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真假美猴王剧情:读医书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51:23
读医书杂谈 

一、中医学创于黄帝们,绵延几千年持续发展不断,世界罕见。一门学问,一个理论,一群学者,愚公移山,子子孙孙 无穷匮也,世界罕见。浩瀚书海,汗牛充栋,色黄虫蛀,精神不倒,生命旺盛,世界罕见。
    医者必读书,读成则立说。师唱徒随,学十忘五,代有所失;师传有五,徒学成八,代有所昌。观前辈大家,凡成就者,皆善读者,皆不安分而欲超出前人者。
   王孟英读叶天士温病之逆传,说:“温病之顺传,天士虽未点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肺胃大肠一气相通,肺开窍于鼻,吸入之邪,先犯于肺,肺经不解,则传于胃,谓之顺传”。要点是孟英读出了“肺胃”,将古人分解为二的肺与胃读成了“一家人”。有同样观点的,星星点点,淹没在诸家的字里行间,最易被读者遗忘。唐容川说:“治胃中即是治肺”,王旭高说:“肺胃位高,治宜清肃”,“痰饮阻于胸中,肺胃失其宣达故耳”。方仁渊说:“疗久咳必先顾其胃气,未有胃不顺而咳可愈者”,“聚于胃,关于肺二语,深得咳嗽要旨”。高上池说:“治肺而胃与膀胱皆在治中”。人们习惯脏与腑分家,肺为脏,胃为腑,积念极深,阻滞医学发展。黄帝们说:“谷入于胃,乃传之肺”,“阳明者表也”,“形寒寒饮则伤肺”,“人皮应天”,“包复万物,天之象也”,陈平伯说:“邪郁肌表,肺胃内应”,【医方集解】说:“胃者卫之源”,张景岳说:“胃属三阳,故主天气”。 笔者以为,肺与胃沟通处甚多,二者皆主人体之表,皆主通利二便,皆宜通降。在水谷精微的运化问题上,黄帝们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认为肺也主“腐熟”。笔者于是归纳为:肺胃是同一个藏象,合皮膜,主腐熟,主四肢主表,主通降肃降,主通利二便,主吸入氧气,主布津,主动脉血【包括大小动脉、微循环血络】灌溉四周,主人身之气向外向下。
    所谓布津,包括三羧酸循环,微循环【血络】灌溉。所谓皮膜,人体外表层的皮肤粘膜及四道【呼吸、消化、泌尿、女性子宫阴道的内皮】,这是整体层次的表;还有细胞层次的表,即细胞膜及其膜系统。二者合起来,面积非常广阔。黄帝们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即形也,凡万物之成形者,皆神机气立之器也”,“形乃谓之器”,“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夫形所以存神,亦所以寓气。凡物之成形者皆曰器,而生化出乎其中”,这是黄帝们的人体物质观,认为人的形体是物质的,如同一个盛物之器,这个器是有生命的,生命的表现是生化,即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比西方的生物化学之说早出几千年;人体如器,与外环境交流沟通,人有能动性,主动与外界沟通。器以盛物,后世称为胃主受纳,发展了黄帝们的藏象理论。今人受脏腑学说干扰,视胃藏象为脏器胃,只在上腹部受纳食物,那么黄帝们所说的整个人体的受纳又应该是谁去管理?整个人体没有受纳,何来生化,没有生化,那有生命?器只是两层结构,形成器的皮膜与受纳的水液,葡萄、鸡蛋、细胞如此,人体亦然。所以肺胃合皮膜主受纳腐熟。所谓腐熟,张聿青说:“胃为阳土,水谷至此,顷刻即消,吾身之一丹灶也”,黄帝们认为,从外界摄入的水谷非吾身物质,今天称为异体蛋白,要经过同化作用,变异为己。这个变化或生化,今天称为氧化,黄帝们则称为腐熟,如同蒸笼蒸熟食物一样,需要釜底之火,这个腐熟之火即肺胃之热,包括酶系统和吸入的氧气。这个腐熟与生化是全身所有细胞们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在每个细胞中都存在。如果我们只说胃肠道的腐熟,全身细胞们的腐熟谁去管理?所以,我们要黄帝们的藏象理论,不要脏腑学说,它不是中医。
    所谓受纳,是肺胃的皮膜在受纳。除了只有受纳才能腐熟,受纳还有卫外防御作用,属于肺胃卫气;受纳还包括细胞膜上的受体,受体就是细胞的“口与手”以及“哨兵门卫”,是细胞受纳外来物质的“器”,受纳的过程是先接触再识别,然后决定是受纳或排斥【免疫排斥、过敏皆属于肺胃通降、受纳腐熟之异常】。
今天的中医学在许多地方已经走调跑腔,已经不是黄帝们的中医学,丧失了优势,不能和现代科学接轨。其实,黄帝医学的思想观点非常先进科学,可以说,非常现代化。只要我们尊重黄帝,善待黄帝,热爱黄帝,心向黄帝,坚决追随信仰黄帝,黄帝们就会告诉我们,别看他老,你们那些所谓的现代科学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你们还不知道的科学也在掌握之中。应该是黄帝医学去帮助你们这些现代人,而不是用现代科学使我现代化!

