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王人物生日表:醫聖堂*民間中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8:47:17
字号:大 中 小

 

《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
目    录
无恒难以做医生…………·………………·岳美中(1)
我的治学门径和方法……………………··任应秋(20)
我的学习过程……………·………………·姜春华(45)
路,是人走出来的…………………………金寿山(础)
在研究防治冠心病的道路上………………郭士魁(77)
业精于勤荒于嬉………………………·-李聪甫(87)
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刘渡舟(102)
学无快捷方式贵在有心………………………彭履祥(114)
医林四十年…………………………………何任(7N)
杏林春暖忆旧迹……………………………周凤梧(144)
学医、行医活当年…………………………李克绍(r60)
学医四十年的回顾…………………………方药中(17z)
精在明理知在成行………………………赵迭铎(190)
往事重提温故知新………………………王伯岳(2l」
寝馈歧黄五t年……………………………万发生(22J)
追忆旧迹寄奉后学………………………魏长春(2j,)
医林寻踪……………………………………陈耀堂(245)
我的老师和我的学医道路…………………彭静山(259)
回顾与1j{1瞻………--……………………r·陈苏生(274)
能定能应谓之成……………………………董廷瑶(283)
以「治学三境界」的精神学习《内经》………徐荣斋(2,7)
刻苦勤奋自强不息………………………朱良春(j,J)
教学《内经》的体会…………………………凌耀星(j2J)
学贵有恒实践第一………………………贺本绪(349)
学医关键是在青年时代……………………龚志贤(,,9)
学医「五字经」………………………………刘炳凡(,7T)

无恒难以做医生:磊品:曼嚣i岳美中中华同国中医学会剐台长
   【作者简介】岳美中(1900~),名岳锺秀,号锄云,以宇行。河北省滦县人。早年攻读文史,二十五岁时因肺病吐血,发愤自学中医。曾行医于冀东、鲁西一带。解放后曾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唐山市卫生局顾问,后调中医研究院工作。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垒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主任、中医教授。从事中医工作数十年,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肾病、热性病、老年病等有深入的研究和较好的疗效,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名望。主要著述有:《岳美中论医集玲、《岳美中医案集势、「岳美中医话集势、《岳美中治疗老年病的经验努以及《中国麻风病学汇编》(待出版)等。

   我出生在河北省滦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亲早年扛活,后来靠种几亩薄田兼做挑担叫虫支撑家计。我们兄妹五人,我是老大。八岁上,父母看我体弱多病,难务耕事,也为将来添个识文断算的帮手,咬咬牙送我上学,东挪西借地巴结着供我读了八年私整。我看家里作难,跑到濠县城考进半费的师范讲习所学了一年多。这种求学的情况,我在《六_卜初度》的诗中,有一首写到过;
   少小家贫病不休,
   学耕无力累亲忧。
   因规夜课迟安梦,
   为各束修早饭牛。
   酒食屡谋精馔供,
   序庠频遣远方游。
   严亲纵逝蓐亲在,
   六十该儿也白头。
   我十七岁当小学教员,一面教书,一面随乡居的举人李筱珊先生学习古诗文词。其时,军阀混战,濠县正当直奉军争夺的要冲。烧杀奸掠,民不聊生。我当时抱着空洞的救国心,慷慨激昂,写了小说《灾民泪》、鼓词《郑兰英告状》、《民瘼鼓儿词》等许多
   2

诗文发表在《益世报》等报刊,想转移风俗,唤醒痴迷。但少年意气,吶喊无应,转而想从古书文中找出路。一九二五年夏,听说梁任公、王静庵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又和裴学海等几个同好一起重温经学,兼研小学、史学,准备投考。暑期应试落榜。虽然受了一次打击,却更加发愤读书,每日教书、写稿,苦读幷进。不久,累得吐了血。某医院诊云:「肺病已深,非短期可冶。』考学无望,教职也被辞了,真觉得前路漆黑,大难将临,儿无生趣,又不甘心那样死去。难道医学对肺病真的没有办法吗?床第呻吟之中,萌发了学习中医的念头。买了《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等书,边读边试着吃约。一年多田野问的生活,休息为主,吃药为辅,肺病竟慢慢地好起来了。觉得中医确能治病,于是央心学医,自救救人。
   学医,到哪里学呢?穷乡僻壤,无师可投;家口为累,又无力外出从师。只好托朋友找了一个村塾,学生不多,一边教书,一边学医,一边继续写诗文。
这一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和爱好,二是想小补于经济。
学资供养家口,稿费就用来买医书。三年之中拖着病弱的身体,日教夜学,读了米元以后许多医学家的名著多种。缺少师友商问,就反复钻研揣磨;为了体察药性,就攒钱买药回来品尝体验。能尝的药,大都尝试过。有一次尝服石膏过量,泄下不止,浑身瘫软,闹
   ,

得几天起不来床。学东知道我在读医书,有时家里人生病也找我看。我慎重地认证用药,往往有些效果。
一九二八年春天学东一个亲戚的女人患血崩,找我去治。初不敢应,后经学东面恳往治。几剂药后,竞见平复。春节时,全家人坐车前来致谢,引起轰动。就在这同时,邻村一个叫徐福轩的小术匠,突然发「疯」。
烦躁狂阉,忽地登高跳房,忽地用手抓炕,新铺的炕席一抓就是一片。发病月余,家里人捆管不住,经医不愈,村人荐我。我细察其脉象症候,系阳狂幷有瘀血。予雕胃承气汤,仅一剂竟拉赤屎而愈。阳狂一病,并非难证。但在当时,村人却传为神奇。找我看病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一九二八年秋天,好友吴绍先古道热肠,和几个朋友凑了点钱,在司各庄帮我开了个小药铺,方劝我行起医来。说是个药铺,起初就是一间小房,里边一张床,两个药箱,几堆书。睡觉、吃饭、看病、卖药,都在里边。后来起名叫「锄云医社」。因为原来教的一些学生的家长不愿易人,「恳我继续执教。一则于情难却,二则光靠行医难糊家人之口,就和两个友人一起在医社后边的一闻房子里办_『个「尚志学社」。白天,看病卖药之外,在这里讲四书五经,晚上,攻读医书,思索H问的病案。我行医之初,靠书本上的一些知识辨病投方,疗效幷不高。但几年之中,却对农村的经济状况,疾病种类、药品需要等,获得了不少

的经验。同时,从读书的惑豁、临证的效失、病家的愁乐之中,进一步体认到中医学术对社会人群的作用,益发坚定了终生研讨中医学,献身学术的决心。
、Ik医之初,生活十分艰苦。出诊看病,经常以病弱的身体,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奔波于夏日的湿暑、隆冬的海风。有人功我还是读书找事谋个前程,我当时曾作《遭情歌》数苜述说心境。其一是:
   懒粤弹,
   不学仙。
   觅奇方,
   烧妙丹.
   针砭到处症瘕散。
   秋风橘井落甘露,
   春雨杏林别有天,
   山中采药云为伴。
   奠讥我巫医小道,
   且羞他做吏当官。
   一九三五年,朋友把我介绍到山东省菏泽县医院住中医部主任。一边看病,一边教授几个中医学生。
不久,灾难就接连而来。先是‥r丑夏,山左地震,烈风雷雨,屋倾墙崩,连续数月,辗转逃避,倪存生命。不久就是日寇进攻山东。一九三八年春,我应诊到博山,遇日寇攻城。披围在城内五天五夜。城破后,落荒逃到济南。身上一义不名,几箱书籍无处去
   5

找,仅剩下随身珍藏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各一本和数册医稿及《习医日记》。为防路上丢失,从邮局寄回家。都云杉先生送给了二十元路费,只身由洛口过黄河,千折百难地逃回了家乡。人倒是活着回来了,邮寄的书稿却总未收到。行医十载,流落千里。
身上,仅一条御寒的破被和一根逃难用的棍子』眼前,是一个沦落了柏家乡。茫茫冀鲁,竞没有一个医生悬壶之地!
   悬壶无地,只好重操旧业,又当了半年小学教员。暑期,教员集口lI要受日本的奴化教育。我不愿,跑到唐山躲避。经亲友协助,在唐山行起医来,一直到一九四八年解放。十年问,我朴素地抱着两条宗旨;做一个无愧于祖宗的中国人}当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医生。这,又谈何容易l一九四三年,当时做地下工作的一个学生为八路军买药,暴露被捕。经我保释放走后,日本特务每日或隔日上门寻衅,一直监视了我三、四个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哪里能够从容临证和专心治学呢?但是,既做医生,又不容对病人不负责任,不甘于学业的荒废。十年问,我以经方为主兼研各家,以求提高疗效;擅读各家中药学说,摘选验证,写成了二十余册d实验药物学》笔记』研读《甲乙》,访求师友,对针灸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这十年,我正当壮年,刀匕壶囊,黄卷青灯,用功不为不苦,因为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又缺少明确
   『

的哲学思想作捕导,苦自苦矣,却没有做出多少可观的成果米。
   解放后,特别是一九五Pq年纠正了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以后,中医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我调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后,才有条件结合读书与临证,对一些问题进行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治疗方面,除在国内执行医疗任务外,还曾九次到欧亚一些国家,参加掉订丌诺、胡志田、崔庸健等人的治疗和进行学术交流,这是过去不曾想到的。晚年,我考虑得多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多整理出一些留给后人;二是再为中医事业培养一些后继人才。「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时间,我被抄走书物,在医院里喂兔和清扫厕所,其它无从进行。一九六九年八月周恩来总理亲舟安排我去越南为胡志明主席治疗。不久,我被恢复工作。
我自知身体渐差,来日无多,要抓紧做些事情。一九七六年,我为培养高级中医人才倡议多年的「全国中医研究班」招收了第一期学受。我的学术经验开始整理出版。在科学的春天里,工作刚刚开头,我却在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次讲课后,病发不起,一至于今……
   我年近中岁学医。一跨入医林,面前数千年发展起来的中医学术是如此繁茂丰厚,而又如此魔芜错
   7

杂,走一条什么样的做学问之路呢?既没有家学可依托,叉没有专师引导或学校的规范,只能靠自己摸索、探求。回过头来看,也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十几年的旧教育,培养了读书的能力和习惯。二是几十年来未脱离过临床。我的注重临床,起初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去进行专门曲理论学习和研究。后来,也是因为我认识到,中医学术的奥妙,确在于临床。书,没有少读;目的首先是为当好一个医生,争取当一个好医生。围绕这个目的,对历代中医大家的学术思想都做过一些探索。有过徘徊,出现过偏执,也走过弯路,才逐渐地得到了稍好一些的疗效和较为深入一步的认识。认识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我学医之初,是从张锡纯的《衷中参西录》入手的。临证稍久,逐渐感到其方有笨伯之处,往往不能应手。转而学习吴鞠通、壬盂英等人的温热著作。用之于临床,效失参半。其效者,有的确为治疗之功;有的则非尽是药石之力。在一个时期里,疗效总不能很快地提高。思索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对其学术研究的功力不到,经验不够;但细察其方剂,也确有琐细沉弱的方面。苦闷榜徨之中,又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前此虽然学过,但未入细)。见其察症侯而罕言病理,出方剂丽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的学术,
   霉

直追实验科学之堂奥,于是发愤力读。初时,曾广置诸家诠注批阅。其中不乏楮到之言,也常有牵附穿凿反晦仲师原意之处,反不如钻研原著之有会心。于是专熏于研讨原菩。将读书所得用于临床,每有应手,则痊大症,更坚定了信仰之心。稍后,叉涉猎店代《千金》、《外台>)诸书,觉得其中精华,亦是祛瘥之利器。当时,曾有过一个认识,以为中医之奥妙,原不住宋元以后。从三fJ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后期,主要是以古方治病。这巾问,还在另一个方向上走过一段弯路。一九三六年前后在山东的一段时间里,为了应{Ij门面,生搬硬套地学了一阵中西汇通的学说。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疗效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真所谓「邮郸学步,失其故封」。茜闷之下,害了三个月的眼病。不能看书。经常i'圳眼苦思其故,好久好久,得出了两句话:「人是精神的不是机械的;病是整1、的不是局部的」。这也许是仅存未丢的一点灵光吧!当时既坷;敢自信为是,电不敢人前道及,只取它指导着自己的治学。十足,又归真返璞地研习古老的祖国陕学。
   第二,庄第一阶段的后儿年,实践得多了,逐渐感觉到偏执古方存在的一些弊端。一方面,临床遇到的峨病多,而所持的方法少,时有穷于应付、不能泛戌曲当之感。一方面也觉得经方究竟是侧重于温补,倘有认证不清,同样可病随药变。持半以论,温、

热、寒、凉,一有所偏,在偏离病症、造成失误的后果上,是一样的。临证治病若先抱成见,难免一尘瞇目而四方易位。只有不守城府,因人困证因时因地制宜,度长短,选方药,才能不偏不倚,恰中病机。一九五0年我在唐山就此问题和孙旭初等同仁做过长时间的讨论,进一步受到启发。归纳当时的认识是:仅学《伤寒》易涉子粗疏,只学温热易涉于轻淡,粗疏常致于债事,轻淡每流于敷衍。应当是学古方而能入纽,学时方而能务实i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从临床疗效方面总结,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把这些认识用之临床,确乎有法路宽阔、进退从容之感。这是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逸段时问的认识。
   第三,一九五四年前后,我在治学思想上又有了一些变化。此时,我治医学三十年,在读书和临证方面,有了一些积累和体验。也开始学习了《矛盾论》和其它一些唯物辩证法的著作。幷学习着结合自己治学道路和方法上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索。在肯定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也感觉到执死方以治滔人,即使是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的情况。但若脱离成方,又会无规矩可循,走到相对主义。要补救此弊,不但需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深入地研究辨证论治的原则,还要在足够的书本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基
   10

础【:,以若干病类为对象,从研究药物如何配伍入手,进而探讨方剂如何组织。因为中医治病,基l奉是采用复方。复方从根本上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逞奏疗效,而不是群药分逞其能。而复方方剂中药物配伍和组织,义有它历史地演进变化的过程。从它演变的痕迹中探求用药制方的规律,幷结合当前的实践加以验征、补充和发展,指导临床,就能高屋建瓴,动中肯柴。对一个医生,这是又进了一步的要求。习医至此,jF禁废书而三叹;学问没有止境,学问不可少停。在我,其知之何晚也。我在当时的一首诗中,写了这种感慨和决心:
   于今才晓作医艰,
   敢道壶中日月宽。
   研古渐深方悟细,
   临床愈久始知难J
   星槎不惮一身老,
   雪案浑忘五夜寒。
   假我数年非望寿,
   欲期补拙在衰残。
   从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十几年的时问里,我结合临床、科研与教学任务,对药物配伍和方剂组织方面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和研究,对肾病、热性病和老年病等病种的用药与组方规律做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凼学力不足和环境的耽阻,远未
   "

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如何学习和掌握祖国医学这门科学,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此我们还总结研究得不够。我个人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淡,能说的犬半是走过弯路后的一些感触。
   (一)读书宁涩匆滑临证宁拙勿巧学医离不开读书。但我国医学著作汗牛充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欲有所成,就要摘要而攻,对主要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地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生义的简单办法去猜测。
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比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中的「痰饮」有二义;篇名中之痰饮,是沣液为病的总称j条文中之痰饮,是指水在肠问摇动有声之流饮。读书时若不细考究,把痰饮当作今义的「稠则为痰,淡则为饮」,就失去了经典的原意。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积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12

   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木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背得熟和背不熟-人不一样。比如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J!_J,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于得心应手。我自己虽曾在主要著作的背读上下过一番功夫,但总不能像童时读的《论语Ⅺ、「孟子》和古诗文那样至争仍背诵无遗,常有学医恨晚之叹。因此,背书还要早下手。
   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积累的形式则宜灵活。比如说,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读书时留意于此,随时摘抄记录,幷部圳类居,主要的加以标志,敞漫的贯以条理,怀疑的打上问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地附以已见。丑积月累,对日后的研究工作是会有好处的。
   临证宁拙勿巧。对l矗状要做「病」与「症」的综台分析,寻求疾病的本质,不可停留在表面的寒热虚实,立方遣药,要讲求主次配伍,加减进退,不可用套方套药取巧应付。遇到大病复杂症,更要格外细密,务期丝丝入扣,恰合病机。既要有临证时的分析,还要做事后的总结。数年来,我自_己无沦在哪里应诊,坚
   1,

持每诊必做记录,半月做一次阶段性的检讨,找出需要总结的经验,发现有进一步探讨价值的问题,提高疗效。
   (二)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我学医,主要是自学。但决不是说,自学不需求师。做任何一种学问,绝对意义上的无师自通是没有的。自学,难免遇到思而不解之惑、攻而不破之谜,更需要清教师友。因而凡有从师学习的机会,尤知珍惜。一九三五年,我读到陆渊雷先生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觉有自己未见之义,稍后就加入先生所办的遥从(函授)部学习。当时,我看病教徒,诸务虽繁,但对所学课业必认真完成,寄去请教。记得我写过一篇《述学》的课卷,陆渊雷先生曾加了鼓励的按语,发表在《中医新生命》上。这段函授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对我这样一个自学出身的人来说,感到十分宝贵。一般地说,一个人从师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毕竟是不多的,而在共事的同道中,学术精湛、经验丰富之人却随时都有。只要虚心汲取,他人之长,皆可为攻错之石。我在中医研究院和蒲辅周等同志共事多年。在一起临证、执教的过程中,有时见到他们的得意之笔,恰是自己薄弱之处,从中比对思索,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比如,早年我用玉屏风散治「习惯性感冒」,多是大剂突进。虽数剂可效,往往不易巩固。
蒲老治「习惯性感冒」,也用玉屏风散,却是小量长
   T4

腋,疗效颇好。我思索这里的原因,加深了对慢性病的转化要有一个迩渐积累的过程,有「方」还需能「守」这个道理的认识。从师是为了求学问,在学问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架子。我在任唐I Ll市中医公会主任时,市内有一位高怀医师精针灸术,擅长用「大灸疗法」,系其祖传,能起大证。年事已高,秘未传人。为防绝技失传,我和王国三等几个同道以弟子礼前去执贽受学。每至巳夜,即趋集灯前,问难请业,无间风雨,袒臂跣足,按桥量度,力求一是。终于掌握幷整理了这个疗法。
当时我虽年过五旬,不无劳顿之感,而其中授受之乐,电确有非可言喻者。
   (三)读书多些有益于专  知识博些源头更活我习医以后,半是积习,半是追求,研读文史和爱好旧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习陕之余,喜读《二十四史》。对六经、诸子、宋明学案以至佛教、道教的部分主要著作,都做过一些涉猎。兴之所致,还习作了一千多首诗词。我常以占m了一些业余时间为惜。但回顾起米,由这种爱好中得米的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修养,对中医的学习和长进,也幷非全无益处。第一,中医经典是古文字,和现代白话距离较大。义流传辗转,版本繁杂,字词驳错。诠释者既多,难免见仁见智,言人人殊。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化、文字知识,对这些经典著作就不易读懂,读{蒈了,也难于读深。理解上,或浮于约略,或止于沿演,可以逐浪而难能探源,临
   T,

床上,刚易于套对而难能用活。要想对经典医籍的研究深入一些,就非有一定的古代文化、文字知识不可。
我自己对《伤寒论》等经典的文字做过一些研究,写过一篇《<伤寒论文字考>补正》,就很借力于早年积累的一点古文和「小学」的知识。第二,文史的书籍和古诗文中,掩藏着丰富的医学资料。这些虽是不期而遇的零金碎玉,却常可补某些医学著作之不足,亦届珍贵。读书时随手积累,需要时即可驱遣使用。我在整理中医麻风病学,写作《中国麻风病学汇编》时,就从文史著作中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材料。第三,中医学是从中华民鼷古代文化这个土壤中生发出来,是整个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枝。它的形成和发展,受整个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发展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对各个时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对由当时时代所产生的医学思想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一些。比喻地讲,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整个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养到功深,是可以达到境界上的升华的.不待说,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知识,应当有目的,有选择,要适当,要因人制宜全无目的,漫无边际的读书,也不足取。
   (四)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有时青年问及学问之道,我常说,论天分,我至多是中中之材。几十年来,如果说掌握了一些中医知识而
   ,6

能承乏医务,所靠的一是「勤」,二是「恒」。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治医学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助人、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瀑人、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真可以说是病人的「司命工」。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水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丁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这是我早年用做鞭策自己读书习医的一点认识。如今我垂老病榻,回顾治医生涯,成果之少,每自赧颜}稍可自慰者,唯有勤奋读书未从松懈这一点。几十年的生活,基本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暇乍{,读书必至于时。六十岁以后,医责益重而年事渐i岛,为了抓紧晚年,完成温课和研究计划,曾规定了几条自我约束的「自律」。大敏是:①要有恒。除极特别的事情外,每日按规定时间温课,不得擅自宽似,时作时辍。②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轻易地改变汁划。要有始育终地完成一种计划后,再做另一种。「主一无适」谓专。非专,则不精,不深、不透。③要入细。不可只学皮毛,不入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规律;只涉藩篱,不求常奥。入细,还要防止轻淡,轻淡则流于薄弱,薄弱则不能举大症I要防止琐屑,琐屑则陷于支离,支离则不能集巾主力,也不能理细症。④戒玩瞎。此后,忌看小说。
   1 7

非星期不着棋,不赋诗。非有应酬不看戏。⑤节嗜好。
衣食方面,不求肥甘,不务华美,随遇而安,自甘淡泊。否则必致躁扰不宁,学术上难于探深致远。此后,不独茶酒不事讲求,即书画篆刻,也不宜偏好过多。
免得耗费有限的光阴。现在检查起来,除在旧诗词方面,有时情有难禁,占了一些时间外,其它都尽力遵守了。    。
   人们都知道医德的重要。我以为,做一个医生,治医之时,有两条至为要紧:治学,要忠诚于学术的真理,直至系之咀命J临证,要真诚地对病人负责,此外决无所求。只有这样,才能认真热诚地对待患者,谦虚诚挚地对待同道,勇敢无思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地对待成败。相反,如果对自己从事柏事业不热爱,不相信,惜献身,对患者缺乏负责的精神,甚至把自己掌握的一点技术当作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那就丧失了做医生的根本。不特失之于医德,且将毁及于医术。
   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代中医都有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中医的命运是幸福的,毕竟也是坎坷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亲见了中医界的同道们,在旧社会的贫苦中自处,与反动派的压迫作抗争,对偏见者的歧视不动摇,在存亡、港衰的瞎难中迎来了国家的解放,为民族保存、继承、丰富了中医学这份珍贵遗产。他们是无愧于历史的。我仪是
   1&

同辈先进的一个追随者。蹉跎时月,如今也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了。向前展望下儿代中医,他们将处于}上会安定、思想解放、科学昌兴的时期,只要他们勤奋而能够持久,善于继承又勇于创造,中医事业在他们的手里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医学必将以更绚丽的身姿.挺立于世界科学之林。顾后瞻前,寄希望于未来。
   (岳沛芬整理)

20
我的治学门径和方法:。警警譬『i「苫譬「;任应秋北  京  中  医  学  院  教  拦  …一  」。
   【作者简介】任应秋(191『~),字鸿宾,四川江津县人。
幼年读经,十三经皆能成诵,少年时问难于经学大师廖季平,打下了治学的坚实基础。十七岁开始学医,二十三岁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幷得到沪上名医丁仲英、曹颖甫、陆渊雷等人指教,但因日寇侵华,未及卒业,旋回四川,一面业医,一面执教于高级中学。解放后,先执教于重庆市中医学校兼教务主任,后于一九五七年调北京中医学院任教至今。
现任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医学百科垒书·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主编、《中医历代名医精华》主编等职。五十年来,穷治医经,精研医理,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中医事业,在理论研究和临床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对整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做出了重大

贡献。王要著作有:「仲景脉学法采舟(194莲年)、0任氏传染嫡学廿(1 945年)、《脉学研究十萨》(19 53 J~),《中医镐理学琦(1954年)、《中国医学史略》、《中医药理学冲(1955年)、《伤寒论语释p(a 956年),《金匮要略语释0~1957年)、《雎阳五行沿(1959年)、《五运六气》(1961
年)、《病机临证分析蛩(1963年)、《濒湖脉学白话解Ⅺ(1973年,修订)、《中医舌诊弦(1976年)、《医学启源p(1978午,棱勘)、《中医各家学说0(1980年)等。
   不管学习任何科学,最蘑要的是要找到正确的门路,正如子贡所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一门科学,都是有一堵墙隔着的。必须设法找到门径,穿墙而入,才有可能看见科学内容的富和美。做学问又要下刻苦工夫。学问多半都是一望无涯的汪洋大海,不具备一点牺牲精冲,甘冒风险,战胜惊涛马寰浪,坚定地把握着后舵,航船是不可能安全达到彼岸的。下面把我学习中医学的经过略述如次。
   我十七岁开始学习中医学。在未学医之前,从四岁开始通读十三经,如(<尔雅》那样难读的书,都曾
   2,

熟读背诵。同时,还读一些有关诗文典故的书,如「幼学故事琼林M、《龙文鞭影》、《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赋学正鹄》、《少岩赋》、《清代骈文读率》、《古文观止》之类。先后凡经历十四年。教我的老师,都是清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之流,我的古汉语知识,便从此打下了基础,也是我后来学习中医学较雄厚的资本。当我读完十三经的时候,老师许君才先生要我看张文襄的《车酋轩语》,这是南皮张之洞在光绪元年(1875年)做四川提督学政时写的一本「发落书」,但确是当时指导读书的一本好书。其中特别是g语学》一篇,对我颇多启发。全篇主要提出如何读经、读史、读诸子、读古人文集以及通论读书五个问题。如说:「读经宜读垒本,解经宜先识字,读经宜正音读」,「读经宜明训诂,宜讲汉学,宜读国朝人经学书,宜专治一经,治经宜有次第,冶经贵通大义」等,至今在我脑子里还有较深刻的映像。可以说,我后来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许多方法,都是由于张文襄所影响的。尤其是他在谈到「读书宣有门径」时说:「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
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后来我终于买到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来看,果然大有收获。例如我对十三经都己背诵如流了,但却说不出为什么《论语》、(<孟
   22

子》、《火学》、《中庸》义叫《四书*?而仝捉要》则明白告诉我们:「《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协,旧《札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来淳熙始l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祜复科学始。「明史·艺文志*别立《四书》一门。」不仅《四书》的措革比较清楚了,同时亦知道《四书>)各种注本经《四库》著录的有六十二部之多,存日还有一百零一部,真是洋洋大观。更有意义的是,在读《提要》的过程中,亦知道了「四库》著录的医家类书凡九十七部、一千八百一十六卷,存目书凡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这给我后来阅读医书提供了很好的巾目索引。
   一九二九年奉先王父益恒公命,受医学于先师刘有余先生门下。先授以陈修园《公余六种》,半年内悉能背诵。又授以《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须正文与浅注同时串读。例如:「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主乎外,则脉应之而浮。何以谓经?《内经》云:『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故其为病,头项强痫。何以为气?《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病有圆风而始恶寒者;有不困Jx【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痫太阳之经,则背恶寒。」这样正文和注文连串起米
   2j

读,当然大大增』J兀了诵读的工夫。好在我早已练就了背诵的基本功,在一年的时间内,便达到指点条文的首句,便能连注串背出来的程度。有余先生腹富而口俭,不善于讲i兑,我必须H诵读、且理解,垒凭自己下工夫。只有到理解不通时,才去清教先生。先生语言虽简,却非常中肯。他是以善用乌梅丸治杂证蜚声一时的,记得有一次侍诊,半丑中曾经四次疏乌梅丸方,一用于肢厥,一用于吐逆,一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毕诊以后,问准于先生,他说。凡J}日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皆随证施用,腹泻与肢厥两证,均阳衰于下也,故重用姜桂附辛,而去二黄;呕吐一证,气逆于中也,故重用黄连、黄柏,去辛轻用附姜以平之。从此以后,我对乌梅丸的运用便灵话多了。诸如此类,刘先生对我的诱掖是很大的。但先生毕竟是个经方学家,而不是医经学家。我的思想既受到张文襄治经诸说的影响,亦欣赏南雷黄宗羲「先穷经、后证史」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医学似乎亦应该先从经典著作下一番工夫,才可能奠定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便在刘先生的同意下,从事《灵枢*、《索问Ⅺ的学习。
我治医经学的方法,亦如读《十j经"那样,先

从篇章句读下手。例如「生气通天论」是索问的第三篇,主要是阐述机体中的阴阳二气与自然界的阴阳二气息息相通,并赖以维持其生命的健康存在。全篇可分做三大章,篇首至「气之削也」为第一章,概括叙述生气与天气的关系,人们必须做到「传精神、服天气」枉I与适应,以维持寿命之本。至「形乃困薄」止为第二章,包括四个小节;章首至「阳气乃竭」为第一节,荆述外感邪气伤害阳气的病变;至「郁乃痤」I卜为第二节,叙述阳气伤于内的病变;至「糊乃败之」旬止为第三节,畅发阳气受伤、邪陷经脉的病变;第四节指出保护和调养阳气的方法。第三章亦分做四节:「气立如故」句止为第一节.说明阴阳不能偏胜的道理}至「乃生寒热」句止为第二节,叙阳气不能外同,发生一系列伤损阴精的病变}至「更伤五睚」句止为第三节,说明阳不同于外,附季部可感受外邪;最木一节畅权阴气内伤影响各脏而产生的病变,幷提出保护阴气的方法。这一工作,我是搞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此以后,我对《灵枢》、《素问》才有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其次是校勘。校勘是清人治经学昂有成就的手段。它必须具备文字学、声音学、故训学等小学的基本功,然后博览群籍,才谈得上校勘。我对此仅具备一点常识而已,乃尽量控集前人对两经校勘的资料,作为借鉴,辅导我进行研究。如;林亿的《新校正"、胡澍的《素间校义》、俞樾的《读书余录》、孙诒』止
   2S

的《札逢》、顾观光的《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张文虎的「舒艺室随笔》、于鬯的a香草续校书》、冯承熙的《校余偶识》、江有诰的《先秦韵读》、沈祖绵的《读素问噫断》,以及日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等,我都曾充分利用,确是解决了不少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关于《灵枢》、《素问》的注家,本来就屈指可数,全注的不外杨上善、马莳、张介宾、张志聪、黄元御五家。单注《素问》的,仅有王冰、吴昆、高世拭、张琦四家。这些注家均各有独到之处,亦各有其不足的地方。如何汲取其所艮,幷屏弃其所短,择善而从,这就要下一番研究工夫。H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抠识》,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对各注家曾有个比较选择,而且是做得较好的,足资借鉴。但衡量洼家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合临床现实来考虑。如《素问-阴阳别论》;「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王冰批注为」t蓄于上故心满,下虚上盛,故气泄出。」以气泄出解释善气,不符合《素问》的习惯用语,而吴昆、马莳、张介宾不作解释。独张志聪注云:「善气者,太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出之。」满,同懑。心懑不舒,故时时想太息而得到伸舒,不致憋闷,是临证常见的。心肾之气不能相交,可以见此,故日二阴。因此,我对王冰所注善气,便持保留意见。
   26

   我之所以要对《内经》下这一些工夫,主要是想从中找出它的理论体系咀及它的指导思想来。《灵枢》、《索问》两个八十一篇,部是采用综合叙述的方法来表达的,但其中毕竟是存在着它的独特理论体系,这一点从杨上善开始便已经认识到了。《太素》之所以要拆散原篇次第,分做摄生、阴阳、人合等十九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细目,其主要目的就是探求它理论体系的脉络。后来滑寿分做十二类,张介宾基本与滑奇同。李中梓分八类,汪昂分九类,沈又彭仅分为平、病、诊、治四类,不管分类的多与少,目的都是在寻找其理论体系。概括言之,脏府学说、病机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这是《内经》理论体系擐基本的部分。至于病症、辨证,刺法、摄生等内容亦很丰富,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有待于认真探讨的是,它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都贯穿着当时朴素的对立统一规律思想——阴阳学说,以及朴素的系统观一五行学说。首先,它用阴阳这一概念来说明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和事物变化的复杂多样性。
而且指出事物的运动,总是存在着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状态,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并说明阴与阳的对立统一,既是相互依存,叉能相互转化,故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莺阳岿阴。」同时还认为阴之与阳,固然是一对矛盾,但阳却居于主要方面,而以阴为次要,所旧「阴阳之

要,阳密乃周,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至于五行学说,它具有明显的整体观念,它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明确地把五行当作宇宙的普遍规律提出来了。所以它说;「五柠朝阳者,天地之道也。」道,就是规律。五行生克制胜的结构联系,提出了事物循环运动的根源,也就是为了探索自然界循环式动态平衡的规律性提出来的,故说:「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叉说;「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于此,我认为五行学说与l阴阳学说的区别在于,阴阳是在说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联系,而五行则在企图刻画事物的结构关系及其运动方式。中医学的许多理论之所以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仍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其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里面贯穿着朴素的对立统一学说和系统论,这是需要我们努力发掘、整理提高、继承发扬的: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医学不首先学习好《内经》,不通过对《内经》的认真学习,是打不好理论基础的,也就谈不到学习中医学。
   凡做学问都有一个精与博的辩证关系。属于基础理论部分,必须要达到精通、精纯的程度;非基础的,但直接或间接与本学科有关的以及一般知识,便须博览,要广泛地涉猎。只有精了,才可能博。就中医学而言,只有把《内经》这一类的古典著作搞精通了,博览各家的著作才不费劲,才具有分析鉴别的能力。例如。对《内经》学习有根底,读仲景的《伤寒
   2占

