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和list的区别:洪启嵩:参禅心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42:10

洪启嵩:参禅心要

(2011-09-10 06:48:29) 转载标签:

文化

分类: 佛学    本文为洪启嵩老师于2006年10月主持大觉寺禅十,起香时对大众提撕参禅所应具备的心态及都摄六根、调炼身心的要诀,不只为参禅期间之功夫,亦是平日二六时中之参禅心要。起香前各位大德,从现在开始,在这十天的禅修中,大家要把心提起来,好好修行。  中间会有许多困难,身心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大家不要因为辛苦而放弃。 我打禅虽然有很多方便,但大家要自我要求。  大家要了解,这十天的辛苦,可能会超过各位的想象,收获也会超过各位的想象。  每一个人的一生,很快就过去了,就如同这十天一样,弹指就过去了。我从不敢浪费自己的生命,当然更不敢浪费大家的生命。  大家来这里打禅,可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来郊游,一种是来攀爬生命的喜马拉雅山。我希望带着大家去攀爬生命的高峰,而不是去郊游赏花。  希望这十天过后,大家从生到死,从死到生走一遭。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生命,这十天该解脱的就解脱,该圆满的就圆满,大家要珍重。餐前  各位,你们随时随地是准备好的,并不是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不许事情发生,不是这样的。吃饭的时候,身心专注,都准备好了,自然能成就。  一个禅者,行住坐卧都是自在的,吃饭的时候,身心放松,自然安住,吃什么,做什么,不必刻意看它,但所有的动作,心里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就像一面明镜,自然地照见。  身心统一了,动作自然轻柔;身心放松了,自然能一切调和如意,随时随地自在放松。请大家珍重用心,用心珍重。参禅的心态  我们今天开始,大家一起进行十天的禅修。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决定,会影响这十天大家禅修的成果。  我希望大家在这十天里,能够越过生死的高山,达到涅槃解脱的平原,这是我的期望,希望大家在这十天当中开悟解脱,也是我此行的目的。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目标太高了,会不会呢?  先和大家谈谈我这一生的死亡经验,我这一生,历经了许多次死亡经验。  我差点无法出生,因为家中的工厂在我出生前一个月爆炸,当时母亲怀着我,我们全家差点都被炸死了。  第二次,我出生时差点无法活过来,我是母亲跌倒时而生下的;后来又差点无法长大,我三岁时得到脑膜炎,三十六个小时不吃不喝,后来才勉强救回。五岁的时候,家中的工厂第二次爆炸,我亲眼看到工人在眼前被炸死,七岁时父亲弃世。因此,从小我就恐惧我的亲人,总有一天会一个一个地离我而去。所以,我十岁就开始学打坐,希望能找到超越生死的方法。  到了高二时,因为打坐控制心跳过度,差点死去。因为这几次生死关头的经验,让我对于生死有很敏锐、很深刻的感受。  所以,我从不预期明天,我常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我做的事情只有当下。  所以,我们既然有缘在一起,这个缘是不可思议的,要成就这个缘,没有住持师父的慈悲是不可能成就的,我们也不会在这里相会。  我们不要寄望下一次还有这个缘。而是:有这个缘在一起,就要把这个缘圆满。  平常你们看我这个人平时挺轻松的,生活还算自在,但是我每天的工作量,要面对的事,其实是超乎常人想象的。但是佛法让我能够面对一切而自在。  对我来讲,我的生命只剩下唯一一个事情,就是帮助大家解脱。我没有其他事情,我生命中的需求已经完全止息,在这个世间,我的生命已经没有其他任何目的了,因为我的生命早己完成。所以,我在这世间,这几天与大家相处,不是为了打个「十日禅」,而是为了让大家开悟,解脱,成佛。  很多人看到我,对什么事情好象都很有兴味,去大都会博物馆参观,看得很欢喜,在波士顿赏枫,也很有趣,我生活中好象到处都有乐趣。事实上,在每一个当下里,我都感觉到这个生命太美好了。对一个禅者来说,这美好的生命,有的话,就是在当下里面。  但是,当这一切都没有的时候,对我有没有关系呢?没有关系的。对一个禅者来讲,并没有这个需求,有很欢喜,没有也很好。  所以说,现在,即使我走了,是圆满的。但如果大家需要我,活个一百年后再走,我的生命也同样圆满。  在这十天里,各位可能会觉得我的要求很严格,大家不要想:「这洪某人哪,怎么这么没良心,都不会想让我轻松一点!」各位啊!我们何时再相逢啊!所以,看到你们,不好好要求,怎么对得起你们呢?  很多人会说:「哎呀!这洪某人平常看来轻松,现在怎么这么严格,翻脸像翻书一样!」这是为了大家的法身慧命,请大家原谅。因为我看各位都是佛,你们是一群一群的佛,你们是阿弥陀佛,你们是释迦牟尼佛,所以,对佛的期望是不同的,这影响了我带大家修行的方法与目的。  所以,在这边,希望大家认定自己是佛,我必须用各种方法,让你们知道自己是佛。  在这十天里,希望大家能够圆满。但这个圆满,不是怀抱一个目的,而是落实到每一天生活中的实践。希望大家每天,一意精进的生活,一意精进地修行。  很多人说:「这打坐啊,一炷香一个小时,很累的。更可怕的是,奇怪咧,平常坐一个小时都不会这么累,为什么打洪老师的禅,感觉特别痛,上坐没多久,脚就开始痛了?」  大家要细心体会,因为我主持的禅,大家的专注力更深层,加上妙定功这些特别的调身运动,和大家在家里或其他地方打禅不同,它引发了内在身心的种种变化。  我告诉大家,现在我打禅已经和蔼可亲多了,你们这位执事龚老师就很清楚了,她是老参,从1989 年第一次跟我打禅七,当时那些学员的评语,都说我不是人,因为一炷香坐三个小时,而且香板打得又凶。不过现在方法又不同了,因为以前纯用参话头,香板用得凶,现在默照和话头联合运用。  什么时候会打香板呢?你想睡时会打你香板,打坐坐得浑身不舒畅时也打,有时正在一个好境界里也会挨香板,或者你自己也可以合掌请香板。  各位,如果你们没有觉悟,我根本没有理由活着。我活着的目的,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佛。如果你们感觉这个目的太飘渺,就把它当笑话,这十天就这样打下去也很好。但是,最低保证,这十天过后,你们的身心,将会脱胎换骨。  有人跟我打禅,打出兴味来了,年年都希望来打。其实我是希望,大家下次不要再见面了。  怎么说呢?很多人听了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不会的。既然我们是学佛的人,我们就来看看佛陀当年是怎么教学的。佛陀在一地说法,闻法的人开悟成证阿罗汉,然后佛陀离开了,学生也离开了。  学生做什么去了?到各地弘法去了。他们会不会再见面呢?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为什么?因为学生不需要佛陀了,就四处弘法去了。当年有多少人听闻佛陀说四圣谛,就开悟解脱了,就四处云游去了。他们有时候会回来听闻佛陀说法,有时候没有回来,这都没有关系。  我希望你们将来没有见到我也没有关系,但如果有机会见面,我们来纽约见见也不错。大家能了解吗?我不是说,大家「不要」来看我,而是说,「不用」来看我。「不用」不同于「不要」。或者说,你们没有问题了,但是想休息休息,回来这边打坐休息也不错,那时我就可以让你们知道,你们可以「休息」了。  但是在大家还没爬到山顶之前,不要休息,懂吗?在爬山的过程里,当然需要休息,但要爬过这座山,尚需努力。所以,希望我们一起攀爬,越过这生死的大山。越过生死的大山,最重要的是这颗心,有了这个心,就有种种的过程和种种感受。当你的进境愈大,你的无明烦恼就愈加纠缠着你,在你最痛苦的时候、最脆弱的时候,在你烦恼最深的地方,在最恐怖的时候,在最殊胜、最欢喜的时候,它就出现。  修行人,没有境界时,要努力修行,有境界来的时候,更要努力修行,这十天,大家一切放下,一心修行。    禅堂规约  这十天大家共同在大觉寺打禅,为了顺利修行,团体生活,就会有共同的要求和规定,所以禅堂有禅堂的规矩。这里的师父也在场,所以在这边就要守大觉寺的规矩,禅堂的规矩就是大觉寺的规矩。  如果不遵守道场的规矩,共修效果就不好,就会互相干扰,团体共修的生活,几点睡觉,几点起床,都有共同的规矩。打坐的时候,就是打坐;经行的时候,就是经行。执行会和大家作规定,大家就如此依循。  大觉寺的场地已经很好了,但空间有限,打坐和经行在同一个地方,我们慢步经行和快步经行需要看情况。有时经行,有些人坐得正好,不愿意起来,那当然可以,不过可能就得看位置,要调位置了。  如果你们坐着坐着,入定去了,就不要急着出定,我们会告诉执事,不要担心。实在有人坐得太好了,不想出定,一整天,甚至七天、十天都坐着不想出定,这都很好,我会帮你圆满。  和大家讲个趣事,有一次我主持禅七,当时有个学生特别喜欢入定,没事就去入定。不过那是作意入定,并非自然入定。某次经行时,他又定住了,我也任他去,不管他。吃饭时间到了,大家吃饭去了。不一会儿,就看到他急急忙忙跑过来,抱怨怎么大家不等他一起吃饭…,所以这种定只是很浅很浅的定。但这十天,如果有人真的坐得很好,不想起身经行,也无妨。  不管大家平时如何,至少这十天不要浪费,学习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觉悟,要珍惜打坐的时间,走路、吃饭、睡觉都要珍惜、要精进。  如何是精进?吃饭的时候是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走路的时候就是走路,每一个动作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胡思乱想,不要杂思杂想,把烦恼丢到大觉寺外头去。  我们来这边打禅、精进、用心、修行。不是要你紧张,而是专注,专注而放松,用心而放松,放松而用心。  我会教大家各种调身、调息及调心的方法,在这十天,把完整的打坐方法教给大家。有的人无法打完全程,有外务要提早离开,但是,尽量把方法学完整。  一般打禅,大众是要共住的,但是在这里限于场地,必须要特别的方便,有的人晚上回家睡觉,第二天早上再来,这是特别的方便。但是,有这样的方便,不代表你们就学不到东西。  这十天里,我会带着大家,出生入死,让大家死得过去,活得过来。    都摄六根  为了让大家好好修行成佛,你们要训练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是你们家养的,这六个,可以当小偷,可以当修行的工具,也可以当佛菩萨,也可以当烦恼。所以大家平时怎么修?要都摄六根,要摄住你们的六根。  大家有没有看到这盆花?你是如何看的?你的眼睛有没有没它抓走?你是让它看你,还是你看它?懂吗?(师敲罄出声)你们是让声音进到你的耳朵,还是你被声音吓一跳?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我们的六根怎么用?你看到东西的时候,也被东西抓走了。(师于白板画物)我画个东西,你们眼睛一亮,你们看看,眼睛被抓走了,眼珠是不是突出来了?现在我手上抓着一个杯子,杯子会被我的手抓吗?还是抓着我的手?了解吗?我们常说,我抓着一个东西,你抓着一个东西,事实上就是被那个东西抓走了。  古代有一位金碧峰禅师,他修行的境界很高,鬼神觅不着他的踪迹,结果他寿命到时,阎罗王正愁捉不到他,土地公就跟无常小鬼打小报告,说这个禅师只有一个罩门,他只在意一个皇帝送的紫金钵。  于小鬼去摇动了一下这钵,金碧峰心念一动,果然被小鬼抓住了。金碧峰因此体悟了,把钵打碎,无常鬼也因此又找不着人了。  相同的道理,这个一抓就现形,我们眼睛一看,就被外境抓了,六根被外境抓了。这六根背后就连着心,所以你的心就变成皮影戏的皮偶了,心紧张了,肩膀就耸起来,脊椎就扭曲变形。身体的形状和心是相依的,所以你们随时要都摄六根。  都摄六根怎么做?以眼根为例,看东西时,让东西看你,不要去看东西。现在你们眼睛打开,不要看着我,有没有看到我?是眼睛不要盯着我看,不是叫你不要看。  眼睛不盯着看,不会影响眼睛的功能吧?懂吧?你们可以观察我的眼睛,我眼睛没有焦点,我看东西是看整片的,不是盯着看。同样的,听着声音,心能放松,就能做主了。所以,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这样,吃饭睡觉是这样,走路是这样,都摄六根。  随时随地,六根放下,任何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万物,外境无论如何复杂,对镜子有没有影响?是不是清清楚楚的?东西多,东西少,对镜子毫无影响;事情多事情少,对心没有影响,你的心清楚了,就能像镜子照鉴万物。  如果这个镜子是个凹凸镜,还没有东西照上去,它就已经是凹的了。  所以,大家不要去希求外境如何,而是摄心平整,如镜能鉴照万物,所以六根要都摄。这几天大家平常的时候就要训练都摄六根,真的做到,就解脱了,六根清净。    【禁语】  我们这十天,还要求大家禁语,有问题在小参时问我,不要私下聊天;打坐的时候,不要因为坐得很烦了,拼命和自己聊天。要所以「禁外语」、「禁内语」,也要「禁心语」,断了无明的念头,就觉悟了。所以大家少和他人、少和自己说话。  还有,我们要去除成见,成见就是「所知障」。不管以前学什么,都放掉;有问题,问我;或觉得方法不适合,可以问我,我们来调整方法,但不要来替我打分数。去除成见,好好用方法,有问题问我。  已经有人坐不住,各位辛苦了。你们看看自己的脚,只因为长久以来的业障,使它没法好好修行,所以跟它打一下商量吧。  我会教你们方法,让它舒服一点,但还是会痛。很多人会说:「洪老师,坐个廿分钟就好了!坐起来动动好舒服!」各位,那是郊游,而我是在带你们攀爬高山,如果大家是想郊游,就不用我来教了。  各位,并不是我有虐待狂,你们认为脚痛是不是也是一种烦恼?脚痛会不会烦恼?那是不是代表你有烦恼?平常你们脚痛,是不是就会跑去找另一个烦恼,对不对?到最后又是烦恼,是不是?为什么要你们坐,这是你们必须面对的。我们将死的时候,五大将离去。你们生重病的时候,全身气力没有了,躺在床上,拼命想动而身体不能动,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有时是酸,有时是痛,又无可奈何,能体会吗?  想想人是如何死的,地气接不上去了,就会想要踏地,没力气,下不了床,地气失掉了,地气一直抽,一直抽,更没力气了,心中不知怎么办才好,这种虚弱,这种酸软,生命的能量一直消逝,一直消逝,到最后,终于没有了。  这是事实,每个人一定会碰上的。地、水、火、风,持续离去,这时能怎办?你也没办法。所以为什么教你们打坐?像开模拟机,虚拟实境,让大家练习一下,你们现在能双盘就尽量双盘,不然就单盘,姿势要正确,否则再怎么动,照样还是痛。这痛来时,你们要如何对治?即使是佛陀,如果被人用刀子划一下,照样会流血,也会痛,这个痛和那个痛一不一样?不太一样。佛陀只是痛,不会烦恼,是不是?但是大家一痛就会烦恼了。  所以,各位,我不是在训练你能够不痛而已,是有更深层意义的。如果要训练不痛,很简单,把神经抽掉就不痛了,对不对?那你就很会打坐了?有些禅修的人还用一个木框把脚匡住,这样会妨碍脚的血液循环,容易受伤。  痛的时候会想动,动是为了帮助血液循环,所以禅修坐禅一定要配合经行、跑香,让血液能够循环。在这里我还会教大家运动和按摩,你们下座的时候,除了全身按摩之外,脚末梢一定要特别好好按摩。现在人的通病,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像糖尿病末期的人,末梢都没知觉了。  所以,在这里我会教大家方法,你们可以就这样用。你们按摩的时候,指头要放松地按下去,气够的话,脚马上就感到酸,为什么?因为气通了。  所以,打坐时脚痛,你们尽量能克服就克服,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你们会发现,这脚痛是脚痛,脚痛和你无关,你很自在,还可以用功。  打禅的要求,不是故意要你们脚痛,而是让你们面对你们的烦恼,因为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你们脚痛就有烦恼。有些人脚不痛,有没有烦恼啊?有,想睡觉。睡饱了,腿也不痛了,头脑清楚,又不知道怎么办了…。  曾经有打禅的学生说:「老师,本来我脚不痛了,好高兴。不想睡觉,头脑也清楚了,没想到更麻烦,不知怎么办?起先还有痛可以对治,睡觉还可以拖时间,头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反而不知怎么办了。」这是很有趣的经验,说定又没定,又没自在解脱,好痛苦。这些状况你们要好好体会,因为你们要解脱,而且使你们将来要成为能够传法的人,所以这次禅十会两次的小参,有问题可以提问,问与禅修有关的。今天跟大家讲了这些,希望大家都能体会,现在要起十了。偈曰:生灭从缘起 法性难留情因果不昧处 正好能作人东天西土佛 十日大觉禅拈来无消息 全体放下一心参禅起十!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现在开始起十。禁语,禁外语、禁内语、禁心语。这几天,做任何事情,都要六根都摄,六根收回来时,会心如明镜;没有六根都摄,心就成了凹凸镜,歪掉了。六根都摄后,行住坐卧,心如明镜,所有动作,清清楚楚,所有事情,有如水中倒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时候能够保任,你们就功夫不失。  我们在道场共修,遵守禅堂的规约,一起修行,这十天请大家用心  上座之前,先合掌向蒲团感恩问讯,向佛陀问讯,上坐,发愿,就像佛陀坐在菩提座上,这个蒲团就是大家的菩提宝座,能帮助我们开悟。  现在请把烦恼丢到门外,现在的烦恼,即起即灭,用智慧来破它。很感谢师父,让我们在这里共修。修行人要感恩,不感恩,法缘就不清净。只想到自己,那么所修得的境界,也只是带着我执的偏见。  感恩三宝,感恩佛陀,感恩大觉寺,感恩执事师父,与龙天护法。  

如何修持心经

摘自《佛经修持法》洪启嵩着

心经,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奥的经,几乎所有的学佛者都会背。

介绍《般若心经》,我不想依华严宗或天台宗的判教方式来看本经的地位。就这个时代而言,研究佛经最好的方法,是不必再用判教的方式来看,而是依佛经的方式来看。所以研读《般若心经》,就用《般若心经》来看;不必再去把《般若心经》列入天台五时八教中的「般若时」;也不必再以了义或不了义,圆教或不圆教等来判摄它的位置。而是直接由经文体认出:心经就是让我们实证佛果的法门。由这个观点来看,能够让我们成佛的经典,都是最圆满的经典,问题是如何去实践而已。

心经的译本

在中国《般若心经》的翻译有很多异本;到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古译本大约有九种,其中有两种已经佚失了。现代也有许多种译本,如霍韬晦先生,台大叶阿月教授都有翻译,另有从藏文翻译成汉文的《心经》。

《般若心经》在中国翻译主要有两大系统,一属略本,另一则属广本。略本的只有正宗分,而广本的除正宗分外,尚有叙分和流通分,是一部完整的经典。但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略本,为玄奘大师翻译的。《般若心经》除玄奘大师翻译外,还有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义净译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多经》;广本系则有唐朝法月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有法月重译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朝般若、利言共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朝智慧轮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朝法成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朝施护译的《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九个译本。

其中,鸠摩罗什译的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可见咒和心,翻译时意思很接近,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心」字,指精髓、心脏的意思。在西藏也有所谓的「心中心」,就是精妙、精髓,含有秘密的意义。所以,有人认为《般若心经》就是整个《大般若经》的心髓,若依据我们所看到的经典来讲,确实有这样的意思。因此,若认为我们读诵《般若心经》,就可以把《大般若经》了知、通达,这样想也不见得没道理;但希望大家不要存有这个想法,因为这种想法,恐怕是大家的苟且或偷懒,而非真正掌握到《般若心经》的精义。

文化冲击下的误解

其实《大般若经》的心要很简单,般若是智慧,智慧的体性是空,整个在讲空,但这个空跟小乘的空不大一样,是具足大悲的空,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

如果我们以《般若心经》做精髓,去深刻体会,再以《般若心经》为根本,扩大,统摄一切般若经系,如此较能认知《般若心经》的地位。但千万不要以为读了一本《心经》,就通达般若教法,因为既然定名为般若心经,就绝对不是思惟的东西。所谓般若,是远离了一般世界思维的意义,而能应用思维,如此体悟,才能踏入《般若心经》之门。

另外,一般人都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心经》。这种简称是大家所接受和习惯的,但有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曾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多心经」,这样的误解,是有原因的。在中国佛教经典注释书籍中,因为佛教与道教及民间信仰的相互交涉过程,出现了一些不属于佛教内层的注释。例如我们常看见“一贯道”所注解的《金刚经》、《心经》之类的书,在市面流通。这种书籍,由于作者本身并非真正了解佛法,因此,既不能从佛法的立场来理解佛教经典,又妄想将三教教义融合为一,所以常有望文生义的事情发生。而这种错误,往往造成一些想了解佛教教义,却无法抉择他所看的书是否合于佛法。

《心经》的见地

本文谈的《心经》修持法,是以玄奘大师的译本为依据,因为这是最流通的版本,也是易于旁会其他不同译文的版本;因此本文以此原典,作为研读《般若心经》的根据。修持《心经》时,首先建议大家把《心经》背起来,这是很重要的。当我们会背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时时刻刻从经文去理解和体会《心经》的真义,把《心经》的正见确立起来。

善巧方便立正见

修持佛法,要很谨慎,要了解佛法中的正见。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种种造作,不管是精神或肉体,都是四大、五蕴假合而成,而我们会轮回、觉悟,都是来自觉照的力量。这个觉照的力量,在很多佛典中的说法都不同,有的用「本心」,有的用「空性」,用「佛性」来表达,在《六祖坛经》则是用「菩提自性」。觉照的力量,是可了别的一种力量作用,但如果是杂染的,就变成意识作用,而非清净的觉照作用了。

我们在凡夫位者,即为杂染之意识作用,故必须从意识的力量提炼出一种正见来指导,透过正见的指引,使杂染意识,还原至清净无染的觉照作用。

在我们的身体中,其物质层次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的体性,及涵容这四大的空大所构成,而能分别了知这五大作用的力量是识大,此六大为我们身心运作的基本体性,在无明系统的运转下,使我们于六道中,不断的生死轮回。当我们厌离生死轮回,欲脱离时,就必须从四大当中提炼出一个殊胜的正见,指导我们达到解脱湼盘的境界;而佛典即是提供我们修行的正见之依据。

每一部佛典所提的正见,在最深奥的体性上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佛陀所面对的众生不同,根器和烦恼也不同,故所立的方便也就随因缘而有差别。因此往往所见经文表面上互有冲突,而使许多研究佛典的人,误解了佛经,甚至怀疑佛陀所说之法。

其实,这是不了解整个佛法的适应性所造成的结果。如果从最究竟的立场而言,每本佛经所达到最后的法性境界,一定是一样的,所以佛陀所说之法,绝对没有不同的见地。但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众生,在语言及表达上会有些微的差异;在证量上绝对是同等的。因此,每一部经典都是佛陀面对特殊因缘的众生所讲演的,故而称经典为契经,即契与特殊因缘的众生。当佛陀透过众生自身的因缘,来宣说自所证悟的内容时,也希望透过这样方便善巧的教化,而使不同因缘的人,皆能体悟佛陀的证悟内容,而跟佛陀证得等同的境界。

《般若心经》,就是我们直接掌握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之心髓的经典。要达到般若经典之果德,就必须从中体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提示的正见,并透过经典所提示之正见,把我们修行当断、当立的见地,整个确定无疑,并信受奉行。只有这种无疑的信受所建立的正见,来指导意识修习,才能产生转识成智的功用;而以智慧的升华,指导我们的五大从事种种行为、关怀和观照,使整个世界受到我们智慧观照的影响。如此,才能转动这个世间,使世间成就跟经典一样的境界,这即是转经。

所以我们要了知转经,绝不是持诵经典而已;持经只是转经、修持经典的初步功夫。我们透过正见,实际的观行,到最后,圆满这经典所达到的果地境界,才是真正的「转经」,也才是我们要谈的佛经修证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将所要修持的佛经,依见地、修道、果位,或是见、修、行、果等分明次第,使佛经成为一个日常修行的依据,以期达到生活与佛经融合为一。故而我们在修持《心经》时,首先必须彻底了悟心经的正见,使我们建立当断、当立之修法,然后依此当断、当立之修行,达到心经所现成佛之果德。

我们了知这正见的重要性之后,现在就依《心经》之内文,别立出经典中所当断、当立的正见来。

现前五蕴皆空

《心经》当中所要断除的部分为何呢?我们看《心经》的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一个直接建立观自在菩萨所修行的功用,亦即他所修的行,他所行的功用。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就我们而言,是耳熟能详的事,但是我们恐怕已经把「五蕴皆空」这个名词,作为在脑中,一个可以随便储存,而不去运作的符号而已。

以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佛经中所言:「五蕴皆空」时,已经不再思索这五蕴要怎么空法,而是把「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变成知识性质的认知,成为佛学用语了。

在原始佛教,不是如此看待五蕴的。原始佛典《杂阿含经》中,有佛弟子依五蕴做正思惟,而悟道的经文纪录,甚而成为《杂阿含经》重要的一部分──五阴诵。因此,「五蕴皆空」虽是很简单的方法,却能悟道,是佛弟子所重视的;而我们都把它当成认识佛法的基础名词,不用心去思惟,使得「五蕴皆空」这么清楚、有力的佛法,在我们生命中产生不了任何功效。如此,我们的心,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建立「五蕴皆空」的见地呢?恐怕是有极大的问题。

我们看五蕴中的色蕴,即我们的色身,这色蕴是空!我们是不是真的了解色蕴?有没有真正彻底了解这个色蕴是空?我们想一想,思惟一下,什么是空?什么是色蕴?我们的手是不是空的?

假如一个脚曾受伤,并且把受伤当作「我的脚受伤了」的人,回答我:「空是无自性。」我认为他要先空的是「无自性」这句话。因为当他在讲的时候,只是一句语言符号而已,并没真真实实的认清楚:「色蕴是空」。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把「色蕴是空」当作一回事。当他发生车祸时,他的脚受了伤,打上铁钉,到现在还没完全复原,而这整个过程代表着什么呢?就「色蕴是空」的一个现前的境界啊!若色蕴不是空的,那脚如何受伤?如何复原呢?

