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找牙图片:温阳利咽法治疗慢性咽炎效果好(李凡成医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13:46
温阳利咽法治疗慢性咽炎效果好(李凡成医案) 发表者:李凡成 (访问人次:3497)

慢性咽炎是一种以咽部微痛、微痒不适,或有咽干、异物感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虽然症状不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但病因复杂,比较难以治疗。往往症状时有时无,时轻时重,顽固难愈。本病在临床上一般认为以阴虚居多,也有气虚证、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浊凝结证、血瘀证、血瘀痰凝证,等等。以及阳虚等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李凡成

笔者近几年来所见咽炎久病不愈者众矣,而对于阳虚一证,疗效独佳。所用药物,以真武汤加减为治,方中必用附片,每为其他医生所不敢,有时尚配伍半夏,亦为药房质疑,不敢发药。但其疗效却实颇佳,现举数例如下。

 

例1:廖某,女,24岁,湘潭市某单位职工,2006年12月12日初诊。诉咽部不适,微干,讲话多后声音嘶哑,病程7个月,在当地经多次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刻下:咽部不适、微干不痛,纳可,二便调,月经正常。检查:咽部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两咽侧索增生;间接喉镜下声带无明显充血征,运动与闭合均可。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缓。治以温阳利咽法:附片10g 白术12g 白芍药15g 茯苓15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5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发。

按:本例患者病属慢性咽炎、慢性喉炎。症状较简单,全身证候亦不明显,从舌脉辨证,当属阳虚湿郁,邪滞咽喉。此例患者有淋巴滤泡增生,两咽侧索增生,虽可从痰浊凝结咽喉病理认识,但恐加入牡蛎、贝母之类有碍温阳,加入法夏、陈皮之类,似可不必,处以真武汤加甘草为治,果然奏效。

 

例2:晏某,女,32岁,国防科大教师,2005年7月12日初诊。诉咽喉部轻微疼痛,咽部痰粘着感五、六年,时轻时重,时有时无。经中西门诊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近3-4天又较明显。纳可,二便调,月经正常。检查:咽部潮红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舌质淡,脉沉。病属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治以温阳散寒,利咽止痛法。处方:附片6g 白术12g 白芍12g 茯苓12g 玄参12g 陈皮6g 荆芥10g 僵蚕10g 炙甘草6 生姜3片 7剂而愈,随访二年未发。

按:此例患者病程五、六年,但症状时轻时重,时有时无,就诊时虽症状不很重,但属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全身证候不明显,从舌脉辨证,当属阳虚,痰浊凝滞咽喉;以其新近几天症状明显,当兼风邪。故以真武汤温阳,加荆芥、僵蚕以祛风化痰利咽;加陈皮理气,既健胃,亦化痰。

 

例3:罗某,女,40岁,长沙市某单位职工,2005年8月2日初诊。诉咽喉干燥,微痛,早上起床后痰中有血丝三个月,大便正常,月经调。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间接喉镜下喉部体征(—)。舌质淡,苔薄,脉沉缓。治以温阳益气,佐凉血止血法。处方:附片6g 白术12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茯苓12g 西洋参6g 白茅根15g 牡丹皮10g 7剂而愈,随访二年未发。

按:本例患者病属慢性咽炎,从舌脉辨证,当属阳虚,故以真武汤主治。慢性咽炎兼见痰中带血者并不多见,本例患者即是,当与局部炎症有关。以其咽喉干燥明显,咽喉微痛,故佐以白茅根、牡丹皮凉血止血。加西洋参以助益气生津而除咽燥。

 

