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动漫本子总量排行:历史上的刘伯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03:14

历史上的刘伯温

[ 标签:历史,刘伯温 ]

大事件

- ﹏Tian^;^ 回答:5 人气:11 解决时间:2010-05-02 19:54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刘伯温,名基,伯温是其字,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生于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一个官宦人家。他的曾祖叫刘濠,在南宋朝廷当过官员。刘濠就是个很有头脑、处事果断、机敏过人的人。南宋祥兴二年(1278),南宋被元灭国。南宋初亡时,有刘濠的老乡林融起兵反元,事败,元朝派了使者来登记参与过林融起兵的人。参与的人还不少,这份名册若报上去,后果不堪设想。正好,这位使者事毕借住在刘濠家。为了保护名册上的人,当晚,趁使者睡熟后,刘濠一把火将自家的房子烧了,使者只身逃出,名册却葬身火海。使者无可奈何,只得在刘濠的帮助下,重新编造了一份名册,那些参与了林融起事的人因此得免。刘伯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家教自然非一般人家可比。除有良好的家教外,刘伯温年幼时就表现得聪明机敏。我们的先人们有“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之说。刘伯温的老师叫郑复初,很看重他,在他小时就曾对他的父亲刘煸说:你祖上积的德大,所以你有这么个好儿子,他将来必然会光耀你家门庭。

  刘伯温聪明机敏,先天条件好,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后天非常努力。他从小酷爱读书。只要能到手的书,无所不读。他既通经史,又好象纬之学。这象纬之学就是古代的天文学。不仅神秘化了,而且禁止私学。刘伯温何以能学到这门禁学,不得而知。及至成年,他已是经纶满腹的学问家了。元明宗至顺年间,刘伯温小试牛刀,高中进士,分配到江西高安县当了个县丞,官职虽小,但他在任期间就获得了廉政的好名声。省里听说了他的政绩,要将他调上去,他谢辞了。后来,任命他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时各处行省皆设儒学提举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吧,提举司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副提举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副处级。正副提举掌管所在地学校的祭祀、教育诸事。刘伯温偏不因自己位卑,要去议论御史失职之事,结果开罪了权臣,只得辞官回家。当时的人们议论到江南一带的人物时,都会提到刘伯温,而四川的名士赵天泽则将刘伯温排为江南第一号人才。认为他相当于三国时的诸葛亮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方国珍在台州起兵,拉开了反元的大幕。方国珍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等地,当地官员奈何不得。省里面只得将刘伯温召出。刘伯温同事黄伯生在其《诚意伯刘公基行状》一文里说,省里将刘伯温召出后让他当了个浙东元帅府的都事,仍是个从七品的小官,而元帅府即宣慰司,是省里的一个派出机构。刘伯温到任后,献计筑城抵御,果然使方国珍受阻。这时,左丞相招安方国珍,刘伯温认为招安不妥,因方国珍是第一个起兵反元之人,应乘胜一举将方国珍剿灭,否则后患无穷。从起义反元这一面来看,刘伯温这一计确实很毒,若得逞,元王朝将再苟延残喘一阵也说不定。方国珍听说后,忙用重金贿赂刘伯温,希望刘伯温改变观点。为他接受招安说点好话,但刘伯温不受。方国珍便派人从海上带重金到京城,贿赂当权者们,终于打通了门路,朝廷决定招安方国珍,一面授方国珍官职,一面反而斥责刘伯温霸道。方国珍受招安不久,等到喘过气来后,再次起兵反元,而此时的刘伯温,虽又被省里重新任用负责剿捕之事,却又见疑,不给兵权。至此,刘伯温对元王朝心灰意冷,干脆辞官回家了。刘伯温回到老家青田后,专心著书,写下了反映自己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

  刘伯温已经看出元王朝末日迫近,天下势将大乱,便在老家青田读书,著作,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不久,群雄四起。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后,得知刘伯温、宋濂是江南名士,即以重金礼聘,刘伯温卖关子,没有答应。朱元璋手下总制孙炎又亲自写信邀请刘伯温,刘伯温才同意出山。