很可惜,他心里没真实感受到「色蕴是空」,仍然把它当作是自己的脚受伤了,在走动的时候有障碍而已,这即是将现前的无常相、空相,当作「我的脚受了伤,有障碍」,或者「我的脚好了,可以自由活动」等的常相,而不能深刻体悟,现前境界明显的变化就是无常!就是空!如此,用一些「空是无我」、「空是无自性」的语言符号来阅读佛经,都跟所谓「色蕴是空」没任何的相应。

当我们把无常的现前境界,当作是一种常相,并认为它本来就是这样,这就没办法真正体会空和无常的。虽然我们了知空、无常的义理,却从来不用它来思惟,来改变我们内在的思惟架构,而将这色蕴变化的事,当作是常相来看待;若用这样的态度,来做为修行的依据,这是没用的。因为这样的态度,连基础的功夫都没进入,怎么能够唱谈空无自性的佛法呢?当我们连基本的正见都没确立,如何能明白从正见当中所出生的正确觉受,乃至证入五蕴现空的境界呢?所以各位,回头是岸!回到正确的正见来,要深刻了知-色蕴是无常的。

像我们身体,有时会出现一些病,而这些病,要视我们自己本身因缘所对应的恩师,因为这就是无常。例如一位漂亮的小姐,如果她早上起床,看到脸上长了一颗青春痘,通常会感到很讨厌;如果她是佛教徒的话,她可能会感到高兴,对佛陀说的道理,更能深信不疑。因为青春痘长出来,正是无常的现前,是一种空性的展露!如此,才能真正体会五蕴是空的道理。

空就是蕴含着一切无常的可能性,空就是意涵着我们是由缘起所构成的;空不是我能造作、能完全控制的。不仅是身体这个色蕴如此,连我们的受、想、行、识这四蕴也都是空的。

我们肉身的现象,甚至包括整个当前世间的现起,都蕴含着变化,都是由相互的因缘和合所组成。当我们彻见这缘起所组成的蕴含变化,而不会被这缘起现起的相所牵转,那我们即是现见无常,现证无我;如此,即达解脱寂静,亦即湼盘寂静。那么,我们即是现证诸法现空的境界,也就是现证佛法的根本──三法印。

在《心经》中,将这三法印用一实相印来代替,经文中:「照见五蕴皆空」,即是用一实相摄受三法印的展现。但若没提出三法印的次第,一实相印是很难直接提出,也很难做为修行的运用。所以说,没有次第,就没有办法进入圆顿的境界。我们的功夫若不扎实,就不要想可以随随便便的证悟。就好象初学骑脚踏车人,看到很多人都可以放双手骑脚踏车,心中很羡慕,因此还不会骑车,就想学放手骑车,结果一定是摔倒的。

又如八大山人曾描述画竹的十大忌讳,初学者若犯此忌讳,竹子就画不好;但是有一次,八大山人自己画出来的竹,就犯了他自己所立忌讳中的八大项目。然而,他的画仍然有很大价值,但对初学而言,依然不能没有次第性。所以我们要了解,虽然一切现空,但是次第不能乱来。因此我们最先要建立的次第,就是基本的见地,见地弄不清楚,《心经》就白读了。

很多人说《心经》很好,我问:「为什么好?」他说:「可以驱魔。」修行过程中,有时真的会碰到魔扰,如果是初学的人,或只求信仰保平安的人,我会说:「恭喜!恭喜!很好,你总算趋入佛法。」但是,如果是志在佛法者或是老参的行人,我就会好好诃责他!拿《心经》来驱魔,并不是说不可以,但是若把驱魔当作是《心经》的唯一目的,实在是太不尊重佛经了,《心经》是要让我们成佛的。所以,我们要弄清楚《心经》的基本见地,别矮化了《心经》的伟大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经文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呼应这句「五蕴皆空」,而且更直接告诉我们修行的功夫。

但是这话,我们一般都只是随口念过,把它当作一种口头禅,或是一种想法而已。其实,「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要我们深刻思惟:色与空两者之间的差别。一切的色蕴,我们经由正确的认知,实相上的认知,会知道是由因缘的组合而成,是缘起的组合,它并没有常住不变;我们这样如理思惟,即发觉色蕴是空的。所以在这里,「不异」是一种思惟的过程,是一种见、闻、思的过程。

「色不异空」即是要破除一个凡夫,他对所有色蕴的贪着。而「空不异色」则是要断除二乘圣者,他们对真谛空性的贪着。所以凡夫从「色不异空」的了知,可以悟入空性,因为在悟入空性的时候,成为一切现空。可是,如果在此没有悲心的话,则是进入小乘的见地,即一切诸色不异空寂。现在,我们在其间把这见地翻转过来,就是以「空不异色」,来使二乘圣者不要执着于空性中。

在「色不异空」中,所有的现象,根本上是空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现象,不管是思惟,或是现见,都是空的,所以,在此要断除他们执着于真谛空性的想法,故而跟二乘圣者宣说「空不异色」。

要了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两句话所要面对,以及所要断治的,是有所差距的。但是对我们而言,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思惟之后的正确见地,对于这样一个见地,我们还是把它纳入五蕴皆空的看法来看。如此,透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来了知──色、空两个是不异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我们在见地上的修持而言。因为相应于「不异」的,不就是「即」吗?我们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正确思惟下的正确结果,并用此结果来作为我们修证的见地。但是这两句经文对我们而言,还是不能够立即证得的。因为「色即是空」,是指证到小乘的圣者,而「空即是色」,是指证到大乘菩萨。这两者对我们而言,可能现在还没证得,但是我们可以如实信受,因为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的理解,是透过我们正确思惟的结果,所以我们能接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它不只是五蕴皆空,而是断除了所有的五蕴与空的差别。这样的差别是离于时间的,因为「不异」是思惟,「即」却是没有时间,所以是当下得证的境界。

在《心经》当中,我们把这几句话弄清楚,在见地上确立的时候,如果我们心力够,福德因缘具足的话,在听闻「色即是空」的时候,即能现证「色即是空」。现证「色即是空」,当下就悟得根本智慧。若为小乘因缘者,就立即成就阿罗汉。若为大乘菩萨根器者,马上生起大悲,能够现起「空即是色」;这个时候,就可以起作用来庄严世界了。下表即是以上所讲的一个纲要。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见修行)见地功夫、思惟功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果)证量功夫。

◎色即是空→小乘→般若将入毕竟空。

空即是色→大乘,如幻→般若将出毕竟空。

在证到「空即是色」时,就是证到八地菩萨了,有大神通和大作用,立即产生千百亿化身。这时,我们过去所发的一切悲愿,所相应的一切因缘,如千江有水千江月般的现起,在剎那间全部现起意生身,往来于十方三世的一切世界中现身成就,教化一切众生;而这一切因缘是在我们一心之中的,且完全看我们心中有没有愿?在我们了悟「空即是色」的时候,跟我们心愿有因有缘的所有众生,都会在心里投射出来;跟我们有因有缘的世界,都会在那里化生现起,而这个化生是意生身。如是生、如是幻、如是灭,所以说,有多少化身无法了知,只有诸佛了知。诸佛为什么能了知?因为诸佛是现观,不是思惟,所以说是「即」。这一句话,要好好思惟。

前面所说是现行的,也就是道地上的功夫。受、想、行、识,也是如此,五蕴都是如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也。」所以说,一切身心透透彻彻,五蕴即是一,一者幻也,如也。一即是如,如即是空,所以五蕴跟空都是同一,也就是说,六根归一,通身受用。这时,六根即可互用,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即是精神和肉身,全部都是现空。

所以《心经》,心先要断除我们对五蕴的贪着,故说「五蕴皆空」;其次,要斩除五蕴和空的时间炼锁,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这两点要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掌握,在掌握这两点之后,其实事情已经完了!但是怕大家忘记,故经典中继续扩大到整个世界,从横竖的所有观众,来使大家了解五蕴皆空的道理,所以要仔细观察。

现在再回来与大家谈建立正见。对于我们的色蕴,要好好观察,要以色蕴是空的正见来观察我们的身相;以我们的观行、我们的心眼观察时,我们可能会看到自己身内所有的三十六物,看到我们的肠子、血管、胃、骨头、五脏六腑……等等诸物,但这些都是空的。我们要好好观察自己的身相,不然就是在迷糊中过日,装作自己是很老实的佛教徒;其实一点都不老实,佛经的每一句话,都不肯好好的做。

色蕴是如此,其次观察我们的受蕴。我们的耳朵收得到任何的音声,例如手掉桌子,一声「啪」的!这声音就是空。一般人会以为空不能分别,但实际上,空当然能分别!不要以为空就是无知啊!受蕴即是感受,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外界的体受,体受这两个字是实质的,但它即是空。

其次观察想蕴,想蕴是在体受之后所产生的各种心想以及造作,而这些也都是由缘起所生的,都是空的。然而现前就是缘起,哪有什么缘起所生?是的,但没有关系,先思惟一下;要经过思惟,我们才能相信如此是缘起所生。如果不思惟就相信的话,有二种可能:一种是大菩萨,一种是无知。而无知,也有两种:一种是真的无知,一种是信愿行的行者。这种信愿行的人,若碰到好的善知识,是他的福报大,能够修行成就。若碰到不好的善知识,则万年难出头!因此,建议大家还是要正思惟观察我们的心想。

在想蕴之后,我们再观察行蕴。所谓行蕴就是:在形成一种心灵的意志决断,为求生的根本力量,为我们生命相继不断的强大力量。这行蕴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是空的。

最后再观察识蕴,从整个生命分析的结果,我们慢慢地了知:生命中能分别种种现象的力量,能够容受一切经验的,就是「识」。这五蕴中的识,或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意识,都包含后来唯识学者所发展出的第七识、第八识甚至第九意识,因为在此五蕴或六根中的识,在观行的需求中,就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分别出来。而这识蕴亦是由缘起所成,也是空的。

虽然这受色、受、想、行、识五蕴,在我的观行里,可能无法马上现观皆空,但是我们可以次第性的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的。而这五蕴是如何的空法呢?

首先我们要思惟「色不异空」,一切色蕴都是空的;虽然色蕴都是空的,但「有因有缘世间集,无因无缘世间灭」。就是这样,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色蕴是因缘相应而生的。初期依色蕴起观行,其后正观思惟,受、想、行、识,也是如此的现空,他就是我们从外在物质的粗相观察,到心的细相观察中去思惟,都是空的;接着我们要断除色、空二者的思惟,这时顿然现起的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这当中,必须先把心放大,不再执着空性。如此,一切现前,不必观,因为观亦是空。这「即」就是在当下脱离一切时空羁绊,能观、所观的羁绊,现前就是!大家要建立的见地,就是在这里!这是心经的见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诸法空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大家不要以为这句话重复了,其实它是更扩大我们的视野。刚刚是从色、受、想、行、识──我们肉体与精神来观察,现在则包括外在的一切境!所以说,依、正二报的世界要全部摄取在空性中。现在讲诸法的空相,是透过前面的思惟,加上整个佛法的横面和侧面分析之后,所得到的结果。「诸法空相」是什么?第一是「不生、不灭」,这是直接依果地而有的见地展现。

我们要知道,在修行意义上所谓见、修、行、果的分别,其实是没有固定的,它是依据我们所设定的内容,来看这个见、修、行、果。譬如,我们讲“大圆满见”,大圆满见是什么?即是「本来清净」见,这是中观思惟的最终结果。

什么是本来清净?这杯子清净吗?依大圆满见而言,这杯子是清净,现前一切都是本然清净,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现前都是佛。所以,这样是不是一切不生、不灭之处,就是本然清净;这样思惟、现证的结果,就是到达大圆满的见地。又如大手印的见地是法身见,只要我们巩固法身,不去理会一切妄念,因为妄念终归要回复到法身。这大手印的见地,犹如是唯识思惟到圆成实性时的大圆镜智一般,所以唯识见的果地,即是大手印的见地。

如此,所谓的见跟果是不固定的,某一些见地,恐怕就是某一些基础修法的果地;而某些修法的果地,恐怕就是某些修法上面的见地。因此,我们在修法时,要仔细分别它的见、修、行、果,使我们能轻易证悟,但不会被见、修、行、果缠缚了。

诸法空相,第一个提出的就是离于生灭的对待,这是《心经》在建立「八不中道」,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而这生、灭、一、异、来、去、常、断八不当中,其建立点是在「生」上面,所以,生灭不到之处,即是显现八不中道了。其实,只要现见无生,就是无灭。

至于如何了知八不中道是建立在「生」的上面呢?初期我们要依“不生、不灭”这句来思惟,然后扩大到八不,要思惟生、灭、一、异、来、去、常、断,都是空相。空相即是一切都是空的!而诸法则是一切宇宙所有万法;涵盖一切无穷无尽的万法,都叫诸法。而生相上的功夫,就是了知宇宙中一切的万法,都是空相。

我们要仔细思惟:从第一个见地-不生、不灭,再扩大到一、异、来、去、常、断,不可胡乱思惟。仔细思惟分辨,到最后都很清楚,没有疑惑时,才会发觉到:原来整个八不的建立,是依生灭所立,而整个生灭在思惟之后,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本不生。于一切本不生完全现前了解之后,即证入无生法忍。

整个法界本然实相现前,所以不生是八不中道的根本见地,依它而建立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来、不去的;因此《心经》立不生不灭,以摄八不中道。其次在诸法空相中,再立「不垢、不净」的见地,垢与净的分别,往往在修行到最后,会成为一个很麻烦的障碍──清净僻。清净僻会障碍我们的菩提心,也是障碍大悲心的毒药,它不能让我们了知五毒就是五智。通常,分别垢净是修行时所建立的种种次第,但不要被次第所固定,而没办法了知次第也是现空;因为一切现空是离于垢净的。虽然修行起先要清净,但是在这里则要离于垢净。

不垢不净的空相,是要我们建立染污不可得的见地。而这染污不可得的见地,是从不垢净消极的否定面,所提出一个积极的正见,是一有力的见地,能积极的帮助我们建立修行的见地。但是我们要注意:若没不垢、不净为基础,讲染污不可得,恐怕会障碍我们的修行。如果能了解不垢、不净之后,从清净道进入,从自身清净而能立足于不垢、不净的确定境界,然后再建立染污即不得的境地,就有助于我们修行了。

「不增、不减」,一个修行人,在修证的立场上,会不断地清净自身;也就是在修行上,在佛法的增上缘方面,会不断的增进真谛而减损俗谛;就小乘行者而言,是对的。但就大乘菩萨而言,是一个很可怕的错谬,这错谬会伤害菩萨慧命,会伤害大悲心。因为一有增减的缘故,平等性智就变成不能完全现起,所以要注意这个-不增、不减。

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就如同《永嘉玄觉证道歌》所讲的:「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而垢衣亦不可得,这即是平等的,也就是说诸佛不可得。我们在整个观行的境界,要从断除增减的对待,到诸佛不可得、佛法亦不可得的无所得境界。

这「不灭、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见地,我们要清楚确认到随时随地都能现前的体证;在行为上碰到问题,心中生起纷扰的时候,要将心收摄回来,再思惟,把正见确立!正见上不能有一分一秒的动摇,也不能有一剎那的离开,如此才能有益行持。

现在再讲诸法空相的体:「是故空中无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是断除色、受、想、行、识的分别而已,在此色、受、想、行、识的执着根本上,要在空中全部斩断。这个斩断是让我们连这对待、假名都没有。

让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从人体身心的五蕴,到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全部现空。

前面的色、受、想、行、识,是一个生命主体的观照;而色、声、香、味、触、法,是外在客观对境的观察;眼界乃至意识界,是从六根、六尘所生的六识,这十八界做整体的观察,都要空的。

这是从一个横向面来看,整个宇宙的现前,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要断除,但断除并不是不能作用。很多人说:「诸色要断,色根要断,所以无色、声、香、味、触、法;而色尘是空,故我们眼观色尘,就看不见了。」如果我们也存有这样的见解,可就弄错了!因为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无眼根,那我们怎会看到色尘?因为连眼根都没有了,当然眼根、色尘所相应的十八界也都没有了!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我看不见、听不到,叫做无色、声、香、味、触、法;也不是因为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所以我的眼根看不到,我的耳根听不到,我的鼻根闻不到。不是这一切现前都是无,而是连一丝一毫的执着都没有,因而一切现象也就没有「有与无」的问题了。但一般人思惟到这里,可能会心生恐惧,这是很微细的我执出现,我们要继续断掉这微细的我执,不要害怕。

又「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要断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凡夫流转,从无明到老死;圣者还净,断老死到断无明。

而《心经》在此,直接让我们跳脱十二因缘,而不是要我们从染污的十二因缘中,经还净的历程来断得;这样的断得,在《心经》的看法中还是次第断,不是从根本断,还有枝叶残存。这样次第还净的过程,是不是能够同时体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它有一个断的次第流程,从老死断、生断、有断、取断,到最后无明断。这样做,是一个次第思惟的过程,不是直显根本。

那《心经》要断什么?断修道法执。我们的五蕴、六根、六尘,六识,这些能观、所观的一切,诸境现断。现在我们的流转因缘、修道道法亦断,所以是彻彻底底的从根断除,进入寂灭。这并不是让我们在有毒的东西长出来时,把它剪掉,而是将能产出诸毒的东西,连根拔除。这样的见地,是和修、行、果同时出现的。如果能现证的话,就是这样;若没有,即是在次第思惟。

依据这个正见来思惟,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连无明都没有,当然没有无明尽这件事,所以说,修道不可得。此时,我们再回头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不是很有意思吗?「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它不也是一种不增、不减的过程吗?无明尽是什么?无明尽就是断无明,增长智慧;而无无明尽则是将断无明、增长智慧这样的分别也破除了,而证入不增、不减的境界!此刻,连无明无明尽都不生,所以是不生、不灭。

我们不要贪染,以为「无明尽」是好,「无明」是不好,这当中在「不垢、不净」不是含摄了吗?后面这句话,还是前面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把所有缘觉修道,全部破除,把二乘所修证的最根本境界,全部破除掉;因为法界本来就是这样。我们有所修行的话,只是了悟到实相而已,而不是从实相中增加什么。

又「无苦、集、灭、道」,更将二乘的见、行、果,全部在这边给彻底断除,因为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到彼岸也!这不是二乘所共行。

总结来说《心经》的见地。第一个,我们要现见了知五蕴皆空,即透过思惟,了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了解五蕴都是空的。

透彻了解之后,更进一步了解五蕴现空。五蕴现空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如此才能从空中炽然现起大作用,行大菩萨道。所以在第二个,就是要断绝「不异」的思惟差别,断除我们在时间上的相续过程,把三轮在此中间全部断掉。能思者、所思者,剎那间全部要断除。

第三个,现前诸法空相。诸法空相,是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三者来总摄。这三者就是诸法的空相,而我们现前了知空相就是如此的时候,也了悟出空的体。空的体是什么?它跟空相是相应的体相,是不二的,空的体就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所以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都是「不生、不灭」的。因此二乘圣者所修证的见、行、果,都是不可得。而我们在真谛上清位的增长,与在世间谛所断除的染污,于此都是不立,所以说是「不垢、不净」。清净的增长、厚实,染污的减少、消灭,也都是无所得,因此也就是「不增、不减」。

由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使我们触摄到空所面对的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这些现起的一切,都是生灭不到的境界,垢净不可得,增减亦不可得。

五蕴、六根……等等这些法相,只是表义,事实上,它代表了一切我们所建立的诸法。因此,从「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得知,我们也可以说无三界,可以说无四生,乃至无十法界,都可以建立,所以无一切。那么,当心生起这现象时,就可以透过我们的智慧,彻底地斩断一切的执着。而当这一切执着都消灭,无一切的时候,炯然现起般若波罗蜜多的心髓,而这个心髓能使如幻的我们,到达远离生死的彼岸。

《心经》的修法与行法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心经》修持法中,我们要修什么?行什么?观什么,我们来看看在《心经》最前面的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深」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他在实践般若波罗蜜多圆满的境界!」所以说「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圆满,也就是到达彼岸圆满的境界。

有人认为在汉译的佛经里,没有进行式,或认为玄奘大师翻译得不好。因此,有人依现有的梵文,再翻译成「正在实行智慧到彼岸的完整的时候」,而认为这才是最忠于原经典的意思;但是,这在中文文意上,实在很不通顺。

「深」字是玄奘大师翻译时,用来表达时态的用词,是完成式的用词,为现在完成式。因此,玄奘大师用「深」字来代表现在进行且完成,他用「深」字来代表智慧已经到彼岸,这是什么意思呢?是整个完成了。

所以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不是在行般若波罗蜜多,而是般若波罗蜜多完成;用这果地的境界来实践的时候,这样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而这个照见是当下观照。但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没有能照、所照的,所以在这当中,不是有一个「般若」的东西,而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同时在觉照;亦即般若波罗蜜多在运作时,同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两个动作,是同时一如的,也就是说他观照的同时,就是安住在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中。

所以,我们看起来、讲起来,好象是分立的两个动作,好象是一个般若在观照现空,观照五蕴现空,即能观的是般若,所观是五蕴,境界是现空。但事实上这三者是统一的,只是用处不同而已,绝对不是有一个「般若」的东西存在与观照。

假若有一个般若自性存在的话,请问般若是空或不空?如果般若有自性的话,那以般若观般若怎么办?以般若观般若,不是要破般若吗?也就是以般若观般若,最后还是一个空,那么这样的一个般若是被观破的对象,而这被观破的对象,怎么能观破别人呢?这与理相违!所以说,般若是现观的,这现观般若是能观、所观、境界这三轮当下,都是体空的。

我们再把前面的见地拿出来。前面我们所安住的正见,这正见是不是也是空?正见也是空,才不会变成执着于正见。

现在,要怎么修?就是在二六时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我们二六时中,怎么修「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呢?就是随拈一境,现观般若。比如说,我们随拈一境为桌子,桌子是属于什么?它是属于外色,现观色无,即是我们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但是桌子存在不存在?当然存在!我们在这边要不即、不离,就是行深照见桌子是空,照见我是空,任何一境都涵摄在《心经》的观照当中。

无智无得之观行

我们再看经文「无智亦无得」,这也是一种观行。例如此时我们说:「好高兴,我很有智慧!」这就是起有所得心,这时候要回破。我们可以现观,但是心要无得。无智无得,这是一种还照的境界功夫。

另外,行深《心经》,是否也是一个果位行法?是可以这样说,但是我认为大家在此时修证,可以用「行深《心经》」,来做一个实践观行的功夫。因此,「五蕴皆空」在前面是做一种见地,但是我们此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来照见五蕴皆空,这是一种观行。

所以,现在想想看,在我们的思想观点里面,有没有任何问题?果然,一看全是贪恋执着,这就是没有照见五蕴现空不可得。如果我们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就不会贪恋执着了。因此,前面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这种现观现照的功夫里面,它就必须被马上的应用,不再是一种见地了。

3.心无罣碍行

「以无所得故,菩萨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湼盘。」这几句话,就菩萨而言,是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所证得的果位,但是就《心经》而言,仍是属于修持位。从「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湼盘」可知,这都还是在断除的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看「心无罣碍」是什么?我们若依据般若波罗蜜多,这个心在运作起来的时候是无罣碍,无住生心;而这生心也是无罣碍的。我们心生起来的时候是无罣碍,就可以去除掉我们所有的恐怖,远离一切的颠倒梦想,现在总算可以休息了,安住了。但是,这个休息、安住,还不是在那边立地成王,也不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的圆满境界。他还不是那么圆满,只是到达一个境界,休息一下。就菩萨而言,他是证得湼盘,没有罣碍了,这是一种很欣然、很喜悦的觉受,达到一个安住的地方。

故就菩萨而言,他总算到了没有罣碍的境界,也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而安住下来了。不过到这里,都还是在断除微细尘沙惑的过程,还没有完全把如来的境界提起来,尚未起大作月、大力量,也还没有成就如来圆满果地的境界。

《般若心经》的果德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这样的境界,到最后翻转过来是什么?就是我们整个《般若心经》所证得的殊胜果位,即「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佛的果德,也就是《般若心经》所要证得的。我们现在不是断,而是现起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无所得,怎么作起来都是佛行、佛果。所以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佛的果德,也就是《般若心经》所要证得的。我们现在不是断,而是现起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无所得,怎么作起来都是佛行、佛果。所以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就是佛的果位。

有一些人,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时,把度一切苦厄当作果位。若把它当作果位,则可以视为观自在菩萨的大悲作用,但我认为这「度一切苦厄」,不可以和「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德相应。在理想的圆满境界中,诸佛是现前行般若波罗蜜。而这三世诸佛,就是我们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就是我们所行一切都跟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我们所得的佛果。那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有大作用,有大力量,能度众生,而不执着。无有少法可得,就是这个!

佛境菩萨行

「观自在菩萨」,这一句话太重要了!现在,就一个现实境界而言,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现前成佛,所以我们可以去他方世界成佛,像龙女一样,这是缘起上的问题。不过我们绝对可以证入佛境,只是证入佛境之后作什么?佛境菩萨行,显现出来的就是观自在菩萨。所以,我们在读诵观自在菩萨时,心要能了知二义:一是显现诸佛大悲种性的观自在菩萨;二是我们自身行持这个《般若心经》的观自在菩萨,也就是我们自身。我能观自在,就是观自在菩萨,不能行观自在,就是发愿行观自在者。而观自在菩萨,他能够度一切苦厄,这样相应回来,我们就是佛境菩萨行的行者。

所以,就整个《般若心经》的见地、道地跟果位,它可以总摄一句话,也就是我们在体性上具足整个佛的见、道、果位,而示现行持的观自在菩萨。

《心经》最后说:「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些话是对那些在前面所提的境界里面,还不能现前取证的人,再次的呼吁,也是悲心的再一次教诲。要让这些人,牢牢记住般若波罗蜜多的伟大,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的!这是一个赞叹,赞叹是有功德的。我们不能因为前面所具足的一切,而不行功德。

谁最积极行功德?就是诸佛!诸佛乃行大功德者。他了知一切现空,他是无缘大悲,无缘大慈者,能够不断的寻求一切功德,而不执着功德,精勤精进。这一点,我们确然不可忘。

所以,这里面有二义:一是对一般凡夫众生的不断呼吁;二是给我们最后的示现,即了知那样伟大的见、行、果后,我们在世间上应如何真实实现,而永不退转,也就是真实勤爱我们的功德,建立我们的功德,而不执着!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这句话是什么?是一个总归,也就是大家来赞诵:「来吧!来吧!大家来吧!大家一起来吧!大家到湼盘的彼岸去吧!」

大家一起来吧!大家到湼盘的彼岸去吧!大家现前总持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能成观自在行,心具三世诸佛智慧。

 

