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黄业系列女演员:苏紫紫质疑大学:十问(1至5,5-10待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1:30:33

大学十问

2011-10-10 16:46:14    浏览 605831 次 | 评论 183 条

    据《长江日报》报道,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已公布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在已公布《报告》的高校中,有的给自己做出满分评价,几千字的自我评价中没有不足之处。

    前几天按照学习计划刚刚在网上看完哈佛大学的公开课视频,转身到凯迪网上就看到上面这条新闻,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有意将咱们中国的大学和哈佛之流做对比,再说,咱都自己给自己满分了,哈佛?哈佛算个屁!

    其实学生一直都不明白,咱们中国大陆的大学和世界的大学相比,到底特别在哪里,以至于我们天天自己在家捷报频传春风得意,世界却不肯多承认我们一毫一厘;以至于我们的北大清华年年为生源争得头破血流广告做得不遗余力,却还是让香港大学抢得头筹渔翁得利,好不容易四年过去,人才们还是漂洋过海到彼岸投奔了哈佛牛津麻省理。

    所以,在今后的十篇文章里,学生想问颇具“中国特色”的大学们十个问题,语言刺激也别在意,咱们只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发发脾气,相信众大学也不会在意这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问询——咱又没有售后服务,随你这个小学生怎么质疑,反正学费是不会退给你。 

 

 一问居心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大学是众多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地方,大学之心,也当不外乎传道授业解惑,那我们就从传道一词问起。

    前几日,一个将要高三,面临高考冲刺的学生问我,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怎样,如果可以,她想填报这所谓的名校。

    我撇了撇嘴,跟她讲了一个故事——去年年底,我举办了自己的形体艺术展之后,学院就开始大兴审核之制,所有的艺术作品必需经过层层审核,确定不会再引起争议。这对我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却让其他学生苦不堪言,没了基本的创作自由,艺术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技术,只能到我这个矛盾引发者这诉诉苦。这真的让人忍不住生气,你禁我我还有地方发发牢骚,抖抖脾气,可我的同学,手无缚鸡之力,反不了你,连发言的权利都没有,学院这样做,有没有想过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压力。

   但是回头想想, 一个艺术学院,绝无可能在没有受到学校的压力之时,对一帮学生实行这样的制度,那么,我斗胆问人民大学一句,一个受制于政治,没有思想自由,没有言论自由,没有创作自由的学校,能给学生什么?

    你,又真正想给我们什么?

    学习之道,在于修身,而我亲爱的大学,您到底是想以学生的发展为先,还是以大学众领导们的政绩和面子为先?您到底是想让学生们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修炼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还是想让学生们遵循你制定的价值,一心一意成为你利益链上的牺牲品?

    我相信,百万学子千里迢迢奔赴教育殿堂,一定不是只想知道,这个社会有多么需要投机取巧,多么需要投怀送抱,我们需要有一个地方守护我们的梦想,让我们明白,坚守有多么重要。

    可你却用你的一言一行打破了我们的幻想,似乎在昭告——别傻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而大学,只是这社会中的一角,别大声尖叫,闭上眼睛同流合污就好。

    若是来这一遭,价值观还是要还原到父辈的胆怯和圆滑,还原到祖辈的沉默和迎合,那,究竟还有什么值得你们在自我评估中百般骄傲。

    毫无疑问,在居心方面,我是质疑人大的,并且以鄙夷的心态来看待在学术探究和艺术创作上的压制。

    而中国的大学,有几个不是如此呢?我又怎能仅仅苛责自己的母校?

    清华百年校庆大宴宾客,官品胜过学品;北大实行会商制度,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北师大教授高呼没有四千万别说你来过我这里。

    我怎么越看这高校越像是变了装的妓女,打着传道的牌子,做着简单的皮肉生意,政治和金钱,才是它们最向往的东西。而

    敢问传送这样的价值观念的大学,你们是何居心?


《看客》系列作品——用图片的方式探明自己和大学和社会的关系




有时觉得,千万学子都像是这被囚禁在玻璃器皿中安静的孩子 我们没有太多的余地转身,只能默默接受属于我们的,越来越稀少的自由气息。周围是看不见的铜墙铁壁,找不到出口,连叹息都费力。



而我们在世界的两端遥望对方,大学的眼中没有卑微无力的我们,而我们的眼中,亦没有狂妄轻浮的大学。  有时弱小的我们只能固执地转过身去,屏息宁气,就像那水中泡着的没有生命气息的标本,摆设而已,何必在意。


其实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妥协,那所谓的大学真的会看着我们生生溺死在这属于自己的狭小的空间里,执念没有出口,只剩下窒息着的坚持



 
可当我们从梦想的执念中探出投来,学会迎合这世界欲求的目光时,是真的成长,还是内心的退化和损坏?

