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d和虚幻4哪个好:主题:金匮肾气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57:28

金匮肾气丸老药新用

  1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用本品内服,每次9克,每日3次以治本,并配以肌注汞撒利治标, 观察治疗22例经多种中西药治疗无效的疑难顽固性血吸虫病腹水病例,结果全部病例腹水均消除。

  2顽固性遗尿:本症的主要病机是肾气不足,而金匮肾气丸能温补肾阳,故在临床上凡有小儿遗尿属虚证者,可用本品治疗。用法是每服1丸,每日2次。曾观察治疗1例经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患病达5年之久的顽固性遗尿症。服药80丸,5年痼疾痊愈,至今2年未见复发。

  3强的松引起的并发症:强的松为临床常用的激素类药,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但长期应用能产生一些不良的并发症。用本品治疗因强的松引起的精神异常、眩晕、肥胖及多汗等并发症获得一定疗效。用法是取金匮肾气丸内服,每次9克,每日2次,亦可用本品原方水煎服 。

  4过敏性鼻炎:用本品内服,每服9克,每日2次, 并服气管炎咳嗽痰喘丸每日2次,每次30粒。

  5不育症:日本有人对52例男性精子缺乏症患者投以本品内服,连服3个月, 其中女方妊娠11例,占21.2%。还有人把121例确诊为特发性造精功能低下的男性不育症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一律用本品内服,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中药组造精功能显著改善以女方妊娠者占34.6%。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6白内障:据研究金匮肾气丸能使眼晶状GSH和GSSG升高, 故有预防白内障作用。据临床统计老年性白内障服用本品有60%的患者视力得到提高,20%的患者能保持原来的视力不变。

  7骨痨(骨结核):用本品内服,每次9克,口服2次或用本品原方水煎服治疗骨痨能取得较好疗效,其中一例患病3年,经抗痨、镇痛、封闭及中药治疗半年多未见好转的骨结核病人,服药40天诸症减轻,服药3个月诸症悉除,能自理生活,χ线复查原病灶修复有骨桥形成,未见新的骨质破坏,随访多年未复发。

  8急慢性荨麻疹:用本品内服,并用自制风疹酒(面碱15克、冰片5克、白酒50毫升)外用治疗荨麻疹10例,其中慢性4例,急性6例,结果均获痊愈。此外,金匮肾气丸还被用于治疗胃癌、席汉氏综合征、老慢支气管炎、口咸症、足跟痛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2002.05.11

日期:2005年4月7日 - 来自[老药新用]

金匮肾气丸可治多种疑难杂症

金匮肾气丸方由桂枝、附子和干地黄、怀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组成,是一张温补肾阳的名方,本方不仅补泻兼施,阴阳双补,且寒热并用,使阴阳互根而双生,是中医方剂学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笔者以本方为主,辨证施治诸多疑难杂症,效果较为理想。


  老年性哮喘 老年喘息之症,总以肾虚为本,真元亏空,以致肾气摄纳无权而发为喘息。治宜温补肾阳,纳气平喘。以射干、桔梗、杏仁研碎,用布包,以开水冲泡调服金匮肾气丸,常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喘息得平之后,再以紫河车粉调服金匮肾气丸,能巩固疗效。


  慢性肾炎 本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临床疾病,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亦较差。中后期多表现为肾气衰微。治宜温肾助阳,化气行水。金匮肾气丸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剂,并可据辨证的不同加减,兼见气虚者用党参、黄芪、大枣;兼见瘀血内郁者加丹参、当归;蛋白尿难治者加山楂、侧柏叶,分别用开水冲泡调服金匮肾气丸,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


  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病起病较缓慢,且病程较长。根据中医辨证,认为本病根在肾,由于肾主骨,骨生髓,肾藏精,精化血,故肾精枯竭,造血无源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其症状特点也表现出一派肾阳虚现象。以党参、黄芪、紫草等药用滚开水冲泡,长期配服金匮肾气丸,能起到良好的强身养血作用。