论》,便知道他用三阳三阴辨证,是源于《素问·势论》的,但伸景斯究心的却是伤寒,并非热病。「热论」的三阳三阴,仪有表里之别,幷无寒热虚实之分,而伸最的三阳三阴,则表里寒热虚实无所不包。不透过这一关,是学习不好《伤寒论))的。刘河间的学术思想也来源于《素问·热论》,但河问所研究的仅是热病,而非伤寒。所咀他的通圣散、双解散、凉膈散、都是针对热病而设,不用阳三阴辨证,正是「热论」已,不能与《伤寒论》强寒,不透过这一关,亦是垣的气虚发热说,是从《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一理沧的发挥。朱丹淫的「阳有余、阻不足」论,是据《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遒虚」,以及「方盛衰沧…『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等理论阐发丽来的。
   要之,学好了《内经》,才说得上打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打好了中医学理论基础,进丽学习临床各科,学习各医学家的著作,才可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是一条学习中医学的大路、正门,如果舍正路而弗山,又欲期其有成,那是很斟难的。

   有了门径之后,便得讲究方法。据我五十多年的经验,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
   (一)精读读书有两种方法,最基本的可以少而精,多在精的方面下工夫。其次是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学中医学所担负的任务是:继承发扬,整理提高。因此首先要读好《灵枢》、《素问》、《伤寒》、《金匮》几部经典著作,因为它是汉代以前许多医学家的总结,许多文献的结晶,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把它读得烂熟,才能算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读呢?苏东坡有种读书方法是很可取的。他在《又答王庠书》中说:「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职,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剐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它皆仿此。此虽迁钝,而它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这样专心致志、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读书方法,不是真正善读书面叉读活书的人,是说不出「此中三昧」的。看来苏东坡之所以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除了他的天资以外,起决定作用的,正得力于他这种「迁钝」而「非
 3D

速化」的精读方法。我们读《灵枢》、《素问》等,亦只能采用「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的方法进行,宁肯「迂钝」一些,不求「速效」之术。「灵枢》、「紊问*共十四万余言,貌似浩瀚,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无非就是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病症、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方药、摄生十二个方面。每读一次,就带着这十二个方面的某一个问题,边阅读、边探索,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下去,每阅读一遍,便把l某一问题深入一次、解决一次、JM固一次。无论读任何一部经典著作,每次都带着问题读,直到掌握了精神实质。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有关的其它参考书,就一定会做到多多益善,开卷有益。所谓精与博的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合理解决。至于在凑的时候,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须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陆以拈《冷庐医话·医鉴》育云:「近世医者能读《内经》鲜矣。更有妄引经语致成笑端者。如治不得寐,『引半复秫米汤『复杯则卧』,云是艇胜之法,令病者服药后复盏几上,谓可安卧。治脚疔,日【『膏粱之变,足生大r』,以为确证。不知足者能也,非专指足而言。又有治瘅疟证,以『明气先伤,阳气独发』为《己任篇》之:言。盖未读《内经》、《金匮》,第见《己任篇》有是语耳。疏陋若此,乃皆出于悬壶而知名者也。」不曾认真读书,而造成这样疏陋的人,
   {T

现在不是没有,可能为数还不少。稍不认真读书,这种疏陋便会出现在我们身上。我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
   (二)勤写写,就是写笔记。一边阅读,一边写笔记,是帮助我们领会和记忆文献内容的一种读书方法。也是积累科技数据的一个重要方法。边读边写,也就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革命前辈徐特立老人曾对自己提出「不动笔墨不看书」,可以作为我们每个有志于治学的人的训诫。怎样写读书笔记?它的形式很多。通常情况是摘录原文,写提纲,写心得体会和写疑难问题等。我经常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概括和缩写把已读过的书的内容,作一个非常概括而简短的叙述,扼要说明某一本书的内容,主要讲的什么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帮助自己抓住书里所讲的要点,加深对所读书的理解。兹录三十年前我写的读《格致余论》笔记一则如下:
   《格致条论》一卷,元-朱震亨撰。共列论文
   四十一篇,其立论大旨有三;①人身气常有余,血
   常不足,便导致阴易虚、阳易亢的痛变,故善用滋
   阴降火之法。③无论疲、食、火、湿诸固致犒于人
   体,或于气分,或于血分,必有所郁塞阻滞,哉主
   张临证要善于用和血琉气、导痰行滞诸法。③诊治疾
   病,必须现形望色,察脉问症。尤其对于脉息,务
   要详细审察,才能辨认出病证的真情,才能准确地
 』2

   用药。议论之后,往往附有验案,故本书干临证有
   一定指导意义。但由于作者曾向许谦学过性理学,
   于《相火论》中颇有主观唯一心论。何时他在自述中
   亦说:「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日其编日
   《格致杂论$。』』其受到朱人理学的影响可知。传本
   有《医统正脉》本、「四库垒书萍本,《东垣十书弹
   本。
   纲要笔记一般是按照书的先后内容,或问题的主次来写的。它往往要依照原文的次序进行一番简明扼要的复述,体现山全书或全篇的逻辑性。纲要笔记,与我们常说的写作提纲很相似。写这种笔记省时间,重点突出,便于记忆。钞录一则我过去学习g金匮黑略·痉湿喝病脉证篇》的笔记如F:
   痉,湿、嚼三大病。
   痉即痉。痉病的主要病变在伤津。故21杂的「太
   阳嫡发汗太多」,22夺的「风病下之」,24条的「疰病
   若发其汗,其表益虚」,都在说明津伤币能养筋而驶
   痉的道理。
   湿病虽有寒热虚实之分,篇中所论,却是以表
   虚和寒涅为主。27条的『慎不可驵火攻』,25条的『但
   徽散似皱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以及防已地黄汤
   证,都着重固表。至40条的桂枝附子两.击桂加白
   术鞠,4l条的甘草肘子哥诸证,都若重在温里,并
   无湿热证。
   喝病每由旃虚而致热邪,42来的脉弦细芤迟,
   ,j

   们条的脉徽弱,都在说明这个道理。所雌它选眉自
   虎加人参汤,既清暑热,又生津液。
   摘记在读书过程中,对一些论述、命题、定理、公式、警语、事例、数字、日l文、例证,新的材料、新的观点等进行摘抄。
   做摘记最好用卡片纸,也就是做数据卡片。阅读发现可摘的材料,随时抄记在卡片纸上,这样做,既方便,又灵活,不过一般只适用于内容较少的。具体说来,做数据卡片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科学分类。初学做卡片的,容易见一条摘一条,用时凭脑子的记忆去找。这种做法,卡片少的还行,多了便不行。一般科学家都要积累上万张的卡片,仅凭lI卤子记忆去查找是办不到的,必须有合乎科学方法的分类s第二,要摘记实实在在的东西。数据卡片主要起提供数据的作用。每张卡片内容有限,必须摘实在的内容,如基础理论中的有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临床各科的病症,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果、数据、结论;文章的主要论点、书的核心内容等。同时要处理好详略的关系。重要的数据和结论要详,甚至要一点不遗漏地摘。而文章的一般内容则可以概要摘抄。第三,同一张卡片所记数据必须属于同一分类。切忌把不同分类的内容摘记在同一张卡片上,以免造成分类困难和使用不便。第四,要写明数据的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和出处,图书要写清楚页码、版本等。
   ,4

数据卡片既起提供数据的作用,又起数据索引的作用。如果数据的名称、作者、版本、页码,时间、出处不清楚,则不住查蒯。这事看来简单,对初学做卡片者,却也不易。因为一篇数据、一本书、一篇文章,常常要分别摘录在数张皋片E,幷纳入不同的分类巾,每张上都要写明,甚为麻烦,需要极大的耐心。但这对以后有效地使用卡"是绝对必需的。
   综合笔记就是把不同=}s籍和若干数据中的相同内窑,综合到一个题目或专题下。我们在阅读时,有时遇到几种版本的书都是讲一个内容,但讲的深浅、重点不同,肯的几个作者的观点也不尽一致,为了学丬和研究的需要,往往把它们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写一份笔记,这就得采用综合的形式。从前我在学习《脾胃论》时,曾写过以下一则笔记:
   一邵取脾胃论H,尊元气,贱阴火,足以概之。
   脾肴气衰,元气不足,而一心火独盛。一心火者,
   阴业也。心不主夸,相火代之,元气之赋也。火与
   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恢食普倦拜伤姗为热中论》)。
   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朋火伤其生发之气
   (《j哥署益气扬论≈)。
   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捐元气,夫阿失之_j虫盛,由
   心生凝滞,七晴不安哉也(目赡养性种谢漪胂胃论女)。
   胃嚣受病,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
   不行,碉火上菲(々脾胃最刚JL辞不通论々)。
   反增其阳史,是以元气消耗,折人长命(《进戗

   瓶过怖*)。
   脾胃虚而火肚,则必少气(《忽肥忽瘦论》)。
   热侍元气,啦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
   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毒之苦
   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垒也}五味子之酸吐泻火,
   补庚大脑与肺金也(《脾胃虚弱随时】』』病随痈制力」)。
   东垣总以阴火与元气相对而言,元气惟恐其不
   足,阴火惟虑其有纟。鼓益气泻火,是东垣治内伤病
   极其重要的手段。
   这种综合笔记,可以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做起来叉不太费劲。
   心得笔记这种笔记,往往是在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个问题之后,自己有所收获、体会、见解,用自己的话把它记录下来。它的好处是能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的情况,使自己心中有数。如果在写心得笔记时,发现对某一问题理解还不深透,不够清楚明白,可再回过头来读一读原文。如果感到书中有讲得不够恰当的地方,可在笔记中提出来,傲以后继续学习的线索。兹引尤在泾《医学读书记·素问传写之误》四则为例;
   苍无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陌气西,虽有
   赋邪,弗能害也。敢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
   明。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则清净弗扰,犹苍
   天之气也。老子所谓「专气致柔」,太史岱所谓「精
   神专一,动合无形,赡是万物。」班氏所谓「专精神

   以辅天午者。是也。若作传,与义难通。王注精神
   可传,惟圣人得道者乃能尔,予未知精神如何而传
   也。
   解脉.争^腰痛而引肩,目喵瞒然,时遗溲。置
   云:「辑脉夸人骚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怒。』
   详本篇番举诸经腰痛,乃独遗带脒+而重出解脉。
   按带脉起于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如束
   带。然则此所谓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者,自是
   带脉为宿,云解脉者,传写之误也。
   「血温身热者死』。接温当作溢。夫血寒刚凝而
   不流,热则沸而不宁,温则血之常也,身虽热,何
   速至死。惟血流既溢,复见身热,则阳过亢而3月受
   逼,有不尽不巳之势,敢死。夸人失血之后,转增
   身热咳嗽老,往往致死,概可见矣。
   「诊法常眦平巨,婀气未动,阳气未擞,饮食
   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末乱,故乃可诊
   有过之脉」。按《营卫生会篇势云:「平旦阴尽而阳
   受气也。」走阴气方尽,何云来动?阳气方受,何
   云来散?疑是研气柬动,酮气来散,动谓盛之暮,
   散谓衰之极也。
   第一则经文见「生气通天论」,我原意传应读作搏,聚也。第二则见「刺腰痛论」.张介宾解释为足太阳经之散行脉也。第三则见「大奇论」,第四则见「脉要精徽论」。像这样写心得笔记,积之既久,必然太有进境。

   (三)深思深思苦想,是做学问、研究科学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谓之「揣摩」,我们现在说是「独立思考」。前人的成就,要学习,要继承。但如果止于此,那就永远只能步前人的脚印,抬别人的牙慧,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类还有什么进步可言?中医学还有什么可整理提高?鲁迅把没有独立思考而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讥讽为「活的书架」。《论语·为政))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正是学与思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意思是说,只是学习而不善于深思,终将惘然无所得}或能寻思而不善于学习,势将使人疲殆不堪。虽然如此,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比学甚至是一种更为艰苦的劳动。有时为了思考一个问题,许多科学家常常忘却一切丽到了「入迷」境界。这就难怪牛顿错把手表当成了鶏蛋煮。董莽的《闲燕常淡》记载:「欧阳文忠公谓谢希深日t吾生平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盖唯此可以属思耳。」可见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只要有深思的机会,到处都可以运用思考。欧阳修的这个经验谈,十分重要,他遭破了做文章的一个秘密,就是在写作之前要很好的属思,即运用思考。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它的每一个论点和论据以及表述的方法、层次安排等等都尽量考虑成熟,形成腹稿,这样就可以使写作的时候减少阻碍。很快就能完成。一篇文章,只要构思好了,下笔
   J曹

的时候,只要照着所想的,慢慢地象说话一样一句一句写出来,话怎么说字就照样写,都写完了,再修改也不难了。搞科研、做学问、写文章,都应学习欧阳修的办法,抓紧一切时间构思。扰上构思,我是经常用的,略有所得,立即起瞇记下来,甚至一夜起来两三次,都是经常有的。《礼记·中庸》有一段关于做学问的话,颇值得考虑。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描也;有弗恩,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卜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看来,古人早已把勤思考,多思考,细致思考,反复思考,列为做学问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一定要有「思之弗得弗措」的精神。欧阳修之所以「三上属思」,也就是「弗得弗措」的具体体现。尤其是我们做医生的人,必须善于运用思维,才能提高医疗水平。《古今医案》卷三记载朱震亨治验一则云:
   「浦江洪宅一妇,病疟三日一发,食甚少,经不行已三月,丹溪诊之,两手咏惧无,时当瞄月,议作虚寒治。以四物汤加附子、吴萸、神曲为九。心颇疑,次早再诊,见其梳装无异平时,青语行步,并无倦怠,知果误矣。乃曰:『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姨所碍而不行也。无脉者,非气血衰而脉绝,乃_f}l废生

热,结伏其脉而不见尔。以三花神佑丸与之。旬日后,食稍进,脉渐出,但带微弦,证尚未愈。因谓胃气既全,春深经血自旺,便可自愈,不必服药。教以淡滋味、节饮食之法,半月而疟愈,经亦行。」
   以朱丹溪医学的高明,当他属思不深、不周的时候,还会发生误诊。只有通过熟虑之后,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当丹溪把病人处理好之后,他的思维不仅投有停止,还在继续深化,幷终于纠正了误治。如果没有「心颇疑」那一点思维活动的继续,这个病人的误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四)善记善记,是指要善于锻炼记忆力。
记忆有两种,一种叫机械记忆,一种叫理解记忆。
机械记忆靠重复,理解记忆靠联想。一两岁的小孩没有什么联想,只有靠机械重复的办法。把学到的一句话来回咕噜,然后就学会了。这种方法是「强记」。
一般人说少小时记忆好,都属于「强记」。长大以后,知识多了,就开始使用联想的办法,也叫做「追记」。
当他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就会把已经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去记住新的事物。年龄大的人,主要靠运用联想方法。因而年龄大了。记忆力慢慢衰退,补救的办法.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地锻炼它,使它逐渐增强起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锻炼:
   第一,有决心,有目标,勤奋练习。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
   00

略》、《神农本草经》,部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把它记下来了。二十岁以后,临床的机会渐渐增多,感到《率草经》不够熟习,而「本草经》文有如《尔雅》,没有文法可言,就比较难于记忆。例如t
   「人参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我把它改编成七言诗决:
   「人参微寒甘无毒,补脏安神且明日,止悸除邪开心志,定魄轻身堪久服。」
   总是在每天晚上就寝前三十分钟编一味药的诗诀,写上纸条,先读十余遍后,把它贴在墙上,就枕后再闭目凝神默诵五六遍,就入睡了。第二天早晨起床,再朗读若干遍,如是者坚持了半年多,整理编了本草诗诀二百味,背诵二百味,苦记二百味。所以我的药性基础,完全是从《神农本草经》打下的。我当时编诗诀的原则,也就是以「本草经》为准,而未采诸家杂说。因当时学识既未深,经验又不多,还不具备评论诸家的本领,就只好以《本草经》为准了。看来,提出明确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背药性最大的困难,就是气味容易混淆,就只好坚持每天既读、又背,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还要认真地一句一句读,这不是为要背,而是为了要使它不混。这样记一味药,把脑、口,
   4,

手都用上,经过编写、朗读、默背,记忆的效率自然就提高许多。
   第二,记东西要注意自觉的聪想。仍以我记忆药性为例。《神农本草经》诸药中,气味甘、微寒、无毒完全相同的,仅有人参、丹砂、苡仁、竹茹四昧,但人参主要是益气生津,丹砂主要是重镇安神,蔷苡除久风湿痹,竹茹则为散气止呕哕(系孙子i辑《神农本草经注论")。这样联系起来,当我要选用「本草经>)味甘气微寒的药性时,不仅一经追忆,便都能联想起来,同时亦具有选择遣用的准则。叉如选用《伤寒论》方时,一提到桂枝汤,立即可以联想到治「形似疟,一日再发」的桂枝二麻黄一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清「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的桂枝加附于汤j治「下之后,脉促胸满」的桂枝去芍药汤以及桂枝人参汤、桂枝甘草汤等等,都可以联系起来,一一加以区别。再举一个近铡,有几个少年耳部具有识字的特异功能,一再试验不爽,新华社发消息,想从古代文献中查出类似的记载,作为历史的依据,辗转要我提赶资料。我便首先考虑到耳和目的联系。《晋书·凉武昭王传》有:
   「赏无疏漏,罚匆容亲,耳目人间,知外患苦。」
   这还是属于耳昕目视的原意。又联想到《史记·灌夫传》说:
   42

   「临汝候方与程不识耳语。」
   这仍与特异功能无关。又进一步联想到「志林》有{
   「蕲州庞君常善医而耳聩,与语须书使能晓,东坡笑日:吾与君常异人也,吾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非异人乎?」
   这和特异功能有些接近了。最后终于在《列子·仲尼》查出:
   「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同时晋人张湛的批注还说:
   「夫形质者,心智之窒宇I耳目者,视听之户牖,神可彻焉,则视听不因户牖,照察不阂墙壁耳。」
   是古代确有耳具目视的特异功能的人。以此说明联系对于记忆的帮助是很有好处的。当然要分事物的外部鞋系和事物的内部联系。
   第三,不放松机械记忆。机械记忆,幷不是只有小时候发达,长火以后就不灵了。主要因为用得少了,就感到差些。所以,机械的记忆仍要用,要适当的重复。我的方法是,有的东西记得不牢,但又非牢记不可的,便把它翻出来进行阅读。读到可以背诵的时候,就随时默背。欧阳修是「三上属思」,我则行走坐卧部喜欢默背。只要自觉地使用机械记忆这种本事,然后在复习过程中,逐渐和别的东西建立联系,
   4,

机械记忆的东西就会变成理解记忆的对象。
   第四,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比如,通过一段学习时间,就可把学有心得的课程内容,进行一次总结。例如,学完了「易水学派」,有哪些具有代表性柏医学家?他们各自不同的学术思想,他们各自有哪些著作?整个学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学完了其它学派,又进行整理总结。但要注意不要让教材牵着鼻子走,书上写的什么,就按著书上的顺序搞,不越雷池一步,搞完就完_『。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整理编写过多少小书。《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曾经多次整理表解}《灵枢》、《素问》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亦不知整理过多少遍。不知者以为我年纪轻轻就狂妄自大,著书立说,其实这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最好方法。整理一遍,确有一遍的进境。经常主动整理学过的知识。使这种知识学的比较活、比较牢,到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
   以上是我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的经验。精读、勤写、深思、善记四个环节,是治学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一环扣一环的,还要贯串着「刻苦勤奋,持之以恒」八个字,这样才可能学育成就。
4}

我的学习过程;嚣;譬;篡姜春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惜务理事  ^  0  『
   【作者筒介】姜春华(1908
~),江苏南通人。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年,在理论、临床、医史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对于哮喘,肝病咀及活血化痰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着有《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病理学》、《中医治疗法贝4概论》等,近与脏象研究组台着之《肾本质研究》被译为日文出版。
历任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套委员、《辞海玲医药分册主编等职,幷被选为垒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务委员。
勤能补拙鼓励了我一辈子
 我出生在江苏南通,父亲业医。我小时候资质愚鲁,老师常斥为「拙物」。父亲说;「拙不要紧,但能坚
   4,

持学习,可以学好。古人说『勤能补拙』。孔子的学生曾子最愚鲁,可是传孔子之道的是曾子。」勤能补拙这句话鼓励了我一辈子。
放弃文艺爱好走上学医道路
   我青年时喜爱书画,白天到晚用心临摹碑帖画谱,虽严冬酷暑不怠。而父亲希望我继承家学,做一个医生。但我不能放弃我的爱好。那时写北魏体很风行,我跟王圣华先生学北魏,他是书法家李梅清(清道人)的学生。有一次他对我说;「你学金石书画,是一种爱好,得下好多年苦功方可成家,且你先得有社会地位。可是它无补于国计民生。我看还是把医学学好,可以为人们解除疾苦。也能解决生计问题。」我觉得老师的话是阅历之谈,开始放弃了文艺走上学医的道路。
   我对于诗词也爱好,作为工作之余调剂精神之用,以欣赏为主,自己幷不赋诗填呵。因为诗词格律森严,又无天才,唐来人以此为专业,一辈子苦苦为之。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即使学也万万超不出他们。看了些评骘前人的「诗话》、《词话》之作,就更不敢动笔了。这也是藏拙之道。因为专攻医疗业务,不但诗词金石书画丢掉,后来连毛笔也很少拈。

也要死记硬背
   在家读了点医学启蒙书如崔嘉彦《四言脉诀》,雷公《药性赋》,汪切庵「汤头歌诀》等,这些书都是要背诵的。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也有人批评过,认为只要理解不要硬背。不过我认为有许多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死记,理解与背诵两者不可偏废。
   父亲曾说:「R伤寒》、联内经》如四子书(《论语》,「孟子静.毫大学*、《中席^,旧读书人幼年必谣之书),必须扎实学好。尤其《伤寒论》为方书之祖,更要好好钻研。」奠定了我重视《伤寒论》学习的基础。
独立思考
   我年轻时读书喜欢独立思考,不是「纯信」,而是「有疑」。备了一率簿子题为「医林呓语」,专摘录医书中不切实际的记载,如一书中i兑有人患病,诊断为三年前饮酒所致,服药催吐,吐物犹有酒味。我录出加i乎说:「酒置在露天隔日气味即无,岂有三年之久呕出酒味来。」这按常识亦知其非的。此种例子甚多。「学而不思则罔」。对于前人的理论经过一番思索,哪是对

的,哪是错误的,对于前人所用方药也常思考它的主导思想在哪里,为什么用这类方药,其中有哪些不切合的,哪些可以师法的,这才有益。我不喜欢跟着人家脚跟转,古云亦云。
倾慕学问家
   十八岁到上海,寄居亲戚家,凭着在家学了一点点东西,为同乡看看病,因为年轻又投有多大本领,所以病人不多。这样,我就有充裕的时间学习。我常跑旧书店、图书馆。那时提倡「国故学」,如梁启超、胡适都写了国故书目。我非常倾慕清代考据家的渊博著作,像顾炎武、王念孙父子诸人都是我钦佩的人。
梁启超说:「现在的学问面很广,要看许多书籍,但时问有限,所以有的要精读,有的一般浏览。」我觉得他说得很对。于是一有空便按目录阅读十三经注疏,周秦诸予(包括老子、庄子、苟子等),=十四史,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以及明清各大家文集。末元理学、释道回耶、稗官野史之书我也读。
对我思想最有影响的是王安石、张居正的著作,两位政治家的思想对我医学上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阕读了西方的好多哲学、心理学和动物、植物、矿物、物理科学方面的书。近人著作如康有为、梁启超、胡适之等著作也不例外。由于对学问有了兴趣,所以如饥似
   4日

渴。学问家虽没做成,但是丰富了精忡生活,多_『些知识,宇宙火了些,收获可算不小。
各方面学术形成我的思路
   有人说读了那么多与业务无关的书.是否值得?倒不如把这些时间统读医书。我说,我体台读医书是取得数据,有了数据怎样用,要看你的思路。资料像一盘珠子,耍把它形成一只蝴蝶,就要靠一根线穿。
思路好似一根线,耍穿成什么便可穿成什么。一个人的思路形成要有多方面的学问。否则,思路就狭窄,专业就不能有大成就。做医生一定要有思路,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活用成规,创立新规,既创又破,既破又立。我对某一病人某一诊次的不同情况各有不同的思路,我认为这与各方面学问是有关的。
遥从受业
   自己零零星星买了许多中医书籍,?殳有一个学习计划和自学的方法,正好陆渊雷先生押收遥从弟子f即函授),我报名入学。课程,第一擘年《伤寒》为主,《药物学》、《内经》中自旧阳五行、脏腑部分与西医解剖、生理、细菌学同时并进;第二年是《金匮》为主,辅以《内经》中六气、七情、渗断,

结合西医病理学。陆先生是革新派,当时有人称为沟通派,他教中医也大胆地教学西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学会了自学
   陆先生教法是先打好基础,培养自学能力。他境;「譬如开矿,我授以工具。」的确,他不是从桃树上摘下桃子给人吃,而是教人自己种桃树。我看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提倡。现在的教学,像母亲抱着孩子走,不让下地,在课堂里天天灌,日日填,结果不能独立思考,缺乏自学能力。陆先生编的讲义是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他把《内经》中同类的材料汇集在一起,然后进行分析,这个方法我把它继承了,在学习上很为得力。尽管观点上不一定相同,但我不入室操戈。
   函授的本身就是自学。养成了自学习惯,可自然而然地学下去。不过方向要对头,方法要正确,否则会南辕北辙,或走入歧途。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指出正确的方向、方法。
对学术没有门户之见
   我对于学术没有偏见,尤其是对于中西医没有门户之见。认为这两种医学都是面对着病人,我们的医
   50

学知识只怕是少,不怕是多。《扁鹊传p说。「医之所病病道少。」这是有心肝的话。做中医多一些西医知识有什么不好?只要立足于中医,吸收西医的东西起帮助作用,做到「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前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毛」。我是用西学不用西药。所以存「遥从」期问,叉自学了商务出版的《内科学》。那时四医水平还不高,出版物也很少,只有丁福保办的医学书局和教会办的广学会出版一些,今天看米都是些陈旧不堪的东西。抗日时期阅读了日本同仁会的《内科学》和林房雄的《药理学))等,抗战结束后卫阅览了新医进修丛书,除内科外还学了《病理总论》及《物理实验诊断》。我差不多自学完了西医学当时大学的教程,不过同现代医科相比差得多了。自学期间还利用晚上去听课,参加西医进修班的学习。章次公先生和我们还一齐邀请了李邦振博士教我们口」诊听诊。
学《内经》画图表加深理解
   我从陆先生自学《内经》全书时,先看王冰本。
有许多不可解处,王氏也避而不注。后来取《医部全录·汇注》作参考,因为此书除王冰外还收载了马莳、吴嵬,张志聪诸注可以汇参,但仍觉得有些地方牵强穿凿。闲为《内经>)历史长久,又由篆变隶,南
   5,

隶变正,多脱简错简累经传抄,伪缺亦多,以致有些地方读不通,注解者因误就误或含糊其辞,心知其不然但亦无可奈何。后来我采用考据家法,即「以经证经」、「不以后人之说证前人」、「无正者存疑」。譬如「卫气出于下焦」,这。下」字应是「上」字之误,但注者作「下」字解也说得头头是道。我将营卫诸篇台求,知道了应是「上」字。《甲乙》、《外台》都有材料,但这些材料只作旁证,不能等同《内经》中文字。又如「毛脉合精」,什么是「毛脉」?历来注家将「毛」字作为「肺主皮毛』解,我觉此说不通。类此文字只好存疑。
   我因要读快读多,以致常象老杜之「读书难字过」。
但对于《内经》属精读类,不得不翻字书。找考据家有关周秦著作中的文字考据,虽然要花些时间,可是对某些字搞清楚了而且.也旁通了其它,这是我得益的地方。
   关于运气学说有强调其重要者,所谓「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也有人贬为无用,「学之徒劳无益」。「遥从」讲义说它虽无实用,但不可不知。我起先也不注重,后来看到其它书中淡论这些问题时,才日I起了兴趣,觉得运气之说若按其规定则近迂,然重视其名言精义贼大有用。今所用治则多出自诸箍,如亢害承制之理尤为临床家掌握之重要机枢。我在读「内经*全书时,做过笔记,在某些专题上作了图表。表的好处是将原来分散的集中起来,眉目分清,
   52

图的好处是将它的相互关系以图示表达出来。这两法既加深了理解叉加强了记忆,我是阻整理的方法求理解。我学习时不用西医知识对照,因为他们是两个系统,不能用那一系统对照这一系统,而是纯从原书的系统理解。心知两个系统,这点经验很重要,对于西学中来说更为重要。
看病读书结合
   我少壮时看病,凡日问诊过的病人,入夜查阅前人治验。今日治疗如果有效,可依前处理,如果无效,就考虑前人方法可取之处。也查考西医对这个病的认识,参照印证。我体会在应用时的学习比平时泛泛的学习记忆得更好。抗日战争爆发,四郊县人民拥入租界(上海原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避难,扶老携幼,檐下踌曲拥挤不堪,露宿冷食以致疫疬流行。当时有肠伤寒、斑疹伤寒、回归热、肺炎、疟疾、痢疾、天北等,由于治疗要求,我复习了现代急性传染病的知识,翻检了古代的天行时行瘟疫、温病诺门和专著,自《肘后》、({千金》、《外台》、《瘟疫论》、鼬量症集说》到叶,王、章、吴诸家温热学说幷各家温热医案,以搜求「瘟疫」的治法。我对那些理论和方法,通过临床实践,稍微有些体会,知道了中医治疗温疫的长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没有调查就
   5,

没有发言权」,我看医学没有实践或实践不足,只能说是有些书本体会,没有发言权。中医不仅长于试理,对于急性传染病只要对路,疗效不错的。解放以后我们在医院里看不到急性传染病,偶尔下乡巡回医疗,还可能看到一些「温病」。
教学相长
   在抗战期间,担任丁余无言主办的中医专科、时逸人主办的复兴中医学校,朱小南主办的新中国医学院教学工作,教的是《伤寒》、《金匮》,《药物》等课。为了教好课不得不先学好。每备一堂课,先是搜集各方资料,二是充分理解,三是融会贯通,四是使之条理化。取材宁可多,用时宁可少,主要是「精」。
我后来多年在中医提高班、西学中班以及各种讲座讲学,原则都是这样。用功的准备不但有利于学者,对本人来说也得到提高,是输出,也是输入。教人认真,也就是自学认真。
从方药主治及配,五学规律
 年青时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卷首图表有标本问气等,看不懂,认为《伤寒*难学。后来看陈修园的《浅注》文似易解,但碰到标_本问气又觉得玄了,
 54

张令韶的书也是如此。看《伤寒论》白文不觉得玄,是部朴实的书,可是它给注家们搞成了玄学。看了陆先生的《伤寒今释》,觉得解释清楚,有独特之见,怡然理顺,涣然冰释。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看方有执《条辨》,张璐、程知、魏立荔、舒驰远、柯韵伯、徐行、程应旄诸家,幷涉及近人黎此留《伤寒论注》、谭次仲《伤寒评志》、圈德润《伤寒论评释》,日人丹波《辑义》、《述义》以及山田氏《集成》等。在阅读过程中,看到涂灵胎《伤寒类方》和东洞吉益的《药征)),觉得他们的方法是由综合到分析,又由分析到综台,如把桂枝汤证集在一起,进行综合,得出佳枝汤整个的适应范畴,其它汤证也这样,「药征》的做法有些缺点,带有主观。自己重新做了《药征》,先是综合各条,后是分析主治症状。如附子,把凡有附子的方子列在一起分析,是附子所主证,用笔圈在字旁,再加综合,得出附子治脉沉微或欲绝,恶寒或背恶寒,四肢厥冷,嘱汗不止,身疼痛,总括起来是强心镇痛。在汤证和主治的基础上对于药物的配伍作片j也进行了分析,譬如麻黄配桂枝、配附于、配石膏、分别各药配伍的不同,治疗的病情不同。掌握了这些配伍法则,在临床时就能灵活配伍应用自如。我认为掌握仲景配伍的规律,最为重要,以此规律配方,即是仲景方;后世各方配伍方法多从此出,虽然药物不同,其理致则同。前人说仲景方为。万世不祧之祖」
   55

是有道理的。仲景书中有些难解之处,后人勉强解释,穿凿附会。对这些地方,我常从一经整个精神来理解垒书精神,或从临床印证,也常从现代医学来理解。
譬如日传一经、六日传遍六经的问题,全书中实倒少见,临床也不见,现代医学更是没有。张锡驹晚什么「气传丽非经传」,意思是指人体六经之气日夜循行,像生理似的。当时我想如果六经之气相传是无形迹的,不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而是日夜循环不息,这个解释是说不通的。像这种凿空蹈虚令人不可捉摸之谈,无益于医疗。我不相信,怀疑可能文字有问题。后来看到日本康平本《伤寒论》类似日传一经的条文均低于正文二格,知道是后人加入的。
   有人说《伤寒》注家无虑数十百家,穷老尽气不能卒业。据我的经验,不那么可虑。看一、二家注为摹本,先看成无己注或方有执注,以后再看其它注。
方有执、喻嘉言、德行、舒驰远等就是一脉相传,没有多大出入,看其它各家也只看它突出的个别见解。
对于批注可以说一通百通,不可通处,总是不可通,也不必强求其通,穷老尽气是不需要的。
   有些注家我一翻开就把它丢掉,像卢之颐、张令韶用运气学i兑解释,这种不切实际的玄学徒费时间。
我在没有看注解之前是先看经文白文,互相参证,不让注家束缚我的思想。说老实话,我对各注家都有些不同程度的看法。
   56