 

二、1967年夏,笔者下乡住乡卫生院。有人求出诊,到家见一男性青年独自一人平卧平板木条桌,闭眼不动,询之,声音极低微,説今日吐泻十余次,摸四肢冰冷,脉息微弱。那时,基层没有输液条件,只有地段以上医院才有。处方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找人去拿药。次日去复诊,説一剂就泻止下床了,一副药才一角钱,瞩再服一剂,遂康。笔者惊奇中医之余,不解其因。

以后在医院,就留意观察此类患者。同样病情,血压低,手足凉,立即输液生理盐水,见输入2500毫升以上后,肢暖厥回,睁眼语高。笔者更奇四逆汤必有补液之效,但液从何来?

后读王清任【医林改错】吐泻转筋条下説:“如见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此时无论舌干口燥,大渴饮冷,一时饮水数碗,放心用姜附回阳汤,一付可夺命。此法非浅医所能知也”。方名急救回阳汤:党参、附子、干姜、白术、甘草、桃仁、红花。解说若吐泻一见转筋、身凉、汗多,非用此方不可。莫畏病人大渴饮冷不敢用。

至今,笔者仍思考这个问题。静脉血起源于微血络【微循环】静脉端,众多血络如山间小溪,渐汇渐粗大成为静脉容量血脉,再回归中央心脏。输液是直接补入水液,四逆汤必然是调动组织液回归,即自身补液。当吐泻脱水致低血容量休克时,虽大渴饮冷,极度缺水,但组织液并非干竭而四肢皮皱如柴,仍有大量水液在脉外,只是回归乏力。四逆汤必然通过这一途径调水液入脉。

中医説脾统血,妇女崩漏时用归脾汤治之。【直指方】説:“甘草干姜汤治男女诸出血,,胃寒不能行气归元,无力收约其血”。【朱氏集验方】説:“二神汤【即本方】治吐血极妙”。所谓脾统血,一是人体水液的时空性,水液占有空间,运化在水液中进行,可以说水液是脾主运化的场所,脾主运化正常则水液的容量与质量正常,反之,水液异常则脾运失司。二是静脉回归中央属于脾主运化的升水入脉。脾气健运,静脉血回归正常。其中包括心脏的血泵功能、静脉血管的输送能力、血络静脉端的回收水液能力、血脉中蛋白质的收水能力以及有关的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用脾统血、脾主运化的系统学、社会学专用术语作了总归纳。这是中医学比西医学的高明之处,是高级的人体科学。脾统血也可以説脾统水液。  

笔者根据黄帝们的“升降出入”提出“升降宣收”四气,肝脾主升收,肺胃主宣降。所谓收,指从表向里、从下向上、从外向内。就血脉而言,肝脾收升则组织液回归静脉,下肢水液及血液回归中央。心脏性水肿时下肢极肿,乃肝脾运化上升回收乏力。至于血蛋白质低下之水肿,直接原因是肝脾回收不及,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当补肝肾及健脾。

肝脾回收也是程序,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有序进行的程序。肾藏精,主遗传主先天,精是原动力的载体,原动力又称为元气,包括总能源ATP和DNA里潜藏蛰伏的遗传信息。广言之,一切生命力都是元气。元气下根于肾,运用在肺胃。故肖京説:“胃气者元气之用也,元气者胃气之主也”。肾的DNA元气是生命的总设计师和蓝图,是肾精蛋白质和百姓细胞的决策者。肝脾也不例外,肾虚则肝脾失常。肝脾的上升回收之气是肾肺胃总元气的分支。肾属于水而性阴在地,但肾中的阳气却主上升,即黄帝们所说的“地气上为云”,肾不自升,按八卦图应该是化为肝脾上升之气,也就是肾肝脾主升,肾是上升的推动力,肝脾是上升回收的执行者。

