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达邦2017最新消息: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4--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06:41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4--6)

2011-10-21——  27   曾飞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四)
       2011-10-21                3.老子的实践论:无为无不为的行动哲学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行动准则

  《老子》四十一章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说的是:有见识的士人听了道,就尽力去实行它。因为唯有道能妥善引导事物发生并成功遂事。

  《老子》二十三章曰:“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於道”。说的是:无言是原本如此的。强风难以整日地刮,暴雨难以整日地下。谁这样做呢?是大自然。大自然尚且不可能持久地这样做,何况是人?所以做事遵循道的,等同于找到了走得通的路“。人们把握了道,不是用来说着玩的。大自然无言 而重行动,人也应当无言而重行动。重要的是做事遵循道,就能找到了走得通的路。一句话,”为道“就是用道指导行动,去成功遂事。而不是弄出一套主观臆造的所谓”理“来讲理,雄辩,以理压人,要人家”唯理是从“,以维护一己之私。

  这个道理,邓小平同志说得透彻,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事实证明空话连篇,”讲大道理“不断,只能引来一片混乱和穷困。不讲空理,不搞争论,而是见诸于行动,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努力寻找正确的道路,才是走向富强的路。

  (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的行为禁忌

  《老子》二十九章曰:”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这是说:想据有天下而随意摆布,我预见他不可能得逞。天下是所谓的”神器“,不可以随意摆布。随意摆布的以失败告终,占有的还要失去。天下依照它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强制干扰它,要它背离规律而依从自己的愿望运行是不可能成功的。管理者因此不可以任意摆布企业等组织,违反事物的原本规律而胡作非为,否则会事与愿违,得到与自己的欲望相反的结果。

  (3)”执大象,天下往“的”善为道“的实践原则

  郭店老子丙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老子》三十五章文同。

  说的是:把握住大的映像——道,天下就随之而往。往又不加损害,安定就达到了极点。人的行动,要在执道而行之,事物也就会随之而按我们期望的方向而发展。只要坚持不违背这些规律就能安然实现我们的目的。这说明老子并非要人们清静无为,安安静静 地消极等待事物自己发展而的什么事也不干。而只是要求不要妄为,捏造”规则“强而行之。而且强调人们要”为道“, 要”执大象“而使”天下往“,主张有所作为。《老子》十五章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都强调要积极地”善为道“而功成业遂,绝非主张无所作为。

  (4)”无为而无不为“的行动哲学

  郭店老子乙曰:”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

  说的是:做学问的人日益漫溢,为道的人日益谦损。谦损了又谦损,一直谦损到在事物的规律上面什么样的妄自制作也没有了,全部遵循事物原本的规律办事,达到了这种没有妄自制作的境界,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作为了。 所谓”无为“的没有妄为,就是为了保证”为道“的有为能够成功,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四十八章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前两句少了一个”者“字,文义变了,所描述的对象不再是为学的人,为道的人,而是为学和为道本身,为学则不断增添学问,为道则不断减损精炼。但后文的含义基本相同。为道一直减损到在事物的规律上面什么样的妄自制作的内容了,全部是遵循事物原本的规律办事的道理,达到了这种没有妄自制作的境界,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作为了。

  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的行动守则,行动的哲学。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五)
       2011-10-23        二.老子哲学的基本原理

  简约地说,老子哲学有三个基本原理:辅其自然;知止不殆;清静守中。

  这就是老子哲学的三维结构,与孔子的治道内外呼应。由于是来自中华传统思想的同一源流,其互补性自然天成,老子哲学从治理者的行为出发规范治理活动,孔子从组织里的大众行为出发规范治理活动,都是从求真、求善、求美出发,以追求治理的理想境界。因而形成一内一外的互补格局。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内道外儒”的求索,也就确实具有现实的意义。