  白细胞减少症 本病常因感染或理化因素引起,药物所致也较多,中晚期则多出现脾肾阳虚、气血虚弱之证。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运用金匮肾气丸以温阳补血,亦是本病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慢性腹泻 导致慢性腹泻的病因较多,治疗本病在找寻病因的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本病患者因肾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暖脾保土,使水谷不化,滞而成湿为泻。治以壮阳温肾之法,亦能上煦脾土而止泻,以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共服效佳。


  前列腺增生 这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中医辨证以肾阳衰惫、命门火衰、气化不利为主。治宜温阳益气,补肾利水。用归尾、泽兰开水冲泡调服金匮肾气丸效佳。


  金匮肾气丸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温补肾阳名方,加之现代的科学制药方法,增强了本药的临床效价,临床运用极为广泛。本文所述的仅为临床常见病症,也是一些难治型慢性病变,金匮肾气丸有较好的治疗或改善体质作用。其实,临床中我们认识到,对许多慢性病症,或老年性患者,只要出现脾肾阳虚病症,皆可投以金匮肾气丸,而每获佳效。如血液系统类疾病,不仅本文所述之再障与白细胞减少症,另如溶血性贫血、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均可依辨证而运用金匮肾气丸,促进临床治疗效果。临床运用金匮肾气丸的关键一点是应依据诊断及辨证的不同,适当给予药茶调服,更为科学合理。制作药茶又应注意选择上品药物,并用滚开水冲泡密闭20分钟,效果更为理想。

日期:2006年11月24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金匮肾气丸用方琐谈

  金匮肾气丸为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温阳之桂附二品,也称桂附八味丸。其方意源于阴阳互根之理,所谓“善补阳者,必以阴中求阳,则生化无穷。”故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用肉桂、附子温补肾阳,则能补水中之火,温肾中之阳。

  1  用方心法

  “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金匮》用其治肾虚腰痛、消渴,后世医家注解甚多,喻嘉言之言尤为精妙:“《金匮》用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者。脚气即阴气,其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则因过劳其肾,阴气逆于少腹,阻碍膀胱气化,小便不能通利,故用之以收肾气。其短气有微饮者,饮亦阴类,阻其胸中之阳,故而短气,故用之引饮下出,以安胸中也。消渴病,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势,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夫肾水下趋之消,肾气不上升之渴,非用此以蛰护封藏,蒸动水气,……后人谓八味丸为治消渴之圣药,得其旨矣”。可知凡肾气不足所致的腰痛、肢冷、水肿、小便不利或频数、消渴、咳喘、心悸、眩晕等病,皆可随症选用。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用好此方辨证是关键。而怎样辨证呢?笔者认为,内伤杂病最好选用脏腑辨证,而在运用脏腑辨证之前,先以八纲辨证,分清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则用方不致大谬矣。其次,进行脏腑辨证,以肾系疾患为例,须先熟知肾的各种生理功能,如肾藏精,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了然于心,结合肾系疾患的各种病理临床表现即可推断出肾脏气血阴阳失常所致各种病症的发生机理,从而辨出其为肾气、肾阴、肾阳或阴阳亏虚,而对证选方,自能获效。

  2  验案举例

  验案1,患者,男,72岁,就诊于1982年5月7日,病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在160~190/100~110mmHg之间,长期用心痛定、复方降压片、利血平等药治疗,血压始终无明显下降。近半年来,病人觉精神萎靡不振,头目眩晕欲仆,倦怠乏力,形寒肢冷,夏日仍穿棉袄,口渴喜热饮,饮水不多,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心悸、怔忡,小便短少,夜尿频,舌体胖大苔白而润,脉沉而细。辨证:肾气亏虚,冲气上逆。治法:补肾益气,平冲降逆。方药: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制附片30g,桂枝15g,茯苓30g,泽泻15g,丹皮15g,熟地15g,怀山药30g,山茱萸15g,炒白术30g,怀牛膝15g,炙甘草10g。   水煎服,患者服药5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尤其是畏寒肢冷几乎消失,如常人穿衣,又服药10剂后,改用复方降压片1片,1日3次,维持血压140/80mmHg左右。

