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菲张少怀结婚视频:国务院参事撰文称中国教育存在五大不公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22:35:12
国务院参事撰文称中国教育存在五大不公平2010年03月02日 07:23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176

国务院参事 任玉岭

在进入新年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南海连续召开五次座谈会,主题都是围绕一个内容——教育。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基本上做到了不管贫富如何悬殊,孩子们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有书读。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中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差异,仍然造成了教育的众多不公平。

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讲,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教育公平了,社会才能公平。

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应受财产状况的限制。

根据笔者的调查,中国的教育不公平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造成了教育不公平。

2009年《求是》杂志报道过20个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是12000元,甘肃定西是1800元,仅农民之间收入就差7倍以上。据了解,一些地市之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差高达10-50倍左右,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情况下,因县财政困难,必然造成教育的困难。

前年,笔者在湖南某市调查时发现,在中央明确要求为公检法每人增4万元办公费的情况下,由于当地是“吃饭财政”,通过把教育和农业的财政支出降下来解决政策要求。

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地方经费充足,校舍宽敞、楼宇考究、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各种先进设备应有尽有,语言室、电脑室、实验室、钢琴室、乐器室、绘画室、雕塑室、游泳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有的还有升降式广场、休闲晨读公园等。而另外一些地方因财政投入困难,教育经费极低,造成学校场地狭窄、房屋破旧、寄宿困难,有的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个黑板,一枝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

最近笔者在河南调查时发现,在紧临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的一个非贫困县,有一个县城内老初中全校4000多人,仅有两个多媒体教室。全县95%的学校师生共用一个旱厕所,厕所里没有上下水。下雨天,老师、学生要冒雨如厕。由于县财政投入困难,有的学校教师办公场所还在国家禁用的石棉瓦小房子里。财政困难还造成教师工资偏低,几个工作八、九年的中学教师,月收入才只有八、九百元,导致教师流失严重。很多中小学没有本科毕业的教师,教学质量甚差。

一些县财政投入困难还造成很多小学不能按国家要求在三年级开电脑课和英语课,直至小学毕业一些学生还没接触过外语和电脑。有的学校没有音乐、美术教师,此类课程也不能开课,导致一些地区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同发达地区和城市孩子拉开了差距。

制度设计偏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一是就近入学存在问题。义务教育应该就近入学,但是就近的学校是优质学校,如果不拿钱,即便学校守在家门口也不能入学。笔者邻居家离中关村某小学不足50米,由于这所小学是优质学校,各方有钱人都盯着这个学校,愿拿钱让孩子入该校读书,于是学校便把附近的孩子排斥在外。邻居的孩子只好去离家约1.5公里,要过4个路口的小学就读。为了孩子上小学,家长既不能出差,又不能有病,常年风雨无阻进行接送。

广大农村的孩子,因为要就近入学必须在乡下读初中,不能进城市念好的学校。有些地区虽然有优质学校想挖优秀学生,但当地学校又不允许,这也给孩子就读造成不公平。

二是高考录取制度存在问题。我们一些大城市的学校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剪刀差,从农村聚钱、借助全国一盘棋发展起来的,还有些名校是老祖宗留下的。但是,现在的招生制度并非凭分数择优录取。而是给各地方发放名额,在分配名额时,又不考虑人口和生源多少。这种招生设计给一些地方的高中生升大学造成困难。例如河南近1亿人口,每年高中毕业人数96万,能够升省外去学习的只有6000人,北大、清华在全国招生指标是8.3‰,在河南却是0.1‰,造成极大不公平。当地学生动情地说,高考对全国考生是走独木桥,对我们省的考生则是走钢丝绳。

三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问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给不少省区的高考带来很大困难。以河南为例,全国每1000万人拥有普通高校14.22所,河南却不到9所;全国本科与专科在校生之比为6:4,而河南仅为4.5:5.5,本科在校生,同全国差距甚大。从重点学校布局看,河南9800万人口,只有一所211院校(郑州大学)。985院校河南没有一座。省内学校少,外边重点学校又招的少,所以他们认为只好在走钢丝中互相挤压,或花大钱到大城市去读那些公办学府兴办的收费学校了。