中脉呼吸的修法摘自《现观中脉实相成就》 洪启嵩 著中脉简介密法从现观法界众相的真实示现,回证如来的究竟体性,其次第是内外一如的。其以空的实相为根本,以大定、大智、大悲,来圆法界体性妙智,广度众生。所以,密法中的气脉修证,也必然是以智慧与大悲为中心所开展出来的。没有无常、现空的体悟,所修持的气脉,还是世间的修证而已,纵然有了神奇验证,也只是世间的成就,无法解脱。密法中脉的开发,也必须安住于此种见地。因为中脉并不是人类生理上的气脉,而是斩断无明,体悟无常、现证空性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脉,其中所流注的则是智慧气。中脉并非世间的有为脉,而是出世间的无为脉,惟有悟入实相,体证空性,才能显现,因此,中脉即空脉也。而修学开启中脉的方法,也正是令我们迅速去除身心气脉障碍,现观空性、悟入实相的方法,可说是「借假修真」的甚深方便。中脉呼吸法睡时 中脉开顶轮置眉心轮眉心轮置喉轮喉轮置心轮心轮置脐轮脐轮置海底轮海底轮置于空空置于法界体性(不可得也,无生无灭也)以空息、法界智息随于中脉呼吸入法界光明自在睡矣!如何是中脉之息也?《法华经》言:「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此一乘妙位,乃佛种缘起也。是故诸佛印证不无,染污不得;如来体性常具,识其真者;众生悉皆如来,实不可得准准妙位,一相不异,是万善同归一性,住一乘法位实不可得也,于是乃知法住法位,一实之理,世间常现一切如来常住尔。于此一乘实尔,乃极平常,全佛法界尔。故于此实相中,别示方便,自体妙作,安于法界息也。何谓法界息也?身常安然,自住大松之相,体常正哉,圆一佛身尔。于此中脉以显,心、气、脉、身、境,以法住法位矣!斯乃佛位之位,身心如如自在,息入中脉矣;是言:「中脉呼吸,是对众生极大利益;在中脉呼吸无上的正觉智慧气息,则是对众生的最大利益。」是中脉息也,心、气、脉、身、境一如法位,法住法、报、化、功德、事业佛身,世间相显毗卢遮那如来,实身释迦矣,法界众生皆佛也,以自身息住法位,世间众生常住佛身尔,是最胜无比,同体大慈大悲利益。一一中脉息身,一一法界中心,法住位也,一一众生同显大光藏也。有此会心,特此明之,愿众生皆佛也。利用睡梦开启中脉以上的偈颂,是二○○二年时,我随手写下的中脉呼吸法。最原始的缘起,是来自于我在睡觉时所体悟到的,所以第一句:「睡时,中脉开」,这句话有很多层意思。以前我曾到印度达拉顿,有一个机缘与睡觉法王会面,当时曾经他提及梦幻光明的修法,曾说:「白天也是一样。」睡觉法王确实是一位成就者,有其独特的证量。梦幻光明的修持,基本上睡觉以及白天两者都是一如的。「睡时,中脉开」蕴含着一个意义是,在睡时中脉是很容易开启的。睡是大痴相,痴相现起时,分别心是近于止息的状态,但同样也会使智慧心没办法生起,睡是无记、昏沉的心识,但若此时能令一念觉心生起,就是开启中脉的契机,此即梦幻瑜伽修持的根本心要。我们睡眠时是分别心的念头止息了,但同时觉心也止息了,觉心虽然止息但不灭,亦即分别心止息,但无分别心不灭,若睡时能保持一念既不落入分别,亦不落入昏沉,此觉心一念即是梦幻光明最根要之诀。各位,人死是怎么死的?死亡的过程,分成「暖」、「识」、「寿」三个阶段,「暖」是生理机能,「识」是心理机能,此二者远离之后,我们的「寿」命就止息了。识是心理机能跟心的根本,就无色界众生而言,其只有纯粹的意识而已,但对人而言,如果有中阴的话,就不只是纯粹的意识而已。人死亡时,刚开始会进入「死有」的阶段,这就犹如人在入睡之时,并不是马上就有梦出现,而是先处于一种无梦的状况,而死有状况很类似深层植物人的状况,所以我常告诉大家,当有一天,你们能自觉,即使是成了植物人,都不妨碍你们解脱的时候,我就可以安心了。世间的亲人、子女都要照顾,但只有你解脱了,你才能真正好好照顾你的亲人。生命是很奇特的,就像无量无数的分子,有缘则结合在一起,变成夫妻、亲人,但当每个分子的力量又持续转动时,原本结合的分子又分开了,为什么分开?因为它们没有办法自觉!它们没办法自觉,所以就分开了,它们没办法自觉,所以又在一起了,这就是被因缘所控制!一个修行人是不被因缘所控制的,但不是不随顺因缘,而是「不昧因缘」。因为在时间运作里面,有因有缘,所以会在一起是源自于不自觉,分开也是来自于不自觉,只有透过自觉才能帮助亲人,帮助这个世间。只有把不自觉的因素拿掉,才能综观因缘,这才是我们要活的人生,不是有情,也不是无情,而是自觉自在。人死时的死有,就好象在孵蛋,孵成另外一种型。事实上,我们人可以说每天都死一次──睡梦的状态,和死有的过程是十分类似的。死有之后是中有,中有是有活动力的,但是不决定性的活动力。从睡梦中生起觉性睡时分别心止息,但觉性不灭,这时如何「觉心生起中脉开」呢?大家可以用我所录制的「睡梦禅法」和「放松禅法」作导引。这两种禅法怎么作临终导引?原理是这样的,首先是地、水、火、风、空五大分解,然后是意识分解,接着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心俱不可得,一切自生自显,觉性不灭,全部是一,再把一放下!这是依睡梦禅法及放松禅法,作临终导引的过程原理。睡梦禅法或放松禅法应该多让一些人接触,因为这两种禅法对没宗教信仰的人,或另外信仰的人是很好的临终导引,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分别心止息,觉心生起。「睡时,中脉开」的觉心一念如何生起呢?睡觉时,身体全部放松、放下,心也放松、放下,连放松、放下的心也放松、放下,此时觉心自然生起。各位,镜子是永远不会失去映照功能的,心也永远不必怕会失去觉照功能。心的觉照功能有二种方法可以显露,一种是平常不断的训练,把所有的分别心念放下,而不落入无记、分别,亦即「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或者如永嘉大师所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所以「睡时,中脉开」的睡要如何睡?这里的睡是大休息──身心休息,法性休息,法界休息,一切休息;当一切大休息,一切大止息时,整个分别心泯没,觉心惺惺,中脉、轮脉就开启了。睡梦时的中脉呼吸方法所以,中脉是空脉,睡到空时,中脉就打开了,此时「顶轮眉心轮,眉心轮置喉轮,喉轮置心轮,心轮置脐轮,脐轮置海底轮,海底轮置于空」,「海底轮置于空」,大家可以想象,一个装满水的透明水袋,当它置于杯口时,它会自然掉下去,所以「海底轮置于空」的意思就是,在那个地方就放下了,一剎那就放下了,放松,放下,放空了。大家现在就马上可以练习,把自己的右眼放松、放下、放空,此时跟左眼有没有不一样了?就在那里,放松、放下、空掉了,没有执着分别,但体性还在,体性会清楚、明白的作用!所以「海底轮置于空,空置于法界体性」,法界体性是什么?「不可得,无生无灭也」,一切分别心止息,但作用现成。「以空息、法界智息,随于中脉呼吸,入法界光明自在」,呼出去是空性,吸进来也是空性,空就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不可得,就是如如智,法界智息就是如如智息的呼吸。「睡矣!」中脉开,安住在法界智息,如是循环而自加持、自增上。「非于梦睡如是,行住坐卧亦如是也」,不只在睡觉时可以练习中脉呼吸,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也可以如此,或是加入一些方法,譬如之前教过的观想吸入太阳的中脉呼吸,或脚趾甲观种子字的金刚炼光呼吸等等,都是可以的。随时利益众生的中脉呼吸「随时安住在中脉呼吸,是对众生极大的利益,在中脉中呼吸无上的正觉智慧气息,则是对众生的最大利益」,在分别心中的呼吸,会使我们跟众生之间产生对立跟切割,是具破坏性的。如果我们不能安住在空性之中,无法安住在中脉,如此我们的呼吸便会扭曲、不顺,进而影响心念,扩大影响周遭人的情绪跟心的安定。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就是当我们到某一个地方,我们会感觉那个地方的气氛是平和或肃杀。我个人经验里,第一次最明显感觉杀气是中美断交那年,几万人的抗议集会场合,剎那间寂静了,夜色更墨黑了,然后突然间一个声音迸出来:「打!打!打!…」,现场垄罩着杀气。所以,我们的分别心会透过情绪以各种形式散发出来,若能随时随安住在空性中脉之中,身心是最平和的,所散发的气息也是觉性澄明的,会对众生产生极大的利益。因此,长期修学中脉呼吸,对自己家人有最直接的好处,进而公司的同事、朋友也得到好处,在群众当中,大家都在high的时候,你能维持宁静安稳。许多宗教的狂热往往会产生集体催眠的效果,如能让心气安住在空性当中,就不易受到感染。现在有许多的气功师,他们掌握了运气的技巧,宣称可发功而影响千百人。很多人趋之若鹜,但是要提醒大家,如果很容易受影响,将来就很容易受到气动的暗示与干扰。一般所说的「附身」现象,如果中脉呼吸练得好的人,是不会被附身的。因为外灵要附在人身上,必须先截断你的身脉,它才能控制你的身体,如果大家能把妙定功或中脉呼吸法练好,当外灵想要附上你身时,是无法靠近你的,因为你的中脉会放出炽烈的光明,外灵是无法近身的。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附灵都是低阶的神祇,对被附身者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自身的意志够坚定,外灵是无法附身的。大部份被附身的情况,都是自己招来的,有时是骄慢心生起,有时是因为自己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有时外灵附身时会有舒服的感觉,所以就附上了。有一次我在主持禅七时,有一位女士平时坐禅就会有被附身的现象,她来禅七打坐时,又发生了这种现象。其实,本来这些外灵是无法进入禅七道场的,无缘无故进来闹场的鬼神是会被护法挡住的,但是如果是学员自己带进来的,护法就不会动手阻拦。当她在禅七期间产生这种被附身的现象时,我教她以中脉呼吸,结果那附身的外灵吓坏了,大声喊:「你不可以离开我!不可以离开我!」这是因为她一使用中脉呼吸的方法时,中脉就会放出极大的光明,外灵无所藏身。所以,只要保持中脉呼吸,就不会被附灵了。外灵附身时,首先要截断你的身脉,再慢慢掌握你的身体,但是要掌控你的语言系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牵涉到很微细的神经系统,所以它们无法让附身者讲出字正腔圆的语言,就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因为唱的比说的好听,也就是唱的比讲的容易。这些鬼神所唱的腔调,大部分是当地的歌谣,譬如台湾的附灵,大部分是唱歌仔戏的哭调仔,而大陆的附灵则多唱京戏,每个地方的鬼神的唱法都依当地的戏曲腔调而不同。因为人们酬谢鬼神时,大多演野台戏来谢神,所以它们附身时,也多用这种方式表达。其实很多鬼神本身是自救难了,却有很多人求它们保佑,这是很愚痴的。有的人虽然不信本土的鬼神,不相信本土的济公、三太子所讲的话,却是相信外国济公讲的话。其实和本土的鬼神比起来,他们没有更无高明之处,但是许多作灵修的人都喜欢看这类书,以为那里面有什么不得了的。其实,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看自己的觉性。所以,最重要的是什么?自觉自心作起,从自己作起,能安住在中脉呼吸,这是对众生最大的利益,在「中脉中呼吸无上的正觉智慧气,则是对众生的最大利益」,你如果是佛,随时随地在你旁边的人,自然能够安心,自然能够入定,自然能够成佛!让心停下来现代人的特色,就是忙、忙、忙。不但一般人忙工作,学佛的人也忙,除了忙工作,还要忙着行善,忙着修法。现在,我们先让自己不忙一下,把身体放下,把呼吸放下,把心念也放下,把整个山河大地放下,把一切事情都放下,能放下的也放下。把时间也放下,把空间也放下,把自我都放下,这时候剩下什么呢?这时候谁在呼吸?谁在看?谁在听?谁在忙?大家不要一忙,人生就这样过了,就走啦,忙一下一百岁到了就走啦。在活着的时候,总要有一刻,一个剎那,真正的不忙。很多人忙,是忙着作事,忙着心情好,或忙着心情不好,忙着找乐子,忙着作这、作那,忙着为家庭、为事业,你们能有一剎那不忙吗?如果这一剎那你不能停下来,把自己与他人放下,你不能放下,把能放下的也放下,你如何见本来面目?怎么谈中脉?怎么谈见本性见明体?很多人就是忙,忙着作事,忙着作好事,甚至忙着修法,修法干什么?修法是让你减除妄念,先让你有个东西靠着,到最后,妄念没有了,连修法的心也放下了,这时才能见到本心。各位,大家不要那么忙!这不是叫你不要工作,工作多一点没有关系,但是心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连那清楚明白的都要放下,不这样你见不到本性。什么叫见性?什么叫明心?所有分别心放下,心就明了。心明了,没有任何分别心的时候,心能自在作用,这就是见性了。见性的一定是没有一个见性的,否则,有一个见性的话,性也不真,见也不真,能见的也不真。能见、所见没有泯灭的话,怎会有见性之事?心有分别,怎会有明心之事?所以,从此之后,好好的工作,作事的时候就只是作事,但作事不碍明心,作事不碍性的自在作用;能见性才能用这个性,自在工作,自在妙用。很多人是把外面的事情都停止了,把自己关在家里或关在山上,却是心里忙!若要有个不忙的,就是把忙与不忙的全部放下,那个,即是了。如果大家能稍微不忙,我才能跟大家谈呼吸,你完全不忙了,心,就放下了,放下,它就能通了。通透到那里?通透到法界底,法界底就是实相,你不放下,就没有实相,你不放下,心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没有实相,所以全部放下,心明了,实相现起,见了实相,就是见性。这时候,脉也通了─名为中脉,气也通了──名为中脉息。大家不要只是忙着修法,忙着摇铃打鼓,只在外面作功夫,都是在第二念作功夫,中脉是第一念的事情,是当下!远离时间、空间是当下这一念的事情,不是在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忙着修法,忙着瞎搅和。全部放下之后,心闲了,作事已不碍本心,这时我们谈中脉呼吸,呼吸才能自在转动。前面讲中脉呼吸法,现在进一步了解什么是中脉呼吸,亦即如何是中脉之息也?很多人对法并不了解,法是有「理」有「事」,理就显教而言,是文字里面的真实理趣,真实的道理,事则是用文字相来显现;在密法中有个方便,即除了文字上的显相之外,另外再用图像来显,但是要记得一点,理若不是,相亦无用。举个例子,假设一个非洲古代的人类祖先,到了现代这个世界,她看到一辆汽车,或看到一栋摩天大楼,她能知道这些物像是什么东西吗?她并不知道这些物像的道理,不知道这些现象是何意义。解开心的执着密法中的许多图像是辅助教学,这些图像必须符合其内蕴的理趣,否则你看了这些图像只会产生错觉,而不能与其内在理趣相应。但是很多人往往只学外相而不学义理,这是不具法的。密法的相是有道理的,必须从理趣上来成就的。所以,像观中脉,修中脉时,「相」上是如此或这般的修,但里面的「理」是空性的。否则,通路只是通路,有什么用呢?如果不悟空理,或打不通中脉,或即便打通了,而不了解内在的义理,里面没有东西,就像是修建了一条铺好柏油的大马路,但是只有人在上面走,而不知汽车亦可行驶于上。因此,修行首先在理趣上一定要通达。我之所以不断跟大家讲空性的道理,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很幽微,极细微,修行到最后一定会碰触到这点,否则生死的问题无法解决。空性的理趣为何这么重要?因为我们讲的是中脉呼吸,一般人中脉之所以不通,是因为有障碍。障碍有二种:一种是理障、一种是事障,理一定要先通达,事上才能生起作用。理障是属于思想、思路上的障碍,也就是想不通。想若不通,脉就不通。很多人很努力在修行,但修行的见地、想法却是蹇塞不通的。例如很多道家的修法其实是更直截的修炼肉身,他们有很多很好的养生方法,修行资源也具足,很多人依道家方法修持,都可达到长生不老的成就,但还是无法解脱。佛经中有一个道家祖师吕洞宾和黄龙禅师的公案。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修成长生不老之后,便云游四海,有一天经过黄龙山,发觉此山紫云成盖,知道山中必有奇人,于是入山寻访,正值黄龙禅师在上堂说法,吕洞宾上前问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黄龙禅师一听,大声呵斥:「你这守尸鬼!」吕洞宾就很得意的炫耀:「争奈囊中有长生不死药!」黄龙禅师回道:「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洞宾一听,心里极为不服,于是挥剑一指,以飞剑斩黄龙,此时黄龙禅师以法衣蒙头,飞剑绕了数匝后,禅师以手指之,剑即堕地。于是吕洞宾赶紧学起柔道,掷剑一跪,请黄龙祖师恕罪并开示修行法要。相传吕洞宾就是在黄龙禅师座下开悟的。大家把这个公案当故事听,但要注意故事的寓意──想法、见地若不通,脉就不通;心的理路有障碍,脉路就有障碍,亦即心不开悟,心脉就打不开通,也就没有中脉!没有对空实相的体悟,就没有中脉。所以,我从一开始到现在,不断的在跟大家「讲道理」,就是要打开自己的心障。有的朋友来听课,听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来了,因为他们觉得我讲的道理都一样,没再多教一些新技巧,就不想来了。其实,讲一些技巧或新的玩意要作什么?只不过是增添一点心的印象罢了,或只是作一个mark在那边,将来也许有一天你们走到什么路,看到mark时,就知道走对了路,但这些并不是究竟处,而是讲道理才是最有用的。讲这许多道理,是讲道路、讲理路,是在清净大家的心路、想路,让大家在修中脉时能顺畅痛快;当你们的想法和障碍慢慢打开之后,或许有一天,当你走在路上,忽然听到一只流浪狗在对你叫,你就突然开悟了。因为狗会叫,你就开悟了。也许你们会想:「这太夸张了,难道我不知道狗会叫吗?」我说你确实不知道!因为你认为狗会叫,所以你看到狗叫,你并不觉得奇怪!因此你并没真正听过狗在叫,你只是听到狗在叫,就把心里那条狗搬出来叫,所以眼前这只狗在叫,你也在叫!你就认为它叫不奇怪。你已经习惯性的用前尘影相来回应当前的事实,而不是看清事实。所以,当身体放下,呼吸放下,心念放下,能放下的也放下,山河大地,狗在叫…,一切放下,正恁么时,「汪!」一声,就开悟了,这时才真正知道狗会叫。此后所看到的一切事情,不再是透过习惯的力量,尘尽光生,透脱尘劳。一般人看事情都是透过「前尘影像」来认知的。像《楞严经》所谓「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我们的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都是透过前尘影像在运作,任何事情一出来,马上开始在心里找答案,找到match的东西之后,就指认这个就是那个,所以常常是一开始的时候很快乐,后来就变得很痛苦。例如昨天闻到门口一株花香,今早一开门花就枯萎,香味也没有了,就生气了,不是这样吗?有一个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年他去阳明山看樱花,刚到某个赏樱景点正要进去时,却看到有个人牵着小孩,气冲冲地走出来,嘴还不断地咒骂着:「不用去看,没有了!根本没什么樱花!」他气冲冲地告诉正要进去的人。结果我那位朋友进去看了一下,发现樱花确实没长得像往年一样绚烂,但也另有一番风景,他实在不懂为什么那位先生那么生气。因为那个先前气冲冲的人,他并不是去看真正的樱花,而是去看停留在他脑袋里头,那团簇密锦绣的虚拟樱花,所以一开始去看很快乐,看完之后就变得很痛苦。其实,痛苦是前尘影像造成的,是习惯性的虚拟所产生的,满山璀灿嫣红固然美不胜收,一树翠枝也同样清新呀!二○○五年我到美国波士顿弘法,从早到晚奔波,四处应请说法,那边的同修就特别安排了三天空档,带我去赏枫。波士顿的枫叶是出了名的美。结果那年气候不同于往年,枫叶不像以往那么红,安排此行的同修很不好意思地说,今年的枫叶不似往年那么漂亮。我说我感觉很漂亮,现在的美是另外一种美。樱花雕谢时,花头紫色的枝桠会露出头来,是很美的一种微醺,我赞美说樱花掉了好漂亮,这句话本身也够美了吧,为什么怕樱花掉呢?樱花不掉的话,那不是不美了吗?樱花掉了真是美呀!所以,美是不能执取的,执取就不美了;每个人都在执取自己所要的美,却不许自己展现不同的丰姿!什么叫樱花?会长的才叫樱花吧!但会长的就会雕谢,难道会长会开的才叫漂亮,而会谢落飘零的就不漂亮?这实是在侮蔑樱花!樱花还未雕落就已被分割成二半了。为什么谈樱花呢?这是告诉大家心的执取与脉的通塞问题。当你看到樱花不似往年盛开时,就气得大骂:「都没有了!都没有了!」这时你的脉就封住了;因为你的心想不通,心意执住了,脉轮就塞滞了。人有太多的事情想不开,所以要通中脉,便得把事情看通,这才是彻底解决之道。但把事情完全看开,对很多人而言,却觉得很辛苦,为什么?譬如跟人吵架时,如果不生气,有些人就觉得很吃亏,最好是别人骂一句,你也骂回去一句,或者对方骂两句,你骂四句,如果能把对方骂倒在地,那就更爽。为什么一般人会选择骂来骂去?因为这是最顺畅的路──最随顺本能的路,但也是最愚痴的路。就像飚车时,油门踩下去就是了,爽快极了!生命安危先摆一边,直冲到底,埋头猛飙。一般人不都是这样顺着情欲之流而一路狂飙的吗?但这样的习惯却会让我们的气脉,也一路跟着塞堵郁滞。所以,现在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不要跟着习气走,就是大家的心要打开,心要柔软。心开始放松打开时,或许会有心脉会痛的感觉,这时我们可以把观世音菩萨观想在会痛的心脉位置,这样作并不是让观世音菩萨帮你痛,而是观世音菩萨在那心脉位置,你的心就转成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会解决痛,从根本的心执着处打开而解决痛,这才叫方法,是从战略位置解决心的障碍。什么是中脉呼吸 如何是中脉之息也?《法华经》言:「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此一乘妙位,乃佛种缘起也。是故诸佛印证不无,染污不得;如来体性常具,识其真者;众生悉皆如来,实不可得准准妙位,一相不异,是万善同归一性,住一乘法位实不可得也,于是乃知法住法位,一实之理,世间常现一切如来常住尔。于此一乘实尔,乃极平常,全佛法界尔。故于此实相中,别示方便,自体妙作,安于法界息也。何谓法界息也?身常安然,自住大松之相,体常正哉,圆一佛身尔。于此中脉以显,心、气、脉、身、境,以法住法位矣!斯乃佛位之位,身心如如自在,息入中脉矣;是言:「中脉呼吸,是对众生极大利益;在中脉呼吸无上的正觉智慧气息,则是对众生的最大利益。」是中脉息也,心、气、脉、身、境一如法位,法住法、报、化、功德、事业佛身,世间相显毗卢遮那如来,实身释迦矣,法界众生皆佛也,以自身息住法位,世间众生常住佛身尔,是最胜无比,同体大慈大悲利益。一一中脉息身,一一法界中心,法住位也,一一众生同显大光藏也。有此会心,特此明之,愿众生皆佛也。「如何是中脉之息也?」《法华经》言:「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华经》跟中脉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因为《法华经》如果真的读通了,脉不会不通!「佛种」跟「缘起」有什么关系呢?这有很多种解释方式,但这里我们先思惟缘起跟无上菩提心的关系。什么是无上菩提心?无上是最究竟之意,而菩提则具足二层意涵,即悲与智;心可说是种子,但无上菩提心又从何而来?无上菩提心是从自性中来,即自性具有无上菩提的种子(佛种)。问题是,这自性本具的无上菩提种子,要种在那里才会发芽成长?所以我们平常说,一个人要不要发心,是指你要不要让这本性的智慧跟慈悲的种子活下去,也就是让这最具无上智慧跟慈悲的种子,在你的心中生长与茁壮。因此要发起无上菩提心的前提,第一个便是要认知本性中具足无上菩提心的种子。这个种子不从外来,自性恒有,要先能认知并接受其存在。我常问大家一句话:「佛是谁?」当我问大家这句话时,你们心中是不是能泛起「佛是我」的回响呢?如果你能有这样毫不假借「佛是我」的自然回响,那么你已经认知并接受无上菩提种子的存在了。基本上,我不会采取「我是谁?」的问法,因为「我」是轮回的根本,如果要去除这个「我」,就用「佛」来去除,所以你们现在用中脉念诵法,念这「佛是我!」三次,要很有自信,毫不犹疑粘滞,脱口而出的念!依此诀要念完你便会觉得不一样了,我去佛自在,因为是佛,便不必说「我是佛」了。所以「佛种从缘起」,这缘起是我们自己建立的,佛种是自性本具的,但是要不要让它在我们心中茁壮,是我们要去抉择的。「是故说一乘」,一乘即是佛乘,是唯一佛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是指法界一切存有,一切现象,一切大小,一切相摄,一切无穷无尽的演发变化,皆名为法。「法住法位」是法自住于法,法自位于法,也就是诸法实相,法住则如是,法位则如实。「世间相如是」,一切相不异、不变、是常,是法住于自法,法住于自位。若能自住于自,就没有自与他的分别,没有自他的分别,也没有一个无分别的分别。「此一乘妙住,乃佛种缘起也」,一乘即是佛乘。「是故诸佛印证不无,染污不得」,所以此法是可以修证的,修证即不无,但污染则不得,是佛印证于你,其体性本来从不污染,但我们自己不知道此事,所以要自己印证。因此,初始是外佛印证不无,但最后是内佛印证不无,所以佛是什么?「佛是我」也!就用佛大觉来终止「我」这个分别心。如果我问:「我是谁?」回答是「我是佛」的话,那回答「我是狗」也是一样的,或者「我是任何东西」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不问:「我是谁?」「我」刚好是我这个分别心的起头。但当我问:「谁是我?」,或问:「现在,你具有什么?」你就把自己收敛起来,进而发现自己所具有的都是空的,就开悟了。因为污染不得,所以「如来体性是常具」的,现在只怕你们的印证是无的,你们自己不肯去印证、修证。我是一个说法者,说法是代佛宣法,所以是讲佛法、讲实相,因之我讲的只有实相;诸佛的印证是确实的,但现在最主要是我跟你们讲的你们要相信,相信之后,你们自我印证,自我印证之后连相信也不需要。为什么?因为事实不需要相信,就像一个孩子小时候不喜欢吃饭,父母亲便一口一口喂他,等到小孩稍为大了,能够自己一口一口慢慢吃了,再到更大的时候,他知道吃饭是他本有自然的能力,他就自己吃了,并有力气去作事并帮助别人。各位,希望我们见面的机缘,能很长很多且很久,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虽然希望大家能永远在一起,但如果真的要永远在一起,便只有超越时间跟空间,只有心能永远在一起,否则你们辛苦,我也辛苦。所以我讲的话,或是说我讲这些话,让你们相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因此,还是早早相信的好。相信的时候,就没有相信或不相信的事情了,因为我讲的话,只是空中的风而已,有什么好相信的?「识其真者,众生悉皆如来」,佛是我真认得了,这时候佛是谁啊?佛是一切!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有你看到自性是佛,每一个人自性亦是佛,所以「识其真者,众生悉皆如来」。当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是如来时,你的脉通不通?通,而且早通到别人的脉去了!通到法界脉了!我教过大家如何拿东西,为什么要教大家拿东西呢?这是在教大家什么?这和中脉有关。当我们拿起一个东西时,说:「这是我的!」说此话时,这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了!当「这是我的」这一念起时,我们是不是跟物件生起了分别心,才要拥有它,当「我拥有它」的念头一生起时就糟糕了,因为它就跟我们分割了,所以才必须拥有它。当你拿起东西来就吃,你是跟东西统一的,当你不先想它是你的或不是你的时,你和它已经统一了。同样的,即使是摸到一颗三十克拉的钻戒,你心中无分别、执着,这一剎那就是统一了,你跟它没有分别,这是一种事实的证量,而不是一种观想,是你摸到一个东西时,你发觉你跟它没有分别。我曾经跟大家显示过这种没有分别的事实,当我的手跟对方碰触时,因为手很放松粘住了,两者是不一不异的。在其间当然我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例如将对方的脉全部堵掉了,堵掉之后再打开,当然我不会去作这些动作,但是我确实可以做到。但是,如果有人心里这么想:「我可以对你施咒。」这个是一种自他分别的想法,这个分别心的想法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对我们会有某些程度的影响力。我告诉大家,万一有人要对你施法作怪时,怎么办呢?你就放空,你是他,他是你,这时候谁受害就很难说了。自他互换我曾经告诉过大家自他互换的道理,阿底峡尊者也讲过自他交换,但那是一种观想的互换。而对我们来讲,自他互换是一种事实,自他互换,一切众生都是佛,与佛自他互换时,佛就是我,我就是佛,这是一种明白的事实。有人问我怎么对治鬼,我常讲一些像开玩笑的话,虽然听起来像开玩笑,是真是假留给大家去判断。例如,有些人会碰到鬼压床的事,怎么办呢?很多方法可以处理,第一个方法是观空,当我们一观空,鬼就抓不到人,抓不到人,鬼就摔倒了,这是一种很慈悲的方法;第二种,如果你要稍为修理他,就顺道连床也一起观空,或者再进一步把地板也观空;甚且一直往下观下去,观到第十八层地狱都出来了,你只要这样跟它们呛声一次,保证它们以后再也不敢来找你麻烦了,因为实在太划不来了,只是为了搞你怪一次,却要落得掉入地狱,很不值得。因为对鬼来讲,我们的观想对他而言是事实,你可以有这种能力,只要你能跟所观想的境统一,那就是事实,但是当你有了害怕或犹豫,心里有了障碍,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第三种方法,当鬼要抓你,你不想伤害它,只想小小的捉弄它一下,那么你就变成他,让他变成你,反过来是他被你吓死了,因为掐人家脖子的人,如果反而被掐的话,会更害怕的。自性中脉呼吸当我们跟外界完全没有敌对的时候,就可以统一互换,自他一如,此时我们观想众生是佛,佛也是我们,完全没有障碍。障碍会在什么情况出现?一般我们观想自己喜欢的人是佛比较容易,但是如果要观想自己不喜欢的人是佛,心里便会不高兴的话,这代表你心里的分别心还在,还不是自他一如,这时你跟外境并不统一,所以当你不是真的把不喜欢的人观成佛,也就代表你的脉还是塞住,这不只是冤亲平等那么简单,还需要更深刻的内证才能打破执着。所以到最后「识其真者,众生悉皆如来」,这时候你的心才会出现真正的畅快,不管你此时是穷或富,你的身份是贵或贱,当下你活得多么完整!多么庄严!多么究竟!「实不可得,准准妙位」,一切不可得是名「准准」,准准两个字是用骈体文的形式表达。「众生悉皆如是」就是「实不可得」的「准准妙位」,这才是实相,才是每一个众生所位居的真实妙位。「一相不异,是万善同归一性」,一性即是自性,自性能显中脉,所以「万善同归,自显中脉」。因此,与诸佛同一呼吸,这是真的事情,你自性中脉呼吸时,你的念头会有分别吗?会感觉到你去攀了佛陀的尊贵吗?或是感觉你很自形惭愧?或是感觉好伟大的骄傲?跟这些都无关!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种完整、一种圆满的,所以这时候是随时可死,也随时可生,随时活的好。为什么随时活的好?因为随时死都很完整、都很圆满,都很快乐!所以这时候要死,也不大容易,但是真的要死,有没有关系呢?我们不求死也不求生,生死一如,只是活的好。为什么活的好?因为这是超彼生死之处!所以说:「一相不异,是万善同归一性,住一乘法位实不可得也,于是乃知法住法位。」「一实之理」,这是实理呀!「世间常现一切如来常住尔」,所以一切呼吸不过如来之息尔。「于此一乘实尔,乃极平常,全佛法界尔」,全佛法界是平常的事。「故于此实相中,别示方便」,中脉呼吸的修证方便,必须是在这种实相中建立,大圆满法也必定是在这种实相中建立。否则的话,我是佛,你不是佛,这能成佛吗?或者说,我是大圆满,你不是大圆满,但大圆满不就大家都大圆满才叫大圆满吗?否则的话,只有你叫大圆满,别人不叫大圆满,你比较高,别人都低,那就不是大圆满了!如果有人自称受了大圆满最高的灌顶,成具了大圆满,但他跟人讲话时,却是下巴抬得高高的,那我们也只能称赞他受了大圆满灌顶,只是现在在作大圆满的前行、前行、前前行,前前前……前加行,也就是现在还在认识有地狱、有天堂、有佛界等的阶段,所以现在开始在作加行,可能不只是十万,而是一千万个大礼拜才够的加行。一位修学大圆满的人应是眼睛平平的看人,是看每一个人都是佛陀,而不是头抬得高高的,否则只是嘴巴大圆满而已,脑袋里不是大圆满;如果只是嘴巴大圆满,心里没有大圆满,那只好从前前前前加行开始学起,也就是从认识六道的基础佛法从头修起,这样的话,那就没什么灌不灌顶好说了。一个真正受具大圆满的人,是脑中有没有大圆满想法。什么是大圆满见地?大圆满见地,即是见一切众生都是佛陀呀!是一点骄傲也不得,一点卑劣也不得的事情。而礼佛时,并不是佛高我低,而是佛是我的老师,是尊师、尊佛而礼佛;若是有一丁点佛高我低的心念,那就不是大圆满!就像我现在坐在这里,我没有比你们高,我只是传你们法,所以你们可以尊敬我,但是我没有比你们高,我看你们是佛,这是大圆满见地!如果有人说:「我见地很高,境界很高。」但骄傲也很高,那就有问题了,因为见地越高的人越不可能骄傲,否则的话,他见地就很低了,这是刚好相反的事情。所以「于此一乘实尔,乃极平常,全佛法界尔。」是平常的事。「于此实相中,别示方便」了解全体实相之后,路都通达无碍以后,我们现在要别用方便,也就是要去看樱花,看一切风景,真正看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平等庄严、法界诸佛。「自体妙作,安于法界息也」如果有人说:「这个方法只有我有你没有。」来表达这个法门的独特珍贵,那是不太可能的。只要有门路、有资源,要搜集什么法本,求什么法,只要这个法是被记录下来的话,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是如果是想得到一个最究竟灌顶的法,那是买不到的。因为最究竟灌顶是在心,没有人买得到。  

