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小品:汉朝与罗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8:49:33
当然,就生产生活的具体领域而言是可以比较的。但我们首先应当把它们的背景弄清楚。比如我们这次展览里有罗马的铜阀门及铅水管,还有汉代的六边形陶管,《丝绸之路的两端》说这都是城市供水的公共设施,不是的。六边形陶管是下水道,走脏水的;罗马那个阀门是供清水的,因为罗马很讲究从山上引下水来,等于是自来水一样。罗马的引水管经过大洼地时,曾修建由几层拱券承托起的巨型渡槽,其中有的一直留到现在,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是,我们不能把下水道和人家上水的阀门相比。而且比较完了之后还引用观众的观感说:为什么我们中国出现这样的东西这么晚?人家的多好,我们六边形的陶管多不像样子。作这样的比较就有点不考虑事情的背景了。

    罗马的城市重视供水,水的分配有一套制度,什么样的贵族可以用多少水,身分再低的用多少水,挺麻烦的。而且西方学者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罗马后来衰落的原因之一是铅中毒,就是因为铅管里的水铅超标了,以至于使罗马人的智商降低了。但也有人说,水管使了这么多年,罗马早期昌盛的时候不也是喝铅管引来的水吗?当然也有一定道理。可是前一种说法如果有一点可以成立的话,那就不如干脆喝汉代的井水了。所以,进行比较要慎重,性质不同的事物拿来作比较是不太合适的。

    二、生产、生活情况试比较

    下面我很冒昧地把汉代和罗马的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情况试作比较。

    首先说农业。

    农事的第一道工作是耕地。耕地用犁。早期的犁上仅仅装有犁铧,只能破土开沟,不能把耕起的土垡翻转过去。而后一项功能是很重要的。因为土垡翻转以后,接触到阳光空气,生土会变成熟土。同时杂草随之埋进土中,还能起到压绿肥的作用。

    土垡的翻转是由犁铧和犁壁之连续的弯曲面完成的,其中关键的部件是犁壁。汉代已经发明了犁壁,在陕西西安、咸阳以及山东安丘、河南中牟等地均曾出土,有向一侧翻土的鞍形壁和向两侧翻土的菱形壁。罗马的犁没有犁壁这个部件。后来欧洲农民在犁上安装了木质的“泥土翻版”,其作用接近犁壁,但不如汉代之铁犁壁光滑适用。而且“泥土翻版”的出现不早于11世纪,已远在罗马之后了。

    除了翻土,我们看粮食去壳(去糠)。罗马人是拿着一个篮子,站到山坡上顺着风向来回抖把糠吹出去。而中国在汉代就有了效率很高的扇车。这个东西罗马根本没有,不好比较。

    中国粮食作物是粟(小米)、水稻,罗马不是,所以也不能作比较。不过汉代有小麦,罗马也有小麦,小麦磨出来的面做成面食。汉代的面食叫饼,什么都叫饼,连撕面片也叫汤饼,蒸馒头叫蒸饼。罗马人是面包。可是中国在汉代的时候就有发面,当时叫起酵饼。罗马人吃面包,现在的面包挺好吃,可是那时候的面包是不发酵的,是死面的。《圣经》里经常提到不发酵的“无酵饼”。欧洲到16世纪以后才有发面的面包,但也不是生物发酵,是利用小苏打,发起来以后产生气泡,所以整个面包中间就有眼儿了。用小苏打发面包以前,欧洲一直是烤死面的面包。烤出来以后,如果放了几天再吃,可就考验你的牙口了。15世纪,奥斯曼帝国攻打亚美尼亚的时候,有位妇女拿个面包一下子就把一名奥斯曼将军的脑袋开了瓢。大概,死面面包就像砖头一样坚硬。

    中国古代发酵的工艺很先进,所以酿酒的技术很高明。我们知道世界上造酒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发酵的果酒。以浆果作原料,其中的糖分经过酵母菌的分解,就能生成酒精。后来用粮食作原料,须先经过酒曲的糖化作用,使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简单的糖,再经过酵母作用产生酒精。第三阶段是通过蒸馏的方法,使酒醅中的低浓度酒浓缩成酒精度高的白酒。最后这个阶段汉代和罗马都没有达到。罗马人喝的葡萄酒接近自然发酵的果酒,而汉代人喝的却多半是酿造技术更高的粮食酒了。

    除了农业之外,我们讲讲手工工具。

    这次展览中有一些基本的生产工具,不论罗马的也好,汉代的也好,非常相像,说明人类有很多共同的想法。但是,有些司空见惯的工具中国没有罗马有。比如架锯,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就很普遍了,中国却没有。三国时陆玑写了一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讲《诗经》里的植物、动物。这部书里凡是说到树木的时候,必然强调木材的纹理直不直。因为当时中国没有架锯,开解大木,是沿直线一个一个打楔子,最后撑裂。北京丰台那边有一个大葆台汉墓,其中有木头垒的墙,即所谓“黄肠题凑”。那些木方子都是劈开的,所以与纹理直不直很有关系。架锯的图像在我国最早见于《清明上河图》。图中十字路口有一个修车的车摊,地下放着一把架锯,那是在中国资料中看到的最早的架锯。中国此前有刀锯,都比较小,是无法开解大木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刨子,什么时候有的?到了明朝才有。虽然我国的刨子和罗马的刨子颇有相近之处,但罗马刨子上的手柄是一前一后顺装的,中国刨子的手柄则横装于两侧。而且中国刨子是自固有的平木工具“枪”发展出来的,并非从西方引进。如果当时真像有些人说的,有一条丝绸之路,那么,罗马的架锯和刨子应该同时传到中国来。不但当时没传来,而且这两样这么重要、这么好用、木工简直离不开的东西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却前后差了近5个世纪,一个是南北宋之交,一个是到了明朝。所以很难说当时中国和罗马曾发生过直接联系。

    考古发掘的成果告诉我们,已知的汇聚双方文物的遗址都和中国边境有一段距离。如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南端金欧角上的沃澳,是古代扶南国的一处海港,这里的出土物中有汉代铜镜和罗马金币。又如在阿富汗北部的席巴尔甘,发现了几座大月氏贵族墓,出土物中也有汉代铜镜和罗马金币。而在罗马本土或汉地却没有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