  刘伯温和朱元璋见面后,即向朱元璋陈述了时务十八策。十八策的主要内容是灭陈(友谅)去张(士诚)、灭方国珍、屯兵自养、勿过度扰民、严肃军纪、招纳贤士等等。朱元璋读后非常高兴,即将刘伯温视作心腹。朱元璋初起兵时,奉红巾军头领韩林儿为首。至正十五年(1355),韩林儿在毫州(今属安徽)称帝,国号大宋,朱元璋得到消息,即表祝贺,到了新年,还令中书省为韩林儿专设御座并叩头礼拜。群臣皆拜,独刘伯温不拜。问他为什么不拜,他说:韩林儿不过是个放牧的小孩子而已。我拜他干什么!显然,刘伯温是以这种方式表明他只忠于朱元璋。朱元璋心知肚明,便召见刘伯温,请教平定天下大计,于是有了一次著名谈话,后人称之为朱刘之间的。“隆中对”。刘伯温向朱元璋分析了群雄形势,陈述了征讨天下大计。刘伯温说:张士诚目前不过自保而已,不足为虑。陈友谅篡夺了红巾军领导权,名号不正,但他占据了上流之地,又时刻想消灭我们,是我们的大敌,因此应当首先消灭他。一旦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自然势单力薄,就可以一举将其灭掉了,然后挥师北上,占据天下!朱元璋听后大喜,对刘伯温说:先生有了什么好的计策,都一定要告诉我啊!

  刘伯温性格刚正,处事公允。朱元璋曾因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伯温并不落井下石,相反,他客观地向朱元璋劝道:李善长是您有功的老部下,他很能调和将领间的矛盾,是应该重用的。朱元璋听后叹道:他曾多次陷害你,你却如此帮他说话!后来李善长罢相,朱元璋准备用杨宪为相,征求刘伯温意见时,刘伯温坚决反对。刘伯温说:杨宪有丞相之才却无丞相之器量。当丞相的,应持心如水,以义理为判辨是非的标准,杨宪是做不到这些的。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可否为相。刘伯温说此人比之杨宪更差。又问胡惟庸可否为相。刘伯温说:这好比让胡惟庸驾车,我担心车辕会被损坏。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朱元璋大约不高兴了,说道:如此说来,我的丞相就只有你才能担任吗?刘伯温答道:我疾恶如仇太过,而且也承受不了繁重的工作,若我为相,会辜负了您的恩德。天下这么大,哪里会没人才呢?希望您仔细察访。但目前这些人,确实都不适于当丞相。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伯温的评论将这些人都得罪了。刘伯温真能预知未来,那就不会说这些话,或者,会换个说法。

  刘伯温被后人神化,除了他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的神机妙算被过分渲染以外。显然还和他超凡脱俗的性格有关。他料事准确,性格刚正,疾恶如仇。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刘伯温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刘伯温被封了这么高的官,却不贪恋富贵,洪武四年,便告老还乡了。刘伯温回到老家后,除了下棋喝酒之外,从不提起自己建功立业之事。当地知县几次求见,刘伯温都不答应,这位知县无奈,只得化装成老百姓去拜见他。刘伯温正在洗脚,便叫自己的儿子将化了装的县令领了进来,并准备设便饭招待。到此,县令才说明我就是某某人,刘伯温一听是知县,马上惊恐失色地站起身来自称草民,并礼送知县出门,不复再见。

  刘伯温回家后虽慎言谨行,但对胡惟庸等人的评价,还是给他招来了麻烦。早些时,刘伯温曾告戒道:瓯(今浙江永嘉一带)括(今浙江台州一带)之间有块空地名日谈洋,往南直达福建地界,是盐盗出没之地,方国珍就是凭据这里复杂的环境起事的,因此,应设巡检司守护。一旦设巡检司守护,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就不方便了。后来茗洋逃军反叛,这样的大事当地官员竟敢隐匿不报,刘伯温就叫他的大儿子刘琏报告了此事,可是又没有通过中书省,而中书省就掌握在他认为会损坏车辕的胡惟庸手中。胡惟庸正恨找不到机会出气,一看刘琏居然绕过了中书省奏事,这不是公开瞧不起我胡惟庸吗?新仇加旧恨,胡惟庸便指使手下官吏诬告刘伯温,说刘伯温精通阴阳学,看出谈洋这块地方有王气,因此想占为已有,以便将来作为自己的墓地,但当地百姓不愿给他,所以他才请求设巡检司驱逐老百姓。胡惟庸这一着真是暗藏杀机,你刘伯温想死后葬在有王气的地方,不是想让子孙当皇帝吗?朱元璋得到报告,虽然没有就降罪刘伯温,但心里还是起了疙瘩,毕竟,刘伯温是知天文地理的,说不定谈洋真有王气呢!于是,朱元璋便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是知道朱元璋杀功臣的手段的,害怕了,赶紧到京城去请罪,而且就留在京城,不敢再回老家。不久,朱元璋拜胡惟庸为相,刘伯温吃惊之余长叹道:我真希望我说的话得不到应验,那就是老百姓的福份了!由于担忧和气愤,刘伯温得病了。