《中论》修证讲授-语言的自身与超越 

洪启嵩

记录整理:睿业?宇峯

上期《中论》修证讲授,主要是从整个大方向告诉大家,中论是怎么发生的。这种讲法和传统讲说中论的方式,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我们要扣紧的一件事情是:中论是在什么样的因缘中发生的?

我们永远要记得,中论所表达的实相义,绝对是扣准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的内容,而不只是语言文字的辩证。我们可以从中论来观察语言文字的自身与超越。

当人类开始产生语言文字之后,其实已经失去了用更广泛、更客观的立场,来评述真正实相内容的力量。在中论里面讲这样的话是很有趣的,因为大概没有人在讲中论时谈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把中论当作一种强力思辩的论典,或是把佛法当作一种强力思辩下,所建构出来的一门学问。但是我从来不认为佛法只是一门学问,也不认为佛法只有依附语言文字才能开展,我认为语言文字只是开展佛法的一种方便。

只是当人类有了语言文字之后,这种方便会让我们过度依赖,就如同当人类开始大量运用交通工具之后,行动能力就减弱了。请大家要听清楚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没有贬抑任何交通工具的意思,也没有贬抑任何语言文字的意思。我不会主张大家回到风车时代,或是回到更早的时代之前。

很多人会因为看到现代的发展里面丧失了某种功能,而为了回复那种功能,主张要回到完全未发展之前的时代。其实,当人类走出桃花源之后,那个桃花源就已经过去了,生命永远在建构新的桃花源,而不是回顾以前那个桃花源。

我们来看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当时佛陀在印度,他走路时,应该是没有穿鞋子的,所以说《金刚经》才会说他:「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种赤足走路的传统好不好呢?其实,这个没有什么好坏,而是那时候的因缘,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有这种传统。但是,当马路表面不再是自然的泥土,而是铺上柏油,尤其是像在印度这么炎热的地方,柏油上可能是摄氏四、五十度的高温,那时如果赤足踩在柏油路上,就不是一种自然的状况了,而是比较近于「特技表演」的状况。

此外,在佛陀的时代,路上比较不会有铁钉、玻璃屑之类会扎伤脚的东西,但是现在就很难说了。大家想想看:在现代社会,佛陀会主张大家走路时要赤脚,还是穿鞋子?

这样思考的时侯,大家应该都有基本的判断。但是,有的人就会坚持:佛陀是赤足踏在泥路上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佛陀,一定要坚持赤脚。

会不会有人这样主张呢?

其实,人生中的因缘难知,现代人所面对的状况,和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当时的环境大不相同,我们如何抉择呢?

◎如果是佛陀会怎么做?

许多朋友问我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基本上我会建议大家,可以先依止一个宗派来修行,或是宗派的某一个传承来修行,也可依止一部有缘的经典,或是个人相应的本尊、佛菩萨来修行。

无论如何,当我们依止于某一种方法或佛菩萨来修行时,代表我们自身尚未圆满,所以要依止于佛菩萨来修行。当我们碰到生命中许许多多的困难,经常是难以抉择的,不管是好事或坏事。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一天,你在路上捡到一个袋子。如果里头是几十万或是几百万,你可能会拾金不昧。但如果里头是几千万呢?这会不会成为问题呢?

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很奇特?大家有没有想过,你们的「拾金不昧」的价值是多少?

很多人说:「不会啊!我一定是拾金不昧的,几千万也不会心动。」其实,这种事情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譬如说,几万元、几十万元,你捡到了会拾金不昧,但如果当你捡到几千万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个念头生起:「如果这个钱我拿去捐给慈善机关,帮助贫苦,这样也算『拾金不昧』啊!而且能帮助需要的人。」

各位会不会有这样的念头起来呢?大家不必回答「有」或「没有」,因为没有碰到这种情况。但是这很有趣的,生命中碰到很多事情是很有趣的。

或是说,就算你拾金不昧好了,当你把捡到的几千万元,交给警方处理的时候,心里面会不会感觉到后悔?你真的不想拿,但是你拿出去时还是会很不舒服,会不会呢?于是这个世间总是会有一套方法来处理这种事情,因为这世间是很务实的,如果你拾金不昧,法律上有规定一定的百分比是属于拾到者的,这也算是一种补偿。所以,想想看,人类某些制度的运作里面,总是还有一分贴紧人心的舒服感在运作的,所以说这种舒服感的运作有时候也还蛮有趣的。这是我提出的一些状况。

除了这种情况,有时甚至会碰到天外飞来的横祸,像最近的新闻报导,有一个人跟娘家几十年没有联系了,结果忽然之间,娘家某某人的债务却跑到她头上来,让她必须要卖掉房子来偿债。或是有的孩子莫名其妙就继承了一大笔债务。这种事情不是常有吗?现在已经着手修订法律解决这种问题。

所以,人世间因缘难知,大家碰到这种状况怎么办?我常会建议大家,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是想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人,可以想想看:如果是观世音菩萨碰到这种状况时,他会怎么办?

很多人常会随身携带佛菩萨的相片,不管是释迦牟尼佛或是观世音菩萨,我会建议大家在佛卡背面再写几个字,依照不同本尊写上不同的字:

观世音菩萨碰到这种状况时会怎么办?

阿弥陀佛碰到这种状况时会怎么办?

释迦牟尼佛碰到这种状况时会怎么办?

或是:《金刚经》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心经》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接着我们再来思考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碰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处理的方式会一样吗?

如果是一样的话,就不会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了,佛菩萨的名号本身就是他特别的德行。

但是我请问大家,他们处理任何事情,都是用什么态度来处理呢?

他们都是从一个空性的立场出发,不管是讲「三法印」、「空」或「实相」,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他们证得空性的缘起不同,或是本愿不同,们他们的每一个方便都是空的。但是,现象一不一样呢?不一样。

所以大家要注意,不同的佛菩萨面对事情,同样是依止空性的原则,但是依每一个生命特性的不同、趣入解脱的方向不同,或是证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这些都是空性的立场,也就是中观的立场。

所以,像佛陀在现代这个社会里面,他如果走在路上,我想他应该是会穿鞋子的。佛陀是一个中道者,他「不苦不乐」。「不苦不乐」是甚么意思?难道是右脚放在冰块上,左脚放在火炉上,这样子刚好平衡吗?不是的。

不苦不乐的人,碰到天气严寒或酷暑的时候,他是要控制天气,还是他自己不苦不乐,行于中道呢?

所以,「中道」就是对缘起实相的清楚观照,然后在现象上作恰当的显现,这是中道的生活。我的想法不一定对,但是如果以中观的立场来看,我认为佛陀在现代走在路上会穿鞋子,而会穿什么鞋子我不确定,但肯定不是超级昂贵的名牌鞋,而是一双恰当合宜的鞋子。

为什么讲这些呢?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生活中何处不是中观呢?

龙树菩萨的中论,是依于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内容,所以上次和大家讨论的是:「那一夜发生了甚么事情?」,释迦牟尼佛在那一场大觉之夜,他做了什么?悟了什么?他成佛了,而「佛」是什么?

这个事情对佛法而言是一个最核心的一个议题。

◎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在《杂阿含经》卷十二,佛陀当时住在王舍城迦南陀竹园,也就是竹林精舍,

是佛陀经常说法的地方。当时佛陀说了一个属于十二因缘的法,佛陀说:「云何缘生法?」什么是缘生之法?

一般讲「缘起」,缘起其实包括了「理」和「事」两个部份,在现象上的显现的就是「缘生法」,有时候也说「缘已生法」,而构成的「理」的就是「缘起法」。

但是有时候经典中讲「缘起」的时候,其实是指「缘生」,这要看前后文而定,中文的佛典比较容易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里来看出不同语言文字的特性。

例如,梵文就是很精确的文字,他的整个结构很精确,连字义本身也很精确,所以他是很块状的结构。每个字的时态、存在性、所属性别,每一个字都很强烈的赋予他精确的意义,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梵文的整个文字和文法结构,就会变得很复杂、很难学,但是结构上会很清楚,如果学会了感觉就很清楚,很容易。

中文则不同。如果我们形容印度文字是方块状的,那么中文字就像是圆珠。有一一位西方的哲学家认为,中文缺乏多义性,不像英文那么优美,具多义性。其实这是完全不了解中文的人所说的话,因为他不懂中文,所以以为只有用英文才可以表现多义性。事实上,中文的多义性,绝对比英文多N倍。

中文的一个词汇,有时前后两个字对调,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思,像「性别」、「别性」,意思就不一样了。所以说中文很有意思的,我形容中文字像圆珠一样会滚动,甚至不只有滚动,还有泛射性的效果,有晕染的效果。单独一个字,有自己的意义,碰到了其他的字,有时会产生新的意义,有时则有相互增辉的效果,这个是很有意思的。而英文则是介于中文与梵文这两者中间的样态。

当然这只是一种约略的说法,只是在提醒大家,读中文经典时,有些字在中文里面要注意,他确切的义理,有时候不能从几个字来判断,而是要看前后文的对照而定。这也让我们看到不同语言差异性。

◎语言文字的「邪见」

《大智度论》里面,龙树所讲的的一个核心的议题—世界语言有三根本,第一个「邪见」,第二个「慢」,第三个「名字」。

这句话其实已经破除了种种语言相。各位,我们现在讲的一切世间语言,只是文字相而已吗?语言其实是表达一切现象的面貌,它不只是文字而已,语言根基于对现象的了知,当然背后也有抽象的思惟。

语言也包括我们大脑运作的一个层次。举例而言,比如说像我们对雪的理解,我们可能会认为:「雪就是雪嘛!」但是你对一个爱斯基摩人讲「雪」,他可能无法了解你在讲什么,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雪的种类有好几十种,你到底是指那一种雪呢?

就像我们到印度的餐馆,指定要吃「咖哩」,印度人也搞不清楚你在讲什么。我们可能会认为:「咖哩就是咖哩啊!」但是对印度人而言,他们的料理无处不是咖哩,印度咖哩的种类有上百种之多,甚至每一家所做的咖哩都有独特的秘方,都不一样的。

举这两个例子,大家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我们太习以为常,常被整个惯性的思维覆盖了,也就是被这样的邪见盖住了。

◎最深刻的语言

我们看经典时可以发现,佛陀在说法当中最常使用、最深刻的一种语言是什么?是「默然」。「默然」是佛陀最漂亮的语言。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搁置」,这「搁置」当然不是一般的「搁置」,也不是英文所谓的「No comment」,而是说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那么,错误的问题有没有答案呢?错误的问题你能说「是」或「不是」吗?错误的问题本身就是错,本身就是邪见,在错误的问题里,怎么回答「对」或「错」呢?

佛陀以「搁置」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并不是逃避问题,由于佛陀的生命展现,他的身教能展现出这种力量,当他直接将对方的语言搁置的时候,对方会因此而得到教诲。但是现在不容易了,后代很多佛法的语言和发展出来的内容,有些并不需要,但缘起上需要。

举例而言,佛陀从来不回答「人死后到底是有或是没有?」这类的问题,没有这个问题,何必讲到中阴身呢?这个问题是搁置的。但是发展到后来,不得不去处理这类的问题。那中阴身到底是不是你呢?佛陀说中阴身不能说「是你」或「不是你」。

很多的现象,如果不这样深刻的理解,是很容易错解的。为什么跟大家讲这些呢?因为我担心大家一进入《中论》,就被《中论》绑住了,被文献学绑住,被中论里面很多的文字绑住,被历代的诸家各宗所传绑住了。怎么被绑住呢?就是被困在语言文字里面。但事实上《中论》不是这样的,这也不是龙树菩萨的本意。

大家好好欣赏佛陀的默然,佛陀的默然本身,展现了对语言更广阔的面貌,打破我们大脑思维的名相。中国的禅宗受到这个影响,又发展出用各种方式—喝、棒、默然、动作、图像的方式,让学人跳出惯性的思惟。

我们再回头来看,世间语言的第一个特性--「邪见」。我请问大家:没有文字的时候,我们对现象能不能了解?而看到现象的时候,我们心中有没有邪见?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世界的语言,不只是在人类语言文字发展之后的事。

上次我曾问大家一个问题:「没有语言文字的时候,人能不能开悟?没有语言文字的时候,佛陀能不能说法?」

大家要这样来看《中论》,否则就会被绑住了。龙树菩萨造《中论》的原意,是要打破中论的这个文字相,但是大部份的人读了《中论》之后,都掉到中论的文字相里去了。

任何一个对中论理解的人,或是说一个证入实相的人,他本身一定是破自相的。这是修证过程里面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有扣紧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内容,才能回归龙树菩萨《中论》的本怀。

 