     按:原发性高血压多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所致,治疗多以滋水涵木,平肝熄风为法,但要注意阳虚高血压也偶尔可见,因温药可助阳升压,故必须慎于辨证,须掌握阳虚的辨证要点,病人常有全身性虚寒,兼有眩晕便溏、浮肿等症,舌质青淡,舌苔白滑,脉沉细,而辨证确属阳虚,则非温降莫效。温降高血压,可加用怀牛膝引药下行,桂枝易肉桂,可起平冲降逆之功,可能有些人会问,是否可和平肝潜阳药合用,这显然违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旨,其效当然不好,甚至会起反作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说,中医要有效,辨证是关键之意。
    
  验案2,患者,女,45岁,工人,1993年11月20日初诊,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3年,继发肾性贫血,Hb 6~8g/dl,肾性高血压,服用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哌唑嗪1mg,每日3次,血压140~160/90~100mmHg,相对较为稳定,BUN 15~18mmol/L,Ccr 300~400μmol/L,也较为稳定,院外服中药治疗,2周前因受凉而致肺部感染,致血压升至200/120mmHg,无尿,BUN 32mmol/L,Ccr 800~1000μmol/L,住院抗炎,静滴苄胺唑啉降压及其他对症治疗2周,肺部感染已痊愈,但血压须靠静滴苄胺唑啉才能维持在150/90mmHg,少尿,每日400ml左右,BUN 20mmol/L,Ccr不低于800μmol/L。主管医生劝其透析治疗,因经济原因而拒绝,而找我求治,就诊时症见神志萎靡,颜面白、面目浮肿,畏寒肢厥,裹以衣被、心累、短气、动则难续,口淡无味,呕恶清水口涎,不喜饮,饮食少思,腹胀,食入则甚,大便稀溏,小便色白短少,下肢水肿按之如泥,舌质青淡,苔白厚腻,脉沉而细,辨证: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治法:温补脾肾,引水下行。方药:济生肾气丸+理中汤:制附片30g,桂枝15g,茯苓30g,泽泻30g,丹皮15g,生地30g,怀山药30g,山茱萸15g,党参30g,炒白术30g, 干姜15g,怀牛膝15g,车前草30g。   服药1剂后,尿量开始明显增多,每日1000~1500ml,血压立即下降,停用苄胺唑啉,以心痛定10mg,每日3次,哌唑嗪1mg,每日2次,可使血压控制在120~140/70~80mmHg,服药5剂后,全身水肿消退,饮食基本正常,BUN降至10mmol/L,Ccr降至180μmol/L,停止输液,再服15剂,BUN、Ccr降至正常,Hb升至9.2g/dl,好转出院。出院后每月服此方10~15剂,直至2001年因急性肾盂肾炎致肾功能严重损害,Ccr 1200μmol/L,服中药无效,而转为腹透治疗。

     按:肾衰一病,既重又危,而其证往往虚实难辨,水火难分,阴阳难判,正如《医家必读》所说:“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因此,辨证十分重要,而肾衰一疾以大虚为主,更有虚实夹杂之证,治则当大补不足,损有余,治本为主,兼以治标。如该病人一派脾肾阳虚之证,必宜温补脾肾为主,又有水湿内停之标实证,故加牛膝、车前草、倍茯苓、泽泻以利水下行,而获显效。

  作者单位: 610071 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编辑:秋实)


 

日期:2006年9月5日 - 来自[2006年第2卷第1期]栏目

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加减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金匮肾气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滋阴助阳之功效。逍遥散是《和剂局方》之方剂,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内科疾病,取得显著成效。

