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播易是怎么接单: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体制发展概况(1949—1988年)第二部分 军队管理体制及总部机关编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6:33:46
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体制发展概况(1949—1988年)第二部分 军队管理体制及总部机关编制的设立和调整2009-07-31 22:48

建立八大总部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和军委办公厅。1950年后,在进行正规化建设中,军委总部的体制,参照苏军的经验,陆续进行了调整。到1955年8月,军委系统设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干部部、总后方勤务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八大总部。这种组织形式,对加快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和完成各项战备工作等,起过作用。但也存在部门多、机构大、分工过细等问题。


设立总干部管理部
为加强对干部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准备实行军衔制度,1950年9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为罗荣桓,下设一般兵种干部、特种兵干部、组织统计、军衔奖励、抚恤保健等5个局,预备役干部、档案、管理等3个处和办公室。1952年,总干部管理部改称总干部部,其下属局改称部。


成立军委军事建筑部
1952年11月,为加强对国防工程建设的领导,成立军委军事建筑部,陈士榘兼任部长,直属军委领导,下设3个业务处,主要负责全国国防工程建设的组织计划工作和技术指导,并直接负责某些重点工作的勘察设计、组织施工以及检查、验收等工作。1954年5月,军委军事建筑部改称国防部工程建筑部,归工兵建制,这时的工兵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国防工程建筑部、干部部、器材部和军训处、军校处、政委办公室(后改为政治部)、工兵杂志社。部(室)之下设30个处(室)。1958年2月精简机构时,撤销了国防部工程建筑部,将其业务处(室)分别合并到工程兵司令部和器材部。

设立总军械部
为集中统一管理军械工作,1954年11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军委军械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为王树声。下设组织计划、武器供给、基本建设、武器订购、弹药订购、雷达探照灯管理、军械科学研究、干部、财务等10个局,检查、学校管理、行政经济管理、直属政治等4个处和办公室、政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军通用武器装备的发展计划,制定通用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指标和各种规章制度,订购、保管、维修和供应通用武器装备。该部于1957年后撤销。


设立训练总监部
为加强对全军军事训练的领导,统一全军军事院校的军事思想,研究和整理全军各个历史时期作战经验,1955年4月21日,中央军委批准,以总参谋部军事训练部、军事学校管理部(1952年12月,中央军委通知成立。1953年1月起与总参谋部军训部分开办公)、军事出版局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刘伯承任部长。下设计划和监察、陆军战斗训练、军事学院和学校、军事科学和条令、军外训练等5个部,体育训练、战斗训练物资保障等2个局,政治、干部、军乐、行政经济管理4个处和办公室以及战斗训练杂志社、军事出版社。主要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军训练大纲、合成军队与陆军部队的训练计划,审批和考核军种部队的训练计划,管理院校建设、军事科学研究和颁发合成军队条令条例等工作。该部于1957年后撤销,工作划归总参谋部。


设立武装力量监察部
随着军队不断发展,为便于对各方面工作实施及时、严格的检查和监督,195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叶剑英任部长。下设陆军监察、空军监察、海军监察、后勤财务监察等4个部,计划、行政经济管理等2个处和办公室。主要负责监督和检查全军的战备、训练、编制、武器、装备、纪律、政治教育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该部于1957年后撤销,工作划入总参谋部。


设立总财务部
为通盘计划分配和更有效地使用军费,1955年8月21日,国防部批准,将总后方勤务部的财务部改为总财务部,杨立三任部长。下设组织计划、预算财务、劳动工资、工程建筑经费、工厂仓库经费、会计、外汇等7个局,训练、干部等2个处和办公室、检查室。负责编制和执行国防经费的预决算,制定年度财务计划和各种财务制度、标准等,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该部于1957年后撤销,并入总后方勤务部。

恢复三总部领导体制
中央军委根据1957年1月扩大会议《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和八总部体制在执行中暴露的缺点,决定对总部机关作较大的调整和裁减。从1957年5月至1958年12月,先后撤销了总财务部、总军械部、总干部部、武装力量监察部和训练总监部。将训练、军械、军事监察工作划归总参谋部管理;干部、政治监察工作划归总政治部管理;财务、后勤监察工作划归总后方勤务部管理。解放军领导机关恢复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的三总部体制。
调整后的总参谋部下设作战、情报、第三、警备、军事训练、学校管理、军务、装备计划、动员、军事交通、军械、出版、行政经济管理等部和政治部以及机要局、测绘局。主要负责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军队建设和作战的方针、原则、组织领导武装力量建设和实施作战指挥。平时做好战争准备,战时组织指挥各军区、军兵种的作战行动。
总政治部下设组织、干部、宣传、保卫、联络、群众工作等6个部和秘书长。主要负责管理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贯彻执行,保证军队各项任务的完成。
总后勤部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军事训练、军需、卫生、军需生产管理、营房管理、油料、财务、汽车拖拉机管理等8个业务部。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针、政策、法令、指示,依靠国家提供的财力、物力,计划和管理军队后勤建设,组织全军平时和战时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总部领导体制的重新确立,有利于加强军队的统一指挥和对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领导,同时也减少了基层工作的忙乱现象。


总后勤部精简(1969年)
1969年军委办事组批准了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大军区机关精简整编方案。在整编中,原总后勤部机关连同改隶总后勤部的原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军事交通部共13个二级部1个局,合并调整为司令部、政治部、供应部、卫生部、装备部、军事运输部、企业部、营房部和管理局,共8部1局。各军区、军兵种和部队的后勤机关也做了相应的变动。这次精简整编缺乏科学论证,在国家经济体制和各级后勤的职能、管理手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轻率地改变了上世纪50年代军队正规化建设以来后勤工作的分工和管理方法,对后勤机关简单地实行大砍大并。新设置的供应部门包括了财务、军需、物资、油料等性质不同的业务,工作庞杂,任务过重,很不适应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

1972年总部机关编制调整
“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放军三总部机关撤并了装备、动员、联络、财务和军需等职能部门,变更了综合、计划、供应、军工和科研等管理体制,不少综合工作和专业工作被取消。与此同时,由于动乱的形势所迫,接收了国家机关和国防工业等部门的数十万人。1971年10月,叶剑英主持军委工作以后,着手整顿军队组织机构。从1972年开始,相继将国家安全、邮电、气象、测绘、国防科研、国防工业、民用航空、海洋和文体等部门,重新划归政府系统。


1975至1977年三总部编制体制调整
1975年,根据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的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的决定,三总部的编制体制又作了相应的调整。将直属中央军委的通信兵部改为总参谋部通信部。同时还调整恢复了一些部门。这次调整,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干扰而被迫中断。1977年,根据中央军委确定的编制方案,总部机关的业务部门再次作了一些调整。经过这两次调整,初步理顺了被搞乱了的工作关系和工作程序。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仍未能很好解决。


1985年总部机关调整
1985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的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三总部机关压缩定额50%,各总部所属的若干业务部门再次进行调整。经过这次精简整编、改革体制,基本上改变了总部机关机构重叠、班子庞大、工作互相扯皮的状况,提高了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