我不知道答案,所以,无法释怀。

二问态度

     记得今年五月前后,北京有些政治紧张,放假前班主任专程召开班级会议,学生们放下手中的设计图纸,陆陆续续走进了指定的教室,那教室几乎没有阳光,窗户被厚厚的报纸糊上。

   “同学们最近都没有参加什么非法组织吧?你们都是学院的孩子,老师希望你们别跟着胡闹。”平日说话直截了当还算豪爽的班主任突然开始一语双关起来,并下意识关上教室门,这样反常的举动弄的众学生一头雾水。

   “没有呢,什么事情啊?”班长带头发问了。

   “没听说就好,这年头政治碰不得,你们平时都不关心政治吧?”班主任还是避而不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拐弯抹角跟我们强调“政治”的恐怖性。

   “恩!我们才不关心政治呢!”教室里28个学生,27个异口同声。不好意思,当时我被自己的口水呛到,所以没办法恬着脸跟着一起乱号。

    从初中的政治课本就开始背诵——我们是公民,我们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而公民是什么?

    公民是政治的一部分。

    可那一天,昏暗教室里的20多个孩子,在班主任“好意”的引导下,在几乎全员申请入党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宣布自己“从不关心政治”,这话真像是带了刺,扎进我的耳膜还要刻上“听话”两个字,在血淋淋地疼痛和惊惶中我终于开始明白为什么贪官污吏知法犯法各行其是——原来,他们,从不关心政治。

    我知道,又有人都要出来说,这是老师在保护学生,更是在保护党和国家。

    妈的,你忽悠我们这些傻呵呵的学生就算了,还要忽悠党和国家,真不怕“城管”一夜灭了你全家。

    要知道,这些在老师的引导下声称“我从来不关心政治”的学生可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保不齐未来还会有什么官啊爵啊款的,他们从现在开始就告诉你他们不关心政治,只关心政治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你觉得,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学生,怎么能完成你口中的“报效祖国”?我看,这样下去,他们是要吃喝嫖赌,然后公款发票,报销了这祖国。

    而我们敬爱的老师,敬爱的学校,您们这样暧昧不明的态度不仅会给学生真正的误导,更对不起您精神上的向导。

    诚然,几百年来学生都是最容易被误导,被利用,被煽动的群体,为何被误导被利用被煽动?因为您掖着藏着从不让他们看清事实,从来不教他们去判断,一味的期望他们逃避,对,他们可以逃避,更可以为了利益出卖自己,但是,要知道,愚昧中的冲动力,永远敌不过爆发的真理。

    而这样一群如您所愿不会关心政治,不会为百姓心疼,不会为自由心疼的人,想必,也不会为您口中的“共产主义”而疼。

    一所学校对学生的态度,应是开明,应是教育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引导我们辨别是非,而不是唯唯诺诺当个缩头乌龟。

    未来10年,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我们这帮20出头的毛小子也将迎来三十而立,那么,这世界最大经济体中的大学教育,你们到底想以怎样的态度培养出精英为中国披荆斩棘?以政治为例,我期望您别一口一个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却一心一意要求他们不关心政治,最后出来些连“人民”为何都不知的内心矛盾外表畸形的生命体,这真的会让我怀疑您存在的意义。

    中国是出了名的人治国家,那么,亲爱的大学,您在实现您培养一批又一批高官的宏伟愿望时,能不能先端正态度告诉他们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或者您就坦坦荡荡的告诉我们,您到底是期望我们成为明理诚信大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还是想让我们成为一群不明真相只会跟风起哄的掘墓人?

    大学,相信这一问,不仅千万学生在乎,您的主子会更加在乎。

 

三问体系

        最近我有些焦虑,这焦虑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我的朋友们,都在尽力为我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让我可以不再为生活奔波,取而代之的是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读自己中意的书籍,写自己想写文字,一切变得容易,少了当初一路跌跌撞撞的艰辛,甚至多少会有些冲出以往困境和获得少量话语权的沾沾自喜——这,往往是另一种不幸的开始,我忍不住暗地里提醒自己。

   生活并不欠任何人的,要知道,今天的你所遭受的苦难,会给明天的你带来幸运,而那突如其来的太过侥幸的幸运,也会将后天的你打回原形。

   唯有时刻警醒,才不至于自己k.o掉自己。

   前天刚刚看完的《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作者在描述常年给他提供汽车租赁服务的一家国企时,反复强调着一个细节——在那些散漫而略显呆滞的员工身后,总有一块牌子写着:

   顾客满意率:90%

   服务效率:97%

   服务用语合格率:98%

   服务态度满意率:99%

   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我嘴角上扬,干涩的喉咙里发出嘲讽的笑声,而随着阅读的深入,看到在四、五年过去,汽车工业大发展,更具竞争力的私有租赁公司占据市场优势时,我突然笑不出来了,那滑稽背后的无力感包围了我——因为作者依然提到了这块神奇的牌子上的文字:

   顾客满意率:90%

   服务效率:97%

   服务用语合格率:98%

   服务态度满意率:99%

   时间总是在一部分人、一部分机构眼中静止,世界万变,唯独狭隘又高傲的态度不变,在体制的保护下,他们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而自以为是无所不能的神,这种停滞感,让我不得不联系起中国的大学。

    不久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已公布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在已公布《报告》的高校中,有的给自己做出满分评价,几千字的自我评价中没有不足之处。

   如果说,我们拥有的仅仅是一个公民理应拥有的话语权,那么这些体制内的高校,则有着近乎绝对的权力,并可以昂着头对学生们的抱怨和投诉毫不在意,它们永远站在利益的正极,所以,干脆连自省的功能都省去。

   几乎没有人反问一句,这样自己给自己评满分的体系,会有怎样的结局。

   高大而威武的大学,你们是不是早就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教育机构,就算有体制的庇护也应该接受学生和社会的审视和质疑,服务于学生,而不是在众人给你泼粪的同时继续笑盈盈地给自己贴金?

    要知道,你只是幸运地成为了现有体制的一员,而并非自己有成熟的生存能力,国外的大学都是大学自己颁发文凭,学生给予评价,大学远择学生的同时,学生也有权力选择大学,而在中国,文凭只归教育部颁发,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南科大,却被既得利益集团万般排挤,游戏规则是你定,评分标准也是你定,我们没有说话的权力,体制给了你使用特权的资本,给了你温润安逸的环境,但是,别以为这样就能沾沾自喜。       

     2011年,计划招收675万大学新生的同时,却有超过50万的学生退出学校,再加上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退学未遂怨声载道的学生,我想任何人都无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多少教育的消费者愿意留在这没有自省能力的体系里成为利益的炮灰。

    我们无法改变你,甚至呐喊都无法唤醒你,我们只能背着行囊远去,不屑于将年华交付给一台多年失修的机器。

    如果说,文章开头我的焦虑只需要自己提醒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大学,你需要让多少人在利益的滋养下惊醒,才能抵制这自闭与无知的惯性,教育的游戏规则早该有个新意,而不是重复运转一个没有自省功能的体系。

    不然,消费者都弃你而去,你又拿什么来维持你渴望的利益?

     转眼间,天堂即地狱。  

 四问方式

   最近在一些大学蹭课,出于一个2B文科青年上半身思考下半身行动的惯性,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社科类的课程,并且抱着极其高的期望蹬着我的破自行车穿梭于各个学校,但是,对大部分课程的失望程度让我在北京严重的空气污染中飘飘摇摇,精神失常,几次都差点撞上逆行而来的车辆,一了百了。

    也终于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大多数从中国大学社科专业走出来的学生都是目光呆滞言辞闪烁满身鸡毛和稻草 。

    在这段惨绝人寰的经历中,我最多听到的句型就是xxx曰过~

    雷锋曰过,他是一颗螺丝钉;鲁迅曰过,吃人的礼教;马克思曰过,万恶的资本主义……

    老师不停地重复着这些死无对证的人的调调,曰这曰那,到头来就是为了证明集体主义最重要,证明推翻封建专制很必要,证明社会主义顶顶棒。

     可雷锋是谁?鲁迅是谁?马克思是谁?我们都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曰过什么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曰”变成“日”后的功效。

     于是孔子日出了一个民族,马列日出了一个国家,只是不知道要日出怎样的人们来配套。

     这种硬性思维的传输方式,让我想起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和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形式壮观内容却苍白无力,只剩下非此即彼的口号在不断放大字号,直到挤满我们的大脑。

     我们的目的性很强,学习什么都是为了一种意识形态的需要,因此没有还原真实的必要。

     可是当这些活生生的人都只成为了一个笼统的附和“政治正确”的符号,我们又该向谁学习理性的论调和人性的选择,也许雷锋也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去衡量被动的螺丝钉和主动的扳手哪个更讨巧;也许马克思在死前一直不肯发表《资本论》,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理论还存有很多疑虑和思考;也许鲁迅也并不是那样大无畏甚至最大的本事就是明哲自保适时逃亡……

     在很多年的教育中,显然没有用更加中立的立场和更加辩证的方式去引导我们思考,所以我们这些2B青年,才会在世博会的时候,为了一个小组合展开所谓的“民族性圣战”,热血只为在无聊的世界中寻找一个非此即彼思维的发泄之地而沸腾;所以我们这些2B青年才会在比网游比成绩比学分更重要更严肃的上选择性茫然。

     我们需要有一种更直接更不回避真实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理智。

     可现行的教育方式似乎正反其道而行之,学生和学校的关系像极了遍布中国山区的“扶贫项目”,学校在广播里声嘶力竭地喊,学生低头闷声盲盲目目地干,我们不停依着各种口号各种校训在那本就贫瘠的土地上刨出一个又一个的大坑,当青春不再灿烂,年华不再烂漫,却依然只看到理性的萎缩和腐烂,科学和民主也只是继续在无聊的问题上操蛋。

     也许,到头来,这方式造成的青年人的智力退化和价值判断的混乱才是这个国家最大的灾难。

 

五问体制

 

   每次和男朋友吵架吵到翻脸,谁都不让着谁的时候,争论的话题点就会从芝麻小事瞬间拓展为: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这样?!