  1 甲状腺机能亢进

  例1,男,34岁,1991年3月7日就诊。患者2年前因善饥、消瘦、全身乏力、怕热多汗、性情急躁易怒、心悸、两手发抖、颈部略粗、大便次数多,T 3 、T 4 增高,西医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给予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停药。近3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不能坚持工作,多食易饥,大便日3次,呈糊状,双手震颤,双眼球轻度突出,甲状腺Ⅱ°肿大,脉搏128次/min,血压18/12kPa,心率128次/min,律齐,第一心音亢进,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化验室检查:T 3 7.1ng/ml,T 4 182ng/ml,WBC6.2×10 9 /L,N0.62,L0.38。西医诊断:“甲亢复发”。继续服用上述西药,病情基本控制,转中医治疗,诊得两脉沉弦而数。症属肝阳偏亢,阴不制阳,亢阳妄动,化火生风,风火内生,故怕热多汗,烦躁易怒。肝火犯胃则胃热,故善饥多食而形瘦。亦以补肝补肾,滋水涵木,平其肝火。当用安神补心丸治之,诸症不解,因脾居中土,是气血生化之源,荣为之所出。此人久病伤阴,风火内动,反克于土,脾土内伤,湿困中焦,清浊不分,阻于中宫。胃气受纳虽佳,但脾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气血不生,故血气虚少,血虚则火旺,阳无所附,汗多不解。风阳与湿邪交合,壅逆而上,横滞颈前,痰火凝聚,故颈前粗肿,虽补肝补肾,病难安愈。今以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加减治之。熟地12g,茯苓10g,山药20g,丹皮12g,山芋肉20g,泽泻10g,五加皮10g,桂枝6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5g,栀子6g,黄芪30g,西洋参20g,地骨皮20g,菊花10g,黄芩10g,麦冬10g,合欢皮15g,患者连进数剂,诸症得以缓解,身热多汗,心悸明显减轻,按上方继续服用月余,症状消失,脉率86次/min,血清T 3 、T 4 均正常,以巩固疗效,原方炼蜜为丸服用6个月,病已痊愈,随访8年,未见复发。

  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是以脾肾最为重要。因肾阴不足,阴不潜阳,肝木气郁,气至上冲不下,其火必盛,火盛则阳亢风动,上扰心神,故而性急易躁。脾又居中土,脾土气虚,湿郁中焦,抑遏肝木上升之气,必郁怒而克于土,风动而火发,肝气犯胃则胃热。所以脾肾两脏俱虚,水土失宜,气机郁滞,肝气失于疏泄,水湿壅结,上循于颈前而成本病。今用金匮肾气合逍遥散加减,亦能滋肾益气,生精助阳,以健脾胃。肾精足则以化气、脾健则运化,以气化精。气化血生,水精四布,肝得滋养,肝脾二气条达,水火相交,病自可愈。

  2 慢性肝炎

    例2,男,34岁,1985年9月12日就诊。患者5年前因右胁胀痛,恶心厌油腻,食欲不佳,全身疲软乏力。皮肤黄染,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医院诊断:“急性黄疸性肝炎”。经治疗痊愈。近2月来,右胁不适,自感疼痛,脘腹闷胀,食后尤甚,纳差,神疲乏力,性情急躁易怒。面色痿黄,小便赤黄,肝区触痛,叩击痛,肝大肋下2.5cm,脾未扪及。化验室检查:ALT186U/L,AST108U/L,D-GT20U/L,白蛋白48g/L,球蛋白30g/L,总蛋白76g/L,总胆红素4.2μmol/L,直接胆红素10.1μmol/L。HBsAg阴性。西医诊断:“慢性肝炎”。两脉沉弦,舌苔黄腻而厚,症属毒邪侵入肝胆,聚结于内,久郁不解,肝气郁结,气滞则瘀,气瘀则交阻,故令两肋作痛。因肝病久郁,风阳内动,横滞中焦,伤及脾胃,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故食少不化,脘腹闷胀,脾又主四肢,脾被湿所困,脾阳不振,则四肢倦怠乏力。然肝病于久,气血俱耗,肾亦受累,不能涵养于肝木,肝风内动,风动则生火,火扰心神,则情躁易怒。亦以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加减治之。熟地2g,丹皮10g,山芋肉20g,山药20g,茯苓10g,泽泻10g,肉桂3g,柴胡3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元胡10g,龙胆草15g,黄苓10g,银花10g,三仙10g,枳壳10g,太子参30g,甘草6g,连进5剂,诸症缓解,按原方加减再服2月余,病已痊愈。随访5年,未见复发。

