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总部经济”与长三角地区的互动发展-总部经济-浙江在线-浙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4:07:36



  ●尽管我国的“总部经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企业总部和加工生产基地在空间上逐步分离,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产业加工基地向成本比较低的、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集群布局

  ●与珠三角的城市群都处在一个省内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总部经济因为跨地区、跨省市,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大

  在英国招一位博士的成本,在上海可以招3位博士

  联合利华:从上海到合肥

  “在英国招一位博士的成本,在上海可以招3位博士。而那里一位博士的工作效率却只有上海的一半,上海的一位博士综合来看,可以抵英国6位博士。所以,我们把研发中心部分转移到了上海。”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锡文这样说。

  5月19日,联合利华全球第6个研发中心暨中国总部办公楼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正式奠基。联合利华每年的研发费用约是10亿美元,上海作为其全球6个研发中心之一,即使占有其110的研发费用,数目也非常可观。

  这就是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总部经济效应在吸引资本投入上的最近一例。

  同时,联合利华将原先在上海地区的工厂整合,生产基地大规模地迁至安徽合肥。选择合肥的理由非常充分:合肥处于中部地区,以500公里为半径差不多可以辐射半个中国;在长三角电力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合肥却是电力输出地;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曾锡文又说出了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江苏的工人来自苏北,浙江的工人来自安徽,我们直接就到了劳动力的原产地。”

  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跨国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小城市和一些内陆地区。而同时,长三角地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正在逐步将其总部迁入上海,如浙江宁波的雅戈尔、杉杉,温州的正泰、均瑶……仅温州一地就有300多家企业来到大上海。

  2003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提出了“总部经济”的概念: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社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赵弘认为,和纽约的中心商务区相比,中国的总部经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长三角地区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企业总部和加工生产基地在空间上逐步分离,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产业加工基地向成本比较低的、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集群布局。

  交通、信息、政府等要素,都扮演了头颈的角色

  “头脑”和“身体”分而不离

  作为“头脑”的企业总部和作为“身体”的生产基地在物理空间上分开,可以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价格取得中心城市的信息、人才等战略资源,同时也能取得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能源、材料、劳动力等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最优资源在同一个企业的集中配置。当然,总部经济理论的假设之一就是信息经济的充分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发展中心副主任罗来武认为,成本的下降非常重要,他将华东地区降低的成本概括为要素、运输、信息、政府服务这4种成本的综合下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上海就对华东地区产生了辐射效应。以江西省为例,到广州、上海的高速公路通车后,到达时间都控制在6小时以内,运输时间成本的下降吸引了企业将生产基地放在了那里。”

  地区总部如何与长三角形成互动?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开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陈志华指出了交通的重要:“这里与沪宁、沪嘉、沪杭高速公路、318国道、洋山深水港贯通,距虹桥机场仅5分钟车程,地利是园区得天独厚的优势。”

  企业内部的结构分离,难免会带来组织协调成本的增加。因而,总部经济和长三角地区想要更良性的互动,交通、信息、政府等要素都扮演了头颈的角色,目的只有一个:让“头脑”和“身体”分而不离。上海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说:“各级政府不仅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规范,促进要素流动也非常重要。”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可以有不同选择

  错位发展最重要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就将一些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当时广州等地的“三来一补”的订单多数都来自香港,香港本身就腾出地方来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业。赵弘认为,香港的发展模式对长三角互动有借鉴意义。与珠三角的城市群都处在一个省内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总部经济因为跨地区、跨省市,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大。

  在“总部经济”概念提出之前,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曾经有过很多尝试。早在1992年,安徽省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曾经和上海一些高校有过合作研发。1996年,公司派人专程来上海学习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公司意识到产品出口的重要性,又在上海设立了外贸机构。公司总经理黄化锋告诉笔者:“已经有计划将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资本运作中心都移到上海。未来的10年内,在长江沿岸建立多个分厂,并考虑将公司总部整体迁至上海。”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总部整体迁移会带走部分技术人员,反而会加重公司的运营成本。

  有专家提出了差异选择的问题。浙江杭州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比较发达,财政基础也很好,在开发区内部形成了“楼宇经济”。他们在行业的选择上和上海错开,避开金融、汽车等首选上海的产业,大力发展机械零部件生产等优势行业。如果发展总部经济,这些优势行业如何保留?目前,萧山开发区已经开始尝试将钢结构的生产基地转移至安徽甚至是一些西部地区。杭州也许并不完全具备成为“总部”的一些条件,但在产业集群上和上海的错位发展为其提供了另一种发展的思路。

  “五种效应”诱惑产生具大推动力

  规避和突破政策瓶颈成为重要问题

  在赵弘看来,中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5种“经济效应”:一是“税收贡献效应”,包括企业税收贡献和高级白领个人所得税贡献;二是“产业乘数效应”,制造业总部的密集,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是“消费带动效应”,包括总部商务活动、研发活动消费和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四是“劳动就业效应”,提供高知识群体就业岗位;五是“社会资本效应”,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

  正是多种效应的诱惑,势必出现一个城市内多个地区和一个区域内多个城市争相成为“总部”的情况。但是,也有专家警告,如果有些地区并不具备“总部”聚集的条件,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为此准备大量的高档休闲场所和一些现代服务业,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会带来城市整体空间的不合理规划。所以,避免恶性竞争是关键。

  由于总部经济完全以企业为主导,又是跨地区运作,如何规避和突破政策瓶颈也是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