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皇玛丽和拳崇h无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6:36:44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1、心理健康包含的两层意思。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就象身体没有病症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标志一样;二是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本质条件,它要求个体没有不健康的心理倾向,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社会自然环境和自我内在环境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以及中职生的实际情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以下几条:
  智力正常;情绪乐观良好;意志健全;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明确,自我评价正确;能适应社会生活。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种表现
  1、自我意识方面。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对自我接受和认可,也就是看他有没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中职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身体生理方面的变化决定了他们会过分注重自己的身高、体重、体形、外表、衣着等,由于自己某一方面不如别人,就往往会产生自卑、自暴自弃、自信心不足等;有的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已,往往会产生目空一切、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后果,致使人际关系(也就是俗话说的人缘)受损;也有的人会觉得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难以找到知心朋友,从而感到孤独和寂寞。
  2、 学习方面。由于职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中职生在学习方面往往会产生诸如学习成绩不理想、专业学习兴趣不高、个人爱好与职业选择冲突等许多不适应,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目标不明、动力不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对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3、人际交往方面。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和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特定人员接触、交往、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和提高。但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于其在认知情绪和人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主观的好恶、恐惧、愤怒、嫉妒、自卑、自负等现象,表现为:根据自己的喜好推断、判定别人应有的符合自己愿望的议论和行为表现;害怕见生人甚至老师、领导,人多时紧张不安、语无伦次;由于某一问题或现象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或目标时产生攻击行为或将其压抑在心底,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加以释放调解;因为做事不成功或无法超越别人时产生羞愧、怨恨情绪,导致失控行为发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老觉得己不如人,或者因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唯我独尊、虚荣心强。
  4、 恋爱交友方面。中职生在校期间为了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他们往往会选择交异性朋友,甚至恋爱来解决,但是由于其年纪毕竟还小,生理心理毕竟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交友恋爱以及日常生活中会有以下表现:
  早恋:受不良书刊及影视作品的影响,使学生过早进入谈情说爱阶段,从而导致学习不专心,上课走神,神思恍惚,精神萎靡;同时由于年轻无知和好奇心作怪,处于恋爱阶段的中职生往往会做出出格举动,过早品尝爱情禁果。由于思想单一,行动盲目,恋爱过程中的分手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出现;相互攀比的心理和争风吃醋会导致“决斗”、群殴等事件的发生。
  交友:与社会不法分子或不法团伙以及校内团伙结交勾结,达到引人注意、受人保护、报复打架的目的。
  5、 就业方面。三年中职学习生活生涯结束,面临就业,由于在校期间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中职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专业技能方面不能达到国家教学大纲要求的标准,使他们在择业面试过程中被淘汰的机会增加,甚至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严重欠缺致使不能遵守单位规章制度,违反纪律,没有集体观念,不能为单位利益着想,遭到单位的辞退,对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报复心理,从而对个人对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中职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 生理因素。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4—18岁,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后期,正在经历人生的第三个“发育高峰期”。在此期间,中职生的心理发展也在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发展的过程。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的中职生,其体形(包括身高、体重等)、骨骼、肌肉、生理机能都要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对中职生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1)形体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中职生的身高体重增长变化迅速,对中职生心理的潜影响比较大。一般来说,男生的身高体重增加使他们有一种成熟感和成就感,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和力量,而女生对身高的增加比较祈盼,对体重的增加则比较恐慌,因为女生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副苗条的身材,使自己更具魅力,体态较胖的女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一种自卑感,会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
  (2)生理机能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生的循环、呼吸系统不断健全发展,能够适应中职生激烈的体育运动和紧张的学习生活,满足他们追求多姿多彩校内外生活的需要,如果其循环、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便会显示出身体外表方面的病态,阻碍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各方面的完善。
  2、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一个人在幼年时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人格结构对其成年以后的心理发展更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父母长辈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等。良好的家庭环境意味着家庭和睦,家庭里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父母具有科学民主的养育主法等。父母长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感化着自己的子女,对自己子女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具有关键的作用;而家庭里经常吵闹,夫妻不合,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等则可能导致子女成年后养成抑郁、焦虑、恐怖等性格特征,对子女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婴儿出生后即会与父母建立联系,产生依恋感,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行为可分为安全依恋型和不安全依恋型。经心理专家们的研究显示,安全依恋型有助于儿童养成健康的心理,不安全依恋型则会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障碍。国外有专家学者对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如果家庭内父母具有温暖的情感、更多的合作和支持态度以及经常鼓励的言行,则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会具有正常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子女会表现出宽容、上进、积极的行为。反之,如果家庭内父母过分保护自己的孩子或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缺少温暖的情感,则孩子会表现出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怖等症状。父母养育子女的方式对子女人格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是民主型,则子女会表现得宽容理解、情绪稳定,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是溺爱型,则子女会表现得利己、自私、骄横,缺乏独立意识;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专制型,则子女会表现为消极,懦弱,缺乏自信。所以,从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为人处事方式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在其各种心理问题中的影响。
  3、 学校因素。中职生从初中时期起,就踏上了应试教育的道路,学习压力大,家庭、学校、社会期望值高,学生心理负担重。同时,为了能考上重点高中,学校里非主科的教学安排大大减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致使学生的许多发展课程向后推延,心理发展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人沟通难、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挫折承受能力低等。
  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又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学习内容改变明显,课程增加,对所选择的专业不能很快适应,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习压力增大等。因多数学生在当初选择专业时的盲目性或过分听从家长教师的话而选择了与个人兴趣爱好不符合的专业,入校后出现心理苦闷,消极悲观,学习动力下降。部分中职学校设施不足,或盲目扩招导致设施不够用,管理观念僵化落后,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味强调文化专业课学习,致使学生业余生活单调,不能合理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校内部及周边治安环境差,学校内的拉帮结派现象迫使学生为求自身安全向学生中的小团体、团伙屈服,导致其心理上没有安全感,对学校缺乏信心和信任感,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和心理的健康。种种因素相互交错,在中职生身上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使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
  4、 社会因素。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念冲突的时代。中职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后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在中小学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教育和重义尚礼、讲究集体利益高于私人利益的传统美德教育。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学生知识的增加、接触面的扩大,西方世界的那种重利尚法、注重竞争、讲究个人利益的观念慢慢地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影响着他们对世界、对人生、对未来的看法。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年轻的中职生面临着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感到茫然、疑惑和不知所措。在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等问题上的艰难选择使他们感到困惑。但是,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和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使他们乐于接受外来文化,而辨别能力弱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被西方文化中的糟粕所浸染。西方文化中的很多观念与中国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使中职生陷入混乱、压抑、紧张的心理状态,长期的这种心理压抑和心理冲突必然要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