读经的心要与常见问题
洪启嵩
  研读佛经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能依经修持成就,因此了解了佛经的整体风貌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进入读经的心要,让经典在生活中真实运用。  一般我们会以为读经是阅读经中的文字,事实上,经文只是帮助我们证得无上智慧的工具,我们真正要体悟的,是文字背后的智慧。禅宗对此有着精辟的解说。  禅宗说:「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如同魔说。」这句话是强调阅读佛经的时候,重点是透脱文字的表义,追求内在的真义,「依经解义,三世佛怨」是说,阅读佛经,如果只是拘泥于文字,就容易落于考古、训诂,与佛法要传达的生命智慧无涉了。而「离经一字,如同魔说」则是说,但如果就此误以为可以完全不需要透过对佛经文字的深刻体认,而任凭想象自由发挥,那就更容易误入歧途。◎经典是指月之手  禅师要我们「以指见月」,讲的也是类似的意思。在《楞伽经》中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就如同愚笨的人看见人指着月亮却专注在看人家的手指而不去看月亮。手指的目的是在指出月亮,手指并非月亮自身。佛经的文字就好象手指,真正的智慧则是月亮。如果只是执着在佛经里的文字,那就是错把手指以为是月亮了;但是如果没有用手指去指的话,或许就连看到月亮的机会也没有了。◎阅读经典的三个阶段  我们可以阅读佛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文字般若」,就是对经文文字的正确了解,能贯穿文字的含意。这个阶段,就好比我们拥有一张正确的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到达目的地。  第二个阶段的「观照般若」,这是不仅止于文字了解,更进一步能统摄经文中的观念,并与生活相应,生活中就依照经典的精神来实践。这样日渐深化,最后我们的心念、言语、行动,都不离经中的智慧。这就好比我们依照地图,实际行动,日渐趋近目的地。  第三个阶段是「实相般若」,经过不断的纯熟、实践,到最后经典中的境界现前,不必再经过意想分别,就是这样如实的境界。这就好象我们按着地图走到了目的地一样。  阅读经典最终的目的是要悟入佛法的智慧,将佛法的知识内化成生命的智慧,如果只是将佛经当成读诵的凭仗,那么纵使读诵几千万遍的经文,佛经还是佛经,生活还是生活,互不相干。  在《六祖坛经》里有一个故事:  有一个僧人名叫法达,七岁就出家了,日常习诵法华经。有一天,法达来参访六祖,礼拜时却头不着地。六祖知道他心中骄慢,于是故意呵斥他:「礼拜头不着地,不如不要礼拜!你心中定有骄慢之事。你平常学习什么经论?」  法达回答:「弟子念诵《法华经》已达三千遍。」  六祖告诉他:「即使你读到一万遍,如果能了知其要旨,也不会生起骄慢。你辜负了此经的功德却不自知己过,反而得意如此。」  六祖问他名字,僧人回答:「法达」,六祖叹了口气说:「你名为法达,却何曾达法呢?」  六祖对他说:如果只是循声读诵,就如同无用的空诵一般。  六祖为法达开示法华经的心要之后,又针对他对诵经的执著作了精要的开示。  六祖告诉法达:「如果劳劳执念,将读经作为功课,执着读经的功德,那么和牦牛执着喜爱自己的尾巴有何两样呢?」  法达听了就问:「如果是这样,那么了解义理就好了,也不必辛苦的诵经了吗?」  六祖回答:「经有什么过错,谁碍着你念呢?只是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如果能口诵心行,就是转经;如果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于是六祖就告诉他: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听了言下大悟,自叹从昔已来,实在是未曾转法华,而是被法华所转了。  读经时,如果不能了悟其中的义理而执着读经的功德,口诵心不行,如此不但不能「转经」活用,反而是被经所转了。◎参与经典的盛会  了解了上述的道理,就掌握了读经的根本心要,接着我们可以循序进入读经的三个阶段。  首先,在第一个「文字般若」的阶段,我们要能正确了解经文字面上的意义,对经文中的专有名词,用语要能了解。这时可以准备简易的佛学辞典查阅,或是有专有名词注释的经文版本,都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基本的文学意义。  此外,如果所读的经字数不多,也可以将经文背熟,加深印象,便于思惟忆持,例如《心经》就是许多人都能琅琅上口的经典之一。但是背不起来的人也不必勉强,经常阅读、熟诵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许多人一想到读经,都会想到恭恭敬敬的跪在佛堂前虔心诵经、作早晚课的情景。其实,「诵经」只是读经的一种方式,阅读经典就好象阅读智慧,励志的书籍,是认真专注却又活泼有趣的。  我们甚至可以用「情境导引法」来导引我们进入经典中的盛会,更亲切感受到佛陀的说法。  例如,当我们读到《金刚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 ,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我们可以想象自身是在场佛弟子的一者,如果觉得不敢当,那也可以想象自己是祇树给孤独园林中,帮助佛陀遮荫的树枝,或是众多树叶中的一小片树叶,看佛陀带着圣弟子从舍卫大城乞食完毕,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大众安静的用完餐后,将乞食的 洗净,洗净双足,在寂静的树下盘腿而坐,准进行饭后修行的讨论与开示。  这时我们看见大众里有一位长老站起来,他是佛弟子中以解悟空的义理著称的须菩提尊者。须菩提穿著偏袒右肩的僧衣,以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的请问如来:「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们听了须菩提的问题,也许会赞同的想:「对呀!一个发菩提心的人,应该如何安住,如何降伏烦恼的心呢?」,须菩提代替我们问法呢!于是我们就如同参与了经典中盛大法会,不管是扮演法会中听法大众的一者,或是场中的一片树叶,佛陀座下的一根小草,都是参与了这场盛会,宛如亲临现场的听受佛陀宣说无上妙法。  扮演那一个角色,和我们修行的深浅没有关系,不是想象自己是佛菩萨的人修行就比较高,想象自己是小草的人,修行境界就比较低劣,两者是不相干的,如来佛性和众生的佛性,这种情境导引、角色扮演,可以帮助我们融入经中的情境,与经典中的生活合而为一,进而帮助我们无论在行为(事)、言语(语)、心念(意)这三者都融入经典,逐渐清净,开启如来的无上智慧,圆满清净光明的世间。◎依佛经而行—一人生是修行之旅  之前我们说的是读经的心要,其实,没有读经的时候,正是检测我们读经成果的时候。  读经之后,还要进一步让佛经引导生活,把修持佛经当成人生的修行之旅,我们的人生就在佛经里修行!如此,我们生命的空间就太广阔了!例如;我们参加法会,是佛经的修行之旅;我们到的某个寺院,就像到他方国土去旅游,我们看到寺里的佛,就为人介绍这佛的因缘故事等等,由于此佛的加持,而得以在此演说此法。  如果我们到美国的亲戚家,就好象是到他洲去行法,如果他不了解佛法名词,把佛法的意境用他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说给他听,不必以佛学用语来讲,这就是「示现外道相,而行菩萨道」,这是《华严经》的境界,称做「遍行外道」。  如果在上班的地方,公司就像是讲法堂,只是这里的讲法和极乐世界不太一样,《阿弥陀经》里说,连共命鸟的声音,都是念佛、念法、念僧;所有的声音,都是持咒的声音。在公司里,我们要如何实现呢?有时我们会彼此问候:「近来好吗?」「身心安泰否?」如果对方刚好生病着,正好提醒了我们健康的重要,那么他真是个菩萨。或者我们也可以用自己欢喜的本尊设定电脑的萤幕桌布,或是萤幕保护程式,就这样将生活转入佛法之中。如此,在许多事情上,都种下了佛法的种子。  如此我们的人生就是一部经典的盛会,经典就是人生。  我们的行、住、坐、卧、饮食、沐浴,都是一部活生生的经典。佛经中的修行不必另外定义,而是在生活中发起菩提心,将其清净化,而不是想象别立于生活之外的修行生活。在山上闭关、寺院清修,当然是一种修行生活,如果有时间、因缘具足的时候,到山上闭关当然是很好的修行生活;但如果现在没有时间、因缘不具足,却硬要去山上闭关,那就成了违缘,对修行反而造成障碍。  实际上,在人间修行,生活的每一部分都是功德事业,都是跟佛经相契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到的,都是可以入定的经验,佛经中的每一法句都是发我们深省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佛的法身,我们生活在其中多么幸福!  当我们尚未进入到这样的境界时,可以先以一部经作为人生的修行之旅。比如说我今年或是今生都准备生活在《弥陀经》当中,在里面作一个净土行人,相信净土、进入净土、修行成就净土,到最后成为阿弥陀佛,入灭时到极乐世界去成佛。这世若没做完,下一世还要继续做,生生世世还要做继续努力去完成,直到成就阿弥陀佛为止。  如果想结合各经心要者,可以这三年为《弥陀经》的行人,次三年做《金刚经》的行人,然后再汇合。此时我们将会发现:各部经典中的果地是共通的,只是修行的时节因缘差异罢了。  如此说来,我们这一生,不必舍弃原来的路,就已走向成佛之道了。佛法不是改变我们这一生的因缘,去另外造一条路,这是很困难的!我们不必如此,只要将过去的因缘累积起来,转向成佛的大道上去。以前我们的观念可能是:「我要走向某一条路,才能到佛的净土。」,现在则应该是「我所走的这条路就是走向佛,因为我们已经把生活清净化、把生活佛经化了。」  我们就是生活在佛经之中,佛经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生就是一部经,就记录在一部经之中,只是依各人因缘差别而有所不同。◎圆满净土现前  我们依着佛经修持,修持《金刚经》时,就投入《金刚经》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就展现《金刚经》的生活,在未成就以前,依止《金刚经》的教法,学习佛的生活。修持《华严经》时,依持其中的教法,像善财童子或主夜神、天界、大地的生的修证生活,要归向毗卢遮那佛的境界,修其他经典时也是如此。  到达圆满佛的果地,在《金刚经》里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里就是毗卢遮那佛,在《法华经》里就是久远实成的释迦牟尼佛,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就是观世音菩萨,在《观普贤行法经》里就是普贤菩萨,在《阿弥陀经》里就是阿弥陀佛。  依经修持,就是要行者投入一部经中,不论大部经或小品经,只要掌握里的见地、修行、果位,全心投入:把生命《金刚经》化、《弥陀经》化、《无量寿经》化、《阿 佛经》化、《华严经》化、《法华经》化,这才是佛陀要教导我们的生活。佛在宣讲一部经之前,会先进入一种三昧境界,目的就是要把大家转入这部经的境界里面。现在,我们要自觉,要主与经典相应。  阿弥陀佛累劫来已在极乐世界准备要度我们了,只是我们一直不肯把接收频道打开。诸佛净土就像在空中的各种频道,如果我们不肯把自身的频道打开,就永远接收不到电波:如果我们不肯把身、口、意调向诸佛的三业,就不能与他们的三密相应,这是修行中最奥妙的趣向,在其中没有我慢,只是投入佛经、依教奉行。  目前我们的确是污染的众生,「依教奉行」就是要把我们整个生活依着诸佛所行过的轨迹前去。  佛经就像我们的眼睛,指引着我们,把我们的生活佛经化,把我们的身、口、意清净化,佛的身口意就是我们的身口意。不只如此,也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及因缘,整个变成净业,整个净土化。佛陀所欣喜的事,不是听我们每天读诵佛经给他听,而是看到我们证得了与他同样的境界,就好象《法华经》中所说的:「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众生佛之知见。」  其实每一部经都是要开示悟入众生佛之知见的,依佛经修持,就是要大家廿四小时对诸佛开放频道,对佛经开放频道,影响所及,不只是我们一个人与诸佛之间的关系,而是二十四小时,整个生活,都与诸佛产生相应。  真正究竟的阅读佛经就是投入佛经、依教奉行,不但升华个人,所有与我们相关联的人事因缘网络,都会随之净化、圆满,乃至于我们圆满成佛时,清净光明的世界也现前圆满了!◎读经常见的问题与解答  许多朋友刚开始接触佛教时,看见众多的佛教经典,常有茫然无从入手之感,如果又遇到众多专有名词,更是滞碍难行,看着佛教的智慧宝山,却无法受用,非常可惜!有鉴于此,我们整理出一般人读经时常遇到的疑问,希望帮助大家在寻宝的过程中能去除路障,顺利取得智慧的珍宝。一、刚开始学佛,一开始最好读那些经?  选择读什么经,可以从自己欢喜、有兴趣的经典着手,如果都不了解,那么也可以从《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常行经典读起,这些常见的经典都是一般人最常读诵奉行的。  读者也可以参考全佛出版社所出版的「常行经典系列」,其中所选的经典都是最常被受持奉行的经典,而且经文都经过新式标点,排版精美,非常方便阅读。而「佛经修持法系列」,除了可以选择其中一部经修持之外,也可视为数十部常见经典的导览及修持精要,都是非常好的读经选择。二、读经时,经文中有很多专有名词看不懂,是否要读白话文?  阅读经典时,还是以阅读原文为宜。如果有不懂的佛教专有名词,可以查阅佛学辞典。如果对经义不了解,建议大家阅读配合古来高僧大德的讲经解说。由于经典的白话翻译牵涉到对经典的修证及理解程度,因此现代一般的经典白话翻译仅作为辅助的参考即可,而非作为阅读的主体。三、读经时一定要读诵吗?一般人作课诵的意义何在?  读经并不只限于课诵时读,而是随时可读,尤其是现代交通舒适便利,例如在捷运上就是很适合的读经时间。只要是清净、适当的地方,虔敬阅读,都是很好的。  此外,受持经典的方法有很多种,并不限于读诵。经中有所谓的「十法行」,就是受持佛经的十种方法。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中说:「受持此修多罗有十种法,何等为十﹖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流传、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忆持、七者广说、八者口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  又,《辩中边论》卷下〈辩无上乘品〉中也说,修行十法行者,所获福聚其量无边。这十种法行分别是:1.书写:书写、流通经律论;2.供养:恭敬供养经典;3,施他:指为他人说法,或施与经典;4.谛听:谓专心谛听他人诵读、说法;5.披读:指披阅读诵经典;6.受持:对经典的内容忆持不忘,领受奉行;7.开演:指为他人开演经典文义,使其生起信解;8.讽诵:指讽诵、宣扬经文,令人乐闻;9.思惟:指住于闲寂处,思惟筹量经典文义;10.修习:指常行佛所说教法而不退失。  读经的最终目的是与经义相应,在生命中产生自觉,因此,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受持,只要是心思诚敬,都能具足无量的功德。四、为什么每一部佛经都说读诵本经的功德最大?  读经是一种因缘,某些人会与特定的经典相应,也有特定的因缘。这就好象在小巷子里骑机车比较快,上高速公路就要开车比较适合,而要去美国就要搭飞机才到得了,这是因缘性的问题。  在菩萨的四弘誓愿中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可见无量经典、法门的出现,是相应于众生有无尽的烦恼,每一部经面对无量无边因缘的众生及种种烦恼,而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成就无上菩提,因此,在经中会称扬本经的功德,是为了鼓励听闻者对本经产生信心,进而一心专注依止此经而成就。无论是受持哪一部经而成佛,功德都是同等广大圆满。五、读经时是否一定要整品读完?  如果可以完整的读完一品当然是很好,但可能也要看每部经典的章节大小,及个人的时间而定。例如《心经》、《阿弥陀经》等较短的经比较可能整品读完,但是像《华严经》这样的大经,对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每次要读完一品是比较困难的。由于每部经的份量大小不一,我们可以视自己的时间,读到恰当的地方告一段落即可。六、经文要背起来吗?  如果是比较短的经,不妨背起来。唐代的玄奘大师到印度求法时,一路上遇见无数危险,他都诚心默诵《心经》而化险为夷。只是,印度人和中国人的文化不太一样,古代印度人常一背就是数十万字、百万字,中国人并没有这种专长。读经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在生活中运用,如果某部经我们读纯熟了,自然背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思惟,这也是很好的。七、如果不懂意义,光是读诵有用吗?  刚开始读经时,可能比较无法了解经文的意义,但是读久了之后,智慧自然会慢慢开启。而且我们现在会读某一部经,也是与此经有缘,或许将来此经的修行法门会成为我们修行的主体。  即使是不了解经文意义的老婆婆,只是依于虔诚的仰信课诵经典,由于心的专注自然产生定力。经典是在解决生命问题的,当我们的心具足定力时,对经中的智慧也容易体悟,如此自然与定力、智慧相冥合。而这份虔诚的心念,也会受到经中诸佛菩萨,及发愿护持本经的护法们加持护佑,同样具足无量功德,不可轻忽。八、专读一部经比较好还是多部经比较好?  这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我们可以以一部经为主轴,以此经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修行,直到圆满成佛。此外,我们也可以广读其他经典,这会帮助我们增进对佛法的体悟和理解,可以作为自身专修法门的辅助因缘。  这就好象我们在山林中旅行,路线有很多条,虽然我们走的时候只会选择一条主要路线,但是我们可以先参考完整的地图和其他路线,掌握的资讯越完整,了解自身所在方位,就不容易迷路,甚至能让我们的旅程更丰富,甚至帮助我们更快到达目的地。  因此,除了主要依止的经典之外,广读其他经典,能帮助我们更清楚掌握佛法的全貌,了解自身所在位置,不但心中更为笃定踏实,也能避免「见树不见林」的问题。  厘清了以上的问题,让我们在读经的根本观念上先确立,接着就可以进入佛教的经典大海,总览佛法智慧大观!   佛法猎人的三个阶段
  这时我所看见的,不再是一根火柴的亮度,而是清楚的看见了整座佛法森林。《六祖坛经》与火柴的光亮  在我出生的那一年,父亲因为笃信佛法,曾借了三分的高利贷,迎请了一部佛教大藏经《大正藏》。因此,在我四、五岁会到处走动时,就常喜欢去摸、去玩这部经,虽然不知道它写些什么,却会拿起来正看、倒看。当时父亲也订有《菩提树》佛教杂志及一些佛书,当我开始识字之后,就自己慢慢看,慢慢翻。因此,我的童年可以说是同时接触童书和佛书。当时许多佛法故事都深印在脑海中,与我的一生结下不解之缘。  五岁的时候,一次玩具工厂的意外,我亲眼看见两位被炸的工人,在我眼前慢慢死去,而另一位己被炸得支离破碎;七岁的时候,再目睹父亲辞世,看到他安详得仿佛睡着的面容。这两次目睹死亡的经验,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也知道身边亲爱的人有一天终将会死,离我而去。于是逐渐开始思索生命如此脆危,应该透过什么方法才能超越。  十岁那年,我开始自己摸索,学习各派打坐的方法,慢慢对佛家、道家及瑜伽、超觉静坐等各种法门都涉猎学习。如此不断练习,到了国中时虽然已经有些心得,但是对生命的解脱,还是无法了悟、突破,心仍无法安住。  考上高中那年,我面临了生命的困局,关于生命,关于人性。这股巨大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当时,偶然在旧书摊买到一本《六祖坛经》,就开始把它当成床头书,每天随手翻开,也没有刻意要读那一品,翻到那一页就读那一段。奇妙的是,它总是能启发我当时遇到的困惑,让生命中的问题得到解答。  在生命寒冷的暗夜中,它就宛如一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火柴,在年少迷惘困顿的时期,我每天打开它,擦亮一根长长的、生命智慧的火柴,在火光迸现时,照亮生命的旅途,让我得到短暂的休息,可以安心的继续走下去。  这段期间,每天这样翻,一方面让我看熟了《六祖坛经》,另一方面让我发现这种随机翻阅的方式,在身心需求安止的时候,有极大的帮助。这种方式对于后来自己阅读其他佛经时,影响深远。  在我早期随机猎取佛法的阶段,《六祖坛经》是帮助我走进佛法森林真正的一本入门书。《大藏经》与森林的地图  从高中开始,我不断阅读禅宗的著述,而修行的方法,也慢慢以禅宗为主,甚至在大学联考时的作文题目,我都是写和禅有关的题目。但是直到上大学时,在佛法的森林中,我都还是处在随意打猎的阶段,自适自意来阅读佛典。  大学加入佛学社团,遇到蓝吉富老师,才让我进入了系统化的猎取佛法的阶段。蓝老师指导我现代的佛教研究方法,以及《大正大藏经》等各种工具书的运用,让我能以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做为综摄佛教庞大资料的得力工具,对我系统性的理解佛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开启了我对佛法的广大视野。从这时起,我开始不再以一般佛教徒自居,而改为思考如何以这个时代的精神了解佛法,进而让佛法在每一个时代中开展、茁壮。  当时我也去参加圣严法师主持的禅七,使我在内在的修证上,得到启发与印证。而我也同时接触到印顺法师对佛教的理解,与陈健民上师对密教的思惟,这使我掌握了佛法不同的面向,产生自己对佛法综摄性的观点。  后来一方面由于个人的研究计划,另一方面缘于他人的委托,必须运用到《大藏经》,于是我开始分批将学校图书馆的《大正大藏经》藏书借回研究,着手进行「阅藏」的计划,打算把《大正大藏经》读完。但当时自己只是大学部的学生,所以只好借同学或研究所学长的借书证借书,据说我所借出的大藏经,比当时所有人借阅册数累加起来还多。  我读了好几个月,虽然没有完成「阅藏」的计划,但是收获很大。由于我把《大正大藏经》的目录查得很熟,因此熟悉了佛法经论的系统和结构。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宫殿,虽然我并未进入其中每一个房间,但是对每一个房间的地点、配置都很清楚,可以说是掌握了一张完整的佛法地图,深刻体会到它与我生命的地图是合而为一的。  这时我所看见的,不再是一根火柴的亮度,而是清楚的看见了整座佛法森林,这一区有什么林木,那一区有什么花卉,完全一目了然。系统化猎取佛法的智慧,成为我佛法生命完整的重要指标。指月之分的三种般若  一般我们会以为「阅读」是阅读一本书籍里的文字,事实上,文字只是帮助我们阅读的工具,我们真正要阅读的,是文字背后的智慧。佛法里有关这方面的说明,特别深刻。  禅宗说:「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如同魔说。」这句话是强调阅读佛经的时候,需要透脱文字的表义,追求内在的真义,里面有两个意思。「依经解义,三世佛怨」是说,阅读佛经,如果只是拘泥于文字,就容易落于考古、训诂,与佛法要传达的生命智慧无涉了。「离经一字,如同魔说」则是说,但如果就此误以为可以不需要对佛经文字的深刻体认,而任凭想象自由发挥,那就更容易误入歧途。  在佛法中极为有名的「指月之喻」,要我们「以指见月」,讲的也是类似的意思。如《楞伽经》中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手指的目的是在指出月亮,手指并非月亮自身。佛经的文字就好象手指,真正的智慧则是月亮。如果只是执着在佛经里的文字,那就是错把手指以为是月亮了;但是如果没有用手指去指的话,或许就连看到月亮的机会也没有了。  但有些人对「指」与「月」的区分和掌握,十分直观,令人惊异。  六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六祖本身并不识字,但在《六祖坛经》中有一段他指导无尽藏尼读经的故事:  「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  无尽藏的疑问,可能也是许多人的疑问:连字都不认识了,怎么可能体会其中的义理呢?然而六祖却直截了当的回答:「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文字是阅读的方便,有助于我们解悟实相,但,并不是必然的需要。佛法是生命的智慧,这个世界,就像一本活的书,生命的阅读,并不一定要透过文字,六祖就是直接阅读这本活的书。  但除非你有六祖的直观之力,否则就应该走另一条路:除了阅读之外,还得自己实践与修证。这条结合「阅读」与「实修实证」的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三种「般若」(相当于「智慧」的意思)。这三种「般若」分别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及「实相般若」。  第一个阶段的「文字般若」,就是对经文文字的了解,能贯穿文字的含意。这个阶段,就好比我们拥有一张正确的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到达目的地。  第二个阶段的「观照般若」,这时不仅止于文字了解,更进一步能统摄经文中的观念,并与生活相应,生活中就依照经典的精神来实践。这样日渐深化,最后我们的心念、言语、行动,都不离经中的智慧。这就好比我们依照地图,实际行动,日渐趋近目的地。  第三个阶段是「实相般若」,经过不断的纯熟、实践,到最后经典中的境界现前,不必再经过意想分别,就是这样如实的境界。这就好象我们按着地图走到了目的地一样。  佛法猎人要猎取的是佛法的智慧,将佛法的知识内化成生命的智慧,这才是在佛法中打猎终极猎取的目标。如果只是将佛经当成读诵的凭仗,那么纵使读诵几千万遍的经文,佛经还是佛经,生活还是生活,互不相干。    数息心要
洪启嵩
此段数息法是2006年10月洪启嵩老师于纽约大觉寺主持禅七时,因应学人于禅七使用数息法门提出的问题之答复,为禅修者切身实用的数息心要!数息常见的问题问:数息是观照或是内观的法门?答:数息就是数息,数一呼一吸算一个数字,也可以只数出息,当出息的时候就数一,第二个出息的时候数二,如此渐次数到十,再从一开始数。问:一个呼吸要多长?答:不必控制呼吸,自然呼吸即可。你可以数「一」,也可以数「一…」。只要看着呼吸,不要控制呼吸。问:拉长一点,拉细一点不是比较好吗?答:刻意拉长或拉细,就是控制呼吸。控制呼吸的结果,有些人会产生气闷、胸闷的现象,所以自然呼吸就好。当你自然呼吸时,心越细,自然呼吸也会越细。呼吸更细,当然数会更长。但是这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控制的结果。问:数息时,意念是不是放在数字上,来使意念专注?答:没错,但是不要一面数息,一面观息,顺便再念个佛,…这样保证你心会很乱。重点是,一次只用一个方法。当你使用数息法时,心就有个东西靠着。数息是一个方法,像一根绳子,把你纷飞的妄念,先用数息这根绳子把它绑在一起,最后是要把这绳子连同整捆妄念丢掉的。用绳子去套时,要专心用一根绳子,好好绑好,不要右手拿绳子去套,左手也拿绳子去套,那样套得上吗?很难。就专心用一根绳子。问:如果感到气闷时怎么办?答:气闷应该是控制呼吸所致。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将身心放松,尽量不要控制呼吸。也就是一开始就不要控制呼吸,呼吸长就数长,短就数短,不要控制呼吸。问:那先不要数,纯任自然是不是比较好?答:如果不用方法,心思就会到处去玩。有时候你们会感觉到,不用方法好象比较好一点。就像一个久病在床的人,有一天想起来活动,于是他用拐杖支撑着站起来,但是他一站起来又摔倒了。但是你能说:那就不要用拐杖比较好吗?不是的,要多练习才能慢慢复健。所以,有些人说:「我不数息也坐得很好啊!」其实那是他的念头太粗,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妄念。  所以,开始坐禅时要用方法。当然方法有很多种,一般而言,效果最好的是数息。如果一开始不用方法,不容易摄心。当然,如果有一天你们成佛时,就不必用方法了。因为佛陀是不必用方法的。  在数息的过程中如果感到气闷时,可以先停止数息,自然呼吸,等气不闷了,再重新数。  这里要注意!大家要练习把呼吸当作生命中客观的事实,而不是我控制的事实,这样气闷的现象就会抒解。如果数息到心念很细时,到时呼吸自然会变细,不是经由控制而达到的。像我自己平常呼吸的长度,大约一分钟五次,如果是控制而形成的,那岂不气闷而死?但是我是身心专注自然呼吸入定所形成,而不是控制呼吸,就是长时任长,短时任短。问:坐禅的境界到达什么阶段会没有呼吸呢?答:那是四禅的境界,进入四禅的定境就没有呼吸了。但是进入四禅之前,不要强力控制呼吸,这是很危险的。  我在高二的时候,就有类似的经验,因为过度控制心跳,差点死去。当时神识都要飞出去了,因为极力忆念阿弥陀佛,神识才没脱出,又活了过来。  由于这次的经验,我在教学时,都会特别强调不要控制呼吸。我们的心脏宛如一部机器,需要基本的力量运作,如果空气少过他的运作量,很可能就停摆了,那时就危险啦。数息的七个境界问:数呼吸数到什么时候就不用数了?答:我来跟大家讲一下数息的境界。  数息有其阶段性。中国坐禅传统上很多是用数息,现在很多南传的法门则是强调「观呼吸」。「观呼吸」是什么?是把数息当作身念处的禅观。其实,南、北传的禅观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  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所显现的是单独一个、一个的方法,可以单独修练,而每一个方法也都可以相互摄受。现在有些人以为,南传的禅观方法很特别,但是如果是对南传、北传、密教等禅法都很清楚的人,就知道这个方法是很常见的禅观法门。  但是对其他法门体系不了解的人,常以为自己所学的法门是最特别的,只有自家有,别人都没有,这是对佛教禅观法门缺乏整体了解所致。  南传佛教的禅观法门,就是用身念处的方法,把呼吸放在里面,也是一种身念处观法的辅助。南传常用的「观呼吸」法门,其实就是阿含的「随息」,也就是「观呼吸」,随息就是观呼吸,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所以,现在很多的禅观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但是鲜少人了解。例如有人说:内观禅法在印度失传,后来再传回印度。是的,这个法门在印度是失传了,但是在中国并没失传。也有人说,这是从来没出现过的方法,或失传久远的方法,其实不然。不但佛教经论中常见这个方法,我几年前也教授内观禅法,并著述成《内观禅法》一书。  首先和大家讲数息的七个阶段。  首先讲「数息」,也就是数呼吸。数呼吸有三个主体,一是能数的主体,二是呼吸,三是用来数息的数字。这个叫做「三轮」。在这三轮中,数字是介面,把三者联结在一起。所以佛教认为这也是三轮,三者合在一起运作。  数息、数呼吸有很多数法,有单纯数出息或入息的方法,也有很复杂的数法,譬如有一种胜进算数,十个呼吸算一个数字,到最后一百个呼吸算一个数字,这种方法太复杂了,一般人很难使用。  在《瑜伽师地论》里有很多复杂的数息法,但是一般我不建议大家用那么复杂的数法。因为基本上数一到十就够了,证得禅观用这种数法就够了,不需要练到那么复杂。像密教有些修法,是数自己一天有多少呼吸。一般人能记得吗?因此,用数一到十的方法就够了。  数息,「息」和「心」有着密切的关联。很多人开始数的时候,数不到十就忘了数,有的人则是数超过了,有数到二十、三十的。数息时,从一数到十,不管少于十就忘了,或数多于十,只要一发现,就从头开始数。为什么要用「一呼一吸」算一个呼吸呢?为什么不「一呼」算一个数字,「一吸」算一个数字呢?古德说,这样数会有「息梗在喉」的现象,也就是说,气会堵在喉咙而患病,所以不采用这样的数法。数的时候,「一呼一吸」数入息,或是「一吸一呼」数出息都可以,看大家的需要。数息的第一个阶段:妄念纷飞  数息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混乱的阶段,数目、你的念头、妄念的力量都一样强,力量均等,所以心念时忘时续,数息也是时忘时续。  在这个阶段,有些人就会想:「老师,你不教我数息还好,我一数息之后,才发觉妄念特别多,不数息时妄念还不会这么多,用数息会扰乱我的心念。」其实,讲这种话并不公平,因为你本来就是妄念很多,只是你没办法觉察,而数息则让你发觉到自己的妄念很多,并不是数息造成你的妄念多。  就像你家门口有一条臭水沟,你每天进进出出,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它臭。有一天,你的朋友来你家,被臭水沟熏得倒退三尺,直呼:「怎么那么臭!」这时你才察觉这水沟真的很臭。结果你却怪人家让你发觉到你家前面有一条臭水沟,这不是很莫名其妙吗?  数息的第二个阶段:正念与妄念均等数息的第二个阶段,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慢慢的从一到十,可以数清楚了。这时代表你摄心的主体力量增长了,正念的力量跟妄念不一样了,现在这条心念的主力比较增强了,但是随着这心念主力比较增强的时候,从一到十不断的数,这在心里面有一条主力,慢慢成形了。这条主力,宛如一条绳子,你现在把心念所显现的力量,用这条绳子来绑其他的东西(绑其他的妄念)。数息的第三个阶段:数息不断好!心的正念慢慢成形了,你会发觉到妄念依旧纷飞,同时发觉到:起先妄念也不大清楚,很多、很乱,渐渐地这妄念也慢慢成形了,你一面从一数到十,结果你会发觉到自己,一面数息,一面兼任妄念的导演。  一开始数息的时候,念头是乱七八糟的,现在慢慢怎么样呢?正念和妄念都成形了。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太婆跟禅师学禅坐,三个月之后,她跟师父说:「师父啊!你教我的方法太好了,为什么呢?我一坐,几个月前,张三欠我三斗米的事都记起来了!」  大家注意一下念头的发展,老太太打坐想到:「张三欠我三斗米」,这个心念起来,接着作什么?又一个念头:「我明天去跟他要。」她一面数息,妄念还是很清楚!接着又想:「明天去跟他要,他若不还怎么办?就骂他,反正就是要到为止。」然后又想:「他如果再赖怎么办?」于是开始想象各种对策,一面在数息,一面妄念成形。  大家来这里打禅,有的人可能很想去看正在上演的「达文西密码」,坐的时候想:「我要看电影,但是现在在打禅,不行,打完禅七之后再去看。」「跟谁去看好呢?啊!老王有车,找他去好了。」于是接续着想下去,连车子都准备好了,这就是一面数息,一面兼任妄念的导演。数息的第四个阶段:数息成片  所以在这个阶段里面,你的妄念主轴清楚了,但是许多旁边的纷纷瀑流,线索这样一线、一线地连在一起。从一到十,十分清楚,你们看过鱼缸,鱼缸里面要放氧气,当氧气放得很快时,气泡就会连在一起,看起来像条状一样。我告诉大家,事实上,没有念头是连在一起的,是我们把他连在一起,所以看起来是连在一起而已,但是现在大家心念的状况是这样,是串连且会当导演。  这时该怎么办呢?当你把这气泡放小一点,气泡和气泡之间就会分开一点,也就是说,妄念虽然会生起,但是不会串连了。第三个和第三个阶段都是这样。到了第四个阶段,妄念变成个自独立,就不会续想了。就像那位老太太一样,想到:「张三欠我三斗米」,没了。你想到:「打完禅七去看达文西密码」,没了。妄念就变成单独冒泡。这代表什么?那妄念之间的间隙出现了,为什么?因为你心的主体变强了。数息的第五个阶段:心、数字、呼吸三者清楚分明第五个阶段是你从一数到十,很清楚明白,没有妄念。那这时候入定了没有?也可以算是入定,但是这种不是深定。从一到十很清楚,这时候你想一想:能数的、所数的,还有个媒介,一个数目字的形成需要这三个。这是三个心在一起,才会形成这个数目字,而且这个数目字,有时数得很清楚,有时你感觉到呼吸很清楚,有时是感觉我在数的那种感觉很清楚。但是这个从一到十数得很清楚,但还是有三心的。数息的第六个阶段:定心这时候你会发觉到,慢慢的越修到最后越数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心很定,比这三个心定,最后三心合成一心。这时候你要开始转入随息,或有时候就入定了。如果入定就会定在那边。如果入定下去,没有开悟怎么办?这就叫「冷水泡石头,万年不开悟」,所以接着要讲第七个阶段—无心的境界,也就是开悟的境界,这必须将第六个境界打破。数息的第七个阶段:无心所以,最后要将定心的境界打破,就像打破玻璃一样,打破定心,才能超越,达到开悟的境界。  以上是数息的六个阶段,这是用数息观来看。这些阶段是让大家了解的,但这些阶段也是虚妄的。智者大师的六妙门  数息观发展出完整的教法,数息观在印度佛教形成,中国的智者大师更把他发挥到最极致。智者大师将数息观汇整成六妙门的观法,有十种六妙门。但是现在我们只讲「次第相生六妙门」。  六妙门是六种妙门,六个门,这六个门我们叫六妙门,六妙门有十种,现在是第二种次第相生六妙门,当然每一个门都可以摄一切禅法,但是次第相生是由浅至深,将数息观分成:数息、随息、止、观、还、净等六个次第。这是一套完整的修数息的法门,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数息」是数呼吸,「随息」是观呼吸,「止」是止定,「观」是以止定的心来生起观照力,这时候的止观只破外,不破内是不行的。这时就要还观自心,也就是「还」的境界。还观自心到最后是「净」,净就是开悟。  六个修法的每一个,都具有两个阶段,一是「修」,一是「证」,也就是修学和任运。每一个阶段都可能直接开悟,或进入另一个次第。  先说「修」和「证」两个阶段。打个比方大家就容易了解。平常大家开车启动时会开几档?一档。遇到红灯时就三档变空档,所以平常是换换停停的。那上高速公路时要用几档?四档。在高速公路是不必换档的。所以第一种情况好象是「修」的阶段,上了高速公路之后,一路顺畅,则是「证」的阶段,也就是任运的阶段。  用现代语言来形容,大家容易听懂。所以,在修息的阶段,首先要「以心摄数」,以心来摄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从一数到十,从一数到十…,让你的心完全了解呼吸,从一数到十,跟呼吸相应,完全清楚,所以「以心摄数」是用心做主体来控制,他有种种状况,因此必须开、停,开、停的,作调整。  在这个阶段,有时候会坐得很好,有时坐得差一点,不太稳定。但是最后你以心摄数,就像用一根绳子把「妄念」绑起来,妄念全部绑起来,到最后是什么?忽然之间感觉数不下去了。  我曾经有一种经验跟大家分享:在打坐数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忽然数不下去了,三…,就是三,这时候勉强把他改成四,四……,很辛苦,要改变数字很辛苦,感觉到你的心不愿意去数,这是心比数息还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数三要数四时,就像人睡得正熟,勉强被叫起来。好不容易换数四,要很勉强才能数五…,如人睡中被叫起来,这个时候怎么办?这时要「弃修而行任运」,就是任运而数,现在不去用心摄数了,而是任运而数。  这时候任运而数,不去算呼吸,而是随息。随息是什么?这时数字相对于你的心念而言,是变粗了,所以现在「弃数修随」,随着呼吸,知息长短、知息出入、知息冷暖。所以呼吸一进去就知道,心息相依,心到何处,息就到何处,息到何处,心就到何处。习武的人,坐禅到这种阶段,练内功、练武术就是第一流的了。但是我们学禅观是要求开悟,不是以练内功、练武术为主。  心到那里息就到那里,息到那里心就到那里,如果你心到手指头,息就到手指头。但是大家不要玩这个游戏,这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而玩的一个游戏而已。