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御r18漫画muku:吃在江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1:14:04


                                                      吃在江南

                苇 明




                之一:蒸饭

  至少有二十五年没有见过蒸饭了。

  那时候的人们是那样的单纯,街道是那样的淳朴。

  那个年代,人人都穿着棉布衣。质地柔软的棉布衣。几乎人人都穿蓝色。偶
尔有姑娘少妇们穿了印花的棉布衣,亦以蓝底白花为多。人们很俭节,穿打了补
丁的衣服习以为常。

  那街道更显得古朴。马路上铺的是棱型的石块,并不平整,自行车骑在上面
颠得厉害。马路两边的墙或是白色或是青色。

  这是个色彩单调的世界,却有它色调自然和协的独特的美。

  就在这小城的马路上,在清晨新鲜的空气中,一辆板车前围了一些人。父女
俩一个掌秤,一个收钱,在卖蒸饭。那可是用上好的糯米蒸成的。女儿用那灵巧
的手抓一把蒸饭放在秤盘里,只见热气从那秤盘中的米粒堆中冒出来。那米粒洁
白莹亮,不象普通的米熟了以后粘成一块,却是松散的。糯米特有的香味让人不
饿也变饿了。姑娘秤足了糯米,把热气腾腾的糯米倒在一方布上,然后卷起布块
,两手握住两头,使劲地绞。待把布块揭开,蒸饭已被绞成一个两头尖,中间粗
的枣核形。一堆散砂般的米粒,变成了一块白玉。顾客接过蒸饭,一口咬下去,
嗬,嘴里那又粳又粘的口感,鼻子闻着一股清香,真是美不可言。

  人们一般都是买了蒸饭当早饭。有的从附近的油条铺买根刚炸的油条,交给
姑娘让她半折后夹在蒸饭中一起绞。有的买了蒸饭拿回家就着热豆浆或热牛奶吃
。蒸饭特解饿,吃完一个蒸饭,肚子里象下了一块石头,再也不觉饿。

  这么一个简单而美味的小吃,除了小时候在江南小城见过那父女俩卖过,以
后再也没见过了。

                之二:麻糕

  小时候,早上爬起来,常常去排队买麻糕。

  睁着惺忪的睡眼,走到桥头那条胡同,麻糕铺就在胡同头。天色还朦胧,空
气特新鲜。麻糕铺已开门,一盏白炽灯的灯光,没有遮拦地射到外面胡同里。站
在一个大窗般大的开口处,排在前面的顾客可以看到就在眼前的烘炉,看着老师
傅做麻糕。

  老师傅揉好面,把面掐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把一个个面团压成圆饼。然
后用一把排刷,蘸了些褐色的涂料,在每一块圆饼上刷一下。又抓一把芝麻,往
桌上的圆饼阵列洒一遍。这些圆饼就等着进烘炉了。

  从烘炉往上开的圆洞口里,可以看到炉内烧得白亮透红的煤炭。老师傅用水
湿了手,把一块麻糕胚子放在手上,然后迅速地把手伸进烘炉口,往烘炉壁上一
拍,麻糕胚子就贴在烘炉壁上了。他动作娴熟,一秒钟一个,一口气把烘炉壁四
周上上下下都贴满了麻糕胚子。

  过了几分钟,香味从烘炉中飘逸出来。老师傅用一把铁夹子,把烘好的麻糕
一块块从炉中夹出来。贴在下面靠近炭火的麻糕先熟,先出炉。然后轮到贴在上
面的。

  排队等着的顾客们兴奋起来。一个个掏出钱来,接过热烘烘的麻糕,拿回家
去与家人共享了。每块麻糕三分钱一两粮票,可谓价廉物美的大众伙食。

  回到家,盛一碗白粥,咬一口麻糕,喝一口粥。麻糕在嘴里热乎乎的,微微
有一丝甜味。就上一口粥,味道美极了。如果光吃麻糕,嘴里就太干了。也有人
就了热牛奶或豆浆吃。

                之三:团子



  如果说,北方人的过年食品是饺子,江南人的过年食品就是团子了。

  快到年底了,家里人忙碌起做年货来。团子是一定要做的了,否则就不象过
年。

  要做团子,首先要有米粉。先把米用水浸泡一夜。拿来一盘石磨,左手抓米
,放进石磨中心的孔里,右手抓住石磨的手柄,使石磨转动。随着米粒在两块石
板间低沉的磨擦声,米粉一点点地从石磨的夹缝中掉出来。转啊转,转到手臂又
酸又痛,米粉终于碾好了。

  妈妈拿出一个大竹匾,往里面舀一堆米粉。然后往米粉堆里浇滚烫的开水。
她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并不怕烫,勇敢地揉起米粉来。使尽全身的力气,揉了半饷
,米粉揉好了,被掐成一小块一小块。

