功夫。只有当你的“随”字功夫练到较高境界时,你才能跨入太极之门,走向神明。
参考文献:《杨式太极拳架详解》林炳尧——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年

林炳尧先师之太极拳答问

(1)年轻人注意炼单式
问:学好太极拳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下苦功夫!以我几十年来锻炼太极拳的经验来看,要练好太极拳,关键在于个练字。太极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运动项目。老少皆宜。只要下苦功夫,自然而然会有成功和成就。

问:学太极拳应该从哪里入手?
答:先练架子。或曰盘架子。技术要求轻灵放松,中正安舒。身体能够的话,架子大些,低些。架子要正确,合乎自然,这样有助于增长内劲。然后再学推手,先学单推手,后练双推手。先学被动。以后练习活步,大捋。练架子与推手是相辅相成的。架子练得扎实,推手的进退就自如。推手中练得听劲,尝到了每个动作的应用,再回到架子中。再到最后,练架子就如一个人的推手,推手成了两人在盘架子。

问:年青人学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答:第一要思想作风端正,人要正派。第二要谦虚谨慎。第三要持之以恒。思想作风端正,人要正派,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好勇斗狠,一则练不好太极拳。二则容易出事故。太极拳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不仅仅是在行拳中去贯彻太极拳的原则,更加重要的是通过锻炼,使这些原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良好行为,使锻炼身体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动都能符合科学性和卫生要求,得到身体,心灵诸方面始终保持中正安舒,健康的状态.谦虚谨慎也是太极拳的基本原则,作为太极拳锻炼本身要求先学柔松,被动(挨打)。还要练习单式,许多年轻人就是不肯练单式,我见到过:单鞭,搂膝拗步,架子摆到二分钟,就不摆了;老师教的扎扎实实,他厌太慢;教得快,他就高兴。到最终,架子一套学会了,但自己练习时,走了宗.连自己也觉悟不行,想改,的确不容易。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这是不谦虚的结果。青年人接受能力强,这是优点。容易骄傲,这是致命弱点。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学习太极拳是一件并非靠小聪明能够解决的事。须得费时间。时间愈长,功夫愈强。体会愈深,趣味也愈浓。往往年轻人学了2-3个月或一年半载,学了一些拳架,学了推手,以为学好了,一知半解地走了。半途而废。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是很痛惜的。到头来皮毛都没有学到。试想,一个老师一生中能够教出几个得到真传的学生?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精力。走了一个,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再走了一个,又浪费.于是,有许多东西就要失传了。因为功夫是到了一定阶段,才能体会得到这个阶段的滋味。过早教,不会有体会,也记不住。我衷心希望青年人无论你跟随哪个老师学,都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不要朝三暮四,要持之以恒,才能登上高峰。

(2)---含胸拔背当初写错了

问:具体地说如何进行太极拳练习?
答:太极拳练习可以分为单式和套路练习。包括架子,推手和散手。有快的练习和慢的练习。单式练习就是练习时一式一式练习,成熟一式,再练习下一式。要练得熟,就要动作刻求准确无误。手法,步法,身法,眼法,精神,意气都要练好。初练时会感到枯燥乏味,练久了会喜欢的。
套路练习就是把每个单式连接起来,连接得好,天衣无缝,就是成功。单式和套路练习可以一个人练习,太极拳架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能一个人练,如著名的太极五拳:搬拦捶,撇身捶,指档捶,栽捶,肘底捶,揽雀尾等等,还有玉女穿梭都能一个人练还可以部分套路连接,反复练习。当然全套太极拳架子练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静静地练习,会进步大。单式和套路练习还可以两个人练习,除推手单式和套路练习以外,单式和套路练习完全可以在两人练习中使用。一个人主动(进攻),另一个人被动(防守),交替反复。可以单一手法的练习,还有编成几个手法有规则的练习,进一步练习无规则的手法练习。