不以西医对比中医
   我学习《金匿》除了陆先生的《金匮今释》外,幷参阅了-J亡在泾的《心典*和丹波《辑义》、《述义》等。《金匮》是中医内科的原始记载,反映了当时内科水平。我初用现代医学的「病」去作对勘,以求认识一致,结果,这样学习《金匮》便只见其短不识其长。于是,按尤氏注从辨证论治角度去领会,便觉得《金匮》颇有可学。所以我的经验,学习中医不能与现代医学对比,一比之下觉得彼何其精我何其粗。
如从辨证论治角度学,从辨证论冶角度用,则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认识病的精祖不等于疗效的高低,我常以此告人,不可以现代医学对病的认识与中医作对比。但是,以双方认识相合,心中有数,以辨证论治为手段,则不失中医精神。如果「为病寻药」丢掉辨证论治将会失掉中医的精神,但「为病寻药」亦有其必要,二者不可偏废。这是我学习《金匮》时的体会,到现在我还没有改变我的看法。《金匮》病种不多,所以尤在泾有《金匮翼》之作。不过,「金匮*辨迁论治精神可用于一切疾病。

摆脱烦琐哲学
   我学《难经》对内中有些用汉代五行《纬说》以五行十干分为阴阳夫妻、男女老少,玄学气息较浓,论脉极为烦琐亦不切实用,对于这些只理会其大意不加深究。如果深究,譬之磨刀背,用力不得力。我以徐洄溪《难经经释>)为主,辅以张山雷的《难经汇注》。
这两书都不是随文敷释,而是各有见地,对《难经》提出许多疑问,很有启发。
仲景方药少不够用怎么办
   张仲景的书方药有限,临床不够用。后世药物品种多了,但有些效验不准。为了扩大药源增加品种,我学习了《外台秘要》。为什么学《外台秘要))呢?因为它一病症多,二药物广,三方剂药味不多,四各家经验方,没有玄说。我学《外台》时不是泛泛的阅览,而是一个病一个症的学。先将一个病种(如痢疾)各子目各自分开看,如血痢、白痢、纯血痢、下利无度等看每一症有几方,一方中有哪几种药,几张方子中共同用的有哪些,哪些是十方而九出用的,哪些十方中只一、二用者,眦多用常用为准。如果一方只有一药,这一药也是重要的,固为前人集验,不合
   j8

验不录,单独一味,无所假借,必有特效才加收录。
再看全病方剂,哪些药常用,哪些少用,哪一些是主药,哪些为辅佐非治之药,用统计处理得出治疗某病主治的药物,然后再以仲景配伍之法辨证论治,这样,扩大了治疗用药的范围。
   《千金方》较《外台》为早,也收集了各家方,但它比较难。0。一是药昧多,药昧少的较少,二是叙述症状多,不容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了要求理解去行张璐的《干金衍义》,他也衍不出什么道理,即挫说些道理电是唯心之谈。后来仔细体会,原来孙氏属道家,与陶弘景一流,药路与仲景有异。《千金方》特出面脏虚实综合症群的治疗。我学习《外台》获得杂病的治疗,学习《千金》获得脏腑综台症群的治疗。这些症群错综复杂,头绪纷繁,现代医学认识尚不理想,对某些综合症群,因呈现神经精神症状,聊以「神经官能症」称之,西医无特效疗法,《千金》却有方可用。
学医案不买椟还珠
   旧社会做医生都得写脉案。脉案要写得潭亮,字好史学,习容易取得病家信仰。故友谢诵穆对我说过写脉案对于开业的重要,幷推荐了四家医案。以后,我叉学习了《临证指南》、叶天士晚年医案《叶案存
   ,,

真》和王旭高、张聿青、柳宝诒、王孟英、吴鞠通不l=|数十家。但我的学习不在于学他们一套病理机制术语词汇,而是学他们处方用药。门面话我不喜欢,因此我虽然也能用那一套术语词汇做病案,把病理机制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在临病写医案时我仅是照仲景条文式直叙症状。我认为学习前人不学他们的方药,只学他们机制词汇,譬犹「买犊还珠」。古今医案中对我最有启发的要算孙东宿的《医案》、陈铜生的《诊余举隅》,此二书的辨证论治精神强,值得好好学习。
我学习每家医案都能收到或多或少的养料,如王盂英的养阴疗法,薛立斋的平淡疗法,吴鞠通的用药剧重,在临床中各有用处。
象蜜蜂酿蜜
   要采取多家之长,就得看好多家书,真像蜜蜂采密似的。有些古云亦云,陈陈相因的东西我常丢掉不看,仅抽取其中独得之处。我在几部基本书学好之后,便开始浏览。自来许叔微、庞安时、朱肱,至金元州河问、张洁古、朱丹溪、李东垣、罗天益,明代薛立斋、张景岳、赵养葵、孙东宿,清初如张潞、喻吕、徐涸溪,清末则陆九芝、陈修园诸家。
   个人认为历代诸家以张景岳学识广博,有独立见解,创新精神,比张璐为高。徐涸溪《医学源流论))
   6D

最有启发;近代张山雷、陆渊雷著作对我启发亦多。
我这里只举了几种对我医学思想有作用的书,其它泛泛读过的书就不提了。
为四个现代化加紧学习
   回忆幼时有一次父亲偶然谈到:「病有可为有不可为。如果本来有可为,由于自己的少学,便变作不可为,以后再看到有可为的方法,就不胜懊悔。故医生以平时多阅读为贵。」当面临不可为之病时,病者与其家属把希望寄托在医者身上,我常内心自疚。虽然扁鹊说过他「非能生死人」,可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心安理得,常想如何尽最大努力,求其可生之机。过去我学习得不哆,今后还得继续学,在原有基础之上提高一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路,是人走出来的里警苇譬晏管蔷警蓑警背曩金寿山
   【作者简介】  金寿山(19
12~)浙江绍兴人。自学成医。
多年来从事医疗、教学和文献研究工作,均有突出成就}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说有较深的研究。除主编和编写上海中医学院《温病学讲义》、《中医学基础》等教材外,个人著作有《温热论新编》,幷在各地医矾上发表论文及《金匮》讲稿多篇。现任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上海中医学会内科
   路,是人走出来的。中医是可以自学成功的,我自己走的就是自学之路。可分三段历程。
62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我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镇上,父亲是一个颇有

些学问的医生。鲁迅先生在《朝华夕抬》中提副一位陈莲河医生,处方时用蟋蟀一对要原配的。陈莲河,当然是一个假名,但绍兴人都知道指的是谁。我父亲就是那应陈莲河医生的朋友,其封建思想不下于陈莲河。其时虽在民国,也却不许我进洋学堂,只让在家读书,从「人之初」开始一直到四书五经,还有「古文观止》、《读史论略p。教我的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老师,讲解得很好。对这些古书,我当时就能懂得或基本懂得。当然,还要背出来。十多岁的时候,这些书读完了。就凄《黄帝内经》,这却只读而不教,对其文理,似懂非懂;对于医理,知识未开,根本不能理解。还记得当时在医书上看到「白带」两字,去问父亲什么叫做「白带」,父亲支吾其词。教虽然没有教,考却要考。我虽怕的是考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为了答不出这个,不知受了多少次责准。于是,不管懂与不懂,只得硬着头皮,把全部《内经》,读熟背出。
   父亲的原意,可能因为我年龄还小,有些医理教也不懂,到一定的年龄再教不迟。不料,在我十七岁的时候,他就死了。留给我的,既没有财产,也投有学问,只有一些医书,也寥寥可数。不妨开一个书目:《黄帝内经》、「原病式》、《医宗金鉴》、《张氏医通》、《济阴纲目》、《温疫论》、《温热经纬》、「温病条辨》、《临证指南》、《本草备要》、

《汤头歇诀》。
   丧父之后,家道贫寒,为了养家活口,不得不谋职业,就在镇上开私塾,当私塾先生,真正是一个「小先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什么「白带」等名词也懂得了。就自学医书。读的是《本草备要》、《汤头歌诀》以及《医宗金鉴》中各种歌诀,好在背功好,都能把它背出。学生读学生的书,我读我的「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白天时问不够用,就在晚上读到深更半夜。读这些书的日的,就是为了开得出方子,继承父业。在这个时期,也有亲友以及父亲的老主顾请我看病的,有时也很「灵」,「灵」也不知其所以然,但增强了我学医的信心。至于《黄帝内经》,早已丢之脑后,因为实在太深奥了。
   真正在学医上给我开了窍的,是当时有人借给我全部《铁樵医学函授学校讲义》。讲义上讲的,我当时是见所末见,闻所未闻,爱不忍释,就把它全部抄下来。就是这部讲义,引导着我踏进医学之f J。
   总结这个时期走的路是苦学。真可谓「焚膏油以继晷(确是在煤油灯下读书的),恒兀兀以穷年」。我不希望有志于学习中医的同志同样走我这条路,事实上也不会有人再这样走。但苦学这一点,可能还有一些借鉴的意义。

鸳鸯绣出从君看  不怕金针不度人
   一九三六年,我从故乡到上海××善堂做医生。
所谓「善堂」者,慈善机关也。对病人是施诊绐药的,医生是拿工资的。这是我正式做医生的开始。不久,抗日战争发生,上海沦为孤岛。遂于一九四一年去西南,先在桂林,屠副贵阳,私人开业。一九四六年叉回上海行医兼教学,一直到一九五六年进上海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这可算是我青壮年时期的简要经历。
   这个时期走的路仍然是苦学,举三件事来说明:
   (一)书是只借不买的为什么不买书?因为买不起。不怕笑话,这时期我买的医书只有三部:《伤寒论今释》、《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
前一部是因为深慕作者的名声,忍痛去买的;后面两部是因为一九四六年在上海中国医学院教书,为了教学上的需要而买的。至于借书,凡是好书(不仅是医书),只要有书的人肯借,我就要借。借书丽不买书,对于我实在大有好处。因为借的书,要还,逼着你非及时看不可;好的段落章节,还要把它抄下来。
读书百遍,不如抄书一遍。边抄边咀嚼其精华,叉练习了小楷,可谓一举两得。
   自己的书有限,看来看去只有这几本,缺点是有
   6S

很大的局限性,好处是能够精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白见」。那三部买的书,《伤寒论今释p早已丢失了;《伤寒贯珠集》和《金匮要略心典》还在,却把它读得破破烂烂了。
   这个借书而不买书,后来养成了习惯,现在买得起书了,也绝少买书。这里我投有提倡不买书的意思。书,还是要买的,买别的东西不如买书。书买了还要爱护,藏在书柜里或别的什么地方,但更主要的是藏在脑子里。
   (二)看病的本领是偷学来的开始做医生,给人治病,由于无师传授,叉缺少经验,幸中的固有,冶不好的更多(特别是大病、重病)。有一次给一个亲友冶热病,详细病情已记不清,只记得有身热多日不退,大便白利,我用《伤寒论》方法洽之,药似对症,但越治越重,以至神昏出疹。后来,病家请上海名医丁××诊治,一剂即有转机。所处的方完全不是我的路子,其中有川连炭(用量也极少)、神犀丹三味药。这件事对我教育很大,使我懂得了「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的道理。跟师学习的一课,非补一补不可。但是没有条件跟,怎么办?只好去偷学。我是一个坐堂医生,在药店柜台上很容易看到别人的方子。我就几乎每张都看,都揣摩,真的偷学到了不少本领。侧如上海有一位妇科名家,开的方子其药味多至二十几味,看起来似乎杂乱
 65

无章。但看得多了,就可悟出其中的道理,二十几昧药中有一个规律,对某一种病症,某几味药一定用,对另一种病症,某几味药又一定用。原来那位名家,也怕人家把他的看家药愉去,故意摆下一个迷魂阵,药开得很多,实际上主要药物,不过几味。万万想不到有我这个同行,竞有办法把它偷学去了。看方子偷本领,也有愉不到的时候。当时上海有位治「伤寒」的名家,从方子中看来,不过豆豉、豆卷、前胡、苏梗之类,平淡无奇,而凡几乎千篇一律,治疗效果却很好。这是什么道理?从方子中看不出,只好上门去偷学。好在这位医家门庭若市,我就每天花几个钟头混在病人陪客中去偷,果然大有所获。原来这位医家处方,看似千篇一律,实非千篇一律,同中有异。异处正是其秘处。随举一例,如对热病大汗出而致神疲者,往往用一味益元散,撰其用意是在导热下行,收汗镇心。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点点滴滴,偷学到了不少冶病的本领。当然,偷学米了的本领,不一定全部用得上,还得自己在临床当中去检验,下一番去伪存真的工夫。古诗有云t「鸳鸯绣出从君肴,不把金针度与人。」我认为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他人绣出了鸳鸯,终可以悟出其针法,照样绣出鸳鸯,也许绣得更好。这两旬古诗可以改为:「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怕金针不度八。」这里,必须指出,偷学本领则
   67

可}抄袭别人的文章,剽窃别人的成果,掘为己有,则不可。
   (三)学问是要自己做的这个时期,我对《伤寒论》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以方归类,做过』以证归类,也做过。还写出自己的见解,即按语。那时所见不广,不知道这些归类前人早已做过,而且做得远远比我好。但这个工作幷没有白做,因为经过自己整理,才能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至于被《伤寒论》注家牵着鼻子走。夜郎自大要不得,敝帚自珍却有道理:帚虽敝,终是自己的,可以派用处。
解放前几年,我担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师,教的是《伤寒论》、Ⅸ金匮要略》,讲课内容显然很浅薄,但条理还清楚,有自己的见解,还为同学所欢迎,敝帚就派用处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九五六年进上海中医学院至现在,可算是中老年时期,走的路还是一个苦学。写到这里,我得总结一下治学的经验t
   首先,要苦学,此外无快捷方式。苦学养成习惯,则不以为苦,而以为乐。我现在生活上没有什么爱好和癖好,坚持六分之五时间用于业务,手不释卷-而且到午夜。无他,乐在其中也。
   6S

 苦学要做到三个勤:,
 一日口勤。指读书,必读的书还要把它背熟。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强,读过的书到老不会忘记。在幼年时侯我家中有一部残缺的手抄奉,其内容理法方药都有,也不知是从哪些书上抄下来的。那本手抄奉早已丢失了,但其中有「衄为燥火,若滋阴自安。呕吐l!I【f逆,咎归于胃;阴瘕疝瘕,统属于肝。液归心而作汗,热内炽而发斑」一段话,还有六昧地黄九的歌诀,nq做「地八山I Ll四,丹苓泽泻三」。那时把它背熟了,到现在还没有忘记。以后读的书,却强半遗忘了。当然,书不是一次把它背出就永远记住,一定会有遗忘。遗忘了怎么办?再背熟,反复几次,记忆就牢固了。
   学问,学『nJ,学是要问的,而且要不耻下问。李时珍的学问,不少是从不耻下问得米的。我无师传授,但师父又很多:同事,我之师也}同行,我之师也;病人,我之师也;学生,亦我之师也。凼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现在写好文章,往往请徒弟们看看,提提意见,这实际上就是教学相长。
   =日手勤。指勤翻书,勤查文献。有治不好的病,去查查文献,方子虽然不能照抄照搬,但一定会从中得到启发。有不少青年同志治学,也知道问,但往往去问「活字典」,不习惯于问「死字典」。试问,字典如没有人去翻,还成其为什么工具书?我在青年时
   69

期治学,没有老岬可问,只能去查字典。一部《康熙字典》,几乎把它翻破。那些字应该查什么「部首」,心中大体有数,一翻即着。例如有一位同志,硬咀为字典上没有「豚」字,因为肉(月)字部查不到。我告诉他这个字要查「豕」字部,果然查到。又例如常用的一个「症」字,《康熙字典》上就没有,可见这个「症」字,在清朝初年,还是一个俗字,而且是一个不很通行的俗字,所以还没有收入。「证」是「症」的术字,原属一字,现在争论其不同,实属无谓。至于中医与西医对「症」的概念不同,那是另一回事。
   提高古文水平,提高医学水平,都不能一蹴可及,只能靠点点滴滴的积累。这就要刻苦读书,一个字也不放过。但是,读医书叉要讲实效,不是搞考证。古书上无关紧要的地方,本来讲不通,硬把它加一番考证,讲通了(而且未必通),又有什么意思。
这时就要学陶渊明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那些地方应该一丝不苟,那些地方可以不求甚解,要靠平日的工夫,是不容易的。作为老一辈的中医,这些地方对青年加以指导,就义不容辞了。
   三日笔勤。笔勤就是要写。见到数据一定要摘卡片』读书,一定要写眉批;教书,一定要自己写讲稿。切莫抄别人的讲穗,因为用剐人的好讲稿,倒不如用自己蹩脚的讲稿。至于写讲稿,我的经验是:备要备得足,削要削得凶。这样,才能讲得有骨有肉,不
 70

枝不蔓。还要多写文章。而写文章,一定要青之有物,有一点就写一点,有两点就写两点,开门见山。
宁可把沧文写成札记,不要把札记拉成论文,更不要从「盘古分天地」讲起。例如写有关《伤寒论》的文章,把张仲景和他的著作再来评价一番,已经没有这个必要,而现在恰恰有这个通病。其次,要反复推敲文理,不要捏成一篇文章,写出算数。要多看几遍,多改改,避免写出「天地乃字宙之乾坤,吾心实中怀之在抱」那样的句子。总之,文字力求简明通畅,逻辑性力求其慢,数据力求其正确。这本来是可以做得到的,问题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其次,要博学。就是知识面要广。知识砥要广,一定要多读古书。要多读古书,单是具有阅读能力还不够,因为医学从来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古代也是如此。只有了解了古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阅读古代医书,才有可能真正通晓其义理:对我来说,小时候读旧书五经,现在看来不是白读的。基于这个原理,现代医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当然也要学。作为一个老中医的我,已经不可能了,作为新一代的中医,我以为一定要学,只要学了而不「忘本」。
   从事教学工作之后,我教过g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说,以及各家学说的一部分。最近几年,还教过《中医学基础》,是一个「杂家」。杂也有杂的好处。教然后知困。改变一个学科,迫使我非去
   7,

再钻一钻另一门知识不可,非多看一些书不可,而多看了另一门的书,转过头来对原来较熟的一门学科知识,又有所长进。中医这门学科,本来综合性很强,特别是基础课程,更有共通之处。不通《内经》,不能敦好各家学说;不通《伤寒论》,不能教好温病学说和方剂。反之亦然。我以为,中医学院的中医教研组与西医教研组,应该互相配合I而中医各教研组之间(临床科除外),教师应该轮换,于教于学,可能大有裨益。不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博」,正是为「专」吸取营养。读书不能局限一家之言,而是要融会贯通。「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书,比之井田封建,周礼周官,不可以治汉唐之天下也,仅读后贤书,不读仲景书,比之五言七律,昆体宫词,不可以代三百之雅颂也」,所以要博。我生平接触过两位良师益友,一位是贵阳王聘贤先生,一位是上海程门雪先生。这两位前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博学。遇到王聘贤先生的时候,年事尚轻,只知道从他那里借书来看,得益还不多。对于程门雪先生,是组织上指定我去问业于他的。某些学术上的疑点、难点、精微之处,一经他指点,便如点石成金,茅塞顿开。程先生一是博学,二是多思。他曾教我看看叶天士医案,我看来看去,实在看不出其中奥妙,幷且受到「徐批」的影响,以为叶氏用方非仲景法。学医当学张仲景,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学叶天士非是。但有
   72

一次听他分析《叶案存真》一案,案语是:「舌缩,语音不出,呼吸似喘,二便不通,神迷如寐,此少阴肾液先亏,温邪深陷阴中,瘿痉已见,碰阳内风上冒。」处方为阿胶、鲜生地、玄参、鲜石菖蒲、黄连、童便。程先生分析说:「叶氏此方实从白通加人屎、猪胆汁汤化出,彼则寒伤少阴,故用附子、干姜温经,葱白通阳,人尿、猪胆汁反傩为弓lI此则热伏少阴,故用阿胶、玄参育阴,鲜生地、川连清温,鲜石茸蒲通窍达邪,童子小便为引。一寒一热,两两相对。仲景之秘,唯叶氏能通变之。」他又说:「《存真》另有一案,证见脉微.下利、厥逆、烦躁、面赤戴阳,即用白通加入尿汤,处方为袍生附予、干姜、葱白,煎好冲人尿一杯。两相对照,益见本案是以阿腔、玄参、生地当白通汤中附子,以川连当干姜,以菖蒲当葱白,而用人尿则相同。护阴清温之法从通阳温经之方脱胎丽出,可谓推陈出新。」昕了程老的分析,我才恍然悟到读书既要从有字处着眼,又要从无字处着眼,重要的是耍多动动脑筋,从此改变了对叶氏的看法。
所以尽管彼此事忙,接触机会幷不多,点给我的「金子」当然也不多。但我从他那里多少学得了一些「点石成金」的「指法」,学乃大进。这是千金难买的。
   最后,要活学。医生读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病,且不谈研究。「善读书斯善治病,非读死书之谓也;用古法须用今方,非执扳方之谓也。」学过的东
   7,

西,一定要到临床中去检验,看它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补充修改。俞根初有一段话;「吾四十余年阅历以来,凡病之属阳明少阴厥阴而宜凉泻清滋者,十有七八;如太阳太阴少阴之宜温散温补者,十仅三四;表里双解,三焦幷治,温凉台用,通补兼施者,最居多数。」这实在是临床体会有得之言。这就把《伤寒论》读活了,有自己的见解了。有些理论,必须接触到临床,才体会得真切,例如《金匾要略》讲瘀血病人「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我曾把它当作「渴不欲饮」看。后来在临床上看到的肝硬变病人多了,有些病人往往诉说口中粘喊,始恍然于「但欲漱水,不欲咽」是因口中粘腻,根本不渴(当然,肝硬变病人也有口渴者)。所以《金匮》说它是口燥而不是口渴,尤在泾释为「血结则气燥也」,与「渴不欲饮」完全是两回事。又,肝硬变初期病人,往往外无胀满之形,而内有痞闷难受之感。《金匮》说「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可谓曲尽形容;尤在泾释为「外无形而内实有滞,知其血积在阴而非气壅在阳也」,更属一语破的。炙甘草汤中的麻仁,柯韵伯疑为枣仁之误,似属有理,但在临床上看到心脏病患者,在大便千结之时,病情往往增剧,必须保持大便通畅(不是泄泻),就体会到炙甘草汤中所以用麻仁之理。通过临床,得到经验和教训,再去温习理论,会对理论理解更深,而这时理论对临床才确实具有指导意义。我在青年时候曾治一湿

温病人,病已多日,心下痞问不舒,大便不通,舌苔黄,有可下之征,用小陷胸汤加味,服药后得利,胸腹宽畅,但随即衰竭而死。病容归咎于命而不归咎于医,但我终觉得小陷胸汤用得不对头,有内疚之心,而不明其所以然。后来深入研究叶天士的《温热论》,读到「湿温病,大便磷,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始不可再攻也」一段,才知道我的错误,就在于湿温病大便已碰而下之,犯不可再攻之戒。《温热论》讲的真是经验之谈,对临床极有指导意义。所以要做到活学一定要联系临床实际。
   学中医,在牧有学通的时候,尽管昔学,不通的地方还是很多,会陷入困境,一定要熬过这个关。我是熬过这个关的。铁杵麝成针,只要工夫深,终有一.日.会得豁然贯通。这以后,一通百通,左右逢源,学起来便容易了,这叫做「顿悟」,是从苦学中生出来的「巧」。但没有苦便没有巧,没有「渐悟」便没有「顿悟」。
   瞒学要与多思结台起来,还要能返约。博学之返约与浅学有质的不同,一则守一家之言而不排斥他家}一则见闻狱隘,拘泥于一家之言而自以为是。
   临床决不可少,脱离临床的理沧是空头理沦,即使讲得头头是逍,要的是「花枪」,巾看不中用。
   上面讲的一些,是我治学的体会。
   学,然后知不足。汗牛充栋的医书,我读过的不
   75

过沧海之一粟;千变万化的疾病,我冶好的不过幸中其一二。学问,可以达到一定的造诣,但永远没有止境。到了晚年,我重新认识到《内经》这部书,是中国医学的渊薮,深悔没有用过工夫。不学《内经》而治学,犹如无根之萍。历代医家,特别是宋以后的各家学说,无不渊源于《内经"而又各有发挥,反过头来犬火丰富了《内经B,发展了「内经》,《内经》原书中的某些词句,已经不是原来的含义。把它加以整理,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中医之道可谓尽在其巾。吾有志于此而未能也。孔子云:「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是这样想:假我数年,七十以学《内经》,可以无恨矣。
   我生有涯而知无涯。路漫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本文中引文未注明出处的,见啦古今医案按》。
7『

在研究防治冠心病的道路上::::;:未品笛:冀::篡:郭士魁『垒国政协第五届委员台委员,垒国劳动模范    …  』一
   【作者简介】郭士魁(1915
~1981),北京市人。早年曾为北京药店学徒,并从学于著名中医赵树屏,后在北京开业行医。
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一九七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生致力于中医中药防治冠心病的研究,发展了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的理论,与其它同志一起创制了冠心I号方、宽胸丸和宽胸气雾剂等名方,获得一九七八年垒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被《人民日报舟赞为「为冠心病人造福」的人。着有《心血管常见症候的中医病机和治疗势、《谈谈活血化痰治则Ⅺ等。
   我行医四十余年,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在旧社会和解放初)是奠基阶段,什么内、外,妇、儿各科的病都看,什么采药、制药、抓药的活都干。这个过程给我后半生从事专科研究打下了一定的
   Z7

基础。
   我从事冠心病的研究是五十年代中期参加中医研究院工作之后。那时我刚四十岁,在跟随冉雪峰老师临证的过程中,侧重看一些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包括冠心病。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心绞痛」、「心机梗塞」这一类病对经验丰富的老年人乃至年富力强的壮年人的生命威胁极大。我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死于此病者多是生产的主力、国家的栋梁,这促使我去研究冠心病。
从一九五九年冬至今整整二十一年,我在防治冠心病的研究中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探索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寻找有效方药、进行实践检验、说明疗效机理。
探索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虽然没有冠心病的病名,但有类似症候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有「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的描述,颇似心绞痛;又《灵枢·厥病篇》中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描述,颇似心肌梗塞。「真心痛」与《金匮要略》所谓的「胸痹心痛」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伤正经」,正如《诸病源候论))中所谓「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后者伤及「支别脉
   7宣

络」,其「乍间乍盛,或发病不死』。真心痛以气分虚损为主,因气虚而致血脉瘀阻;啕痹心痛乃「本虚标实」,不仅正气虚,而且血瘀、痰浊盛。放治疗「真心痛」重在益气,以参芪为主,佐以活血,自拟益气活血汤用于临床。治疗胸痹心痛,务必区分虚实标本缓急,「以通为补」。常选用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宣痹通阳诸冶则。「以通为补」、「以通为主」,这是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主导思想。按照中医的看法「不道则痛,痛则不道」,心绞痛主要表现为「痛」,病因「不通」,而不通主要因为「气滞血瘀」和「胸阳不振」,故主要治则是「活血化瘀」与「芳香温通」。我在此两法的应用和研究上倾注了全身的心血和精力。
寻找有效方药
   一九五九年冬天,中国医学科学院某医院病房收治了一个冠心病患者,用了多种中西医冶疗办法也未能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心电图很不正常,请我去会诊。我看患者面色发青,舌质暗紫,脉涩。当即认证为「气滞血瘀」,用王清任的「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约二周就控制了疼痛的发作,三月余心电图也有所好转。这个预想不到的结果,加深了我对活血化瘀法则治疗心绞痛的感性认识。自此,我就开始有目的地应用「活血化瘀」法厩q进行临床实践,去掉了通窍活血汤
   7』

中稀少昂贵的麝香等药物,不断针对病人的具体症候特点加减变化,组成了冠通汤、冠心I号方、冠心I号方等固定的方剂。再用于临床实践,结果病人反映良好j但有的人不承认,说是仅凭主诉,没有客观指标不可靠,只有临床观察没有对照组,疗效不可信。
乍听这些议论,我觉得这是对中医的挑剔;后来平心静气地想想,也觉得有道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讲疗效多凭直观和主诉,缺乏客观标准,这在几百年、几十年前是无可非议的,而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就不够了。要发展中医就要让中医插上科学的翅膀,让中医在与西医的比较中扬长补短。于是,我在『九六三年借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搞协作的机会,专门设立了五张中医病床,与西药组进行对照。这是六十年代初期的事情,对我这个中医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时有人对我说:「郭大夫,你是一个中医,来西医院搞协作,会会诊、开个方就够了,何必自己管病房,弄得不好,会被别人看笑话。」这是一句有份量的话,是我所深知的。但我想,老让中医中药当陪衬,什么时候才能闯出一条中国医学自己的路呢?我冒着一定风险管病房,用活血化瘀为主的冠心I号方、冠心I号方治疗三十多倒病人,经与西医治疗比较,获得了西医点头的效果。
这段协作,不仅肯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效果,也初步找到了冠心病1、I号方等有效方药。应该说,这使
   80

我在应甩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是,科学研究的道路总是坎坷不平的。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公认,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做很多工作。有人当着我的面说:「你用中药治疗冠心病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药效慢,服法繁,价钱贵,既无法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又无法推广应用。」乍一听,我真有点受不住。这不是故意挑毛病吗?后来细想,这个同志提的「慢、繁、贵」确是客观存在。一剂汤药少则几角钱,多则一元多,从处方、抓药、目K药、服药到发生作用,最快也得一两个小时,.怎能与价值几分钱、放在嘴里含一会儿很快就生效的硝酸甘油类相比呢?I客观事实教育了我,不改变「慢、繁、贵」,中医就不可能在防治冠心病的领域扎下根。「慢、繁、贵」关键是「慢」,「心绞痛」、「心肌梗塞」这样一类急性病「慢」了就失去了治疗意义。我下定决心「变慢为快」,首先抓速效。我带着问题翻阅了古今大量文献,详细分析了「金匮要略》的九痛丸和乌头赤石脂丸以及《千金方"的细辛散、五辛散。这些方共同的止痛原理就是芳香温通,这与我治疗胸痹心痛的指导思想完全一致。于是,我从大量的芳香温通方剂中选中了苏台香丸,用于临床,对心绞痛者能够在三到五分钟内发生作用,而且稳定,持久、副作用少,但仍较硝酸lf油类的效果性,而且太贵。一个同志半丌玩笑地
   31

对我说;「郭大夫,服用你开的苏合香丸一天量用费,等于服用一个月曲硝酸甘油片。」看来是玩笑话,但确说明了此药贵。不变贵为贱再好的药也无法推广。于是,我又开始了「变贵为贱」的实践。首先对苏合香丸的每一味药进行分析研究,查数据、品味道,最后决定去掉贵重的犀角和久服有毒的朱砂,加大荜拨的用量,制成了「心痛丸」。药价降低了三分之二,而临珠效果与苏合香丸相同,但比西药还贵十多倍,疗效也慢些。
   为了降低成本,加快疗效,我与师兄、擅长制药的专家——冉小峰合作,将心痛丸改成了心痛乳剂,用干治疗心绞痛病人,二到三分钟就发生了止痛作用,基本上可以同国产硝酸甘油片媲美了,可是仍旧贵。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本书上找到一个治疗牙痛的验方,叫「哭来笑去敝」,意思是牙痛难忍、流着眼泪进来,服了药后,满脸笑容走出去。这个方子药味简单,而且都是一些常有、价低货。我如获至宝,就在这个方的基础上稍加化裁,制成宽胸丸。开始粗制的丸药每丸才九厘钱,一般服药后三至五分钟就能止痛。至此,我初步解决了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慢、繁、贵」的问题,幷确立了冠通汤、冠心I号、冠心I号、心}莆丸、宽胸丸等治疗冠心病的方剂。

进行实践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的治疗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创立的方剂,用于临床后效果如何,能否经得起重复,都必须通过临睐实践来检验。一九七一年初,周恩来总理发出了向「三管」(气管,心血管、胃肠管)进军的号召,我满怀喜悦地接受了防治冠心病的任务,与各兄弟单位共同组成了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重点研究冠心I号方对冠心病的近、远期疗效,以及宽胸丸(后改制成宽胸气雾剂)对心绞痛的速效作用。十年来,全国数十个医疗单位参加临床验证,结果冠心Ⅱ号方(现名冠心片)一至三月疗程的止痛率为83%,心电图好转率为25.8%I四至十二月疗程的止痛率为85.8%,心电图好转率为47.2%}随访一至四年,疗效稳定无反复。实践证明了冠心片的疗效,一九七七年进行了鉴定,现在已经成批生产,在国内发售。宽胸气雾剂经过三个阶段的临床研究:即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观察治疗60
倒741例次的心绞痛发作,三分钟以内止痛(有效)为433劂次(占41.57%),经与国产硝酸甘油片比较,两者无差异;一九七八年三月至一九七九年八月,组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河北、新疆、北京
   0j

