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鲁智深谁厉害:南京市博物馆的骄傲玉堂佳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1:37:49
2011-06-15 23:23:16| 分类:玉器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南京市博物馆 明 金盒
金盒 明
嵌宝石金盒,2008年南京江宁将军山明成化十年(1474)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盒面做莲花,如意云纹,上嵌红宝石、蓝宝石与绿松石;盒侧面饰缠枝莲纹;盒底以如意云纹为地纹,上刻梵文六字真言。
佛像纹金盒,2009年南京江宁将军山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沐昂妾刑氏墓出土。正面为佛结跏坐于莲座上,身着偏衫,衣质轻薄贴体,衣纹线条流畅,手作禅定印,身后有背光,四角分别饰金钢杵纹。金盒底部刻有梵文六字真言及“福”字,四角饰云纹。
金盒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华丽,具有极高的宗教,历史和艺术价值。

南京市博物馆 商末 兽面纹铜饶
兽面纹铜饶 商末
铜饶,又有钲和执钟之称,为商周时期金属打击乐器之一,常与鼓、磬等乐器一起奏乐,它不仅用于军旅征战,而且用于祭祀、宴乐。
兽面纹铜铙,1986年南京浦口龙王荡出土,通高68厘米,宽50厘米,重87公斤,甬部中空,无旋,两面钲部主纹为兽面纹,云雷纹为地纹,主纹线条粗犷,兽面双目突起,曲眉挺鼻,形象威严,铸造精美,气势博大,为目前南京地区最早最大的铜铙,是研究商周礼乐制度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青花梅瓶 元末明初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1950年南京江宁将军山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沐英墓出土。器型古朴典雅,青花呈色稳健,浓淡相宜。从肩部到胫部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绘以六重图案纹饰,主次分明,画面繁复却毫无琐碎堆砌之感,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主要文饰以萧何、韩信、艄公为主角,运用中国水墨画的传统技法,以苏泥勃青为墨,白瓷胎为纸,依照楚汉之中萧何月夜追韩信的故事题材,顺着“离”、“追”、“留”的主线,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为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举世罕见。

南京市博物馆 明 釉里红梅瓶
釉里红梅瓶 明初
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1991年南京江宁县东善桥宋铉墓出土,造型古朴,釉质细腻,通体满施釉里红岁寒三友纹饰,整个图案纹样清晰,松竹梅描绘逼真,自然纯朴,画面繁而不乱,疏密有致,层次公明,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哥窑盘 宋
哥窑青釉瓷盘,青灰色釉,釉肥厚如凝脂,通体满布冰裂纹,纹片大小相间,大片裂纹线呈黑色,小片裂纹线呈褐黄色,深浅两色的纹线交织在一起,形成典雅美观的“金丝铁线”纹。此盘色调高雅,制作工整,釉色湿润如玉,纹片疏密有致,为传世哥窑瓷器中的精品。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造型,釉质。纹片著称于世,纹片的产生本属烧造工艺中的缺陷,因胎体和釉料的膨胀系数不同所致,而这一工艺上的缺陷却显示出独特的装饰效果,它犹如冬天大河中冰裂现象,千变万化,独具古朴之趣,倍受世人珍赏。

定窑盘 南宋
定窑白釉鸳鸯纹瓷盘,1971年南京江浦黄叶岭南宋庆元元年(1195),张同之墓出土,通体施白釉,釉色莹润晶亮,包银口,尖圆唇,斜弧腹,浅圆足,碗内满印花纹,自上而下公布,近口沿处饰云雷纹,鸳鸯莲荷纹。碗内中心部位印双鱼图案,该器造型端庄,胎薄质轻,釉色柔和,纹饰丰富,乃宋代定窑瓷器之精品。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造白瓷为主,装饰以印花、刻花,划花为代表,尤以印花技法为世人所称道。

南京市博物馆 宋 吉州窑瓷瓶
吉州窑卷草纹瓷瓶,1980年南京幕府山南麓宋墓出土,釉色晶莹匀净,胎体轻薄细腻。瓶身主体纹饰采用釉下彩工艺,绘以白地褐花缠枝卷草图案,色泽浓淡相宜,线条奔放流畅,布局疏密有致,纹饰古朴典雅,其娴熟的绘画技巧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堪称吉州窑的上乘之作。
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永和,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宋代吉州窑瓷器器形通常较小,像该瓷瓶这样卷草纹布满器身的大器极为罕见。