学生家庭收入过低

造成的受教育不公平

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的政策,使得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可以入学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家庭贫困,再加上高中、大学收费偏高,仍然造成一些贫困学生面临上高中、大学的困难。特别是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家庭收入低的孩子明显减少。河南信阳高中是笔者母校,当年90%以上是农民的孩子,而今农村的孩子大为减少。我们在学生宿舍发现,多数学生床下从这头到那头摆满了鞋子,而床下只有一双鞋或只有一双拖鞋的孩子,只有几个。校长说,床下鞋少的都是家庭收入较低的、来自农村的学生。驻马店市黄淮大学办了一所与国外大学合办的学院,这个学院因三年后可以出国续读,收费较贵,在本地居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造成大学虽然在本地,可能上学的多为外省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如,中山大学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已经降到6%以下。北京某名牌大学报到薄显示,农民的孩子也已降到13%。这同中小学中农民子女占在校人数70%以上相比,呈现出过分悬殊。

现在大学年收费普遍在3500元以上,加上生活、住宿、书本费等,一名普通农民全年的收入(4500元人民币)都不够培养一个大学生。而资料显示,在欧洲培养一个大学生,所需费用仅相当家庭收入的10%。在我国如何朝这个目标努力,恐怕需从减少高校收费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方面去努力。

独家:

锵锵三人行:不公平的中国教育

凤凰网自由谈:相比革新,我们更关注教育公平

相关新闻:

温家宝: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公平 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

袁贵仁:教育公平是人生公平起点 关键机会公平

<< 上一页12下一页 >>
  • 教育部原副部长:纲要不可能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公布
  • 周东飞:教改方案须重构政府与教育的关系
  • 浙江立法禁止义务教育阶段设重点学校
  • 学校管理应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倾向
  • 内地高考将推进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2010年03月01日 02:52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40

    本报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昨起公开征求意见,我国将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国家对于高考改革的推进幅度是前所未有的,能这么明确地用国家政策文本来确认这个高考改革的方向,非常不容易。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力坦言,纲要起草过程中针对高考改革的争论始终存在,纲要对高考改革提出的方向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

    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此外,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

    高考改革的推进节奏仍须由教育部去细化和制定具体方案。纲要最后提到,今后三年将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并组织开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张力对此解释说,尽管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到了一个时间表,但高考改革具体哪一年做哪些事情,这并非国家政策文本的责任,因为在2020年之前,国家还会有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现在纲要只是确定一个宏观方向:这些东西是要做的,或者是可以做的。

    相关新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公布(全文)

    新教改方案工作小组办公室就公开征求意见答问

    教改纲要多处吸收温家宝与教师等座谈意见

    教育部长谈规划纲要: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都应改革

    相关人士点评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大看点 专家称高考资格评定应重学籍 避户籍"画地为牢"2008年04月26日 18:48光明日报【 】 【打印

      

      又是一年高考时,江苏的外地务工子女在高考时再次遭遇难题:中国人在国内可以报考外国的大学,安徽人却不能在江苏参加中国的高考。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我国高考中存在的普遍又难以解决的问题。面临高考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户籍和学籍不对称;高考从“全国统一”改为“全省统一”;出现“新高考移民”问题,即在外地高中毕业后还要回到原籍高考。