这时候你完全弃这个数,到达任运的阶段,这个随也不要随息了,因为这时候你数息已经完全任运。  再讲一次,你数息到以心摄息,到最后心息合在一起,任运而数。任运而数到最后,要数下一个数字时,你就会感觉好象睡觉被人叫起来一样,所以这个阶段到最后,接着要「弃数修随」,也就是进入「随息」的阶段。「随」也有「修学」与「任运」的阶段,也就是「修随」与「证随」的阶段。  六妙门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修」、「证」两个阶段。所以随息也一样,弃数修随,心息相依,你的心就跟着呼吸走,气到那里,心就到那里,出进,出进,出进,到时候任运而随,不必用功,不必以心来摄这个随,是任运而随,结果到最后也会碰到这种状况,你的心比这个随息还细。这时候修随感觉很扰乱就要修「止」。  「止」是什么?就是心定下来,不再跟着呼吸走。「止」也有「修」和「证」两个阶段,你要把心定在那边,到最后变成自然的定在那边。但是自然的定在那边,只有定没有慧,也是没办法开悟的,所以这时候要用定力来产生观照的力量,也就是进入「观」的阶段。  首先用观照的力量,观察微细的呼吸出入。在这个阶段,还有呼吸出入。你观察一切的心境、外境,但是你的心是由内往外看的,不管是观照呼吸或妄念,都是看外境,也就是由内往外看,所以你会发觉呼吸的出入是无常,入无积聚,出无方所。同样的,中间出入无常,所以这时你会看到这个,因为你的心很定了。所以「七依处」或在「未到地定」的时候,你的心很定,啊!忽然心慧开发,这时候你看一切都是无常,看一切都是无常观。  但是在这个阶段,要注意一种现象:当你的观慧生起的时候好厉害,什么事情你都看得清清楚楚,跟别人讲话辩才无碍,好象拿着一把金刚宝剑,这把宝剑可以破坏一切,但却没办法破坏金刚王宝剑,无法破除自己的无明。  所以很多人辩才无碍,好象空得很厉害,但是那空是破别人的。这样就没办法开悟,所以接着要「还」──还观自心,用这个观力来回观自心。  这用心观照外面,现在观照力量回来自观。就像观话头一样,看自己的心,心根本是无常、无我、是空的,什么叫「心」?根本无心可得。  到达这种境界的人,有一种现象—「一语双破」。「一语双破」就是破别人、破自己。所以,讲话如果光破别人而没破自己的话,那是有问题的。  我教大家这些方法,现在又说这些话都是废话,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老师讲半天讲废话给我听作什么?」对啊!因为我讲这些话的作用,是要大家放下执着,如果老是想着这些话,那不就完了吗?因此,这些话是要你们放下执着,而不是要你们记得我的话。所以「还」,还观自心,破掉自心,就进入开悟的境界。  你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不必数息?我会建议你们,从一数到十数得很清楚而数不下去时再说。数不下去有几种状况,一种是烦得数不下去了,那要继续练习。  真的入定,心是很清楚的。坐禅时有两种状况要调整:一是「过明」,一是「过暗」。定力有一点太过,称为「过明」。「过暗」是心思暗钝不明,这两种的定是不好的定。  好的定是清楚得很清楚,明白得很明白,放松得很放松,快乐得恨快乐,这才是正确的禅定。如果禅定里面没涵盖能够让你身心愉悦、轻松,又清楚明白,那么这样的境界本身,这种定也只是轻昏的一种境界。  大家不要以为一柱香可以坐很久就代表定力很好。有些人很厉害,可以坐很久,但是坐很久都是近于昏沉的状况。所以定要有用,没有用的定力,坐再久都是石头。有用是什么?能有智慧才是有用。能够带来是心里轻安,让你心里明白、清楚,这才是有用的境界。所以,你们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不必数息?这是给大家的几个建议。问:一开始可不可以就用随息?答:当然可以。你也可以用止、用观,这每一个都可以摄心,也可以摄其他法门。但是因为现在我教你们的是数息,这个方法用熟了,就先用这个方法。我自己本身是靠数息得力的。  我第一次打禅,是用数息法直接趣入而得力的。数息可以直接开悟,数息可以直接解脱成阿罗汉,不一定要参话头或其他的方法。但是以后大家也可以透过六妙门这六个阶段来修学。当然,如果要修菩萨行,可以专修一法,但要广学多闻。  第二,你们在进入数息的第四个阶段或第五个阶段,修到妄念很少很少的时候,这时候身心会产生宁静的作用,这时候会产生欲界定,会产生「有法持身」的现象,但是你们目前可能还不是很纯熟,所以力量没办法上来,偶而一次,已经很好了。其实,禅定的路径是越来越熟。  以上,基本的方法和体系都讲了,接着再讲两种坐禅的现象:「善根发相」与「恶根发相」。  「根」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你的潜意识,也就是埋藏在你潜意识中的东西,现在透过禅定,潜意识的东西会发出来,好的称为「善根发相」,不好的称为「恶根发相」。  这跟你现在的好坏无关,而是你透过禅定,可能引发善也可能引发恶。这两者其实是很中性的,它是从潜意识里面出来的,只是一般人碰到善的境界容易执着,碰到恶的境界会生起瞋心或恐惧心。  「善根发相」又有所谓的「外善根发相」与「内善根发相」。「外善根发相」是由于宿世善根,常行布施、孝顺父母、供养三宝等所发起的善相。像有人在坐禅时,忽然发现种种衣服、饮食、珍宝…等,这是由于过去、今生布施之因所发起的善相。「内善根发相」则是指修习诸禅法门所开发证得的善根诸相。像数息、随息、不净观等各有不同的善根发相。有些人碰到善的境界,不是执着,而是吓坏了,以前又没有这种经验。所以,即使是善根发相,如果你执着这种现象,反而会让障碍你禅定的进展。  其实,无论是「善根发相」或「恶根发相」,这些境界的现起,都表示你修行的过程有进展,定力开发,如果执着了,就不好了。所以要像《金刚经》所说的:「见一切诸相非相」,这是所有禅观里面最好的一个指导。   智慧──诸佛的母亲洪启嵩  大家都说「成佛」很难,这要看我们从那个角度来看。如果从「成佛那一剎」来讲,成佛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能下决定」;这个「境界」并不困难,难的是「我们自心的纠缠」,令智慧无法现前。一旦想清楚了,事情就没那么困难;如果纠缠在一起,我们永远有困难存在。  佛法中真正的「般若」是什么?我们且把般若与「空」放在一起看:  般若─就是我们的「心」  空─就是「一切的存有」  一个人有没有「般若」,就要把上述这一对放在一起看。  若对「一切的存有」有执着,这样就没有「般若」;如果对「一切的存有」没有执着、无住、无执,这就有「般若」了。  从「心」看,如果我们看待万物万象是「空的」、是「无常的」,看待我们自身存有是「无我的」,既然是「空、无常、无我」,我们心中就不会有执着。  从外境看,既然无常、无我、空,那就是一切不可得;既然外境万物都是不可得,我们的心当然没有执着,这样我们的心就有智慧了。  佛法修行由此进入两大系统,一是「由境趋入」、去了悟「一切不可得」;另一是「由心趋入」、令其「完全无住、无执」,修练自心令其没有执着,这样面对万物万境时,就不会去「执取」;体悟到「万境万物都是空、不可得的,根本无法去得」,我们的心自然远离烦恼。所以心、境乃是一对。  「有执着」就会产生烦恼;「没执着」就没烦恼。「有智慧」就「没烦恼」,因为烦恼是「执着的产物」,所以没烦恼就是解脱!  「解脱」就是自在、自由、自主。而自在、自由、自主是什么?──解脱是从我、法得以解脱,能够自在、自由、自主。这个「自在、自由、自主」就是所谓的「涅槃」。  「涅槃」是完全寂灭、寂静,所有的境界都是「寂灭」的。寂灭就是所有的生灭都已经不可得了。  「寂静」者,一切不可得,心没有执着、无住,自然没有烦恼。  所以「涅槃」是从「我、法」都得到解脱,涅槃能够自在、自由、自主,其中从未说到「一切都死了、都停滞、都消灭了」,只谈到烦恼消失、执着消失了,只是让我们解脱。  「解脱」并不是「死亡」!解脱跟「死亡、停滞、一切都没有了」完全无关;「解脱」只是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  这样的理解佛法,才是正见的佛法;这个佛法才是「活的佛法」;才是「有用的佛法」。就算我们在地狱中,也用得上这样的佛法──譬如地狱之火烧得很痛、很苦、很难过,但是我们心不会被痛苦所转,若我们有清明之念,我们就能离苦得乐;如果作不到,没有这清明之念,我们就会轮转下去,所以事情很清楚、很单纯,正见的佛法就在这里;这个就是智慧或般若。  如果强烈强调「自我的解脱」,那是小乘法;如果「自我与诸法都圆满解脱」,就是「大乘法」,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清楚地显示了「要从诸法得到解脱,就要度众生」。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就是我们世俗的眼睛,虽然可以看东西,但是有其限制,譬如极远、极微的东西就看不到。  「天眼」可以看到极远、极微、极广大等世俗之眼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是「眼见」的另一种境界,或是「能追寻最广大、最远、最透彻的极致」、也就是眼睛功能的开发。  「肉眼、天眼」所提供的都是资讯范围,眼睛的功能不属于智慧。  「慧眼」不只是一种功能,还是智慧,故以「慧」谈眼。我们看到东西而不执着、从不执着中解脱,这叫「慧眼」。阿罗汉有慧眼,因为他自我解脱了,他可以看到法的「总相」,但是他还看不到「别相」。  「法眼」除了能看到「诸法的总相是空、无常」之外,还能看到诸法的一一因缘众相(别相),这叫「法眼」是菩萨之眼。  「佛眼」菩萨之眼,总成慧眼与法眼的完全圆满,就是佛眼。  佛不是画在图像上的,图像之所以供在佛堂是要教导我们,帮助我们趋入、体会的。所谓的「慧眼」可不是说「你有一个慧眼」;「慧眼」是活的、是有功能的,不是一个东西而已,慧眼是「能用的」,不能用的就不叫慧眼了。慧眼是「一个活生生的解脱者看到一切东西都不执着」。「没有执着」就是「总相」的智慧,对一切总相没有一丝一毫的执着,这样就从诸法中得到解脱、从诸相中解脱了。这时,「我」就不起执着,无论对任何东西都不会执着,纵然知道它的因缘、也不会去执着,这样就远离了烦恼、从总相的一一诸法中解脱,这叫「慧眼」,具有这样「开悟之眼」,我们至少是初果圣者,乃至二果、三果、阿罗汉(依不同的定义而别),或大乘的初地菩萨以上圣者。  所以慧眼是活的、是能用的;不是说「我有一个慧眼」,而是「看到东西、心不执着」叫「慧眼」,它是有用的;绝不是装一个慧眼在那里看待万境万物都「没有」了。如果万境万物都没有了,却「还有一个慧眼在」,那就有问题了,因为那是「非想、非非想处定」、不是涅槃。很多新时代的书籍告诉我们什么是解脱、涅槃,然而他们所说的,其实只是定眼、禅定之眼,这点务必用「慧眼」去观察。因为他们对境界有「最微细的执着」,只因看起来没有执着,所以大家看不出来;譬如有人禅坐后声称,禅坐中「感觉什么都没有」,我就会问他「怎么知道的」?他一定有一个「感觉」、让他「感觉到什么都没有」,这不是「寂灭之眼」、不是真正的「超越生灭之眼」。  所以「境寂、心也寂,入于寂灭」,东壁打倒西壁,境与心都寂灭,这时不会「有一个孤单的慧眼」、不会「有一个境界在」;所以「慧眼」就是活生生的活在我们「面对外境」。「生死已灭、入于寂灭」这另外一个「非生非灭、不生不灭」的状况,那时他也不必用「顶上一只眼」去看万境皆空、皆无,要知道「这个心就是无明心的起始」,他必然会再轮回,「无明」由此分别,因为他有一个与外界分别的「真妄之对」。  「法眼」是活生生的活在我们身上的眼,也是万事万物现现实实的、存在因缘中的变化,因为这个世界是再真实不过了。或许有人会说,我这句话与佛法相违,因为佛法说一切都是「幻化的」。然而我要告诉大家,就因为一切都是幻化的、所以每一个当下都是那么真实;否则如果一切都非幻化、而是「实有的」,则「现在的真实」与「过去的真实」乃至「未来的真实」有何差别?我们为什么还要说「真实」?如果永远是不变的,真实与不真实,不是一样吗?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就成了「完全停滞不能动」的人了。  所以对我们来讲,每一朵花都是这么鲜艳或枯萎,这不是最真实的吗?夜来香是那么的香,为什么?真正能闻到夜来香的是谁?或有人说「我闻到了」,但是我要说「这是你用过去心识,转动了现在的影像而做的事情」,真正闻到夜来香乃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人」,所以这要怎么说呢?─请大家「好好闻闻花香」!但是真正三心不可得的人,是不会去「偷法界的香来闻的」,因为那犯了窃盗罪!或许有人问:「有那么严重吗」?要知道禅戒说「在生灭不可得的法界当中,起一念生灭之见,叫做杀生;起一可得之念,叫做偷盗」,这乃是佛戒。「真实」与「虚妄」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呢?  当年周金刚挑着《青龙书钞》出四川要去挑战禅宗学人,路上向卖饼老婆婆化缘点心,老婆婆问周金刚:「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上座要点那一个心」?周金刚既然有过去心,又有现在心、未来心,结果就吃不到老婆婆的点心。所以这是再现实不过的事情,如果没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就能吃到点心,而且吃得很香甜,吃完之后还可以再吃,下一顿吃的时候还是非常好吃。所以我说「这个幻化、如幻的世界,不是再真实不过了吗?」──就是你可以吃点心。所以如果「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不可得」,我们就可以得到「花的心」、闻闻花香。  生命是真真实实的,现在大家知道怎么去极乐世界了吧!「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样怎么念佛?当然是清净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当然是去极乐世界,否则去哪里?大家会三心不可得地念佛、持咒了吧。既然诸法不可得,当然就有花香、就能看到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看到远山含笑。  所以「法眼」就是看到这一切诸法、了解一切缘起、一切众相的因缘,而没有执着;了解一切皆空、了解一切细微的缘起,此即《金刚经》中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了解一切诸法差别、一切因缘总相而得「道种智」。  慧眼与法眼全部圆融、具足,最后总汇成一切智智,就是「佛眼」。  所以「慧眼、法眼、佛眼」代表「智慧」,从这里面能出生诸佛。但是为什么有些只能成就阿罗汉呢?这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相智)、一切智智」的差别所致。一切智、道种智与一切智智  「一切智」─阿罗汉的智慧叫一切智、总相智慧,就是体悟一切都是空、无常、无我。  「道种智」─一切智体悟一切皆空、就没有烦恼(包括没有不懂的烦恼,不懂就不懂,不会因为不懂某件事物而烦恼)。「道种智」是除了一切智、没有烦恼之外,还能通达一切诸法,没有因缘的烦恼(就是一一因缘、一一缘起、如何形成一切诸法都能通达),所以不但知道一切皆空,也知道一切诸法、一切因缘,这是「道种智」。而「一切智」不懂就不懂,不必通达一切因缘诸法,只要「总相皆空」就可以了,不必为了不懂如何使用信用卡而烦恼,因为这些事物跟他无关,懂也罢、不懂也罢,他都不会烦恼,如果顺便懂,或许他就会去懂,如果要专门去学才能懂,他可能就不想去懂了。所以「一切智」不一定要知识、也不一定要了解万事万物的知识。但是「道种智」要了解诸法,就要了解因缘法、了解因缘的知识,而且还要把这些因缘的知识与「空、没有烦恼」结合在一起,菩萨要广学一切法的道理就在此。所以,智慧,就是没有烦恼、智慧,不一定包括知识,然而「有智慧的知识」与「有知识的智慧」却是菩萨所必行的!  「一切智智」─知识与智慧全部圆通、法界全部圆通,就是「一切智智」,这是佛。 染污的无明与不染污的无明  前述「没有烦恼、也没有不懂的烦恼」这句话,突显了「染污的无明」与「不染污的无明」两种无明。  「染污的无明」─就是会让我们轮回的烦恼。  「不染污的无明」─就是跟轮回无关的无明,也就是「不知道、没有这种知识」,他不懂这个也不会烦恼,因为不牵涉到他的生死轮回,所以不算烦恼。虽然从菩萨观点观之,这个算是深细的无明烦恼,但是对阿罗汉而言,这不算烦恼,因为这个不妨碍他的生死。所以阿罗汉没有「染污的无明」、但是还有「不染污的无明」。菩萨的「道种智」就是要消除这种不染污的无明。到最后「一切智」与「道种智」圆满具足,就是「一切智智」、佛的智慧。  般若佛母所指的,一定不是有「不染污的无明」的般若,而是「大般若」,这样才能称为「出生诸佛的母亲」。二乘的「一切智」虽然也可以称为「觉母」(觉悟之母),但不是「大觉母」(因为「大觉」是佛)。菩萨的要旨  菩萨没有任何执着,从诸法中得到解脱,菩萨关怀任何事情、但不卷入。  菩萨的不卷入,不是从外相去看,而是从内相上看──菩萨的「心不卷入烦恼的漩涡」──因为事情总是要去办的,所以外相上菩萨还是要「参与」,但是菩萨的「内心」不卷入烦恼的漩涡。  菩萨的内心是永远的关怀,但是他有智慧了悟一切是空,这两者如何取得连结,是很深刻的、也是成佛的问题。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是「无上菩提」的问题。菩提无上,由这里发出来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一旦圆满了,就成证「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心,就是要成证「无上菩提」的那一颗心;它既是因,同时也是果。这是因为不断勤求「无上菩提」的过程中,发现到「一切都是空、都是没有染执、都是离于生灭,此心本来不生不灭、清净寂静;心、乃是不可得之心」─这就是「果」。  所以起心动念、回来还是本来面目,这也就是为何诸佛会那么有把握的指着众生说:「众生本具无上菩提」,因为因、果就在同样的地方!但是不经这一遭,总是信不过自己,这是问题!  佛法从小乘到大乘,一贯全部是智慧;但「成为诸佛母亲」的智慧乃是大智慧、无上智慧,必须根立于无上菩提。其实「无上菩提」内部一开始圆具的,就是「智慧跟慈悲的完全冥合、悲智双运的完全圆满」,一开始的起动点有「智慧多者、慈悲多者、信心多者」这三种因缘取向。般若的次第  接着宣讲「般若次第」:龙树菩萨对「般若次第」的解说既完整又清楚,所以我用龙树菩萨「般若二道五菩提」为大家解说。  「二道」-般若道与方便道,是两种分别之道、也是一种次第。「五菩提」是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究竟菩提五种次第,其中明心菩提是般若与方便二道重叠的。        发心菩提般若道    伏心菩提       明心菩提方便道    出到菩提       究竟菩提发心菩提:  发心是「心具有这样的势能,所以我们把它发起」,也就是有一颗种子,现在把它种下去;而这种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也可以说,心者,就是佛性;虽然从众生来看「心者,是心」,但是从佛来看「心,就是佛的性质」,「佛性」可以说是佛的性质、成佛的性质、成佛的可能性;从因位看,「佛性」是「成佛的可能性」;从果位看,「佛性」就是「种子、本具之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听到各宗各派所讲的都不一样,这是「同一件东西」,各人所站角度不同,所见自然不同,再经他们解说出来,听起来就大不一样了。例如从东边看西边的,会说「它在我的西边」;如果从西边往东边看,又说「它在我的东边」。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东西南北」,而是在于自己所看到的「那个」是什么?可惜人往往喜欢谈的是「自己的立场」而非「那个事情」,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生命界轮回的实相也是这样!宇宙的变化,就是每一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事情,这是「无明的本能」,90年代最流行的浑沌理论为此作了很好的注解。  浑沌理论的内涵有二:「对初始条件的深刻依赖」及「不断地自我复制」。  「对初始条件的深刻依赖」者,是说「初始条件的微细不同,到达一定范畴后,会造成巨大的变化」。「蝴蝶效应」说,北京一只蝴蝶振翅,经过大气一连串细微的变化,最后可能引起北美洲的一场暴风雪。在我看来,浑沌理论这个说法,就是佛法所说的「因缘法」—一切条件都在因缘中;因不同、结果一定不同。  浑沌理论的第二个结论就是「不断地自我复制」。在我看来,「浑沌理论」这个说法,就是佛法所说的「我执」;佛法说「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我执、无明,所以无明因缘决定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佛法讲得很清楚,一个是「因缘」、一个是「我执」。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在「不断地扩张自我的立场」。例如,我们的脑细胞就是这样来的,脑细胞里面包括植物与动物的成分,开始的时候,这两者互相想要取代对方,可是久而久之,两者却组合成了一个细胞。生物的突变也是这样,SARS病毒与人类之间,原来是楚河汉界、互不相容的,结果我们踩进了SARS病毒的领域,病毒就会本能地害怕,SARS病毒会与我们的细胞纠缠(就像我们溺水时,由于生命本能的害怕、胡乱挣扎、甚至抓住救生员不放一样),纠缠到最后SARS病毒找到了某种能在我们体内生存的型态,于是让我们生病了。当前的禽流感也是如此,禽流感本来是由禽鸟传染禽鸟,后来演变成禽鸟传染动物,现在已经演变为动物传染人类,如果病毒再进一步突变成为「人类可以传染人类」时,就会灾情惨重。因为这是一种新的病毒,人体免疫系统无法辨识、完全没有防卫能力。  人们都是从自身的立场去谈论事情;立场决定了言论、思想,而非「事实解说」决定一切──这样就不是佛法,因为「让立场决定一切」就是「我执」。「我执」包括「我」和「自我的」感觉。我的衣服、我的亲人、我的……,这些全都挂在一起,而且每个人的「我」都不大一样,有些人比较看重「我的房子」,宁可卖孩子也要房子;有些人比较看重「我的孩子」,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孩子;一般人这样,连佛法的宗派也会用各自的立场来解说佛法,然而各宗派的解说,其目的还是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事实」,所以重点在于事实在那里?  我要告诉大家:「事实就在我们的生命上、在我们的心、我们的身、在生命的实境」;离开「我」的立场,再检视「自我的存有」、检视「自我的烦恼」,离开「自我」而去「皈命于无上正觉」。  「皈命无上正觉」就是把「我」拿掉了。「无上正觉」是不是「我」?─不是「我」!  所以我们要如是看待「发心」!发心是依于我们的「佛性」、我们的「自心」(「佛性与自心」其实是一样的,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自心「有成佛的可能性」叫作「佛性」、我们的自心「有成佛的性能」叫作「佛性」,我们的自心就是能让我们成就无上菩提,我们的自心绝对是「能如是的」!到最后它「还是我们的自心」!所以有时称之为「如来藏」!「在缠名为如来藏」,因为如来在其中也;「出缠唤作大法身」。「如来藏」与「大法身」,这两个其实是同样的东西,只是「功用不同」。为何功用不同?转身不同、依于我们是「执着」或「开悟」!  换个说法:「我们有一个正见,称为无上菩提;这个正见是从心中提炼出来,然而它也在我们心中」。所以「发心」是有一个「让我们引导出来的」,前觉与后觉;所以佛陀是「自觉、觉他」。佛陀成佛时「见一切众生皆是佛」,《法华经》「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佛陀出现世间的唯一事情就是这个而已,所谓的「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陀的知见、佛陀的大智慧;所以佛陀出现世间唯一的事情就是让众生成佛,就是这么回事而已。开示、告诉众生「我们的心本具佛性,我们把心打开,要了悟我们的心是如此」,发心有两义:  一是智者、觉者的导引,让我知道这个心是如此、让这个心发起来。  二是我发觉到「这个心本具如是」,我要让它成熟圆满,所以发心、发无上菩提心。伏心菩提:  发心之后我们的心与无上菩提相应,但是心中会有杂染(不过这杂染是空、是在因缘之下所显现的),有时候心会跑掉,这时我们就要伏心,让心安住于无上菩提;这就是《金刚经》「菩萨应如是发心,(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什么是「修行」?就是修无上菩提心,让它安住在「无上菩提心相续不断」,这叫做「三摩钵底、三昧、三摩地」,让无上菩提心不退。明心菩提:  发心、伏心,心有杂染,对无上菩提还不能真实体悟,修到最后得到「明心菩提」(胜义菩提)才能真正看到无上菩提的清净心在此。用个譬喻说明,在发心、伏心菩提阶段,月亮被乌云遮住了,我们还看不见月亮。到了明心菩提,总算看到初一的眉月,虽然月亮其余的部分还是黑的,但是我们「决定知道」有月亮的存在。发心、伏心阶段是「相信有月亮」,明心菩提是「看到有月亮」。般若的执着:  以上就是般若道的修行过程,我们在此过程中勤求般若。但是一旦悟得般若、开始看到月亮时,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般若是不是执取的对象?」  小孩子有乳臭味,开悟的人常有一种「开悟的臭味」,不太好闻。初步得到开悟的人心非常利;讲话利、修行利、看人利、思惟利,别人的起心动念一眼看穿,而且讲话一针见血,会让人受不了;初步开悟的人心太利、光芒万丈、天马行空,然而这样是不够的,要慢慢地和光同尘、细下来,很多细密的境界才会出来。因此不能粘着于般若、不能有「般若的执着」,要从真妄对立「真的立场」拔开,跳出般若、真妄融合、进入方便道,此即「方便出般若」。  从我们立场看初地菩萨具有「初地的智慧」,但是从二地菩萨立场看初地菩萨有「初地菩萨的执着」。从佛的立场来看,十地菩萨就是因为还有「十地菩萨的执着」所以叫做十地菩萨,可不是具有「十地菩萨的智慧」哦,因为我们「本具佛智」!十地菩萨为什么没有佛智?就是因为他还有「十地菩萨的执着」嘛!所以如果从佛的立场看,「十地菩萨的智慧」纯属鬼话,因为他还有「般若的执着」;不过这种执着属于「悟境的执着」与凡夫「世间的执着」不同,所以称为「般若执」。「方便力」破「般若执」,破得般若执着一分,方便力就增长一分。  「般若道」好比从金砂提炼黄金,「方便道」好比用黄金制造金器拿来用;虽然金器都可以用,但别人会质疑成色多少,是95还是99,因此「方便道」就是用「方便力」把黄金不断纯化。出到菩提:  就是把真正的菩提心和智慧拿去用,也就是《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行」是正在实践运用「深般若波罗密多(已经圆满的般若波罗密多),方便力是把它调练得纯之又纯,这就是「出到菩提」。所以出到菩提是「圆满智慧的妙用」,是十地菩萨(甚至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所要成就的,前面明心菩提则可能是初地到七地。究竟菩提:  运用般若智慧、而没般若智慧的执着;用方便力来调练般若智慧,到最后这般若智慧纯之又纯、百分之百、千分之千,而且法界旷空一味、自他等同圆满,「正觉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都同成佛陀,般若与方便一门,这叫做究竟菩提,也就是无上菩提。悲智双运?悲智圆融?成证无上菩提  以上是般若的次第,纯粹是智慧的过程,但是要圆满这过程必须悲力相续,没有慈悲心是作不了这事情的。如果没有慈悲心,看到一切是空,就自动入涅槃;如果没有慈悲心,就无法了解一切如幻、皆空,而同时关怀世间,这就叫「悲智双运」。但是我们也要了解,悲智双运成证无上菩提的过程,永远是一时偏于智慧,调整一下,又偏于慈悲;再经调整,下一时又偏回智慧……,就这样始终在「过于悲或过于智」的状况中进步。平均而言,有些人偏向智慧(如文殊菩萨)、有些人偏向慈悲(如观音菩萨)、有些人偏向实践(如普贤菩萨);然而文殊菩萨为「寓悲于智」,观音菩萨为「寓智于悲」。文殊菩萨是「三世佛母妙吉祥」,要教化三世诸佛的人,如果没有悲心怎么可能去教化三世诸佛?因此能成为三世佛母的人一定慈悲。由上观之,文殊菩萨的悲愿是广大的。我们看文殊菩萨十大愿的第一大愿-「文殊菩萨用天眼观察十方世界,这些世界中的诸佛从初发心到成佛,如果有那一个不是文殊菩萨劝发教化而成佛者,誓不成正觉」,由此看来,文殊菩萨也是地藏一族,他的利剑充满了温柔、他的眼睛既锐利又慈悲。另外我们再看,《般若心经》是观音菩萨所讲,因此「智悲的圆融性」就在此。  无论我们是从愿力而行、走地藏菩萨的路线;或从悲心而行、走观音菩萨的路线;或从智慧而行、走文殊菩萨的路线;或从实践力而行、走普贤菩萨的路线,到最后每一个人都一样走向「悲智圆满的佛」,也就是要圆满无上菩提;这「无上般若」、就是「大般若」。  请大家了解:「越深刻的般若越充满了慈悲,否则就承担不了」。因为般若跟慈悲就像大车的两轮,过份偏于一侧就无法前行,除非变成独轮车或脚踏车(即独觉或声闻)。所以菩萨智慧到一个程度、悲心会到一定程度,尤其越深刻的智慧,悲心要越广大,否则承担不了,两者必须同时增长。如果智慧太高、悲心不具,悲心会干掉、智慧独大,会造成入涅槃,就是「菩萨沉空之难」。反之,如果悲心很大却完全没智慧,到最后,很慈悲、悲魔作祟,所做的事情往往越帮越忙;慈悲帮助众生当然很好,但是没有智慧就无以解脱众生。所以上述这两种情形都不对,一定要悲智双运。所以我称「如幻三昧」为「大悲如幻三昧」,因为「如幻」一定有「大悲」,否则「如幻」一定「入空」。般若的次第一定是「空越大、悲越大」;「悲越大、空越大」;悲是「心地」,如果悲心不够大,如何让我们「心地广大犹如虚空」?  般若「对一切万事万物完全没有执着」,心是无住、对万事完全无执,这是其一;虽不执着,但对一切永远的关怀,这是其二。我们的心完全无住,以「无为心」、「无所得心」而行一切善法,这就是《金刚经》的「无相布施」。「无相」是智慧、「布施」是慈悲,「悲智双运」就是无相布施。  我们这样观察一切,就能对每件事、每个法、每一位菩萨的发心都清楚体会、并且受用。4.无间道断/金刚三昧?金刚智               佛 无上菩提      (成佛)金刚智→∣←金刚三昧(金刚喻定,入最后心菩萨)               果    究竟菩提         因      出到菩提                 明心菩提                  伏心菩提                发心菩提(心=如来藏=佛性)       果          因  般若次第最后是成佛,如果把成佛当成上山下山的过程,我们用上图说明。  佛、大觉,他成证无上菩提;「如来」是其行动力;他具有的性能是「三身」;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譬如真如、实相、实际……等等。  佛是什么?佛具有什么势能?──佛一定具有「如来」的行动力,佛的十号就是形容他所具有的十种功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不共法,就是佛所具有的「势能」。  我们从因位的发心菩提开始,「心」就是「佛性、如来藏」,发心之后要伏心,依次到达明心(就是真正的开悟)、出到、究竟。这个过程有种种不同法门以适合不同因缘的众生,有些人从念佛、有些人从坐禅,有些人依止法华、有些人依止楞严、有些人依止华严、圆觉,有些人依密、依禅,各种不同的缘起,但总约而言,到底「法门为要」?还是「心为要」?答案当然是「心为要」!所以传承固然光荣,但心的传承更光荣。  常听到有人说「我的传承是○○」,言下之意是在炫耀「我很行、我的老师很行」,因为他们都没有提到「我的心很行」(真正「心很行」的人当然也不会这样讲)。更奇怪的是,有人常夸耀「我的师父是○○」。然而「他的师父是○○」干他什么事?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呢!试想我们那一个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徒弟?我的心传承释迦牟尼佛的佛心、就是我本具的佛性!我发心要度一切众生,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发心,这样的传承与发心够大了吧!所以讲「法门」不如讲「心门」,因为佛陀是要开心门的──「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法门是要帮助我们的心门,试想:「佛性在法门之中、还是在心性之中?如来在心性之中、还是在法门之中?」  答案当然是在心性之中!法门只是辅助,真正重要的是心门!很多人法门跑得很快──每天参加法会,灌的顶也是最高级的,修得也很好,但就是「人」没修;法门都好、上师都很厉害,每个「人」都成就了,但就是「心」没有成就─那可也是枉然的!  六祖讲得很清楚: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烦恼无尽誓愿断。  那里有什么外在的烦恼?将众生与我们切开,我们能成佛吗?他们的烦恼就是我们的烦恼、自性烦恼嘛!「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不是很清楚吗?永远是自家的事情啊!可不要「全世界都有事、就是自家子没事;可是到头来自己事情一堆」。可不要「法门很好,法门成就,但是『人』没成就」。譬如念佛人念到最后,「佛成就了,念的人却没成就」。念佛是要心念佛、心悟佛;心开、接引佛,所谓的「开示悟入」要怎么开?开我们的心来接引佛、佛要入我们的心,把我们的心打开让佛进来、悟入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开示悟入」于佛与佛同体无二。如果我们不把心打开,如何能接引佛?  发心之后,修行法门以伏心,用法门降伏那些杂染,让我们的心「安住于心」,法门本身其实没什么好学的。念佛目的是要成佛,如果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他自己、念「阿弥陀佛」、念到自己变成阿弥陀佛,这样岂不是很奇怪?其实阿弥陀佛念佛是念「实相佛、性自空」,我们念佛是依这个缘起(法门)、让我们的心入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就是无所执着,我们一心念佛,无论持名、观想乃至一切法,都可以入阿弥陀佛,所以「心」最重要!  明心菩提悟入「佛就是自性」,然后就用这自性佛(譬如阿弥陀佛在我心中)开始来实践。明心者,就是开悟「阿弥陀佛就是自心、就是自性」,当然也可以说「自心、自性就是大日如来」,或说「我的心是空、实相……」,这些说法都一样、都是「法身入于心」,这才是明心菩提!  然后用「这个」不断去运作、去磨利、不断把杂质去掉,慢慢到究竟成佛。这其中有很多法门,譬如海印三昧、首楞严三昧、法华三昧都在这边,但最后一个就是金刚三昧。金刚三昧可以说是单独的一个法,但也可以说是「通法的最究竟之处」。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彼佛教我以闻思修、入金刚三昧」,耳根圆通入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有因、果两部经,《首楞严三昧经》是果经,《首楞严经》是因位如何入首楞严三昧。《首楞严经》一开始讲「阿难被摩登伽女现梵天神咒所诱,佛陀顶上化佛现首楞严咒,由文殊菩萨持咒前去救阿难」。其实阿难就是我们(想发心的那个),摩登伽女就是我们发心后要伏心的对象(也就是我们的贪欲),现梵天神咒就是我们遇到一个境。现在用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譬如我们路过糕饼店,鼻子闻到月饼的香味,心中暗呼「好香」。这时,鼻子就是阿难,会闻香而去;这个外境就是「摩登伽女现梵天神咒」,引诱我们前去。  我们一旦开始吃月饼,一边吃、心里一边自觉:「月饼热量这么多,吃太多,身体会胖」,这种自觉会唤醒我们「本具的佛性」,「如来」就现起了。  如来顶上现起化佛,就是「我们的自心、自性现起一个清醒的理智」。  这个理智告诉我们说:「你不要贪吃了」,这句话就是「首楞严咒」。  文殊菩萨拿着首楞严咒说「回来」,就是我们听从理智的忠告、停止贪吃。  停止贪吃就不会太胖,可以保持如来的身材。  以上,我用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解经,希望帮助大家更清楚经中的意涵。  首楞严三昧、法华三昧、海印三昧都可以成为金刚三昧;因为总约而言,可以海印三昧成佛、也可以法华三昧成佛,到最后「要成佛的那一念」都称为「金刚三昧」或「金刚喻定」,此外「金刚喻定」还有其他的用法,「开悟那个」、「成为阿罗汉那个」也叫做金刚喻定,因为不会再受杂染、如金刚不坏;但是最后的金刚喻定则是指「成佛前的这个」。在成佛前那一念叫「金刚三昧」或「金刚喻定」,成佛之后那一念叫「金刚智」;所以「金刚喻定」入最后心菩萨,「金刚智」成佛,而这两者是「无间」的,因为已经脱离了任何时间,一切的时间、空间都没有意义了(另一个无间是指「无间地狱、阿鼻地狱」,因为永远脱离不了那个时间空间;受苦无间、空间无间、时间无间,永远在那里受苦)。5.无上菩提/智与境  《金刚经》「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所得」是什么?──「心境二如如,名为如来」;「境」、绝无少法可得,「心」、绝无可住;境如如、心如如,境智双泯,心境二如如、全部统一,这叫「如来」。  这时候,他具备的性能就是:  他有智慧,金刚智,金刚道断、最后一心、绝无一点点分别心,叫「同体」;普遍救度一切,叫「大悲」;  无一缘可得,叫「无缘」;乐遍于一切,叫「大慈」。  所以佛不仅仅住于金刚三昧、入于自身的涅槃,因为这是「法身境」──身就是「法身」,境就是「常寂光」。常是「金刚道断、一切究竟」,寂是「离于生灭」,光是「无量光明」;「常寂光」就是「没有任何杂染」,所以「常寂光土、身土不二」。他在此「同体、但有大悲;无缘、但有大慈」。他法身本具,但一切诸法所形成的法身功德在此生起广大作用,所以马上显现「三世间成佛」,智正觉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三者都是「自受用的广大法身游戏」、法身功德所形成的「自受用大乐」,所以说「海印三昧现成」。  「海印三昧现成」,这时候「报身圆满」;这报身其实就是「自受用的法身乐」;「诸法所成身」在此变成报身,所以这个法身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五分法身香(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些是原来讲的「法身」,但是到后来变成「报身」的意味比较浓,因为它是功德所成、是自受用乐,所以成为报身。报身是「实报庄严」;在密教就是「金刚法界宫」、就是「大日如来」;在华严就是「这整个法界、他见皆如来,整个都是他自功德所显现的、整个遍法界一切」。在此除了「自受用」之外,还有「他受用」会对外开放给具有明心境界的法身菩萨,因为他们能见到他的法身功德而趋入此,成为「报身佛他受用报身土」的教化对象,所以「地上菩萨入于他受用报身」。  这时他不只「无缘大慈」,由于他的悲心相续不断,所以自然会有首楞严三昧(健相三昧),能在一切世界中平等示现、无量世间中有因有缘就示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大悲示现、大悲普现。在大圆满教法中叫做「大悲周遍」,其实就是讲首楞严三昧的威力;能在十方世界显现成佛者,就是这个威力。这是必然的,随顺他的因缘愿力而成就,完全是他智慧的功能、也是他悲心的展现,智慧与悲心在这里绝对没有分别。6.圆满人生的最后课程  这就是成佛的最后一个境界,这也就是无上菩提的智与境,也是我们要达到的最后目标、圆满人生的最后课程。生命到此圆满,一切随缘而住。  从现在一脚踏出去,有因有缘就如是住;住于空、住于如如、住于不可得。不用担心,从现在到无上菩提、圆满成就,我们都相互扶持,祝大家圆满成佛。  