  1.辅其自然,以“道”求真

  辅其自然——核心理念就是“为道”。以“道”求真。——其外,为“礼”,形成规范。以“道”求真,讲求“辅万物之自然”。以自然规律“道”为总规范,自然是最合理的规范。

  《老子》五十六章曰:“治人事天莫若啬。”郭店老子丙曰:“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换句话说,也就是能够辅佐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而不敢妄自作为。自然,自己那样,原本如此之谊。田夫为之啬夫。见《说文》。嗇,农事也。老子说的是:治理治理众人、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事那样。也就是说只有顺应作物生长的规律,不强制它,服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治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服从事物和人们自身的规律性,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老子》十七章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说的是:最高明的治理者,治下的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人们亲附于他,赞誉他;再其次的,人们畏惧他;最差劲的,人们辱骂他。信用不足,于是有不信任。谨慎啊,自己要慎言!最好是大功告成了,大事办妥了,大家都说:“我自己如此。”

  这是老子辅万物之自然思想在组织治理上的具体化。最佳的治理使人们都觉得是在 顺其自然地行事,以致达成了大的功业大家都不觉得有人在强制他们。由于一切顺着规律运行,因此仅仅知道治理者的存在,而感觉不到他是如何治理的。

  著名企业家施振荣就认为,社会习俗有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後”的说法,不少批判者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习俗中的糟粕,它导致中国企业做不大,一做大就四分五裂。施振荣却不这样看,他认为中国人对於作主人之偏好特别强烈,故有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後”的论调。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在心理上有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自主和自利可以形成中小企业的文化基础。因此认为“分享”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与同仁分享成果不是牺牲与损失。宏基的模式在全世界是唯一的,整个宏基实行的是大面积分红,包括普通员工和管理层,甚至包括被收购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宏碁的管理模式就是注重人性,鼓舞人性中善的部分,围堵恶的部分,所以很成功。

  著名企业家王永庆从买米起家。就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形成了点点滴滴求合理的精神。长期以往,他不但追求经营的合理化,还追求管理的合理化。孟子就问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对此管子给出的答案是:“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管理制度不是用来役使人的,而是便于人役使物的。因此管理讲求合理,合理就是符合人性。台塑王永庆发扬光大这种人文精神,个中充满着能辅万物之自然的智慧。

  比尔?盖茨的成功,也在于盖茨与身边的天才们的关系其实极为简单,盖茨的一个聪明之处在于,对那些天才们而言,他从来就不去管,也不让微软的其他人去管,盖茨只是动用微软的庞大力量去关照他们和他们的成果,支持和服务于他们,为他们创造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这与“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的哲理不谋而合。

  2.知止不殆,以“止”求善

  知止不殆——核心理念是“知止”。以“止”求善。——其外,为“义”,形成价值观,以“止”求善,讲求“不盈”,能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众人才能有合理的利益。讲求“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因而能利众人而不害。不争、不盈、知止才能带到“义”的境界。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知止,贪得无厌,物极必反,自取屈辱。知止,则不会违背规律,可以长久。

  老子曰:“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说的是:遵循这个规律的人不希望满盈。正是因为不满盈,才能保持事业壮大了不至于就迅速破落而生成别的新事物。 因为满盈的继续发展必然是败落而转化成新事物。要维持事业长期处于发达的状态的唯一方法是不要让它满盈。不满盈的知止可以不殆,不产生危险,可以持续发展,而有利于众人。这是产生“义”的行为的 现实基础。

  老子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说的是:圣人之道就是为道而获取事业的成功,而不是依靠与他人争利而获得所谓的成功。这也是“义”的行为的内在根据。老子比喻为最善的行为就像水那样,利他人而不争他人之利,能得众人之助,自己也就能获得成功。不专注于与他人争利,而专注于为道,符合规律必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因此别人也就难以与他竞争。这是利人又利己的“义”的行为的内在依据。

  老子曰:“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具体归结为治理者利众人而不有害于人,必能受众人拥戴而获得成功。

  总之,知止,适可而止,善于利用事物处于不盈状态下的发展壮大的规律性而成功遂事 ,以利众人;知止,不专注于争利,而专注于为道,则能获得事业的根本性成功而利人利己。以知止、不盈、不争的哲理为基础,形成价值观,用以求善,以获得治理的成功。