    按:肝炎病位在肝,受害之主脏。外毒之邪,郁结于内,博结风阳,肝经之气郁滞,失于疏泄,波及脾胃,脾胃一虚,被湿所困。湿邪久羁,伤及脾肾,可致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滞留中宫,气血无以化生,五脏精气亏损,五脏俱虚,邪毒深伏,阻截于内而不得疏泄,则病久不愈。故以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是滋水柔刚之发。因平肝必须补肾,肾水足而后肝气有养,肝气得养,风阳则静,静则肝脾二气得于条达,血得于运化资生,气得于宣通,气血各有所归,气血能升能降,内润肝腑,外达肌表,阴阳调和,无偏盛之虞,病可痊愈。

  3 痢疾

    例3,男,28岁,1995年6月8日就诊。患者半月前因食生冷,杏果之类后,自感身体不适,腹痛,腹泻,次日下脓血便,呈粘液胶冻样,一日数十次,里急后重,头晕,全身无力。化验室检查:WBC12×10 9 /L,N0.86,L0.14,大便常规:脓血便,西医诊断为:“痢疾”。经治疗数日,效果欠佳。转中医治疗,诊的两脉弦细。症属湿邪内滞,阻于中宫,伤及阴阳,与血气相搏,化为脓血。日久不愈,脾虚累及肾阴,脾肾阴虚,关门不固,则成痢疾。亦以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加减治之。熟地12g,茯苓10g,山芋肉10g,丹皮10g,山药10g,肉桂3g,柴胡3g,当归10g,赤芍10g,白术15g,麦冬10g,党参10g,银花10g,藿香10g,甘草6g,连服3剂,痢止,诸症悉平。

    按:痢症多发于夏秋,饮食不洁,食之生冷,伤及脾胃,致使暑湿之邪得于入里,积滞肠腑,与血气相搏,故成痢疾。痢下太久,血气必伤。血气伤则耗损肾阴,肾阴耗损,肾阴则虚,虚则上不能涵养肝木,肝木之气欠于条达,反克于土。土虚累及于肾,脾肾两虚,则关门不固,久痢不愈。投金匮肾气是以阳生阴和畅营血,蒸精化气,输之于脾,使脾气上归于肺,津液不结,自能下行,周身之气上下交通,行而不滞。逍遥散舒肝健脾,培养其胃,降其浊火,升其清阳,肝气清达,肝脾二气和顺,气血营卫调和,痢疾自愈。

  4 体会

    肾为阴脏,先天之本。肾水之气,温其肝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上交于心,化为心之真液,以养心神,则心神得以守舍而藏于心。人又以中气为主,脾居于中,后天之本。脾升木化,中气运行,津液四布,故而少病,今肝脾肾俱虚,水土失宜,气机郁滞,肝气失于疏泄,水湿壅结,阻于中焦,内伏太阴,营卫失调,血气俱伤,闭塞经脉,内外交困,故以成疾。金匮肾气以六味为主,三补三泻,先清肾脾肝三脏留滞之邪,邪去脏安,再补其虚,才能受补得益。得肉桂一味,赤能入血,入肝肾二径,直达下焦,引火归原。可谓益火之源,滋肾益气,生精助阳,以气化精。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水火并补,阴阳调和,邪去正复,肾气自健。合逍遥散亦是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土木得和而气机流畅,阳气疏则不内郁,肝脾调和,资其化源。气旺血生,泉流不断。加用参芪、麦冬、菊花,升脾益气,润肺清肝,上下交通,阴升阳潜,上能宣通肺气,使脾气不得下流,上归于肺,津液不结,下输于肾,阴阳相济,相互化生,令周身之气通而不滞,地骨皮清表中之火,以安肾,补其母,黄芩、栀子清神中之火以凉心,泻其子。使火下交于肾。五加皮、枳壳同用,升清降浊,通调水道,得藿香、三仙能燥湿化积而助运化。诸药相合,可柔养阴津,真阴有源而肾气温煦,枢机扭转,脾胃和降,阴血化生。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化湿不伤阴,生津不碍湿,补中有滋,滋中有消,配伍得当,功效显著。