首楞严三修证

摘自《首楞严三昧》洪启嵩著

首楞严三昧,就经典来说,是十地菩萨所证得的三昧。或许很多人会想:既然是十地菩萨才能证得的三昧,那我为什么要学习?这种想法就像认为「相对论」是研究所或博士班的课程,这样没念过研究所或博士班的学生就不能学习了!修行人应广学一切法,但是不要被任何法门限制。

首楞严三昧,虽是十地菩萨所证得的三昧,我们现在不能具足,学习得不完整,但是我们有权修学!一个菩萨行者安住于无我实相,同时拥有强大的心意,对众生及自己的修证要精进修学而不执着。

由于众生的贪染很深,所以佛法一开始都是以清除身心障碍的「泻药」为主,教众生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来清净自身,把执着和贪执化掉。

但是,在化掉执着和贪执的过程中,常常也把精进心也一起化掉了。很多佛教徒学佛后,似乎什么都不在乎,他只在乎「佛法」、在乎他的上师、他的佛相和他的境界,在乎他学了多少「佛法」,虽然不能说在乎这些事情是错的,但是在这种过程中,往往侵蚀了他对生命的责任,这是修行人必须注意的地方。

尤其是一个大乘菩萨行者,既然我们要「学佛」,就要学习佛菩萨,佛菩萨当然是清净的,但是大家好象忽略了,佛菩萨同时也很努力在度众生。大家是不是会有「自从和观世音菩萨学习后,我对众生就不再关心」的倾向,当然有人会说没有。那么请问各位,观世音菩萨会不会关心我们的食衣住行?可是,有些人学佛后,不再关心她丈夫的食衣住行,不关心她儿女的学业,或是丈夫不关心太太的身心健康,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属于烦恼、业障的,各位是不是常看到类似的例子?

我想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人,应该是不关心家人的贪执和一些莫名奇妙的烦恼,但要帮助家人解除烦恼,帮助家人心里欢喜,而不是随顺家人的烦恼,所以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人,应该不会拼命赚钱来帮老婆买一个一百克拉的钻石,佛法对家人的关心应该是更深层,更体贴地帮助家人离苦得乐。

首楞严三昧是一个很重要的高阶法门,现在我们虽还不能证到,但是我们心向往之,例如我们虽不会开飞机,但可以先开模拟机,开熟了,有一天因缘具足就能上场,在此,我把《首楞严三昧经》摄受成偈颂,希望大家对首楞严三昧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在宣说之前,请大家一起合掌归命: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首楞严三昧

南无 首楞严三昧贤圣众

接着,进入首楞严三昧偈颂部份。

一、皈命三宝

稽首体性不思议 清净法身实相佛

圆满自在法性流 受用如意报身佛

大悲胜利首楞严 如力示现能仁佛

诸法现空现如幻 无有作者随意显

一切如来自不生 是诸如来皆真实南无首楞严三昧 一切菩提自圆满

皈命法界大悲海 具首楞严贤圣众

示现无边威神力 一切平等一切等

普现妙身遍法界 示般涅槃不永灭

「稽首体性不思议,清净法身实相佛。圆满自在法性流,受用如意报身佛。大悲胜利首楞严,如力示现能仁佛。」

这是归命三身佛,首先是「稽首体性不思议,清净法身实相佛」,归命清净法身,宛如虚空无相,再来是「圆满自在法性流,受用如意报身佛」,法性流身,由法性所流之身,法性流身即报身佛,报身佛有自受用和他受用,自受用者即受用圆满。

在佛经中有所谓「十八圆满」,但是这里我们要清楚,所有的分立本身只是一种方便,一来方便归纳,一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可以根据观察,把事物分成几个面向或类型,但是很多人以为一定就这几个面向,多一个或少一个都不行。

例如,「佛陀十号」,就是透过十个面向来观察佛陀,其实也可以用十二个面向、十三个面向来观察佛陀,我们对很多佛教的名相要这样看待,不要太过死板。例如,我们现在说的三身、四身都是一种分类,因为早期没有什么三身、四身,最早期只有生身和法身;生身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的身体,法身则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德性,佛法的德性不只是世间的,还包括出世间的,有所谓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戒是指对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和他人相处起心动念的上一切都圆满,所以佛法的戒是世间道德和出世间道德都圆满的境界,这个圆满是有力量的,任何力量都有其延续性。定有世间或出世间的定,这里说的定不是道德上的定,而是修行上的定;佛法的慧,也不是单指世间的智慧,是属于出世间的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佛陀圆满解脱世出世间,并了知如何解脱。

在我的观点里,所谓三身根本是一如,只是随缘化现三身分别。那为什么能从自受用化现无边的身?因为大悲!悲心强烈的缘故,所以「大悲胜利首楞严,如力示现能仁佛。」能仁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皈命于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首楞严三昧的三宝。

以上六句偈颂是在归命佛宝,接下来的偈颂是在归命法宝。

「诸法现空现如幻,无有作者随意显,一切如来自不生,是诸如来皆真实,南无首楞严三昧,一切菩提自圆满」

我们皈依于首楞严三昧法,诸法现空现如幻,首楞严三昧的基础是在于如幻和大悲,其实如幻本来就是大悲,在这里特别捻出大悲是因为大悲是如幻的,菩萨因为起大悲发心,大悲是内在的基础,是本具的,本已具足,何来如幻三昧没有大悲是没有用的?但是后世把一些高阶的三昧,当作纯粹技术性去修持的时候,就出现了如幻三昧只修如幻,其中大悲的特质就消失了,这是不对的,为了纠正这种现象,所以我特别提出大悲如幻,这个才是如幻的本意(指大悲),只因为如幻的本意被扭曲了,所以在此特别提出,并没任何改变或创新的意思,以大悲如幻来还原如幻三昧的本意。

以如幻和大悲的特质而言,前者是智,后者是悲,悲、智是大乘佛法的两个主轴,智慧和慈悲的修证成为如幻大悲三昧,如幻大悲成为一切大三昧的基础,没有空就不能生起如幻三昧,所以空越大悲越大,悲越大空也越大,这就是菩萨三昧的特质,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空越大,执着、偏执越少,障碍也越小,学习能力越增长,悲心也就越大。」。

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因为我们不空,不能回到原点,不能重新认知,被习惯控制了,我们成「器」,被定形了,如果我们越空,执着越少,能够迅速融入情境,学习力当然就越强,同理心、同情心也会跟着增强,试问,菩萨的同理心、同情心强不强?当然强,只是他不执着,所以菩萨要空,空越大悲心越大。

从另一面来说,悲心越大空要越大,空不大不行,慈悲不是情绪,慈悲没有空的话很麻烦,看到人生病就痛哭流涕,哭的时间比帮人的时间还多这样就完了。所以,各位,不要有那么多的情绪,要以智慧为依归,使悲智一如。例如,医生在帮病人开刀时还跟着哭,这样不就完了吗?但是,在专业的立场下久了,有时又会比较无法体会病人的感觉,我们可以发现,一般众生对于悲智总有不平衡的倾向,然而菩萨行者,非凡夫行,非圣贤行,一方面要随时保持柔软温柔的心,一方面要有甚深的智慧,以专业来帮助众生。

「诸法现空现如幻」,诸法现空,一切法都示现空的,所以对修证首楞严三昧的人来说,他的基础是现空,一切都是如幻无执的,「无有作者随意显」,根本没有造作的主体,而是随意显现,所以我们要有一种精进心,在修行过程中,也许松弛久了,现在要体悟「无有作者随意显」,产生积极的力量、精进的思维,诸法现空现前如幻,无有造作者,而积极投入广大的菩萨愿行,精进发愿。

「一切如来自不生,是诸如来皆真实」,我们用空、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间,一切如来都是不生,但是凡所显现皆是真实,正如我常和大家说的,当我提出「全佛」之后,其实事情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所行不过是在诠释「全佛」而已。「南无首楞严三昧,一切菩提自圆满。」这是归命于首楞严三昧。

这六句偈颂是归命僧宝:

「皈命法界大悲海,具首楞严贤圣众,示现无边威神力,一切平等一切等,普现妙身遍法界,示般涅槃不永灭。」

首楞严三昧是建立在现空如幻,一切皆如,一切皆等,一切诸法平等,平等不是一种观念而是事实,所以首楞严贤圣众普现妙身遍一切法界,示现般涅槃而不永灭,这是归命三宝。

二、对法众

具缘有情诸佛子 如幻现成如如来

无有差别如实际 首楞严力故现前

平等实相不思议 信奉受持如法住

见闻即具胜功德 能具首楞严三昧

圆成无上大菩提 法尔成佛不永灭

广大威德大悲力 如是救度一切众

法界全佛本愿满 现成首楞严三昧

经中说,具足首楞严三昧的是十地菩萨,我们虽是假修,但不管真修、假修,法界世平等的,不真不假,无妨现前而修,所以「具缘有情诸佛子,如幻现成如如来」,就体性来讲,其实不只是体性,就一切真实而言,跟如来是无有差别的。「无有差别如实际,首楞严力故现前」,这一切都是因为首楞严三昧的力量,所以我们现在如实在这边现前。

如果以首楞严三昧的立场观之,我们在这边聚会是首楞严三昧的力量所显,不管你们知不知道,体悟或不体悟,随顺与否,这都无关,因为这是首楞严三昧的威力。因此,首楞严三昧的力量将在你们生命里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值到成佛,而且首楞严三昧会帮助你们成佛。

「平等实相不思议,信奉受持如法住,见闻即具胜功德,能具首楞严三昧,圆成无上大菩提,法尔成佛不永灭,广大威德大悲力,如是救度一切众,法界全佛本愿满 现成首楞严三昧。」

修持首楞严三昧的行者,安住于不可思议的平等实相,信奉受持首楞严三昧且如首楞严三昧法而安住,就算只有见闻首楞严三昧便具有殊胜的功德,何况是信奉受持、如法而行,我们既然见闻首楞严三昧必然能具足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能圆成广大的菩提,使我们在法尔中成佛而不入于永灭,让我们具足广大威德及大悲力来救度众生,圆成众生全佛的本愿,现成成就首楞严三昧。

三、发心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稀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身心奉尘剎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今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啰心无动转

(依《楞严经》卷三中阿难所发偈赞)

为欲利益一切众 发起无上菩提心

是为第一供养佛 一切佛子当了知

在发心偈颂前面的部份,是依阿难在《楞严经》中对佛陀的偈赞所写的,这是在《楞严经》第三卷中「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罣碍」,你们听经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感觉?身心荡然,身体消失掉了?「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里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其实经典中的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三昧修证,对佛法而言,技巧是次要,技巧是为了获得并巩固正确的知见所作的辅助方法,所以所有的禅定就是这样的,什么是禅定?就因不定才要修禅定,得定的话就不用修禅定了,是故心内不乱即是禅,所以我们现在都在首楞严三昧这个大范围里,我们在这个广大的*轮里面回转,我们的观念得到解脱,很多根本的谬见得到清净,很多妄念、忆想分别都被摧碎了,所以我们的身心清净,在这种摧碎的过程里,我们的念头、身心的障碍在根本上都已摧毁,因此我们必然成就。阿难在听闻佛陀开示后,产生了如是的体悟,所以如是地发心: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阿难的发心很好,这也是我们的发心。妙湛总持的不动之尊,首楞严王,或首楞严三昧是世间稀有的,在首楞严三昧中,销融了千百亿劫的颠倒妄想,这颠倒妄想就像电脑中的第一个错误指令,因为前面已经错了,所以后面就全部跟着错误地执行了。各位,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地轮转,一生一世,一生一世,亿劫颠倒想就是一念无明,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对宇宙的错误认知。在《楞严经》中对无明的解释是「无分别中妄起分别」,从分别中分出主体和客体,不断地交互作用,运作的能量越来越强,到最后去执取外界的物质,就像环一样,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如果其中一个环断了,啪!整个宇宙的还现了,无明断,啪!整个全部断掉,所有事情都断掉,这是最值截的方法,佛法最值截的就在于此,所以「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是最值接的,就值接切断,一切就断掉,但是很多人喜欢这边磨磨,那边磨磨,那边磨完再回来这边磨磨,磨到最后才磨断,当然这样也是很精进努力。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身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现在发愿能够得果成宝王,宝王指如来,还度如恒沙般的众生,将全部的身心都奉献给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并恭请释尊对这样的发心做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就不会在这五浊恶世取涅槃!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今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啰心无动转。」

大雄大力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除去我最微细的疑惑,使我早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十方世界中坐道场度一切众生,舜若多性可销亡,「舜若多性」即空性,连空性都可以销亡,但是烁迦啰心无动转,「烁迦啰」就是轮,如同金刚轮般的心,摧碎一切的无上菩提心是永不动摇的。以上是阿难的发心,这样的发心很好,这也是我们的发心。

四、正见

诸佛现空实如幻 和合而有无作者

皆从忆想分别起 无有主故随意出

是故法界圆成实 一切如来皆真实

本自不生诸如来 现成实相后无灭

阴、入、界种皆不摄 如先中后等无别

色受想行识皆如 三世如如幻影法

无所有法无来去 一切法等众生等

如诸佛等世间等 是诸如来亦如是

是故诸佛名平等 一切诸法如是等

现观一切平等力 现成广大如来力

大悲如幻实相力 疾证无上正等觉

心如虚空无可得 常得不离值见佛

自在、自然、无生智 现成而得不随他

佛大悲心力圆具 示现八相成如来

示现涅槃不永灭 示诸形色不坏相

遍游佛土无分别 得值诸佛法性等

遍行一切诸行净 人、天最尊无自慢

行魔自在离魔行 遍行三界不动转

示现六道不分别 善解法句示法义

了知文字平等相 于诸言辞无分别

常住禅定化众生 行于尽忍无生忍

说诸法具生灭相 独步无畏如师子

现见实相中道义 具足首楞严正见

现成法界实相中 首楞严三昧本具

佛法中最重要的就是见地,修行其实在佛法里面是第二位的,见地才是第一位,也就是正确的观念,佛法是建立在正确的观念上面的,不是建立在努力修行上的,释迦牟尼佛是拋弃苦行后,在身心很自然的状况中悟道的,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这一点。人往往对苦行有一种隐约的冲动,所以看到别人苦修苦行时非常尊敬,但是就佛法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见地,所以禅宗说「只贵汝见地,不贵汝行履」,见地正确了,才有可能悟道,见地就像眼睛,能够帮助你爬上高山,指导你的双足前进,所以见地是最重要的。

佛法基本见地是建立在三法印上面,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法如实观察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是无常的,每一个存有的现象都依因缘存在而不是自性存在的,所以是无我,因为一切是无常无我的,你心中没有执着,才能够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这就是三法印。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都建立在此,这些是基本的正见,最后把它汇整为缘起性空,缘起性空在大乘佛法里面空和大悲心是一如的。

越高明的见地对修行的增长越快,跟修行也越贴近,所以高阶的禅法有一个特质,就是见、修、行、果是一体的,即见、即修、即行、即果,他在做这事情的时候,不用再去想清楚要怎么做之后才去做,也不是说要运用什么观点才去做,而是做这事情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见地,有这样见地的时候就这样做,浑然一体,首楞严三昧在见、修、行、果上也是这样,所以它混融了见、修、行、果的方法,因此,首楞严三昧行的时候是智慧,见的时候是智慧,自然显现智慧的过程,是悲智双运的见修行果。

虽然首楞严三昧在见、修、行、果上是一如的,但是我们的修行还是依见地为主,所以我们先讲正见,不过希望大家在体悟首楞严三昧时能了解,首楞严三昧是接近佛的境界,虽然在《首楞严三昧经》里隐约有个次第,但其实里面每一环都是串起来的,所以在每一个地方及见地上修持都可以汇整起来,就像拿着笔尾也可以拿起来,拿着笔头也可以拿起来,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拿起来。

这个偈颂是依《首楞严三昧经》而造的,整个首楞严三昧的见地是在「现空如幻」上面,没有空无法建立佛法,佛法的大悲跟空是配合在一起的,所以慈悲绝对不是大爱,慈者给予快乐,悲者拔除痛苦,但里面还有一个行动力,并且是脱离主客体对待的,而大爱是大我之爱,像大家常说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爱是我爱,是一种欲取心,是有对象的,请问,慈悲有没有对象?慈悲可以是有对象的,但是对象是空的,是无可执着的,而爱是有执着的,所以没有空就没有慈悲,不了解空的慈悲不是慈悲。

