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隐血魔囚禁文:儒道释哲学中的中国画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47:23
儒道释哲学中的中国画美学思想研究 2011-3-12 16:49 |作者: 王碧美|来自: 佛缘网站


【摘要】中国画自身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讲究气韵生动,强调抒情写意;同时儒道释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美学思想又融入到中国画的审美意向中,使其丰富和发展,如真善美的结合,道与技的统一,禅与境的统一,人们对人格美、质朴美和虚静美的追求等。
【关键词】儒道释;美与善;道与技;禅与境
琴棋书画是中国的艺术门类,中国画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用色用墨注重主观感受,强调抒情达意,追求意境美。而中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画学之所以把人们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与理想的审美境界合而为一,也正是由于中国哲学体系的固有特征对中国画艺术深刻影响的结果。尤其儒道释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影响至为深远。具体如下:
一:儒家的美学思想—美与善的统一、仁与乐的统一、为人生而艺术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总结、概括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五味”、“五色”、“五声”的美和美与善的关系问题的论断,第一次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等问题。“仁”在道德境界追求上等同于“善”,但它也有形而上的意义--“仁”的精神本质是等同于宇宙精神的。“仁”所包涵的宇宙精神以其宗教意义为母体而得以孕育,以“礼”的途径加以实现。礼是周初人们祭神时形成的一种仪式,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仁”为标准的道德规范。礼在实现的过程中,是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之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之为“质”。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给人感官愉悦,内在道德美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两者的统一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意义。“文质彬彬”正说明儒家把道德规范性与艺术的表现性的和谐统一作为礼的基本性格,体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美与善的统一,在儒家孔子看来,最早体现在仁与乐的统一上。仁,儒家提倡的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乐是儒家表现善的一种艺术方式。儒家之所以把艺术的尽美与道德的尽善融合在一起是源于他们的本质有自然相同之处。乐的正常的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作总结,如“大乐与天地同和”“乐之中和也”“乐言是其和也”“乐者天下之大齐”,大齐就是完全的统一;《礼记-儒行篇》中说“歌乐者仁之和也”,仁者必和,和中含有仁的意味。孟子也说“仁者爱人”极其量是“天下归仁(即万物一体)”,“浑然与物同体”。可以说“乐合同”的境界与仁的境界有其自然而然的会通统一之点。乐与仁的会通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时也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下转第51页)中,会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合统一,因而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
儒家把艺术的作用概括为“兴”、“观”、“群”、“怨”四个方面。“可以兴”即艺术可以感发人的意志,此处的意志不仅仅是一般所谓的情感,而由作者纯净真挚的感情感染读者,使读者一方面从精神的麻痹中苏醒,而且也随苏醒而得到心灵的澄汰。这样一来,读者的感情自然荡漾着道德,而与之和而为一。“可以观”即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可以考见得失,可以透明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可以有作品照亮人生的本质与究竟,可以使读者“见透了作品所要表现出的感情活动,因而进入感情活动的真正的性质与本质之中”。至于“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是附带的知识意义,说明艺术通过情感感染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效果,如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恨不平,可以近可以侍奉父母等。指出了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的论断,成教化,则说明艺术在教育上的功用;助人伦,说明艺术在群体中的功用。出了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指位和作用。
艺术是人生的修养手段之一,而艺术最高境界的达到,却有待于人格自身的不断完成,对儒家而言,是由“下学而上达”的无限向上的人生修养透入到无限的艺术修养中,才可以做到。
孟子也宣扬了儒家所提倡的人格精神的美,并且在有关个人道德修养方面 “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中,也涉及了艺术创造中个体的情感和意志作用等问题。荀子则提出了“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说法,涉及到主体能动活动同美的关系,并且在《乐论》中集中地和具体地阐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
儒家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唐以前是通过《诗经》的系统而发展,自唐起,更通过韩愈们所奠基的古文运动的系统而发展。同时,为人生而艺术及为艺术而艺术,只是相对的便宜性的分别。真正伟大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对人生社会必能提供某一方面得贡献。而为人生而艺术的极究,亦必自然会归于纯艺术之上,将艺术从内容方面向前推进。最后应当指出的是,孔子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善(仁)与美的彻底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对于目前的艺术风气而言,诚有“犹河汉而无极也”之感;但就人类艺术正常发展的前途而言,它将像天体中的一颗恒星一样,永远会保持其光辉于不坠。
二:道家的美学思想—美与真的统一、技与道的统一、为艺术而艺术
老庄的哲学思想是“道”,如“悟道”、“观道”和“体道”,同时它们也融入到中国画得创作中,并且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宗旨。“道”的观念又是怎样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宗旨呢?
