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清讲唇膏的段子:被各种骚乱考验的欧洲治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13:48

被各种骚乱考验的欧洲治安


日期:2011-11-10 作者:曹劼 来源:《世界知识》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挪威枪击案、英格兰骚乱、希腊邮包炸弹、警察卷入报纸窃听丑闻……
    
    欧洲警察的“龟速”作风让民众心凉了大半截,什么时候可以出手这些在美剧、英剧中几秒钟就可以做出决定的画面,在现实中却是难上难。到底是什么在束缚着欧洲警察的手脚呢?目前,债务危机阴影笼罩下的欧洲,似乎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类似挪威、英国的事件,如何迅速制止恶劣事件,是考验欧洲领导人才智的重要一环。
    
    今年7月份的挪威枪击案,奥斯陆警方事后被批“反应慢”;8月份的英格兰骚乱,伦敦警察局也被骂“无能”;加上早前多名英国警界高官因为卷入新闻集团的小报窃听事件而丢官,希腊警察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邮包炸弹束手无策,意大利警察有抓不完的黑帮成员、非法移民……外界不禁要问,欧洲的警察真的如此不济吗?难道非要接受比尔·布拉顿这样的美国“超级警长”来调教吗?
    
遭遇“炙烤”的欧洲治安
    
    挪威在8月21日再次举国哀悼一个月前发生的枪杀案中的死难者。国王哈拉尔强忍着眼泪发表讲话说,他辜负了每一个挪威国民,但他肯定挪威会坚强地超越痛苦。但在媒体看来,辜负挪威国民的首先不是国王,而是警察。于特岛枪击过程持续长达90分钟,而挪威警察却是苦等不来。挪威警方在7月26日解释说,之所以在于特岛枪击案发生时没有及时出动直升机救援,是因为奥斯陆警方只有一架直升机,而且机组人员当时都在休假中。挪威警方承诺会同政府讨论如何增加直升机数量,然而这个答复还是引来公众一片哗然,迫使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不得不宣布成立“7·22事件调查委员会”,对有关事件所发生的一切展开分析调查。
    
    英国骚乱也再次将英国警察摆到责任这个“火炉”上炙烤。在骚乱之火从伦敦北区托特纳姆燃起,直到英格兰北部城市曼彻斯特都得到“响应”的近一周时间里,英国警方,尤其是重灾区伦敦警察局,因被认为“连一辆驱散滋事人群的高压水枪车都派不出”而颜面扫地。英国首相卡梅伦8月11日在英国议会引述警方对他的解释说,警方在骚乱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以公众不守秩序的方式在处理。卡梅伦承认,从英格兰各地发生的骚乱中可以看出,应对的警力过于单薄。
    
    当挪威和英国的警察在这个夏天遭到舆论的炮轰之前,还有不少欧洲国家的警察也被公众投去失望的目光。在去年的11月,连串邮包炸弹事件在雅典各国驻希腊使馆上演,然而希腊警方除了表示怀疑是当地极左组织所为之外,常常是在被动等待爆炸声响。
    
    欧洲警察的“龟速”作风让民众心凉了大半截,什么时候可以抓人、什么时候可以开枪,这些在美剧、英剧中几秒钟就可以做出决定的画面,在现实中却是难上难。到底是什么在束缚着欧洲警察的手脚呢?
    
难以掌控的权限
    
    就在英格兰骚乱逐渐平息的时候,英国政府宣布将邀请曾经在纽约、洛杉矶以及波士顿担任警长的比尔·布拉顿来英国督导工作,这自然让英国警界感到颜面无光。虽然卡梅伦政府在极力挽回形象,但公众不会被蒙蔽,因为大家都知道英国政府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削减警力开支,英国街头缺少的不是警枪,而是警察,而这种现象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存在。
    
    其实,欧洲警察首先缺的还不是人手,而是权限。如果重看一遍这次英格兰骚乱期间的警民对峙画面,不难发现头戴警盔、手持盾牌和警棍的英国警察们采取的多是的防守战术。更让外界吃惊的是,局面乱到这个地步,警察也没有被允许佩枪执勤。导致英国警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他们的上级——英国内政部还没有赋予他们更多的权限。有记者质问英国警方为什么除了控制骚乱向外扩散以外,没有对发生的抢劫纵火行为多采取些制止行动。还有舆论呼吁当局出动军队,实施宵禁,让警方使用高压水枪。但这些呼吁均被政府否决。英国内政大臣特里莎·梅直到8月9日还只是表示,“希望地方政府与警方采取更多合作,一同阻止骚乱”。英国伍尔弗汉姆顿大学教授彼得·沃丁顿认为,英国警察在应对骚乱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永远都是:与暴徒对峙是控制局面还是驱散人群。他认为,“如果暴徒继续攻击、破坏商店,从全局来看,允许他们继续下去、而不是将他们驱散,可能是更好的对策。因为驱散暴徒,他们随后就到别处去搞破坏了。”
    