  譬如,Google的版面出奇的简单,方便易用,搜索结果又客观公正,顺应人懒惰、求实用的本性,因此客户爱用。相反,过于过度包装,水分过多的产品,过于复杂,需要专家级的水准才能用好的产品,就很难被客户接受。这时不知止的恶果。可见,尊重人性、满足人性的需求,是经营活动获得成功的根据。不专注于和他人争夺,而专注于为道的所谓“不争”,这种知止,也是取胜的根基。海尔集团拥有全国第一流的售后服务中心,并始终以一流的服务多次夺得全国售后服务先进企业桂冠。海尔集团誓言“不打价格战,只打价值战”,它不拼死竞争,反而在家电行业林立的今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的产品质量一流,而且能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这些不争而为道的行为,使海尔集团得了消费者,也赢得了市场。

  3.清静守中,以“中”求美

  清静守中——核心理念是“守中”。以“中”求美。——其外,为“和”,形成审美观,以“中”求美,讲求“清静”。 清静而能归根,因而万事和谐,尽善尽美。

  老子认为“清静为天下定”(楚简老子乙)。《老子》曰:“归根曰静”。 所谓“根”,就是“无名之朴”,归根就是复归于万物的本源,复归于万物的本源就是真正遵从道。遵从道而作为,而又没有“妄作”的欲望,内心清而且静,也就不会偏离道。因此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由于“不欲以静”,让事物依照它自身的规律发展,“天下将自定”。因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夸夸其谈实在无补于事,不如奉行“守中”的原则。《说文解字》:“中,内也。俗本作和也。非是。当作内也。内者,入也。入者内也。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也合宜之辞也。……云下上通者,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不离道之谓也。“守中”,守其不偏离道也,不偏离道自然“合宜”。守道而致宜,是为美。此是老子对“允执其中”、“持中致和”传统思想的哲学阐释。是谓清静守中,以静达中求美。

  郭店老子甲曰:“守中,笃也。”《说文》:“笃,马行顿迟也。段注:顿,如顿首,以头触地也。马行竺实而迟缓也。”老子又曰:“各复其根”,是以笃形容实实在在地复归于本源之状。如是,“守中”,复归本源之谓也。 《老子》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执阴阳之两端而用其中,以中为和。足见老子的“守中”与“允执其中”的传统思想一脉相承。老子的“守中”哲理,是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依托。失却了“守中”,“中庸”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枯干。

  老子还以“治大国若烹小鲜”形象地形容这种以静治国的治道。也就是比喻说,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煮小鱼那样,切不可胡乱搅动它。煮小鱼如果不遵守小鱼柔脆的本性而胡乱搅动它,则破碎而不可收拾。治理国家或企业如果不遵循它的本性而胡作非为,则必乱而不可收拾。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乱搅动把事情搞糟。许多领导者一旦有了权势,往往把自己当做救世主,认为是自己给了员工许多恩惠,期待人们顶礼膜拜,感恩载德。好似自己当了“官”就突然聪明绝顶了,什么事都懂了,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好为人师”的本能,到处乱指挥乱滋事,往往把一个原本好端端的企业搞得乱哄哄的,一点也不尊重事物原本的规律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处理事情不看火候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因此,治理者要特别牢记治理 国家或企业也好比煎小鱼,要静下心来,好生伺候。火候不到就瞎翻动,鱼就会被搅糊;火候不到就瞎捣鼓,组织同样也会被搅糊。搅糊了也就不完美了!

  这就是老子对“持中致和”的中华文化的发扬。要问中国文化的精髓到底在哪儿呢?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国文明为什么没有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文明那样只成为历史的遗存呢?回答只有四个字:“人文精神”。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的也正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易?贲》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可以化成天下,当然也可以化成企业之“天下”。叶朗教授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朴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是人文主义的。中华文化的兴趣,不在超自然的冥想,也不在葝任自然的放纵和入自然的苦思,而是重在对於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的关注。”(庞朴:《中华文化万古常青》)中华文化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中才发展起来的西方人文主义有更深的内涵和渊源。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说:“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核就是'和谐’两个字。强调和谐、强调整体。其实和谐就是整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自古以来就一直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生存。这个观念是从自然观而来的。有关”和“的论述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等。”(王胡瑞等:《人文精神丧失必然导致社会灾难》)和谐就是美!