等十六个医院对宽胸气雾剂临床疗效进行交叉验证,有效率为47.6~57.96%,经与国产硝酸甘油片对照,疗效一样,但其副作用少,比较安全}一九八0年二月至七月进一步与美国进口硝酸甘油片对照,其疗效经用统计学处理无差异。去年年底,宽胸气雾剂作为中医研究院的一项成果进行了鉴定,即将成批投入生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上述的重复验证工作不是我自己做的,是我科的工作人员和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完成韵。事实证明了中医中药可以治疗冠心病,要长效有长效,要速效有速效,幷不比西医西药逊色。这样,我们就闯出了一条中国医学治疗冠心病的路子,我认为这也是一条发展中医的道路。
说明疗效机理
   有了临床疗效还必须说明疗效机理,这是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有通过实验研究证实,才能使临床研究的成果建立在更加科学、更加牢固的基础上。    一    』
   一九七二年上半年,我提出了活血化瘀的途径可以软化斑块(即胆固醇沉着)的假想。因为我本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病,所以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开始服帛冠心I号汤药,从少量到大量。服药前后均抽血化
   04

验,从中分析请血药物对血液的影响。后来逐渐创造条件,开展一些动物实验。但因为处于「文化大革命」之中,实验研究进行缓慢。直到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有条件从生化、药理、药化和剂型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经过北京和全国很多单位的努力,中国古老的活血化瘀法则已经具有现代科学的内容。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冠心Ⅱ号方具有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及降低血聪等作用。它不仅可以治疗冠心病,还可以治疗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
   实验掰f究也证明了宽胸气雾剂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对家兔宴验性心肌缺血有预防作硐;对大自鼠离体子宫兴奋有解痉作用;对脑血L流图有一定影响,使平均波幅(力)增加17.6%,提示对脑电流量有轻度调整和改善作用;从能使心电图T波升高来看,温明可能直接影响心叽复极过程。
   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再实践(重复验证)、再实验研究,终于肯定了活血化瘀、芳香温通治则与冠心Ⅱ号方、宽胸气雾荆等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
这个漫长的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t研究中医、发展中医必须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离开了中医的基本理沧,就会偏离中医药研究的方向。多年来,我抓住II匈痹心痛主要是气滞血瘀、胸阳不振这个病机,采
   8j

用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的治则,创制冠心I号方、宽胸丸等主方治疗冠心病之所以收到一定效果,就是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原则。另外,在手段上,一定要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方法,来说明中医的理、法、方、药的科学性,幷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只有这样,中医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向前发展。
   附方(郭士魁治疗冠心痛经验方);
   (一)益气活血汤
   黄芪、党参、黄精、当归、川芎、赤芍、郁金
   (二)冠通汤
   党参、当归,郁金、薤自、鶏血藤、缸花、三楞、莪术、乳香、没药
   (三)冠心I号方
   赤芍、川芎、红花、鶏血藤、丹参、三楞、元胡、降香、急性子、薤白
   (四)心痛丸
   檀香、沉香、公丁香、香附、乳香、白胶香、荜拨、麝香、冰片,苏合香油
   (五)冠心l号方
   赤芍、川芎、红花、丹参、降香
   (六)宽胸丸(宽胸气雾剂组成相同)
   革拨、良姜、元胡、檀香、冰片、细辛
   (本人口述,闰孝诚整理)
   t作者完虚本文后,午198i年2月逝世。
 再『

业精于勤荒于嬉
 ——医林跬步之回顾耆「铲『着」蛩」簧李聪甫
   【作者简介】李聪甫(190j~),湖北黄梅县人。从事中医事业六十余年。对于辟胃学说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阐发,对于内、儿、妇科临床也有较高的造诣。
主要著述有:《麻疹专论》、《中医生理学之研究》、《脾胃论注释》以及《李聪甫医案》、《李聪甫医论》等。
   我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的家庭。父亲是个银匠,成年累月锤锤打打维持生计。母亲由于祖母的钟爱,上过两年私塾。一九一五年,母亲病逝。临终前,她嘱咐我:「大丈夫不能建五丈旗为国平大难,宰尺寸地为民兴善政,那将来为医以济人,我死也瞑目了。」
   母亲死后,我依靠外祖母家读完五年私塾和一年
   占7

新学,就辍学了。外狙母为着我的求生与求知,}E^送我到九江市当学徒。当时联系了两家店铺:一家南货店,一家药店。两家条件是一样的:三年学徒,一年帮工;只管吃饭,没有薪俸;年节不归,死亡与店无涉。因为有母亲的遗嘱,我几乎不假思索,就选择了药店学徒。
九江学徒
   一九一八年夏,十三岁的我只身来到九江市「赵恒兴药店」。
   药店老板给我的活是:早上扫地,挑水、抹柜台、擦灯罩、灌水壶、擦烟袋,白天碾药、晒药、检曲,一早一晚还要拆上门板。老板给我的规矩是:身稳、手稳、嘴稳,眼明、耳灵、腿勤。
   老板的一切条件我都答应着。可是,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要求:准我夜里看书。老板问「什么书」,我答道「医书、药书」。他想了想,吩咐道:「你守夜店,二更上门板后,就存柜台上看吧。」
   艰苦而紧张的学徒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早日执行自学计划,实现学医的志愿,我抓紧一分一秒首先熟悉药工业务,开始,每天强记十到二十个药屉的药名,而后逐屉逐格去认药。接着学会提戥、包药、碾药、晒药、制药。有谁讲一堂「中药
   占S

加工炮制法」呢?没有,跟着师兄去一点一滴学吧!最难的是制各种膏丹丸散了,而那些七U、碾、炒、打、炙、酥、飞等基本功也很难掌握。人们会说:「不懂就问嘛I」但有问必笞的时候不多。所以,看了就要想,学了就去做,问一回就要牢牢地记住。那时候,每一味药都有「仿单」(一种印有药名、药性、功用的小方纸),每一味药都要用仿单纸另包,然后再把小包的单昧药叠成方锥形,加上一张八寸见方印有药店字号的薄纸,如果不熟练,那就很难包得既严密又美观了。碾药看来是粗活,但也不容易做好,常常把铁轮抛出碾槽之外。我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早餐之前干完一切杂务,白天有计划、分阶段地边看、边问,边学,晚上记药名,练习包药。躺在床上再把一天所做的事从头到尾回顾一番}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半年以后,我就能独立应付日常各项:[作和一般炮制了。
   农历年底了。有一天,店主特意问老】』币傅们:「这孩子还可得吧?」大家部说:「能顶用l」店主笑了笑道:「那,你就在我这里干下去吧!」这一句话,大概就算是「转正」了吧!
   那一年除夕,店主关了「财门」,这是我最好自学的时候。是从《药性赋》发蒙的。记得那一夜,一直读到满街鞭炮响,店主开「财门」。
   背完《药性赋》以后,觉得光读不行,必须。对号」。寒、热、温、凉固然可记,但酸、苦、咸、辛、
   占9

甘则应亲尝。因此,凡能够品尝的药,我都一一品尝了,幷对药性太同小异的药物反复品尝了,这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从中悟出了一点道理:要想无师自通,只靠死记硬背不行,而要善于比较、鉴别、分类、归纳。以后,我将这个方法又用来学习方剂。《汤头歌诀》当然朗朗上日,开始几十首很容易记诵。但方剂越多,同一药物出现的频率越高,就不好记了。琢磨一番之后,我先把每一个方剂组成的药物及其份量写出来,想想它为什么这样组成。然后,把配伍相近的方剂并列在一起加以比较。如「四君子汤」和「理中汤」,仅一味之差,而方义迥异,为什么?比较比较才知道,「四君子汤」中的茯苓合自术为佐药以健脾渗湿。
除去甘淡之茯苓,加入辛热之干姜为君,是为了温运中焦,祛散寒邪,恢复脾阳。穆换一味,则成「理中汤」。这样褥中析异,异中辨同,虽然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掌握得比较精密、牢固。。
   我不是那种过目成诵,强记不忘的天才,所以,我不能不要求自己「字字吃住,句句吃透」。那时候的书,都没有标点,也没有注音。我就借助字典,读一遍,加圈点;读二遍,加批语,读三遍,记笔记}读四遍,再默诵。
   三年之中,分门别类地读完了下列这些书(按照我学习的顺序排列):
   《药性赋》、《药性解>)、《本草备要》、《汤
   90

头歌诀》、《医_方集解》、《颇湖脉学》、《诊宗三蛛》、《会匮心典》、《索灵类纂》,《来苏集》、《伤寒明理沧》、《士材三书"、《医宗必读》、《医门法律》。
   一个学徒哪米这些书呢?这就得感甜店主人了。
因为他有亲戚朋友婚丧喜庆,要派人去送礼。按那时曲规矩,受礼人家要给送礼的来人一点小费,叫「脚板钱」,每次我得到的或二百文,或四百文。每逢出城批药,就顺路来到「沧海书林」。这是一家古旧书店,我把积攒起来的钱,全都送进了书店。这样,学徒期间积累了一大箱医书。
   这些事也使我悟出_『一点道理:像我这样的穷弦予,要想真正为医济人,处世立业,除了要勤学苦练,还必须积寸累铼。当时,我给自己订了个「三不」:一不沾便宜,二不乱花钱,三不混日子。我认为这是治学、务业、持身的起码要求。至今,我依然力行着,也这样要求子女以及和我一起工作的青年。
   学徒三年,我打了一点中医理论的基础,做了一点学习医药的准备。这期间,既没有老师上课,也没有谁来布置作业,更没有谁来考试和阅卷,全靠自问自笞做了能够做的学业。
   十六岁时,徒工将要满期了。店里的人深夜发病找不到医生,就来找我「问方问药」。我先详详细细问了病因病情,反复想想该用什么订、什么剪。当然,
   9,

那还谈不上完善地辨证论冶,只是力求「对症下药」。
自己开方,自己检药,反正店堂里只有我一人守着,慢慢思考,慎重从事。渐渐找的人越来越多了,接触的病例也越来越复杂了。
石福生号渡师
   俗话说:「若要精,人前听;若要好,问三老。。
我深知自己还处在初学阶段,若想步入医林,必须拜师求教,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离开九江,回到黄梅,投入「石福生药店」帮工,藉以「渡师」学医三年,因为店主石椿山先生是黄悔县城的名医。协商的结果:帮工不领薪水,从师不缴学俸。
   石先生,这位经验丰富、祖传数代的老9币,见面第一句话,就告诫道:「只怕不勤,不怕不精j只怕无恒,不怕不成。」当谢问了我的自学情况后,他微微一笑,说:「精神诚可贵,其学方稿蒙。若欲登堂入室,仍须再下一番苦功夫。要知道啊,『宝剑锋从唐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呀l」
   从师一年以后,就随师应诊了。我发觉,他几乎没有用多少完整的「汤头」,心中未免有些纳闷。有一次,我终于髓出了久存的疑惑。老师又笑道:「所谓『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将来,你『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甩』了。成方与证帽合,当可用之。
   92

但应知常知变,以力套病,误人深矣!」
   又过了一年,我就独立应诊了。说实话,这时候,4』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谆谆教诲确为经验之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病人中的信营也开始建立
 了。
   现在回忆,这三年之中,我的最大收获,还应该说是初步掌握了练基本功的方法。这1人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择善本,苦奠基,追源而上  中医书籍,汗牛充栎,哪些适合入门之学?哪些适合临床参考?,哪些适合精研探理?慎重选择善本,是极为熏要的。
每一大类(理、法,方、药)以一至两本「奠基」,苦读、摘抄、记诵,自然熟能生巧。打稳了基础,再由此追源而t,就不至于茫无头绪。比如,《伤寒论》的注释者,多达二_甘余家,各有所长,我选择了《伤寒来苏集》奠基。个人认为,柯韵伯的注释比较切合实际,它具有因方辨证、分析綦详的特点,易于系统学习。
   其二、勤于问,精于思,辨明泾渭「脉书不厌千田I读,熟读精思理自知。」这句活是千真万确的。
思,就是辨明异同,找出规律,寻觅准绳。比如,「阴阳者,mL气之必女也;左右者,阴阳之过路电}水火青,阴阳之征兆也」这一段经文,结合注释是不难霸世的。但是,如果进一步想想,就会明白,第一句姓指
   9'

属性而言,第二旬是指方位而言,第三句是指现象而言,合而观之,三句都是举例而已。这样的例子却不胜枚举,因之,又进一步理解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j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那么,「其要一」又怎样解释呢?是指其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规律是共同的、一致的,从而,再进一步思考,就理解了它的总纲t「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细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熟读精思还不够,如有思而不解之惑,还得勤于问。历代着名医家,如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等,无一不是从问难质疑中获得了学问。「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是应引之以自勉的。故熟读之,精思之,勤问之,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三、重实践,究成败,积累心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中必然有成有败,从实践的成败中来认识所学和检验所学,进一步提高自已的水平,这正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比如说,四诊之中,切脉尤难掌握。微与濡,弱与细、结与涩、紧与数、弦与革等等脉象都只有几微之辨,往往心中了然,指下茫然。必须从长期诊察病人过程中边摸索、边认识、边掌握这种规律。
 、在实践中,一定会时有所惑,时有所得。这些成功或失败的感受都是稍纵即逝的,必须以「今日事今
   ,4

   ,日毕」的态度记录下来,尤其是疑难病症的处方,要将理、法、方、药一一叙明,幷具存根,这样口积月累,自然能受其益。还必须注意的是,无论笔记、心得、医案,乃至每一张处方,都要书写工整,点画清晰,那种潦草不清,自难辨认的文字,既给门后检视带来无限的烦恼,同时也不利于培养严谨的作风。
   其四、育兴致,明志向,术要专攻在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在学习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对某种理论、某家学说、某种疾病,乃至某种治疗方法,如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绝不应放过它,而应紧紧抓住它,不断培育它。这种兴趣往往是促使自己术有专攻的重要催化刺。比如说,「医宗必读》、「士材三书》、《医门法律》等书,我认为泌论精辟,很有独到见解,极有实用价值。十九岁读完了这三部书,幷写了十几万字的《医门轨范》的笔记,以后,也以这三部书为业医的雌本。这就为后来能哆以脾胃学说为主,兼采各家之说作为探索奠定了一点基础。
   须知有志才有兴,有兴才有所擘攻,有所专攻才有识,有识才有成啊!所以,我体会到,在学术上,不要强其所为,也不要强其所不为。当然,这不是说要凭兴趣出发,而是要在广泛地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愿意努力探球的专门知识作为主攻的方向。
   其五、览群书,广学识,相得益彰肯志于医学
   95

   ●的人,应该使自己具有较广的知识面。有的人开始接触医经时,往往觉得桔燥无味,这是因为文字古奥、医理精深的缘故。中医的理论,本来就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是用古文写成的,如果对古代哲学思想和古代语文知识一窍不通,学习经典势必倍感困难丁。俗话说:「医书一担,儒书一头」。因此,掌握了古文常识,学习中医经典就获益非浅。还须看到,今天医学发展十分迅速,医药学杂志有如烂漫山花,这就要求我们广泛涉猎,才不致于孤陋寡闻。
 。在这方面,我认为有必要提出医家必读之书,那就是自然辩证法,而且应该着重读毛主席的《矛盾论》d解放以后,我始终把这本书置诸座右,百读不厌,深得其惠。为什么?因为雌物辩证法就是中医基本理论的精髓,能够学习和运用它,很多问题能迎刃而解。
黄梅开业
   度过了十三年私垫、学徒、渡师的历稗之后,遵循着「为医济人」的遗训,我就在黄梅县城正式开业了。
   开始的两年,只育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有了小病小痛才来找我这个小郎中。慢慢地有了一些经验,病
 ,6

种电接触多了,凡是内、妇、儿科,有病就诊。起初,我总是带着医书看病的。有的朋友曾直率地劝告我:「出诊不要背书囊,人家会把你当作『看书郎中』。」我想:哪个医生不看书呢?不看书叉怎能做个好医生呢?有一次,一位年满五旬的族房长辈中风了,半身不遂,口眼H岛斜。先请地方有名的老医师诊视,用「小续命汤」加减,半夏、南星之类眠了多荆。
一个月后,病人两颊泛赤,咽痛舌绛,滴水不入,大便秘结,周身瘫痪,麻木不仁,痰鸣不已,神志昏迷,全家慌乱。接我去试诊。路上听人议论:「衣棺都准备了,大郎中都无法回生,请个初出茅庐的,顶仆么用?唉!尽蜱人事罢了!」为了不放弃独自初临_人证的机会,我还是硬着头吱去了。一到病家,说是已经烧了「倒头纸」了(一种迷信俗习)。我仔细看了病人,是昏厥。判断是肾阴亏损,水不涵水,心火暴甚,盯:阳上亢。为了证实自己的辨证是否正确,就参阅了带去的书。病家说:「嗨!真是『急惊风碰了慢郎中』,人都快断气了,还翻1S!」但参阅了书籍,我才确信法当滋肾水以养卅木,制肝阳以平心火,方用「地黄饮子」加被,去辛热之附挂,加入风药中之润剂秦艽、取钩,润药中之百合、当归、胡麻仁,此即「治风先治ml,I札行m自灭」的原则。抉口灌药,缓绥滴入,他4;J'I喉滋,大任通,神志州,然后,用「五汁馈」口目叫之,三易其方。嘣个多月,恢复了肢体活
   97

动,健康如常了。这一宴例,轰动r乡镇,真可谓「炮打襄阳第一功」丁。此后登门求冶者,络绎不绝。
   一九三0年,军阀混战的火焰烧到了黄梅,人心惶惶。我又离开故乡重来九江开业。在那里一住八年,每天就诊者户雁为穿,那是业务渐造繁忙的八年,也是我在理论联系实践中努力探索,增进知识的八年。
   一九三七年碡§世震惊的芦沟桥事变爆发,一九三八年五月,日寇的铁蹄逼近马当要塞,我携妻挈子逃难他乡,家业荡然,只有积累的部分比较完整的医案不甘心散佚,随身带出。渡酃阳,泛洞庭,折夷陵,窜上梅,流淑浦,奔辰沅,餐风露宿,颠沛流离。《医门轨范》等医稿及部分书籍、诗词部失之于一瞬之间。
   所到之处,以医餬口。直到一九四六年元宵节,才抵达长沙而定居。
   从一九三七到一九四九,足足十二年,正是我们这一代中医的壮年时期,多么想有所作为呀!我却琐尾流离,连一栖一宿都受到威胁,虽没有放弃医业,但是想有所为而不能为,就连一本基于「保赤之心」而写的《麻疹专论》也是几经周折,由私人资助才印制成书的。
   瞻前顾后话医德辗转医林半个世纪以米,深切地感到,要做一个

好的中医,必须讲究医德和医风。历代著名的匿家一直是十分注意医德医风的。在向「四化」进军的今天,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其一、要赤诚地接待病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l昕想。」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急些什么?想些仆么?我认为至少应该急其痛苦,急其困难,急其危亡;想其医治,想其速愈,想其安全。这样,在诊治过程中,才能做到洋询病情,细察脉色,辨证认真,处方周密,医嘱详尽,态度谦和。
   在治疗过程中,每个医生几乎都会遇到病人啊}}送礼品的书。病人那种求助或感激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呢?应该有礼貌地、坚决地拒受一切礼物。
   其二、要热诚地尊师爱友尊敬老师,关心同志,这是医者应有的美德。而在师承友助中,贵在诚恳,虚心,忌在虚假、相轻。要想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就得牢记「谦受益,满招损」这句名言是获得进益的前提。
   记得三十年代,我对当时视为畏途的脑膜炎、盲肠炎的名词很不理解,冥思苦索,努力探求,后来治愈了九江「生命活水医院」诊断的脑膜炎、盲肠炎各一例,写了题为《晌膜炎与盲肠炎之认识》一义,发表于《九江甘报》。文章结语中指出:「脑噤炎』、『盲肠炎』皆脯肠胃湿热积滞为病?上下郁遇者为『盲肠

炎』,『肠痈』是也;表里郁遏青为『脑膜炎』,『痉病』是也。」为了进一步「求是」,曾向上海陆士谔先生致书求教,幷附寄了原文。陆先生的复函是:
   「阁下千里外惠书论学,虚怀若谷,不耻下[目1,
   钦佩之至。尊论脑膜炎即是痉捕,盲肠是即是膊痈,
   认疰正确,足见手眼明快。惟论治立方则鄙见稍有
   出入;肠痈有束戚之治法,将成之涪法,已成之治
   法,痉病有刚痉之治法,幕疰之治法。尊方所拟似
   乎专于已戚之肠痈,疰痛之刚疰。而特成汞成之肠
   痈,痉病之柔疰,似当别谋治法。盂子云:『车直
   则道不见』。士谔年虽衰朽,蔷挂之性束免老雨愈
   辣,直言莫怪,诸希谅之r(曾孰《申报》「国医周刊一)
   那时我年将三十,能得到前辈这样的肯定,开导和指点,记忆犹新。我当时通信请教是在于辨另4和确认中医固有之病名,陆先生既对我所提出的看法做了充分肯定,又让后学者开拓思路,作进一步的探讨。
其中尤以引用「不直则道不见」给我很深刻的启迪√的确,而今要为中医现代化作出贡献,就耍言者能直言,敢直言,听者爱直言,纳直言,若要如此,又必须待师友以诚。那种当面奉承,背地诋毁,抬高自己的庸俗腐朽的作风,对我们的中医药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三,真诚地对待成败任何一个医生,不管他多么高明,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总有成功或失败
   100

两个方面。如何正确对待成与败、誉与毁却是关系到自身医德医风的问题。我的体会是:应当实事求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获誉思过,闻过则喜,不慕虚荣,但求真理。
   一九三百年夏耿之交,曾去武昌为友人救冶垂危之证。当时,病者身热不退,神志昏糊,头摇俯语,夜不安睡,使闭尿赤,口干少饮,脉沉弦,舌质干,苔淡黄,口甜。前医一派寒凉,犀羚每方都用,而病反进。我断为湿用脾机,改用温胆J JⅡl睐,一剂安睡,再剂热清,大便如将,人事清醒。居一周而返,友人赠以诗轴:「缠绵病档扁仓来,着手成春马上催,不敢殷勤留小住,万人翘苒』望君回。」而我只把它看作是患者对我的鼓励,想到的是自己的天职: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以求深造,为更多病人解除疾病痛苦。
   术来是过去和现在的延仲,但是,过去和现在并不等于未来。虽然我已老了,昔日的所学获得了点滴的已知,而面临的中医现代化将是任重而道远,必然会遇到人量的未知。我迫切需要的是「学习,学习,冉学习」。我也希望幷且深信广大青年中医和西学中的有志之』.【:,一定能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现代化,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药学。
   (本人口述,孙光荣记录)
   「1f

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北京中医学院教授  刘渡舟
   【作者简介】  刘渡舟(19
17~),辽宁营口县人。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的教学和研究,成绩卓著。主要著作有《伤寒论通俗讲座》、《伤寒论选读》、《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等j此外,还主编过垒国试用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等。现任北京中医学院古典医着教研室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常务蚕员等职。
   在旧社会,师带徒的方法因人而异,大致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老师采用浅显的读物,如《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教材,向学生进行讲授,幷要求记诵。
   TD2

   据我了解,凡是用这种教材的老师们,儿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偏重传授自己的经验为主,而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讲授,则重视不够。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侧重于临眯,而忽于理论方面的研究。
   第二利-,与以上正好相反,老师在启蒙教学阶段,就以四部经典著作开始。他们的主张,和《千金方·大医习业第一》的精神遥相呼应。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地讲,理论水平较高,而且基础也打得牢固,有发展的潜力,故被历代医家所拥护。
   清代的医学大师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一文中指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略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他说的汉唐以前之书,指的是《内》、《难》等经典著作。可见,徐氏也主张先学经典著作为学医的根本。
   我是怎样学起中医来的呢?因为我体弱多病,经常延医服药,而接近了中医,幷以此因缘加入了中医队伍。我的学医老师,在营口行医为主,他收了三个徒弟,我的年纪为最小。当时我学的中医课程,现在回忆起来,大体上分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两个阶段,共花费了六年的时间。
   在理论基础阶段,学了张、马合着的《黄帝内经》、《本草三家注》以及《批注伤寒论》和《金匮心典》等著作。
   TOJ

   由于我曾读过几年私垫,古文有点基础,所阻,文字方面的困难不大。但对老师所讲的医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难题。记得有一次老师讲《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中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的内容时,尽管老师讲得眉飞色舞,而我却像腾云驾雾一样了。
   对中医理论基础,我学了整整三年。虽然对一些问题还有些艨眦,但把一些经典著作系统地学了一遍,这就对进一步学习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很大的收获。    ,
   学列第四年,老师为我讲授了《医宗金鉴》中的临床课程,如「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等。由于这些内容是用歌诀格式编写的,因之老师要求一边学一边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时为止。背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它很压人,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每天早起晚睡付卅辛勤劳动。
   关于背书的问题,历来也有争论。。我的意见,倾向于应该背点书的。「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岂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识清是为了临床辨证。由此可见,《金鉴》所写的大量歌诀体裁,是为了人们的背诵和记忆,这也就勿怪其然了。
然而,中医的书浩如烟海,谁也不能~皆读。困
   TD4

此,就有地区之所尚,或因师传之所异,而不能不有所选择。例如,南方的医家则多宗孟河派的费、马之学,而东北三省,则多把《医宗金鉴》奉为圭柬。
   《医宗金鉴》这部书,原为清·乾隆太医院右院半Ⅱ吴谦的未成之着,后被政府发展,认为可以作国家的医典,仍指令吴谦、刘裕铎本昔『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存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骁。大约又过了两年,于公元一I=四二年方始告竣。
金书共为九t卷,计分十一个科目。它与唐代的「新修小草》,宋代的「和荆局方》可以互相媲美而幷驾齐驱。
   徐灵胎评价此=珏有「源木《灵》,《素》,推崇《伤寒沦》、《金匮要略》以为宗旨,后乃障采众论,严其去取,不尚新奇,全无偏执」的美誉,也就i兑明了这部书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仅在东北三省发生影响,而且远及全国和东南亚各地。
   在老师的指示下,我买了一部「医宗金鉴》。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其巾的《‥证伤寒论注≯搜集了诸家之氐,参以己意,说理明畅,使人读之发生兴趣。
于足,我如饥似渴地埋片于《伤寒论》的学习。从这开始,方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丽向自学迈出了新的一步。
   现在谈淡自学的问题。自学娃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必由之路。因为我们不能跟老师一辈于,嘘该走自
   T0,

己的奋斗之路。
   但是,自学必须讲求方法,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必要时还得有人指点一二。
   自学也需要条件,主要的要有时间保证,要争分夺秒,爱惜光阴,要有必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如果有上图书馆的条件,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自学也有三忌。一忌浮:指自学之人,心不专一,不能深入书中,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什么结果可言;二忌乱:指自学之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又看另一本书,好像蜻蜓点水,这种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学习,也必然学无所成;三忌畏难:指自学之人,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内容看不进去,发生了困难。殊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识贫乏的具体反映。如果不以钉子的精神向难处深钻以求解决,反而畏难自弃,必然柱费一番心机,半途而废。记得古人鞭策人们学习,说出许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么「石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啦,「精神一到,铁石为开」呻j,「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啦,部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学习而不鼹难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术着这种精神,我刻苦自励,寒暑不辍地学习中医知识。我阅读了很多的医学名著,如金、元四家和清代的伤寒注家和温病学家以及明、清其它有代表性
   T 06

的作品,使我眼界大开?学识随之不断提高。
   在这里,我再谈谈学与用的关系。学中医理论,日的是指导临床去解决防病和治病的问题。困此,在学习中就贯穿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清人陈修同为什么主张白天看病、夜晚读书呢?不过是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罢了。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舌战群儒时孔明对东吴谋士程德枢所讲的一段话,他说:「若夫小人之播,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发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孔明在这里嘲笑了那些读书虽多,而不成其经济学问,尽管终日吟咏,而于事实无所补的人。学习中医也最忌纸上淡兵。应该看到,不论任何一家名著,也都有一分为二的问胚,也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的问题。如果离开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盲目的崇拜,或者粗暴地加阻否定。对这种学风,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以《伤寒论》来说,它是一部公认的经典巨著,是中医临床的指南。但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资料的大量总结,我们发现它在叙征方面有的则过于省略。例如,五个泻心汤的「心下痞」是以无痛为主,但从临床上来看,痛的与不痛的两种情况皆有。这是事实,用不营大惊小怪。
   另外,心下痞,还可出现心下隆起一包,形如鶏卯太小,按之则杏然面消,抬手则又随之雨起。这
   T07

个包起伏不定,中实无物,不过气的凝聚或消散。所以,也管它叫「心下痞」,而不能另叫其它的病名。关于这个特殊的心下痞症候,也没能写进书中。
   我认为通过临床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是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为此,我想把《伤寒论》存在争论的两个问题提出来讨论一下:
   一个是六经的实质墙否与经络有关,一个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是去佳还是去芍。这两个问题向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多是从理论上进行了辩沧,而在临床实践上则很少有人加以说明。为此,应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以求得到问题的解决。
   (一)穴经与经绍是否有关有一年,我在天津汉拈农场巡诊至北泊的一户农民家中,恰巧这家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发烧而且头痛。试其体温3g.6。c,切其脉浮,舌苔则薄白而润。乃直告其父:你的孩子患的是风寒外感,吃一服发汗的药就会好的。其父说村中无药,耍中药须到总场。惟时已午后,且交通不便,只有俟于明日。他又说:「先生为何不用针灸治疗,而何必用药?」他不知道我对针灸并非所长,姑应其请,以慰其心。于是,为针大椎、风池、风府等穴,而实未料定能效,然令人惊奇的是针后患儿竟也了逢汗,热退身凉而病愈。
   我本不是针灸医生,因为到农村,诊箱内备有一

套跃针,以为偶尔之需。至于我的配方选穴,是遵照《伤寒论》的「先刺风池、风府」和「当刺大椎第一问」的精神进行的。
   通过针灸发汗解裘的市实告诉了我,太阳q经络的戋系是多么的密切!再重温足太阳晴眦经络嘀下项,行于腰脊和「太阳、三阳也,其脉连风府,故为诸阳主气」的一句话,是悦得多么中肯。
   循经取穴的方法,经在前而穴在后,所以有穴必百经堵的存在。太阳主表的关键,在于它的经络行于背后而连于风府,故为诸附主气。以此推论,刚经府相连以及膀胱为水府,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故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气津皆行于表的说法。由此可见,太阳,实际上是膀胱与经络的概括,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名称。这就是中医的传统理论。否!i!IJ,那就违背了中医的理论,而实为中医之所不取。
   (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的争议《伤寒论》第28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医宗金鉴》认为去桎是去芍之跌。从此,遵其说者火有人在,形成了去桂和去芍的两种观点而纠缠不清。我想通过以下两个病例,证实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确实无误,使这个问题得到澄清。
   1.陈修同在清·嘉庆戊辰年问,曾治吏部谢芝田先生令亲的病。症状是头项强痛,身体不适,心下发满。『n3其小便则称不利。曾吃过发汗解表药,但幷不
   T09

出汗,反增加了烦热。
   切其脉洪数。陈疑此证颇似太阳、阳明两经合病。然谛思良久,始恍然而悟,知此病前在太阳无形之气分,今在太阳育形之水分。治法,但使有形之太阳小便一利,使水邪去而气达,则外证自解,而所有诸证亦可痊愈。乃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目硅一剂而瘥。
   2.我校已故老中医陈慎吾,生前曾治一祗热不退的患者,经他人多方治疗,丽终鲜实效。切其脉弦,视其舌水,问其小便则称不利。
   陈老辨此证为水邪内蓄、外祁阳气、不得宣达的发热证,与《伤寒论》28条的意义基本相同。乃疏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三剂小便畅利,发热随之而愈。
   通过这两个治例,完全可以证实六经和经络脏腑有关,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也是没有错误之可言。
   趁此机会k我想顺便淡谈如何学习《伤寒论》的问题。
   学习《伤寒论》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荫吃透,幷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批注的原文)。
 110

《伤寒论B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战。据赵开美复刘的宋水《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bE论冶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脖,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部是有机的联系着。
   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甩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
   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尔两,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
   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幷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直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恃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批注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编不倚,以经解
   ",

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批注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侯,在定体、分形、析j正、辨非等环节上育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
   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滏的《伤寒贯珠集》。
   以上的三位注家,在伤寒学中影响很深。他们的批注,或以方归类,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角度不同,而殊途同归,可以开拓思路,实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柯注的优点,从原则上讲,他指出了《伤寒沦》不专为伤寒一病而没,而六经辨证实能统摄百病。.他的话卓识灼见,而能jj仲景的思想相共鸣。他的不足之地,误把经络解为经略J又别开生面将《伤寒论》的太阳膀胱经当作心阳来论,未免牵强附会,有失仲景之旨。
   尤注的魄力似逊于柯,在文字方面也不及柯氏的笔墨纵横淋漓尽致。然而,尤氏得马元一先生的真传,构思精辟,言简而眩j对脏腑经络、气血荣卫之理与正邪变化之机,上逮《内》、《难》,下历百家,而极见功夫。他比柯氏更为扎实,惜乎人之不识也。