问:我们应该看哪些太极拳方面的书?
答:书可以看。现在出版发行的书很多,主要看人家的锻炼身体方法,体会。但是不要过多迷信书本。太极拳中有许多方面是书本写不清楚。我的老师陈微明先生在他写的《太极拳答问》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家问他:为什么你的《太极拳术》一书没有写应用技术。微明先生答道,他曾问过杨澄甫老师,杨老师说我们的太极拳每个动作都能有无数应用,书写不清楚。假使勉强写出,学者会误解,有百害无一益.我这里有一个故事,我的老师陈微明先生在整理杨式太极拳十要时有含胸拔背之说,但他在教授我是用的是舒胸顺背,与含胸拔背恰恰相反,微明老师亲口告诉我,书本上写错了。还有微明老师的另一本书《太极剑》之内有像方向错位,顺序的错误。所以,太极拳的有些东西,书本上没有,要靠口述心传。而且大部分要自己练,从中获得体会。例如,揽雀尾中有堋,捋,挤,按四种劲,以我多年的经验,堋中就有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势。也就是说,太极拳中每一个动作出手就应含有这十三势。这一些恐怕书本很难说清楚。我建议,陈微明老师的三本书很好,可以多看看。尤其是《太极拳答问》一书。

(3)气打与点穴

问:太极拳的劲通常被人们说得很深奥,有人还会隔空发劲,这是不是太极拳最高水平的表现?
答:在劲的问题方面,要破除迷信。劲是力的密度,练习多了,下了苦功夫,悟出太极之道,内劲是会大的。功夫深了嘛!甚至于每一个毛细孔都会有听劲,化劲和发劲。这是练习中心静人自然,听劲好,化劲自会好,发劲自然很大很长。凌空劲,隔空发劲都是骗人的把戏。打拳的人气血好,皮肤表面温度高是有的,发气是不科学的。希望大家一起同这类违背科学的现象作斗争。

问:您对于太极拳的源远的看法?
答:我自入致柔拳社至今已经五十个春秋,本人读书不多,对太极拳的理论,历史认识水平不够。但当时在致柔拳社时,只知道张三丰传下来的,根本不知道陈式太极拳。后来才听说有陈式太极拳。看到陈式太极拳的运动变化规律,几乎与杨式太极拳不尽相同,尤其是震脚容易伤身。我有几个朋友练陈式太极拳出毛病。以我的经验,还是杨式太极拳好些,架子大方拳理拳意清晰。可以说,杨式太极拳比陈式太极拳更合道家原理。有一部书是专门讲太极拳的源远,作者为黄景华,郑曼青校正。

问:您对论资排辈的看法?
答:武术界讲究师承流派,讲究论资排辈。其实不然,资深不一定功深,要望重。青年人刻苦学习,认真锻炼,超过资深的比比皆是。我讲,谁肯下苦功,有成就,谁就可以成为老师。资深不是资格,练不好,就没有资格.后来者可以居上。老师不努力,可以向学生学习;师兄努力,可以向师弟学习。

问:纯粹太极拳应该是什么样?
答:应与道合。微明老师讲纯粹太极拳应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我另外传你五个字绵,铁,胶,风,影。

问:怎样才算练好太极拳?
答:体弱者变强、体强着更前强、瘦者变壮、肥胖者变灵活。急躁者变有修养,只要努力练习,生活有规律,脸色好看,睡眠足,思路开阔,做事灵活,要通过自己的锻炼病人都回转好。

问:青年人应该以谁的架子为榜样?
答:以《太极拳术》(陈微明著)中杨澄甫先生中年架子为好。架子气势大、正宗。

问:杨澄甫先生有不少学生,哪一个最好?
答:我是跟陈微明先生学习,其他人不了解,听说都很好。陈微明先生长杨澄甫先生二岁,他是有名的好好先生,文学水平高,他向杨先生学习太极拳,并教杨先生文化,所以他们是文武相教,关系很好,陈先生再推广杨式太极拳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三本书对当时及当今的太极拳普及总结,意义很大。而且人也谦虚,他叫我出去推手,要输不要赢,学得到东西。输了就讲是陈微明教的。他还说要进一步提高太极拳推手去杭州向牛春明学。现在看来微明先生是真正得了太极拳的道。