  小结:现实的老子治理哲学

  老子哲学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由于老子哲学有完整的形而上学作为基础,因此历来都表现出它的强大生命力,并多有实际建树。老子的治理之道与孔子的治理思想同源自于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具有明显的互补性:老子哲学直接为老子的治道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而老子的形而上学也给孔子的治理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哲学和孔子思想的结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内道外儒”确实是组织治理可行的方案。

  总之,老子的治理之道是建构于形而上学基础上的哲学。只有深刻理解老子的形而上学,才能正确无误地应用老子治理之道。

  老子的形而上学具有三维的基本结构:

  第一维是本体论:名实对举的天人关系,即道朴对举和德器对举两对名实对举。

  第二维是认识论:名物的生成系列,即无生一的认识方法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名的生成系列。

  第三维是实践论:无为无不为的行动哲学。

  老子哲学具有三大原理:

  第一个原理:辅其自然,以“道”求真;也就是治人事天莫若啬,辅其自然而成功遂事。本原理支持孔子“礼”的治道。

  第二个原理:知止不殆,以“止”求善;也就是上善若水,利而不争,处不欲盈的状态,知止而近于道。本原理支持孔子“义”的治道。

  第三个原理:清静守中,以“中”求美;也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以清静归根为守中,以守中致和。本原理支持孔子“和”的治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注1] 老子《道德经》一章说:“道可道,非恒道。”一种解释认为是指“道可以道说,不是所谓的永恒的道”。将第二个道解释为“道说”的意思,也就是说话的意思。南怀瑾先生指出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候说话用“曰”字,不用“道”字。“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字解释为说话就不合适了。《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也谓之行。道之引申为道理。也为引导。”也表明以前没有道就是说话的意思。因此,经文中第二个道字动用之,也只有解释为“道可以行走”或“道可以引导”才能通顺。会意之意思也就是“道可行,不是所谓永恒的道”。下一句也就是“名可叫,不是所谓永恒的名。”

  [注2] 老子《道德经》一章曰:“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经文据张舜徽《老子疏证》。本章“无名,万物之始”句,河上公、王弼均作“无名,天地之始”。《史记?日者传》引作“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帛书《老子》甲、乙本(下文简称为帛书)并作“无名,万物之始”。《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其用法与《老子》类,是以“天地”指称我之外的实存,以“万物”指称我之中的观念。万物、天地对举,是名实对举。老子严格区分名实,故以帛书之句为优。“恒无欲也”句也依帛书,有虚词“也”,故以“无欲”连读,不以“恒无”断句。“以观其所噭”句,“两者同出”后诸句也依帛书;删去“同谓之玄”句,此句与上下文不贯通,帛书无此句,据删。“妙”或作“眇”。妙、眇古人通用。张炳麟《小学?问答》:“妙有两谊,一为美,……然凡杪、秒、眇、篎诸字,皆有小谊;故汉世多言微眇,也无失也。”笋悦《申鉴》:“理微为之妙。”是以《老子》中的妙、眇、小均有理微之谊。

  [注3]河上公曰:“营魄,魂魄也。” 载营魄就是将某种东西加载于魂魄之上的意思。“涤除玄监”句,“监”字它本作“览”。依帛书写正。高亨注:“监是古鉴字,镜也。”管子曰:“德者,得也。”神得自实也。玄,抽象。玄德,抽象而得的观念就称它为“德”。

  [注4]谦之案:“傅本'一’下有'一者’二字,《文选?头陀寺碑文》注引同。”有“一者”二字,下文之义自明,从之。“执今之道”句,它本或作“执古之道”,帛书作“执今之道”,义顺,从之。“以知古始”句,它本作“能知古始”,据帛书写正。

  [注5]孔,通也。深貌。《淮南子?精神》:“孔乎莫知其所终”是其谊。容,法也。见诸《广雅》。精,择也。见诸《说文》。“道之物”句,它本或作“道之为物”。但帛书甲、乙本均作“道之物”,从之,其义与上下文顺。“众父”诸本作“众甫”。甫与父义通。帛书作“众父”,众名物之父,其义明晰,从之。众名物之母指“道”,众名物之父则指“无名之朴”。用“母”与“父”的对举比喻“道”与“朴”的名实对举。