  家里人围座在竹匾旁,人人动手做团子。团子馅早已调好,有萝卜丝馅,猪
肉馅,芝麻猪油馅,豆沙馅等几种。把米粉团搓圆了,然后捏成小碗形,用筷子
夹一点馅放里面,又用五指捏开口处四周,使口子越来越小,最后封闭起来,用
两个手掌搓米粉团,使之天衣无缝。根据里面包的馅儿,把团子做成不同形状。
基本的形状都一样,都是象一个底部被削平的圆球,不同的就在圆球的顶部。尖
顶的是萝卜丝馅,圆顶的是猪肉馅,用两个手指尖捏了个鼻子的是豆沙馅。

  做好的生团子越来越多。我们拿来竹制蒸笼,在里面垫上芦苇叶子,把团子
一个个在蒸笼里排列好。等到三四个蒸笼放满团子,煤炉上那口圆底铁锅的水已
烧开了,我们就把蒸笼放上去,一个叠一个,加上一个尖顶的蒸笼盖,就象个小
宝塔。煤炉的火要是不太旺,我就拿了把巴蕉扇坐在炉前扇火。过了一段时间,
蒸汽从缝隙里透出来笔直地往上冒,团子蒸好了。蒸笼盖一揭开,厨房里顿时充
满了热腾腾的白雾。爸爸两手拿了洗碗布,往一只蒸笼两边筐子上一放,提起蒸
笼,快步走到凉台上,把蒸笼放在那儿,让团子在外面的凉空气中冷却。

  我拿来一碗洋红,在每一个团子上点上一个粉红色的点。这洋红来自一种植
物的果子,钮扣大的圆浆果里面是一包天然的红颜料。洁白的团子上点上了粉红
色的点,颇有画龙点睛之效,眼前的团子更漂亮了,增加了过年喜庆的气氛。

  在手忙脚乱的同时,我当然不会忘了尝尝刚出笼的团子。热乎乎的团子特别
解饿,几个下肚,胃里就沉甸甸的要打饱嗝了。

  除了做白色的团子,我们还做一种绿团子。这绿色来自一种叫绿穗头的野草
,被揉在米粉里,做出来的团子有一种特别的野香味,团子皮不象白团子那么软
,咬起来口感更好,是我最爱吃的了。

  团子做了一笼又一笼。我们把冷却变僵了的团子存放起来。过年做很多吃的
,是因为按照民俗,从春节到正月十五,不兴做新鲜的食品。这段时间就吃年前
准备的大量存货。

  春节后这段时间我们几乎一日三餐吃团子。吃法很简单,把团子放在水里煮
开,连汤把团子舀进碗里,就是一顿美餐了。团子太好吃了,天天吃我都吃不厌


  祖母还在的时候,做团子做得更有趣。她不但做团子,还用米粉做龙凤。这
些吉祥物被做得诩诩如生,放在大竹匾里。我们孩子们饿了就从竹匾里取些圆球
煮熟了,加点糖就是一碗汤元。一天天过去,龙尾给吃了,龙头给吃了,直到全
部吃光。



                之四:爆炒米

  “爆炒米喽!”听到外面一个汉子的叫声,孩子们个个兴奋起来。

  汉子找到一块空地,放下肩上挑的担子,开始做爆炒米的准备工作。

  孩子们一个个拿了在水里浸泡过的白米或玉米,跑到汉子的家当前排起队来。

  汉子安放好了一个炭火炉和一个木风箱。随着他噼啪噼啪地前后拉动风箱的手柄,炉内的火苗
一下一下地往上窜。等火候差不多了,他拿过排在最前面的那个小孩装了湿白米的竹筲箕,把白米
倒进一个黑乎乎的铁容器。那容器形状有点像个葫芦,不过比葫芦大得多,并有架子手柄等。装好
白米,把盖子关上,这铁葫芦就成了个密封的高压锅。


  汉子把铁葫芦架好在炭火炉上,坐着一手拉风箱,一手转动铁葫芦。长长的火苗舔着铁葫芦的
身驱,铁葫芦不断地在火中转动着,使火力均匀地给里面的白米加热。

  过了一会儿,汉子站起身来,从炉子上取下铁葫芦,叫了一声:“响-了-!”孩子们个个用手捂
住了耳朵。“嘭-!”随着一声开炮的巨响,铁葫芦的盖子被打开了,一团热气从里面冒出来。汉子把
爆好的炒米倒在孩子的竹筲箕中。就像变戏法似的,米粒的体积被涨大了好多倍,原来那么一点儿
白米,一下变成了满满一筲箕的炒米。

  小孩抓一把喷喷香的炒米放在嘴里,只听到嘴里噼啪地响,好脆!