  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终于派人送他回老家,到家不久,即病重而亡,时年65岁。刘伯温去世得如此之快,据说中了胡惟庸下的毒。

  我国古代,天文这门学问因有“观星象而知未来”之类的内容,因而严禁私学,主要原因,当然是统治者害怕老百姓一旦懂得天文就便于造反了。刘伯温是天文学大家,他之被诬和被夺去俸禄,也就是因他通晓天文之故。他曾著有《天文书》,临辞世前,他将《天文书》授予长子刘琏,并嘱咐道:你赶快把它交上去,后人千万不可学习。他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之道,宽猛相济,互为循环,而目前则应减省刑法,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全国各险要之地,应与京城联络起来。我准备了一份奏章,但现在是胡惟庸当权,送上去没有什么用处。胡惟庸肯定是要败的,他败后,皇上一定会想起我来,你再将它密奏上去。刘伯温对胡惟庸的预言果然应验,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

  刘伯温长得修长,满脸胡须,一表人材。朱元璋一般只呼他“老先生”而不叫其名,又常对人说:刘伯温就是我的张子房(刘邦高参张良)啊!他要问计于刘伯温时,爱在密室之中,而刘伯温又懂得那个时代极少有人懂得的天文学,于是,被神化了的刘伯温以精于象纬之学名世,其满腹经纶反而被掩盖了。
评价答案
  • 您已经评价过!好:1
  •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0
  • 您已经评价过!原创:0
  • 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0
天长风
    回答采纳率:30.8% 2010-05-02 19:51

    满意答案

    好评率:87%
    刘伯温 

    刘基故里--南田又称天下第六福地,人杰地灵,孕育着文成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千古人豪刘伯温是历史上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现留下一批明清建筑,诸如刘基庙、参政公祠、忠节公祠、盘古亭、辞岭亭、武阳亭、刘基故居及刘基墓等。此外,全县尚拥有新石器遗址、宋朝古窑址、摩崖石刻、古寺、古墓、古牌坊、革命纪念地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武阳村当时属青田管辖,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初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文成公。文成县就是以他的谥号命名的。
    刘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当时的元政权,君主昏庸,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刘基目瞩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局,并不气馁,仍以国事为重,清廉刚直,效命朝廷,忠于职守,总想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可是在元代民族歧视严重的官场上,并不得志。自26岁出任江西高安县丞,长期充任江西行省椽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行省枢密院经历之类从七品、七品小官,后来虽小有迁升,一度当上从五品的行省郎中,但旋即仍以七品的资格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浩然之气受到抑制。加上此国性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他面对现实,逐渐认识到元朝灭亡、改朝换代已成必然之势。于是在48岁那年弃官在家乡武阳隐居,著《郁离子》2卷。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他出山。这时刘基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
    刘基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对大明历法、律令的制订、南京城竽宫的修筑设计也曾作出贡献。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基还乡后,虽然不与地方官来往,从来不讲自己的功劳,唯棋酒诗文自娱,行为十分谨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派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65岁。