  [注6]“其至之也”句,它本“至”或作“致”。帛书甲、乙本并作“至”。据以写正。“輿”车厢也。也用以作为车的总名。《说文》“輿,车輿也。段注:车輿,为车之輿也。考工记輿人为车。注曰:车輿也。按:不言为车者,輿为人君所居,可独得车名也。”故“至数輿无輿”的“数輿”指好几个车厢,“无輿”的“輿”指车名,“无輿”是没有车的总名之义。竭,漏也。《淮南本经》:“竭泽而渔。注:竭泽,漏泽也。” “祿祿”,相随之貌,描述名之随实,犹如玉之随璞之貌。硌硌,石坚不相入之貌,见《韵会》,形容名之特性完全随实而有,不容任意掺入它物,其状如石之坚不容它物渗入那样。“万物得一以生”句,“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句,帛书甲、乙本并无此句,据删。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六)
         2011-10-27          三.老子若干哲学观点辨识

  老子的形而上学,在历史上不断地被误解、曲解或擅自附会而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澄清,还其本来面目。对老子相关的六个观点的辨析分述如下:

  1.清静无为。

  人们普遍以为,道家主张出世,倡导清静无为。清静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其实所谓清静,本来是道教的宗旨,根据道教经典《云笈七签》的解释:“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清静,“则道自来居”。但是人们还是以为道教以老子为宗主。清静无为的来源似乎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清静为天下正”,“圣人无为故无败”。

  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形成于西汉初年。由于当时经过了多年战乱,为了恢复经济,统治者采用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治国的方针。所谓“清静无为”也就是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不加强制。

  历史上有“盖公献策”的故事。曹参当齐国宰相,犹豫不决。有人告诉他,居住于在胶西的盖公,擅长于黄老“无为而治”的学说,有治国的才能。曹参听说后,立即派人恭敬地把盖公请来。盖公向他建议采取清静无为的方法来治理齐国。盖公对曹参说:“只要上面的官府清静,不生事,不扰民,那么下面的老百姓自然生活就安定了。百姓安定后,社会经济随之就能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也就能治理好了。”曹参从听他的建议,按照“清静无为”的方法治理齐国。他在齐国做了九年丞相,据说“齐国大治”。“清静无为”趋于流行。以后成了为道家的宗旨。逐渐成了所谓“出世”的主张了。

  其实,所谓“清静无为”不符合老子的积极入世的治理主张的。

  《老子》曰“道恒无名,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又曰“归根曰静”。静的目的是为了归根,依据道而无不为。根本不是为“心神宁静”和“不轻举妄动”。郭店老子甲曰:“为无为”,“无为”不是不做,在它前面赫然有一个“为”字,要做符合“无为”原则的事。郭店老子甲又曰:“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在“无为”前面赫然有一个“居”字,要做处于依“无为”原则做事的状态。哪有半点清静而不动的味道呢?这是逐渐地变味,不是老子的原意。责怪老子哲学是毫无道理的。

  2.柔弱胜刚强。

  任继愈先生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批判老子说:“他的哲学不敢主张有为,而认为无为、柔弱谦下,可以避免损失。这些局限,都使得老子的天道无为的思想在贡献之中包含了它的消极因素,有走向宿命论的倾向。”似乎老子子贵柔弱,不讲强大。成为中国近代衰弱、消极、宿命的悲惨国运的罪恶根源。

  《老子》七十六章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视坚强、强大为事物发展到壮的阶段,接着就要向衰败发展。而视柔弱为事物新生,趋于发展的阶段,正趋向壮大。依此发展的眼光而有柔弱胜刚强的哲理。郭店老子甲曰:“弱也者,道之用也”正是指明处于新生柔弱的事物符合道的法则,发展的规律性正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并非任何弱者,甚至是趋向没落衰败的弱势事物都能战胜强大的事物的。说老子贵弱不贵强就是以偏概全。《老子》分明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又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万物负阴而抱阳”,传承着中华阴阳文化的传统,不可能只看到阴弱的作用,而看不到阳刚的力量,就不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理了。歪曲老子贵阴弱,有“恋阴情结”,甚至是所谓“中华文化是阴雌的弱势文化”的老祖宗。这些论调是没有读懂老子哲学所造成的曲解。