                之五:腌菜

  红萝卜,大青菜大量上市的时节,左邻右舍们就为过冬准备腌菜了。

  这时节人们买红萝卜大青菜不是一斤两斤地买,而是上百斤地买。桥头运河里来了许多装满蔬
菜的农船,农民把蔬菜一担担地往岸上挑。城里人成担地买下来。

  这个季节走在小城的街道上,只见家家户户在沿街人行道上晒菜。红萝卜切成了一瓣瓣的,放
在大竹匾里晒。大青菜是整棵地晒,有时就放在地上。人们清早把菜搬出去,晚上把菜收回来。

  等到菜晒得干瘪了,人们把菜洗净,就开始做腌菜了。

  大青菜是腌在小水缸里。做腌菜的人脱了鞋袜,把脚洗干净。在水缸里放了一层青菜后,撒上
一些粗盐,然后就赤脚跳进水缸,在青菜上踩一通。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菜踩紧,使得缸里可
以放进足够多的菜;二是在踩的过程中,粗盐粒把青菜的表皮挤破,有利于盐分渗进到青菜里面。
踩完了跳出来,再往缸里放一层菜,撒些粗盐,再到缸里去踩。重复多次后,一缸腌菜放满了,往
上面加一块大石头压紧,盖上盖子,就等时间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了。

  红萝卜是腌在瓮子里。腌的过程差不多,只是用一根捶衣棒取代了两只脚。


  到了冬天,腌菜就腌好了。我最喜欢的是新腌好的青菜的菜心,因为它不太咸,还略带甜味。
冬天没什么新鲜蔬菜,江南人早饭晚饭就常吃白粥加腌菜。

  我家乡的五香萝卜干很有名,在北美的中国城里可以买得到。但我总觉得腌菜太咸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冬天市场上食品的供应越来越丰富,人们慢慢放弃做腌菜的习惯了。走在一
条晒满一匾匾红萝卜大青菜的街道上的那种感觉,恐怕是我的孩子们很难体验到的一种经历了。


                之六:米酒

  小时候,小学一放假,我就到乡下爸爸那里去。

  爸爸总是做了一大囤的米酒。

  从没见过他怎么做的。每次去,就见到一个大草囤。揭开草囤盖子,里面有一只大水缸,大得
可以淹死个小孩。水缸里是一缸酒糟,中间开了一个井一般的口,口里面是一井清酒。

  在爸爸那里,我觉得口渴了,不是喝水,而是跑到酒缸边上,舀上一碗米酒喝。米酒又凉又甜
又香又解渴。因为度数低,我从来没有喝醉过。

  逢年过节,家人团聚一堂,喝的就是这自制的米酒。当然,也少不了酒糟扣肉。

  爸爸还把米酒在大灶上作蒸馏,自制烧酒。不过这是给大人喝的,我从来没尝过。

                之七:猪油渣

  那是什么都定量供应的年代:买米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衣要布票。

  每个月用发的油票从粮店买的豆油总是不够吃。妈妈就叫我清早去菜场排队买肥肉。

  天还没亮,闹钟就把我吵醒。我提了只竹编花篮去菜场排队。要想买到东西,必需在菜场没开
门之前就去排队。

  一双睡眼觉得菜场里的白炽灯光特别刺目。我站在队伍里,一边看着老师傅砍肉,一边端详着
那一条条发白的生半猪,猜测着哪一条最肥。

  轮到我了。我就指着那白色的脂肪层最厚的那块肉叫老师傅砍。过了秤,付了钱,还有肉票,
我就兴冲冲地提着花篮往回跑。

  妈妈把白色的肥肉切成一小方一小方的,放进圆底铁锅,在煤炉上熬。锅热了,肥肉被熬得吱吱地叫,
翻着泡泡,变得越来越小,油渣周围的油却越来越多。一股香味飘进鼻子。

  猪油熬好了。妈妈把熬出的油倒进一个瓦罐,冷却后,变成白色的固体。这猪油就用来以后炒
菜用。那剩下的猪油渣,又脆又香,我巴不得能吃个够。有时我的胃口有所收潋,还有剩下的话,
这些猪油渣就成了做菜的佐料。或者放在汤里,或者放在炒青菜里,都很好吃。


  

                之八:马兰

  小时的我,每年春天清明时节,总要和院子里的几个小孩一起出去挑马兰。

  我们每人拿了一只篮子,一把斜切刀,走到不远的郊区,在池塘边,田埂上
找马兰。

  马兰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大概属菊科吧,因为它那漂亮的粉红色的花有点
象菊花。如果是在北美,马兰大概会被当作园庭植物种在屋前的草地上美化环境
了。而在那时的中国,马兰只不过是乡下田埂上,池塘边的野草而已。