  作者单位:830011新疆乌鲁木齐,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中心医院

  (编辑:李 戈)

日期:2006年8月19日 - 来自[2005年第5卷第9期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多表现为双下肢水肿,胸闷,气喘,腹胀,纳差等症状。查体可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指凹性水肿等。常见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沉弦。相当于中医的脾肾阳虚证。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是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金匮肾气丸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全过程,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慢性心力衰竭既有脾胃运化失常的症状表现,又有肾阳亏虚,水湿泛滥之证,脾肾双亏,究竟补脾还是补肾?严用和明确指出:“肾气若壮,丹田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矣。”张景岳本《内经》“肾为胃之关”之论,更有见地说:“夫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而关则在肾,关之为义,操北门锁钥之柄,凡一身元气消长,约束攸赖。故许知可云∶补脾不若补肾者,谓救本之道,莫先乎此也。诚万古不易之良法。”

金匮肾气丸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有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泽泻、茯苓、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金匮肾气丸虽为温补肾阳之品,其桂枝、附子用量却大大少于滋阴之药,《医宗金鉴》:“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经言“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此之谓也。

慢性心力衰竭病程较长,病情缠绵,症状复杂。病之标在心,病之本在肾。西药着重于治标,金匮肾气丸着重于治本,两者相合,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患者董某某,男,67岁。于2009年11月就诊。

自述一年来白天步行不能超过500米,超过则头晕,心慌,气喘,胸闷。夜尿频繁,每晚3~5次,凌晨口干欲饮。查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曾服六味地黄丸复方丹参片、参松胶囊等无效。刻下症见:面黄少华,形体瘦弱,恶寒怕冷,气怯声低,纳食不香,大便稀溏,颈静脉轻度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沉弦。西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为脾肾阳虚证。西药给予螺内酯片20毫克,每天1次。中药给予金匮肾气丸(浓缩丸),每次8粒(相当于生药3克),每日3次。3个月之后复诊:每晚夜尿1次,凌晨口干基本消失,纳食正常,大便正常,已不怕冷,双下肢水肿消失。可以步行2000米无胸闷,气喘,心慌等。嘱停服螺内酯,继续长期服用金匮肾气丸。

日期:2010年6月15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金匮方“黄土汤”治难治血便

  笔者曾治一79岁的黑便患者,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合并出血,每天黑便1~3次,采用奥美拉唑立止血凝血酶等多种西药治疗半月无效,我采用黄土汤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患者大便下血排便无力,精神疲倦,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从其脉症来看,诊断为脾胃虚寒,治以温补脾胃、养血摄血,方用黄土汤加减。
 

  药用灶心土100克,阿胶20克,熟地、白术、白芨各15克,炙甘草、炮附子、黄芩各6克,三七粉(冲服)3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发现,病人黑便日渐减少。遂效不更方,在继用黄土汤加减治疗的同时逐渐停用西药,在一周后病人痊愈出院。

  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张仲景以灶心土与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同用,取名黄土汤,用治脾气虚寒之大便下血吐血衄血崩漏等病症。

  在黄土汤方中,以灶心土温中止血为君;白术、附子温脾阳而补中气,助君药以复统摄之权为臣;出血量多,阴血亏耗,而辛温之白术、附子又易耗血动血,故用生地、阿胶滋阴养血,黄芩清热止血为佐;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配合,寒热并用,标本兼治,刚柔相济,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阳,则其病可治。

  此后笔者反复多次用过黄土汤,效果确实不错,同道可以一试。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