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世邮轮网下载: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34:11
学完文本再读崤之战,学生就会深入理解“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原理理以及各国外交的本质都是毫无信义的,有的只是利害关系这些政治军事常识,学生还可以很轻松地勾勒出两场战争敌对双方的较量。文本里:秦晋围郑,后秦郑结盟,晋去;后传:秦攻郑,后晋击秦,结局:秦败。在这两场战争中,秦晋郑三国都充当了很好笑也很尴尬的角色,第一战的盟友都变成了下一战的冤家对头,既然这样,我们分析文章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文本的深入挖掘与课后反思。
  首先,文本这场战争本身就没有谁是谁非,各国争斗都是贪利之心在作祟,所以战争也就没有正义邪恶的划分,毕竟“春秋无义战嘛”,何况,牵强点说,即使错,也是郑国在先,谁让你的国君有眼无珠,对重耳无礼呢?人家秋后算账,打你,活该!
  在国之将亡的情形下,烛之武出场了,一席话就改变了战争的局势,郑国也没有遭到灭亡,反而造成了秦晋同盟的破裂,导致秦晋敌对,诱发了日后的秦晋崤之战。烛之武功劳大矣。两次大战,郑国都是被强国攻打的国家,却都能脱身事外,烛之武可真会嫁祸于人。不,嫁祸他国吧。秦晋打吧,打的你死我活耗尽元气,郑国才高兴呢。郑人的奸邪由此可见一斑。突然想到了这个国家的立国之初——武公兼并虢叔,庄公跋扈,周郑交质,甚至公然犯上作乱,与周天子对垒箭射周桓王,以后又有忽突争位,郑国本身就很邪恶,不值得人怜悯。但在文本分析中却把烛之武捧成一位智勇双全之辈,教案上也全是溢美之词:1。单身一人深入虎穴,大勇;临危受命,保家卫国,大义;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郑国转危为安,大智。以这种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就会发现教案编写者带有很强烈的主观喜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完全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即使是出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需要——找一个忠君爱国的典型,也不该如此不客观公正的来评述史书人物吧。
  既然学习文本就不要孤立地,断章取义地学,文本全文没有对烛之武做任何评价,后人评价至少应遵循历史规律吧,但名师教案都是站在郑国的立场来赞美烛之武,这样的评价结果极易误导学生,如果从晋国的观点来评价烛之武呢?他一定会是个拨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坏蛋。这个糟老头子巧舌如簧,瓦解本方同盟,偷偷摸摸挖墙脚,显然不能评价为足智多谋,老成持重,恐怕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老油子更合适吧。看一看,对他的评价,由于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有多么大的偏差,那么哪一方的观点正确呢?很遗憾,没有答案。因为评价这样复杂的历史漩涡中的人物,只有最简单的唯一的标准:哪方代表正义仁义,就要站在这一方的立场来评价。可惜,春秋无义战,没有正义不正义的一方,即使左丘明都没有一丝的评述,亏得我们今日教案编写者呕心沥血给烛之武这老家伙树立这么高的光辉伟大但实质却很虚假的形象,可能中国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吧,或是中国人就爱做挑拨离间,拨弄是非的事,小人常戚戚,读史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知音,故而对其大加赞赏。
  不过对烛之武的言辞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此人挑拨离间手法的高明,对今日爱拨弄是非,阴险狡黠之徒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首先,他将秦晋关系巧妙地设置成竞争对手,“邻之厚,君之薄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同时引诱秦穆公亡郑对秦无益,存郑有益(东道主),但问题是秦晋两国关系是友好的,结盟的。怎么会是对手呢?烛之武最大的本事就使出来了——栽赃陷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这句话最给力,一句含糊的晋君,就把晋怀公惠公背信弃义的的恶事一股脑算在晋文公身上。屎盆子重耳顶,晋文公这冤大头算是当定了。谁让秦穆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得不对晋国时时提防,结果是,凭借烛之武煽风点火,旁敲侧击的本事,造成了秦晋反目,郑秦结盟。其实烛之武的言辞不算多么高明,他之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就是利用了秦人贪婪多疑的心理,再加上自身口蜜腹剑,拨弄是非的本领。但晋国却很受伤也很委屈,要知道晋文公可是睚眦必报的,此时只好打起了冠冕堂皇官腔,实质是没有胜算,只能无可奈何退去了。但与秦国的梁子就此彻底结下。由此可见,秦人贪,晋人诈,郑人奸,没一个好鸟。
  所以对文章人物形象分析不要夸大其词,戴高帽。可能又有人会跳出来骂我荒唐,烛之武做这一切是为了保家卫国,不管手段多么不光彩,其行为都值得尊敬。但在这里要弄清楚一个历史常识,这一时期的秦晋郑都只是诸侯,这里的“国家”与我们今日国家的概念是不同的,“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秦晋郑都只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所以他们之间战争的实质只是国家内部集团互相兼并,属于窝里斗,而家呢,只是诸侯分给卿大夫的食邑而已。与我们今天“抗击外侮,保家卫国”的概念相去甚远。烛之武不过是为贵族谋事而已。不要说得那么神圣,仿佛抗日英雄一般。
  即使退一步讲,烛之武保护了家园,那么这个人物形象也有很多不光彩的一面,我们可以运用对照法来解读。在强敌压境时,烛之武为主子效力时却是满腹牢骚,先把自己不满,委屈,不平的抱怨发泄出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三个叹词就能清晰呈现出阴阴阳阳的怪脸,与我们想象中的国家有难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形象大相径庭。这也说明了此人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直到什么情况下才“许之”了呢?“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原来是在郑文公的软硬兼施下,受到胁迫才同意退秦的,“夜缒而出”,应该很滑稽,也很猥琐吧。这里需要反复细读才能体会言辞的深意。而相比烛之武的“大仁大义大勇”,我更觉得后传中的弦高可爱,学生读后也深有同感。秦军潜师来袭时,弦高遇到后捐弃全部财产牛皮,十二头牛来稳住秦军,麻痹秦军,和烛之武相比,一主动,一被动,一个一门心思算计个人得失,一个奋不顾身倾尽家财挽救城邦,谁更令人肃然起敬?不言自明。至于言辞,弦高不如烛之武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弦高的言辞更见智慧。外表恭敬,但处处暗藏杀机。因为他要做的是空手套白狼,不,应是空口吓白狼,无中生有的事情,稍不如意就会露出马脚,但人家短短几句话就能装出郑国使节的嘴脸,对秦君无疑当头一棒——“我们郑国正等着好好招待您呢”,这需要很高超瞒天过海的本事了,可以说在言辞上弦高与烛之武平分秋色,但弦高要完成的任务更难,既要装的像,又要稳住秦军,麻痹欺骗秦军,还要偷偷派人回国报信,读到此处,只有拍案叫绝。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只是个牛贩子,如果站在郑国立场来评价,底层人却能深明大义,做事滴水不漏,灾难化解又如此巧妙,烛之武与弦高相比,真是黯然失色了。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烛之武就被拔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而弦高,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聪明机智”。读书人一声长叹。
   综上所述,对烛之武的分析得出结论:他是一个优秀的说客,善于分析形势,展示了杰出的口才和说话的艺术性。不必将其评价的那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