      针对这些情况,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他们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高考资格评定要以学籍为主,淡化户籍,避免户籍制度“画地为牢”。按照高考方面的规定对任何地区均无例外: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但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中国流动人口过亿,全国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对于数字庞大的在外地就读的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户籍和学籍不对称使得他们从高考起跑线上就没有获得公平的竞争机遇。实际上,这不但牵涉到教育公平,而且也影响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在现行的“学籍+户籍”的高考管理体制下,移民二代正在成为没有归宿感的“无根的一代”。教育问题不解决,不让孩子们享受到平等教育,这不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影响孩子融入社会,也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管理。重学籍淡户籍,可以加强学籍管理,放宽户籍限制。具体讲就是,非户籍地考生要在暂住地参加高考,必须在暂住地参加中考、取得高中学籍,并在该地读满三年高中。

      其次,高考改革应该全国同步。各省的调整幅度视情况可大可小,但是教材、难易程度偏差不能太大,要相对协调统一。现行的高考制度,在政策上全国统一,但在内容上却又实行各地区分别命题的模式,使得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的高考问题更加突出。虽说国家有统一的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但由于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各地在使用的教材、规定的高考科目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学也根据各自的标准各有偏重。这样一来,一个在江苏读书的学生根本无法在安徽参加高考。从高考的角度看,户口的限制和高考壁垒的存在,使得这种“考”、“教”不一致的教育对于流动学生群体而言,失去了教育本身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不能为了“惩罚”“高考移民”,就制造出新的“高考移民”。近年来,“高考移民”问题引起了各省区的高度重视,各地高考都在不断改革,高中课程也在不断改革。可是众所周知,“高考移民”问题毕竟是少数。而由于打击“高考移民”,导致大批农民工子弟返乡高考,造成了大量新的“高考移民”,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郑晋鸣)教育公平期盼高考与户籍脱钩(图)2009年02月17日 08:24法制日报【 】 【打印所有评论28

    女儿:爸爸,我出生在北京,一直在北京生活,如今都十一年了,为什么我就不能在北京上高中、参加高考,难道我犯了什么错误吗?

    父亲:1992年来京打工,当时只想挣钱回老家盖房、结婚,现在我已完全融入这个城市,而且如果让孩子回四川老家上初中、高中,谁去照顾她?我感到非常茫然。

    关注教育发展纲要

    本报记者 陈丽平

    今年35岁的蒋志俊,1992年从四川老家来北京打工,那一年他十八岁。

    “当时我只想在北京挣点钱回老家盖房、结婚。

    ”蒋志俊回忆,他从建筑工地的一名小工干起,通过自学和上培训班,先后取得资料员、土建工长、项目经理等岗位证书,并先后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现在他已完成工民建中等专业学习,取得了北京城市建设学校中专毕业证书。去年他还参加了成人高考,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

    如今,蒋志俊觉得自己已完全融入北京这个城市了。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11岁的女儿已经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北京借读,今年9月该上六年级了。接下来她的初中该在哪儿上?高中怎么办?

    农民工子女

    “借读”或“留守”全家都无奈

    “我感到非常茫然。”蒋志俊说,让孩子回四川老家上初中、高中,谁去照顾她?母亲已年近七十,身体也不太好,让母亲照顾她让人怎能放心。如果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四川照顾孩子上学,蒋志俊将面临失业,回四川重新找工作,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否保证家庭正常经济收入,这都是未知数。

    “爸爸,为什么我就不能在北京上高中、参加高考,难道我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吗?难道我犯了什么错误吗?”面对孩子那稚嫩且天真的质问,蒋志俊不知如何回答。

    当蒋志俊告诉女儿她没有北京市户口不能在北京上高中、考大学时,女儿更惊奇了:“我出生在北京,一直在北京生活,如今都十一年了,为什么不是北京户口?我早已习惯了北方的生活,让我现在回四川去学习和生活,别的不说,光老家的四川话我听都听不懂,叫我怎么学习?”

    蒋志俊也曾经想过让孩子在北京上初中,但孩子上完初中还是得回到户籍地读高中、参加高考,各地教材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育观念不同,势必影响孩子的高考成绩,进而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怎么办?

    “我也曾和有相同问题的孩子家长交谈过,他们也同样不知道怎么办。”蒋志俊无奈地说。

    << 前一页12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