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一大城市是哪里: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1:10:04

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项极为重要的领导素质,是领导干部激发斗志、凝心聚力,团结带领部属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什么是担当?简单地说,就是一事当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具体来讲,担当是一种责任。它是相对责任和风险而言的,担当精神只有在任务、矛盾、困难、风险和挑战面前才能显现,相安无事的情况下,担当精神是无法体现的,因此,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谈不上担当。担当是一种自觉的、自发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被动的、盲目的冒险行为。担当更是一种境界。没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没有一定的党性修养,没有一定的道德修为,是难有担当精神的。回顾我党我军的历史,我们的事业之所以兴旺发达,关键在于我党有一大批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要在党内大兴敢于担当之风,为推动科学发展奠定坚强的领导保证和组织基础。我们看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具体来说分三种情况。
一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当无法预见到事物发展的结果时,而且在对决策的后果个人可能要付出一定代价时,敢于拍板、下决心、作决策。一旦出现问题和事故时,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保护部属。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曾写了一份新闻稿,他写道:“我们在瑟堡——阿弗尔地区登陆时未能找到令人满意的据点,我已下令撤回部队。我是依据我得到的最佳情报作出发动进攻的决定的。空军和海军部队表现出了英勇无畏和忠于职守的精神。如果这次登陆行动因为失败而受到任何指责的话,那都由我一人承当。” 可见,如果一旦登陆失败,艾森豪威尔要一个人主动地把全部重大的历史责任扛起来,只是由于诺曼底登陆一举成功,这个新闻稿没有发表而已。为什么诺曼底登陆会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在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面前表现出彻底的、大无畏的担当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各参战部队的战斗意志,盟军形成了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二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家意见不统一,甚至是反对意见占上风的时候,不随波逐流,敢于坚持正气,勇于坚持真理。“文革”之后,邓小平同志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号召要全面准确地评价毛泽东思想,在把握大是大非的理论和路线问题上体现了非凡的勇气和魄力。不仅如此,他还打破常规,大胆提拔启用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接班人,有力地维护了政局的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果断地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之路,敢于在沿海14个城市试验“特区”,敢于提出“一国两制”等等重大战略思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率先提出了“大包干”、“包产到户”的设想,这一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遭到来自各方的非议,但小平同志坚定地支持这种“试验”,最终在全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闯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所有这些果敢的行为,无不表现了小平同志敢于担当的精神。
三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能主动靠前请命,勇挑重担,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所以,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素质,这就是担当精神。现在有的干部,把权力和荣誉当篮球,争先恐后,求之不得;把任务和困难当足球,一马当先,踢之后快,没有丝毫担当精神的影子。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当尖兵、打头阵、挑重担,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就闪耀着八一军徽,哪里就跃动着橄榄绿,这就是军队的担当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各级党组织精心筹划、共产党员模范带头,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正是有这种担当精神,才铸就了抗震救灾的伟大洪流,凝聚起社会各方的巨大精神力量,为抗震救灾的胜利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当前,我们处在大变革、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在推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风险、考验和挑战。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我们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这都需要在党内大兴敢于担当之风,锤炼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的品格,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作者:刘熙武 陈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