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八是什么意思污:当统计成为功利的筹码(编辑视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20:50

当统计成为功利的筹码(编辑视线)

赵蓓蓓《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17日   19 版)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统计时代”。已有300多年历史、最初以用文字记述国家的显著事项的“国势学”出现的统计学,如今已无处不在,人口统计、社会统计、经济统计乃至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统计,统计的范畴已覆盖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化国家管理、企业管理中尤其不可或缺。近些年,诸如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之类的术语,老百姓已耳熟能详。甚至当你描述一个事物、一个人物时,往往都少不了数据的支撑。英国统计学家哈斯利特说:“统计方法的应用如此普遍,统计对我们的生活和习惯中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致统计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德国人斯勒兹曾给出这样的定义:“统计是动态的历史,历史是静态的统计。”因此,对关乎历史、反映现实、牵动未来的统计,我们没有理由掉以轻心。

  统计学是一种科学方法。正因其收集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以及推断、预测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会被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上,其结果才能成为决策的依据与参考。如果误用统计学,就可能导致描述面或是推论面的严重错误,进而对应用领域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当统计背离科学、成为政绩与功利的筹码时,它会变成什么?一种自欺欺人的“数字游戏”、一个可随意把玩的“魔方”而已!它展现给今人、留给后人的,只会是扭曲的现实与被歪曲的历史。

  这种扭曲与歪曲,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比如多如牛毛的电视购物广告中的浮夸数据,比如本报不久前揭露的电视收视率统计造假,比如上期读者来信版反映的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注水”问题,比如与全国GDP“打架”的地方GDP……

  我曾在网上搜索众所周知的1+1=?的答案,看到有人竟给出了25个答案,其中包括:1+1=2(算对的情况下);1+1=1、3、4……任何数(精神病人计算方法);1+1=1(狼和羊在一起时);1+1=3(爸爸+妈妈+宝宝);1+1=10(一只手+一只手=10个手指)。当然,这不过是“脑筋急转弯”的游戏。但如果这样“脑筋急转弯”式的数据、结论出现在我们正儿八经甚至至关重要的统计中,是不是一种悲哀?

  本来,“指挥棒”是应跟着统计结果转的,可现实中却不乏统计结果跟着“指挥棒”转的情形。为什么?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科学与民主,这是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一旦科学精神被弃如敝屣,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问题上,我们确实有必要探究,就业率统计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是信息服务还是制约手段?让高校自己统计自己毕业生就业率,科学不科学?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职校评估的核心指标并与学校切身利益直接挂钩,科学不科学?由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科学不科学?把促进高校学生就业的很大一部分责任压在高校身上,科学不科学?只注重就业数据不重就业质量,科学不科学?

  重塑统计的科学性,重塑国民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对处于重大转型、变革时期的中国至关重要。如果不改变当下国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如果习惯于将“政绩”高置于活生生的个体之上,我们只会与科学、民主渐行渐远,即便初衷是好的,却很可能“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