肾助肝脾收升,当然有DNA作用,但吐泻急病,不至于DNA有变,此时的肾元气当是DNA以外的未知因素。四逆汤中的附子急温肾阳命门之火,以提肝脾阳气,干姜则有回收水液入脉之功。

张仲景在痰液清稀时,用干姜,上述前贤在吐泻失水及诸出血时用甘草干姜汤,说明干姜温补肝脾阳气,回收水液及血液,加强了肝藏血脾统血统液的功能。

以上是笔者用中医藏象理论作的分析,有待拿来式实验室证实,即“用中医来化西医”,而不是西化派的实验。所谈不确之处,望互相学习提高。

 

三、【灵枢五味论】説:“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説:“心部于表,肾治于里”。柯琴説:“心肾为一身之大表里也”。赵晴初説:“人身内外作两层,上下作两截”。这是黄帝们用藏象理论的系统性、层次性以及两分观念对人体上下内外部位所作的大体分类或定位。

用两分观念看,血脉与血脉外是两个层次,血脉居于中心,血脉外居于四周。如同鸡蛋的蛋黄与蛋清一样,桃子的桃核与桃肉一样,细胞的核与细胞质一样。凡生命物体的中心部分称为心,是这个物体最重要的部分;相对而言四周部分称为肾。因此,血脉属于心,血脉外的四周属于肾。或者説,血脉外广大的细胞群属于肾。

 清代黄元御进一步发展了黄帝创造的藏象理论,人体只有两个藏象,就是心与肾,它们各是一个系统,心领导肺胃作下降运动,由上向下、由里出表,这是人体的“天气下为雨”;肾领导肝脾作上升运动,由下向上、由表向里,这是人体的“地气上为云”。

因此,血脉与血脉外的关系,可以説是心与肾,也可以説是肝与肺,还可以説是脾与胃。总之,心肝脾的本位在血脉;肾肺胃的本位在细胞群。但心化为肺胃主血脉向外灌溉,营养细胞群;肾化为肝脾主细胞群向血脉回归水液补充血容量。如此,形成了一个天降地升的循环关系,或者称为 一个小天地,或者称为一个八卦图,一个圆。我们常常説天人相应,人身小天地,但不知人体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天地。血脉、呼吸、吸收与排泄、分解与合成、细胞休息与细胞工作【激活前与激活后】、微血络【微循环】、尿单位【肾单位】、DNA的潜藏指令与释放指令等等,都是小天地。黄帝医学的藏象就在人体的每个角落,在每个细胞中。比如,细胞DNA潜藏蛰伏时,属于心肺胃已经由天降地;释放指令时,属于肾命门,肾气化为肝脾上升,或肾肝脾由地升天。

黄帝的藏象理论是原始社会时创造的,有待继续完善。到了清代的黄元御已经成熟,能够解释中医和西医,能够进入分子细胞。现在人们所説的脏腑学说是伪中医,不是黄帝们的医学。

钠的本位在血脉,属于肝藏脾统【咸味属于肾,肾化为肝脾】,维持血容量。因此,在肝脾上升之气的作用下,维持一定量的血钠。当肝脾气虚时,血钠及血液的容量下降,如脱水甚至低血容量休克时。但进食多量氯化钠致高血钠而肝脾上升之气有余或血热,就会从细胞外的肺胃辖区调走“胃中汁”,致肺胃缺乏津液,或肺胃津亏而产生燥气或燥邪,发生口渴欲饮。肺胃是个系统,包括大脑细胞中的口渴中枢。

藏象是立体镶嵌构象,藏象中有藏象。大脑属于心,但大脑中其它藏象都有。所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本文就口渴这一常见现象用中医理论作一分析讨论,演示如何“用中医去化西医”。


四、最近笔者力荐黄元御的藏象八卦图,称为黄帝医学有史以来的第二次大进步、大革命、大翻身、大腾飞!是原始社会时期的【黄帝内经】的现代版,是在西学昌盛到分子细胞时代的黄帝们的第二部【黄帝内经】,是黄帝医学自身革命、脱胎换骨后的新面貌、新身体、新骨架。