例4:邓某,女,51岁,长沙市某单位职工,2005年11月1日初诊。诉咽异物感不适二年,时有涕倒流,或吐痰涎,有时口苦,间歇性鼻塞遇冷明显。大便2-3天一行。食纳一般。检查:咽部无充血,无明显淋巴滤泡增生,前鼻镜检查见鼻甲不大,鼻道干净;间接鼻咽镜下见鼻咽部轻微慢性充血,舌质淡胖,苔薄白,中心微腻,脉沉细缓。病属咽异感症、慢性鼻咽炎、慢性鼻炎。治以温阳利咽,通利鼻窍法。处方:附片10g 白术12g 白芍15g 炙甘草6g 茯苓15g 党参12g 白芷10g 桔梗10g 生姜3片 7剂。复诊:2007年5月15日二诊:诉服上方后诸症消失,未再服药,但2个月前又复出现咽部异物不适感,近1个月来较明显,咽部如物堵塞感,微干燥而不痛,无间歇性鼻塞,大便2-3天一行。检查:咽部轻微慢性充血,有少许滤泡增生。舌质淡,苔白腻滑,脉沉细缓。病属慢性咽炎,治以温阳利咽法。处方:附片6g 白术15g 炙甘草6g 茯苓15g 薏苡仁20g 法夏10g 陈皮10g 桔梗10g 厚朴10g 瓜蒌仁10g 7剂而愈,随访半年尚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首诊用真武汤加味已经奏效,方中党参益气健脾,桔梗化痰,既合甘草以利咽喉,亦助白芷通利鼻窍。复诊时病已有所变异,阳虚体质难以改变,且大便仍结,舌苔腻滑,脉沉细缓。综合辨证,既有肾阳不足,亦有肺脾痰湿凝结,尚有肠道结燥。故处以真武汤温阳益气;薏苡仁合二陈汤化痰;桔梗合甘草化痰利咽;厚朴既助二陈汤理气化痰,亦助瓜蒌仁行气通便。全方合用,共奏温阳益气,化痰利咽之功。

 

例5:吴某,男,45岁,衡阳市南岳区某单位职工,2006年9月19日初诊。诉咽异物感,干燥,有时有浓稠痰吐出,病程多年,纳可,睡眠可,大便调。因以往有鼻塞重、时有浊涕等症,于同年7月28日行下鼻甲切除手术及鼻窦开放术,术后症状解除,目前鼻腔通气畅,已无浊涕,无明显不适感。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少许滤泡增生,咽粘膜稍干燥。双侧鼻甲均偏小,从鼻腔前部可直视鼻咽部。鼻道干净,无明显干燥感。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缓。病属慢性干燥性咽炎,继发性萎缩性鼻炎。治以温阳利咽法。处方:附片6g 白术12g 白芍药15g 炙甘草6g 桔梗10g 茯苓15g 黄芪20g 当归10g 升麻6g 陈皮10g 7剂,咽部症状消失,随方14个月未见复发。

按:本例慢性咽炎从局部体征与舌脉辨证,当属阳虚气血不足,清阳不升。故治以真武汤温阳,加黄芪、当归助白芍药补益气血,桔梗、升麻以助升清利咽,陈皮理气,助茯苓、白术、甘草健脾。

 

例6:邓某,女,40岁,岳阳市某单位职工,2007年6月21日初诊。诉咽部异物感,干燥感明显,并时有痰与分泌物,病程半年,纳可,睡眠可。经期尚调,经量不多,微暗滞或有块。检查:咽部慢性充血,敏感,无明显淋巴滤泡增生上,扁桃体微超过两腭弓平面(Ⅱ度大小),无慢性充血征。舌质淡暗,脉沉细缓。病属慢性咽炎,治以温阳利咽法。处方:附片6g 白术15g 白芍药15g 茯苓15g 炙甘草6g 桔梗10g 玄参12g 麦冬12g 丹参20g 当归10g 黄芪15g 柴胡6g 7剂而愈,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者当属肾阳亏虚,气阴不足,血瘀不行。气阳亏虚故舌质淡而脉沉细缓;阴液少故咽喉干燥明显,舌苔不多;血瘀不行故舌质暗滞,月经不调。方中真武汤温阳;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柴胡、丹参活血调经;玄麦甘桔汤养阴利咽。

 

例7:张某,女,60岁,住长沙市北区,2005年9月6日初诊。诉咽喉干痒20余天,咽痒则欲咳,大便偏结,纳一般,乏力。近期无明显感冒病史。检查:咽部充血不明显,色淡红,咽后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舌质淡,苔薄,脉细缓。病属慢性咽炎。治以温阳益气,祛风止咳。处方:附片6g 白术10g 茯苓12g 炙甘草8g 白芍12g 黄芪20g 党参15g 当归10g 荆芥10g 白僵蚕10g 桔梗10g 紫菀10g 生姜3片 7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以咽部干痒时欲作咳20余天为主症,并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而咽部充血却不明显,中医可诊断为“喉咳”,西医临床病理当仍属慢性咽炎。以其年届六旬,自觉乏力,舌质淡而脉细缓,证候虽不典型,仍当属阳虚气弱。气虚则卫表失固,易伤风寒犯肺,故咽痒欲咳。方拟真武汤、四君子汤、六味汤加减化裁,共奏温阳益气固卫,祛风散寒止咳之功。