我们先对道的观念加以说明。“道”原本由我国先秦时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后由庄子得以继承与发展,后又经过名家的补充与丰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一套富含丰富的美学思想的道家理论体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是产生万物又管驶万物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可以说是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无形无声,独立于整个自然界之外又永远不变的绝对精神,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其过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后,又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当中,它普遍存在,无间不入,无所不包。老子认为,道虽然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故“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悉,其中有物”。同时,也说明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之不得,是不能用靠感官去体验,也难于用普通字眼来表示的那种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
再者,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认识。在《老子》中这样论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遵,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道法自然,也就是道性自然,道体自然。庄子在《齐物论》中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了以“天籁”比喻自然之“道”的另一种表述,“天籁”就是说万物皆自然而生,无意而鸣动,无目的,无主宰。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叫做“道”。正是从这点出发,老庄以自然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得以生发,并成为中国山水画发生发展的精神本体。
庄子以“道”的意蕴向人们表达了一种“自热之美”的意蕴。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主张“天而不人”,以自然为美,越是自然,越是少人为的成份,也就越合乎美。因天地自然最合乎于此美,故他们认为整个宇宙生命的本来是完美和谐的,而这种美的和谐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自然天成,可以说是宇宙生命的本真。“自然之美”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指天地万物自然界的美;二是指美的自然朴素、率真天成的风格。这两者都以“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在总的指向上取得统一。同时,道家标举自然之美为美的最高境界,而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感受在中国画中能深深体会到。
从自然之美中体悟道的境界。中国历代书画家以自然之美为美,并以大自然造化为师的传统无不与老庄的美学思想相契合。在自然之美的第二层含义中,庄子认为自然、天真、朴素是美的本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也应该保持自然天性,保持自然状态。人品也以自然率真、朴素恬淡为美。所以庄子认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人们把“自然”作为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的最高目标也是渊源由此。受道家的影响,画品之美,美在自然。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是“逸”品,而“逸”的标志在于“得之自然”。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也说:“画家以神品为宗极,又有以逸品加于神品之上者,曰出于自然而后神也。”就是对认为的艺术,庄子也认为朴素自然为最高境界。他提出“既雕既拙,复归于朴”,“朴素而天下莫之争美”的观点。就是说,他并不是反对人为的艺术加工,但加工的目的还是要达到重返朴素自然的境界,这也是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境界,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从而进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老庄所谓的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首先引起疑问的是,艺术精神不能离开美,不能离开乐(给人的一种快感),而艺术品的创造也离不开“巧”?进一步去探寻,就不难发现,老庄因矫当时由贵族文化的腐烂而来的虚伪、奢侈、巧饰之弊,因而否定世俗浮薄之美,否定世俗纯感官性的乐,轻视世俗矜心着意之巧;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的主张,去追求一种纯朴淡泊的人生;要从矜心着意的小巧,更一步追求“惊若鬼神”的、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之所以否定世俗美,是因为这只是刺激感官快感之美,是容易破灭之美。在反对世俗美的同时,老子也要求有不会破灭的、本质的、根源的、绝对的大美。老子所追求的“致虚极,守静笃”而来的还纯返朴的人生,也为尝不可以理解为本质的美、根源的美?