  《老子》三十六章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说的是:想要收敛它,必须故意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故意强壮它;想要废弃它,必须故意兴旺它;想要夺取它,必须故意给予它;这说的是深知微妙之理的明智。新生柔弱的事物必然要成长而胜过老旧的刚强的事物。鱼儿不可以离开藏身的深渊。治国的锐利工具也不可以展示于人们的眼前。

  《老子》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利用这个规律,对于希望它“早已”的事物,促使它更快地越过强壮的阶段而自行走向灭亡才是最好的办法。也是“辅万物之自然”的方法的具体应用。相反,故意去压制、阻止它发展反而会帮助它保持在生长阶段,依照规律它仍然要发展壮大的,人们反而对它无可奈何。老子因此主张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帮它超速发展,自然就能促使它及早灭亡,从而达到消灭这些不利事物目的。这种相反相成的策略手段,对治理者来说,很有实际应用的价值。依照规律行事,说它是“阴谋论”毫无道理。老子特别告诫说,如同鱼不可脱于渊那样,使用这种策略也应该深藏不露,切不可招摇过市,使对手警觉,反而努力保持于“不满盈”、不过度的有利状态,那就难以利用促其“物壮则老”的手段来消灭它了。说的也是符合规律的事实。阴谋、权术老祖宗的帽子戴到老子头上并不公平。

  3.不贵难得之货。

  《老子》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则无不治矣。[注1]

  这是说:不特别推崇贤达,使老百姓不至于纷争;不特别贵重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至于盗窃;不特别显现各种欲望,使老百姓不至于骚乱。这样,圣人的治理天下,是净化老百姓的心思,实惠他们的温饱,减弱他们的欲求,强化他们的骨气。经常使民众处于无狡智无淫欲的状态,使得那些自认为有智谋的人也不敢妄作非为,则没有不大治的。

  不贵重那些难得之货有何不好呢?相反,贵重难得之货又好在哪里呢?

  著名电影《滴血的钻石》讲述的是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南非盛产钻石的塞拉利昂地区,因为军队争夺钻石矿场而争战不休,历史上的记载就至少有五万人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颗取名为“南非之星”的粉红色巨钻出土后,就有不计其数的鲜血溅洒其上。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钻石被人们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正是由于当近地点社会“贵重那些难得之货”,以致长期以来,在盛产钻石的一些非洲国家,反政府武装非法开采、销售毛坯钻石和粗加工钻石,以此筹措内战经费。此类钻石被称为“滴血钻石”、“冲突钻石”。联合国不得不正式实施阻断“滴血钻石”贸易的“金伯利进程”。可见,老子“不贵重那些难得之货”的主张至今仍然有现实意义。说它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不知从何说起。如今市面上出黄金和白银精工制作的所谓“月饼”,贵则以十万计价。如此贵重“难得之货”就能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其间的奥妙我倒相信网友的批语:此物作腐败送礼之用。此“难得之货”利于腐败,并不利国利民,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道理甚明。不仅如此,国人贵食“鱼翅”,虽其并不怎样鲜美,但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于是趋之若鹜,鲨鱼由是而遭殃,海洋生态由是而破坏!人们贵重貂皮、象牙、发菜之类难得之货,于是引来自然生态破坏之祸,比比皆是。能说老子是妨害经济发展的罪人?而力主发展“难得之货”之人是经济发展之功臣?我嗤之以鼻。

  至于不尚贤,顺便说一下。尚贤与重视人才是两码事。老子主张“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就是主张圣人一贯善于尽人之才,而不抛弃人,主张善于用人的人是不善于用人的人的师长,不善于用人的人是善于用人的人的资源。是全面用人之所长。而不主张妄自设立标准,而主观地设定为“贤者”,并依靠所谓的少数贤者来治国。这样不符合无为无不为的哲理,会把事情搞乱,引起人们纷纷争夺片面认定的所谓贤达,而把事业引入歧途。当今所谓培育少年科技天才救国家,所谓“能人”和专家救企业,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救企业,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等“贤达”指导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等闹剧就说明这一点。人们吃大亏之后就会看穿所谓“尚贤”大旗背后藏着何种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