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涡轮流量计 校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时代要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40:12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时代要求王 真2011年11月08日13:33   来源:《解放军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分享


  文化安全历来是主权国家的重大问题,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历史大趋势中,文化安全更是成为国际视野中的一个聚焦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指明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要求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一重要论述既是科学判断,也是风险预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了清醒而睿智的思维理念。

  国家文化安全:一个时代性的紧迫课题

  国家文化安全,指一国的文化生存系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展状态及文化利益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国家文化政治安全、文化信息安全、公共文化安全等,首要的是文化政治安全,其中又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最。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上层建筑,反映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构成。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这一重要论断既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也点明了国家文化安全的要害所在。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国家文化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无疑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紧迫课题。

  高度重视网络化使意识形态挑战性明显加强的问题。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信息传播的新渠道,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受其影响尤为显著的一个领域就是意识形态。网络化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高技术化。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发生直接关系,而在网络化时代条件下,将会受到科学技术日益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实力因素,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意识形态斗争的格局。资本主义在这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并凭借于此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起挑战,其力度和广度要大大超过以往。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管理非常紧迫,这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任务。

  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业态,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我国出口文化产品,同时也要进口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如何创意却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而往往融入了带有意识形态附加值的文化理念。从西方国家输入的文化产品,其意识形态“因子”就潜伏于文化产品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西方社会学家戴维·巴特勒把这种现象喻为“注射模式”,认为媒介信息就像皮下注射器一样轻松地刺入人们的皮肤,个人并无抵抗力。我国文化产业领域逐步放开,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影视、音像等文化产品大量进口到我国,“皮下注射”现象会成为一种常态。而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竞争力相对较弱,而由弱势转为均势以至强势还有待时日,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文化安全,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将是一项战略性任务。

  高度重视“非意识形态化”掩饰之下的意识形态渗透问题。西方意识形态在其渗透过程中,往往采取所谓淡化意识形态的手法。西方学术界曾提出一种“非意识形态化”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再适应科技革命时代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和性质,并由此进一步提出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其实质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际上,西方国家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强调“两权”体现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党组织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