    刘伯温之死与明初大算账

    春兴诗八首 明 刘基
    刘基(字伯温)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称其“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就被传为是他所写。
    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当然不是神仙,不过按今天的头衔,可算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等,其著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列传16》),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有如《庄子》,《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还著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刘基是浙江青田人,23岁进士,曾任元朝的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职,曾受命参与镇压方国珍部,任处州路总管府判。因不与兵事,愤而弃官还乡,在48岁那年弃官归隐。元至正二十年,“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明史列传16》)
    被朱元璋聘至应天(南京),充任谋臣后,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陈时务18策,提供了好几着关键性的军事策略,如先灭陈友谅,与张士诚、方国珍暂时妥协,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建策。为朱元璋采纳。朱元璋先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多按刘基的计策行事。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刘基为太史令。二十七年,升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为朱元璋谋划制定北伐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其间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按运筹帷帷的功绩,刘伯温理当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为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战疆场的“哥们”,尽管朱元璋对刘伯温“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明史列传16》),但那是有所请教,是一种姿态而已。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对文化人有一种内心的反感,尽管刘基以及陶安、秦从龙、朱升、范常等文人对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丝毫不亚于厮杀战场的武将。
    当然,补偿还是有的,为安抚刘伯温,朱元璋下令青田不加赋税,“令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也。”后来又“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明史列传16》)
    不过,刘伯温虽才华盖世,胸有韬略,却不是政治家。如果他专注于学问,成就必定会不逊于任何一代宗师。但他是性情中人,决不会为逃避乱世纷争,躲起来一门心思做个人研究。而且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天下太平之后,也根本不适合混迹于官场,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刘伯温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可惜,一入侯门深如海,已没有了退出的余地了。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列传16》)
    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刘伯温虽归老于乡,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人不在身边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对他不会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儿子留京为官,算是人质。而且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刘基之子琏、宋濂之子允载、叶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机等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故此,退隐后的刘伯温异常低调,“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明史》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因久仰刘伯温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朝廷方面,李善长为朱元璋所忌,已经自动退休,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因李的举荐而成为丞相。其实,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长外另一丞相人选问题征询过刘伯温的意见,刘就不看好胡惟庸,评价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明史列传卷16》)。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后来终于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谈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基,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伯温知晓。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种胁迫,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会临头。刘伯温于是只好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不久便发病了。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一代绝世奇才便这样去世了。
    毒杀刘基,这是后来胡惟庸的一大罪状,但下毒是否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悬疑。不过这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极大。首先,刘基死于洪武八年四月,胡惟庸进中书省是洪武六年七月,那时胡入相时间不长,地位并不稳固,还处在“考察期”,又有汪广洋牵制,未必能够胆大妄为到这个程度。胡惟庸虽然嫉恨刘伯温,但并无深仇大恨,弹刻刘基的奏章也强词夺理,没有能令人信服依据,如果没有来自皇帝方面的一些默许,本身就有诬告嫌疑,很可能反过来惹火上身。更何况刘伯温已归隐,不可能对其地位权势构成威胁,做下毒这种风险很大而毫无回报的事,对身居丞相高位,且以精明干练著称的胡惟庸而言,应该还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
    再者,不露痕迹地毒杀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绝技,李文忠、徐达也是这样因病受到探望和赠药之后便不明不白的死掉的。关于李文忠之死,《明史》载:“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当然,淮安侯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命运。至于徐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野史说,这是拜朱元璋的一只蒸鹅所赐。此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汪广洋因否认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在贬责途中被赐毒而死。
    刘伯温之死仅仅是一个开始。
    五年之后,大清算终于来了。始于追查他的死因的胡惟庸案发生于的洪武十三年,最终的罪名则是不可饶恕的谋反。“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实际数目远高于此,因为被杀的都是以家族为单位,杀一人也就是杀一家。坐胡案死的有李善长、朱亮祖二国公二十列侯,身为太子老师的宋濂虽免于死罪,但死于流放途中。十三年后,又有蓝玉案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坐蓝案死的有傅有德等一公十三侯二伯及诛连被杀者又一万五千人。朱元璋铢杀屠戮,用恐怖手段造成了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为朱姓江山的永固,所摧残的不仅仅是功臣的性命,更有国家民族的元气和活力。
    刘伯温

    刘基故里--南田又称天下第六福地,人杰地灵,孕育着文成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千古人豪刘伯温是历史上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现留下一批明清建筑,诸如刘基庙、参政公祠、忠节公祠、盘古亭、辞岭亭、武阳亭、刘基故居及刘基墓等。此外,全县尚拥有新石器遗址、宋朝古窑址、摩崖石刻、古寺、古墓、古牌坊、革命纪念地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武阳村当时属青田管辖,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初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文成公。文成县就是以他的谥号命名的。
    刘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当时的元政权,君主昏庸,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刘基目瞩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局,并不气馁,仍以国事为重,清廉刚直,效命朝廷,忠于职守,总想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可是在元代民族歧视严重的官场上,并不得志。自26岁出任江西高安县丞,长期充任江西行省椽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行省枢密院经历之类从七品、七品小官,后来虽小有迁升,一度当上从五品的行省郎中,但旋即仍以七品的资格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浩然之气受到抑制。加上此国性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他面对现实,逐渐认识到元朝灭亡、改朝换代已成必然之势。于是在48岁那年弃官在家乡武阳隐居,著《郁离子》2卷。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他出山。这时刘基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
    刘基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对大明历法、律令的制订、南京城竽宫的修筑设计也曾作出贡献。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基还乡后,虽然不与地方官来往,从来不讲自己的功劳,唯棋酒诗文自娱,行为十分谨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派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65岁。