   好大的一句话,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这样?!发问者理直气壮,似乎自己比窦娥还要冤枉,六月飞雪都不足以抚平他愤怒的棱角,最好是当场冰雹,吓煞了这衰鸟。

可是,要知道,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都认为自己已经做到最好,而放弃了反省的必要。

这样的情绪也出现在我们和大学的关系里,我们常常抱怨连连,叫苦不迭,大学却一脸无辜,觉得自己万事ok,是我们不分好歹得了太平还不知道讨好。

 记得我曾在《大学十问(三)》中质疑我们的大学教育是一个不会自我反省的体系,永无止境的利益,混淆了显而易见的利弊,可是回头想想,它不是不会自我反省,而是没有能力自我反省,我们的大学是政校合一的大学,并不是独立的教学机构。

 而什么叫政校合一呢?

 就是我们的大学正在和中国的官僚体制谈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我们这些教育的受众可怜没人爱,居然也奢望着能分到大学的一点点青睐,可是我们忘记了恋爱中的女人都是变态,智商为零还时常耍耍无赖。

  原来,我们倾尽一生的依赖,只是为了体验一场蹩脚的三角恋爱。

  其实政校合一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凡事要坚持D的领导嘛,可在大学教育中,D究竟要怎样实现领导? 盗用我在《致,我奶奶的腿儿》中的概念:祖国是我的母亲,从小到大教科书都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似乎是祖国的婆家,中途将祖国收入家门,并调理管教,所以才有现在的中国。那么,我理所当然将党理解成自己的奶奶,而她下面众多跑腿执行命令的“相关部门”,就是“我奶奶的腿儿”。

    说到这,问题就出现了——

    第一,既然相关部门是“我奶奶的腿儿”,那么就应该有货真价实的腿脚和滥竽充数的假肢的区别,而在大学行政化管理的过程中,这灵便的和不灵便的都凑到一块儿去了,弄得本就滑稽的中国教育直接从先天不足顺利冲刺为后天畸形。

第二,正常的腿儿走路都是有活动范围的,也就是说,政府再怎么领导教育领导大学,也必须有明确的权限和职责,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现在的情况是我奶奶的腿儿和谁都想来上一腿儿,上了大学就算了,连跟在大学后面死缠烂打的幼齿的我们都不放过。

    

 

我知道五毛们又要唾沫横飞,骂我冒充反动派,质疑领导者的权力。 可是,要知道,早在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谈及教育问题时,就特别提出大学最好不设立行政级别。对此,《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对应的方法思路——即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但是这个思路实现起来却无比困难,大学和体制恋爱已经这么多年了,在这轰轰烈烈亲密无间的恋爱中,学者早就变成了官员,官员早就冒充了学者,政治业绩也逐渐取代了学术成绩,我们永远无法将教育独立——那些最初抱着赤诚之心融入体制的教师,他们空有教育理想,空有对学生的照顾和关爱,却没有权力没有实力去改变什么,他们一切行动都得听从命令,他们什么想法都要报告,他们不想适应,却不得不适应,跌跌撞撞许多年,再次谈起体制的弊病谈起自己梦想的担当时,却赫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实现成了体制,时间在他们身上开了多大一个玩笑——救人的教育者变成了杀人的工具,我们敬爱的老师已经拥有了太多既得利益,又怎会舍得丢下这无边的安逸,退出这庞大的体系。

   反过来说,如果政校合一是没有问题的,学校是理所应当被体制上的,那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学校不仅是被体制上了,而且还被上习惯了,连反抗的心态都没有了,虐恋已经变为日常所需了。

  而大学和这些披着领导皮的老师, 却是学生们最信任的人,如果说他们已经在体制中丢了灵魂,那么学生也就只能在教育中看到知识的坟。

   其实在这场畸形的恋爱中,输得最惨的只是我们,得不到大学的关爱却也被没收了未来,青春不再,却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姿态,来对待体制,对待大学,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怎样面对——自己。

   有的人说体制能够杀人,杀了大学精神,杀了年轻的我们,我倒是不太想这么承认,因为体制最多只能让你不知道何为人,也忘了要成为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