   此外,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辩》、钱璜的《伤寒渊源集》,皆是知名之酱,亦可加以涉览。
   以上几个专著读后,可以再看一点综合性的作『^,其中应以日人月lI波元筒着的《伤寒论辑义》为理想。这是第三步。
   通过卜述的三个步骤,而又能坚持到底,对《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也就可阻蜕学的差不多了。
   我讲「伤寒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现在箭起课米,还有可学的东西,还可筮现自己在认识上的错误,可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蠡测的。为此,对于读这率书的人来说,研不可浅尝辄止,亦不可略有所获,便沾沾自喜而停顿不前。
   归纳一下我以上所讲的内容:那就是学中医先从学习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于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工夫可言的j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树立学用结台、学以致用的优起学风。这对中医来说更为重要。、,T,

学无快捷方式贵在有心——如何学习中医之我见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副主任,教授  彭履祥
   【作者简介】  彭履祥(19
09~),从事中医临床和教育工作五十余年,治学严谨,医理精深,善于治疗疑难杂证,对中医疫饮学说和调气开郁理论独有见解。着有「中医痍饮学说及其临床应用》、《调气法的临床应用》、《从一些疑难杂证的治疗看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彭履祥验亲解惑记要1~7》等。

   回顾此生,涉迹医林虽已五十余年,却无多少成功经验可言。但在曲径多妓、碰壁受挫之余,也常得到启发,偶尔竞有一鳞半爪的心得体会。为了共同探
 "}

讨如何学习中医的问题,不揣浅陋,聊当汉途老屿,谈淡个人的认识,谬误难免,敬请指正。
五十春秋嘲旧踪
   我生长在一个世代中医家庭,祖父、叔父、舅父、岳父郜是中医。在族亲的影响下,对济世活人的医学,逐渐产生了爱好。但在我尚未丌始学医时,祖父、叔父相继去世,两年之间,全家七口,相继病死者五人。在这严酷的现实面前,使我二十岁时毅然放弃私塾教育工作,立志学医。所幸,舅父徐立三是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名重乡邑的老中医,念我志诚心切,允于从学。但命我先读医书_卜年,而不必急于临证,幷开列了一夫堆必读经典及应浏览的医籍书目。从此,我一面奔波于生活,一面拚命昔读硬肯。
开始一段,越读越胡涂,常被一螳名词术语难住。由于当时参考书籍有限,很多内容只能囫囵荐下。五年过去,熟读了《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等经典原著,同时读了一些名家注释,如张志聪《灵素节要》,张世贤《图注难经》,尤怡《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柯琴《伤寒来劳集x,陈修园《伤寒论浅注"、《长沙方论》、《金匿要略浅注》、《金匮方论))等,其它如《濒湖脉学》、《医门法律》、《医方集解》、《金匮翼》、《温病条
   T T5

辨」、「温热经纬》、《张氏医通》、g医宗金鉴》、《时方妙用》、《时方歌括*等也都涉猎过。这样,逐渐掌握了较为系统的中医学基_术知识,对许多初读未能理解的内容,也逐步加深了理解。老师提前同意我进入临证学习。开初接触病人,感到无从入手,实际病汪,与书本难以对号,似是而非,不易抓住纲领,更啦彼此鉴别。辨证立法,遣方用药,亦无定准,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老师知道的东西,自己有许多不知道,这就促使我进一步广泛阅读各家论著,涉猎各家医案医话,增加临床知识,提高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水平。经过三年随师临证学习,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了较大的收益,所读理论渐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临床运用也能灵活自如,不再问津无路了。此时才深感以往熟读硬背的大量功夫,幷非自费气力。后来马齿徒增,记忆减退之年,读书虽然易于理解,但却难以牢记。相反,早年熟读的理法方药内容,不仅长期不忘,随着反复运用,认识更能不断加深。这种学习方法是先师所坚持主张的,名之日:「由深出浅法」。他非常反对学医伊始,就上临床,以图速成,或只读一点浅显实甩的临床医书,不求深造。他认为,这样学医,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则不可能达到医理精深,1临床更难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只能成为不谙医理,学识肤浅的庸医。先师常以自己的学医经历和所走弯路启发我们:他少年时代从学的
   f T6

第一位老师不主张多读医书,仅使学生随其应诊配药,理论知识很少讲授,听凭学生自己浏览选读,随证年余,收效甚徽,书读不进去,体会不深,开卷了了,闭卷茫茫。第二位老师则主张认真读书,指定背诵,熟读火量古典医籍,花了几年时间,熟读了《内》、《难》、《伤寒》、《金匮》等书。但是这位阱研究儒学为主的老师,理论脱离实际,不善于临证医疗,所授理论,仪从纸上谈兵,较少临床体会。最后从学的第三位老帅,既肯定以往认真读书是正确的途径,又指出博览不够,缺乏对脉学、温病学、时病学等方面的学习,尤其缺乏临证运用的技巧训练。这样,继续再读一些有关书籍,并经老师在实践中指点启发,收_莜诜大有长进。先0巾回忆浣:「我学医虽有决心,读书也能刻苦,记忆力亦届较强,但若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名师指点,是不能成功的。」因此,先师在自办医学教育活动中,对儿十名学生提出了三条原j』j0
性要求;一是耍有较高的古文瞇平;二是先娶专心熟读指定的经典和临床医籍,不许过早随师临证;三是临证学习,要求注重理法的活用,不得随意抄录一方一药。对于学生临床中提出的理法方药的不妥之处,他总是一一纠正,幷指明理论根据在茉书集卷,令去自读,加深体会。这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老lJ币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米的,在他门下从学的学生,凡能照此施行,都学得比较成功,确实培养了一批真
   "7

正懂得中医的人才。再从历史上看,古代许多名医,大多通骁经典医着和系统的中医理论。很多有独创的医家,也正是在前人所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固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将理论与实践截然划分阶段,也有它的缺点,不利于快出人才,而在理论学习阶段,由于选择和鉴别能力较差,必然形成兼收幷蓄,浪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学习条件不同了,要求应当提高,理论和实践应恰当结合。尤其临床课的学习,要一面读书,一面临床,收获就更大,理解就更快。但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基础理论,必须反复揣摩,加深体会,甚至死记熟读才行。因为读熟才能深刻体会,领会才能终身不忘。
涉迹医林无快捷方式
   凡一门学问,要想学懂它,精通它,必须下定决心、全力以赴,才能达到目的。何况中医学原是文辞古奥,理论精深,涉及面很广的自然科学,初学者若无坚定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决心,虽有良师益友,也难真正入门。或见异思迁、半途而废,或仅获皮毛、技艺平庸。我曾见到,随先师门下从学者,先后不下三、四十人,但学就功成而有作为的却为数不多。我国占代多数医家,他们之所以有成就,幷非学习条件
 ,f R

如何优越,或者偶逢快捷方式、一鸣惊人,或者得到什么秘方绝招。相反,他们大多数的条件都不大好,例如,在温病学研究方面有显著成就的吴鞠通,是完全靠自己的刻苦钻研面成功的。东汉医家张仲景也幷非天生的「医圣」,而是固为「感往昔之沦丧,伤磺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不朽名著。清代名医尤在净自幼家境贫寒,但由于自己的刻苦钻研,勤奋攻读,终于在医学和文学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现在,我们有了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但要真正升堂入窒,我认为必须培养和树立四「心」:
   (一)民族自尊心中医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独创的、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一整套医学体系,它的理论是建立在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基础之上,以阴阳五行学i兑为其指导思想,以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为其出发点,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学说为其理论核心,以医疗实践为据,以辨证论治为治疗原则,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提高,流传至令,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诚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在中医学特别是部分古代医药学书籍中掺杂了一些糟粕,但这和其它科学一样,不应当特别非议,不能吹毛求疵,更不能以此断定「中医不科学」。解放前,由于反动官僚买办的统治和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需要,他们确实曾以此为借口,千方百计扼杀、取缔和消灭中医,在此情况
   ‥,

下,我之所以能坚持学下去,幷克服种种困难,进成都「四川国医学院」继续深造,正是由于民族内尊心所驱使。当前,保质保量地培养中医人才,建立一支名副其实的中医队伍,发掘整理宝贵的祖国医药学遗产,逐步实现中医现代化,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裔,特别是年富力强的青中年同道,更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救死扶伤心学医的目的,是为了救死扶伤,保护人民继康。因此,必须从解除伤病员痛苦出发,激发自己的事业心,认真学习,精益求精,掌握真实本领。历史上许多医家,多在「感往昔之沦雀,伤横天之莫救」的严重现实面前,认识到「医乃身之性命之学,坐而言,即当起而行」的重要性,激起「博览群书,寝食俱废」的学习精神。而要想胜任「人之安危系于一医」的重大责任,必须深入细致,刻苦钻研,具备真才实学。反之,将学医视为儿戏,马虎敷衍,或一知半解,自以为是,华而不实,夸夸其谈,就有贻误病情、草昔人命的危险,致使病者「不死于病,而死于医」。不能错误地认为「中医药的运用要求不严,不易出医疗事故。」若辨证不明,多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轻则无效失治,重则有饮药而人暖之虑。故前人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指}白虎入口,寒极必亡」等警句,何况中药也包括不少毒剧性烈之品,更不可妄投乱用。

   (三)恒心iL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朱熹解释;「医所以寄生死。」可见古人对医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孙中山先生说:「有恒为成功之母。」学医更是这样。要不断学习,点滴积累,活到老,学到老,切忌抱残守缺,故步自封。金元名家朱丹溪在功成名就的暮年,仍千里迢迢寻访葛可久.不耻下问,邀同会诊,以弥补自己针灸学方面的不足。明代李时珍跋涉万水干山,l 0芒持实践.广泛求教,历时四十二年,写…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清初江南名医叶天士,勤奋一生,拜师从学十七人,终于建立了「卫气营血」学}兑,开拓了温热病辨证的先河。综观前辈们走过的冶学道路可知,重视「恒心」的培养,乃是学习中医的基本条件之一。
   不久前,有人来信征集「秘方」,而且说明要有「特效」。我实在没有万灵的秘方,我只知道方药是必须辨证运用才能取效的。有些人以为《医学一见能》、《医学五‥0》、《验方新编》、《医方快捷方式》、《汤头歌诀》这类的医方书籍,简单易懂,学了就能用。其实不然,这类书真能学通了也不简单,因为这些著作中反瞅的理法方药和整个中医学是一致的,只不过在文字方面提纲挈领,或儡再于具体运用而已。所谓秘方、验方,与其它常用方剂一样,既有其一定的适应症,电有其局限性,幷不是一方治百病,更不能代表整个中医学术体系。因此,不能抱着「守株待免」的侥幸心
   f2T

理去代替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的努力。
   (四)匠心从某种意义来讲,中医临床治病,是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际运情的艺术性两者的有机结合,这就有个「匠心」的问题。古代中医曾以技艺优劣、疗效高低而分为上工、中工、下工,除反映医理深浅、学识多寡的意义之外,很重要的方面是反映「工功」程度的差别。俗云:「知常达变」、「圆机活法』,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匠心」的总结和概括。历代不少名医,正是在熟谙医理的基础上,临证善于思考,变通匠心独到,运筹灵活,妙手回春,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仅从不少中医著名方剂的配伍、组织构思来分析,亦可体会先哲善于运用中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匠心」之一斑。如九味羌活汤之用苓、地,归脾汤之佐术香,干金还魂汤麻黄、肉桂之合配,严氏乌梅丸合乌梅、僵蚕、米醋三味为一方,喻昌针对上脱、下脱活用参附汤二药之剂量,郑钦安当归补血汤所用之麦芽、葱白、酒,三化汤之用芜活,当归四逆汤中之木通,鶏鸣散中的苏叶,阳和汤内之麻黄,以及三因白散子滑右、附片同用,升降散的大黄配伍深义等等,此类例子,在前人经验中比比皆是,堪为后学者师以为法。先师曾用真武汤冶疗多汗及无汗两种病症,惧获显效,询其原因,竞从灵活增减自芍剂量而致。因此,治贵权变,重视「匠心」,是学习中医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
   T22

面。
读书习艺贵权变
   陆士谔说:「读书难,读医书尤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尤难。」在这方面,前人介绍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作借鉴。多数医家的著作,在序言、凡例等卷首篇章中,往往首先谈到写作目的和阅读方法以及要读者注意的关键问题或内容重点,如陈修园的「读书十劝」。就针对如何读仲景《伤寒》、《金匮》而言j张璐的「医门十戒」是针对医生应具医德而言,徐灵胎对学医应读哪些书,提出了建议,但育厚古非今之弊,不必照搬。惟唐立三的《吴医f[讲》和陆士谔的《医学南针》等书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比较完备和实用。他们分别提出的「读书四字决」、,读书十则」,确有见地,值得参考。综合起来,约有下述几点:
   一日「信」。要学好中医,首先必须相信。陆士谔初学中医时,存在「中医不如西医」的思想,收获不大。后因自病咳血,服用西药转剧,延其师诊治,聆听「木火刑金」之理,服药速愈,才认识到中医理论是可以信赖的,读起中医理论就有些体会了。但内心尚有「中医学术偏于理想」,「西医学术偏于实验」的看法。
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认识到中医理论是很精深的,认病之细,在许多方面超出当叫『西医}其阴阳五行学
   72J

说,确是有验的指导思想。从此,信心更为坚定,重读《素问》,收获迥然不同。现在我们学习中医,也同样存在一个「信」的问题,如果根本就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那就淡不上认真读书和真正掌握的问题了。
   二日「静」。读书要心静,有计划有秩序地反复诵读,潜心默索,知其然,更当穷究其所以然,不能企图省力,心粗气浮,但得一鳞半爪,就不求甚解。理解若有片面,则难深探奥旨。例如个人早年尝读《伤寒论》少阴病提纲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初未静心细读,误将微细二脉混在一起体会,后读陈修园注云:「微者薄也,属阳气虚;细者小也,属阴血虚。」陈元蔚云:「心病于神则脉微,肾病于精则脉细。」互参体会,始得要领。
   三日「细」。要善于剔除锚处,淘汰衍说,辨别讹字。更需扩大眼界,善于互参,求其正反,识其正旨,知其隅反。陈修园说;「读仲景书,当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才可谓之能读。」柯琴也说:「读仲景书,不仅知其正面,须知其反面,应知其侧面,看出底板。」这是由于仲景书多有引彼而铡此,因此而及彼,以及兜转、省文、前详后略等笔法,着不细心阅读,前后互参,是不能读懂的。其它古典医籍亦相类似。唐立三引朱丹溪紫苏饮加补气药治其族妹难产,是从读「痘胎饮」治疗湖阳公主难产案的反面悟出。吴瑭读《临证指南医案》,认出叶天士的青蒿鳖
   T24

甲汤是从小柴胡汤小变而来,是读书善识反面的例子。我曾在临床教学中,用小柴胡汤治疗4E娠恶阻,同学认为效果满意。后同学们诊治一侧顽固性恶阻,再用则不效,邀我会诊。察此患者体甚壮实,面赤舌红,口渴少津,脉弦数,乃肝胃热盛阴伤之征,改用益胃汤获效,也是从反面辨证治疗收到的效果。赵献可创「水生金」的理论,是从「金生水」的对面悟出。认为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凡气从脐下上逆,此肾虚不能纳气。毋冶肺,当壮水之主,或益火之源,使金从水生。我常用人参蛤蚧丸治久疗不愈的哮喘而收显效,即从此理得之。唐立三读《素问·通评虚宴论》中「肠僻便血、身热者死,寒者生』一段,据吴岜解释:「孤阳独存故死。」唐氏从实际出发,认为肠游便血证中,只有阴气竭的身热不已,乃属不治;若表邪下陷于阳明,治痢药中加粉葛升胃气可愈;阴盛格阳.下血身热,虽属危证,亦有用温药而生者,不必洵泥于俱死之说,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凡是书中有总结性的论点,不能仅从片面绝对理解。如所谓「胀不死的痢疾,饿不死的伤寒」,若不识正旨,不明句读,滑口念过,就可能曲解原意。仲景在《伤寒论》,《金匿要略》中论述的救逆法,很多是针对疾痈医治不当而形成的种种坏证而设,使学者巩误治救逆的辨证治疗中吸取教训,启发思路。读=件须善于前后互参,临床亦应仔细研究分析病因、病史及治疗前
   ,25

后经过,作为矫正认识、修订治则,正确遣方用药的根据。回忆四十年前随师诊治一「睁眼瞎」患者,双目不红不肿,似若常人,但不能见物者六年,屡经中西医诊治无效。先生诊视良久,询其病由经过,遂嘱写一桂枝汤全方,令服十二剂。我甚迷惑不解,经师分析:病起于风热小恙,目赤头痛,若阻辛凉轻剂即可外解,而医者投过剂苦寒,邪闭于里;另一医见苦寒不愈,改用辛温,又不效}继进补益肝肾之剂,致使外邪内陷,营养紊乱,气血不能上荣于目,故双目虽睁而不能视物,他无所苦,惟时微恶风寒可征,用洼枝汤外和营卫、内调阴阳。患者服之六剂,果然双目已能看报纸大字,恶寒消失,仍于原方增黄芪一味,继服十余剂而完全恢复视力。此是善于借鉴前失、辨识今证的例子。
   书宜读活,切忌拘泥呆板。如仲景《伤寒论》,其理法方药,六经辨证,不可看成只能用于伤寒,同样亦可适用于其它疾病;《金匮*所论杂病治疗法则,亦可运用于所列病种以外的疾病。读仲景书如此,读其它各家著作,也应有客观而灵活的眼光。中医学虽有各家学说,但其基本理论是一致的。故病虽不同,病因病机相同,则辨证、治则即可互通互甩。
所谓「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即此而言。我在临床上常用温经汤治男子肝经虚寒之寒疝、腹痛j用百合地黄汤治心肺阴伤之瘿气;用仙方活命饮治湿热血郁
   12占

之历节;1I}l黄鳝汤代替鲤鱼汤治疗脾虚水肿;用补中盎气汤加附子治疗牌气下陷,肺气卜逆,阳虚外感,或久咳遗尿症,皆能收到顶期之效。王盂英治百合病,因「百合无觅处,遂以苇茎、麦冬、丝瓜产、冬瓜皮、知母为方服之,一剂知,二剂巳。」说明书读活r,扩大了眼界,便能举一反三,运用白如。
   至于剔锆、辨讹,去伪取真,也是读书必下的功夫。因书上的东西,不町能完美无缺,有不目丁合实际理论和片面、主观的认汉,有引证错误的。至于传抄、印刷之误就更多。唐立三举例李东垣把「损者益之,劳者温之」■沿,误为《内经*原文者}又如《病机十九条》中「诸痉强直,皆属于湿」一条的「晰」,「皆」二字,实欠准确恰当;再如张沽古说「暑必挟湿」,而王孟英则说「暑不挟湿」,二家之说,各执一端,均欠全面。读经典著作,对随文敷衍,牵强附会,不切实际的注释,不可亩从。如张景岳、平陈言的「胃疟起于饮食」的说法,张氏认为「凡先叫于疟,而后食滞者有之,未有不因于外邪而单肓食疟。」这是符台实际的评论。再如陈元蔚在论_枞实的功用时说:「枞实形圆臭香,香主枢,圆_丰转。」这币il解释过于牵强,不能置信。传抄,印刷之误,若不校正,一字之差,毫厘千里。当然,要做到发现错讹,鉴gq真伪,除心细眼明外,还在于见识水平的高低。
   读书要讲求方法,临床学习也应选择正确的方
   1 27

法。临床学习第一阶段的仃务和目的,是将所学的悖本知识印证于病人,将抽像理论运用于解释具体证候,从而以此指导诊断和治则。书本上的论述是经过条理化、系统化的,与临床实际不可能处处吻合、对号入座,所以就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疾病虽千变万化,但有其规律可循。症候虽千差万别,真假混杂,用四诊八纲细心诊察,结合分析,是能摒去假像,抓住关键,认清病证的。所以在临床学习中,不但要学习老师选方遣药,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老师诊察疾病和立法选方用药的理论依据等。如果只知抄录一方一药,忽视了用理论去指导临床,可能就会成为以药试病或头痛医头的医生。有了一些临床知识以后,更须注意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以实践来椅验理论正确与否。所谓灵活运用,是在大的原则法度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具体方药而言。孙真人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孟轲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即是此理。
各家之长当汇通
   选择必读书和参考书,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历代积累下来的医籍,可谓「汗牛充栋」,若不加以选择,不仅精力有限j而兼收幷蓄,奠衷一是,收效也不好。因此,如何有重点、有主次、有计划地选读适当
   12占

的医藉,对初学者是至关重要的。
   (一)以中医学院教材为基础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作为学习入门的教材,对于在校同学和个人自学都较适合。个人认为,一九六三、一九六四年修订的第=版统编教材较好,从基础理论列临床各科,基本反映出了中医学的本来面目,归纳了历代医学发展的主要内容,所采集的理法方药比较平正,学术理论观点较为统一,幷以现代语言为主体编写成的。虽有小疵,尚不掩瑜。若能按先基础、后临床的次序,逐章仔细阅读,同时参读历代名著有关部分,通读以后,反过来再从临床到基础进行复习,收效就更大。
   (二)选读参考医着不沧经典和后世医着,在通读的基础上,应重点选择其主要部分加以熟读,后世的注释则醴参阅为主,然而其中注释论述精粹,归纳全面的,亦可熟读。
   《内经》,在通读的基础上,重点熟馥和详谈一些重要专论,如有关阴阳、脏象、经络、诊法、病机等。至于参读注家,可选薛生自《医经原旨》,简要易懂}徐灵胎《内经诠释》,扼要适用;张景岳《类经》,注释平正,分类周详,便于查阅,张隐庵、马元台等注家亦应合参}张隐庵编写的十二经络歌和经穴分寸歌等,便于诵读和记忆。
   《准经》为解释《灵》、《素》之疑难而设问,结合《内经》学习,侧重记忆其理论原理。
   T29

   (<伤寒论》除「平脉法」不必作原文读外,其余全部原条文应细读熟读,再选择理论平正的注释,作为辅导理解的资料参诚。该书注家很多,我个人认为,扣J琴的「伤寒来苏集R和陈修园编纂的《伤寒论浅注》及《长沙方论》比较乎正。后者既采纳其它几十家注释精缘平正部分,又有编者的按语和小结,为便于记忆,对每一方剂编写了歌括和方沦,不但简明易记,而且尽量将主治、大法、煎服法编入歌中,井将药物剂量、加减法等如实地编写进去,对初学者都是适用的。当然,注家亦各骨所K,各有不足,对于不恰当的意见,尽量省略和剔除。
   《金匮要略》是论杂瘸证冶的专著,原文亦应熟读。但注家很多,可选尤住弪的《金匮心典》,其注释简明,可作入门向导;魂念庭的《金匮本义》,周扬俊、赵开美的《金匮二浇》,陈修园的《金匮要略浅注》及《金匮方歇》等替作,均可参读。其中精粹的论注部分应该熟读。
   脉学和诊断学的专著不多,大多散在各家综合性的著述之中。《四诊抉微》、《医宗金鉴·网诊心法要诀》、《脉诀规正》、《濒湖脉学))、崔紫虚《四言脉诀》、黄坤载「四圣心源》、「黄氏脉学》等,都是较平正的专著,除重复的内容外,最好尽量多熟读。
   温病学咀王盂英编纂的《温热经纬》、吴塘的《温瘸条辨》为主要必读-IS,包括条文和自注。其它
   1,0

注家和评论作为参考,如章虚谷《医门棒喝R、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杨粟山《寒温条辨》等。
   内、妇、儿杂病学的历代著述很多,以参阅为主。
对有概括性的临床摹础著作,如《医宗金鉴》的「杂病心法」、「妇科心法」、「幼科杂病心法」、「外科心法」等,具有提纲挈领,尽黾全面概括,理法方药齐备,歌括易于诵读记忆等优点,可作为熟读的l饰束基本书籍。参阅书籍很多,择其要者读之。直‥《诸瘸源候论》是较早的病因症候学专著;《千金方》、《外台秘要》是汉唐以来医学发展的大成,尤其《千金方》记载了不少新的发现和发展,如对虫类药的认识和运用等。金元诸大家对医学的几个方面各有刨见,如张子和《儒门事亲Ⅺ长于汀、吐、下三法的运用j刘河问《河问六书》对火热证之瀹疗;求丹溪《丹溪心法》、《脉因证治》,不仅对阴虚学说有得,而刘「郇证」、「痰证」的研究认识尤有独到之处。又如李东垣对脾胃阳虚、中气下陷的病饥和辨证论治有新的发明,《东垣十=‥》贯穿了他这一思想。明清以来,如除春甫的《古今医统*、张景陪的《景岳垒书》,几论牲理论和Iff}i床方面,都较全面地阐发和总结了前人的学术经验,尤其后者对阴阳偏颇、水火失济为病的机理和救冶法,研究较为深入。王肯堂《证治准绳》是一部较丰富的临床治疗学,既有理法,又有方药。张石顽是一位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家,所著《张
   T,f

氏医通》,理论联系实际较密£J】。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杂病源》都是较好的临床基础专论I《慎疾刍言》、《洄溪医案》是他的医话医案专著,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指导意义;《兰台轨范》是杂病治疗专著。喻昌的《医门法律》,既有精彩的医案医话,又有杂病证治和鉴制诊断方面的独特见解,理论精辟,阐发透彻,理法方药严谨。林佩琴的《类证治裁》是简明扼要的临床参考书。李用粹的《证治汇补》,丹波元简的《杂病广要》,都是汇集前人各家精华,条分缕析,既精且详,前者还补上了自己的见解。尤恰的《金匮翼》也是较出色的临床著述。
   咀上著述,都是较好的参闽书籍,虽各有特点,然与中医基本理论幷无相悖之处,而其特点,正是各家之长,学者尤宜重视。
   中药、方荆学,既是基础,)己是临床,可放在基础和临床课之中安排学习,选读易于诵读牢记的书,药物方面可读龚之林的《药性赋》或张洁古的《药性赋》等著作,参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  张璐的《本经逢源》等。方剂学可选读汪切庵的《医方集解》,陈修园的《时方歌括》等,加上《伤寒论》、《金匿要略》、《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医宗金鉴》等书中的方剂,基本能满足需要。
   其它医案,医话,散在各家著述中,亦有单独论述者。如喻吕的《寓意草》、徐火椿的《慎疾刍言》,
 fj2

《洲溪医案》,叶天土的《临证指南医寨》,其它还有江灌汇编的《名医类案》以及后来各家医案、医话等着不步,均可浏览。但在读这些医案专箐时,必须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以后进行,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另外,应多选读彳丁论仃案的书,如喻嘉言的《寓意草》、「先哲格言》之类,读后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阻然。当然,上列医籍,恨其ep一部分,还有不少参考书,若精力许可,不妨多选。
(邓中甲、彭介寿记录整理)",

医林四十年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何1,壬
   【作者简介】何任(1920
~),浙江杭州市人。医学得自家传,幷卒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解放后,潜心中医教育事业,历任杭州市中医学会会长、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浙江省人大常委等职,桃李遍于浙江。对于中医经典著作,特别对《金匾要略》有较精深的研究,着有《金匮要略通俗讲话》、《金匮要略浅释》、《实用中医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白话解》、《何任医案选》等。
   作为我这样虽不很老但已年逾花甲的中医来说,谈不上有什么惊人的治学经验,但是从上学校、学医、临诊到教学,确也从一条不平坦的道路走过来。
能够真实地写点下来和青年中医共同勉励,深感非常快慰。
   T,l

家庭陶冶  奠定学医志趣
   「做一个医生,要有一颗赤心。道德品行要高,学识要渊博。」这是我父亲从小经常教导我的活。父亲是一个从儒而医,在杭州颇负盛名的医生。当我成年时,他已是五十开外的人丁。他善良、刚直、博学、爱国,不但善医而且精于诗词、书画、文学,也学过新的科学知识。我在这样的庭训之下,从中小学时起就同时读一些《沧语》、《盂子》、《火学》、《中庸》、《汉书》、《史记》、《li文现止》以及《本草备要》、《药性赋》、《汤头歌》、《跌学心悟》等书j得空也看一些章回小说和杂书,如《闭微革堂笔记》、《两般秋雨嘻随笔》,《子不语》、《秋水轩尺牍》、《酉阳杂俎》之类。总之,几乎f{『么都要看一下。家庭陶冶,使我喜爱沉静,然自有读书人寥落之感;亦怡情于I【j水,但幷不沉浸在湖光山色之中}虽酷爱诗词,而所作寥寥,如此而已。
   在自学中,对历代医家有关医学德性的牧导,如《千金方》之」论大医习业」、「论大医精诚」等几篇关于医德方面的史章,更是拳拳眼府。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指出当时医生的缺点为「感往许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而提出应蕾莪「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今医统》谈到「范汪,性t:爱,善医术,尝以诊恤为
   T,5

事」;《褚氏遗:f;》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jE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寐洁淳良不可信也」,《医统》讲到「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轻财如粪土,而乐义耐事如慈母」,「程衍道儒而兼医,其医人也,虽极贫贱,但一接手刚必端问详审,反复精思,未尝有厌怠之色」。这些教导,对我影响很深,决心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学医、行医和自学
   芦沟桥事变后,淞沪战事发生,日本侵略军将战火烧到浙江。西子湖劈的静谧打破了。我家被迫避寇难到浙东,经严州(建德)而至山城缙云乡间。由于求学心切,我离家到上海。这个十里洋场对一个首次出门的青年来说既陌生又迷惘。这里风糜一时的是《何日君再来》的歌声,广告牌上是《三星伴月》一类所谓「软性电影」的彩画,眼睛里看到的是闪烁的霓虹灯光和花枝招展的行人,真是红灯绿酒,纸醉金迷,锦绣丛中,繁华世界。伺曾有人想到,正是这个时候,祖国的大好河山正被敌人糟蹋蹂躏!我这个离家千里的穷学生没有被这个花花世界所左右,一到上海就日夜复习在家学过的中医功课;当从报上看到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招生的广告时,便毅然决定报考二年级插班生。考试课目除了一般文化课程外,中医是
   1,占

考《伤寒论》六经提纲及其证治的发挥。不久,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高兴地将录取消息函告家人,随即进入了中医学院学习。当时学枝不管住宿{因为穷,只肓住在里弄中十几平方的小楼里。而自己规定整天除上课外自学在十几小时阱上,方法是;①自备参考书读,@到幽书馆僧阅医书读,⑤到老IJ『5处请教并记录下来。这样起蚺睡晚,度过了「三更灯火五更鶏」的学生生活。
   据记忆所及,当时上海新中国腻学院的学习课程一年级是医经、医史通论、中药、方剂、国文等课程j二年级是医经、中药、方剂、国文、伤寒杂病、温热病等等j三、四年级是伤寒杂病论、温热时病、医化学、药化学、生理、解剖以及中西医各门临床课程。教师都是当时在上海有名的中西医师,教材系主讲教师自己编着,有的铅印、有的油印。例如医经教材是以选择《内经》重要原文辑成,而《内经》原书则作为学生自已的参考读物。由于学校设在一卜海的「公共_租界」之内,校舍幷不宽敞。现翻阅了手边仅有的该院第四、五掘毕业纪念刊,其中有研究院、余庆桥附属医院、药圃以及病房、内科室、化验室i手术室等照片。这个中医学院和当时仅有的另一、二处中医学院(校)都是热心于巾医事业的老一辈名中医私人集资创办的。他们在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迫害F惨淡经营。这种维护中医教育事业的坚毅精神和苦
   "7

心,至今还是我所崇敬的。
   当时学院对教学实习役做过分具体的安排,基本办法是由学生自己联系进行。一般多根据学生各自的爱好专攻,到教课教师诊所实习,亦可自己选择到熟悉的名医处去抄方。因而,在教学实习的时期和空闲我也跟当时名中医临诊抄方,几乎放弃一切休息。我跟的老师们有的专长内科时病,用药轻清灵活;有的擅长女科,善治崩滴带下,有的是负盛名的儿科,善用温热并重镇药j有的专理杂病,能解除疑难病证。
这些老师各有师承,都是学有专长。从他们的学识经验到对病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至今还历历在同。由于感到对传染病知识少,也曾在西医内科名医那里亲自侍诊过。记得有一天,一位母亲带一个三、四岁的病孩就诊,孩子发热咳嗽、气急音哑,老卿测了体温,看了咽喉,又让他去化验室做了检查。然后胸有成竹地问我:「你看这是什么病?」我端详了一会,看到小孩咽部有白膜,幷气促有犬吠样咳嗽。发热不是很高,而当时外面又有白喉流行,根据这些情况,我大胆地回答;「很像是白喉」。老师高兴地点了头。自此老师常让我去那里学习、请教。毕!啦实习时,家里是祖传中医的,可以在自己父兄处实习,承受其学术专长,结束时到校参加考试,幷将毕业论文送院审评。我在学习了沪地诸老师经验之后,就回家随父侍诊实习。
当我毕业的时候,抗日战争尚在艰苦阶段,祖国哀鸿遍
   1,8

地,浙东各地除遭敌机轰炸外,且疾病流行,诸如天花、鼠疫、疟疾等烈性、急性传染病随处可见。在这种环境里,我这个初出校门曲青年中医,除了消化在学校学得的知识和请教父辈以外,主要是加紧了自学。当时手头书很少,只骨几奉如《麻疹集成》、《类证治裁》、《傅山女科》、《临证指南》、《时后方》、《世补斋医书》、《六醴斋医书》、《证治准绳》、《垒汉医学》等等少毋的学习数据。为了对古籍进行较深的研究,费了较多的代价,买到了一些版本较好的《脉经》、《金陛要略》以及其它古医-1;的手抄本。那时,我没有其它的消遗嗜好,有空就看书,一有体会辄加记录,一有治验就加分析。这样,我看过的医书渐浙多起来。而自学是主要的。
   工作、学习、看_病之余,我曾将平时零星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逐步收集整理,写成「实用中医学>)等若干种书,当时作为对「遥从」学生的幽授教材,曾于一九四七年起陆续印刷出版。
培桃育李甘苦寸心知
   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中医事业恰如枯木逢春。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贯彻,不久成立了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结束了反动统治让中医自生自灭的政策,把培养中医、提高中医纳入国家教育事业的规
   7j9