问:过去致柔拳社的教学内容简介?
答:主要是杨式太极拳。第一年学太极拳,不动步推手,太极剑。第二年学太极长拳,动步推手。第三年学大捋,散手,太极对剑,太极枪,太极棍。微明先生还擅长八卦掌,形意拳,精点穴和暗器。这是孙禄堂先生教授的。

问:您在致柔拳社学习的情况如何?
答:我学完太极拳系列,还学八卦掌。点穴和暗器也学了些。那时微明先生很少教拳。平时几位大师兄代教,有如陈铎鸣,邬光明等等,微明先生在场时指导。我学的很努力,得到他的指导最多。微明先生外出时,把我托付给予田肇麟老师,又承褚桂亭,叶大密等老师经常关照。太极剑,枪,棍因携带不方便,加之文革,反右中为此受到冲击,这方面生疏了。点穴是很奇妙的事,大部分我已经讲给你听了。有点穴必有解穴。上次我给你讲肩井穴的子午流程,它的解应该在足三里。今天我告诉你,凡是人体突出部分都是要害。这是正宗密传。一般不传。点穴要有眼力,指力。眼睛经常练习看飞行物,小的看成大的。指力要练习插绿豆,黄豆,铁沙,还要练习推棉花。暗器有一种金钱镖:用铜板,边磨尖,大拇指扣压在中指根部,中指指向目标,整体发力。平时可以两人练习先练手劲。练习久了,自然成功。

问:推手中有软硬的问题,有时侯碰到很硬,有时侯碰到很软,应该如何看?
答:这一个概念问题。太极拳讲阴阳,不讲软硬,讲刚柔相济,讲不丢不顶,也讲即丢即顶。静中有阴阳,动中也要有阴阳。该松时要松,该刚时要刚。不能偏向。

问:青年人学太极拳是不是合适?
答:完全合适!完全必要!就是要青年人学练,而且要有文化程度的最好。以前人不懂科学,不懂文化,很多不了解,弄得很迷信。现在科学发展,许多方面都能解释了,要以科学态度练好太极拳。我衷心希望青年人多点时间研究太极拳,大有好处。


大巧无术---高载君

太极拳就拳论而言堪称博大精深,就功法修炼唯求大巧无术,这是吾自师从林炳尧先生学练太极拳的一点灼知真意,林师系微明先生嫡传弟子,善八卦精太极,深得其中之真谛,十余年来在林师精心传授下,使我渐悟太极拳精微,尤在功法修练上,悟大巧无术可谓是提纲挈领般紧要。
“无欲观妙,有欲观窍。”这些是道家的功法理论,要从“无”和“静”中领悟太极拳内在的奥秘,从“形”和“动”中观察太极拳形象动态上的端倪,太极拳功法修练有层次高低之区分,犹如佛学《无量寿经》中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当然商与低两面三刀者是相续的,低乃高之基,高层次是由低层次日渐修悟而来的,而这由低向高的飞跃却不是每个学练者都能臻至的。除了学练刻苦程度和修悟禀赋这些主观因素以外,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即是功法的领悟和掌握,这其中老师的引导是必不可缺少的。
  其一:有为,无为和大巧无术。