  走在春天乡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到满地绿色的春光,孩子们
的心情别提有多高昂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注意地上有没有长得好的马兰。马兰长得一滩滩的,我们
找那些长得长的滩儿。长得好的一般都在水边。找到一片又绿又嫩的马兰,我们
蹲下来,用斜刀把一棵棵的马兰头切下来,放在篮子里。马兰的根部没有受到损
害,仍然会长回来。

  就这样走走停停,过了半天,我们每个人的篮子里都装满了马兰。

  我们看到池塘,就到池塘边去洗马兰。池塘水清清的,里面有小鱼,有青蛙
。有时有个孩子不小心失了足,一脚滑到池塘里,把裤管给弄湿了。

  回到家里,我们就急着等妈妈炒马兰吃。妈妈用豆油炒了马兰,饭桌上多了
一道绿油油的野菜。用筷子夹一筷放到嘴里,马兰那特有的清新野味,令人一筷
又一筷地停不下来。听大人说,清明节时节的马兰,吃了使人明目。也不知是否
有理,我反正特别爱吃,尤其是自己劳动的成果。

                之九:腊八粥

  腊月初八,是喝腊八粥的时候。

  外面刮着寒冷的风,地上结了冰。江南人家里没有暖气,屋里屋外差不多冷
。冷得让人跺脚。手指冻得象胡萝卜,手上脚上都有冻疮。

  姐姐煮了一大锅的粥,在里面放了好几种豆:蚕豆,绿豆,赤豆。还有肉骨
头。用文火慢慢地煮,煮得热气香气飘满了屋子。

  等腊八粥煮好,豆子已被煮得稀烂。锅里有好几种颜色。盛一碗烫口的腊八
粥,一边吃一边辨认着吃了什么豆子。等到吃完,满头已是热气蒸腾,早已忘了
寒冬腊月的冷。

                之十:蟹黄包


  如果说西方人是见油脂便想到胆固醇而羞涩,中国人却酷爱油水足的食品。

  秋天螃蟹上市的时节,大大小小的饭店里都卖蟹黄包。吃过螃蟹的人都知道
,长得肥大的雌螃蟹煮熟了,剥开蟹壳,里面有很多橘黄色的蟹黄。这是螃蟹一
年摄食积累下来的油脂。蟹黄包就是用这蟹黄作馅料做的包子。

  吃蟹黄包最容易遭殃的是你的衣服。热乎乎的包子一口咬下去,一股热油会
冷不防从包子里射出来弄脏了你的衣服。除了这点有时会令你有所遗憾,那美味
绝不会令你失望的。

  这时候的小笼包也经常用蟹黄作馅料。用一双筷子夹一只皮子薄薄的蟹黄小
笼包,沾一点酸醋,送进嘴里,这时的你会觉得,天下最美味的食品,就在口中
也。

                十一:黄甲包

  黄甲包是离家乡小城不太远的一个小镇上的特有地方风味。

  每次去这个小镇,总见到街道上有许多卖黄甲包皮子的摊子。

  当地的农民挑个担子到街上,放下担子拿一张小木凳往地上一坐,生意就开
张了。

  他们都有一个小矮的煤炉,上面搁一张扁平的铁碟子。一手拿了已揉好的面
团,有小气球那么大,富有弹性地不断地甩动着。这甩动的动作是不能停歇的,
否则面团便会往下垂,
从手里掉下去。每甩动几下,农民把面团按到铁碟子上,往四周一揉,薄薄的一
层面就被沾在了铁碟子上,很快被烤熟,另一只手便把烤好的皮子揭开,放到旁
边一叠烤好的皮子上。那熟练的甩面团,揭皮子的动作,可以看得让人着迷。

  这黄甲包的皮子,是薄得不能再薄了。买回家,包上馅,在油里一炸,喷喷
香地又脆又好吃。一切都很象春卷,只是春卷的皮子要厚得多。吃完了,满嘴油
汪汪的。

                十二:韭菜饼

  在江南,吃白米总是大大超过吃面食,家里难得做上几回面食。做韭菜饼便
是这其中的一项了。

  做韭菜饼很简单。拿一把新鲜韭菜,洗净后,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在面
糊里,搅拌均匀。然后就把一些面糊倒进圆底铁锅,用铁铲把面糊往四周拨匀,
使面糊不至于都聚在锅底。面糊由白变黄,用铲子把饼子翻过来,再烤另一面。
不一会儿,一块金黄带着韭菜香味的饼子就烤好了。

  西方人倒是也常吃饼子,他们叫crepe,一般是早餐食品。不过他们在
面糊里放的是鸡蛋和牛奶,做好了浇些糖浆吃。魁北克人浇的是枫树糖浆。虽然
也好吃,却没有韭菜饼那股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