划,这是使我们中医工作者终身难忘的一件大喜事t人人感觉学医有奔头,治医有方向。一九五九年,中医进修学校扩建为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的宏规硕划,使中医后继有人。由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我担任杭州市早期的中医协会负责工作后,又主持中医进修学校,直到负责中医学院前后近三卜年,培养的进修生、函授生、本科生,西学中班等共有数千人,做一些讲课、听课、带实习,幷参与一系列教学工作,在实践中边教边学、边学边教,从而收到「教学相长」之益。
古人说:「卜年树术,百年树人」。我尝认为「百年树人」的大事业不能仅仅限于教学工作。因此,腺了教学之外,还注意引导教师加强书本知识和业务本领。负责学校工作的,既要教学生,也要和教师一起做到以身作则,刻苦地钻研业务。基于上述观念。我在一九六二年,总结治学经验体会,写出《谈治学》一文,发表于当时《浙医校刊》。发表后,在学院教师队伍中,引起反响,教师们多以钻研本课业务,教好学生为己任,治学蔚然成风。一九六三年,还组织各教研组教师总结各门课的教学经验,并印成专辑。学生中,从一九六五至一九六八年各级中尖子人才辈出,共庆后继有人,这是与教师刻苦教、学生刻苦学分不开的。而我这身负教学专职的主持人,目睹此种好教风、好学风的迅速成长,喜悦的心情确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回顾一九四五至一九六七这二十个年头里,
   f40

我对治学也身体力行,不暇自逸。白天有教学任务及会议,往往静不下来,故备课和自学多数安排在清晨及夜晚,有时常到午夜,电惟有这两个时间撮宁静、最受用。前人有「夜卧人静后,早起鸟啼先」的诗句,对照当时情景,体会实深。
   令人痛心的是,十年动乱时期,我省中医教育事、Ik遭到空前灾难,举国混乱,我省尤甚。学院撤销,校牌丢在柴间里,大部分教师关在「牛棚」里,我则因为是院长,叉发表过《谈治学》,所受苦难,自不待言。本为党的教育事业而谈冶学,却为了《谈治学》而倍受迫害。十年浩劫中的「风雨如晦,鸡呜不已」,对我来说,的确是「甘苦寸心知」。
劫后此生再接再厉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一九七六粉碎「网人帮」以后,浙江中医学院恢复了。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情况下,省委给我院派来了得力干部,我重任院长,有决心再振校风,不惜鞠躬尽瘁,和全校干部教师刻苦奋战,使学校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基地,誓把学校在十年浩劫中所遭受的损失夺回来。首先适当增加招生名额,鼓励教师在教好课的前提下著书立说,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各种示范;其次,创办《学报》,在学术上树立校际交流的
   74 7

先声。以本人来说,坚决不脱离教学第一线的工作,教本科班,教西学中班J讲《金匿D课,讲《各家学说》课,医疗上每星期安排一次门诊,幷组织垒院老中医采辑各自治案编成《老中医医案选》,已印行成书。在著述方面,在五十年代所编写《金匮要略通俗讲话》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课堂教学数据,略加深广,写成《金匮要略浅释》,对《金匮》原条文作了注释,关于《金匮》方应用于临床的治验,也适当地写进去I还写出《金匮便读",作为初学「金匮》的指要』又与中基教师着手编写《难经浅释》,使古典医着从普及到提高,便于重点研究。更可喜的,我院一九七八、一九七九稿各专业研究生在各指导老师的分别指导下,对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总结老中医的经验方面,都能深造有得,有的还有所发现,形势十分喜人。
老当益壮加倍勤奋
   「老当益壮」这句话,是在《后汉书·马援传》里看到的,意味着老年人不能有衰飒感,应该发挥壮年人的意志和毅力。像马援这样「不服老」的精神和行动,我们是应当取以为法的。怎么「壮」呢?我认为应该从「勤」字上表现出来,即勤习:学,勤于做。
   如何勤奋学习和勤奋工作呢?华罗庚教授一九七
   ,42

九午j月在浙江省科学火会上姻讲话,提出「戢」、「赶」、「干」三个字,我很钦l=i6l其有积极意义和实际作J刳,对我启发很大。
   「敢」,就是解放思想,敢于破前人框框,敢于刨新,敢于怀疑前人所作曲学术理论是不是完全对,所编注曲方式方法是不是完全好。例如,《伤寒》、「垒匮》的编注本这么多,陈陈相因的十之七八,推阵出新十仅二、三j方式除口人汤水求真两书台铜,侧重方证治验以外,几乎极少新裁。我的想法和做法,应该有方证治验来观明《伤寒》、《金臣》条文,更为接近实际一些。
   「赶」,在科学方面米|兑,就是要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医学无吐界先进水平可超,那只有从继承发掘古医学说来超越前人。「今胜昔」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一代新人胜古人」的具体表现。最近全国有许多译释卉典医着的新作,使深奥而有用油东西通俗化一些,从继承而达刮赶超古人。
   「千「,就是埋头苦干,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华老有「苦干、实干、}弁命干,党员木色」的提法。诚然,搞教学及医疗工作,更要实事求是,讲实效,否则必然教不好课,治不了病,对自己的学业也是浮的。所以我主张脚踏实地地干一辈子。

杏林春暖忆旧迹:赫:毒麓;周凤梧中华全国中医学台理事  。~、Ⅲ
   【作者简介】  周凤梧(19
1 2~),山东临邑县人,现年六十九岁。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四十余年。不仅医理精深,长于内、妇、小儿诸科.且倾心治学,勤于著述。先后主编和编着出版的著作有:「神农本草经百五十味浅释》、《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黄帝内经灵枢语释》、《山东中草药》、《中医妇科学》、《中药方剂学势等;近年着有《黄帝内经素问语释》(待出版)、《中药学》(已出版)等。以上共计三百二寸_磉万宇。曾任山东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兼附院内科副主任、《山东医刊玲剐总编辑。
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委员、山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副理事长、山东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主任等职。
T44

   我生在一个三吐为医的家庭里,曾祖、祖父、伯父都是中医,在当地均有盛名。我十六岁高小毕业后,因无力。I=二攻,不得不图谋前途找条生路。在亲族的影响下,立志学医。此时,前辈俱已作古,便从先伯的弟子、表儿张文奇学习。
启蒙一席话
   表兄张文奇是前清末科庠生出身,工书画,博览群书,医学造诣颇深,借广益堂药店坐堂执业,名噪城邑。他虽是秀才,但思想并不老朽。当时,国家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西风东渐,群相效龌,中医地位,日趋消沉,巾西垢骂,斗争激烈,对此时此势,袁兄不胜感慨。记得他有以下的议论:医学是科学,原不应有什么国界。中医、西医皆以治疗人类疾病为目的。中国医学历史悠久,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也有独特的药物和技术,它也是科学。在中华民族丰厚的遗产中,中国医药学是最可宝贵的遗产之一。我们应当为此感到自豪,应当努力加以研究和发扬。表哥的分析,对于我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和决心,起了很大作用。
   对于如何学成一个学有渊源、根深带回而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医生,表兄以为非系统学习经
   145

典、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可。他说,《内经》、《伤寒》、《金匮》、《奉草》等,都属必读范畴。学习时除吃透精神外,对某些章节、条文和方药,还必须下一番背诵强记的功夫。表兄指出,有的古典著作的成书肓一定历史背景,往往掺杂了一些方士的话语,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之处。这是方士们怕平坦正直的医理不动人昕,才拿出些玄学的话头来附会,也有的后世医家由于理解不深、说不出医理,就假借玄学来说明一下;还有的后人借着玄学瞎说一通,藉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对于种种穿凿附会的东西,大可不必采纳。当然,有些地方良莠混杂、真伪难辨,须下一番分析的功夫,不能简单贬斥。至于象「玉女煎」、「三拗汤」之类的方名,乍看上去难以知道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只要实践证明有效,也就不必在方名上过下推敲的功夫了。总之,中医不是玄学,也不是高谈空理的哲学,而是实用科学。学中医要从实用出发,不要咬文嚼字钻牛角。此外,今人学习中医,还有开辟进取、发扬光大的使命,继承古人叉不泥于古动I,才能有所成就。
   表兄的一席启蒙语,帮助我奠定了正确的学习态度。

习读医籍的体会
   我的学习方式,是以自学为主,集中问题,利用晚问请表兄答疑析难。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学习了《内经知要》、张马合注《黄帝内经素问》、《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浅注》、《颧湖脉学》、《辨舌指南》,《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伤寒沦类方》,背涌了「药性总赋》、《汤头歌》等等。
   现在大家承认是医经的,只有《内经》和《难经》。《内经D里分成两大部分,一叫《素问p一叫《灵枢》。素问是讲生理、病理、诊法、治则的,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根据,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灵枢》一书和《素问》在祖国医学中,同样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特别对经络和针灸的研究,更为重要。
《难经》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其对脉诊的论述,尤为精湛,有仓IJ造性的立说。对三焦和命门的学说,提出了新的论点。本书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这两部书词旨古奥,有些章旬乍读常常百思莫解,尤其是运气学说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变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术多死」等句,和《素问·六微旨大沦》中「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冶之……」等句,
   747

读来直如堕五里雾中。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教者口中昭昭,无奈听者心内昧昧。怎么办?我的办法是先选择较为通达的部分学习}暂时搞不通的,只有留待以后触类旁通。至于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相加临等运气学说,正如叶霖所说:「运气之学,白首难穷,固不可不知,亦不可深泥。用以冠冕门面,此近来著书陋习,姑不足怪。若谓细考经注,便知某年某气,即见某病,而应如件鼓,特大言欺世耳。」诚哉斯盲!我以为,不能认为既称医经,就绝对一田不可违背。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经晋太医王叔和编次之后,第一个批注的就是金代成无己。他不像后人那样自作聪明地乱加己见,他仅不过按《伤寒论》原意,加一个解释。有人以为他很少发挥,其实这正是他诚实可靠的地方。但是,学习《伤寒论》,切忌拘泥不化。前人曾说:「伤寒非奇疾也,《伤寒论》非奇书也。仲景撰其所见,笔之于书。非既有此书,而天下之人依书而病也。」这正说明,火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至神明变化,出乎规矩之外,而仍不离乎规矩之中,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金匮要略》一书,也是张仲景所作。《伤寒论》所冶的病以伤寒为主;《金匮要略》所治的是各种杂病。后来各种医书,在辨证立法、组方遗药的法则方面,皆超不出这两书的范围。中医学虽历代名家
   T4占

辈出,但其学说的基本理法都是一致的。清代陈修园说过:「学者必先读「伤寒论》,再读此书(描《垒瑗要略》),方能理会。盖病变无常,丬: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金匮》以《伤寒论》既有明文不复再赘,读者当随症按定六经为大主脑,而后认症姓方,才得其谛。」这实在是读《金匮要略》的法子。《金匮要略浅注》系陈修园集诸家之说而着,比较浅近易解,适合初学。
   切脉是四诊之一,必然要学。讨论切脉的书非常之多。脉学之源,当然还是《内经Ⅺ}《难经》L也畅谈脉理。关于以脉定脏腑的部位,还是导源于「内经》。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上说:「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j右外以候胃,内以侯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竞上者,晌喉中事也;下竞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后来的《濒胡脉学》,和李延星的《脉诀汇辩》所定部位,皆是和《内经》上的定法差不多。李延星的《脉诀汇辨))说得很清楚:「包络与心,左寸之应;惟胆与肝,左关所认;脐膀及肾,左尺为定。胸中及肺,右寸昭然;胃与脾脉,屠在右关;大肠并肾,^尺斑斑。」这种分配脏腑的法子,实用起来最为合适,我在临床上就采用这种学说。王叔和还着有《脉经》,明-李时珍蜕,这部书并非王叔和所作,书中的话不
   1 49

很可靠,李时珍自已作妁《濒湖昧学》,把脓分成二十七种。陈修园说,这一部书很有道理,所以后l!i=学医者多选此率。脉的名称太多,不容易记忆,第一步只要记得以下几种就可以J』。RjJ浮、沉、迟、数、虚、实、滑、清,再加卜芤、促,结、代,一共十二种也就够用了。用这些脉可以配出好多样子来,比如「实」上加「浮」,就是「洪」脉;「沉」加上「实」,就是「牢」脉。细心的体会起来,就可以辨出种种的病症。学辨脉的方法,只有多诊脉,单看书是没有用的。
   舌诊和切脉一样的重要。《内经》、《难经》、《伤寒论》上,都没有提舌苔,其实舌苔关系很大。
因为舌体在口腔里面,和脏腑的关系密切,脏腑有了病症,从舌苔上可以看得出米。尤其从舌苔上可以看出险症来。《辨舌指南*上蜕:「纯熟自苔舌;白苔老极,如煮熟相似,到底不变,厚如物裹舌者。此舌多心气绝,而肺之真脏色见也。因食瓜果冷水冷物,胃气先伤,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之皎。急用枳实理中,间有生者。」「黄苔黑斑舌:全舌黄嫖,闯生黑斑无津。黄苔中乱生黑斑者,必大渴谚语身不发斑,犬承气汤下之;如脉涩谵语,循衣摸床,身黄斑黑者,俱不治,下出稀黑粪者死。…红细枯长舌:舌色干红,枯而细长。乃少阴之气绝于内而不上于舌也,虽无危症,脉若衰绝,朝夕恐难保矣。」诊舌之重要有如上述,故临床上台脉从苔之症,是屡见不鲜
   750

的。《辨舌指南》乃民初甫炳章所著,书中列章分节,条目外然,且有论有图,有冶法,有医案,又有方药,能使后学辨舌察病,审病用约,不娥茫无嵌据。
   dJ药学古称「本草」。自东汉《神农本草经》问世之后,历代本草苦者颇不乏人。后世便于蒯读而印台实用者,当推清代汪昂曲《本草备要》。这部书的优点,不仅所选者为临床常用药物,而且㈣掉了历代_水草荒诞不经柏东西。后来吴仪洛就拿这部书做底本,经过增删改,写成一部《布草从新》,后学很乐于研读。现在出版的《中药学》,是按药物功效分类编写的,较之古本草有很大进步,即更接近临床且易于记忆。在学中药的过程中,主要是记热每昧药的性昧归经、功效主治、配伍关系、药性对比等。一般掌握三百至四百昧常用约即已够用。但_仞学时肯这么多药是困难的,还颔}‰床时反复温习,始能运用裕如。
想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
   仲景《伤寒论》六经分证处方,是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典范。六经各有其主病,病各有其主证,证各有其主方,方各有其主药。与此情况相通直,则一方除有主药讣,还有随证立方、依方卸减的规律。这里既贯穿着明确的原则性,又包含着高度的灵活性。
《份寒论》一Fr一十二方奠不如此,因此号称为中医治病群方之}且。清代徐洄溪乃以是书方名编次,不类
   T5 T

经而类方,且繁征博引,撰成《伤寒沦类方》一书,意在方以类从,使人可按证求方,而不必循经以求证,可谓后学见证施治之准绳,遣药组方之基础。然潜心经方,未必尽台时宜。故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书不可,仅读后贤而不读仲景又不可。二者兼备,临证方呵有济。
虚心受益多
   历时四年多,把经典学了一遄,打下了一定綦础。于是跃跃欲试,总想把学到的理论验证于临床,亲友问偶有小恙者,便毛遂自荐,投药奔走。今日诊冶,翌必往视,方释牵怀。无如取效者甚少,得验者不多,甚而也有束手无策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便多方求教,不耻下问,以解迷惑。举例如下:①张某,男,二十六岁,体硕身壮,病已三日,六脉洪数,舌苔黄厚,脊背恶寒,统体灼热,头痛身痛,目赤不渴,闷烦泛哕,但喜食冷物,大便尚讽,小便短赤,吐痰带血。检前医处方,乃小青龙汤加良姜,砂仁、陈皮等。方中桂枝用至四饯,麻黄二钱,芍药五钱。
闷方殊为惊骇,已知上述症状实为药误,爱拟小柴胡汤加蝉衣、连翘和解之。两进以后,热仍不解,诸证悉存。急请教于王静斋老先生。笞云:此症不特应用石膏,更应大量重用才对。盖经云:春分前三十日民
   152

病疠,春分后六f f{民病温。此乃疠也。除应啊火蓟四两、火麻仁一两t先煎大蓟再和火麻仁捣烂为团,搓患者前胸后背及曲池、委中部外,应重用清瘟解毒之品,该患者兼有咯血,更应加犀角钱许,幷加绿豆衣一两以解前药之热毒。至于恶寒,乃经所谓「热深畈亦深」之象也,何不敢重用石膏?盖热解【}!Ij寒亦解矣。凡遇此等症,只要放胆用去,庶乎近焉。须知此乃疫疠之类,幷非少阳之证,寅乎柴胡和解之不效也。
依法处理,始转危为安。③季某,男,二I『八岁,曾患淋病,愈后形体赢弱,使梦盗汗。某医以其汗液冰冷,谓为汗未出透,更令其睡热炕出大汗,以是元气愈虚。证见下肢冰球,阴囊湿冷,胸闷短气,腹两侧如柱两条,时作隐痛,胃纳不甘,时做美梦,咳吐臼痰,咳时及黎明,每自汗岑岑,其最苦恼者为胸闷短气,亦为其所请急于解除之一端。按六脉孺弱无力,舌苔白而微腻,口不思饮。余认为系肾阴亏损,命火衰微之候。先拟开提理气以解胸闷,如蒌皮、娅F-1、砂仁、香附之类,两进无效。继崩金匠肾气汤JJu金铃子、芦巴子、吴茱萸、小卣香等,座服四剂,病情虽无大搓,据称统体已较时舒适。及至再次复诊,_义突胸闷加剧,五内烦乱,占楚难搿,此时巳感束手。_F老云:此属虚劳。虚劳一症,病难速已。应以壬道功夫,篾其缓效。倘虚怯过甚,起初处方份量务宜从轻,每有一剂药仅重数钱者,见效则慢慢增加。所述
   15j

前症用金匮肾气,实为正治,盖熟地腻膈,泽泻泄肾,均应减去。此等症总宜空动灵活,其理气之品如砂仁、香附等犯虚虚之戒,尤为不合I附子九克不为多,内桂现时无高货,用四.五克或六克均可。如胸闷不畅,可酌加补中益气丸7『克(包煎),有效则缓加。其腹如柱。乃肾气上冲之候,肾囊寒湿,属命门火衰之象。盖水火平衡,无火水难以布化,敞下焦寒湿耳,桂附势在必用。照旨化裁,制配丸剂,经治半载,逐渐康复。③靳某,男,三十岁。症见脊膂恶寒灼热,晨起便溏,小愎短黄,胃呆纳减,缠绵经月,形体渐赢,精神萎怠,脉细苔白。予以温脾益肾,引火归元,数剂不嫂。更医投以表补,病势益增,体力不支。
我便同车求诊于徐鞠庐先生。立案云:恶寒身热,肢体疼痛,舌白不渴,脉浮细而数,呛咳白痰,气健而短,大便溏泄。小溲短赤,症系湿温误投表补,肠胃之湿热留恋不清,拟以昔温淡渗,化湿中之热。立方:西茵陈九克,制J11朴三.五克,猎苓四.五克,茯苓九克,生薏仁十五克,自蔻王兑,大腹皮才克,省仁泥儿克,橘红四.五克,苦桔梗三兜,淡竹叶田一直,藿香梗旧.瓦克分。进两剂之后,复诊案云:恶寒气短便溏皆减,仍肢体无力,微唆咽千不多饮。斤苔微黄,按脉右关弦数特甚,肠胃湿热过重,仍拟茵陈四苓加味。三诊案云:两进茵陈四苓加味,脾湿渐化,恶寒颇减,咽干不渴,舌苔自腻带获,大便溏泄,腹不痛。此系湿热
   154

得以下行,但胃纳不m仍宜前方佐健胃之品。继进四剂,诸证悉除。④孔某,男,六t八岁。头晕慢冷,面办自汗,啃杂烦满,口R哕不得,大便不畅,,≮脉洪大,两关特甚,舌苔黄厚,已三日食水未进,臣}瞇难起。慎思良久,无从着手,且年事已高,末敢疏方。遂代请吴少怀先生诊治。原案云:脉象两关弦数,舌苔自厚,湿热积于中皖,气机不舒,头晕恶心,嘈杂烦躁,自汗肢冷,水谷运迟,阻致数日戗食少进,屡经调治,诸不相宜,拟辛开苦降法先理胃上,俾少进饮食再议。处方:姜半夏几克,吴萸半克,炒黄连三克,茯苓九克,广皮四.五克,炒杭芍九克,通草四.五克,姜川朴一.:H克,姜竹茹九克,砂仁一克,生姜二J扎煎好缓缓服下。复诊窠云:昨进辛开葺降,今日脉来和缓,胃中湿热渐降,矢气而不更衣,头仍眩晕,微有烦躁,手足『鼬逆已少和,捌前法加减肝胃,f调,心肾两交。即于前方去通草、砂仁,劫I淮小麦九克,远志田.五克,胆聋:一.J.克。嗣进益气养胃而痹。
他如小儿之麻疹里陷,老妇之崩褊不止等疵,无不晋谒专家,虔诚清教。
   我认为钻研任何学问,自学虽是重要之路,但一旦遇何阻拦,还须有人指点,方才恍然有恬。自己艰苦用脑,时刻准备请教,虚怀若谷,披沙掾金,[{积月累,力可较快入境。

实践出真知
   一九四0年秋,济南警察局布告考试中医,经参加初复两试及格,领取执照后,始得在寓正式开业,嗣又在济南永安堂药店挂牌行医。自此以后,接触病人的机会日渐增多,除内科杂病外,它如经带胎产,痧痘惊疳、疮疡肿毒等等,都经常接触。接触患者多了,更觉得自己知两识浅,即所谓吐持到用时方恨少」。
这样,就迫使自已不停顿地抓紧学习,方法有三:第一,在药店柜台上检阅本市各医家的处方,以资观摩,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第二,利用诊余向药店药工学习膏丹九散的制作程序,幷亲自操作练习,同时还熟认了三百多种中药饮片;第三,结合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夜问着重攻读临床各科医着,对照思索,记录心得。这时期读过的书有《笔花医镜》、《医学心悟》、《医宗金鉴》中的「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删补名医方论」等部分以及《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方妙用》、《医方集解》、《济阴纲目》、《医秫改错》等。现在想来,与临床密跏结合的学习,效果是好的}而在永安堂的认药、制药.使我在临床处方遣药方面终生受益。
现在我仍认为,医者不汉药,终是一大憾事。
   通过氏期的临床实践,不但熟悉丁常见病、多发
   1 56

病的治疗,对于某些疑难蕈症,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九五三年秋,济南市发生丁流行性乙型脑炎,当时医院收住的病员,西医治疗一般多采用冰烛降温.用磺胺类制剂、青、链、金、氯等抗苗素以及对位氨基安香酸等药物,多数效果不理想,死亡率相当高。
于是,市卫生局紧急组织中西医进行抢救。为了观察中医中药的疗效,取得经验,在传染病院将收住病员先由西医确诊,分成中医中药组和西医西药组进行对照观察,每组各分病人十二名。中医组由刘惠民、吴少怀、韦继贤和我四人负责。中医组还负责省人民医院五名、铁路中心医院三名病员的治疗,并负责所有中药的配制和供应。在这些病员中,有十四岁的少年,也有六十岁的老人。共同症状是突发高热(40。c左右)、头痛、‥区吐、抽搐、嗜艉、昏迷、烦躁和谵妄、头颈强直、四肢痉挛,甚至偏瘫,或扬手踯足、昏狂不安等等。中医诊断证属湿温病而热重于湿,亟宜半凉淡渗、芳香开窍,爰制以白虎汤加广犀角、飞滑石等夫锅煎剂,普遍投服,另据病情分别给予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散或自制的清热镇痉敞[羚羊角粉三十克,白僵蚕二十四克,蝎尾十八克,螟蚣(隔纸炙),天竺黄、琥珀gr+-~,朱砂、雄黄各六克,麝香一.--y,,,  共为细粉,瓶装0.六克重,成人每服0.六克,十二岁以下每服0.三克,病重者日服二至三次,白承送下]。投限方法:灌服或鼻饲。经过短期

治疗,所有上述患者均先后向愈,无一死亡。治疗结束后,曾详为总结。面对这样好的治疗效果,有的同志想不通。提出:「中药石膏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钙,西医只是用它做石膏床、石膏绷带,幷没有治疗疾病的功能,今天竟然用以治疗脑炎,想不通。发烧到四十度,中医不主张用冰囊之类的道理,也想不通」。其实,按中医理论,治湿温病禁忌汗、下,润,因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j。F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能解」。根据这个原则,如用发汗剂、利尿剂、泻下剂,从中医学看来就不对路;尤其用冰囊冰敷这一招,在中医看来更不对头,因为这可使热无出路,迫邪内陷,造成恶化之局。看法不同不要紧,可以促使大家多动脑筋想问题。但是,应当尊重事实,应当尊重实践的经验。然而,在「想不通」的影H『6下,我们的治疗总结也就石沉大海了。但还必须指出的是中医对此病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九五五年七、八月间发生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就不同于一九五三年,辨证认为是属于湿温病湿重于热的范畴,在治则上除仍分别采用局方至宝丹及清热镇痉散以抢救回鞋外,则着重以芳香化浊,辛开苦降,淡渗利湿法为主组方与之,那就不是上述白虎汤加味所能解决的了。
   就我个人来说,通过参与这场抢救危重疾病的斗争实践,不论在辨证论治、立方遣药诸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的知识,而且进一步认识到,祖国医学理论确有
   1j日    』

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唯其l宜n此,叶1医药学里的确蕴藏着许多叫光的瑰宝,这些瑰宝是前人千百年实践的结品。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更高一级的实践,使它的科学内涵更加得到发扬。
   有志于学习中隈的青年同志们:祖国医学是一门实用科学,要想达到一定的境地,必须刻苦勤奋,专心致志,既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畏难而退。须知在科学技术史上,没有一个有创造的学者不是辛勤的劳动者。任何优秀的科学家,都不是「天才」者,而是r在进取的思想指导下,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进行深入地观察、体验、研究,分折以后,付出了艰苦性劳动才能有所成就的。
   几十年来,我涉身医林,回顾旧迹,虽为中医事业做了一点工作,但成就是微不足道的。现已年近古稀,总感到「时乎时乎不再来」的紧迫,又感到还有一些应当学习的医籍还没来得及阅读,因而每天除教学,指导、编写等工作外,仍要挤时间看看书刊,一有收益,辄觉欣快。身心疲怠时,唯有作画以自遣,绝少一登剧场之门。「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裔蹄」。在当今与旧社会犬不相同的优越条什下,愿与后学共勉之。
   Ti9

学医、行医话当年山东中医学院教授  李克绍
   【作者简介】李克绍(1910
~),山东牟平县人。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都有所开拓。著作有《金匮要略浅识》(§王万杰、刘洪祥合作),《伤寒论讲义》,「伤寒解惑论》和《伤寒论语释》等。
其中近年出版的《伤寒解惑论》一书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颇得读者好评。
动机与目的
   我在弱冠之年,本来是做小学教员的。由于在旧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极不稳定,又因我叔父患热性病被庸医误药加剧致死,才有志于改业行医。但为什
   T60

么不学西医而选择了中医呢t说来也颇为滑褙,是受到反对中医者的启示,才决心学习中医的。事情是这样的;由于无八指导:我盲目购买的第一本医书,是浙江汤尔和译、口本人下乎用彩着的《诊断学》,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西医书。汤氏是昂反对中医的,他在这本书的识言里有这么几句话:「……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肚于西医,但此系结果,而非其所以然。徒以结果与人争,无已时……」意思是说,「我当然知道中医治病,有时且比西医为好,但这只是治疗效果,而所以取得这些效果的道理,中医则讲不出来,既然讲不出道理,只甩治疗效果同别人争辩,那是不能{兑服人的。」看了造一段话,我才发现,连西医也承认中医治病幷不比西医差,只不过由于中医讲不出道婢,才瞧不起中医。我当时想:「结果」和「所以然」,究竟何者重要呢?我不可能知道汤氏本人如果得了垂危之病以后,他是愿意刳明白白地知其病之所以然而死去呢?还是耍想法活着而宁肯暂时不知其所以然。不过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务工作者米说,甚至陈了汤氏以外的任何患者来说,都会以牧人为第一,·钰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斯不会由于讲不…冶愈的道理,便把行之=1_丁效的治疗方法彝而不顾,听任病人死去而还说「可告无愧」(汤氏语)。
   我又进一步想:吐上直有无因之果吗?中医能愈病,必有所以能愈病的道理,只是这种道理,可能暂
   T61

时尚未得到解释,或者已经有中医的解释,而是目前人们暂时尚不理解罢了。
   即使作不出令人信眼的解释,也不应算作是中医不科学的一个证据。科学领域的未知数太多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其实不仅仅是中医常遇到的问题。「行易知难」,「不知亦能行」,这是近代革命家、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他在《建国方略》的「心理建设」中,阻饮食为例证明不知亦能行。
他指出,很少有人彻底了解饮食入腹之后的详细消化过程,也很少有人了解人体正常生理需要哪些营养,以及哪些食物各具有哪些营养,但是人们还是每天都在进食的。这证明,「不知」并不妨碍「行」。但汤氏却一定要抛弃中医的冶疗效果于不顾,偏晌在「知」字上将中医一军,这是错误的。
   承认中医有优于西医的治疗效果,相信有效果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使我学习中医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
经过与体会
   学习中医的决心有了,信心也有了,但是怎样学习,还得自己去摸索。在几十年的摸索过程中,我确实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不少精力,但也有不少收获。这正好是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把这些经验教训
 ,62

总结出来,供学习中医的青年同志们参考,是有益的。
   (一)要博览群书更要由博返约  过去有一句成语,「六经根柢史波澜」。是说学者要想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文章,首先要把「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吃透、记熟,这是摹础。这还不够,还必须有历代的史料,来加以充实和润色,以』能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有证有据,波澜起伏。中医学的根抵是什么呢?就是《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著作,对于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要把中医学得根深蒂固,是不可能的。但是单靠这些经典著作还不行,因为这些经典著作,毕竟是原则性的理论较多,而且这些理论,不加以阐发论证,不结合临床体验,仍然不容易学深学透,这就要求学者,除了经典著作之外,还要广泛地阅读其它医家的著述,尤其是历代名家的著述。「读书破万卷」。每个人虽然由于粹种不同条件的限制,千卷、百卷也可能读不破,但是这种雄心壮志是应该有的。
   祖国医学从汉代到现在已经将近两千年了。在这近两千年中,堪称中医名家的,至少也有几百家,至于他们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更仆难数。在这浩繁
   T6,

的卷帙中,学派不同,立说各异,互相补充者固然不少,互相矛盾者往往亦有,若不加以分析归纳,那末阅读的越多,就越杂乱无章,所以仅仅是读得博还不行,还要由博返约,才算真正学到手。
   所谓由博返约,就是从全面数据之中,归纳出几个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其共同的规律。这幷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下大工夫,不学深学透是作不到的。陈修园在其所著的《医学三字经》中,有这么几段话:「迨东垣,重脾胃,温燥行,升清气。「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丹溪出,罕与俦,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他把李东垣的用药规律,归纳为「重脾胃,升清气」j把张子和的用药规律,归纳为「主攻破」I把河间诸说,归纳为「专主火」J把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等归纳为「阴宜补,阳勿浮」。这就是由博返约。这样的归纳,言简而意胲,不但容易掌握,而且也便于记忆。
   对于金元四大家,除了上述归纳之外,我还从其治疗技巧上作了归纳。我认为东垣诸方之所以补而不壅,全在于补中有行。试看升麻、柴胡、陈皮,木香等气分药,都是他常用的配伍之药。河问诸方之所以寒不伤中,全在于寒而不滞。其常用药如走而不守的大黄、芒硝自不必说,就是守而不走的芩、连、栀、柏等,也火都与枳实、厚朴、木香等气分药台用,使
   ,64

苦寒之药,只能清火,不至于留中败胃。他虽然有时也纯用守而不走的苦寒剂,如黄连解毒汤等,但这究竞是少数。子和之主攻破,毕竟是施于经络湮淤,或肠胃瘀滞之实证,如果不实而虚,即非所宜。丹溪养阴,也是在误服金石燥烈药,元阴被劫,相火妄动的情况下才相宜,如果阴盛阳衰,亦为大忌。
   我在初学时,觉得四大家各不相同,究竟是那一家为好呢?后来又把四大家作以归纳:张于和的攻破,是祛邪以安正,李东垣的「重脾胃」,是扶正以胜邪。当正虚为主时,采用东垣法,邪实为主时,采用于和法,二者并不矛盾。刘河间之寒凉,是泻阳盛之火,朱丹溪之补阴,宜于治阴虚之火,两家都能治火,只是虚实有别。这样,我们临床就可以根据邪正虚实,取各家之所长,对症选方,幷行不悖。这就叫作山博返约。
   (二)尊重古人又不迷信古人所以要博览群书,目的是要把前人的经验智慧继承下来。但是前人的说教,幷非都是金科玉律,任何名家权威,都会有千虑之一失。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古人,又不要迷信古人,要选精去粗,而不能暇瑜不分,兼收并蓄。譬如《内经》《难经》等名著,毫无疑问,这是中医理论的宝库,但正是这些宝贵的经典菩作中,就存在着不少脱离实践的糟粕。例如《灵枢·经水篇》,以中国柏河流,江,淮,湖、海等比拟十二经脉,意
   T65