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不是世俗人们所追求的感官声色的愉快享受或权势欲望的恣意满足,也不是儒家虚伪的仁义道德的实现,而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在绝对自由的境界的追求上,老庄与许多西方的美学家,却有着共同的见地。如海德梅格尔认为“心境愈自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卡西勒也认为“艺术是给我们以用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内面的自由”;黑格尔的《美学讲义》中,指明美或艺术,作为可以从压迫、危机中回复人的生命力的东西,并作为主体的自由的希求,是非常重要的。
老庄哲学的精神的自由解放,可以用一个“游”字加以象征。老子的这个“游”( 可以“游乎四海之外”,“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所指的并非具体的游戏,而是有取于具体游戏在所呈现出的自由活动,因而把它升华上去,以作为精神状态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康德在其所着《判断力批判》中也有类似的论述“美的判断不是认识判断,而是趣味判断。趣味判断的特征,乃是“纯粹无关心的满足”。艺术精神的境界中,游是一种圆满具足又与宇宙相同感、相调和的状态,所以庄子便用“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来加以形容。在此状态,精神是大超脱、大自由,所以便用“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来形容。
他们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都表明美在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道家把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与他人的互不相争的自由发展放在最高的位置,主张对人世的利害、得失、是非、荣辱、祸福采取一种听其自然,不容于心的超越态度,认为这样就可以从人世的苦难中获得解脱,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自由,达到美的境界。
三:佛家的美学思想--美与禅的统一、心与境的统一
佛家的思想主要是禅宗思想,禅宗思想是在印度禅学的基础上产生并与中国老庄思想、魏晋玄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既有精致的世界观,又有与世界观相契合的解脱方式和认识方法的宗教流派。中国禅宗的世界观理论是“梵我和一”,即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禅宗美学思想即 “闲”、“达”、“静”、“远”诸体于心的统一。禅宗美学的要新思潮,在追求对人世的利害得失的超越而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点上,禅宗和道家的思想是相通的。但禅宗不是以道家所谓的自然无为的“道”,而是以主体的“心”作为求得解脱的根据。禅宗缺乏道家那种与无限的大自然合一的明朗欢快的态度和宏伟气魄。由于退回到主体的内心世界中,经常给自然染上了凄清、孤寂、空幻的色彩。禅宗又极大地提高了主体心灵能动性的地位,把主体内心的自觉自由放到审美和艺术的最高位置。一切外在的事物、现象,只有作为主体的这种内心生活的表现,才具有真正的美的意义。这是中国古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它隐含着中国古代美学从古典主义到明清浪漫主义的转变。
画家张璪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即造化是指大自然,而心源指作者内心的真实感悟)的理论。也同禅宗强调“心”的作用有联系。古诗中"野兔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通过景的描写野凫眠岸”和“老树着花”,及情的表达(“有闲意”“无丑枝”),让人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这也是也是能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禅意。
苏轼在论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说明王维的画和追求一种轻松自在的内心感受,探寻着一种淡薄空灵的心理状态,是“内心澄净”和“自然适意”柔和一起,是一种心灵的虚明、澄清的自我娱乐和解脱。这代表了中国文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实质上也是他们人生观和生活情趣的反映。诗与画的境界是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揉和,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更为集中和鲜明地表现了禅宗的深刻影响,更为成功地把禅宗的思想倾向化为一种审美的理想和境界,标志着晚唐美学的重大转变。此外五代山水画家荆浩的《笔法记》推崇王维、张璪的创作“真思卓然,不贵五彩”,也表现了禅宗在美学中造成的影响。
宋代美学的重要特点是,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狂热境界,也不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业绩,它面向现实的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纯任情感自然的流露和表现,推崇平淡天然的美,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反映在文艺批评上,中唐的皎然在论到诗体时已把“逸”置于第二位,之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又在“神”、“妙”、“能”三品之外增加了“逸”品。到宋初,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进一步把“逸格”提到“神”、“妙”、“能”诸格之上,认为画中“逸格”最高,其特征是“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这正是和宫廷艺术不同的士大夫文人艺术的特征,是中唐以来强调直觉、灵感、意境,在平淡中见隽永的禅宗美学倾向的表现。
结束语
中国古代哲学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特点,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画艺术的审美意象。如儒家哲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仁与乐的同一,它们追求人格美,最终实现为人生而艺术;道家哲学追求真与美的同一,道与技的同一,他们追求自然美,最终实现为艺术而人生。佛家哲学追求美与禅的统一、心与境的统一。儒道释哲学的美学思想,虽然他们在哲学观念和意识上存在不少分歧,但是它们在探求中国画的审美意象时,又结合在了一起,共同塑造了艺术家的性格!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303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