 

例8:张某,女,37岁,常德市慈利县某单位职工,2006年1月3日初诊。诉早上咽中异物感,如痰卡,欲咳则舒,或突然咽痒而呈刺激性咳嗽状;讲话多则声音容易嘶哑,平时容易呃气。病程几年。刻下:咽异物感如痰卡,时有咽痒而咳,有时呃气,声音微沙,纳可。二便调。检查:咽部稍慢性充血,无明显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间接喉镜下声带慢性充血,稍肥厚,闭合尚可。舌质淡胖有齿痕,苔微黄,脉弦细缓。治以温阳益气,佐清热化痰利咽。附片6g 白术12g 白芍15g 茯苓12g 党参15g 荆芥6g 黄芩10g 桑白皮10g 甘草6g 藏青果15g 旋复花10g 陈皮10g 桔梗10g 7剂,铁笛丸5瓶(嘱经常含服)。半年后随访,症状已经消失。

按:本例患者属慢性咽炎、慢性喉炎。从舌脉辨证,当属阳虚于下,热蕴于上,阳虚不著,痰热不甚。故治以温阳益气,佐清热化痰。方中党参助真武汤温阳益气;以其咽痒咳嗽明显,用荆芥、黄芩、桑白皮祛风清肺止咳;桔梗、藏青果化痰利咽开音;旋复花、陈皮止呃;铁笛丸含服,清热化痰,养阴利咽开音。

 

 

体会

真武汤是《伤寒论》方,由附片、白术、茯苓、芍药、生姜五味药物组成。《伤寒论》82条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316条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因此,真武汤的适应证当属少阴阳虚,水湿内停、上泛所致的病症。方中附片温肾脾,阳气旺则化气行水;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生姜辛温发散,既助附片温阳行水,亦助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白芍药酸敛舒筋止瞤,并制附子、生姜之辛温太过[3]。然真武汤在现代中医临床上应用颇为广泛,笔者用于治疗咽喉炎阳虚证,效验颇佳。盖咽喉为少阴经所循,且阳虚可致气虚清阳不升,水湿不化,痰浊内生,上干清道,从而导致咽喉失于温煦,或邪滞咽喉,引起咽喉微痛、异物感、微干燥感,以及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增生,咽喉轻微慢性充血(阳虚则气血郁滞,多为暗红状充血)。在应用时,往往以真武汤加甘草而减生姜为主方治之。加甘草者,既助芍药酸甘化阴,制附片温阳太过之弊,亦合《内经》“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治之以甘药”之旨,以利咽止痛,且白芍药用量一般为附片的1.5-2倍;阳虚咽喉病无需生姜之发散故去之。

由于咽喉慢性炎症一般以局部症状和体征为主,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因此,真武汤治疗慢性咽喉炎,主要以舌质淡或淡胖,脉沉迟或沉缓为辨证依据。并根据不同情况作适当加减。笔者体验,咽喉炎阳虚证,以其阳虚则气弱,易为风邪所伤,故咽痒明显时常加荆芥祛风。异物感明显者,考虑痰浊凝滞,常加厚朴、陈皮之类理气化痰。有干燥感,如兼气虚清阳不升者,加黄芪、当归、升麻之类,益气血而升清阳;若气阴不足,或阴阳两虚者,加玄参、麦冬之类养阴润燥利咽。若见咽部敏感,容易恶心干哕、呃气者,酌加旋复花、法夏之类和胃降逆。另外,若见鼻塞有涕、鼻部分泌物倒流等症,可酌加白芷、桔梗之类通利鼻窍;大便干结,酌加瓜蒌仁或火麻仁之类通利大便;舌苔黄者,酌加黄芩、桑白皮之类清肺;苔腻者,酌加法夏、薏苡仁、厚朴、陈皮之类以助健脾化湿;夜尿多者,酌加益智仁、淮山药、台乌缩泉固脬;倦怠乏力,酌加黄芪、党参、当归之类补益气血。

此外,根据笔者近三年积累的数十例用真武汤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案例,似乎以女性占绝大多数,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均属在7剂左右而见卓效,并在治疗时要求多数患者停用养阴润燥之类的咽喉含服丸(片),以免滋阴碍阳。

参考文献

1、李凡成、徐绍勤.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4

2、王德鉴.中医耳鼻喉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3

3、髙汉森.方剂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