义就不大。《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认为,人从七岁起,每加九岁,如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形色不相得者的大忌之年,这更是形而上学。《难经·四十一难》解释肝脏为什么有两叶,认为是「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三十三难」用五行解释肝肺,不但把五行讲成机械教条,而且他所说的肝在水中生沉而熟浮,肺在水中生浮而熟沉的说法,也与客观事实不符。还有,如「十九难」的「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等,星相、子平者流引用这样的术语,还有可说,若在有关生命的医学著作中,加以引用,岂不荒谬I
   不但阅读这些经典要一分为二,就是为这些经典医学所作的注疏,阅读时也要有分析、有批判,有的竞不是错在经典,而是钻在为这些经典所作的洼疏上,如果不加分析的照搬不误,就会自误误人,流毒无穷。就拿《伤寒论·辨脉法》中的「风则伤卫,寒则伤荣」来说,这不管是王叔和所加入的,或者是《伤寒论》原来就有的,都是似是而非的不可捉摸之词,尽管这种学说在中医界已经泛滥了约有千年之久,我们也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再如伤寒传经之说,也同样如此i本来是很平易近人的一部外感病学,却用什么循经传、越经传、首尾传、表里传,传足不传手等虚构之词,把《伤寒论))越讲越离奇,越讲越糊
 T百6

涂。如此等等,读了以后如果只知推崇,不加批判,就不如不读。孟子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尊重前人,是必要的,世是「信而好占」,只是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才有意义。
   以上这些,仅仅是举了几个明显的例子,在中医的著作中,无论是经典著作,或者非经典著作。这类的例子还育很多,我在初学时,由于不敢批判,也不善于批判,曾经浪费了很大一部分精力,今天,为了避免后来者步我的后尘,特此介绍出来,希望学者作为借鉴。
   (三)提倡拜师访友但关键在于自学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礼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I辆而寡闻。」《易-兑卦》:「君予以朋友讲习。」这些都说明,拜师访友,是学者求进步的有效之路。但是怠师益友虽然重要,却不是关键性的问题,俗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学习任何事物,最关键的问题,总是在于主观努力。
   我的学习过程,基本七是自学,既无名师,也无益友。这并非我预见到自学比拜师访友重要,只是由于我所处的农村环境,不必说名医,就连一般的普通医生,也是风毛鞴角。拜谁为师?那里访友?只好蒙头苦学了。在自学之中,难题常常是一个接着一个,以致废寝忘食,苦思冥索,往往还是得不到解释。但
   ,67

是一旦有悟,却又非常牢固,这比只听人讲,不下工夫,深透多了。所以我对于医学中的某一些问题,常常有不同于其它人的一些看法。这幷非为了标奇立异,可能是由于没有深受旧框框的影响,破旧就比较容易些的缘故吧l所以我有时这样想:凡事都要一分为二,缺乏良师益友,迫使我主观努力,坏事也带来好事。
   话再说回来,即使有良师益友,仍然应当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把师友的见解,化为自己的知识。如果不这样,就不算学到手。也有的人,确实下了一定工夫,但还是融化不了,总觉得有龃龉,这就应当作两方面的考虑:可能是自己领会的还不够,也可能是师傅的说教本身就存在问题。对师傅一定要谦虚,但师傅究竟也是一个普通人,不是神仙,不一定白劈无瑕,处处都对。我们跟师傅学习,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我们转教学生,也应当提倡学生采取这样的态度。
   提倡拜师访友,不一定必须是名家前辈。名家前辈当然更好,但即使不是名家,不是前辈,也都可以受到启发与教益。因为人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就是愚者也会有千虑之一得么。譬如我在《伤寒论》的教学中,就有一两个问题,是在同学提问的启发下才得到解决的。}L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
   (四)要钻得进去更要跳得出来学习祖国医
   16日

学,根据内容的不同,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如生理、病理、药性等,这些必须仔细钻研,步步深入,学深学透,不能粗枝大叶,满足于模楞两可,似懂非懂。另一种是属于象征性和概念性的,如五行生克、「心为君主之官」等,这些只要明了它的指归、大意就可以了,不能在字句上吹毛求疵,挑三剔四。因为这样往往会形成钻牛角,走进死胡同。这两种情况我都有亲身的体会。举例说,我学习《伤寒论》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风伤。n」寒伤荣」的问题。在竹么程度上算是风?在什么程度上算是寒?风为什么选择了卫?寒叉为什么选择了荣?这不是钻牛角,这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儿乎查遍了我所能找到的一切注解,尤其是一切名家的注解,其中能讲出道理,幷比较为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是;风届阳,卫亦属阳;寒属阴,荣亦属阴。风之所以伤卫,寒之所以伤荣,是以阳从Ir口,以阴从阴的缘故。这真太玄妙了。就这样人云亦云吧?但这都关系到医学中最基本的生理、病理,关系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不能不懂装懂。于是我结合《内经》,证诸临床,详细阅读,仔细推敲,终于发巩,这幷不存在什么「阳从阳」、「阴从阴」那样的奥秘,太阳中风和伤寒之所以有汗或无汗,只不过是卫气受邪后的开合失司而已。这样,从病理得到了正确的解答,就是钻进去了。除此以外,在中医的生理、
   769

病理方面,还有一些术语,如「清阳下陷」,「阴火上冲」,  「阳不归阴」,  「阴不潜阳」,  「血中之气」,「气中之皿」等等,这都有物质基础,必须讲个究竟,必须钻得进去,只会照抄硬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应当的。    .
   能钻善钻,固然是好事,但是不应深钻的也去钻,.或者钻的不得其法,也会走入绝路,拔不出脚来。现举一个简单例子加以说明。《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中有这么一句话;「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什么是七损八益?注家们争论不休,日前所知,已有四种解法,这四种解法,都是在「七」八」上找论据,争论不休,迄无结论。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钻「七、八」的牛角,这很可能如「七上八下」,「七商八低」,「七大姑八大姨」之类,是数量形容词,是表示复杂多数的意思。我觉得跳出这个圈子,比跳不出来好。
   在祖国医学中钻入牛角中跳不出来的例子还有不少。譬如把五行讲得太死,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陶渊明自己说,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个「不求甚解」,不能理解为自我欺骗,应当是不钻牛角的意思。不钻牛角就不至于变成书呆子。
   钻得进去,跳得出来,这是辩证的统一。因为只有钻得进去,才能跳得出来。譬如吴鞠通说他跳出伤寒圈子,幷不是他不钻研伤寒,相反地,是已经在伤
   ,7D

寒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但在临瞇上单走伤寒这条赂又走不通,才不得不跳ffI伤寒圈子而另走新路:撇扪:六经辨证.改为卫气荣m呵三焦辨证}不用辛温发汗,改用辛凉解表;不必先斛表后攻理,也可以裹里烈解,或先泻F,使下后里气通而表邪亦解。这足以证明,只育hI得进士,才能跳得出米。
   总而言之,要钻进去不容易,要跳出米也不容易。
   怎样学习中医,我干H信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有刁:同的经验干‥体会,我所介绍的,主要就是以上所讲的这些。

学医四十年的回顾}耋嚣芰噩葬晏室曩嵩置甏黼墨方药中
   【作者筒介】  方药中(10
21~),四川省重庆市人。一九四0年师事南京名医陈逊斋先生。四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对于祖国医学理论、特别是经典著作有较高造诣,在统一辨证论治方法和步骤问题上尢多贡献,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于肝、肾病的治疗。著作有《医学三字经浅说》、《中医基础理论通俗讲话》、《辨证论治研究七讲》、《素间运气七篇讲解》、《松柏医话》、《辨证论治七步临床运用验案一百倒势等。现除任教职外,还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等职。
T72

我的老师
   我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祖父是一位中医,父亲也深知医理。在我恃事以后,父亲就在谋生之余,教我读《医学三字餐》、《医学实在易》、《汤头歌诀》、《药性赋》、《针灸百症赋》一类医书。这样,我自幼就对中医感到兴趣,希望自已将来能当一个医生。
   我十九岁时高中毕业,由于家境不宽裕,便考入重庆市邮局做邮务员。工作是很繁忙的,但一有空,就读些医书。其时正值抗战期间,南京医界名流云集山城,如陈逊斋、张筒斋、承淡盘等等+俱属当时宿彦。他们在诊余举办中医讲座,我经常去听讲,因此有机会拜识陈逊斋老先生。我佩服陈老的学识,于是拜他为师。从此,我就正式走上学习中医的道路,
   我的老师在中医理论上造诣很深,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他以研究《伤寒》、《金匮》为主而兼驶各家,著述甚多,曾汇集为「逊斋医学丛=}5》(其中仃《中医生理学》、《巾医病理学》、《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新温病学》、《新针灸学》、「新中药学》等)。我从师后,陈老就给了这套书。我在侍诊之余,反复研读,使我对中医学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为我以后进一步学习打『F丁良好的基础。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套书没有机会
   T7J

正式出版,多系油印本,「伤寒补正》、《金匮补正*二书虽系石印本,但印数极少,因此流行不广。我手边仅有的一套,焚于重废解放前夕的「九·二」火火,片纸无存。近年米,木想着手整理一下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但几次提笔,均因手头没有原始资料而中止,愧对老师的培育和教诲,一想起来,心中就十分难过。
   陈老要求很严,叉十分耐心。他很注意学习方法,强调立足点要高,一定要从经典学起,旁及各家,然后由博返约。他认为「伤寒》、《金匮*应该是临床家的「看家本领」所在,在此基础上,L溯《内经》,下及后世,才能对中医学有系统的了解。在具体方法上,他十分推崇「素问·着至教论》中所提出的「诵」、「解」、「别」、「明」、「彰」五个字。他说:不能诵读,怎能对原书精神有所了解?不能理解,怎能区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不能区分好坏,怎么能做副心中明了?要是你自己都不能明白清楚,又怎么能有所发挥?所以,我一开始学医,老师就要求我背诵《伤寒》、《金匮》原文,背诵经络走向及穴位,幷且在恃诊时,经常结台病人情况提出问题要我当场解答,口述方名要我开药,口述穴位要我扎钏『,甚至何以用此方,何以选此穴,亦穷加洁问。一旦处方开不完全或找不到穴位,老师就勃然变色,自己提笔开方,自己动手扎针,弄得我面红耳赤,坐立不安,只
   f,4

好下死功夫,夜以继日,不敢稍懈。到今天我对于中医经典著作中重要的地方还能背诵一些,是Ij当年老师的严格要求分不开的。
   老师治学t分强调「博学」、「审问」、「醒思」、「明辨」、「笃行」十个字。
   老师博学。他不但精于中医,上至《灵》、《素》,下至各家都很熟悉,同时也注意西医之长。他常说,中西学术理论体系不同,但都是一个目的——治病救八,其问必有相通之处,不妨取它之氐,为我所用,不必存门户之见,互相攻讦。因此他在批注《伤寒》、《金匮》时,也曾经利用过某些西医的生理、病理知识来论证中医论点。
   老师喜问。他十分重视他人的见解和经验。他常说,人外有人,天外育天,一个人知识是有限的,只有多学多问,而且不耻下问,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我在从师学习期间,经常见他就经络、穴位、针刺等问题,向承淡盘先生请教。有时在病人叙述病史中,谈到过去服什么药有效时,他马上便深一步问下去,方药、剂量、服法,皆一一记录下来。有时,他甚至为粜种药物的品种、规格、炮制方法玉请教药店的老药J:。
   老师着思。他说,尽倩书不如无书,学医一定要多动脑子,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反复深入,不惜打破砂锅问到底。有一次,一十病
   77,

人拿出一张以前的处方,方上脉案中有「左脉数」之句?老师当时就问我:「左脉数,右脉数不数?」我一时不知所措。老师说:「你动动脑子嘛l左脉数,右脉不数,可能吗?」
   老师明辨。他不迷信古人,不拘于注家之言,敢于以自己的理解和临床经验,提出新看法,原文不可通之处,甚至改正原文。如《伤寒论·太阳卜篇》97
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困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他认为「气尽」不可解,改作「气少」;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他改「停」为「弱」。《金匮-痉湿喟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蚀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j若发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他指出:「其脉如蛇」旬,诸注家皆在「蛇」字上做文章。什么样的脉像是「曲如蛇」呢?指下体会不到。其实应是指疾病的动态变化,以脉言证。一种情况是「暴腹胀大」,即由太阳而阳明,此际往往可一下而愈;如脉反伏弦者,为痉病未解。从垒段来看,不外说目0痉可用汗法,汗后有三种转归:一是误汗虚其虚,一是欲解,一是原病仍在,无何变化。如此等等,皆能发前人所未发。
   老师笃行。认为理论和实践要紧密结合,要在l踹
   T7E

床实际中运用学到的理论,熟练它,印证它,发展它。
老师诊务繁忙,日诊百人,但审谛精思,俨若判狱,是非明辨,赏罚分明。他勤于实践,数十年如一口。
   老师不论作文、教学,都主张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开始学医时,对表证发热,里证发热的机理,总理解不好。老师就以「有孔术桶」为例对我解释。他i兑:术桶上有许多孔,这个桶你放多少水进去,它都不会溢出来,凶为你在加水,它印从桶旁的孔流出去了。如果这桶上的孔被阻塞了,那你放水到一定时候,它就会满而上溢。这个桕的外层,就是表,桶里就是里。人体所以能维持恒温,就因为肌表不断地在那里放散。这就好像尽管在向水桶里加水,但因为桶身有孔,水不断外流,所以永远也不会上溢一样。假使肌表的作用失去正常,就好像桶身的孔被堵塞了一样,再加水,它就上溢出来了。这就是表证发热的道理。如果还是这只术桶,桶身的孔也没有堵塞,而且不断地从那里流水,但水都往上溢出了,那就一定是因为加水太多、太快,捕}L流散不及。拿人体来说,这就是里热太盛,尽管肌表不断散热,大量出汗,但毕竟生大于散,所以还是要发热。明乎此,对发热有汗与发热无汗是鉴别里证和表证的主要指标,就不难理解了。通过老师的启发,我顿时恍然大悟。
   我随师的四年,是半工半学的四年。我必须坚持邮局的工作,幷主动中请去做长期夜班,以便白天麓
   1 77

跟陈老学医。邮局夜班是晚穴点上班,一般总要午夜一时邮件封发完毕以后才能下班。陈老】』币那里上午八点就开始应诊,因此我一早就得起床,才能赶上,陈老诊务很忙,每天门诊量总在七、八十人左右,下午出诊一般均有四五次之多。陈老要求背诵,但我的空余时间很少,怎么办?便只好利用零碎时间,诸如饭前饭后,路上走路、坐车,都想法用上。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这样,在陈老处侍诊半年,他一提方名我就能把全方开出来j一提穴名,我就能按穴针灸。老师高兴,有时夸我儿句,说我「还有点基础」。其实,我哪有什么基础呀I还不是逼出来的吗?现在,我教学时不太喜欢拿书本讲课,有的同志说我记忆力强,其实,多亏当年老师严格要求,硬挤时间,勤以补拙而已。
   老师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一九五二年组织上调我到北医学习期间,以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工作期间,甚至直到于今,老师严格的治学精神一直鼓励着我,鞭策着我在教学、临床和科研渚方面不断追求上进。
行成于思
 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搞任何学问都要自己T 78

动脑子,不能取巧。建立在千百年实践基础之上、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的中医学,内容极其丰富,即以d内经》而论,值得深研的东西就非常之多。我开始学医fl勺时候,对好些问题糊里胡涂,读不懂就翻沣家,{日注家之言也未必尽能满意,有的甚至比原文更贽解,予是就只好自己苦思冥索,反复探寻其理义所在。多年以来,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独立思考。注家育好的,可以择善7『1j从,但不盲目跟着注家跑。如用注家之说来代替自己的思考,往往所得甚少。张三怎么说,李四怎么说,讲起来可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这样做学问幷不难,问题在于,那有多夫j千l处?
   如《素问·胡阳应像大论》里有一个「七损八益」的问题,历代注家,众说纷纭,奥衷一是。有谓七指女子,八指男子,七损则谓月经以时下,八益则谓交会而泄精(王冰);有谓七为阳,阳主生,故阳不当损,八为崩,阴主杀,故阴不当益(张介宾);有诮七损指阳消,八益指阴长(李念撬);有谓阴阳能互为损益。如阳过胜,则阴得jI£,阴不足,则阳能生,七能损八,八能益七(恽铁框)。又有人说,从蝎女发育过程说,史子五七到七七为三损,男于从五八到八八为四损,合而为七损I女子自一七到四七为四益,男于自一八到四八为四益,合而为八益(丹波元简)。还有的说「七指女子,八指男子,意思是女子
   779

月经为生理正常现象,丬:米潮便是病,故称损;男子精气溢矬是一种生殖能力,应充实,不充实便是病,敞称益(秦伯未)。我认为这些解释皆不能令人满意,应该从本篇乃至整个《内经》的基本精神加以理解。本篇明明指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知之者强,不知者老」,说明「七损八益』这一问题与养生有关。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法阴阳」,「七」、「八」当指阴阳而非指男女。八为偶数,为阴,阴精当益,这好理解。七为奇数,为阳,阳当损却不好理解。我认为,不能把这个「损」字理解为损害、损伤,而应作为「制」字来理解。制,就是限制、约束,意思就是不要使之过用。因此,  「七损八益」的精神是;阳不要过用,阴就得以充盛。因为阻是物质基础,正常情况下,阳用(功能活动)要消耗一定物质,如过用,消耗就过多,愈过用而愈消耗,结果就会导致供不应求终而至于匮乏了。这样既阐明了阴阳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内经》关于养生的基本思想,对于临床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如《素问-六节载象论》说「肝为罢极之本」,历代对此也聚讼纷纷。一般皆谓肝主筋,筋司运动,罢同疲等等,有的甚至_兑罢同罴,即如熊莲之耐疲劳(高士宗),都是在文字上打囤圈。我认为,对「罢饭之本」的理解,要和「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蛰封哦之李,赫之处
   1 gO

也」一样,从脏器的主要生理功能方面去考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电」。什么是魂?《灵枢·本神》谓:「随神往来谓之魂。」也就是说,魂是在神的指挥下反应最快,亦步亦趋的。因此所谓「罢」,即安静或抑制,「板」指兴奋和紧张,「罢极之率」就是说魂的作用,是在心的指挥r所表现的正常的兴奋和抑制作用。这就是临床上对于必备或抑制功能失雕的疾病,中医多从肝治的缘故。
   又如「素问·刺禁论》说:「鬲肓之上,L}I有父母,七节之旁,中育小心。」这里,父母是本源的意思,引申比喻为最重要者,于此争议不大。而「中有小心」,历代注家说法有四:一说心包络(马莳),一说命门(吴昆、张介宾),一说膈腧穴(张隐庵),一说膻中(丹波元筒)。我认为「小心」如指命门,不符合《内经》原意。因为《内经》时代所谓「命门」是指目而言,提出「命门」为右肾的是《难经*,而命门学说则形成于明代,此其一。同时,须知本篇讲的是「刺禁」,即「藏育要害,不可不察」。因此,所列要害,皆当禁刺,而命门穴之旁是肾俞,命门穴、肾俞穴,用针上皆不禁剌,且可深刺,此其二。此外,「七节」的数法,按照记数习惯,是从上到下数。脊椎共有二十一节,从上到下第七节则为后背,命门穴的部位则在十四节了,原文也没有逆行而数的意思,此其三。其余三种说法中,以张隐庵说为优,但他论据还有不足之处,
   i S T

且未很好解释心气如何出于膈腧之间。考《灵枢·背腧*:。瞒喻在七焦之问,……皆挟脊相去三寸所……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这里明确指出,七节之旁即膈腧,也就是「小心」之所在,当禁刺。临床上,误针胸背部的穴位,便会成为「气胸」,即是很好的证明。因此,我认为「中有父母」,是指心肺部位,「中有小心」,是指膈腧部位。从更大一点的意义上讲,「中有父母」,可以泛指前胸;「中有小心「,可以泛指后背。
由于「小心」不拘于膈腧,那么张隐庵所说「心气之出于其间」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以上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还可以讨论。我以之说明的是:无沧读书临证,都要多思,善思,尤其要提倡独立思考。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西医学中医,中医也可以学西医。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通过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使自己所学能够借助他方的长处得到更好的整理和发挥,我认为这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我学医之日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为中医事业奋斗终生,但一九五二年栽到北医学了五年西医之后,感到中医有必要学点西医。为什么?一方面,我认为中、西医现在是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客观地存在
   T82

着。究竟西医的长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单凭一点皮毛了解不行,应该系统地学一下,以期「知己知彼」;另一方面,我认为祖国医学虽然是一个伟l大宝库,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在许多问题上,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几有多歧之感,这对于继承发扬祖囤医药学设有好处,丽西医在方法学上,科学性和逻辑性上有其长,可阻借用这些优点来整理中医。
   五年的学习,最大收获是使我认识到了西医的长处和不足,也更稍楚地看螂了中医的长处和不足,而恰好中医之长,正是西医之短,西医之长,也正是中医之短。以「辨病论治」与「辨征论治」来i兑吧,中医有辨病论治,西医也有辨病论治,从表面上看,都是根据患者的病史、I惭床特点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但从实质上看,却根本不同。西医的辨病论治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_是以病因学、病理学、解剖学为基础,以实验室检查等为依据的,因而其辨病较为深入、细致、具体,特异性比较强,相应地治疗上的针对性也就比较强。中医的辨病论治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几乎完全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而不同的疾病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又很多,因此中医辨病就不免显得粗糙和笼统,因而临床上针对性也就比较差,中医的辨病实际上是单、验方的对症治疗。中西医比较,西医的辨病显然比中医的辨病要好。塌一

方面,中医讲「辨证论治」,西医也有对症治疗,从表面看似乎电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却根本不同。中医的辨证论治是建立在中医的整体恒动观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之上的。辨证论冶是综合、归纳、分析有关患者发病(包括临床表现在内)的各种因素和现象而作出的诊断和治疗。它强调因时、凶地、因人而给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同一临床表现,人不同,地不同,时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把病和人密切结合成一个整体,因而中医的辨证比较全面、深入、细致、具体,特异性比较强,治疗上的针对性也就比较强。而西医的对症治疗,则完全是以单个症状为对象,而相同的症状,常常又有不同的性质,因而西医的对症冶疗,也就不可避免地显得简单和机械,这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毫无共同之处。
   同时,西医的辨病虽然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但却也有一定韵局限性,如在某些地方过多地强调病变局部,相对地忽视整体,常常把病和病人分割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再加上西医历史镶箍冀差t棼科学到今天为止仍然是处于发展阶段,还有根多琏象葛能用今天的科学完全阐明,弄不清的问题还很多,因面在对某些疾病的认识上还不能深入,无法诊断的疾病还很多,因而在对疾病的某些防治措施上,相对来说还显得比较贫乏,束手无策的疾病还很多。我在学习期间,就看到不少同学,在理论学习
   104

过程中信心十足,因为教科=怍上有条有理,有板有眼,好像天下无不可识、不可治之病,然而一到临床实习,又产生了消极情绪:在病理分析上、诊断上,医生可以一套又一套,而在治疗上,真正能治好的病幷不多,个别同学甚至自怨自艾,出现了「早知J如此,何必学医」的想法。因此,西医的辨病论治,尽管理论上看有很大优越性,但从发展上看,还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中医辨证论治比西医的对症治疗有其明显的优越性,整体观念比较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比较重视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其理论很多地方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观点,再加上历史悠久,相应地防治经验也比较丰富,特别是中医的辨证论治着重在临床分析,这在当前某些西医不能作出诊断、因而无法治疗的疾痫上,中医辩证论治的实际I描床意义也就显得更加突出。但是中医的辨证论治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南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疾病只能依靠直观来分析判断,因而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就不可避
   『『一:由于我在学习西医之后,育了上述这些认识,所

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就常常想到如何以西医之长来补我之所短,以及如何以我之长来补西医之所不足。一九五五年,我写《医学三字经浅说B时,就尽量采用r西医的归类方法、分别地以病因、发病机理、症候分类、诊断要点、治疗、预防等方面来归类中医文献资料,从概念上来对比中西医的基本论点和原则认识。以后在中医研究院内科临床工作期间,不论是在病历书写设讣上,或者在临床诊疗上,我都采用了西医的许多方法来结合中医固有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幷根据中西医之间的长短,互相补充。在中医教学中,在编写讲义和讲课时,也用了不少西医方法学上的特点米整理、阐述、发挥中医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使我编写的讲义和教学内容,尽量做到系统化、通俗化。尽管其具体内容很少或者裉率不谈西医的东西,但其中不少方法是借鉴于西医的。
   总之,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因此需要互相取长补短,以利于相互结合,共同提高。就中医本身来说,还存在莆一个自身的发展提高问题。
发掘、整理、研究中医瑚论和治疗经验,需要汲取和运用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在内的多种知识和手段。但是,必须坚持扬长避短,而不是弃长取短或互相代替,否则,对中西医结合和中西医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者,即取人之长,以克己之短。我认为,不论是对中医或是对西医来说,部是值
   7盅『

得借鉴的一句鼎言。
学然后知不足
   刚刚开始学医的几年里,我觉得自己学的还不错。四十年代,就在当时的医学杂志上,就中医基础理论的某些问题与人辩论;解放阱后,也写过好些文章,现在来看这些东西,虽然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但是不够成熟,其中好多问题实在还没有深入理解。近十年来,在中医学的领域里有了更多的涉猎,特别是承担研究生教学以后的近三、四年中,才深深感到自己在许多方面还很贫乏,很多认识还很肤浅。
这真是「学然后知不足」。
   即Ll运气学说为侧,一九五八年我就讲过,但体会不深。近年再深入地研究《素问》七篇犬论,才认识到如果仅仅就五运六气的运算、推演讲运气学说,就把它看得太简单了。运气学说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思想,以气化学说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与人体发病的关系。所以运气学说不是存废的问题,而是如何深入领会它的巨大内淌,加以运用、发展的问题。其中象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还所知甚少,甚至根本不碹。
   又如《索『日]-至真要大论》著名的病机十九条,历来研究者大都仅仅着眼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

十九个具体内容。在「诸」字、「皆」字上大做文章,就事论事,很少考虑它的精神实质。说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介绍羚羊钩藤汤、镇肝熄风汤;说到诸胀腹火皆属于热,就讲诸承气汤。有的说这十九条中,讲火讲得最多,所以火是主要病机,六淫皆可化火,五志也化火,因而力倡寒凉。有的说这十九条中没有燥,应该补进一条;有的说要补的还多,于是在十九条的基础上由几十条加至百余条,然而意犹未尽。我以前在讲十九条时,就感到有问题。中医的病机学说,包括了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发病学和症状学,岂是十九个具体内容所能概括?但《内经》把这十九条摆在篇中,是什么道理?虽有些看法,却一直未能深究。
近年来,我在《内经》教学和临床实际中才体会到;十九条中,大有文章。问题在于研究者(包括我自己在内)丢掉了前后文关于病机的重要阐述,孤立地就十九条论十九条。古今都说十九条重要,重要在哪里?深入推敲,十九条不过是一些概略的举侧,其精神实质是在于通过这些例子说明辨证论治的步骤和方法,阐述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人体在致病后所出现的以阴阳、气血、虚实为中心的病理生理变化,以)支疾病的定位、定性、各司其属、必先五胜、治病求本……这样一整套辨证论治的内容。在这一新认识的启发下,前些年我才提出了统一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步骤的「七步」的主张(详见《辨证论治研究七讲》一书)。
   ,毒8

对于辨证论治,认识上很不统一。我希望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辨证论治的涵义加以明确和肯定,对其内容、步骤和方法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样就可以逐步把辨证论治的认识统一在中医学基率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统一在理法方药中的一致性上,统一在言必有据、无征不信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上。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研究这一问题,近二十年时间,才算是有所领悟,可见做学问之难。「学然后知不足」。我愿与立志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同志们共勉之。
(本人口述,何绍奇、许家橙记录)18,

精在明理知在成行:言墨墨::嚣曼:嚣嚣i赵金铎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u 0止  叮
   【作者简介】  赵金铎(19
16~),河北省深泽县人。十四岁习医,三年后悬壶故里,「七·七」事变后参加地下党工作。
从事中医事业五十余年,擅长内科风证及七情神志诸疾之治,近年又从事「肾炎」临床专题研究,颇有心得。
立志学医读书求师
   我祖父辈昆仲二人,皆习医业,长祖操中医外科,次祖专中医内科。皆因早逝,余未得其薪传。刚满四岁,慈父见背,孤儿寡母寄于次祖父之篱下。
   T90

   读完七年小学,鉴于家境维艰,母亲不忍孤儿远离,故辍学在家,计划另谋为人之路。然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能干什么呢?老母亲对我说:「你能学个医生才好,既能治好我的病,又能成为一个百家可用的人。」思考再三,我觉得母亲的希望是有道理的,遂下定决心,立志学医。
   从何学起呢?我去请教本家的一位祖父,他是中医内科医生。老人淡淡地对我说;「你先去熟读《内经》吧。」昕了他的话,找了本《黄帝内经》闭门死读起来,风雪严寒、烈日酷暑,无一日辍止。怎奈自己文识浅陋,其中大部分章节,百思不解。为了解难释疑,使我想到本族伯父、老中医赵洛款。其人正直,学术造诣亦深。一日冒昧前往请教,言学医之志,致殷勤之意,敬请指示门径。老人听后很诚恳地对我i兑:《内经》本身不是强调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吗?《内经》教人,知医之遭,要诵而能解,解而能剐,别而能明,明而能彰。医之为术,易学难精,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依你的条件,开始自学《内经》是不实际的,应先读一些比较通俗、实际的著作。他当即将案头上的《古今医鉴》送给我,让我用心熟读。
我异常感激这位老人的热心指点和慷慨支持,幷依其指点,改弦更张,先读完了《古今医鉴>),接着又学习了《陈修园七十二种》、《万病回春》、《寿世保
   1 9T

元》、《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濒湖脉学》等书。方法一变,耳目全新,因这些书文字较为通俗,且内容多涉临证实际,散*趣油然而生,学思也大大地长进了。后来叉在业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读了四部经典著作。
   光阴荏苒,转眼十七岁了。此时,乡里原来的一代老中医,大多已经谢世,其中包括我的启蒙老师。
个别生存者,亦是老病交加,行动不便,谢绝求诊了。家多一带群众,患病求医,日感困难。当时,我读书、求师业已三年,渴望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及老师口传的经验,到实践中一试。事有凑巧,邻人李某之妻罹患痛经之病,每值经期则腹痛难忍,辗转呼号,疆夜不止,隔垣可闻。我鼓足勇气,毛遂自荐,愿为诊治,病家十分欢迎。经详细诊察.辨为血虚有寒,经脉瘀滞,因拟当归活血汤加减与服。是夜,余心惴惴,唯恐药不对证,发生事故。翌日晨,又匆匆而起,前往病家询问,当得知药后病人一夜安睡,经痛未作时,成功之喜悦是不言而喻的。这便是我开始行医所治的第一例病人。自此以后,邻里、病家争相传告,都说咱村又有小先生了。登门求治者,日渐增多。
   _初出茅庐,理论知识菲浅,更乏实践经验,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困难,碰到很多钉子。纵然昼日认真临证,灯下翻书对照学习,修正治疗方案,还是有

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相当一部分病例疗效不佳。这使我感到,许多问题单靠书本是无法解决的。
   暇读韩愈「师说」,深悟「师者,所以传遭受业解惑」之重要作用。知道要想解腺疑惑,除认真读书,勇于实践之外,非得多方寻师求师不可。于是下定决心,不耻F问,无论老农村蜒,凡能执方治病者,我皆视之为师。若村中谁家从外面请来医生看病,我便前往侍诊,趁机求教。幷主动地随访别人诊治的病人,观察总结疗效,从中吸取教益。另外,还通过登门砰访,通信联系等方法,就正于高明。总之,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勤学、勤问、勤记、勤实践,以勤补拙,日积月累,数年功夫,受到很大教益,实际疗效,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禁使我想起法国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的一段话;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
投身革命献身人民
   饱受封建家族欺凌的青少年时代,孕育了我心灵中的反抗精神。我反复求索摆脱窘迫境地的出路而不可得。
   一九三六年,我终于和地下党取得了联系。
   俟后,经组织指点,秘密地阅读了一些进步小觅
   79』