白釉梅瓶 明
白釉“内府”铭瓷梅瓶,1987年南京中华门外天堡桥明天顺七年(1463)怀忠墓出土,梅瓶造型端庄,眉部楷体竖写“内府”铭,为封建宫廷御制瓷的标志。
明代分设内官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统称内府,专司皇帝内宫管理事宜,由于接近皇帝,权势很大。“内府”铭在明代瓷器中甚为少见,十分珍贵。

青瓷莲花尊 南朝
青瓷莲花尊,出土于1972年南京东郊麒麟门外灵山南朝墓。同时出土一对,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造型端庄宏伟,高达85厘米,堪称“青瓷之王”。
青瓷莲花尊以莲花为主要装饰图案,在一件器物上集中了浮雕,模印、刻划等装饰手法,将莲花纹恰当地装饰在每个部位,或仰或覆,或高或低,巧妙穿插,上下呼应,创造了完美的艺术造型,通体莲花渗透着浓厚的佛教色彩,是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更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釉下彩盘口壶 三国吴
青釉羽人纹盘口壶,1983年南京市雨台区长岗村出土。通体绘制纹饰,笔墨流畅,气韵生动,是我国迄今所见以绘画技术美化瓷器的最早器物,堪称早期瓷器中的艺术珍品。该器精湛的釉下彩绘工艺,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工艺始于唐代的认识,把我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器物上姬既绘制持节羽人,又贴塑佛像,融佛道教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神奇的画面,是研究汉末魏晋之际宗教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堪称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宝。

金牌 明
“黔宁王遗记”金牌。1974年南京江宁将军山明天启七年(1627)沐睿墓出土。金质,圆形,上端饰两片蕉叶,中间穿孔,正面中间刻“黔宁王遗记”,右侧刻“此牌须用”,左侧刻“印绶带之”,反面刻“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这面金牌是沐氏家族训诫子孙处世之物。

琥珀杯 明
渔翁戏荷琥珀杯,1974年南京江宁将军山明天启七年(1627年)沐墓出土,选用整块深红色血琥珀制成,尽材施艺,造型别致,由一片卷起的荷叶构成杯身,荷叶下水草交错,形成杯的底托,荷叶边渔翁跃出水水面,袒胸束发,肩挎渔篓,侧身盘腿,右手拽着飘动的荷叶,左手紧握跳动的鱼。渔翁欢愉的姿态与荷叶形的杯身巧妙结合,烘托出渔翁戏荷弄鱼乐在其中的主题,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铜佛造像 南朝 梁大通元年
铜佛造像,2008年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工地出土。佛立于莲座之上,头顶高髻,面相丰满,方额广颐,两耳长垂,眉若弯月,嘴角微笑笑意。身着通肩大衣,衣摆下垂,右手做说法印。身后背光,浅刻火焰纹。身体两侧各有一尊菩萨;背光上方有三尊坐于仰莲座上的小佛像。佛像背面刻有“大通元年八月二十三日超 造 ”。佛像形象自然,衣纹流畅,体积虽小但工艺精巧,为南京地区仅见有纪年的南朝铜佛造像。

南京市博物馆 南朝 菩萨头像
菩萨头像,南京栖霞寺千佛岩出土。菩萨低眉垂目,面目慈祥,眉心有一白毫,为南朝石窟菩萨造像的典型代表。
栖霞山石窟是南朝皇家开凿的石窟,历史上多次兴建,多次衰亡,石窟开凿时造像大多毁坏。这件菩萨头像是南朝唯一幸存的菩萨造像遗存,为研究南朝石窟菩萨造像特点提供了依据。
呵呵很可惜这馆关得比其他馆早,4点多钟工作人员就开始清场了,我们没看完最后依依不舍离开了玉堂佳器馆。本准备第二天抽时间再来,可一耽搁又没了时间,只好留着遗憾下次来南京时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