    刘伯温之死与明初大算账

    春兴诗八首 明 刘基
    刘基(字伯温)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称其“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就被传为是他所写。
    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当然不是神仙,不过按今天的头衔,可算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等,其著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列传16》),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有如《庄子》,《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还著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刘基是浙江青田人,23岁进士,曾任元朝的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职,曾受命参与镇压方国珍部,任处州路总管府判。因不与兵事,愤而弃官还乡,在48岁那年弃官归隐。元至正二十年,“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明史列传16》)
    被朱元璋聘至应天(南京),充任谋臣后,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陈时务18策,提供了好几着关键性的军事策略,如先灭陈友谅,与张士诚、方国珍暂时妥协,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建策。为朱元璋采纳。朱元璋先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多按刘基的计策行事。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刘基为太史令。二十七年,升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为朱元璋谋划制定北伐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其间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按运筹帷帷的功绩,刘伯温理当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为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战疆场的“哥们”,尽管朱元璋对刘伯温“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明史列传16》),但那是有所请教,是一种姿态而已。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对文化人有一种内心的反感,尽管刘基以及陶安、秦从龙、朱升、范常等文人对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丝毫不亚于厮杀战场的武将。
    当然,补偿还是有的,为安抚刘伯温,朱元璋下令青田不加赋税,“令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也。”后来又“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明史列传16》)
    不过,刘伯温虽才华盖世,胸有韬略,却不是政治家。如果他专注于学问,成就必定会不逊于任何一代宗师。但他是性情中人,决不会为逃避乱世纷争,躲起来一门心思做个人研究。而且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天下太平之后,也根本不适合混迹于官场,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刘伯温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可惜,一入侯门深如海,已没有了退出的余地了。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列传16》)
    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刘伯温虽归老于乡,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人不在身边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对他不会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儿子留京为官,算是人质。而且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刘基之子琏、宋濂之子允载、叶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机等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故此,退隐后的刘伯温异常低调,“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明史》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因久仰刘伯温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朝廷方面,李善长为朱元璋所忌,已经自动退休,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因李的举荐而成为丞相。其实,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长外另一丞相人选问题征询过刘伯温的意见,刘就不看好胡惟庸,评价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明史列传卷16》)。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后来终于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谈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基,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伯温知晓。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种胁迫,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会临头。刘伯温于是只好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不久便发病了。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一代绝世奇才便这样去世了。
    毒杀刘基,这是后来胡惟庸的一大罪状,但下毒是否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悬疑。不过这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极大。首先,刘基死于洪武八年四月,胡惟庸进中书省是洪武六年七月,那时胡入相时间不长,地位并不稳固,还处在“考察期”,又有汪广洋牵制,未必能够胆大妄为到这个程度。胡惟庸虽然嫉恨刘伯温,但并无深仇大恨,弹刻刘基的奏章也强词夺理,没有能令人信服依据,如果没有来自皇帝方面的一些默许,本身就有诬告嫌疑,很可能反过来惹火上身。更何况刘伯温已归隐,不可能对其地位权势构成威胁,做下毒这种风险很大而毫无回报的事,对身居丞相高位,且以精明干练著称的胡惟庸而言,应该还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
    再者,不露痕迹地毒杀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绝技,李文忠、徐达也是这样因病受到探望和赠药之后便不明不白的死掉的。关于李文忠之死,《明史》载:“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当然,淮安侯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命运。至于徐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野史说,这是拜朱元璋的一只蒸鹅所赐。此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汪广洋因否认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在贬责途中被赐毒而死。
    刘伯温之死仅仅是一个开始。
    五年之后,大清算终于来了。始于追查他的死因的胡惟庸案发生于的洪武十三年,最终的罪名则是不可饶恕的谋反。“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实际数目远高于此,因为被杀的都是以家族为单位,杀一人也就是杀一家。坐胡案死的有李善长、朱亮祖二国公二十列侯,身为太子老师的宋濂虽免于死罪,但死于流放途中。十三年后,又有蓝玉案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坐蓝案死的有傅有德等一公十三侯二伯及诛连被杀者又一万五千人。朱元璋铢杀屠戮,用恐怖手段造成了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为朱姓江山的永固,所摧残的不仅仅是功臣的性命,更有国家民族的元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