在正见部分,也就是佛陀还没讲如何修行之前的部分,佛陀告诉坚意菩萨首楞严三昧的性质,在此希望大家注意,佛经所用的语言是两千五百年前的语言,并且包含了佛教的特殊语言,但其内容所指涉的是现实的证悟,经典是指导我们如何去现实生活,所以经典是帮助我们吃饭睡觉用的,很多人说,经典是用来供奉、是用来「修行」的,好象跟日常生活完全无关!如果是这样,经典的用处实在太小了,佛经不是用来表演用的,是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帮助人类圆满解脱的,这是很现实的,只是佛经用两千五百年前的语言讲出来,其中所包含的佛教特殊用语,不是现代所通用的用法。其次,佛经的义涵比较深邃,所以有时在语言的沟通上就比较困难,但是重点在于我们如何使用佛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我们看经典中说:「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颇有三昧。能令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得不离值见诸佛。能以光明普照十方。得自在慧以破诸魔」譬如这一句话,大家看过去,可能觉得是「菩萨」的事情,好象跟我们无关,为什么要常得不离值见诸佛?这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能以光明普照十方,得自在慧以破诸魔,这跟现实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其实大家看经典时可以这样想:「坚意菩萨问佛陀,有没有一种三昧,能让菩萨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帮助菩萨成佛?」成佛是什么?成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帮助一切众生,这怎么和生活无关?「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帮助所有的人,帮助所有的菩萨?」各位注意,这里的菩萨当然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所以绝对不是与我无关的事,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的!就是要帮助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慈悲圆满,这代表我们要做很多事情,或者要帮助很多人,在当下所处的社会中,对于教育、环保、政治、经济、传播等各种议题都要去关心,在我们的专业领域里有所贡献,这才是菩萨行。

例如基因的问题,现代的基因工程越来越发达,但利之所趋,许多基因技术在专利化、商业化的过程中产生很严重的问题,未来人类如何处置自己,可能家人在你生下来之前就可以帮你决定,甚至连药厂都有权参与意见,因为你的某组基因可能已经成为他们的专利,你的存在成为某些公司的专利,又或者当基因是可以被预览调阅时,保险公司将那些具有某些基因问题的人排除在外,这些发展都要很小心的。(相关资料请参阅,《前未来》,大块出版)

所以首楞严三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帮助我们增进各种能力,让我们有所依止的,当然依止不是说佛陀救救我,而是我所有的问题都是佛陀的问题,佛陀应该帮我解决,其实很多人作早晚课或拜佛时都怀着这种心态,不是这样的!而是祈请佛陀帮助我们增长智慧及力量来解决问题,请佛陀当我们的导师,来帮助整个人间向上,乃至整个生命界、宇宙,能以光明普照十方,得自在慧以破诸魔,魔就是障碍,把各种障碍去除。所以我们看佛经的时后要贴近生活,不要看过去就算了,而是要执行佛法的内容,把佛法落实在生活中。

「诸佛现空实如幻,和合而有无作者,皆从忆想分别起,无有主故随意出」

「诸佛现空实如幻,和合而有无作者」,现空如幻,是根本是修持首楞严三昧的根基,一切都是和合而有,没有作者,如同《首楞严三昧经》中佛陀说:「一切诸法皆空如幻。从和合有无有作者」。各位,如幻是宇宙现象的事实,有些人说我看不出如幻,有执着就看不出是如幻,但是实相就是如幻,诸法都是空,从和合而有,无有作者,是没有主体的,所以没有「我」的存在,是无我的,有时候对「我」还可以分类成「人我」和「法我」,「人我」是指我们自体,五蕴、六根,「法我」是指宇宙中的所有现象,而「人我」和「法我」其实都是无我,都是空的,因为一切都是因缘所成,我们是从和合而有,无有作者。

这里很多人会问,那我是什么?「我」是依和合而有,除了和合而有,不再有别的,有些人会想,这样很不习惯,没有「我」,生活要怎么办?在此告诉各位,除了这点不习惯之外,其他一切还好,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知道这个事实,或有我无我,对自己的人生都没什么改变,但就根本来讲,是解脱与不解脱的分别。

「和合而有无作者,皆从忆想分别起」,这作者就是主体、自我,都是从忆想分别起,注意,「我」是从忆想分别来,一般人认为是「我」去忆想想分别,但其实是忆想分别产生「我」的。所以宇宙不是由一个大我、中我或小我创造出来的,世间是从分别来的,分别意识的产生建立了对象以后,回过来建立主体,所以「我」根本不存在,「我」是从忆想分别中产生,因此「和合而有无作者,皆从忆想分别起」,没有主体!是从忆想而出,所以不要去找自己的根本,你的念头就是你的根本,没有念头的作用,你就停止了,念头止息了,「我」就消失了,「我」消失之后会产生力量。

大家可能有疑问,怀疑自我消失是不是从有变成无?这是堕入两边的想法,空不是有也不是无,「无」是「有」的对待,「无」是一种思想习惯,是用来面对「有」的,但是「空」不是只有或无。

其实「我」是虚妄的,「我」到底是什么,没人知道,从「我」还会产生「我所有」,本来只有核心的「我」,现在还有「我所拥有」的东西,「我所有」的范围很广,例如我的衣服、我的手表、我的先生、我的子女、我的财产….等等,这里面还有「最我的」,什么对你来说是「最我的」?从里面的「我」到外面的「我」,例如有些人为理想而奋斗,这个理想(的我)比自己还大,这种「思想的我」用不好是很可怕的,会变成最残忍的咒语,各位想想近代历史上谁的咒语最可怕?一句咒语就可以杀了千万人?希特勒。多少人为了法西斯的理想,连亲如妻子儿女也可以放弃,很多「伟大」的理想是要小心地检视的。佛法是没有意识形态的,修行人可以追求理想,但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神圣化,并且绝不会用自己的理想去伤害人。

在此建议大家也检视自己,对你来说,什么是「最我的」?我执最深的地方在哪里?

其实这种东西在禅七里面显现的最清楚,在禅七里面很多人的「我」都跑出来了,对自我抵死不放,例如多人说「我」要修行成就,其实修行成就时,还有一个「我」来修行成就吗?所以在禅宗里面有一句「打的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把我放下了,有人说这时候会大哭一场,其实不一定,大哭一场的也不一定是。其实就是放下了,心打开了,没事了,就是这样。

佛法中的「无我」是什么意思?「无我」从来没有否定存在的现象,「无我」的人绝不会否定有一双袜子的存在,「无我」不是否定自身的存在,而是把放下包住自己的限制,把线拿掉,黑松汽水曾推出一句广告──「划去心中的那条线」,我认为很好,把对自我的执着拿掉。

「我」绝对是涉入其他生命的,我的心里一定包含大家的心,所以「无有主故随意出」,这是最基本的概念,「我」是如幻的,不用去否认这个现象,它本来就是因缘所成,你要否认这些现象背后意味着你认为它们是真实的,但这不是存在或不存在的双边思考,无常、无我、空就是把执着放下,把那条线拿掉。

「是故法界圆成实,一切如来皆真实,本自不生诸如来,现成实相后无灭,阴、入、界种皆不摄,如先中后等无别。色受想行识皆如,三世如如幻影法,无所有法无来去,一切法等众生等。」

所以这个法界就是圆成的实相,诸佛看来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对我们来说,我们有烦恼,佛陀知道我们有烦恼,但是不是决定我们有烦恼,烦恼是虚妄的,破除虚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个虚妄破掉,另一种是值接放下它,烦恼无主不实,何必烦恼?

用否定面彻底摧碎之后再进来,「是故法界圆成实,一切如来皆真实,本自不生诸如来」,各位要注意,这才是首楞严三昧的核心所在,既然一切是无实,那么一切何不真实呢?佛法有一部分一值在帮助我们清除贪、瞋、痴、执着,既然放掉一切,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首楞严三昧基本上是从如幻三昧回来之后一种积极的三昧,首楞严三昧的积极性是很可怕的,这种积极性已经作用到「完全被动的主动」。什么叫「完全被动的主动」?它根本不动时,例如恶魔要对首楞严三昧产生攻击时,首楞严三昧就由魔王的攻击行动中自动攻击魔王,把魔王绑住。当魔王起念要阻碍首楞严三昧时,魔王的起念就是自己的限制,由此可见,首楞严三昧的积极面向是很可怕,力量很强大的。

所以在修习首楞严三昧时,心态要整个翻转。一切皆空,一切不可执着。但既然一切不可执着,何妨一切精进而行?所以从「诸佛现空实如幻」到「一切如来皆真实」,所以这里说「本自不生诸如来,现成实相后无灭」,在《首楞严三昧经》中,佛陀化现无量如来,每一个天人都觉得只有自己前面的佛陀是真实的,诸如来本自不生是故为实,这些如来本自不生后亦后无灭,随意而出,所以各位,今后大家都是自在的行者,随意而出,因为现空如幻,无有主故。

刚刚从体性实相来观察如来,因为本自不生,所以究竟不灭,无有主故,随意而出。现在从时间及空间上来观察如来。

「阴、入、界种皆不摄,如先中后等无别。色受想行识皆如,三世如幻影法,无所有法无来去,一切法等众生等。」

「种」是佛法在分析宇宙根本元素的用语,例如四大、五大、六大等等,诸佛如来不是被四大所摄,也不是五蕴、十二入、十八界所摄,佛陀不是宇宙中任何现象所能摄受的,也不是被时间摄受的,所以如来「如先中后等无别」,过去、现在、未来等无差别,于等无差别,建立极平等相,一切平等,根本平等,究竟平等,在佛法里用「如」来表达平等,如者,真也。

所以如如,如来,如去,心如、法界如,一切如,色受想行识皆如,过去世如,现在世如、未来世如,以如幻法故,以如影法故,以如所有法故,无来去,一切法皆是平等,一切众生平等,如来悉知一切诸法平等,于一切法平等。所以这边从现空、如幻,无有作者到一切皆实都是绝对平等,这是首楞严三昧的重要基础。

「现观一切平等力,现成广大如来力,大悲如幻实相力,疾证无上正等觉,心如虚空无可得,常得不离值见佛,自在、自然、无生智,现成而得不随他。」

你现观一切都是平等,不是说你去忆想分别所得到的平等,这是本然平等,这样的平等力量就示现成广大的如来力。以大悲如幻的实相力,能够疾证无上正等觉,而这样的境界能够让我们「心如虚空无可得,常得不离值见佛。」,如同《首楞严三昧经》中所说:「常得不离值见诸佛。能以光明普照十方。得自在慧以破诸魔。得自在智。获自然智。得无生智。能不随他得。不断辩才。尽未来际得如意足受无量命」,这里注意一下「不随他得」,佛法中的智慧是不随他而得,当然,诸佛有加持、教导我们的恩德,但是最后是不随他的自然智,就究竟意来说没有人能够加持你成佛的,所以现成而得不随他。

「佛大悲心力圆具,示现八相成如来,示现涅槃不永灭,示诸形色不坏相,遍游佛土无分别,得值诸佛法性等,遍行一切诸行净,人、天最尊无自慢。行魔自在离魔行,遍行三界不动转,示现六道不分别,善解法句示法义,了知文字平等相,于诸言辞无分别,常住禅定化众生,行于尽忍无生忍,说诸法具生灭相,独步无畏如师子。现见实相中道义,具足首楞严正见,现成法界实相中,首楞严三昧本具。」

诸佛依大悲愿力,示现八相成道,并示现涅槃不永灭,涅槃是寂灭的意思,究竟寂灭了,不再有也不再没有,在首楞严三昧的境界中,能够「示现涅槃不永灭」,而且能够「示诸形色而不坏色相,遍游一切诸佛国土,而于国土无所分别,悉能得值一切诸佛,而不分别平等法性,示现遍行一切诸行,而能善知诸行清净」,在此请大家好好体会首楞严三昧的的特质,即行使一切形色、现象,同时在相对性的另一端一得到平衡,这是中道行。

例如经中「能示现于般涅槃而不永灭」,示现般涅槃却不永灭,这是最相对性的概念,但是依首楞严三昧却能得到平衡,又例如「示诸形色而不坏色相」,显现各种形色,却不坏色相,这也是相对的概念;「遍游一切诸佛国土,而于国土无所分别」,你去每个地方都不一样,能感受到每个地方的差别和每个地方的美丽,但是心却不会执着,虽知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之差别,但不执着一定要去极乐世界;「示现遍行一切诸行,而能善知诸行清净」,为了众生示现一切诸行,同时了知一切诸行的本质是清净的。

「行魔自在离魔行」,现行一切魔自在的力量而离于魔行,所以首楞严三昧行者去实践任何事情,这事情是在因缘中去做的,但是在心中绝对平等,在两个相对性的概念中能够得到平衡,这就是首楞严三昧的的特质。当然,在菩萨的不思义行法中都有这样的特质。

「遍行三界不动转,示现六道不分别,善解法句示法义,了知文字平等相,于诸言词无分别,常住禅定化众生,行于尽忍无生忍,说诸法具生灭相,独步无畏如师子。」

遍行三界,但于法相中没动转,善解各种法句,了知文字的平等相,常住禅定却能示现教化众生,这是相对的概念,能够入于禅定中,在定中又再另一边教化众生,安住在无生法忍中,却说诸法具生灭相。独步无畏成为三界中的狮子。「现见实相中道义,具足首楞严正见,现成法界实相中,首楞严三昧本具。」整个法界都是在实相之中,所以首楞严三昧本具。

 

《中论》修证讲授(一)

龙树菩萨造洪启嵩老师讲授2008年3月

《中论》在佛教发展史上面,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论着。尤其是在大乘佛教里面,他的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而造论的龙树菩萨,被尊为八宗共祖。不管是大乘小乘或八宗共祖,都是放在一个时空因缘的条件之下所谈论的。

许多的看法,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意义,但是我试图把这样一个实证性的东西,从时空的框架当中解放出来。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本文里面,虽会论述龙树菩萨的种种因缘,他在什么状况下,体悟了什么,然后讲了《中论》?但是,我更有兴趣的是,如果说超越了这样的时空因缘,龙树他讲的中论,在一个非时空架构中,其所彰显的实相是什么?

这样的努力会不会成功?不知道。因为就我而言,我并不在意印度是什么地方、中国、台湾是什么地方、乃至地球是什么地方、娑婆世界、极乐世界是什么地方,这些不是我在意的。我也不在意龙树是谁、是什么人、活在什么时代,乃至于释迦牟尼佛是谁,我不是那么在意。

我在意的是,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他要做什么?他为什么成佛?他在这个时空因缘里面出现,他的本怀是什么?龙树造《中论》,他的本怀是什么?他本怀是什么里面有一个更核心的事情!我关心的是,任何一个生命,如果安立在释迦的本怀,也就是佛的本怀,他面对一切生命,他所思维的是什么?

他做的是什么?也就是每个众生他心中最深刻祈愿的是什么?

当他们放下一切分别思惟的时候,这究竟的本怀有没有共通性?

所以核心议题可能是我心中,真正想说的,想探究的是「众生成佛的问题」。所以,在这里,让我们以这样的观点,来探究龙树菩萨他真正的本心。

龙树菩萨出身于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自幼聪慧奇悟,博闻强记。对世间的各种学问、技艺都非常精通。年少时曾经与三位好友一起学习隐身术,潜入王宫淫乱宫女。事迹败露之后,他的三个朋友皆遭国王杀害,只有龙树运用机智逃脱。

这个震撼教育,让他深深了悟「欲为苦本」之理,而出家修行。

他先后学得小乘三藏及大乘教,并入龙宫学习各种方等深经,而证入无生法忍。其后,在南天竺,得国王护持,而大弘佛法,并摧伏各种外道。

龙树菩萨甚至被喻为第二佛,在释尊以后的印度祖师中,他的创发性思想,使印度佛教的教义体系局面大开,大乘佛法由于他的阐扬而光芒万丈。其着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十住毗婆沙论》等数十部书。

《中论》又称《根本中颂》、《中颂》、《中论颂》,为龙树菩萨所造,鸠摩罗什译,共四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的梵文本已佚失,但其原颂尚可从各注释书中见。

《中论》最著名的四句颂,总明中观的要义:「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中国佛学家如三论宗、天台宗等,都很重视这一颂。如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观,即是由此发展而来。

关于《中论》的注释,据说在印度为本书作注释者原有七十余家,但现存者仅有七家。

一、青目释《中论》:四卷。鸠摩罗什译。 

二、《无畏论》:相传为龙树所撰,尚待研究。 

三、佛护《根本史论性》:印度古代学者月称及清辨等人,由于对此注的看法不同,而使中观派分裂为二。 

四、清辨《般若灯论》:现存汉译及藏译。 

五、安慧《大乘中观释论》:目前仅存汉译,也就是宋.惟净及法护所译,共十八卷。 

六、月称《中论注》:书名又称《显句论》、《净明句论》等。现存梵本及西藏译。是唯一现存的梵文原典。 

七、无着《顺中论》: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此外,汉地的《中论》注释,以吉藏的《中论疏》十卷最为著名。

《中论》目前在全世界可说是一门显学,相关的研究资料很多。

但《中论》,在我看来,并不是一种思辩的书,也不是哲学的书、不是思想的书,虽然它是用印度的古代文写的,但基本上是一本「实证之书」、「证量之书」!这是我一向的基本态度,也是我在讲《中论》时一贯的立场。

那一夜发生了什么事情?

中论总共有二十七品,我们可将其视为佛法修证方面的一个百科。

开始讲《中论》之前,要跟大家谈一些事。如果没透过这些事来理解《中论》,就会落到近几十年,甚至近百年来,大家谈论的,都是从文献学、思想或哲学的观点,层层交织的来看《中论》。虽然有助于厘清《中论》面貌,但这应该不是龙树菩萨的根本思想。

我希望回到龙树的根本立场,也就是《中论》的根本立场来看《中论》。

所以,我想跟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重点是:那一夜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一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那一个晚上所发生的事情,佛法不可能产生,没有那一个晚上所发生的事情,中论就没有任何论述的基础。

所以,一切核心的核心,就是那个晚上,在菩提树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经由多年的苦行,悉达多太子最后发觉到苦行无益,因为他透过一切的苦行,透过最深刻的一个禅修,到最后他压抑了所有的心念,压抑到没有任何思想、思惟,也就是「无想」的境界。

在无想的状况,不只是心念,他的身体经过六年的苦行,所以在身体里面已经达到一个几近完全止息的境界,在这个世界当中,他身心的运动能量是趋近逾零,几乎就剩下一丝气息而已。

而他的心呢?他透过两种训练,其实就是一种,就是「以心制心」的训练,他修到最后是「无所有处定」、还有「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就是说他让心处在「感觉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注意!他让他的心处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状况之下,他的心对待什么状况呢?对待「一个」「什么都没有」。再来,他把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对待去除掉,让他的心住在一个完全没有办法想,连无所有都没有了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是他的心依旧存在,还是一种对待。

所以,那一天的事情是很奇特的。他在这种状况里面,希望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什么状况?涅槃是苦的止息,一切痛苦的止息,他希望达到这种状况。但是他发觉到,他没有达到这种状况,所以说他希望透过「身苦」、「身寂」,来达到「心止」的境界。他利用苦行,希望把所有的业清净掉,用「身苦」的方式,希望让自己的活动性、活动力减少到最少的状况,趋近于零。并透过这样的方式,来让他的心也能趋近于零。

他以极端的苦行,来让整个身体的力量消减,消减到最后,他的心也是这样,但是他有没有达到涅槃呢?没有。所以最后他放弃了苦行,走出苦行来,在尼连禅河洗澡时,差点被河水漂没了,因为长年的苦行之后,他的身体太虚弱了,几乎连行动力都没有了。但是,没有死就是一种机会,所以到最后他握住岸边的树枝,撑着爬上岸,后又受到牧羊女的乳糜供养。

我们这次去印度朝圣,大家看到尼连禅河,就能够了解为什么佛陀没被淹死。尼连禅河的河面虽寛,水量很大,但是不深,而且河床比较平坦,所以佛陀能够抓着草或树枝,没被淹死。也才有后面接受牧羊女供养乳糜(米加羊奶),让他恢复体力,继而悟道的事。

这让佛陀发觉到一件事情:把我们的身体调练到最后,让他趋近于几乎没有的这种状况,或是把心念调练到几乎没有的这种状况里面,不管是「有」或「没有」,或「几乎有」或「几乎没有」,这基本上都是一种存有。

所以,注意一下!这里面就产生一个吊诡,很多人再看龙树论问题,龙树菩萨提到传统逻辑中的排中律问题,就是现在的逻辑学中的「P或非P」,不是有就是没有,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你会发觉,龙树菩萨并不是从这样的世俗谛概念出发,他完全是从第一义谛的立场来超脱,因为他讲不生不灭。为什么?当然我们可以说,在当时的印度思想上,有些观念认为:「无」本身就是一种「有」,你也可以这样去理解,本来就有这种思想方式。

但是否如此呢?佛法不是发生在佛陀坐在那边写书的时候,也不是在辩论的时候,不是他在思维什么事情的时候。不是的!他是基于自身的实证,所以说,这些都是他真正的体验,你看他的身心趋近于零的状况的时候,他还是在「有无双边」。就算是存在一个「没有」的状况,也是存在一个相对性的「没有」的状况里面。

所以,在这时候,他发现这个不是涅槃,只是把身心置于一个无想的状况,这不可能让我们真正解脱的。

所以他接受了供养,恢复了体力,在整个身心体能比较均衡正常的状况时,他到菩提树下,此时,在心态上产生了革命性的调整。

因为之前他所接受苦行的训练,是认为苦行能让人进入解脱,苦行是清除业的方法,要把负面的业除掉,才能到达涅槃。主张苦行的人,认定人往昔的业是定量的,透过苦行就能将业除掉,所以让身体受苦,身受苦,心呢?心不动。

但是,经过六年的苦行经验,悉达多发觉到他到达人类苦行的极限,还是达不到涅槃这样的境界。最后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身心得到滋养,体力恢复,在身心平和安适的状况下,到菩提树下禅坐,最后夜睹晓星开悟。

◎开悟是什么?

开悟是什么?开悟了,我先不讲开悟是什么,而是开「误」了,解开误会。开悟了,是不是解脱了、自由了自在了?开悟了,大悟、觉,开悟,代表什么呢?从这一切都解脱了。所以代表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因为只有这样的状况里面,他才有办法开悟、解脱、自由,也就是所有的限制,都不是真实的存有。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不是真实存有的本身,到底有没有存有?这些不是真实存有本身,到底有没有存有?

所以,所有的不是真实存有本身,到底有没有存有?如果是存有的,那存有的,是不是真实的存有?不是真实的。所以佛陀悟了什么?所有的现象,佛陀否定过任何一者吗?没有。他只告诉你,对不起,这是虚妄的。

《中论》讲完了。有没有讲完呢?需要跟大家讲梵文吗?不用。需要跟大家讲藏文吗?不用。这样的事情不是很简单吗,所以说大家要从极简单处去看,开悟是最简单的事情。

如果一棵树有一万根树枝,你如何把这棵树的树枝剪光?把根刨掉就好了。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吗?佛法是很简单的。所以,我告诉大家,你们听了不要感觉有点匪夷所思—《中论》是很简单的!只是没有讲得很复杂的话,没有人要听,事实上就是这样。

其实《中论》很简单,只是《中论》的文字、符号等外相文化很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准备讲课之前,要看这么多资料的原因。可以这么说,这么多资料,对我而言,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虽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读呢?因为我必须告诉大家,有这种种的现象。

请注意!这「存有」并不是真实的,但是有存有,这个事情就产生了种种问题了,所以有没有因果?有没有因缘?有!这样,佛法是不是都建构起来了?所以,佛法只是这样而已。

各位!你们生生世世就是这样子而已,那其他事情是什么?是聊天。

聊什么天呢?聊现象学的天。有时说事情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不是这样认知呢?你执着那一个部分?这个文化有什么样的执着,那个文化有什么样的执着,这就产生了不同的系统,而这套系统里面,梵文有什么语言体系的问题,或思想上大家有什么执着,属于人这种生命本身,又有什么共同的执着?

所以,佛陀会讲「三法印」,不正是如此吗?他从「运动性」、「空间性」跟「存有性」这三者的认知错误来切入,因此而宣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而龙树菩萨不过是把三法印,用「一实相印」来表达,用「空」,把这样的问题做一个总体性的解答。

所以,一切的核心,就是从佛陀解脱、大觉,他成佛了这件事开始。他不是觉悟而已,是「大觉」。

「大觉」是什么?「大觉」是一切问题的觉了。

什么是一切问题?可以说是「自、他」,或说「自者」跟「他者」,大觉即是「自觉觉他」。所以,佛法最核心的议题也在此—自觉,自解脱,觉他,他解脱。而「自觉觉他」是什么?这是属于大觉佛陀的范畴。如果只是「自觉」而已,那这只是「自解脱」,不是成佛。所以佛陀要教导大家,除了自解脱外,还要帮助众生解脱,也就是「觉他」。彻底的「觉他」,要安立在慈悲心,安立在大悲心。

而悲心和实相有没有分别?各位,在实相中,慈悲跟智慧本身绝对没有分别的,也不可能分别的。所以大觉里面有没有分别?没有。

这样,问题在那里呢?问题在慈悲跟智慧的倾向,这是属于生命习气的倾向,生命的个体特质,他要如何趣入大觉,从慈悲还是从智慧趣入?在此就产生了抉择。

而从一个人的整个生命现象本身来观察,佛陀会说「苦集灭道」,因为是人生是苦的,为什么他必然是苦?因为他不解脱,不觉。

从苦的现象里面,我们可以讲「无我故苦」,我无我,但为什么苦?因为我们想执着、想自控而无法控制,所以是苦。所以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生命内在强烈的冲突性,所以一切是苦是来自强烈的冲突性,生命的冲突性。

对一些苦迫的众生,佛陀讲「离苦得乐」之法,令人得以入于解脱,这解脱是自解脱,然后他在此涅槃了,但这不是大觉。

对于想趣入大觉的人、想成佛的人,他有很多的倾向,有些是看到释迦菩萨的大悲倾向,而以此为典范,在生生世世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地趣入,以慈悲为导,然后趣入解脱、智慧。有些是以智慧为导,证入智慧的时候,以智慧来化导他人,这个才是真正的悲心。以智慧来教导他人,而不愿入涅槃,这是不是慈悲呢?是的。

整个佛法是多么简单,开悟是多么简单,但是要用心!《中论》要写的也是这个。

《中论》二十七品,其实没有多少字,确涵盖了一切佛法的修证!由此,大家可以发现,现代人喜欢义理,而古代的行者们喜欢修证!所以,不管是《中论》,或其他经典,譬如像《金刚经》等,在印度的论师眼中,都是属于实证的教材。

所以,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佛陀所体悟的只是一法而已,一法者一切法。这里面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展现的,譬如说《文殊般若经》说:「法界一相,法住法位,」许多经论也讲法住法位,其实都是在讲住在这样状况的本身,只是所用的名相不同,像《金刚经》,没有用「空」这样的说法,而是用「无相」来展现,佛陀用「三法印」来展现,这些现象用缘起来展现。

所以说,那一夜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我们要牢牢记住,那一夜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没扣紧这个核心,在思维义理的时候,常会偏于枝微末节。

很高兴今年(2008年)我们刚在菩提迦耶打过禅七。在那样的因缘里面,我们来看看那一夜发生什么事情?佛陀的大觉是什么?感觉倍加亲切。

分享

3

阅读(312) 评论 (4) 收藏(4) 转载(2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精)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