及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特别是在读完《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的著作以后,才使我真正认识到共产党的主张,是摆脱受欺凌困境的正确道路。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参加了「抗日动员会」的工作。借行医治病,走村串户之便,宣传动员群众起来抗日救亡。
   一九三八年,华北危机日渐严重,日寇长驱直入冀中平原。在我县城陷落前夕的一个晚上,我和另一位同志,在一盏明亮的油灯下宣誓,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
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逐步认识到当初自己学医的动机是多么渺小、狭隘,而只有将技术贡献给革命事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自此以后,我的医学生涯也就和党的革命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一九三八年冬,深泽县城陷落,抗日游击战争如火如萘地开展起来。为了配合游击战争,我在自己小药铺的基础上,和另一位地下党员同志(西医)成立了救护医院,免赞治疗我党干部及游击队伤病员。我不会抢救技术,就查看有关书籍,请教西医同志,很快地学会了一般的外科急救技术。
   当时,由于日寇的封锁,物质生活极度困难,药
 ,94

品、器材几乎全部需要自力更生。投有纱布、脱脂棉,我就把被子拆掉,浆洗干净,用碱水煮过,漂净,放笼上蒸气消毒后使用。两药供应不上,就千方百汁用土、单、验方进行治疗。例如,用柳树叶水煎浓缩代「依比膏」,当时就解决了不少问题。
   一九三九年,县城失守后的第一个春天,青黄不接,环境目渐残酷,日寇为了对付抗日力量,经常扫荡、抢劫。鬼子、汉奸、特务、密探无孔不入,东游西窜,所刘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救护医院已难以继续工作,就把所有的药品器械坚壁起来,转入地下。不久县游击大队成立,便把坚壁的所有药品、器械无偿地捐献给大队卫生队了。我自己仍继续利用职业的方便,从事地下党的工作。
   一九四二年,日寇对冀中平原进行了残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所到之处,实行烧光、系光、抢光的,i光政策。岗楼林立,沟路成网。我们在地下党领导下坚持了残酷环境里的斗争。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医疗和掩护伤病员的任务,开展地道战,我家也成了抗日保垒户。有时还受地下党的委派,亲临战斗前线,进行医疗抢救。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不管情况如何险恶,只是想将自己所学到的一点菲浅的知识贡献给革命,服务于人民。
   革命战争的洗札,也培养了我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树立了有求必应、讲求实效、用方简廉的医
   1 95

德。在此期间,为丁适应艰苦环境中农村医疗之需要,我搜集、研制了用以治疗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简便方剂。例如,用以治疗外感热病汗后低热不退的三根汤(芦根、葛根、板蓝根,水煎服),治疗久疟但寒无热的乌白丸(J弓豆四十九粒,白砒三克,将豆煮烂,和自砒共捣如泥,和为百丸,发作前两小时服一九),祖传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脐风散f巴豆霜三克,朱砂一.五克,胎发灰0.六克、脐带一具焙研,僵蚕粉三克,共研极细,每以筷子蘸蜂蜜粘药少许,令病儿吮之),产后服用的简易生化汤(山榱、红糖、生姜,水煎服)等,皆存战争年代物质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在明理知在成行
   圊顾数十年学医、行医的历程,深感医之为术,学之易而精之难,行之易而知之难。欲「精」欲「知」,必须有一番据经以洞其理,验病以悟其义的扎实功夫。这里既需要谦虚好学的态度,尤需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因为「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要从实际出发,学有专攻,熟读精思,不可朝秦暮楚,东一鎯头西一体槌,须知专则有进,杂则无成。
   (一)读书宁涩匆滑苟子说得好;「锲而舍之,
   196

朽木不折;颤而刁i舍,金石可镂。」我常引以为照右锦。并将自己学习方法规定为一粗、二细、_二记。
   所悄籼,就是无论学习哪一郝医学著作,先要从头到尾地通读一遍,领会精冲,窥其全豹。再找出重点,发现疑难,为细读打好基础。例如,《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许多医家,通过医疗实践,「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渚身」,集我国秦汉以前医学成就之大成的一部医学巨著。然而「其文简、其意障、其理奥、其趣深」,它涉及了当时的哲学、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物候乃至军事、农业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将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说理工具.将人与自然视为统一的整体,甩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道理。不通读原著,就无法窥其全豹,理解全书的主要精神,也就更难发现和辨别其精华和I糟粕之所在。
   饵只作全面、一般性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下功夫精钻细研,找出萁中规律性的东西,这就妊细。我细咎《内经》,采用了先纵后棋的方法。所谓纵,就是以某一部《内经》原著为蓝本,逐字、逐句、逐篇地进行学习;所谓横,就是将其它医家对《内经》的论注,对照互参,分门}j0类地贯穿错综。存这方而i,我『『分庸服张景岳的《类经*。是书阻「灵怄启紊问之微,素问发裂枢之秘」,按照事理将《内
   7 97

经))的内容,分成十二大类,辩疑发隐、补缺正讹,而使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原始要终,因常知变,糜不殚精极微,秋毫无漏。因此,我不仅将《类经》作为学习《内经*的主要参考书,而且也将张景岳的治学精神与方法,作为自己的龟镜。
   在细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难题将人涩住,是顺口溜过,还是抓住不放?这是治学上的一个大问题。尝读《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中有「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之论述,起初每同于王太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注释,顺口读过,未求甚解,自以为王注合情合理。后来偶于临证实践中治疗两例病人,使我对王冰注释的全面性发生了怀疑。:茁两例病人中,其一侧属于「阴盛格阳,至虚有盛候」[详见(三)行成于思,毁于随]。另一例「阳盛格阴,大实有赢状」。
患者乃一壮年男子,病热旬日不愈,渐至神志昏昧,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目不欲睁,四肢厥玲,时发惊悸,周围稍有声响,则惊悸汗出,圊家惊慌,迎诒不迭。观前医处方,皆从虚治,养心阴,益心阳,安神定志诸法,用之殆遍。余诊之,见患者昏昏如恹,问之不答,然六脉皆沉伏有神,且舌红少津,根有黄褐厚苔,以手切腹,觉脐下有痞块灼手,用力切按,则患者皱眉作禁。据证思索,知属阳极似阴,大实有赢状。其所以惊悸汗出者,乃斟胃家燥热结实,内热熏
   T90

迫,上扰神明,累及心阳所致。病本在于阳盛,故甩大剂调胃承气为主,泻阳邪之有余,少佐附子护心阳之不足,因得泻下煤矢数枚,惊悸止,神气清,调理旬日而安。
   观临床之实验,我初步认为《内经》所谓「取之阴」、「取之阳」已总括阴阳、虚实于其中了。「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病在阴,阴之为病,当有真阴虚、阴邪盛两端。阴虚而热者,固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正如张景岳所云;「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之不足也。……只补阴阻配其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阴邪盛者,寒有余也,阴盛于阳,寒之而热,理应消阴纳阳,而非壮水之主所宜,故高士宗说:「诸寒之而热者,以寒为本,故取之阴,当以热药治之」;「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病在阳,亦当有阳盛、阳衰之别。阳衰者,「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也,……但补水中之火,则阳气复而寒自消也」(张景岳)。故治当益火之源。若夫阳盛于阴而「王气」为寒者,则绝非益火之所宜,而治当遵高士宗所云「诸热之而寒者,以热为本,当以寒药治之」之旨。
   如此例子甚多,不胜枚举。这不仅说明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同时也说明读书学习,宁涩勿滑,扎实入细之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即是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
   T,,

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在细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要记。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背诵警句及领会记忆其主要精神,二是写读书笔记。作笔记不单是照抄所涉猎的精辟论述,更重要的却在于将所读所学的东西经过一番犹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一样的气化吸收过程,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变成自己的东西,幷用自己的话写出要点及体会。还有不应忽视的一点,是记录读不借、搞不通或有质疑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查考钻研,请教研讨于师友。
   方法固然再要,但读书学习的根本仍在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粗见全貌,细抓规律,记在消化吸收,无穷反复,持之以恒,贯穿错综,磅礡会通,粗而不模糊,细而不支离,记而不死板,使知识成为有源的活水。在这方面,我做的很差,』二述意见,也多是由教训中引出的体会,简述以供参考而已。
   (二)学贵不泥,用责变通在漫长的读书自学、寻师求教及广泛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使我十分信仰「学贵不泥,用贵变通」的道理。养成了根据不同情况,变通化裁处理问题的习惯。广泛地阅读中医经典及后世医家的著作,背诵其中的警句,固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一环是师古不泥,咀嚼消化,在理解的基础上提要勾玄,山博返约,融会贯通。因为以实践医学为主要特征的祖国医药学,是产生、发展于漫
 舯0

长的封建社会个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历代医家,也各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继承学习前人的遗产和积累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所以,从整体上来说,这些都是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皆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袒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从个体上来看,每个人的经验和认识不可避免的具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必须有一个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融会贯通的工夫。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术修养,进入更高的境界。
   回顾对中风一病的学习及实践体会,足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中风,在中医内科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规,医学文献中有关记载也卜分车富。纵观《内经》至「衷中参西录》二千多年问的文献资料,我发现唐宋以往,皆咀「内虚邪中」立论,虽然病机中也提出了「内虚」,但将风邪入中放在了重要地位。所以,为了祛散风邪,朋药多偏辛敲燥烈。金元以降,始有主火、主气、主姨、主虚之沦,以及「真中」、「类中」之分。其中,张景岳矫枉前衍而倡中风「非风」;叶天士睿日探源而侣「肝阳化风」,王清任注重实践而倡「经络瘀滞」I三张(张伯兜、张山雷、张锡纯)参西学而倡「气血冲脑」。前贤立论,绚丽多彩,补苴罅漏,张皇幽眇,使祖国医学对中风一病的理论和实践,渐臻完善,蔚然可观。
   l愀据术人的认识和实践所及,我认为张景岳、叶
   20 T

天士的见解是精辟而符合中风临证实际的。
   中风之成j奉在真元受戕,精血亏耗,积损颓败,木少,滋荣。然而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倾,气血逆乱,义必然导致出入升降之机被抑,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气滞、血瘀、生痰、蕴湿、化火诸种变化,形成中风病机中标实的一面。术虚标实的发病机理,丧定了中风之治,亟当审明标本缓急,虚实闭脱。除非纯虚无邪、真元欲脱之证,不宜过早滋腻呆补,若逆而用之,必致痰火湿l油、菀陈败血胶固不化,不仅贻误病机,甚则招致神志昏蒙不建,肢体沮废难复的不良后果。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故用药大忌辛燥升敞,滞腻杲补。因此,我于临床上治疗本病,总以柔肝熄风、清肝利胆、解郁化痰、凉血泻热、益气活血等法则为主,幷在借鉴前人立方用药的基础上,选择补肝肾、益精血、清营凉血而无辛散燥涩之虞的药物,自拟柔肝熄风汤(枸杞子,菊花、夏枯草、桑寄生、白蒺藜、制首乌、当归、白芍、怀牛膝、元参、钩藤、地龙、珍珠母)、活血通脉汤(当归、赤芍、丹皮、丹参、桃仁、红花、柴胡、桔梗、枳壳、鶏血藤、台乌药)以及凉血清脑汤(生地、丹皮、白芍、羚羊角、钩藤、菊花、蝉衣、殭蚕、桑叶、枳实、菖蒲、竹沥膏)等方剂,临证使用,颇感应手。
   202

   再如痹证,历代医家大都按风痹、寒痹、湿埔、热痹或风寒湿痹、风湿热痹进行辨治,这主要是机槲《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痂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和「15日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的理论而形成的类分方法。此种类分法突出了邪气致病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长处。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凶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故风寒湿热只能是形成痹证的外在条件,而正虚才是构成痹证的主要根据。严用和说得好:「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由于患者资禀有厚簿,形体有刚柔,正气有强弱,邪气有盛衰,病程有长短,病变有浅深,故痹证的临床表现除具有风寒湿热各自编胜的特点外,在卸起阶段多以邪实为主,病延日久,风热则伤阴耗血,寒湿则戕阳损气,临床大都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所阻我在辨治痹证时,很注重邪正虚实的关系,幷把痈征的病机特点总结为「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八个字。
   对于初起阶段的实证,针对风寒湿热各自褊胜的特点,采甩祛除邢气之法。如风气偏胜用大秦艽汤变通,寒气偏胜罔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湿气偏肚州四妙散1jn味,热气偏胜用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化裁。
对于病延日久的虚实夹杂证,采用祛邪扶正并行,寓
   20,

祛邪于扶正之中,这样扶正不恋邪,祛邪不伤正,可以双方兼顾。若阴血虚者用归芍地黄汤,阳气虚者尉黄芪桂枝五物汤,气血虚者用薯蓣丸,J忏肾虚者用独活寄生汤。并在扶正方的基础[二选加散而勿过、温而勿燥、利而无伤、寒而匆凝之祛邪药物。散风选防风、荆芥、秦艽、桑枝类}温寒选桂枝、巴戟天、仙灵脾属}利湿则选木瓜、黄仁、泽泻辈j清热则选黄柏、知母、银花藤等j挟痰者加眠指迷茯苓九或二陈丸;挟瘀者则合以桃红四物汤或加丝瓜络。
   此外,根据痹证的发病特点及《灵枢·本藏篇》「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之说,除了正确的治疗外,还主张顺应四时阴阳消长,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节饮食,和寒温,保养正气,做到防患于未然,既病防变,愈不复发。
   数十年的临床蹀躞,使我深深体会到,理论上小学前人,临床上无方无药,则勾绳皆废,流散无穷;相反,若囿于经典,生吞活剥,势必思想僵化,困死于「必然王国」。
   (三)行成于思,毁于随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营卫、气血、精气神、气化功能、五运六气、子午流注、四气五昧、升降浮沉、归经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整体、宏观功能活动及生命运动形式基础上的,它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在目前科学水平上难以用彤态学的方法
   204

证明它的科学性。且在其发展过程中,百花齐放,流派竞立,各有千秋,往往使后学者产生望洋兴政之感。
   仅以诊脉而言,诊脉是中医特有的诊断方法,是临床辨证论治及判断疾病发展转归的重要依据。《黄帝内经》论三部九候之诊;《准经*论辨三部九候于寸口;「伤寒沧》侣人迎、寸口、趺阳三部合参j王叔和撰《脉经》以分体类象j  「濒湖脉学》卫列别诸脉之体、象、相类、主病;《医学心悟》以胃神根立论,不愧为精通脉理者……其它名家,各有阐发,难尽列举。lJJ口之四肢阴阳之变动,昼夜寒暑之往来,脉气也随之}二下,年龄长幼,性别男女,脉象也困之而异,复杂错综,变化准极。且书本上有关脉象的文字记载,大多形容抽像,令人难得肯綮。纵然读书千遍,心巾丁_『,指下也在所难明。
   业欲精,必明理;欲明理,必多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想精通某一门学问,必须掌握其固有的客观规律性。中医是如此,中医的脉诊也是如此,学习诊脉,必须着意于脉理。诊脉之道虽繁,然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积数十年l临证诊脉体会,我初步认为,诊脉应以胃、神、根为纲;体(脉体形象)、势(咏气往来出入之势)、数(搏动至数)为目}举、按、寻为法。更参五脏六腑在气口所属的部位,运用五行生魁规律对各部显示的脉象,结合性别男女、身体素质、
   20,

年龄老幼、病证、病时等具体因素,旧诊台参,进行有机地联系和归纳分析,疾病的性质及各个脏腑在病机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自可了如指掌了。
   罗天益说;医之病,病在不恿。盖医之为业,生命攸关,临证辨冶,务须胆大心细,行方志圆,不走偏、不猎奇、不掩瑕、不藏拙,谨守病机,入微思索。
因为人体形同天地,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且地有高下,气有温凉,年分老幼,性别男女,体质有强弱之别,形志有苦乐之舟,外感有六淫之异,内伤有七情之殊,故临床病情之变,数不胜数,慎思熟虑尚嫌不济,岂容草草行事哉!
   这方面,我在行医过程中,教训很多。记得在一九三四年夏,是我开始行医的第二年,奉村六甸老叟赵某患痢疾,日下数十行,余但据其年老体衰,气怯肢倦,未加思索,即以虚治,用四君子加秫米与之,服后半日,痢l末减轻,顿增脘腹胰胀,剧烈呕畦,体温升高,神情时昧。余惶惶然,回家查书思考,方知犯了「实实」之戒,急改投黄芩汤加半夏、竹茹,数EI痊愈。
   一九五一年冬,我已调县医院工作三年。此时,我从事医务工作也有十八年的历史了。尽管如此,偶因一时疏忽大意,几乎酿成憾事,此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本县南美木材厂李某人,患脑后发疮数月不愈,
   206

颈后溃烂如小碗口,疮面紫晦不鲜,僵卧床上,痛苦难堪。
   某日,日侠时分,捽发神志昏味,扬手掷足,躁扰不宁,面赤如妆,汗出如油,急急延我救治。病情确实危笃,于匆忙之中,凭其脉躁疾、舌黑如墨,未加思索即臆断为疮毒攻心,热陷营血,率书岸角地黄汤合护心散与之。诊毕返寓二时许,病家遣人告急,言药后病情更现危重,神昏躁扰,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牙关紧闭……我闻之愕然,窃思辨治未忒,何以致此?速往观之,病果如述。再详诊其脉,虽躁疾而无根;撬n于f]舌,滑如鱼体,脉证合参,反复思索,恍然大悟,愧当初之草草,疚辨治之有误,证非疮毒攻心、热陷营血,乃病延时日,脓血淋漓,真阴耗竭,更因屡甩寒凉,阳气式微,虚阳上厥之危侯。病属至虚,而在外却表现出烦躁面赤、昏乱闷绝,扬手掷足、脉象躁疾、舌黑如墨的假实之象。再按诊太溪,其咏不绝,因知生机之犹存。遂翻然更张,取前人生脉散、参附汤两方合而用之,以参附汤救垂危之阳,用生脉散敖将尽之阴,更加有情之童便,滋阴和阳,从阳达阴。幷依病情需要,采用连煎频服,从暮到夜令三剂尽,始得真阴渐复而守于内,真阳续回而安其宅。迨至子夜阳回之际,始见患者汗止,静卧,四肢渐温,脉变徐缓,安然入睡。嗣后调理月余而起。
   此例病人之治,首先失之于乏术,再则失之于欠
   卫07

思。由此可见,临证之际,识病遣药,必须多思,且思路要宽,多作反面假设以白询,察脉证之表现,明病情之缓急,观邪正之进退,定用药之参差,求准而不拘泥,求活务避散漫,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韩愈云;「行成于思,毁:】:随。」可娼知其要者,一吾而终兜。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无止境,实践无尽头,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实践到老,通过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时代不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了,师生关系变了,学习条件变了。中医学院成立,编写统一教材,有些单位还招了中医研究生等。老师为人民传授技术,学生为人民学习技术,教者愿教,学者愿学。这与我在旧社会学医的情况怎能同甘而语呢I
   抚今追昔,感慨万端,爱不厌其烦,提出以下二三点,供后学者参考:
   (一)勤功夫不负有心人,知识来源于勤奋,要勤就得不怕吃苦,]就得有谦逊的态度。古罗马作家大加图说:「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中国也有句古语:「书山有嬉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有益的格
   20居

言,寓义何等深刻!马克思以其伟火的革命实践告诉人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斤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卮r解牛,目牛无垒」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至理。
   (二)巧勤奋吃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学习不仪要勤,而且要巧。「将升学岳,非径奚为I欲请扶桑,无舟奠适」。巧就是要有达到日的之正确道路和方法。这里,据我的体会,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者要冈村施教,学者要因材而学,一切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宁专毋滥,打好竖实的基本功。哲学家洛克说: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于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三)恩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思考,临证也要思考。因为祖国医学是以宏观的整体为对象,形象思维和渣绎推理方法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要想把握祖国医学的精髓,就非有一番贯穿错综、磅礡会通、端本寻支、溯流讨源的取模拟象、逻辑推璀的思维过程不可。医者,意乜。不是没有遭殚的。
   党的中医政策,为中医事业的发胰开胖了广阔的前景,I十【医现代化的目标又嗽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仆务。很多中医老前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争为「心化」作贞献。幽此,我也决心将有生之年,贡献给党
   2力9

的中医事业,发扬人梯精忡,为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状态而努力工作。同时也希望后学者奋发努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T0
(本人口述,李炳人、朱建贵整理)

往事重提温故知新中医研究院西莼医院儿科研究室主任  王伯]岳
   【作者简介】王伯岳(1912
~),四川成都人。三世中医,以儿科见称。自一九五五年调中医研究院工作,兼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台儿科学会委员、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儿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着有《中医儿科临床浅解》一书及若干学术论文。
往事重提
   在旧中国,学中医总不外乎自学、师授、家传三个途径。辛亥革命以后,成都虽有了官立学校,由于条件不允许,我仍然不得其门而入。
   我的启蒙教师中江刘洙源,是我父亲的好友。他
   27T

在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学的前身)教经学。同时在家里设一个私塾,带着我们童于六、匕人,读书学习?
   洙源先生善于因材施教。他的教学方法b当时一般私塾截然不同,重在启发、诱导,不主张死读书。
从先秦至唐朱,由洙师给我们选讲了不下百篇传世的文章。同时,以圈点《资治通鉴》及「四史」为自学常课。我后来学中医,读中医古典著作,能闯过「文字关」,实源于洙源师的教益。
   我家原籍是四川中江县,是盛产药材的地方。祖父种过白芍,后来逃荒到成都,寄人篱下做雇佣。父亲先去丰都县福源长药店当学徒,继而跟一位姓陈的老师学中医。回到成都以后,定居。F来,一直以中医中药为业。
   我读了十年书以后,已经是十六岁的青年了。父亲希望我做一个中医,我本人也有这个志愿。但是,父亲认为医生的儿子不能单凭上辈的声望去行医。他还主张,学医应先学药。这不光对立方遗药匕有好处,就是学医不成,卖药也可以餬口。我就是根据父亲这个思想先学药的。
   位于成都东城的两益合中药店,是历史悠久的老药店。它经营的咀片、参、茸、胶、桂、膏、丹、丸、散,都很讲究,富有信誉。负责人刘社庭老先生,是一位精于业务的老药师。我父亲就送我列这个药店里
   2f 2

、j学徒。
   第一年,只是做些药材的搬运,加工的粗活。后来,逐渐学习丸、散、膏、丹的配制,并到柜台上进行配方。在配方的时候,接触到不少名医的处方,对我很有启发。
   刘老{J11j还经常叫我跟他到药栈采购药材。他对于识别各种药材的真伪、优劣以及药物的标准、规格,具有丰富的经验。经他的指点教诲,使我懂得一些有关生药的知识。
   在刚年的学徒生涟中,总是白天劳动,夜问读书。
除温习一些旧课外,店里也有些书。如《本草纲目》、《汤头歌括》、《药性赋》等是必备的,也是称药配方人员必学的。过去不少的老药师也知医,一方面是接触得多,一方面是好学。有的时候,医生也来店里配方配药,在闲谈中,有问必答,这也是学。自己家里的人及亲戚朋友有病,主动给开个药方,这也是实践。叫想起来,引我入门,使我约略懂得一些浅显的中医知识,实起源于在药店当学徒。
   从「两益合」学徒满师后,我的父亲已是成都妇孺成知的儿科医生了。我想做一个子承父业的家传医生。
   但是,父亲不这样做。他有一点自知之明,觉得自己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对系统的理论知识还不够。所以,他本着「易于而教」的原则,要为我择
   2,j

帅。
   廖萁阶先生,是我父亲素来钦佩的一位老朋友,是一位精通中医理论和富有临床经验的老中医,幷长于教学,是我受益昂多,终生难忘的好老师。
   廖老每天给我讲课,首先讲《伤寒论》。他认为仲景学说上承(<灵》、《素》,下启各代。《伤寒》一书,理法方药具备,后世称为方书之祖。从《伤寒》入手,进一步勤求卉训,然后旁及各家,确有事半功倍之效。我就是遵循他所指引的这个方法和途径,循序渐入,开始学习的。
   廖老擅长温病学。他对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吴鞠通、王孟英、雷少逸各家学说,深入研究,取各家之长而有所发挥,撰成《时病纲要》一书,分为上下集共十卷。上集以运气学说为纲,分四时六淫病各一类;下集为时行传染病类,分为时行泄痢、瘟疫、痉病、臌脓等十二类。廖老本此书精义,传授生徒,嘉惠后进。
   从开始学医,父亲、老师都要求我写笔记,写日记。一方面便于老师督促检查J一方面便于自己复习。也就是「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同时,也秘累了学习数据。勤于动笔,叉能加深理解,加强记忆。至于写日记,对自己的恒心毅力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十年浩劫中,我的学习笔记和长年的日记,都付之一炬。但从中所得到的教益则是尚未全忘的。
   2 T4

   当时读的书大多数是木刻本,没有标点符号,还有不少错落。读的时候要圈点断句,要借菩本来校订改错。有些不好买的书,只能借_束抄。当u-』者B是用毛笔,抄书都是用楷书。所以,从小必须练习写字。父亲在这方而要求最严格,一定要一笔不苟。他不是要求我做一个书法家,而是要我做个有责任感的中医。
他认为医生开处方,如果字迹潦草,万一配方的人看不清楚,或者是写错了,耶就关系到病人的安全。所以,他要求写处方时,药咪、剂量,都要规规矩矩。
还有处方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证因脉治,都要写得清清楚楚。我后来随父习诊时,抄的处方,他都要亲自过目,有一点不合格,就命我重新抄过。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经过长期的锻炼,而且要永远『礓持下去,这种要求是必要的。
   跟随廖老师学习一段时间以后,由于父亲的业务较忙,因而我的学习方法有所政变。上午随父门诊,给他抄方;下午廖老师给我讲课。我体会给老一辈抄方,是最好的学习。
   在过去,中医当中,有的人处方治病,疗效很好,但说不出道理;有的人长于理论,但实践经验不足,这是客观事实。我父亲自认为他属于前者,因此特别注意在理论上的充实,同时注意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当时我家生活幷不富裕,但他绝不吝惜花钱买书。凡是他以前未读过的书,必先披嘲,幷加朱罨。
   2,5

至今我还保留着他「手泽存焉」的几部15籍,这对我的教育是十分深刘的。
业惠不能精行惠不能成
   我从学药、学医、给父亲助诊,一直到后来独立应诊,中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是则不彰;第二阶段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第三阶段是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初期,曾产生过「差不多」的思想,以致「好读书不求甚解」。在独立应诊的初期,又如「初生之犊」,自认为什么病都敢冶,都能治,正如苟子所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确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经过一段时问,遇到不少困难,一些常见病,照书本上学过的处理,但疗效不像书本上说的或我所想象的那样满意,有的还适得其厦;还有些没有学过的,或一些不常见的疾病,那就更感棘手了。在这种情况下,真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思想上很矛盾:这样混下去?于心实在不安,放下不干,另谋出路,更不敢冒这样的大不韪。于是自惭复白悲,一时连有把握的常见病也感到没有把握了。白天诊治过的、效果如何?总是悬想不已。到了晚上,经常是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学然后知不足」,这就是第二阶段最痛昔

的经历。
   在独立应诊以后,仍然从廖老学习,不定期地带着问题去向他请教,求他解惑。当时一些知名的医生如卓雨农、唐伯渊、张澄庵、廖宾市、陆仲鹤、曾念适等,我也经常过从。有时还在一起会诊,向他们学习,向他{fJ请教,收到了「博采众方」之技,丰富了诊疗知识。
   廖老主张,除儿科专著而外,应多看历代各家学说,开拓视野,以增强识见,提高医疗水平。他说,历代各家太都兼长各科,尤其都重视儿科,散在各书中有关小儿的论述应收集。就是内科方面的诸多治法,以及很多学术见解,都可以用之于儿科。
   经过起伏转折,才懂得了秦越人「人之所病病痰多,医之所病病道少」这句话的真实意义,从而理解到要治人之病,先要治己之病,治「道少」之病。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坚定了我终生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的信心和决心,幷于一九三二年取得中医师资格,开业行医,独立应诊。
   当我开始独立应诊的时候,父亲给我「约法j章」:不定诊费,不计{硅酬;不定时间,随到随看,不说人短,不道已长。
   当时的诊费,有高有低。穷人不但付不起高的诊费,就是低的也有困准。譬如只定十个钱(当时还用锕钱),父亲说,不够十个钱的怎么办?俗话说,「一
   2 77

钱迫死英雄汉」。要凑足十个钱,谈何容易。所以,他坚决主张不定诊费,不计报酬。
   过去在城市行医的中医,有的规定应诊时间,有的不规定。来我家诊病的多数是小儿。一个孩子生病,全家都着急,兼之小儿一般发病急、变化快,特别是高烧、惊厥这类病,必须尽快地诊治处理。所以不规定时间,应当随到随看。我父亲行医时一砒如此,也要我萧规曹随,
   我一开始独立应诊,父亲就将我的寝室移至接近大门的旁室里。只要有病人叫门,或听见患儿的啼哭声,马上起来开门。小儿生病,总要牵连大人。病家大多数是小商小贩、手工业者和小职员,一天不干活,一家人就要断炊。不定时间,随到随看,病家方便,于己也才心安、,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当时成都只有很少几个教会医院,一般人根本进不去。『至于劳苦大众,就只能望「洋」兴叹了。一般急证以及外伤、骨折等都靠中医处理,而且处理得很好。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或者说中医只能治内科病,显然是误解。
   有的病不是一个处方或一剂药就能治好的:换个医生看看,希望快些好,这是病家常情。而有的医生则往往认为是前医治坏了才去找他,于是对前医的处方评头品足,揭人之短,娃己之长。这种「同行相忌」和「文人相轻」的陋习,父亲坚决反对,不容许我沾染。
   2f 8

这对我教肓很深,我能学有寸进,实源于此。
关于继承和发扬
   古人说:吁i年五}『方知四i『九年之非」。我在治学方面,对于「勤」与「思」的重要性真正有所认识,确是从中年才开始的。
   张仲景是我国有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的一位医学家。当我开始学仲景学说的时候,老师教圳我,不仅要学仲景的若述,而且要学仲景冶学的方法。仲景治学的方法,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八个字,这也可以说是善于继承,而其《伤寒杂病论》,则体现了他在前人基础上的发扬。张仲景之所以受到后世景仲,就是因为他善于继承发扬,把中国医学推向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高峰。凡是「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崇饰其末,忽弃其率」,「驰竞浮华,不固楸本」等都是仲景所反对的。闲而他在「古洲』方面进行「勤求」,同时还对「众方」进行「博采」。这对于如何搞好继承,是最好的典范。而其《伤寒杂病论》,既是在「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基础上而成的,但又不是引经据典、铺设陈辞,而是独创新格,精奥简详,这又是仲景在发扬方面所显示山米的最好典旭。在中国占典医籍中,继「内经》、《八十一难》、《神农本草》阿后,当以仲景的抒
   2,9

述《伤寒论》、《会匮要略*为最。其特点就在于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触会髓通,加以发扬而有所创新。
   当然事物总是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对于祖国医学遗产也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阻发扬。
   新文化总是在旧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继承旧的是为了建立新的。从时问这个概念来说,新和旧与今和古,基本上是一致的。今天的旧,在古代是新;而古代的新,在今天看来是旧。再隔一段时间,后代也会把我们今天认为是新的当成旧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比如说;《伤寒论》所载的一百一十三方和《金匮要略》所载的二百六十二方,其中究竟多少是汉以前的古方,多少是仲景当代或仲景首仓lJ的方,根本无从稽考。仲景在「博采众方」时,可能不分古今,侧如崔氏八味丸,显然不是他自制的。当然其它近四百个处方中,肯定也不都是仲景自拟的。在今天来说,这已都是古方,因为尊仲景菩作为经典着怍,则又称为经方。其实,在仲景当时部是时方。推而广之?在今天仍然用之有效,具有现实意义的方,何尝不可名之目时方?
   仲景继承《灵》、《素》而有所刨新,使其为他当时所用,是古为今用j令天我们用仲景之成就,同
   220

样是古为今用。这既是继承,也是发扬。
   厚卉薄今,肯定是错误的,而把过去的一切都说成「今是而昨非」,恐怕也不正确。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包括医学)发达的伟大民族和伟大的国家,怎能一无是处?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善于继承、善于发扬。
   今天的中国医学,就是在不断地继承中发展起米的。温病学说的兴起,就是继仲景伤寒学说之后的一个飞跃发展。
   伤寒自来有广义狱义之分。从广义而论,一般外感病,如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fI:或有汗等征,在古代文献中通称为伤寒。《难经·五十一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肓热病,有湿温。」《素问·热沧篇》说:「令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温病都是热性病,其它如中风、湿温等都称为伤寒,原则上是无疑义的。但如何鉴别,尤其是寒与热究竟有无区jjIl,如何区别,特别是在治法上有何异同,这是值得深思的。
   吴鞠通可称好古敏求之士,他对于以.卜这些问题,逃行了仃细的探索,在继承仲景学说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作为「羽翼伤寒」的《温病条辨》一书,是继《伤寒论》以后的一部名著。温病学家对于寒证,热证的区别,概念更加明确,治用辛温或*凉,分别电巫加清楚。吴鞠通蜕:「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敦
   22T

以辛温冶伤寒之法冶温病。」很显然,他是在仲景以辛温治份寒的基础上发展为辛凉冶温病的,同样是善于继承和发扬的典范。
   我体会到:继承与发扬是不可分割的。搞好继承,才能有所前进,前进就是发扬。以祖国医学而论,如果只是按准宣科、依样葫芦,那不是善于继承。继承的目的在于发扬,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甜新,使其不断地提高,那才是真正的发扬。
   往事重提,目的在温故知新。希望青年同志从我走过的路中取得教口11,奋发图强,催促中医学术繁荣昌盛。

寝馈歧黄五十年::;星善善勰::万友生江西中医学院热病教矸室主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