    除了不能即时抓人之外,英国警察还不能即时实施查封。骚乱爆发后,社交网站从中起到的舆论煽动作用遭到社会抨击。伦敦警察总局执行局长提姆·古德温对外界证实,英国警方的确考虑并讨论过关闭推特等社交网站的问题,但后来发现他们并没有那个权力。为此古德温上书英国议会,希望改变相关法规,赋予警方这一权力。古德温在提交给议会内政事务委员会的信中态度仍然相当绅士:“我慎重考虑过申请关闭社交网站的权力。目前的有关法规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将推特彻底封杀,但这是我们的调查战略的一部分。”
    
    欧洲警察队伍大而不强的另一个因素是社会舆论压力太大。英国首相卡梅伦在8月11日说“绝不能让恐惧感在英国的街道有立足之地”,并说除了高压水枪之外,警方还被授权使用橡皮子弹。但若警方真的开了枪,哪怕只是橡皮子弹,或者只是用双手来维持秩序,也难免会遭到媒体炒作,甚至是被舆论误导。
    
    2009年4月,伦敦主持召开20国集团金融峰会,虽然有大批警员被派驻会场外应付示威人群,但还是“出事了”。4月1日,一名47岁的当地报贩在路过示威场地时,因被执勤的警察“推了一下”而丧命。英国《卫报》后来发放的一段录像显示,当时这名男子双手插袋,正背向警方慢走,突然一个警察将他推在地上,片刻后,他慢慢坐起来,并没有任何异常,但在走出镜头的几分钟后他却因心脏病突发死亡。“倒霉”的肇事警察西蒙·哈伍德在与调查此事件的官员谈话后随即被停职,还惹上了官司。而面对舆论几乎一面倒地同情死者,英国警察内部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更不敢对示威者下手了。
    
真实的欧洲警界
    
    英国警察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存在于欧洲警察中的普遍现象。欧洲之所以让警察在面对不法之徒时显得有些手软,同欧洲的法律宗旨有很大关系。不论是英国,德国还是法国,欧洲司法部门长期以来对警察的要求是,首先要把拘捕或是需要控制的对象看作是好人,或是对现象存有误解的民众。这种“人善论”在欧洲警界几乎一直影响到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直到1986年,警察才获权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拘捕可疑人士。从司法系统来看,英国通常偏重通过纪律处分来规范警察行为,这就使警察往往担心:自己一旦出手过重,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饭碗?
    
    事实上,欧洲的警察也没有媒体报道中所说的那般无能懦弱。必须要承认,除了应对民众骚乱,在大部分时候他们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
    
    在今年6月份,奥地利的警察就向外界展示了一把他们雷厉风行的工作效率。让他们“露一手”的是轰动奥地利的“维也纳碎尸案”。今年6月6日晚上,当地管道工人在32岁的西班牙籍嫌犯艾斯蒂巴丽.C.居住的公寓地下室内发现枪支,随后报警。警察赶到后又在寓所内发现5个装着用混凝土凝固住的人体尸块的灰浆盆,其中有2个人头。奥地利国家检察机构在8日签发了欧盟缉捕令,在全欧洲追捕这名因为身形窈窕而被当地媒体称为“冰淇淋天使”的杀人凶嫌。在令奥地利人闻之不寒而栗的谋杀案被曝光的第二天,艾斯蒂巴丽.C.便在维也纳“人间蒸发”了。她被发现曾经订了去巴塞罗纳的机票并付了钱,但人却根本没有在机场出现。为了躲避警方缉查,艾斯蒂巴丽.C.让人开车把她送到维也纳西南450公里的意大利城市卡瓦佐,并在那儿用此人的证件登记住进旅店,但这还是让警方找到了她的踪迹。10日,艾斯蒂巴丽.C.在意大利北部城市乌迪内火车站附近被捕。
    
    然而,欧洲警察也是人,很多人为因素导致警方办案出现意外的事件在最近几年也层出不穷。一名叫做马克·肯尼迪的英国前卧底警察去年在英国掀起了一场现实版“无间道风云”。他曾经卧底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并使得该组织的100多人在2009年集体被捕。
    
    肯尼迪2000年以马克·斯通的名字开始渗透进入位于英国诺丁汉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在活动成员中以出钱最多而著名,出力出谋也非常多。2009年4月份,肯尼迪与其他113名活动人士在诺丁汉的一所学校内集合,为应对全球变暖,他们商量对当地一座燃煤电站举行抗议活动,并计划让该电站关闭几天。正在讨论之际,400多名警察突然包围并搜查了这所学校,以“串谋实施严重破坏罪”把这些人全部逮捕。最后共有26人被起诉,当然警方的消息是来自肯尼迪。这起事件让代表环保活动人士的律师质疑警方利用卧底来收集犯罪证据的做法的合法性,认为这会导致司法不公。英国国会议员大卫·温尼克表示,肯尼迪在卧底过程中的做事方式,已经让人感到警察其实也不太可信。
    
    目前,债务危机阴影笼罩下的欧洲,似乎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类似挪威、英国的事件,如何让警察在不违反法律宗旨的情况下制止恶劣事件,是考验欧洲领导人才智的重要一环。
    
    摘自《世界知识》2011年第18期  作者:曹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