推崇功力者往往为功力所迷惑,追求招术者反被招术所束缚,招术只是有法可循的操作,乃易为又见效快。这些是有为的体现,有为在太极拳术仅属底层次,所谓: “始于有为,终于无为。”无为并非消极地无作为,亦不是不为。有为与无为的分界线看是否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就是无为,把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当然,拳架中的招式轨迹和运动作为是拳术中的根本修为,断然不可缺少,而这些作为是向高层次飞跃的基石。但是,切不可陶醉于某些所谓精妙的着法和超乎常人的功力。入意境者功在无为。
王岳宗在其十三势体用歌诀里说:“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技。”此“静”并非以不动为是,动中之静是谓真静,清静无为是万事万物的本性,“静”是主宰和根本,“动”是体态和形象,静把自我隐蔽起来,可以静观其变,以静制动。我深藏不露,彼就无从揣摩,无处下手。孙子曰:“善用兵者,隐其形。”我之为,以彼之动即彼所暴露出来的形,顺应其变化而制之,这就是太极拳静以制动。因敌变而变化的神技,所谓“动而生昏,静而生慧”是也,世上万事万物无常形无成势。是说万事万物是在不断变化,优势可变为劣势,弱亦能胜强。如果某君不管客观情况,用其所谓精妙的招式去对待一种因势利导的无招无式那就注定要败北。所谓一术对一招,此巧不可对彼事。这是普通的常识,用术之人若为求所困,那幺巧术也就成了拙术。太极拳以虚为本,以因为用,有法无法,因净为止,有度无度因随与合,所以说:“大巧无术。”太极拳精妙的神技,并非是某招术。而是因敌变化而生之技。即无为而无所不为。切不可舍其本而去求其末。
  其二:悟道与练功

太极拳是一种特殊的武术。它的本质与练功途径以及成就等完全与其它强力武术大有兴趣。习练者应刻苦修炼,而且太极拳又并非是单纯的武技。它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动中求静辅佐静功之最要法门。故能养虚灵生智能以悟道为必修之课,悟道之要为在拳术上能静以制动,柔以克刚,后发而先至之特点。养生上有延年益寿之效果。太极拳理与道相近。要求“去名利,除喜怒,视无色,听无声,绝滋味,恬瞻纯粹,体和神清,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要也,在处世上有蕴涵着养心身修本性之哲理。张三丰曰:“涵养中有大学问,和平处有真性情,诸子要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则心身愈清净,天性愈纯粹。”大之可以应会曲管,小则亦能全身无害。太极之无敌,唯在不争。
习练太极拳其实是一练养过程。练是练精练气,养是养性养神,在道家来说也叫习静。练养之中不断修造自己,净化心灵,习练之中又需增强自己的内涵,太极拳之内劲是由松柔无力而生,练拳时全身松净,此净,即虚无之意。无丝毫僵硬不松之处。拳论云:“气遍身躯不少滞。”能净,久之则内劲自然形成稍有僵硬有松之处,即是培养内劲之阻碍。然而练架又必遵循先哲遗术原理法则,正因为今之太极拳大多掺混其它外力动作而变质,所以有纯正和混杂之区分,且不说混杂如何繁多,唯拳势只有松柔之纯正一式,演练时神态轻灵自然,神凝气静,姿势中正安舒,气质从容大雅,运行连绵不断。所谓用志专一为之元神凝。神凝则气习不喘,大雅则自从容而来,不断在绵绵之中,式式之中显露有松柔与中定,中者乃人身中极立命之处,人身太极中点。定者,动中求静之意,演练太极拳时之呼吸,随体式之开合而成,吸者,本是入气反而为提为升,呼者本为出气反而为沉为合,唯其形开气合不可专注。否则拳法即难专心一意,中定之时运用先天无鼓汤于腹,久而自能勿忘勿助,何谓勿忘,曰守自然,何谓勿助,曰守顺自然,守者,依息也,顺者,平息也,依息则息能通息,平息者匀息也。至此,乃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精养灵根气养神,犹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入虚者此也,太极拳练的乃精气神,练到精爽气平神清,可谓入太极拳之三昧矣。
先哲的太极拳论句句切要,并非一字敷衍陪衬,非明师教导指点,虽凭夙慧难悟也。所以说一般练太极拳者只知其招术动作,每日照样演练虽亦有健身强体之效果,此正是太极拳魅力之所在,却无太极之灵魂,由此太极功能远难达于懂劲,更不用说神明阶段也,一般从事太极拳者每以为运用武技,取胜于人者岂知太极拳内在之玄妙。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说得如此之多,而且将拳外道功提向读者简介,可以视为动中求的辅助功,实是内功之桥梁,更何况太极拳之精妙决非言论笔墨所能轻易表达,只有这些基础的东西可以概说,但愿我这不知之举能引起微妙作用,那就是我的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