为什么要称为黄帝医学?与中医学的称号有什么不同?本来黄帝们创造的医学不叫中医学,中医学是近代的名称。愈变愈走调跑腔,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损害了黄帝们的形象,严重影响今后“拿来”西学,创造史无前例的新医学的宏伟目标。再者,我们中医人都是黄帝们,黄帝们就是铁杆的中医人,不忘黄帝,牢记国耻,发愤图强,誓为强大的东方医学献身奋斗!而称为中医学,包括中医人在内的许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忘记了应该为黄帝医学做点什么,而不是仅仅每年到黄帝陵去做形式上的祭拜,回过头去做损害黄帝医学的事情。

李白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华气势,大气磅礴,气吞山河!黄河是母亲河,是祖国,是中华,也是黄帝医学!今天,黄帝医学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靠的就是黄元御的藏象八卦图!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为登高才能望远。人体是一个社会,社会的形象是金字塔,愈向塔顶则愈登高愈望远。黄帝医学是研究人体社会的宏观问题,而不是微观问题,是站在塔顶上的科学。以前,虽然能够望远,但距塔顶有段距离,因为自身的系统性高度不够。现在,黄元御把五脏六腑拔高为六个藏象,形成了天地阴阳水火循环图,重点体现黄帝的“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的人身小天地,系统思想达到了塔顶,能够望远到整个人身的宏观与微观,望远到分子细胞层次。

俗话说宁吃仙桃一口,不吃毛栗子半斗,因为仙桃是精华。做学问也一样,要精而不滥。黄元御把黄帝医学的宏观理论做到了精的水平。愈精则话语愈少,体积愈小,结构愈紧密,内涵愈深厚。黄元御把藏象理论做到了精,做到了塔顶!


五、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是奴隶社会。为什么会有高水平的黄帝医学,难以理解。黄帝医学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体的物质,説:“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则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对于人体的组织器官、呼吸、饮食、二便、血脉、津液等等生命问题求真务实,探索不已。

黄帝们已经知道渗透与滤过形成尿液。説:“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已经知道水液的吸收在大肠,在形成尿液时,要经过“渗入与济泌别汁”的过程。所谓济泌别汁,就是滤过后才能成为尿液。以后的汗尿同源、汗血同源等,把血、汗、尿三者联系在一起考虑。

 再后,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认识,认为尿液是肺胃之气的肃降形成的。肺胃肃降则水液化为尿液。现在看这个肺胃肃降,包括尿小球的滤过、尿小曲管的传导,以及有关调节的神经体液因素共同形成的排尿系统。

肺为水之上源的认识在清代已经形成。王旭高説:“小肠为心之府,小便通利,心火降而神清”,“肺主一身之气,又曰水出高源,古人开鬼门、洁净腑,虽从太阳,其实不离乎肺也”。唐容川説:“肺之气下输膀胱”,“小肠者,受盛之官,变化出焉……遗热则小水不清”,“发汗须治肺,利水亦须治肺”,“不独大肠赖肺气之传送,即小便亦赖肺气以化行”。华轴【无山子旁的轴,代之】云:“肺金清肃之气下降,膀胱之气化通调,自无湿火湿热暑湿诸症”,“肺与大肠相表里,又与膀胱通气化,故二便之通闭,肺实有关系焉”。

黄帝们在讨论尿液形成时,离不开大肠小肠。这是把胃肠道与尿【肾】单位用系统思想统一在一起了,就是说尿小曲管有大肠的传导作用,又有小肠的吸收功能即再吸收或重吸收。也难为了前辈们,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如此艰难地要完成尿液形成的理论。说明黄帝们多么需要西方的微观成果。

现在好了,我们知道了黄帝们所说的尿液形成是肺胃的肃降之气,在尿单位【古人説的膀胱、大肠小肠】滤过和传导后形成的。其中,再吸收属于肝脾的吸收功能。或者说,在肝脾之上升与肺胃之肃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尿液。以肺胃的肃降为主。肃是肃清与肃杀的意思,乃秋金之气,免疫也属于肺胃的肃清与肃杀,合称为肃降。肺胃肃降则心脑之神明清醒,才能行使心为人身大主的作用。

可以看出,这都是先进科学的藏象理论才能与现代科学结合,或能够拿来西方科学。今天人们把藏象歪曲为脏腑学说,肾是肾脏,肺是肺脏,膀胱大肠小肠都是解剖学的器官,怎么去“中西医结合”?所以,今天的西化派别说搞了半个多世纪的实验室研究,就是搞上一百年一千年,还是以失败而告终。